刚看完这部电影,我一脸懵逼。
只看懂了意外触发的空间是如何嵌套的,对于这部电影想要探讨什么完全不知。
套用一句现在很流行的话非常贴切:我好像看了假的电影。
后来静下来再倒回去看两个老人濒死前说的话,渐渐明白了他们困在这些空间里一生后总结思考的结果。
重要的并不是这个玄乎其玄的无限空间,也不是如何破这个困境,而是要明白这个无限空间和真实的人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毕竟这个无限空间是真实的反面,一切都不是真的,都是谎言。
首先,主要人物是三个,他们在真实世界中也有一定的联系。
你一幕幕仔细概括最后的真实世界镜头就能得知:第一个人物是叫丹尼尔的小男孩,他长大以后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个警察。
第二个是丹尼尔的继父,那个穿橙色上衣的胖大叔。
第三个是一对兄弟中的弟弟,他和他哥哥在现实生活中被警察丹尼尔抓捕过,就是在那个楼道,但是现实是他们并没有被困在无限的楼道里。
这是真实世界中的他们。
在真实的反面:橙色上衣胖大叔叫鲁本,十岁时去郊游。
和渔夫被困在竹筏上35年。
这个竹筏是由渔夫触发的困境,因为渔夫导致了鲁本一起郊游的小伙伴的死。
渔夫临死前才想起来,他其实根本不是个渔夫,他人生的前35年被困在一辆无限的火车上。
渔夫告诉鲁本,要用红色小本记下自己是谁,不然会忘掉的,然后一定不要上一辆红色汽车。
可是鲁本没听。
上了红色的汽车,弄坏了小女儿的哮喘器,触发了新的困境,被困在了无尽的公路上,忘掉了自己是鲁本。
接着越来越老,没能力像“儿子”丹尼尔一样规律的生活(在真实的反面丹尼尔并不是他的儿子,前面关于他是他儿子然后他们一家一起出行的场景只是他看了红色本子上事先写好的人生设定罢了)。
生活简直是such a mess.最后鲁本死前想起自己是谁,同样警告“儿子”丹尼尔记下自己是谁,不要上警车。
可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像。
丹尼尔上了警车,看了红色的本子,就进入了自己是警察的设定。
开枪打了哥哥,制造了新一个困境,和弟弟一起困在了楼道里。
丹尼尔死前无比后悔,向弟弟说了一切,恳请弟弟帮助结束这一切。
可是最后弟弟也没有记下自己是谁,进了电梯,看了红色的本子接受了自己是俄罗斯开电梯员。
放了蜜蜂蛰了新郎,制造了酒店走廊困境。
接下来虽然影片没有详述,但是根据电影第一幕,一个穿着婚纱的濒死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红本子可以推测:新娘在和弟弟一起被困在酒店走廊里35年后,又一次没有记下自己是谁,走入了下一个困境,最后又在无尽的扶梯上度过了下一个35年。
何其可怕,就像影片刚开始时故弄玄虚的配乐一样。
影片的重点是想要探讨这些无限空间里虚拟的人和真实世界的人的关系。
首先虚拟世界里的年轻人都是被带入这个无限空间的,他们年轻,有能力在这个让人崩溃的无限空间里继续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就如濒死老人所说的,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享受生活,产生了能量和快乐。
这样真实世界的他们也相应生活的非常快乐。
但是无限空间里的老年人都活得一团乱麻,相应在真实世界中他们的生活也不快乐。
这是老人死前所说的,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比老年人生活的快乐的原因。
举个例子:(在真实世界中)丹尼尔确实是忘拿过妹妹的哮喘器,但是真是世界中一切都过去了,他自己也渐渐长大了,毕业娶妻生了三个女儿,过着幸福的生活。
但是在中年后他回家看到了自己妻子外遇,愤怒之下枪杀了第三者。
然后坐了牢直到垂暮,最后出了监狱就倒下了。
这一切急转直下就是因为虚拟世界里的丹尼尔没有听橙色上衣胖大叔的话,走进了警车,触发了另一个困境。
并且因为年纪已高,在这个困境中不能好好生活,没有产生能量,现实中的丹尼尔下半生就很落魄。
这个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设定乍看非常奇怪,但是细细分析起来确有几分道理。
首先为什么被带入困境的年轻人为什么能够比小时候更加快乐呢。
濒死的老人说,人的成长不仅是生理上的成长,还有心理上的需要。
小丹尼尔一直为忘带妹妹的哮喘器而自责,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小的他被带入的困境。
这样在他成长的路途上有了份自责,他可能会成长成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更好的生活。
但是为了要延续这份幸福,你要牢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其实这件小时候的事并不是全应责怪自己。
应该学会和自己何解,放过自己。
这样自然而然就能走出困境,不用拼命的寻找困境(自责)的出口。
如果你没有记下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而是一味的寻找能摆脱这个困境(自责)的方法,将会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忘记自己本来是谁,然后步入新的困境,潦倒一生。
这样一来一切都说的通了。
通过思考这个电影,我所明白的就是,面对困境(自责,挫败,等等等等一切负面的事情),要想想自己是谁,牢记这个,再坦然的来面对一切。
不要拼命的一味想要逃离。
否则难免你的人生将会面对一样的无限的问题,然后虚度一生。
哈哈,是不是上升高度上升的太快了。
好久不看烧脑片。
没看懂的时候忿忿的觉得这个影片艺术手法掩盖了中心主旨。
有些眉目后有体会到了其中的妙和思考的乐趣。
这还让我想到了一个事情,当不太了解并且不能接受一种艺术形式的时候你可以说你不喜欢他,但是你不能说这种艺术形式是错的不好的,这就是所谓的judge了。
意外空间,意外的惊喜。
每一个从循环里逃出来的人都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
每个人在听完忠告后都经历了一段挣扎,最后无法抗拒离开的召唤。
如果是你,你是选择逃离还是继续呆在循环里?
不抓住这个出口,也许就一辈子留在这里,像上一个人一样死去。
其实公路那段是最可以完整一生的,有车有取之不竭的便利站有一家三口有一大片草原和植物,为什么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
而平行世界里其他的你,难道结局会比现在的你更好?
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只是我真的不知道这电影要干嘛诶…
好久没有看悬疑剧了,入门第一次看的恐怖游轮让我深深的迷上了悬疑片,特别喜欢这种时空循环烧脑的电影。
昨天来贴吧看见推荐的电梯《意外空间》晚上就迫不及待看了,前半段看得摸不着头脑,后半段豁然开朗,今天早上又看了一次,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
所以分析一下。
也希望看过的朋友给予修正。
一下是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我觉得这并不是一部时空无限循环的电影,电影从头到尾一共描述了4个人的人生轨迹。
从现实时间排序。
1、继父大叔鲁本 2、警察丹尼尔 3、奥利弗(卡尔) 4、新娘 以下交代重点,稍后会围绕重点单独分析。
1、不管是在平行的虚拟世界还是现实时间,时间走向一直都是正常的。
2、虚拟的空间也就是我们现实感受不到的空间,我这里称为我们内心的情感世界。
3、影片一部分事情为现实时间真实发生的事情,转折点为爆炸声,也就是说爆炸声之后的世界为电影中的虚拟世界。
4、爆炸声之前的事情真实度为50%,细节被情感世界的人夸大化。
从而加深对时间的内疚及后悔程度。
好的,下面我来理一理第一个人物继续大叔的线。
现实中大叔鲁本 儿时:和朋友一起搭乘竹筏,朋友意外死亡,内疚。
中年:与警察达尼尔母亲结婚。
丹尼尔妹妹因大叔的粗心,给妹妹喝有柠檬的饮料,又把药品打碎,实中妹妹没有死,而是安全回到了家。
丹尼尔母亲说过,不能让他单独和孩子在一起。
因为鲁本各种原因,导致后来和丹尼尔母亲的离婚。
老年:失落,醺酒,找妓女,最后自杀。
接着是情感世界的大叔:1、因为儿时伙伴的意外死亡,鲁本陷入了自责,在自责中循环了35年才走出阴影。
其实这里的35只是一个数字,他可以代表一半的人生。
或者3分之一的人生,他想表达的是,当你儿时做错一件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你的情感,而你在情感世界里恢复的更好,现实当中才能活得更好。
终于鲁本大叔花了35年忘记了儿时伙伴的意外失误带来的情感伤害,走了出来。
对应鲁本儿时现实。
2、鲁本大叔总算走出了儿时的阴影,在车上扔掉木筏的一角就代表他确实忘记了那段往事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但是接下来又因为自己的粗心给妹妹喝有柠檬的饮料,又把药品打碎,情感世界中直接导致了女儿的死亡,这就是我说的情感世界把真实事件发生的事夸大话,只有50%是真实的,真实的确实是他导致了女儿犯病,但是没有死。
却因为这件事为导火索,导致后来离婚。
鲁本大叔一直把离婚的原因归结为这件事,所以情感世界里的他一直走不出来。
3、老年的鲁本在情感世界里浑浑噩噩的度日如年,依然醺酒,七老八十了天天车震,死亡。
对应现实世界中的自己,也是醺酒,找妓女,自杀身亡。
鲁本临死前说,我曾经忘了我叫什么,当时有人让我记住,我没有记住,所以我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他们让我不要上警车,我忘了。
下面我来分析这几句话:我曾经忘了我叫什么说的是他忘记了真正的自己,每个人的真实内心世界,他只记得当初粗心导致女儿死亡,但是他忘了其实是他自己的原因导致了婚姻的失败。
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忘了35年前因为儿时伙伴意外去世带来自己的痛苦有多大,他依然不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只要你上了警车你就会忘记,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现在做错了事情,时间会弥补你的伤害,但是不要忘了你最珍惜的东西,不要忘了因为你做错事带来的后果。
时间会流失,过了35年。
你也许会忘记你珍惜的东西,忘记自我,就像人的童年时期,是最天真无暇的,人到中年,便变得自己迎合这个世界,可能你儿时的你看着未来的你,都不会认识,这居然是你。
一句话,”不忘初心”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这里的警车只是一个时间点。
或者说一个选择,你选择忘记初心,还是选择变成一个为了迎合世界连你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大叔鲁本的话,其实就是一个过来人对年轻人的嘱咐。
因为他经历过了很多事情,他不希望丹尼尔也重蹈覆辙,他在开解丹尼尔,显然丹尼尔当时是有听进去,他第一次没有上警车就代表他曾经拒绝过诱惑,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抵住诱惑上了警车。
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好的,接下来说警察丹尼尔的线:现实中的丹尼尔:儿时:因为忘记带妹妹的备用药品,导致妹妹犯病,自责。
中年:努力考上了警察学校并且成为了一名警察,依旧爱玩纸牌,娶了妻子并生了3个可爱的孩子。
因为在追捕兄弟2人失误打中哥哥的腿,心情郁闷导致提前回到家遇到了出轨的老婆,开枪打死了奸夫。
如果不是因为事件可能不会提前回家发现奸情。
被判入狱。
老年:在监狱里度过余生,出狱就挂了。
接下来是情感世界的丹尼尔:儿时-中年:情感世界中因为忘记给妹妹带备用药品,导致妹妹犯病死亡,(情感世界夸大化)无限自责中,现实中妹妹并没有死,情感世界中的自己不断锻炼,还会把自己打理得干净,生火做饭,相对浑浑噩噩的继父要好得多,所以不要说什么锻炼的好处等等,其实也是现实世界也是情感世界的反馈,情感世界中的他不断自我修复,让他逐渐忘记伤痛,现实世界中的他才能活得更好,还当上警察娶妻生子。
同时印证鲁本大叔说的话:大致内容是人年轻的时候容易忘记伤痛,才能活得更好。
而老年的人就只能在不断自责后悔中度过。
中年:情感世界中的他选择上了警车,以另外一种身份活了下来,在车里就减了头发,对应了开头警车在楼梯间里衣服领子里发现的头发,当时他还莫名其妙的说,这是怎么出现的,说明当时他已经忘记了之前痛苦的35年,还撕掉了纸牌。
(丹尼尔上了警察的一瞬间其实就是选择跟自己的过去说再见,所以他笑了,他忘记了他叫丹尼尔,为了一些诱惑,他选择放弃自我。
)接着来到追波逃犯,红色的本子就像剧本一样安排着他的未来。
他失误中开枪打伤了奥利弗哥哥的腿,直接导致死亡(情感世界夸大化)。
现实中奥利弗哥哥并没有死。
但是情感世界里的丹尼尔把过错归于打死奥利弗哥哥,内疚自责。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
当初如果不是打伤了他导致提前回家心情郁闷也不会冲动杀死奸夫,导致自己入狱。
就这样丹尼尔在开枪之后和奥利弗说。
有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做了什么,就像你突然走在街上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在那里。
真实世界里开枪是存在的,然后爆炸声响。
进入情感世界,夸大了奥利弗哥哥的死亡。
进入后悔,自责,内疚的无限循环里。
直接导致了显示世界丹尼尔在监狱里的可悲生活。
老年:在楼梯里每日每夜的吃了睡睡了吃,活像一具行尸走肉,终于死之前他记起了自己是谁,他说他叫丹尼尔。
之前鲁本大叔让他让他记住自己是谁,他忘了,忘了自己的初衷,终于还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他想告诉奥利弗,不要进电梯,这里的电梯和警车其实是一个意思,是一个转折点,不要因为得到一些东西而失去最珍贵的初心。
也就是当人生遇到一些诱惑的时候,请记住不要违背自己的初心。
不要做出让你后悔的选择。
不要忘记自己。
电梯及警车就是那个“诱惑”。
他像鲁本大叔一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叮嘱奥利弗。
然后在悔恨中死去。
就像传承一样,鲁本大叔死之前叮嘱了丹尼尔,丹尼尔死之前叮嘱了奥利弗。
突然想起一句话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哈哈,好了,继续。
接下来进入奥利弗的线:关于奥利弗儿时没有过多提示。
进入少年。
少年:不学无术,成天和哥哥混社会,还背叛了哥哥引警察入门。
导致了哥哥被子弹打打伤了腿。
可以想象,哥哥的后半辈子可能都会变成残疾人,非常自责。
中年:成为了一个电梯服务员,又因为一不小心摔了顾客的过敏药,导致顾客犯病不治身亡。
电影虽然没有说得很清楚,但是也可以想象他的后半辈子也在自责中渡过了。
情感世界中的奥利佛:少年:哥哥被警察打伤了腿,直接导致哥哥的死亡,(情感世界夸大化)让他非常内疚,可现实中哥哥并没有死,他在情感世界里调整得还不错,整天锻炼身体,还会修整头发,打理得很干净。
弹幕都说论锻炼的好处,其实这里想表达的事,年轻时人们总会犯错,都是需要自我调整的。
只有你心里调整得越好。
你才能恢复得越快。
也是对应鲁本说的话,年轻人总是很快治愈伤痛。
中年:最终没有抵住诱惑进去电梯,发现电梯里早已安排好的剧本,一个身份名牌卡尔。
对了当他接受这个身份时,说明了他已经放弃了自我 。
打开红色的本子,上面写着接下来该怎么做。
瓶子里的蜂蜜,故意打碎客人的抗过敏药,客人死亡。
然后这时现实世界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不过可以知道情感世界里的他会一直困在自责和内疚后悔中渡过余生。
接下来我来说说新娘。
一个贯穿开头与结尾的人物。
就好像故事会传承一样,鲁本大叔到丹尼尔,丹尼尔到奥利弗,奥利弗到新娘。
新娘进电梯时问了奥利弗是哪里人,奥利弗说是意大利人。
新娘接着说:“我们本来是到意大利去度蜜月的,可惜那里不太平,所以决定去南美”,也许就是因为这个不经意的决定,导致了她和新郎来到了这家酒店,所以才会发生新郎过敏发生意外(或者没有身亡也发生了意外)。
接着进入下一个35年。
...最后理一理电影里的几条暗线:兔子,兔子从丹尼尔小时候贯穿到了新娘的酒店。
我想这里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兔子代表着儿时时代的纯正。
每当他们进入另一个领取切换身份时,丹尼尔进入警察,他们都会抛弃这份纯真。
好像是抛弃了自我。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诱惑,也会做错很多事,年轻的时候我们还有时间来修正这些错误,正视自己的内心,可是时间久了会变得麻木,经不过诱惑,做错很多事情。
变成另一个自己,当你临时回头看看,会发现一切都是虚假的。
不要忘记自己。
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真佩服自己能写这么多.。。
就这样吧。
这是一部时间无限循环的科幻悬疑电影《意外空间》。
有点类似于《前目的地》,首尾相当,形成闭环。
(内含剧透,深度解析,介意勿看。
)镜头反方向跟随着一个个往下“延伸”的阶梯。
一直往下一直往下,终于镜头前出现了一双脚。
镜头继续向上移动时,才发现这是一位穿着婚纱的老人。
枯老的手上还牢牢按住了一个红色的笔记本。
画面一转,一对新婚夫妇带着甜蜜的笑容走进一家酒店。
来到电梯口,新郎抱起新娘,忘情的亲吻着。
他们面前的电梯缓缓打开,又缓缓合上。
画面陷入了黑暗,开启了整个故事的篇章。
故事开始,一个警察去追两个小偷。
追到一个楼道里面,警察开枪打伤小偷哥哥的脚。
突然听到一声大爆炸。
警察想带着他们回到警局。
却意外的发现,所有的门都打不开了。
而且从楼道下面扔钥匙,钥匙会从上面掉下来。
警察和小偷兄弟二人被困在了楼道里面。
额...... 是那种从“1”楼走下去是“9”楼,从“9”楼走上去是“1”楼那种“困”。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鬼打墙?
楼道里面有一台自动贩卖机。
惊奇的是,今天从里面拿了食物和水。
明天又会继续复原。
最后小偷哥哥死了,小偷弟弟拿枪指着警察,画面一转。
镜头跳转到一个小家庭,一只仓鼠在跑轮上玩的不亦乐乎,一个男孩在写作业,一个小女孩和中年男子在床上玩着魔法游戏。
小男孩的名字叫丹尼尔。
中年男子是丹尼尔和妹妹的继父。
他们一家要出远门,去旅游。
收拾好了行李,就开车出发了。
途中又听到了一声远方的大爆炸。
妹妹的呼吸突然变得困难,哮喘发作了。
不料哮喘器被继父弄坏了,备用的丹尼尔忘带了。
妈妈想着救治妹妹,提议掉头回家。
然后,不断经过“雅各布小屋”路牌,没错,是“又”......
“又,又”经过了加油站。
最后丹尼尔的妹妹死了。
继父下车看看是否有人,去寻求帮助。
妈妈疯了。
第二个故事也是陷入了“公路”无限循环。
一个看似不远的地方,却永远都到达不了。
画面突然又跳回了楼道。
楼道里堆满了零食。
堆满了书。
和堆满了排泄物。
字幕突然显示“35年”后了。
警察和小偷弟弟整整被困了35年,警察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头。
由于长时间缺乏锻炼和营养,加上年纪上去了的他。
已经没有办法站立行走,只能慢慢的爬过阶梯。
小偷弟弟就非常的自律。
在楼道里跑步,做俯卧撑、做深蹲。
养成了健身的良好习惯,造就一副饱满的身材。
虽然警察和小偷弟弟以前有些恩怨,但是总归彼此陪伴了35年。
警察想要去两人规定的楼层上厕所,小偷弟弟也会帮忙搀扶。
画面又跳回了第二个“公路”的故事里面。
车里和公路都堆满了垃圾。
这里也是同样的度过了35年的漫长时光。
妈妈精神崩溃,继父每日游荡无所事事。
已是中年男人的丹尼尔却在认真的生活着。
搭了个帐篷,饿了吃营养食物。
无聊还可以听听歌打发时间。
丹尼尔带着背包去爬山。
丹尼尔从背包里拿出今天又出现的哮喘器,将它扔在他每天都扔的位置。
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忘记给妹妹带备用的哮喘器该有多好。
老年的继父找到中年的丹尼尔。
这时候镜头第一次给到正脸给中年的丹尼尔。
丹尼尔就是第一个故事里面的警察。
继父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丹尼尔。
人老了就是这样,丹尼尔”....楼道内的警察竟然说出了继父后半句话。
突然他睁大了眼睛,丹尼尔?
他怎么知道这个名字?
警察想起了很重要的事情,大喊着小偷弟弟的名字。
警察意识到自己快死了,临死前他想起了所有事情。
他画的都是他脑中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是不存在的。
这35年的迷失也都不存在。
他记起他自己真实的姓名不是马克安东尼奥莫利纳。
而是丹尼尔。
他之前一直在睡前念叨的名字都是错的。
正是他开枪打中了哥哥,造成了楼梯这一困境。
改变了现实中自我的后半生。
这是他进入的第二个困境。
第一个困境是在一条无尽的公路上。
那时,丹尼尔还能像小偷弟弟一样好好的生活。
当他的母亲死后,他和继父一起安葬母亲。
丹尼尔快死了。
和继父快死时一样,只有这时,他们才能记起所有的事情。
继父当时告诉丹尼尔,丹尼尔一直活在忘记给妹妹带哮喘器的自责中。
但是他并不需要一直这样愧疚,这些都是假的。
一切都是谎言,他们只是一直生活在谎言中。
所有的困境都有类似的地方。
继父的真名叫鲁本。
在他十岁的时候和朋友胡安坐竹筏,但是船夫造成了意外。
正如公路困境中,继父弄坏哮喘器。
楼梯困境中,丹尼尔开枪打伤小偷哥哥时一样。
一个人生命受到威胁后,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宣告着困境开始。
在无尽的大海中,胡安流血死亡。
妹妹窒息死亡。
小偷哥哥流血死亡。
所有困境都需要人的牺牲去唤醒。
继父在水上漂了35年,当时他将一块竹截取下,放在身上。
可是当他坐上红色的汽车,载着丹尼尔一家人时。
看着竹截却没有想起过去的35年。
丹尼尔将小扑克牌中“红桃k”放在包里。
但是当他进入到新的困境中,他看着纸牌,也想不起曾经的35年。
船夫临死前也告诉继父一切。
前35年船夫在一辆无尽的火车上度过。
直到快死时才想起真相。
他劝告过继父,不要上红色的车。
否则会忘记之前的一切,进入到下一个困境。
但是继父没有听劝。
船夫死后,水上困境就结束了。
到达陆地后,他上了一辆红色的车。
至此,他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
然后按照车上红色笔记本上的设定。
载了丹尼尔一家,然后造成了公路困境。
70年就这样浪费了。
继父劝告丹尼尔不要上警车,否则丹尼尔也会和他一样接受新的设定,开启下一个困境。
丹尼尔也这样劝小偷弟弟,一定要写下自己的名字,不然会忘记。
也让小偷弟弟千万不要坐电梯。
继父和丹尼尔都陷入了两次困境,一共是70年。
但是这70年也不能说是白白浪费。
因为这一切都不是现实中发生的。
他们都存在生活的反面,真实的他们都在别的空间。
活得快乐而幸福。
而这个空间内的他们被困在永远的地狱中。
丹尼尔之所以在两个困境空间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那是因为在公路困境中他还年轻。
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度过前35年。
就像小偷弟弟一样,即使生活中有各种不如意。
但是年轻人依然能够继续生活,享受生活。
可是第二个楼梯困境中,丹尼尔45岁(丹尼尔十岁开始困在公路困境35年,出公路困境就是45岁)开始困在楼道困境。
对未来的期待都消失殆尽,无法再享受生活,就会永远被困在过去。
像之前丹尼尔画的画展示的那样。
年轻的丹尼尔画的是当下,而年老的丹尼尔画的是过去。
他们不会忘记过去,所以一直活在过去的困境中。
丹尼尔将一切告诉了弟弟,希望弟弟不要重蹈覆辙。
帮他结束这一切,不要再开启下一个困境。
否则,当他再次记起自己是谁的时候,就会像他现在一样后悔。
说完所有的一切,继父从裤包里拿出属于他的红色笔记本,然后就离开了人世。
同样丹尼尔也是这样。
那时丹尼尔将继父安葬后。
起身往帐篷走,果然公路上出现了一辆警车。
丹尼尔看了一下车内,没有一个人。
因为继父的劝告,他还是走开了。
如果一个人从未见过光明,或许他能够一直安于黑暗。
但是丹尼尔见到了可以让他摆脱公路困境的希望,他便无法安于现状。
背着包带上仓鼠,来到警车前。
在他开门的一瞬间,他像着魔了一般。
放下了仓鼠和包,坐上警车。
弟弟也一样,困境中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
逃离这个困境的唯一希望出现了(电梯)。
因为有劝告,所以他一直想让自己静下来。
不要去想电梯,也挣扎着。
想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但是最终还是拒绝不了逃离困境的诱惑,按下了电梯。
警车上的丹尼尔停下车,看向副驾驶,那里有着他新身份所需要用到的一切。
同样弟弟在电梯里看见属于他新身份需要的一切。
酒店服务员的服装,一个用小盒子装着的活体蜜蜂。
丹尼尔的红色笔记本上记录的是小偷弟弟和哥哥的信息。
以及手枪的使用方法。
小偷弟弟的红色笔记本上记录的是影片开始出现的一对新婚夫妇信息。
以及如何摔坏包里的药,放出小盒子里蜜蜂的方法。
丹尼尔剪去自己的长发,剃了自己的胡须,穿上衬衣和西装。
变成了警察马克安东尼奥莫利纳。
小偷弟弟穿上服务员衣服,变成了服务员卡尔。
完完全全接受了新设定,等待着制造新的困境。
画面一转。
正如继父和丹尼尔临死前说的那样。
困境中的他们都不是真实的。
在真实的世界中,虽然路途中妹妹的哮喘发作了。
但是他们顺利到达了酒店,妹妹也没有死。
丹尼尔长大后,找到了爱的人。
顺利完成学业,当上了警察,娶妻,然后还拥有了三个女儿。
但是继父和母亲的生活并不如意,因为继父总是冒冒失失的。
他们的争吵也多了起来。
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他。
家庭生活不顺的继父,又投入到酗酒的怀抱中,最终选择自杀。
为什么公路困境会以妹妹哮喘发作,哮喘器摔坏而开始呢?因为一切都是因为继父的冒失、大意而造成的偶然中的必然。
虽然那次事件,在现实中并没有造成了妹妹的死亡。
但是无论是母亲心里还是继父心中,始终不能忘记那次偶然中的必然。
一个无尽的抱怨,另一个无尽的自责。
始终活在那次事件中,最终只能选择结束痛苦。
而楼梯的丹尼尔打伤小偷哥哥后,他们从一楼走了出去。
顺利将他们带回了警察局。
弟弟参加互助会,决心重新做人,还组建了家庭,享受新的生活。
而长期在外办案的丹尼尔,有一天突然回到家后。
发现妻子出轨,愤怒的掏出枪,杀了奸夫。
楼梯困境是因为开枪打伤哥哥时开始的,对应到现实中。
丹尼尔开了一次枪后,心境产生了变化,似乎用枪能够解决很多事情。
那一声枪响后,丹尼尔被判入狱。
倘若从来没有开过枪,是不是结局就不一样了。
丹尼尔在狱中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刚刚出狱便倒下,与世长辞。
镜头再次回到弟弟走进电梯后。
影片最开始出现的新婚夫妇进入了电梯。
甜蜜的亲热着,新娘问起小偷弟弟他住在这里多久了。
小偷弟弟说20年了。
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谎。
因为他已经接受新的设定。
他叫卡尔,来自俄罗斯,已经在这里生活20年了。
新婚夫妇要到13楼去。
小偷弟弟主动提出为他们拿行李。
新郎欣然接受了小偷弟弟这个提议。
到了13楼,新郎抱着新娘走出电梯。
小偷弟弟在他们身后,按照红色笔记本上的指示。
放出蜜蜂,然后将新郎的包扔在地上。
新郎走进包,弯腰想捡起包时。
手被蜜蜂蛰了一下。
小偷弟弟开始慌张。
像之前丹尼尔一样,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那样做。
新郎对蜜蜂过敏,新娘准备从包里拿药,但是药已经被摔坏了。
新婚夫妇的行李袋中,一个透明盒子里装着一只仓鼠,望着惊慌失措的三人。
恢复神智的小偷弟弟开始和新婚夫妇寻找出路。
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可以打开的门。
无尽的走廊,是小偷弟弟第二个困境。
无尽的火车。
无尽的湖。
无尽的公路。
无尽的楼梯。
无尽的走廊。
无尽的自动扶梯。
影片最后又回到了影片开始。
困着他们的是人的心灵。
真实的人还是生活在外面。
整部影片用一个词表达“细思极恐”。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在无尽中生活。
三点一线,除了我们人类 。
似乎万物都以不同的方式,不断的更新,“重生”,在这个无尽的世界中。
我们开始以为能改变世界,踌躇满志的投身奋斗。
到最后,却在不经意间开始接受各种设定。
被世界改变,我们又何尝没有心灵上的困境。
《意外空间》,在没有出口的空间里讲述人性。
35年一循环,也是人一生中最值得拥有的时光,一旦走错一步,可能导致迷失自我,造成终生遗憾。
电影手法不算新颖,可是讲述的哲理却值得思考,当生活发生爆炸时,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放弃,还是选择按下“电梯”或走进“警车”?
电影最后阐述了,无论怎么选结局都是一样,区别在于是选择自我独自毁灭还是带着身边的人一起。
老人用一生的经历给予我们忠告,而很多人再用一生的时间去证明对与错,而得不到的终究还是得不到。
路只有两条,继续过绝望的行尸走肉般孤独的余生,或者去另一个明知不该去,却又不得不去的未知。
因为在这里太久了,即使收到了警告,但又抱着一丝侥幸,离开了原本的绝望,去了另一个。
无论哪条路,结局都是绝望,根本没的选。
小孩逃离竹筏有了公路,哥哥逃离公路到了楼梯间,弟弟逃离楼梯间去了酒店,新娘逃离酒店去了扶梯。
无一例外,大家都选择离开,也不得不这么选,待在这里太久了,身边唯一的生命也离开了,只剩独自一人,无论是谁,都会选择离开吧?
虽然35年来身边也只有一人,但好歹也有陪伴,当最后的陪伴也不见时,那一丝丝的精神寄托也没了,只剩孤独。
没有吞枪的勇气,因为还有条路可选,为什么不远?
不试试永远不知道结局。
大家以为的有的选,其实本质来说根本没得选。
本想着电影太绝望了,最后来段平行世界,展现他们没有被困的日子,好给观众安慰和希望,但细看,他们的结局也是悲剧的,其中一个还做了一辈子牢。
凌晨看的这部电影,恐惧无助和绝望涌上心头,突然想到同学的父母互相防备不信任各管各的,即便如此他们也没分开,他们怕的是孤独吧?
即使同床异梦也比一个人的孤独好吧?
也想到为什么有人会生儿育女,也是怕孤独吧?
孤独,病痛和年老想想就可怕。
异次元杀阵第一部,黑暗侵袭第一部,也都类似这种感觉。
孤独和逃脱不了的恐惧绝望。
不同于楼梯、电梯、走道、水上。。。
困在大草原上,有山有水,有树有植物,田园风光,充足的阳光,舒适的空气。。。
有加油站,有房子,有无尽的食物是的,小女孩死了,一家人很悲伤但1年后总会忘却吧,剩下3个人,父母和一个儿子就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天堂呢!
加油站旁边就是房子,把他好好布置一下,就是很好的别墅外面有砍不尽的树和植物,可以用来做很多各种各样的东西加油站和房子里面食品、工具、衣服。。。。
样样俱全!!!
但不明白,为啥这两口子好像没地方住一样??
风餐露宿,然后把个地方搞得乱七八糟搞不明白
人生的整体包括空间和外部,姑且如此理解吧。
但他是一个整体,无法被分割,被封闭在空间的那些人即是有过的经历,意外,情绪,体验。
而外部则是真实的人生,相互影响。
内部里的东西又具备着经验与教训,背负起来封闭起来不遗忘它,可以不断提醒,反省自己。
从而使外部的真实人生能继续在警醒中生活下去。
但背负是如此的沉重,如此的痛苦,如此的疲倦与厌恶,犹如陷入一个迷局无数年。
偶尔记忆起,有了警告又如何,给你警车和电梯选择能够离开,你如何面对呢?
离开封闭的空间即是代表忘记曾经,换来忘形和抛开从前,享受选择逃避的那份轻松。
但不幸的是,忘记曾经的经验与教训还有警示,外部真实的你却必然会重蹈新的更大的覆辙。
如果丹尼尔能永远在封闭空间里每天重复牢记忘带妹妹哮喘机,每天上山丢一瓶药提示反省自己的谨慎,在现实里会有枪击嫌疑人兄弟中的哥哥,和击杀奸夫那份莽撞吗?
遗憾的是他做了,被封闭的东西挥发不去,不断重复,因为那代表悔恨代表不甘,因为他忘记了,忘记封闭空间里的那些教训与警示的他坐着警车离开了,牢记了人生曾经前35年的自己放开了以前的那些警示离开了。
片中更加残酷的是,年轻的人,在封闭和背负某些曾经和记忆的时候,会比较轻松,宛如在楼梯间运动和健身以及有序的生活,因为外部还能一定程度的承受。
而年老的下一个35年,你未必背负得起这些记忆这些悔恨与教训,你会颓废,你会痛苦,会煎熬到直至死亡。
更可怕的是,没人能逃避,没人能,出口就在眼前,你选择继续背负曾经的承重,一遍又一遍日复一日重复时刻提醒自己,还是服从忘记带给你的那份轻松,那份诱惑逃出去而陷入下一个记忆和空间呢?
结果很悲哀,我们的选择最后都是一样的,其实没得选择。
幼年的我们成长到现在,那些曾经每件在当时我们认为足够带给我们提醒和反省的经历,那些我们封闭在内心的教训,如今你还记得吗?
应该只能记得最近的吧?
为何我们总是选择叛逃,其实他们早告诉了我们不要忘不要逃,可这是人性,也是人必经的悲哀。
如果你一定要我客观的讲出被封闭的是什么,在我的理解,是外部真实生命中所处的当时,人和人,人和事交集所产生的情绪,情节,内心烦恼的包袱等等。。
有你的,也有当事人他们的。
比如,在片尾我的理解是,35年后的奥利弗,已经在精神上和内心彻底放下了当年连累哥哥受伤的情绪和那些困扰,而在现实中,他来到一家宾馆当了服务员,可在为顾客服务时,内心不满唠叨的情侣,摔坏了顾客的背包,可里面有着新郎重要的药品,懊恼,歉意,后悔,自责等新的情绪产生了,心中的包袱又产生了,新郎的情绪,新娘的情绪也产生了,封闭的空间又再开始。。。
(另外说一句,这样的片子才7.5分?
我真的没有看错吧?
)
1.20.56 意外空间35年 在这里 跟你一起 可这不算浪费时间 因为这都不是真的 我们也不是 我们在真实的反面真实的你和我都在别的地方,一个真实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很快乐,而我们被困在永远的地狱中。
我们之所以有意识也能动,就是为了产生出能量和快乐,让另一个我们生存下去,那才是我们在的地方,真正的世界。
不只有生理运动才重要,情感也很重要,所以需要人的牺牲云唤醒事故。
年轻人才能更好地度过35年,他们继续生活,享受生活。
他们在真实的世界,会比他们年轻的时候更开心。
由于生理和情感上的推进,我们从这里离开,可是老年人由于无法再享受,就会永远被困在过去,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所以真实世界中,年轻人比老年人要更快乐。
因为我们会走出这里,写下你是谁,不要到警车里去,不要走进电梯,帮帮我。
帮我改变这一切,等你记起自己是谁的时候,你就会后悔了。
像我一样后悔,现在我记起了一切然后告诉你。
兄弟二人生活过的紧巴巴,弟弟生性懦弱,哥哥强势霸道,这天,哥哥抢劫别人得来了钱,兄弟二人正高兴之际,一名侦探找上门来,双方发生争执,追逐之中,三个人发现自己被困于无穷无尽的楼梯上,无论如何都走不到尽头 ……另一边,一家人被困于无边无境的马路上,相同的加油站,相同的便利店,四周一望无际的荒野,却如何都逃不出这可怕的地狱……两个没有界限的空间,他们要如何应对内心逐渐升起的绝望?
感觉就是用一个复杂的手法讲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勉强给三星。
不喜欢把现象和意义分层的作品。本片和《心慌方》形成一个鲜明对比:《心慌方》虽然探讨了极端环境下的人性,也隐喻了社会的自组织性(「没人对此负责,大家只做自己的事情,但恶就是这样形成了」)但是,《心慌方》就算只取现象层,它也是完整的。而且,《心慌方》的现象层和意义层嵌合得很好,意义层放得恰到好处,就像一幢大酒店的中央空调一样,它不是建筑本身,但又很重要,保证了建筑的人性化。本片是什么,是釜底抽薪说兄dei们我这是在隐喻灵魂的困境啊!隐喻个锤子,再见
这也是一种类型片,和《盗梦空间》相似,凭空虚构了一个世界运行的逻辑,并在这个逻辑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故事。《盗梦空间》里的“梦”明显不是我们这个世界运行的“梦”的真实逻辑,它的梦境是广大、实感、可进入并且无限嵌套还有独特的时间规律。《意外空间》也是如此,只不过它不讲“梦”,它讲的是为了驱动我们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行,背地里有一群“我们”正在经历无尽的地狱。最后,不得不说,这个剧本挺神奇,但2/3的时间都无法象《盗梦空间》那样精彩纷呈,屏幕内外的人都在经历无聊的折磨。
拍出神经质的感觉了,有点大卫林奇的意思
创意和表现都挺一般,这种困局的设定其实也感觉挺弱,不管如何总要有点挣脱枷锁的努力,然后破灭,再给点希望,按影片所说,就是毫无原由,然后不可抗拒,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是什么…诡异的片子,大晚上的… 看南美小众还是要谨慎呐!但好在没有删节吧!11.3找我爹壮胆儿看完后半拉,还是不懂!!隐喻什么的不想剖析,起码请自圆其说。里面老头儿老太太的样貌是最恐怖吧!楼道里的那些屎尿什么的太恶心了!啥脑洞这是。豆瓣秋日影展。优酷App投屏
犯错是后悔的起点,心结开启,困宥在生活的窘境。每个囚笼对应着现实世界,逃出囚笼,破坏现实,陷入无限循环。人性的黑洞,对照人生末尾35年,年轻时埋下的灾祸终结灰暗晚年。年轻人不甘现状,老年人死于安乐。电梯之后,又会是下一个35年。
拍的特别烂(手法各种)
打开发现是以前看过的,无限时间循环
后半程的叙事没有像前半程那样的戏剧张力,显得无聊。并且这个“循坏”不太能说服我。
超级棒
同样是一部体现出惊天设定中前期探索利用规律时引人入胜/末尾则难以收场的优略势的典型作品。除了前面吵架比较烦,其他都还不错,在逃生梯空间自律生活的那哥们太帅了,连排泄都做好了管理规划。
设定有点意思,但剧本写得太差了,前面铺垫了一堆,最后竟是靠角色一大段念白来解开谜团,最后又续了好长一段PPT...... 这能叫电影吗
道理简单,讲道理的想法有趣,故事一般,落地的节奏设计太差…根本不是轮回or能量转移片,核心概念点在于:过了35年想起一切悔不当初,以及年轻人和年老人的对比,看懂这俩就明白其中的人生经验醍醐味了
好乱啊
拍得还挺有意境的。强迫症可能会活得更久。
挺奇怪的电影。
高概念
创作团队是美剧迷失的粉丝吧,配乐镜头简直就是抄来的
看完之后呆了半天,细思恐极,一次自责就将带来某一部分灵魂的围困,且不断循环无法救赎,真心恐怖!是一部相当让人惊艳的作品,循环梗作品目前心理排名已超《恐怖游轮》。首尾呼应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