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者2018

Terminator Salvation,未来战士2018(港),魔鬼终结者:未来救赎(台),终结者4:救世军,终结者4:救世主,未来战士4,Terminator Salvation: The Future Begins,Terminator 4,T4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萨姆·沃辛顿,穆恩·布拉得古德,海伦娜·伯翰·卡特,安东·叶利钦,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科曼,简·亚历山大,迈克尔·艾恩塞德,克里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语言:英语,意大利语年份:2009

《终结者2018》剧照

终结者2018 剧照 NO.1终结者2018 剧照 NO.2终结者2018 剧照 NO.3终结者2018 剧照 NO.4终结者2018 剧照 NO.5终结者2018 剧照 NO.6终结者2018 剧照 NO.13终结者2018 剧照 NO.14终结者2018 剧照 NO.15终结者2018 剧照 NO.16终结者2018 剧照 NO.17终结者2018 剧照 NO.18终结者2018 剧照 NO.19终结者2018 剧照 NO.20

《终结者2018》剧情介绍

终结者2018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18年,天网系统与人类的战争使世界陷入了末世般的境况,反抗军精神领袖约翰·康纳(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带队执行一次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了战胜天网的新思路,而天网系统适时推出了新的目标排名,康纳位居次席,榜首上康纳此时尚年青的父亲凯尔·瑞斯赫 然在列。与此同时,一名遗忘了自身过去经历的强壮男子马库斯(萨姆·沃辛顿 Sam Worthington 饰)出现在洛杉矶的废墟中,他与反抗军战士瑞斯偶然结识,并组队前往反抗军总部,不料途中遭机械人袭击,瑞斯被俘。落单的马库斯经由反抗军女战士布莱尔引路,迎来了与康纳命中注定的相遇,但人与机械的对立让康纳不得不视对方为敌人…… 瑞斯在天网中心生死未卜,同时反抗军高层不肯推迟强行进攻计划,留给康纳的时间不再充裕,他只能选择进行一场赌上性命与荣誉的潜入行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尖刀队扫黑英雄唐宫美人天下墨西哥万岁!可怜的东西女子特战队花儿与远方好兆头第二季逆途杰瑞和玛姬生活阔绰SecretMission~潜入捜査官绝对不会输!~开播诱捕你春光灿烂猪八戒反贪风暴之加密危机韩塞尔与葛雷特重症外伤中心归来的玩命警探最后一击贝蒂布事件簿婚姻时差觅渡女生要革命战地神探第三季奇门斗法战斗民族养成记古董局中局之国画密码边境威龙见习排爆手雪地事件簿2:悬崖之上皮肤

《终结者2018》长篇影评

 1 ) 机器和人类谁拥有明天?

当年的1和2达到了一个巅峰,所以3的出现除了对审判日来临的过渡,加上极不起眼的男主角,基本没有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

这次克里斯丁贝尔加盟的终4由于之前的《蝙蝠侠:黑暗骑士》让大家对贝尔有了一种神一样的期待。

我可以告诉大家,剧情和《蝙蝠侠:黑暗骑士》比是差蛮多,但是影片的特效做的还是不错的。

     关于剧情我就不想叙述了,我有2个疑惑,看看大家什么意见      Marcus Wright被设计成具有钢筋骨骼的拟人类,模拟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我看电影的理解,他具有人类的肌体组织,有血液,大脑及语言系统,人类的心脏,但似乎没有消化系统,对食物没有兴趣,没有生殖能力。

问题来了,他如果失血过多,心脏失去血液,肯定停博。

按照后来被打的体无完肤,他心脏停博还能再次被John Connor电击回博,我想问,心脏和肌肉以及血液系统对他到底有什么用,只是伪装?

他还有备用的动力系统么?

     时间已经到了2018年,天网也是人类开发的包括天网控制的机器人系统。

人类既然已经和机器人展开了对抗,而且通过《终4》可以看到人类还是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但是明显机器人的武器系统全面优于人类的,为什么人类不开发自己的机器人系统与之对抗,仅仅依靠肉搏战,这始终将输给天网。

是不是没有条件?

如果没有制造能力,那武器弹药何处而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黑客帝国的动画版,里面对人类和机器人的战争有个短篇,我觉得这个短片就蛮好的想象出人类以后对待机器人的心态,首先是制造出机器人为自己服务,然后尽量赋予机器人AI,也就是人工智能,使之能够更全面的为人类服务,最后,并不是机器人产生了思维和想象,而是相比人类自己,机器的显得完美无缺,所以人类自然而然产生逆反情绪,并开始歧视机器人并对其进行攻击。

     我想,机器人的反击应该来自己机械的判断,比如:按照程序设定,它做了对的事情,但是被人类嗤之以鼻,所以它得出结论就是人类错了,它的下一步就是对错误进行纠正,如果是带攻击性的机器人的话,也许就会使用武力解决一切问题。

当然这只是比较简单的机器人。

复杂的就像电影《鹰眼》里面的巨型计算机,如果这种计算机能够通过机器人本身的存储系统对其输入新的指令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发生《终结者系列》的故事。

     所以按我自己的想像,我觉得机器人真的有可能凌驾于人类之上,把人类作为自己的奴隶。

到那时,人类的发展进程就真的到头了。

     也许,像大家说的,转入地下,建立一个和锡安城和黑客帝国衔接,呵呵。

     还有一点,当年的电影上帝Stanley Kubrick 于1968年拍出2001太空漫游的时候,里面很多的技术还是只是幻想,当然更多到现在还未实现,但是有一些已经成为现实。

如果还要把时间推前,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不是大多实现了么。

所以50年后,是否能开发出像WALL-E,或者终结者这样的机器人真不能随便下定论。

我想科幻片的魅力就在于此,想象引导理想,理想由发明变为现实。

真的很期待,哈哈。

o(∩_∩)o      总的来说,我觉得只能算一部不是很成功的商业大片。

 2 ) 不小心把这经典科幻动作片看成了喜剧……

没素质了一把。

跟朋友在电影院里从头笑到尾。

旁人OS:又不是成龙拍的你两白痴一直笑个P吖。

场景在2018年的城市废墟,断井颓垣满目苍凉。

基本就是美国版的镇北堡。

本来仅存的几棵树上叶子就不多了,还动不动就大火大爆炸。

“唰”的一下又是一片焦土。

原来9年后就不用考虑环保考虑生态了。

我们今天还辛苦绿化个P吖。

2018年科技大发展审美观却退化了。

机器人是一个比一个丑。

稍微拉风点的摩托车终结者还跟星际迷航里的那个长的很一样!

敢把它设计的优美点么?

2018年人的劣根性还是没变。

猥琐的小龙套见到美女就起色心,不管自己有没有命。

女人果然都祸水。

男人都淫荡无耻神经病。

插个花絮:美女回基地的路上胸口中弹了,准备扒开外套查看。

朋友:“还不脱。

”我:“该脱了。

”朋友:“准备春宵一刻。

”我还没来的及答应,男2号T800就因为发扬非礼勿视的优良传统开始走向野外了!

哇!

男2号你就不是人,你是机器你全身都是机器!

2018年啊诺哥三维了还打算批量生产。

更要命的是最后时刻可以变身万年打不死的小强星矢。

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男2号T800一击就倒地了。

商品质量检验果然是未来的重中之重。

2018年科技无敌发展了但是很多东西还一直沿用。

比如创可贴,摄像头和SONY!

侧面反映出当今各行业发展的严重失衡。

当男2号T800潜入天网基地给男一号传送他老爹坐标时,男一号手上的GPS导航异常清晰的显示了4个字母—— 我跟朋友异口同声地喊起来:“哇,SONY!

”然后笑得花枝乱颤。

坐我们边上那两人肯定在心里把我们千刀万剐N次。

SONY这广告做的真太牛B了。

话说男一号他老爹竟然是《星际迷航》里那17岁的讲俄语却不伶俐像只猴子上蹿下跳的天才科学家!

真囧...不靠谱小孩转眼就成了决定人类存亡的男人了。

结局男2号要为男1号奉献心脏一命抵一命好不容易要悲壮了, 可还没来得及酝酿这集就END。

然后大字幕打出来,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战争还是没完美了的请大家继续期待《终结者5》. 满场灯亮起散场。

朋友很嗨地拍我:“死啦,我看完了什么也没记住。

它都讲了什么?

” 我更落力地拍他:“我看懂了!

” 朋友的铁鹰爪一下钳住我:“P啦!

你就记得那个SONY!

还有那个摩托车。

那主角叫什么名?

” “我也没记住。

” …… 我感觉我要是我们旁边那两人都想直接揣死我们了。

边看边吵了两小时结果根本就没入戏。

嗯,打扰别人看电影了。

为我们的没素质深刻检讨。

 3 ) 终结者2018,你是烂片中一朵奇葩

娱乐地看完了终结者2018,为所有可怜的Terminators抱不平。

让你们变得如此愚蠢不是人类的错,只是因为施瓦辛格人家比较忙,没功夫理你们,于是你们就被某些导演编剧给迫害了。

当我看到康纳的花瓶女友问:如果他们问起你去了哪里,我该怎么回答?

康纳答:Tell them, I'll be back.我囧了。

当时我就笑喷了,学人家施瓦辛格,还欠了点感觉。

作为一个机器人,拥有人类心脏的马库斯,被貌似施瓦辛格的S13T600一拳击中心脏,爬旁边吐白沫去了。

施瓦辛格出场依旧是全裸,关键部位被打上了薄码,于是我想,心中无码自然无码。

那个T600真不是盖的,我以为被钢水浇了以后,直接变身T2了,谁知又被冷气淬火,我又想是不是可以用一指禅就把它KO了。

没想到人家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最后倒是被个半条命拧了头颅。

把人家T600的电池摆桌面上,就是让你来炸的,小型的核爆不过瘾,要来堪比和谐王朝第一次核试验的。

不说那些S13大型机器,智商比小朋友玩的玩具高不了多少,就知道拿红框框框人。

不说那个Collecter学世界之战里大虫子抓人,人家好歹用鞭,你用鸡爪子。

就说你康纳来到了人家基地,按了下m查看地图,就开人家门去了。

要是我,最起码也掏出红外线热感仪扫视一遍啊。。。

于是回顾了终结者世界之战秘密潜入等等等等里经典元素之后,我觉得我可以当导演了。

至少我可以把更多的为人(我这样的)所熟悉的电影、游戏、乃至AV元素融在一部烂片里。

就写这么多了,我拿个球球甩摩托玩去了

 4 ) 我觉得不错!

是去年夏天吧,我在UME影城看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一部大片,施瓦辛格最后的出场也还比较让人满意的。

演男主人公的演员也就是演《阿凡达》的男主角的哦!

 5 ) 真的终结了吗?

看这片哭了两次,一次是当Blair向Marcus开枪时他的眼里透着让人心疼的悲哀无奈,催人泪下。

第二次就是Marcus决定将自己的心脏换给John时,他死了第二次,但这第二次却是永远死亡。

很巧的是第一次死亡前他将遗体捐献给一个得了癌症的疯狂女人。

第二次是把心脏给了一个疯狂女人让他去对付能拯救世界的男人,第一次捐献时女科学家说会让他复活,然而Marcus蓝色眼睛里闪烁着怀疑和不确定,第二次捐献心脏时他眼里呈现的是平和,即使他知道这次捐献心脏后自己就不会再存在这个世上了。

当机器人在一个狭窄的过道上一步一步逼近John时和第二部里最后那幕何其相似,简直一模一样。

电影里的音乐也是把人的精神逼到了极致,那一下一下的低沉的重音让人时时刻时刻都觉得终结者就在我门外,太紧张了!

最后出现的阿诺的脸……额滴神呀!!!

谁把这大块头放出来了!

小时候看终结者的童年阴影历历在目!!!

(州长先生我还是挺喜欢你的,只是小时候看电影的阴影挥之不去)

 6 ) 终结者4:圣斗士2018

马库斯死了,马库斯大战T600,马库斯大战机械河蟹,马库斯大战运囚机,马库斯大战色狼,马库斯大战美女飞行员(当然,是在床上),马库斯大战强·康纳,马库斯大战天网,马库斯大战T800--州长大人,马库斯又死了这条线索内容直白,中心明确,前后呼应,如果您对此类内容极感兴趣请注意即将于6月24日上映的变形金刚II,实乃升级加大加长无剪切版。

============================广告和非广告之间的分割线===============重点是另一条线索:欢迎来到2018年,男一号康纳潇洒的登场--贝克汉姆?

仔细想想,贝尔、贝克汉姆,反正都是贝帅,可能是名字里带贝的都帅吧。。

不止帅,发现康纳还很疯狂,跟着感觉走,打死不回头,屡屡在鬼门关前徘徊,但就是命硬,死神都不收他。

t1--3的故事就不说了,这一部显得相当诡异。

首先一大票人潜入天网分基地,康纳开飞机中核弹坠毁,同伙们都命丧当场,他也差点死掉却没死掉。

康纳被机器人布下的陷阱摆了一道,打算回去找抵抗组织的BOSS来帮忙。

但Boss大哥不愿见他。

于是贝尔说:BATMAN WILL BE BACK。

只见主角用蝙蝠侠式的滑翔动作跳机,优雅地在惊涛骇浪中打了个滚,水花压得真好,怕是找郭晶晶学过一招半式的。

但毕竟是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人在水里漂,怎么吃得消?

康纳再次差点死掉,幸亏被潜水员捞起来了。

见到老大后,康纳接到新毕业论文题目:《基于短波发送关机信号原理的便携式天网破坏器的测试和研究》(机器人也怕only you?

),限期一天内完成。

康纳和他的研究团队抓紧时间开始攻关,在他们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拼搏下,找到了合适的测试对象和测试方法。

测试的小白鼠是一架观察者战机。

它气势汹汹地冲过来要撞掉我们的救世主,却不知道对手是无敌的强·康纳。

基于短波发送关机信号原理的便携式天网破坏器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战机在离他70码的地方坠毁而且没有爆炸。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没让他们相遇,咱们的大英雄只是差点被撞到,活了下来并且顺利地完成了论文作业。

随后,康纳用力的追杀马库斯,而且动用大杀器也没有成功,却差点死在机械蛇的利爪下,被马库斯救了一命。

他们达成了君子协定,马库斯答应帮康纳进入天网总部,救出所有的囚犯。

康纳杀入天网总部,遇到T800初号机,被当作小木偶抛来抛去,如果是武侠片,这下已经得吐血或者经脉尽断了,可他还是没一点事的样子。

虽然千钧一发之际差点死掉,马库斯又挺身而出救下他。

当然,康纳还是被插了一刀,心脏已经衰竭,终于要。。。

差点死掉。

导演理屈词穷了,于是奠出狡辩的大招。

他让那个长得像巴拉克和鲁尼的机器人站出来,动情地对半死的康纳说:“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所以,我愿把心脏送给你,connor,you are my super star!

”看到这,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不得不由衷地感叹:强·康纳,真的勇士,真的小强,拳头打不倒,激光打不中,辐射杀不死,你已经无敌了,你已经半神了,是最接近神的男人,不,你就是神啊。

你超越了蝙蝠侠,你胜过了占士邦,你是我们的天马座啊。

圣域为你歌颂,天地在你手中,世界随你移动。

纱织难以置信地握住了康纳的手,灰蓝的瞳眸凝结着淡淡的水气,喃喃地说,“星矢,是你吗?

你还活着?

太好了,太好了……”

 7 ) 脱光了衣服等着爽吧

讲个故事先。

七十年代,香港功夫片红极一时,惯演配角的罗烈也跟着大红大紫,给自己开的价码是一天一万港币。

有小器的台湾制片人,想打着罗烈主演的旗号拍电影,又不舍得花钱,于是就给了他一万港币,邀他过来拍一天戏,而最后打出的招牌居然是“罗烈领衔主演”。

拍一天戏怎么当主角?

原来是这样的:罗烈全家被杀,他发誓报仇,说完往脸上戴了一个面罩,意思是大仇不报,无颜见人。

之后替身为他拍完全片。

罗烈一共在该片出场两次,两场戏都在同一天之内拍完,第二场戏是这样的:重重波折之后,罗烈终于大仇得报,杀死了全部敌人,他脱下面罩,此时导演不失时机地给了他一个面部特写镜头,罗烈面对镜头高呼“此生痛快也”。

电影完结。

《终结者2018》的导演McG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前三集的主演施瓦辛格已经贵为加州州长,再邀他主演,肯定没戏;可施瓦辛格若是一面也不露,等于断了“终结者”系列的香火,拍出来的终结者,还能叫终结者吗?

于是导演灵机一动,打起了上文中台湾制片商相同的主意——邀请施瓦辛格前来客串,为了不耽搁州长工作,所谓客串,几十秒钟,露一面而已。

如此,一来保全了“终结者”系列的血脉未断,二来还能用加州州长的名头赚点吆喝。

于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这样一幕:只听“胯岔”一声,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全裸出镜!

还没看清模样呢,又听见“胯岔”一声,施瓦辛格被一枪烧掉了皮肤,变成了机器人。

前后不到30秒钟,客串结束。

好在这位聪明的McG导演还算靠谱,《终结者2018》即便没有了施瓦辛格,也一样好看的一塌糊涂。

在电影院一边看电影,我一边想起了《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段台词:“实在是太~~~刺激了,我真忍不住要赞美他呀!

不行,我不能表露出来。

但是这种感觉真让人像腾云驾雾一样啊,他那番感人肺俯的自白,居然能够用俏皮轻快的数板来表达,再加上节奏强劲的敲击乐器来结尾,真是听得我高潮一波接一波呀!

”这时,坐在我身边的于洋忽然接口道:“是呀,他那种汹涌澎湃的撞击力,就好像雄鳟鱼体内的精子一样,成千上万,盈盈不绝啊!

”呃,基本上来说,就是这种感觉。

这是一部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的电影,三五分钟的前戏之后,高潮立即开始,而且一波接一波,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虽然动作戏看起来像《黑客帝国》与《变形金刚》的结合体,虽然剧情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可是,我靠,who cares?

你会在做爱的时候跟人讨论卡伦·霍尼为什么焦虑、戴尼提为什么劝你不焦虑吗?

又不是看《走进科学》,直升飞机为什么可以在核爆现场飞行却安然无恙,真的对你那么重要吗?

既然进影院之前已经知道这将是一场视听轰炸,那就甭废话,脱光了衣服等着爽吧!

杀猪网http://shazhude.net

 8 ) 新终结者终结了自己的过去?

严格来说,这部终结者是终结者系列中最文艺也是风格最独特的一部,《霹雳娇娃》(Charlie's Angels)系列的导演McG给这部历史上最经典的科幻电影系列带来了一丝新的活力。

但是有人喜欢也有人厌恶,我个人是属于偏向喜欢一方的,毕竟它重新焕发了这个系列在第三集时失去的活力和方向。

马上不得不提的就是电影的前半部分,我看到的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感觉,低对比度的画面,尽量不使用配乐烘托气氛,精心设计的长镜头……这确实在好莱坞中少见的风格,更何况这是作为终结者的正统续集,可是这也是成为大家诟病的地方之一,至于为何,我后面会说明。

导演手法、演员、摄影、特效、音乐均为好莱坞一流,大家相信也都心知肚明,我就不多分析了,我们主要谈谈剧情。

在剧情上的把握上,我觉得导演和两位编剧的表现还算是不错的,从第一场的伏笔到接下来的部分,两位编剧揭晓的节奏都是精心设计而且步调稳健的,复合主人公在跨越故事鸿沟(主人公与目标之间的戏剧障碍)的过程中的节奏和动作(纸人物所采取挽回局面的行动)都很恰当,没有出现那种我老婆被警察抓了,我于是立刻拿着菜刀奔向监狱的夸张戏剧动作。

总体来说,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层层递进”,导演和编剧很好的掌握了这个词。

而最让我欣赏的部分有三个地方。

第一是新人物的登场方式,编剧们很聪明的选择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使飞行员Blair登场,这个看似卖弄玄虚的处理方式在背后却有着聪明和创新。

对,也许这个方式会给你卖弄玄虚的感觉,但你又有什么理由说你不相信这个新登场的人物呢?

她是一个跳伞逃脱的飞行员,他们的相遇是完全偶然的。

我们如此假设,把Blair的登场换做是一个在激斗过程中遇到的巡逻队成员?

经过一通乱战之后,只剩下Blair和Marcus逃了出来。

好吧,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无数电影中看到这种恰似“偶遇的宿命”,而且她出场之前的一系列动作可以说在故事上是发挥了一定功用,不是那种突兀的带着一大群陪葬者出现,然后又突兀离开的蹩脚戏。

所以我想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处理方式,但对比起Kyle Reese与Marcus的相遇,我就不得不说Reese与Marcus的打照面方式是多么无趣了。

另外一个我欣赏的部分就是编剧很明白移情(empathy)的定义,在影片一个小时左右的地方,编剧推开了一条影片中最重要的鸿沟,就是Marcus到底是人还是机器人?

以为前半部分,大量而主要的笔墨都集中在了Marcus的身上,而经过了几个大的动作场面后,观众自然已经完全移情于Marcus身上,这个鸿沟的推动力有两者,一是生与死的台面风险,另外一个就是观众的移情,我们到底应该相信他是个人,还是一个有生命的机器躯体,或者是个机器杀手?

这是我个人最欣赏的一场戏,而且导演也处理的极好,视觉紧张与观众内心冲突很好的融为一体。

最后我喜欢的就是对于人类自身的讽刺,虽然人类的敌人是天网,可是在影片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创作者讨论的问题早已不是机器人背叛三定律的故事,而是人类自身的问题,第一,创作天网的是来源于人类的野心与躁动的战争之心;第二,在2018年,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机器人,还有我们自己。

在加油站,人们只关心自己而拒绝分享,在后面Marcus与Blair又遇到了一群不关心人类命运的强盗……作者有意识的把这两部分穿插在两个有转折作用的场景内的。

这种旁敲侧击式的表达,比我之前看过的许多声嘶力竭宣读的作品要高明多了。

尽管我不是说作者写出了这些东西有多牛逼,但是考虑到商业片,每一分钟都必须跟广告一样昂贵,这样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正如我在第一部分的优点最后写了个缺点,确实整部影片的剧作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整个第一幕的伏笔铺设得相对晦涩,虽然在之后的部分都能够完好的揭示,只是因为这晦涩的伏笔会让许多观众一度产生了一种脱离影片的感觉,以至于到后半部分揭示中,观众还必须抽出心思去解读。

简单来说,就是在伏笔的遮掩上,没有把握好分寸,其实应该是有一个中间值存在的,既达到了伏笔的效果,又不至于远离观众,毕竟这不是一部靠悬念/伏笔揭示来产生故事的影片。

还有一个问题集中在电影的高潮部分,对于这部在前半部分精心构建起来的影片来说,高潮部分实在是显得太苍白无力了,我们经历过了刺激无比的公路追逐战,而在工厂之中大战州长的桥段,我们都在许多年前看过了,会有人觉得它带来的刺激更大吗?

公路追逐战只是一个幕的高潮,但我觉得它承载的冲击力远远大于电影高潮。

那么我之前所说的层层递进是不是又有点自相矛盾了呢?

差不多,但这也是好莱坞部分电影的通病,前面做的很细,后面就草草了事。

不过考虑到创作过程中的心态,也不难理解,越是到后面,创作者的激情和精力就越是被消耗。

另外一个让我不太满意的地方便是Blair对Marcus态度的转折,这两者变化太快,但相应的笔墨却不多,单单只有英雄救美和那句“你有个强健的心”的隐喻台词的可信度实在不是很高,导致后面我总觉得Blair那样的大幅度动作有些难以置信,而那句我相信他是人让我觉得性感的Blair像个花痴……回到之前没说完的诟病部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它是Terminator,终结者!

正因为是这样一个经典系列,观众就不会希望看到与自己期望发生偏差的事情。

第一,是想终结者系列没有哪集的影调会灰成这样的,仿佛这是核战后的废土,之前终结者全部在繁华都市中枪战的情节成为了过去。

前半部分取而代之的是有些类似《德州,巴黎》似的沉默与冷静,可以想象那种安静,无配乐,极少的环境声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一部科幻动作商业片中吗?

中间部分的故事走向大多是集中在人之间、阴谋论等非大型动作场面,而到最后才出现了工厂大战的眼熟的场景。

可能部分人会接受,但对于系列的粉丝答案显然是:No。

第二,在角色的比重分配上,我们的Connor显然成为了配角,而最强的戏份都集中在了Marcus身上。

许多粉丝本身可能想看的还是作为传奇一般的Connor的英武事迹,但发现剧情和想象中的不同时,便大呼失望。

但如果我们说来个时空转换,把背景设置在现代,不再是终结者世界的模板,而是任何一个幻想世界,我们会有此种感悟吗?

我想应该就没有了吧。

我承认,作为一个贵族血统的子孙,本集显然是不合格的,因为它也许根本不是粉丝想要的故事,但是单拿出来,还是可圈可点的,这也只能怪生不逢时了。

之前我曾感慨过Christian Bale的命运,拍《机械师》(The Machinist)的时候有了《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拍《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时有《黑客帝国》(The Matrix),本片大概尴尬的境地也就如此吧。

至于之前Michael Bay有说本片的美术设定是抄袭了他的《变形金刚》(Transformers),相信这也是一种上映前的自我炒作。

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目前的审美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十年大众对机器人的想象都是不同的,无他。

我确实想通过这篇不长的评论来为本集终结者说两句公道话,但无奈之前的三部曲对我影响又比较大,我很难站在一个固定的立场上。

不过实话始终是要说的,那么就是,我确实是喜欢这部电影,不论它是否是终结者系列的影片。

更多影评可以访问我的blog Moviefilm.blogbus.com

 9 ) Terminator Salvation里的抵抗军是靠精神力量在支撑战斗!?

John Connor那一身行头忒海豹了,那双鞋是Oakley特种部队作战靴啊,在阿富汗作战的海豹队员的标配.身上还挂着MOLLE配件.只不过一身其实都很wargame,军迷范儿,那把M4的皮卡汀尼导轨上光瞄手电一大堆,很swat.怎么说呢,2018的抵抗军在轻武器上还是21世纪出的水平,在主战武器系统上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六十年代的水平.在空中就那么几架很猛的A10,是70年代的疣猪,大量的UH-1是越战时的空中巴士,还有黑鹰和V22鱼鹰.在海底还不错,抵抗军的指挥部是弗吉尼亚级核潜艇,21世纪初的.不管怎样,抵抗军整体装备落伍了,和Skynet比,存在着巨大的代差,这些细节都说明了,在审判日之后,已往的人类社会全面解体,在面对天网的强大毁灭力量面前,人类已不可能在组织有效社会生产和研发,反而只能利用在大毁灭之后,残存的一些旧有装备来从新发起抵抗.而那些在已往量产足够大,皮实,耐用的制成品就成了仅存的可以消耗的物资.还顺便从产品中散发出一种非常美国式的自豪.看看那辆Jeep牧马人就清楚了.以上所说这些虽然都是影片的细节,但肯定是电影制作过程中有意的安排,而非凑巧.之所以这样做既考虑到与可能的客观事实尽量吻合,又能有更深一层次的探讨.这些靠落后装备做斗争的人类,在John Connor的指挥下,凝聚在一种精神力量的感召中,顽强的生存和抵抗.John Connor的老爹Kyle Reese就是个典型,这多少有点那个.类似的套路在美国很多影片或多或少都有运用,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可以说,屡试不爽,但对细节的考究还是值得学习.

 10 ) T4是部相当不错的前传

终结者系列因为T2形成的经典,使得人们对这个系列自然产生了很高的期望。

故事本身其实从T2结束就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看到。

如果没有T2,T1本身也只能算是平庸之作。

然而要把T2这个故事延伸下去,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在整个终结者系列中,T3算是最不伦不类的,先不管有没有州长大人,也不管情节和特技效果,最主要的在于T3对于整个终结者系列在后T2时代的延续缺乏一个清晰的逻辑,换句话说,这完全取决于导演脑子里对天网和人类的战斗以及未来与现实的呼应这件事情没有一个大的架构。

如果是做一个新三部曲的架构,则拍出来的会完全不一样,而一开始就定位在“狗尾续貂”上,那么也就只能想办法把这个狗尾续得更漂亮一些,所以可以看到用到了性感的女终结者TX,把州长拉回来影响票房,这些都是小手段,恰恰是这些小手段,使得T3从一开始便是小格局,并且难以和整个终结者故事体系形成真正的有机关联。

而反观T4,尽管没有了州长大人,尽管没有了液态金属人(10多年前的型号比十多年后更加先进),但是其对整个终结者系列的延续和深化是对路的,在我看来,这可以作为终结者新三部曲的开篇(如果有的话)。

在前三部曲中,故事都是发生在现在而非未来,但是三次刺杀和保护行动都对应着三次未来的时间点。

这像是不同起点的两个时间轴的同步延伸。

T4对应的是T1,也就是约翰康纳派自己老爹回去救老妈顺便把自己生下来的故事。

这个事情作为终结者所有故事的起点,是很有必要交代的,因为即使是天网发动和人类的战争,到约翰康纳成为首领,再到派人回到过去营救母亲,这中间都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交代。

T4作为终结者未来三部曲的开篇,势必要交代的内容更多。

天网和人类战争是个什么格局,天网那个时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和天网相互的渗透和了解有多少,时间机器什么时候发明的,,,,等等。

个人认为T4在这个系列故事的连贯性上衔接的是很不错的,回归到了终结者这个大架构的本身。

而不像T3那样突兀和乏味。

相对来说T3唯一聪明的一点就是表面了大爆炸的不可避免的发生,这为后续的故事留有了空间。

T4不仅仅交代了约翰康纳如何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天网是如何发展的,T800如何诞生的,等等这些背景,同时马库斯这个人物的出现使得这个线索不仅仅向后延伸,同时也向前追溯了,马库斯是天网在大爆炸前就埋下的伏笔,但是这个夹杂了人类和机器的共生体的实验品,却蕴含了人类的希望。

机器的自我认同按说都是来自程序,马库斯设计的时候也是这么设计的,但是他的能量来源确实来自人类——心和脑(心脏作为能量中枢,脑子加入电脑芯片)。

这种结合的本身具有了另外一层深层次的意义,影片结尾有一句话,字幕翻译得很烂,说什么人类和机器的区别是人有爱心,真JB扯淡。

本意是,人和机器的差别在于人有心。

这是一句双关语,一方面说明马库斯虽然机体和结构都是机器,但是中枢确实人类器官(心脏),另一方面,说明人是有心的有信念的有信仰的,只要有心只要有信念,就可以战胜机器。

而追溯到为什么当年天网会设计马库斯这样的生化机器人,也是感觉到了要战胜整个人类,可能光凭程序和钢铁是不够的,机器人也在试图更加深入的了解人类。

然而,第一次的实验,在技术上算是成功了,马库斯的确很强大,也可以作为天网很好的间谍工具,但是由于那个时候天网对于人类的了解还有限,导致了他们设计的生化机器人由于有了“人心”而无法全盘控制。

而这也实际上为天网此后的战略给出了很好的理由,后续的T800,T1000,TX基本上都把人类的生物系统降低到最小,天网通过马库斯的失败,彻底放弃了机器人类化的这条路线,彻底回归到了天网最擅长的机器程序本身上来。

作为一部前传(发生在未来的前传),T4无论在剧情的紧凑性,还是逻辑对前几部的呼应,都做的比较合理。

对于人和机器战争本身的反思浅尝辄止,没有纠缠,但是很好地融合到剧情细节中去。

特技和演员表现也算不错。

PS:马库斯的扮演者感觉还是非常像死去的希斯莱杰。

《终结者2018》短评

足够过瘾起伏一波三折虽然剧情揣测基本全中。机器人换成丧尸们该多好。帅哥群戏让人心潮澎湃。这就是腐女和见到美女还打三星的学院派男的本质区别。

9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終結者就是T800,觀眾寧願關心過時的T600也不愿再看到TX那種噱頭產品。T4如果不改劇本會更好

12分钟前
  • 斯多亞
  • 推荐

作为经典三部曲(第三部无视)的前传。。至少不算失败。。。导演没听过。。比较期待后两部

15分钟前
  • 村雨
  • 推荐

什么票房什么逻辑硬伤什么剧本瑕疵,只要有爱什么都可以克服~~~

19分钟前
  • 减肥减肥减肥
  • 力荐

创意严重不足,打斗场面N多抄袭卡神版的终结者.

24分钟前
  • 乐天
  • 推荐

贝尔为什么要接这部片捏,演技完全没的发挥~ 乱七八糟,导演想讲什么就拍什么。

28分钟前
  • 一字
  • 还行

我X。。。还真让他们找出来个和阿诺一摸一样的。。。。。。。。。。。。。。。。

30分钟前
  • nordschleife
  • 推荐

完全从头到尾睡着了,看不懂讲什么。

33分钟前
  • 熊猫男牵着joan幸福走下去
  • 很差

一个机器人的宿命,一个被别人掌控的命运,一切的一切都在结尾被挣脱

35分钟前
  • satanlz168
  • 还行

20090610 金逸有趣的是这回说i'll be back的是康纳本人。看来腐是世界通用的,连经典也沦为腐片了,最后那你把我的心拿走吧是为了讨好同人女而特设的戏码吗?有爱啊有爱

40分钟前
  • cherry0592
  • 推荐

那个半机器人就那么死了么?

45分钟前
  • 较差

挂着史诗级别的战争大背景讲了个关于“救赎”的小故事,主题深刻,脱离《终结者》系列自成一体。但是没有当年第一次看《终结者3》那种新奇感,感觉只是看了一部普通的科幻片而已。

50分钟前
  • 壹安²
  • 还行

设定一塌糊涂,两颗星给特效

55分钟前
  • Jan
  • 较差

里面竟然有段枪花的歌求你了以后别来5了,越拍越没劲了

58分钟前
  • 怪瘦
  • 较差

奇怪,老是看过气的电影。无奈。。与期待的很有些距离,既然是讲末日的世界,那就应该多渲染些末日的气氛。而不是又掉进主角高大全,不死,无敌,大团圆的剧情呀。。

59分钟前
  • 停止的时钟动了
  • 还行

枪花的you could be mine 贝尔的嗓音 阿凡达的男主 纳粹外型 中国元素越来越呈现了

1小时前
  • 空心人
  • 推荐

少了前州长终结者系列是该终结掉了。口碑票房俱佳的2其实也并不怎样其余更不谈这部最烂。演员还算有名的呢。贝尔瘦的像嗑过药。沃辛顿是移植个心脏又捐了个心脏这也能回收利用哦。海伦娜戴不戴面具都一样诡。机器人灭地球人再也不追了。

1小时前
  • vivien
  • 较差

我确定,这部片子之所以被认为平庸,绝不是我们“先入为主”的缘故,本片的确拍得实在一般——无论是电影技术、还是剧情,某些对白堪称脑残。加长版多了十几分钟,总算比公映版好了一些。

1小时前
  • [己注销]
  • 推荐

如果结局是John Conner临死前将脸换给Marcus,由Marcus继续统帅反抗军的话,可能会成为经典。

1小时前
  • Alien
  • 推荐

完全没有期望值滴看电影,经常也会是桩好事;至少不会心疼我这二十五块;剧本弱智,人物弱智(那位三点被删的mm扮坎普还扮不来),口音弱智(怀疑贝尔他自家人以后光凭声音看电影都认不出这娃儿了),天网的防御系统弱智到像过家家;好歹中间这段摩托车加飞机的动作戏挺流畅;最后把高潮戏放

1小时前
  • 汽车大师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