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要革命

Moxie,勇气

主演:哈德莉·罗宾逊,劳伦·蔡,尼科·希拉加,帕特里克·施瓦辛格,西德尼·帕克,安杰利卡·华盛顿,乔西·托塔,艾米·波勒,伊克·巴里霍尔兹,马西娅·盖伊·哈登,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女生要革命》剧照

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1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2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3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4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5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6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13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14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15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16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17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18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19女生要革命 剧照 NO.20

《女生要革命》长篇影评

 1 ) 我们咆哮,我们尖叫,不是为了特权,而是为了平权。

总算是赶着妇女节看完了这部片子《Moxie》(女生要革命),感触蛮多,想说的话也不少,就在这里叨叨几句。

对女性身材,外貌的羞辱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是长久以来的骚扰。

在电影中,暑假回校的第一天,学生之间就开始发布以男性视角审视女性的名单:“最佳翘臀”“最佳床友”“最佳胸部”,在这份名单里,不仅有最佳,还有许多辱骂性词语的名单。

好像在这种男生眼里(注意,不是指所有男性),女性被物化,被审视,被比较,被贬低,拿来开玩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想来在我上学时也有这一类无知且无脑的男生。

他们会让女同学们用膝盖的关节夹住一片纸,如果有女生因为太瘦,纸张掉了,他们就会窃窃私语偷笑不止。

在那个大多数女生都不知道P站是什么的年龄,无知男们自以为是的捉弄毫不知情的女生,make fun of girls,现在想想真是shame on all of you。

Body shaming也不算是一个新话题了,女性因为自己的外貌,身材,而被议论也被认为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电影中的女生因为有着丰满的身材穿了吊带被校长送回了家,而不是那么丰满的女生穿了同样的吊带却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现象的背后的问题在于,不论我们的身材是什么样的,我们的着装是什么样的,都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那些心中有浊念的人有问题,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我也被自己身边的说过胖,甚至说过比那更过分的话语,一度对我打击很大甚至怀疑自我。

But now,no way.没有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资格评价你的身体,让你怀疑自我。

你的身体,你的灵魂,你的一切,永远都是属于你自己的,只有你才是你自己的发言人。

For girls everywhere,find your voice.我们咆哮,我们怒吼,我们尖叫,不是为了特别待遇,不是为了得到重视,只是为了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

 2 ) 从三个人物看本片未探讨或浅尝辄止的3个边缘问题

从三个人物出发关注三个问题:1. Claudia:性别结构存在的同时还有种族结构,在女权主义革命当中,种族结构中的弱势群体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应该怎样被纳入考量?

女权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历程确实一定程度上与少数族裔的权利争取有一定的交织,但如同影片中所表现的,白人女性的确比少数族裔更有“底气”,并且她们往往会忽视这种差别。

Vivian对Claudia一开始的谨慎很明显抱有不满。

她因为自己无所顾忌就希望身边人的革命精神也和她一样“彻底”。

这是在许多思潮和革命席卷社会时我们经常观察到的:最“先进”的人,可能会对于那些不够“先进”、不够“彻底”的人嗤之以鼻,而不去考虑他们背后的其它背景和处境。

我国虽然不存在种族结构,但有城乡结构、贫富结构——住在城市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收入高的女性显然天然地有更大的选择权与话语权。

在女权活动中应该多考虑这种异质性。

2. Kiera:革命中个人的自主性、主体性处于怎样的地位?

Kiera是被其他女权主义学生推上奖学金候选人的位置的,成为了这所高中第一位女性候选人,背负或者说代表了女权主义的意志。

但值得注意的是,她在一开始并不是很愿意成为这样一个角色。

影片对于她的刻画想表达的可能只是她一开始可能有点低调、“不好意思”——当然后面她自己是也很希望争取到这个奖。

但退一步,假设她其实并不十分愿意呢?

如果她和Claudia一样顾虑重重呢?

身为黑人女性,她会考虑的自然会更多。

但在她表现出自己的意愿之前,实际上其他人已经将她推上这个位置了,她成为了这场女权活动中“标志性”的人物。

在一些运动中,人们可能会将希望寄托于一个像Kiera这样的人之上,希望她能做到什么,但当事人的意愿不一定得到足够的强调和重视。

这可能是值得谨慎和反思的——一场革命中,参与的人应该充分有自主选择权,而不是沦为他人意志的傀儡。

3. Seth:女权革命是否需要男人,男人的支持重要吗?

Seth这个角色是我个人看来本片最大的败笔。

从Vivian做第一本小册子开始,Seth的“支持”就让她非常心动——比起说“受鼓舞”,我觉得sexual意义上的心动是更准确的。

后来两个人吵架,Seth说我一直那么支持你进行这些活动而你只把我当出气筒,这句真的给我听笑了。

仔细想想,Seth有什么实际行动上的支持吗,其实不多;并且像到后来他站起来提名Kiera,有多少是出于对于女权运动本身的支持,又有多少是出于要让Seth更喜欢他,这无从得知。

但是影片的表现和刻画,产生了一种,男性里也会有女权主义的支持者、男性对女权运动也非常重要,这样的引导。

不是说男性中没有女权主义者,也不是说男性毫无作用,但在生活中我认为男性的作用已经被过分重视和过于夸大了。

尽管男性中可能也可能存在着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但说实话,大部分声称自己支持女权主义的男性都很值得警惕——有的人只是嘴上说说(反正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代价),但未见任何实际行动;而有的人,根本只是通过这样的标签博取女性的好感罢了。

 3 ) 女性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在至今看过的女权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

女权,黑人,华裔,残疾,同性恋……起初观影时以为只是简单的美国青春校园剧,讲述一群高中生小打小闹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Vivian在荒漠中惊醒,无法喊出声音。

随后惊醒后,在电脑上出现的题目"Reflect on a cause you feel passionate about." 。

还有孩子和家长的拌嘴,都没让我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强大的力量。

Vivian的觉醒过程,在我看来,及其贴近一个女生为女权觉醒的过程。

班里新来的黑人女同学Lucy在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课就与白人男孩Michael关于艺术作品问题起了冲突。

身为美式橄榄球队长的白人男孩在外人眼中绝对是闪耀的明星,一言一行成为了绝对的权威,听到对白人男性的反驳就变得尖锐,无法容忍移民、黑人母亲等社会问题的言论。

打断别人说话,尤其打断女性说话的这个角度是触动我的第一点,在Lucy肯定的表示"I am speaking"时不由得心生羡意。

在中国传统价值观灌输给中国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的价值观就是要求他们尊敬师长,三从四德,顶撞身份地位的事极少发生在我们身上。

有时即使是与男生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作为女性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这样的例子太过于常见有时都忘了其存在,但Lucy的一句才让我意识到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电影。

回到刚才的画面,Mitchel身份优势让他肆意妄为的同时免于惩罚,这也让Lucy的境遇变得难堪。

Lucy找到女校长之后的对话更是让人感到迷惑。

性骚扰被说成男生的淘气,被说成是女生自己"dramatic",对话最后女校长要求助手为Lucy报名学校的乐队,黑人就一定擅长音乐,热爱饶舌?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种族歧视呢?

被不公正待遇,被男生“打扰”这对Vivian来所是颇为心烦的一件事,但当她跑去安慰Lucy,认为她应该低调一点,这样就不会被打扰时,却得到了强硬的回应:"I'm gonna keep my head up, high"。

镜头一转来到女主母亲的故事,年轻时热爱摇滚,16岁使得梦想就是“推翻父权社会”,被女权思想感染的Vivian找到母亲的女权杂志,故事即从这里以杂志为线索展开。

母亲做的宣传海报杂志上写道:"Because we don't want to assimilate to someone else's voice, standards of what is or isn't."“因为我们不想让别人的观点,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同化”"Because I believe with my whole heart, mind, body that girls constitude a revolutionary soul force that can and will change the world for real."“因为我全心全意、全身心地相信女孩是颠覆性的精神力量,她们可以改变世界。

宣传杂志

歧视女性的男权言论,讽刺意味的台词贯穿整部电影。

给学校的女生排名,选出谁是“最适合上床的女生”,谁是“罩杯最大的女生”,谁的“屁股最翘”……;男性“自愿”为女性提供服务,好像她们真的不会怎么把采购的物品装进塑料袋,不知道该把易碎的放在最上面;拍女生屁股,搂肩膀,让女生坐在自己身上或自己坐在女生身上……等等;在有男生觉得“不太好”时立刻打压“她们又不会做什么(She's not gonna do anything)”;身为女性校长明明欺软怕硬,歧视女性,却坐拥“最杰出校长”的奖项,夸赞自己的学校"got moxie";“理所当然”男性就应该胜过女性赢得奖学金,即使他们输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这样的事例作为21世纪的女性见过太多,听说过太多,经历过太多,所以在Kiera的眼泪和"very fair"的叫喊声中的无可奈何才能戳中内心。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上演在我们身上的故事。

有人会说故事里的女权妈妈最终不还是找到一个男人,伪装自己的声音、生活习惯,成为了人们刻板印象里的女性吗。

我也疑惑。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当母女两人在卧室里争吵时母亲告诉Vivian "I want YOU to be YOU",她们都是女权运动的代表人,但不代表不能拥有爱情。

经历过16岁的母亲有一瞬间或许忘记了推翻父权制也曾是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当她把这个接力棒给到自己16岁的女儿时,女儿做的更好了。

或许也象征着女权运动的实际吧,每一个时代都有女性成为女权运动的领头人,她们的伟大贡献也让下一代有勇气做得更好。

最后要写的就是男主Seth。

在影片进行过程中我发现我及其痴迷且沉醉于Seth的人格。

他对Vivian的了解之深入,包括记得她小学时放生蜘蛛的善意行为,明晓她在亲密关系里每踏出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勇气等等都让他的魅力一览无余。

给她充足的空间,无条件的支持与尊重,恰到好处的边界感,让我惊叹于怎么会有人如此完美,集我对于男性所有美好的幻想于一身。

从他的表白开始,"I start to worrying that maybe I shouldn't come off too strong. You're like this super powerful feminist, and you're not just a cute girl.", 在他们将要进入到性的环节时,"I 100% want it to be with you. I want to be the only thing you're thinking about.", 而在影片最后,写着Vivian名字的手臂击溃我最后的心理防线——如果你走向我的路太过于艰难,那么我走向你,大步且坚定。

这次Vivian终于喊出声音了,所有的女性都喊出声音了,请你们相信,未来也一定会的。

ps:写影评再回看电影时才发现,Lucy的眼影颜色是按照彩虹的色彩画的,也是呼应她的出柜了吧,细节好评。

 4 ) 披着女权主义外衣的种族主义电影

又一部传统的white savior类型电影。

开头那个绿眼影的黑人女生一出场就输出自己的反叛观点,对比那个很lame的白人女主显得狂拽酷炫,我一开始还以为那个黑人女生才是主角。

我还在想终于轮到白人角色给黑人角色当陪衬了,很好,这很PC。

结果谁知道后期她基本没有戏份,也完全没有刻画她怎么为推进校园里的女权运动贡献力量。

给我这就是一个为了使电影“多元化”而安排的性感quirky的黑人女性形象。

真正让我特别不喜欢的是对白人女主的华裔闺蜜的塑造,一个非常传统的Asian sidekick的形象,为了女主而奉献,而背黑锅被退学,为了促进女主成长而存在,完全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尤其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华裔闺蜜和她母亲的那段对话,她母亲用非常纯正的华语与她对话(这点很好),而她却用英文回复,暗示她自己本身就不认可自己的华裔身份和文化,拒绝说华语。

亚裔女生母亲讲出的话更加让人匪夷所思,她不让女儿穿tank top的理由居然是“被学校开除就当不了医生了”。

“学业第一重要”和“希望子女当医生”是非常典型的亚裔strict parents的刻板印象,有无数包含的隐性歧视的亚裔笑话都基于这样的刻板影响,电影居然还要通过塑造这样的角色来perpetuate亚裔父母保守古板不通情理的形象。

为什么这里的亚裔母亲就不能是一个支持女儿的很酷很开明的母亲?

media representation是很重要的东西,我不希望人们对待影视强行保持color blind和tone deaf。

另外,电影中对校方的刻画也非常片面单薄,仿佛校方就是为坏而坏,一切决策都单纯是为了对抗主角,为了让主角处于困境。

学校里的学生们也被刻画成没有灵魂的群体,在剧情需要的时候保持冷漠,在需要剧情的时候及时觉醒。

给人感觉像是非常幼稚的白人角色爽文。

 5 ) 美国电影里最完美形象的亚洲男主(仅个人认为)

比起韩高,美国高中校园一直是我很喜欢的题材,电影开头我就很期待,因为那种暖调,多种色彩构成的质感是我的取向狙击。

我觉得这部电影挺中规中矩的,但给了五星,因为好在亚洲人物形象正面、丰富有层次,没有像其他青春剧里面那么多的刻板印象。

而且男主角也是我在这部作品里面最喜欢的角色。

他记得薇薇安童年时期放生蜘蛛的善举,在手背画上星星和月亮支持女生革命,在夜深时想着早点把薇薇安送回家,他谦逊且尊重女性,他向薇薇安解释为何没有对她做出更多的举动,因为怕自己太过于强势。

在爱情或者在生活中,他都是把他人放在平等地位上温柔且真诚地交流。

只想说,黑人小姐姐感叹他真性感,也是我的内心活动。

薇薇安在朋友停学后与母亲争吵的那一段是最打动我的情节,她撕裂般把自己的委屈与难过一股脑地全倾倒出来,这个原本内向,“服从”的少女如今却顶着女生革命团体创始人的头衔不知怎么办,一句“爸爸为什么不和我过圣诞”,却是她内心深处害怕、怯懦想寻找人依偎的真情流露。

值得推荐给广大群众树立对女性平等的正确观。

 6 ) “I got you, sis”

爽是爽了,但是,说实话这么处理女权主义题材令我如此有点失望,剧情松散且浮于表面,主角们的觉醒显得冲动而有勇无谋,少女们而且仅仅是觉醒了而已,迈出了表态的一步,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确实对一开始男生们排榜单的行为深有同感,仿佛全世界的男性都乐于对女性评头论足,高中时候班里男生排出过“四大神兽”代表班里长相最难看的四个女生,从此以后每当她们路过就表情猥琐而心照不宣地起哄,得知此事时最令我自己心惊的是,我竟然完全猜得到是哪几个人,仿佛“他们的”视角已经深入我的思维,这时我才感觉无处可逃。

然而这都只是冰山一角,学校所代表的主流价值观对“人之初”的塑造从来不是爽文式反抗就能得偿所愿那么简单,女孩子们压抑的、屈从的成长,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这样的美式校园故事确实是我的梦,站在人群前大声地喊话,大声地表态,然后和同胞互相支持,像sex education里那样,一个一个站出来说“it's my vagina”,拧成一股无法被忽视的力量,让一切都以一场盛宴来结尾,从此光芒万丈。

 7 ) 美式校园剧女权大演绎

Moxie 是基于Jennifer Mathieu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故事讲述一个16岁叫Vivian女孩一段女权意识觉醒的故事。

故事主题在于女生可以改变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友谊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

*・゜゚・*:.。..。.:*・'(*゚▽゚*)'・*:.。. .。.:*・゜゚・*电影🎬始于黑人女孩Lucy 转校到Vivian 所在高中, Lucy对于学校中对于女生歧视的做法勇敢的以 “holding her head high” 直面怼回去,Vivian方才意识到学校中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与漠视已经发展到多么可怕😱的程度,在友人和老妈的支持下以佚名方式出版女权刊物杂志Mixie,激励同校女生们对抗这种不公正的待遇。

Amy Poehler directs the movie and plays Vivian’s mom,very clever, inspiring and is not a “traditional mom.” We see Vivian’s journey from follower to leader. Lucy is such a bold and confident woman, standing up for what is right. Seth comes across as a really cool love interest of Vivian’s and male ally to the female revolution. Patrick Schwarzenegger’s portrayal of Mitchell Wilson is terrific, 真的和他爸年轻时一样的帅。

(((o(*゚▽゚*)o)))

The key messages in this film are: to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and friendship can support that change.

 8 ) 。

除了一开始有些突然,其他情节都很流畅,被扣“挑起对立”帽子的人只是揭露了本来就存在的社会问题。

华裔的挚友的形象刻画的太好了,有亚洲人的隐忍聪颖和果断,她叙说的那段自己的压力很真实,男朋友的形象也很好,“我对你从头到尾只有支持,不应该沦为你的出气筒”。

不要小瞧内向理性人格,他们沉默的做出一些事往往超出你的想象。

 9 ) 糖里掺屎的五星

真的很不喜欢塞斯那一part,男权社会里没有一个男人是无辜的,我始终相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权男。

还有女主母亲年轻时搞过女权,但结婚生子甚至还让女儿随父姓?

这种剧情就像糖里掺屎。

不过除却讨厌的部分,女主和学校女生觉醒女权主义的剧情很振奋,像我这样泪点低的看到露西对女主说:“我要昂首挺胸,绝不低头”,瞬间就热泪盈眶了。

虽然知道女性这样团结,一致对男的场景不太真实,但总算给人美好愿景。

片尾字幕时,我就一直在想国内女权的事。

最近打拳总被仙子背刺,有时候真觉得累了,不过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又有了继续打拳的动力。

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任何厌女的行为,我就会一直打拳。

一天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十年,为打拳事业贡献有限的生命。

姐妹们,一起👊

 10 ) 我又愿女孩们只是往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真的是)鲁迅(说的)“哎呀太zzzq了”“太套路了”“喊口号浮于表面”“没这么夸张”“刻板印象”“这都能打拳”是,这部电影是没有那么完美,照顾到所有人,是套路,看了开头就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

但是,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不就是生活里真是发生的事吗?

捂住女性的嘴巴,不准说反抗的话;通过外貌来被评价,排名,起外号;日常被骚扰却没人来主持公道,原因只是你太“大题小作”;只是穿自己喜欢的衣服也要被批评被指责;只要有一点点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举动,就要被爹味发言教训…… 所以,因为拍出这些,电影就是烂,就该低分是吗?

明明都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知道尊重别人是政治上道德上正确的事情,却做不到,只会嘴上说“啊呀不就是zzzq嘛,我都看腻了。

”从一开始Vivian发传单,担心没人看,在手上画星星涂鸦,担心只有她一个人画,到最后她勇敢的站到了演讲台“在大家面前发言是我觉得最恐怖的事情,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领导者,但是我还是站上来了” 一开始劝Lucy算了的女孩最终成长为“不能算了”的女性主义活动的领导者。

Vivian在女性意识觉醒的成长应该是很多人的成长的影子吧,起码我是。

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有限,也许能改变,也许不能改变。

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你做了不一定能成功,你不做就一定不能成功。

就像电影里说的“Or what do nothing?”什么也不做的话,什么也该变不了。

我们来自天南海北,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在对抗压迫的时候我们就是一家人。

“打拳”这个词本身是对女权运动的污名化,女孩们化粗鲁为力量,重拳出击,就是要打拳,打破偏见,打破束缚。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3.8妇女节快乐🧡

《女生要革命》短评

转折生硬但有点校园美好幻想也不错and我也想跟喜欢的人躺一个棺材分享耳机www

4分钟前
  • 超大杯兔兔冰
  • 还行

妈妈非常可爱

6分钟前
  • 诸葛福媛
  • 推荐

艾米波勒真是足够有趣,怪不得金球奖要找她四次,本子算以小博大,有些地方可以更好,但现在也足够了。关于主题没什么好多说的,因为现在这个阶段说出来就是意义本身。P.s. 那条二十多赞的短评真是爹味十足,什么时候男人【停止】以自以为权威但狗屁不是的语气教育别人“什么是女权主义”(or任何社会议题的时候),我们再来谈消费女权的问题,谢谢。

8分钟前
  • HAL
  • 力荐

每个主要角色都很鲜活很可爱。我们为不公正而愤慨,为自己无用的努力而生气,某些时刻确实会走极端,影片表现得非常真实。但是故事还能打磨得更精致一些,精神内核还可以更突出一些,四星。而这部影片最大的贡献是,原来青春片还可以这么拍,为此加一星。

12分钟前
  • 懦弱者的托词。
  • 力荐

很燃很青春 我被老板的命题作文逼得今天看了两部电影 嘻嘻

13分钟前
  • 大美女蛮横吐槽
  • 推荐

这部片子看到一半,我发现更想看的是讲riot grrl的纪录片之类的东西,遥想当年佩内洛普·斯皮瑞斯直接三部巨作取名为《西方文明的衰落》,毫不含糊,想要鸡血还是得靠pogo甩头。

14分钟前
  • James Cool
  • 还行

还是那些从metoo开始就说烂了的政治正确的陈词滥调,只是这次换了小妞电影来说。更加青春活力,也更显叛逆。整体叙事逻辑比较混乱,也没什么出彩的设计。女人爱看可以理解

17分钟前
  • Sgt. Pepper
  • 很差

很标签,也很生硬,走流程的感觉。选择由华裔女生的家长来说出“你不能穿tanktop去上学”我也觉得怪怪的…看评论有点惊,我觉得没那么好。也可能是大环境实在糟糕,大家迫切需要为每一点觉醒象征鼓掌。平权之路任重道远吧。

19分钟前
  • 酱金鱼
  • 较差

so cheesy

23分钟前
  • pinecone
  • 较差

抛开叙述的仓促和单调,发生在高中校园里的热血反抗故事本身是值得敬佩得0326 TGIF

25分钟前
  • 闪闪⚡️
  • 较差

7分,但意义大于表现,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小妞电影。新时代小妞们已经不再是chick!

29分钟前
  • Jue
  • 推荐

没有绝对平等

33分钟前
  • 可乐可可
  • 很差

穿奇装画文身,这些点都是青春共通的,而且就凭着亚裔男孩和美国女孩这个点,也足以证明这个校园题材的优秀。遗憾是亚裔闺蜜这条线也收的太仓促了。

35分钟前
  • 虬戈翼王
  • 还行

偶尔喝一瓶功能饮料也不错。和以往同类题材相比进步之处在于将种族问题纳入话题范畴,虽然是以一种较为理想肤浅的方式缝合。但,与其说想看到一部严肃板正走理想团结煽情路线的女权政治电影,更希望其发挥(网飞)类型片媒介的优势,向Chick Flick的逻辑靠近,处理得更戏谑一些。和亚裔女权男异性恋的部分略楠绷但勉强能忍受,毕竟和以往相比亚裔的面孔大概从未如此熠熠生辉过,无论是悄悄做了许多勇敢的事的Claudia,还是Moxie Party上乐队翻唱Rebel Girl的四个蘑菇头亚裔女生。一点题外话:Vivian作为Z世代的一员,却还需要向亲身参与了第三波女权运动的长辈取经,大概很多问题不仅没有改变甚至还倒退了。致敬Riot Grrrl先驱的部分值得好评,至少说明其作为文化符号仍能在当下生效

36分钟前
  • TouMing柜子
  • 还行

雖然有些橋段好俗套但最後還是忍不住淚目了一下 ps. 妹妹樂隊the linda lindas是真實存在的小可愛們!

38分钟前
  • babe🌈rainbow
  • 推荐

為什麼不是這樣!

39分钟前
  • 空空野
  • 推荐

就是那种大数据算出来的电影啊。只有叫嚣没有思考的情绪太廉价了。就算当青春片看,也丝毫没有动人之处。

40分钟前
  • 山回
  • 较差

挺cliché和stereotype的,但是承认吧,我们都想活在一个政治正确的世界。

43分钟前
  • uncannyblue
  • 还行

消费女权来宣扬女权,爽度是够了,确定不是自我内卷吗,而且,先把功课做好,再拿出一套成熟的plan,不是更合理吗?

46分钟前
  • SleepWalker
  • 还行

为自己呐喊,为不平等呐喊,想要就去要,想做就去做,不要因为你是女人就退后,那不过是谎言,他们在惧怕而已,不是因为他们强大。

51分钟前
  • daw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