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到阿里的婚姻多是用不负责任来形容,不过看完电影我倒不是这般认为。
阿里狂妄自大吗?
除了赛场和演播室中的逢场做戏,现实生活中的阿里倒是非常真诚的,起码印象中有四个场景可做证明:场景一、阿里刚刚在电视节目中粗俗地调侃过主持人的假发,紧接着下镜头后就和主持人像朋友般对话,当时看得很糊涂,后来的情节发展看得出,那个主持人是阿里真正的朋友之一。
场景二、马尔科姆被杀,阿里坐在汽车中默默流泪,悲愤地拍着方向盘。
场景三、马尔科姆被杀后,情节紧跟着开始的拳赛。
阿里KO对手,现场主持人用了“困惑”一词。
当桑吉在赛后跑去祝贺阿里时,她看到的是沉默的阿里。
胜利并没有让阿里开心,相反他显得异常失落,可能想到了朋友的死,想到了妻子像白人般锦衣华服。
然后他和桑吉闹翻了。
场景四、阿里在非洲拳赛前沿街跑步训练,被热情的人们簇拥到了广场,看到了关于他的涂鸦,人们期盼他获胜,阿里感动之至。
也可能阿里在服兵役以及非洲拳王争霸赛前八个回合的表现会让人觉得他固执,因为拒绝服兵役和不听从劝告采用移动战术都让周围熟悉他的人有些失望,有些不理解。
可这就是阿里的风格。
或许这样很自我,但自我就是个性,个性就是坚持自己所要坚持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你能说这样好或者不好吗?
好与不好,一定要二者必居其一?
备受争议本身就表明人们不知怎样做选择。
不用去争什么好与不好了,没有多少意义,也永远不会有结果。
倒不如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
最后还是回到阿里对婚姻的态度,在电影中我们看到阿里和桑吉、贝琳达的婚姻,从相识、相恋、结婚再到感情破裂,阿里在其中完全没有表现得做作或者虚伪。
起码,在时间线索上他没有同时爱上两个女人,虽然他和维罗妮卡• 保时捷发生感情时还没有和贝琳达离婚,但是很明显,这个时候阿里与贝琳达的感情已然破裂,这在剧情中已经有所交代。
另外,在片尾字幕中还提及阿里在1986年时还有第四次婚姻。
如果说反复地离婚又结婚是对感情的不负责任,那么这个判断对阿里是合适的。
但如果婚姻主要是由感情决定的,那么阿里便不是将婚姻视为儿戏,至少电影中描述的阿里每一次爱恋都是出于真诚的。
在西方世界,婚姻现在已经完全被视为个人的事,完全由感情来维系,不牵扯那么多的家族干系、经济功能、风俗传统,如果夫妇间没有了感情基础(双方不好好经意感情是很有可能出现的),离婚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双方都是好的选择,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而没有感情基础的夫妻硬是栓在一起对谁都不会幸福。
当然,我们还是向往忠贞的爱情,但如果人们更多得追求自由,信仰个人主义,那么整个社会的离婚率必然上升,人性使然也,不由得你主观接不接受。
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你面临抉择的时候,你是否有勇气抵制周围的压力,坚持做你自己,Be what you want to be?
最近BT上有人把泰森的拳击集锦做了出来,看了一遍,开始有点喜欢这项‘野蛮’的运动,其实小的时候就挺喜欢这种运动的,所以按耐不住兴奋的我立刻又找来此类的电影,说实话,感觉史密斯不是特别会打拳,有时对方打过来的时候明显的惊慌失措……总体原来不是讲拳击,而是‘消除种族歧视’,虽然立意高明,但不和我口味,至少我找这部电影是为了看精彩的‘拳击’
“I ain't draft dodging.I ain't burning no flag. I ain't running to Canada. I'm staying right here. You want to send me to jail? Fine, you go right ahead. I've been in jail for 400 years. I could be there for 4 or 5 more, but I ain't going no 10,000 miles to help murder and kill other poor people. If I want to die, I'll die right here, right now, fightin' you, if I want to die. You my enemy, not no Chinese, no Vietcong, no Japanese. You my opposer when I want freedom. You my opposer when I want justice. You my opposer when I want equality. Want me to go somewhere and fight for you? You won't even stand up for me right here in America, for my rights and my religious beliefs. You won't even stand up for my right here at home. ” 阿里的传奇不仅仅是拳击.
总的来说很喜欢这类型的电影.影片中不时响起的骚灵音乐(我想应该是)很具有震撼力.片中总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我想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及种族,政治有一定的认识.Ali那种自信率直,坚韧不拔的毅力不仅在于他自己还影响着他身边的人或更多.willsmith无所畏惧的脸,我觉得他很适合这类型的电影,比那些科幻动作片好..
曾经有人说过,类型电影中传记片是最难的,一部成功的传记片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拍摄还在世的人物传记电影更加是难上加难。
抱着这样的观点来看《阿里》这部片子,真不晓得是反面典型还是反例相证。
对于阿里这样一个人而言,短短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间,但是地球人崇敬他,是因为阿里为人类树立了一种经久不息的斗争信念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甚至于虽然现在他饱受疾病折磨,但是仍在为人们展示着积极人生的深刻意蕴。
他是为自己的信仰作出了选择,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他为自己的存在而努力不懈,为自己的存在而不倦战斗。
再看迈克尔·曼对于《阿里》的表现手法,自从迈克尔·西米诺的《猎鹿人》成功之后,貌似有好多人都开始热衷于那种散乱、缓慢而多跳跃性的叙述风格,有成功的(《英国病人》、《深蓝世界》),也有失败的(西米诺自己的《天国之门》直接压跨了大名鼎鼎的UA),而更多的是莫名其妙的,比如《阿里》在叙事手法上就非常容易被人诟病,迈克尔·曼在影片中没有一味盲目吹捧和刻意回避阿里的缺点,而是试图通过多种途径接触他、了解他、解剖他的内心,本来无可厚非,毕竟阿里的个性魅力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是他最让世界着迷的地方,也是使他成为传奇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问题是现在那个电影不重视挖掘主人公的双重性,就连莫扎特这样的乐圣都在米洛斯·福尔曼的镜头下变成了跳梁小丑,阿里在镜头前的表现实在没有给人太多的新意。
突然发现,被大家公认为传记经典的片子的主人公都是音乐家(艺术家),《莫扎特》、《雷》、《一往无前》、《波拉克》……,似乎艺术家敏锐甚至有点变态的性格更能够与这个世界擦出火花,而体育家虽然在事业生涯中风光无限,但是在银幕上却成就不大,究竟是电影创作者的问题还是体育家自己的原因?
7分。
看完这个片子,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句话:“贪多嚼不烂”。
导演似乎想把所有有关这个伟大拳王的故事全部放进一部电影中去,结果就是顾此失彼,太多重点的结果就是没有重点,变成了部类似纪录片的流水帐。
还好拳台上的戏份拍得不错,WILL SMITH也足够努力,这让本片至少还保持了一定水准。
光迈克尔曼的大名就应该足以有号召力啊何况还有威尔斯密斯,杰米fox,总体来讲,这片子蛮好看的,不存在看不懂的方面。
就是结构有点太散了,没有什么重点,想讲的太多,包容力不够
看完最佩服的还是阿里的人格魅力,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有自己的判断。
他不愿屈服于任何权威或者利益集团,他看到的是真真切切的人的自由权利。
反对越战时他说连我在美国自由平等的权利都无法保证,凭什么让我去千里之外伤害贫穷的人们。
阿里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不管是哪个国度,不管是哪种人种,不管是哪种信仰,人都应该平等,都应该被尊重。
就电影来讲,有些画面处理的很有艺术感,令人深思,但是故事的衔接性不足,情节上有些拖沓,让我对于阿里的理解有些碎片化,不能很好地感受他在那段时期的人生经历和心理变化。
想到了烂了 没想到这么烂 不是年轻的威尔斯密斯 简直坚持看不下去了 默罕默德阿里是上个世纪最伟大运动员 和乔丹 贝利 马拉多纳一样在自己的领域就是神上帝 但阿里的魅力和影响不光在拳台上而是在他对公平正义自由和平的追求 在他不屈的战斗精神 鼓舞着全世界人民 他生活的年代黑人还是处在一个低人一等的境遇中 年少的他获得奥运金牌后以为能得到平等的尊重 结果没有 他一怒之下把奥运金牌丢进了大海 宣布退出国家队 多年以后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又补发了他一块 他因为反对越战,拒绝去参加兵役 结果被判刑被禁赛 错过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期 7年以后他最后又卷土重来重新夺取世界拳王 他的改名换姓 他曾经两次来中国 促进世界和平 最后得了帕金森后 颤颤巍巍的奥运点火仪式 多么传奇的人生呀 电影真的太烂 重点讲了他的拳台上的几段经典 拍的很细 他经典的喷垃圾话 他的几段无聊的婚姻 导演该拖出去暴打 希望有机会重拍一个 可惜错过了最好的威尔斯密斯 2019 5 25 阅遍天下烂片无数我心不悔
1964年,年轻的阿里(Will Smith 威尔• 史密斯 饰)凭着高超的拳术,坚韧的毅力战胜尼桑•里斯顿成为了新的拳王!
时值越南战争期间,阿里拒绝服兵役,因为“越共没有管我叫黑鬼”。
正因为阿里直率的性格,拒绝向自己认为错误的事屈服,阿里因此吃尽苦头:美国政府用尽方法企图将阿里投进监狱;拳击理事会剥夺了阿里拳王的金腰带,等等。
在1964至1974这社会动荡的10年里,阿里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不屈服的独立性不仅对他个人,对拳击界甚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回响,阿里亦因此成为黑人运动和反越战运动的精神领袖。
最终在1974年,阿里凭着过人的毅力,以34岁的运动高龄,再次向拳王发出了挑战!
©豆瓣
千万不要当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这就是鉴证
重点不突出 纪录片体验差评 没拍出阿里那种感觉。好难过,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大学时候觉得还挺好看的,现在从看只觉得还行吧,叙事松散的商业片,想把阿里故事和种族主义,反战挂钩,但实际效果不太好,哪边都不够深入,要说人物刻画,阿里这个形象也不够深入人心,十年跨度影片也展现的比较差,人物状态几乎没变,还是22岁的样子,22岁的嘴,22岁的脾气。另一方面,那年代美国政治正确不讲女性的吗?这里的女人确实都是纯道具啊,让电影的层次混乱,让人困惑,最终看下来,只讲了阿里天下无敌
乱糟糟的
威尔的奥斯卡级别
用了三天时间强忍着看完依然都没能投入到节奏里,什么情况!?
没有主题2019.05.09 上海 家
拍的稀碎
典型传记片
三星半,看点仅有年轻的威尔史密斯
你要坚持,绝不倒下,直到让对手绝望——你不可战胜!
影片时长157分,从1964年阿里初夺拳王头衔到1974年再度战胜福尔曼再度夺回拳王头衔结束,记录了阿里辉煌而充满争议的十年,在美国他没有归属感,被吊销拳击执照,在非洲却得到英雄般的欢迎。他在法庭上的胜利更可以看做是非裔黑人人权斗争胜利。影片的场景过度有点分离感,有点破碎,看起来有些沉闷有些游离。而人物冲突表现得不够,戏剧性不强,他的这些对手包括弗雷泽,福尔曼等对于阿里是什么态度交待太少,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电影。威尔史密斯的表演堪称杰出,外形真的和阿里有几分相似,包括形体的塑造和语言神态上。而拳击镜头的表现相比洛奇系列来说冲击力不够,不过也算合格,毕竟是走纪实路线的。
Michael Mann想凭借旋风式的节奏贯穿Ali风起云涌的十年,然而力有不逮,只见到表面的硬壳,内里却是充满断裂。Lubezki有惊艳发挥。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被我看了四个小时,我本以为这部片子会被导演弄的过于本土化而导致我不能理解,但我发现片子的最后20分钟依然是好莱坞式的高潮,它在说:“伟大的职业拳手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老了,而你的少壮拳打不倒他,当你累垮的时候,你便该倒下了。”
有点又臭又长,这是迈克尔·曼吗?
阿里很难拍,因为他不光是个拳王,也是生活在马丁路德金和马尔科姆时代的穆斯林黑人,一方面很难不去展开种族运动文戏,一方面又不能耽搁动作戏,阿里运动生涯高潮与人生顶点的不同步,导致全片一口气提不上去,配乐倒是真不错。
看到阿里不爱国不参加越战差点职业生涯玩完,五年打不上拳,差点废掉,还挺动容的,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自由意志实在太难。其余平平,威尔史密斯演技没得说,导演有点兜不住庞大的信息量。
09.5传纪式的表述方式,最后那场胜利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
大德不越闲,小德出入可也
人物传记商业片追求高大全无可厚非,只是除了嘴碎外人物真的无一亮点。另外两个半小时同一个节奏到底,迈克尔曼也算是极品。三星主要是给台词的,仅此而已。btw,查了下wiki,福里曼很牛逼嘛,阿里都帕金斯在亚特兰大点火的时候,福里曼还复出拿了条金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