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剧将笔墨着重于程闻道、高剑雄两位男主,而较忽略女主的性格刻画。
从女主知道程闻道死讯坚决要求父亲荣顺王上书死谏招致家破人亡,自己被卖官妓。
到高剑雄舍命舍前程相救于她,她知道程闻道是明德儿子,任何事都似乎不能动摇她复仇的决心,也未勾起她追寻个中真相的兴趣,哪怕一点心理挣扎都未有表现。
她根本不在乎程闻道为了少林众生的顾虑,根本不在乎谁生谁死,只要明德死,她愿意付出任何自己的、别人的代价。
试问,这样一个智商零在线的女性角色,高剑雄、程闻道何以爱她爱得无法自拔?
剧情真的拖沓了,总是忍不住快进。
偶然在豆瓣看到这8.6的高分,是促使我看下去的原因和动力,开头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也让我觉得很惊艳,不过真正看下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失望的地方。
一、节奏,这部剧的节奏真的太慢,以至于我常常有想要快进的感觉,二、男主身世略狗血,好多内容都能猜到,然而还是觉得狗血,三、这是我个人爱好了,我非常不喜欢男主,男主前中期为了报仇几乎快到了不择手段的状态,目的就是杀明德,说实话,我能理解,但真的不喜欢。
四,开头的部分虽然惊艳,但也使得结局少了一些悬念,多少有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缺点虽多,但是优点也不少。
一,全剧基本无雷点,在这个雷剧盛行的时代,能找到一个认认真真讲故事的剧实属难得,“执念”这个主题其实很难讲的,不得不说,它讲的不错。
剧中每个人都有执念;二,演员演技都很不错的,并不浮夸,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处镜头,明德问高剑雄话,高剑雄思索的眼珠左右动了动,神情和眼神都很到位,(当时我很激动的,我知道我要求有点低,但是我好多年没见过表演时眼珠会动的演员了T_T);三、很多角色在设定上都很丰满,形象塑造的很好,基本上可以说,除了两个男主我不太喜欢,其他的角色从头喜欢到尾,人设都很合理很现实,很多角色在设定上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而且人物各有用处,毫不累赘,而且点到即止,即使看似只是用来插科打诨的少林三杰,也有过一段影射男主男二的剧情。
四,这部剧台词功底很好,带着点古声古色,完全不像别的古装剧演员一张口就出戏。
综合来说,这部剧是一部很有内涵也非常良心的一部剧,他虽然仍有很多不足,但是也够的上这个8.6这个分数
因为看完整部剧后的观感打上5星,但这里还是想谈一下看的时候感觉不对劲的地方。
其一,是程闻道在武学上的进度充分发挥了主角光环。
在救出少林十八罗汉后,师叔临死前将毕生功力传授给他,使他从羸弱的贵公子开始变为武学上的可塑之才。
整部剧中关于武术的描述大体上还在一种可在科学解释的范畴之中,但在这里是传统武侠小说的套路。
其二。
铲除倭寇后,程闻道和高剑雄在高台上,享受胜利的喜悦,然而也是此时梁五背着明德的尸体走过。
在剧情后半段,明德和程闻道这对父子已经开始有所和解。
特别是明德为程闻道挡下炮弹也让程闻道感动不已,但是在最后这里,程闻道却遗忘了父亲的遗体,这里的感觉是相当不对劲的。
其三,因为《大明王朝1566》中严世藩的扮演者张志坚出演此次的明德,他和严世藩有很多对手戏,看起来真的很有两个严世藩站在一起的感觉。
另外,也是受大明的影响,感觉这里的徐阶太年轻了,身子骨相当利落。
当然,徐阶比严世藩大10岁这一点还是可以感觉到的。
这里更多的是我刻意联结了这两部剧,不算剧的过失。
以及,感觉整部剧中观感最好的一个场景:
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我们都只是颗棋子,而下棋的却不是自己,有很多身不由己。
可是,在无数的选择里,我们又成就了如今的自己,好像选择权又都在我们自己手中。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天赋,可是,多少天赋葬送在放任不管里,又有多少天赋毁在苛刻的教条里。
欣赏败火师傅在引导徒弟时的智慧,耐心,信任;更喜欢他那份事事洞明,看的通透的心思,有时候他更可爱的像个人精。
剧里有很多有禅意的台词:“世人之心,皆想紧握。
而见我出家弟子,又皆说放下。
殊不知这紧握与放下,都是畸形。
禅,是紧握,亦是放下。
一方官印,让世人坐想行思;一些金银,让世人辗转反侧;一次输赢,让世人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又让世人痛心疾首;那一段情缘呢,让世人愁肠百结;而一次不公,让世人蹙眉千度。
可佛说,轮回不在来世,天堂和地狱也不在将来,善恶一瞬间,你见到天堂,见到地狱。
”“不留心,众生皆无智慧 ;若有意,微尘亦有佛心。
”“小和尚,这院子,扫不干净吗?
把院子扫干净,本身就是执念。
”生而为人,除非我们钻山洞食野果当个没人知道的野人,或者孤身一人,无牵挂之人,无上心之事,否则,有衣有食,有想守护的人与事,我们就避不了世,就要在紧握与放下间修行!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林殊一样开了挂地复仇。
所以相比琅琊榜,少林问道的复仇没有那么畅快。
更现实,也更理想,更悲怆,也更解脱。
能稍稍,像程闻道一样,说得不好听,放弃复仇,求世道解脱,求一个归宿,难,但稍有可能吧。
能明白每个人走的路,明白每个人的选择和难处,这种(国产)剧真的不多。
一部从片花就悠闲等起等到现在真是,还是值得。
喜欢李蓁蓁的那股狠劲儿。
那种偏要求一个答案死较真的歇斯底里。
决绝又多情。
从头到尾认真要杀明德的只有她一个了吧2333天生爱看爱恨情仇,家国大义不感冒。
我这就是修为不够了吧哈哈。
最后,对周一围的大眼睛没有抵抗力。
如果用人来比喻影视作品,我想少林问道大约就是那种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但却不耐看的女人。
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当初无意间在B站看到少林问道的片花,被深深惊艳到了,不管是剧情,虐恋,以及人物,当然还有那段恰到好处的《大悲咒》童音配乐,简直让我百看不厌,即便如今已经选择弃剧。
少林问道剧情上拖沓的问题,其实一开始我就已经发现了,但总是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才开始嘛,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慢热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想要又快又嗨的剧,去看脑残剧好了。
所以,当初只看了短短几集,我便迫不及待上豆瓣来力撑这部剧了。
后来认认真真看了十五集,一点儿没拉进度条,也没囫囵吞枣,全程极其认真。
但,剧情拖沓的问题始终存在。
从16集开始,我开始拉进度条看,一直看到27集,手机里已经没有缓存了。
我也终于决定弃剧。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有诚意的良心剧,但在影视市场日益激烈的今天,光是有诚意是不够的。
越来越相信木桶效应,成败或者说成功的高度,往往不取决于你的最长处,而是最短板。
但在一部影视作品里面,如果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固然好。
如果不能,那么,我想,剧本一定是不能忽视,不能出差池的重中之重!
《杀不死》12集的小成本小制作网剧,制作可以说是相当的粗糙了,但我也能够一口气看完,就是在于它剧本的成功。
或许某些人不屑于这样的强情节作品,但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也是一种成功。
总好过一来就被观众毙掉吧。
《少林问道》最大也是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剧情拖沓,节奏实在是太过缓慢了。
其实,这一点也是我迄今为止还没有弄明白的,为什么很多家庭伦理的日剧,也不是强情节,也很慢的节奏,我却看得津津有味?
另外,多看了一些发现演员们虽然都很努力,敬业,但仍旧存在问题。
先谈谈郭晓婷,虽然相对于很多90后小花,这个93年的妹子已经很棒了,一张脸也很自然美,但是她的表演还是用力过猛了,特别是面对高剑雄的时候,总是压着嗓子说话。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晓婷妹子的表演还是让人觉得不够自然、舒服。
另外就是周一围的男主,同样的原因,太过用力,太过外放,表演痕迹过重,当然要好过晓婷妹子。
演技最让我赞的是郭京飞。
前些时候听说《海上牧云记》被湖南卫视cut掉了,还满满心痛,毕竟我手机里现在还存着花絮呢。
原因似乎是剧情出了问题,湖南卫视要求制片方剪掉一些剧情,但制片方不同意,所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上映。
制片方,特别是导演等主创,肯定是不舍得,毕竟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
可是,作为买剧的卫视可能才更加客观理性,毕竟他们对这个剧不存在感情投入,只涉及到利益。
所以,该剪时还是要大刀阔斧的剪。
开头都不吸引人的剧,多数会面临被毙掉的命运。
但开头让人拍手称道的剧,未必就是好的。
(本来想写短评的,豆瓣告诉我字数太多了…那就写个评论吧)其实想感动观众很简单,在反目成仇十几集之后,杨秀在牢狱里怒吼“不要打我大哥”这一幕真的完全戳中泪点…这部戏的确人人都塑造得有血有肉,但大概还是用力太猛吧,好多拖沓的剧情和无用的闪回很明显都只是感动了导演自己。
我都能想象到拍摄现场导演要求各位演员再用力一些,所以部分剧情需要的情节都演的有些病态,过后想想说是为了涅槃,然后大家就会变的比之前更沉重更用力。
看之前觉得为这部剧不火而鸣不平,看之后觉得它的确没有火起来的资本吧。
晓婷妹子用气声咬牙切齿的念台词也挺让人难以忍受的,她的每一次转变都觉得更执拗更癫狂了,最后被杨秀感动突然皈依还是有点突兀的。
高将军和明德这俩人我实在评价不出来,是贪官污吏,但也是有血有肉。
全篇最丰满的角色还是杨公子啊,他的台词都绝了,的确是满口的出自本心的仁义道德(非贬义)。
无想大师的禅,到最后我也就能理解一点儿。
人物和剧情给十分,演员演技给九分,剪辑拍摄给八分,武术指导给一万分。
明嘉靖年间,朝廷被严党把持,内部朝政腐败,沿海倭寇横行,明朝危在旦夕。
南京城内,南京总兵程肃之子程闻道天资聪慧、少年得志,本欲与青梅竹马的郡王府郡主李蓁蓁喜结良缘,然而,这一文一武两家的联姻,却引起了朝廷高官明德的恐惧。
于是,明德设计提拔程闻道的结拜弟兄高剑雄,并假传圣旨将程闻道一家灭门。
心存愧疚的高剑雄放了程闻道一条生路,但两人从此结怨。
重伤的闻道被少林僧人救回少林药局救治,一段关于“禅、武、医”的问道故事就此展开。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老爸送我去了河南少林武校,在那里呆了一年,认识了很多人,很神奇的一次经历,就像这部剧里的每个人,有着自己无奈没得选择只能接受的命运。
郭京飞的表演是最具有张力和层次感的,在这之前我看见他就会自动脑补他在《龙门镖局》和袁咏仪的对手喜剧,这部剧让我彻底忘记他在龙门的角色,一个演员,成功的让人忘记他成功的角色,才是真的演员。
上一代人的恩怨影响着两代人,因果循环,本片主要宗旨是“放下”,可是放下又哪里有这么容易,李从郡主变成老鸨,侯爷之子变成和尚,将军之子变成人见人恨,人生在世很多事都是被推着走。
败火僧在本片算是一个智者的形象,也是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没有他,程无法放下,还在被仇恨所斥,失去自我。
所谓因果,又是因为败火僧把他放在程家,让他恨上自己的杀父仇人兼职亲爹,而所谓的爹也是为了赎罪自己的亲生父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
本片最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当观众作为旁观者,看剧里人物,仿佛上帝视觉,思考,明明主角只要放下,这一切就可以过去,本片撑起来的两个点就是,执念——放下,放下,谈何容易…往深了不会说,随意写写
冲着郭京飞去看的,结果并不是男主。
看到12集,男一和女一人设实在讨厌,就属于那种成天打嘴炮,满口仁义礼智信只是要求别人如何如何的,却一点能力没有手头不干实事的讨厌角色,反正看到现在已经开始跳着看了,不知道这8.7分怎么来的,特别是12集男主跟抽了风似的,明明说是放下了要去当和尚了,听到女主小道消息立马不当了,枉顾败火僧一番心血,还以匡扶朝政救国救民为借口,利用无辜读书人同情心筹钱救自己女朋友,我真是被这三观打败了,WTF???
杨秀这人也有问题,一个读书读傻了的典型,做了一手腌臜事儿还以读圣贤书自居:我可是读书人呐!
浑身散发着一股子酸儒气息,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则完全没有原则。
看到目前为止,服装很出色,道具什么的也很用心,台词一般,男一性格很讨厌一惊一乍,比较出彩的反而是明德和高剑雄这些反派角色。
看评论说是慢热型的?
那就再坚持几集,男一女一如果还是这尿性,那只能弃剧了。
目前看到第七集,所有主角配角全是作逼,我真的不知道为啥能刷到8.6,及格分偏上一点的水准吧。
看不下去,八分怎么来的。。。
虽然是武侠,既然扯了朝堂就稍微尊重下基本法啊,蠢的不忍直视,一个两个官宦人家咋都那么弱智。男女主不讨喜,就郭京飞印象还行,就是脸贼jb大啊
卡司很强大 小和尚好萌 败火僧很帅 全程心疼明大人和高大哥
很好看。大家快来吃了这发安利hhhhhhh
一开始觉得剧情跟琅琊榜相似,看到后来才知道它有自己的灵魂
5/10周一围是油界天花板郭京飞演技虽然不错,仪态太差了吧,没脖子
郭晓婷都长大了,不错的一部剧,画面也很美,演技在线,剧情在线。
一般不标记看过的国产剧,特别是没有完整看的。但这部无论怎样我要强烈好评。有老国产剧那种认真用心的感觉,并且人设都细心揣摩过,这一点无论放在哪里都无限好评,看出来非常非常追求画面感,包括静态和动态,构图显然是推敲过了,演员也很卖力。我猜编剧想看同人(嗯w)。总之完成度很高。
良心
说水军的,这种小透明剧能有个屁的水军,不合你那看爵迹的口味吗
节奏太慢,整个剧太悲伤,哭戏特别是女主的哭戏太多了吧看到最后审美无能了都。而且少林寺僧人的佛法造诣演的还是太低了,连少林僧人都大都被贪嗔痴执念困扰,其实内容更侧重这一堆人的爱恨情仇,取少林问道四个字不太合适,一直想着等后期看每个人云淡风轻的反转和具体对生活美好的描述,完全没有。
一集弃
整部剧的发力点应该在后半部分,15级以前剧情进展缓慢,很容易让人生出弃剧之感。跌宕起伏的部分在闻道和明德了解身世之后,最后整部剧还是用抗倭来升华主题。
没人看的好片,不过太虐,想替郭京飞说句,555~我跟三个傻子当朋友。。
平衡一下分数。并不是和鲜肉剧不一样,就是好剧了。同行衬托不是这样玩的。导演的问题太严重。男女主演演得很用力,但是用错地方了。台词是原音,可是问题很严重。这部电视剧基本上属于半成品,还不能放上电视的那种。
好题材,烂故事,人设崩了又崩
不是和尚又如何?每一次当我血条中的燃值冲到10%的时候都会有90%的儿女情长把我血条清空。僧将儒的人物架构稍有失望,意外之喜是李蓁蓁这条线,从云层之上的郡主到泥糟之地的十一娘,有血有肉,棒!哦,我们明大人rio可怜(。
真的是。。主角太诡异了
郭晓婷演绎很走心,赞一个,剧情有血有肉,能把人物的情绪演绎出来,真的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