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稻田,山顶上的秋千,午夜的收音机,无人岛的黄昏……整部电影画面一直笼罩在一种稀薄透明的光线之中,我仿佛闻到了17岁夏天的味道。
任何一个沉迷于岩井俊二青春电影的人都可以轻易的在其中找到岩井的影子。
而影片中关于初恋、青春、死亡的元素更与情书有着太多的相似——这部电影的导演行定勋一直是岩井俊二的副手,电影的摄影筱田升更是岩井俊二的御用摄影师。
但这部电影的导演毕竟不是岩井,这部打动了众多日本人的电影也并没有像《情书》般深深击中我。
与岩井相比,行定勋的火候还不够。
有些情节太过拖沓,太过完满,相对的留给观众的空间极有限。
另外,行定勋常常会为了一个片断的完美而牺牲其他片断来达到效果。
比如,我一直不能理解一个17岁的少年怎么能在深夜的无菌病房来去自如。
以细致见长的日本电影一般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低级错误的,因此我相信类似的漏洞是行定勋刻意为之的。
突然想到,如果由岩井来拍这部电影的话,他会怎样表现呢?
不过真的很喜欢电影上半部分有着浓厚岩井俊二气息的唯美画面,而懵懂的少年,甜美的女孩总让我回忆起《情书》的一幕幕。
最后在澳大利亚乌鲁鲁的画面也很美,弥补了中间老套和刻意煽情的部分。
筱田升在拍完这部电影后猝然离世,因此这部电影留给我们的瑰丽影像也是我们对这位大师的最后记忆。
当女孩最后一盒磁带的声音在世界中心-乌鲁鲁响起时,心中终于有所触动:“我喜欢上你,是因为天台上,你吃面包时那张塞满东西的嘴,和永远让我安心的笑容。
”于是开始感叹:原来,喜欢上一个人可以这么简单!
p,s看电影时并没有想哭的冲动,但看到配合着平井坚温暖歌声的mv时,突然鼻子有些酸楚,日剧主题曲果然煽情啊!
再p,s一下,电影的男主角其实长得一点也不好看,很普通的样子。
但看完整部电影觉得他傻傻的,挺可爱的。
遂顿悟:男生真的不用长得太好看。
去年日本本土影片票房的2,3名(《在世界中心呼喊爱》、《大约在雨季》)都是纯爱题材却大获成功,即使故事本身容易流俗,依然赚人热泪,堪称典范。
日本爱情电影的本土热卖很大原因是流行文化影响,例如电视剧、音乐、漫画、书籍产品的大面积传播。
但爱情电影只是日本电影类型片里的一小部分,日本的一线明星依然是活跃在电视剧领域而非电影领域。
个中原因并非没有好的电影可供挑选接拍,而是电视剧等其他产业足够发达——似乎这在中国是不太可以想象的。
其实并不喜欢纯爱电影,简单说里面有着太多生离死别、情节不免雷同老套,而这些总是让自己难以信服。
如何定义纯爱?
电影里可能要有青春逝去的哀悼或者刻骨铭心的疼痛,故事以爱情为主打,节奏舒缓甚至会有拖沓之嫌。
“29号台风来袭的晚上,我们没有去成你梦想中的世界中心。
在狂风暴雨中,你去了世界的那头,而我,仍然留在世界的这头……”《在世界中心呼喊爱》在印象里只剩下一些模糊画面和几首原声:台风来临的夜晚,朔纠陷于往日伤口的疼痛,回忆与现实不断闪回;十七年后的朔戴着耳机在没有人的钢琴前,闭着眼听亚纪弹的钢琴曲。
世界的中心到尽头,当时自己心境太好,始终无法投入情绪。
影片可能更适合多愁善感的人在心境不佳时观赏。
想看这部电影很久,是因为豆瓣的一篇影评《如果如果》。
因为觉得爱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为依然怀念初恋的青涩和甜蜜。
只是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美好得有些沉重的故事。
一直认为初恋是个最完美的遗憾,直到现在还能回忆起初恋时光的点滴片段,细微末节。
他的橙色T恤,牵手时濡湿的掌心,浓荫蔽日的夏日午后,水边悠长的安静时光。
彼时对一切都那么专注敏锐的感官,仿佛全世界只得对方一个人最为重要。
他带我泅水,笑着说,从此你不必怕水,因为身边有我!
因此,我再也没学会过游泳;他做好我爱吃的菜,乘机车送到我家,看我全部吃光,从此我每吃这道菜都会怀念那时的味道;偷偷的牵手,悄悄的亲吻,他喜欢用手将我垂下的头发掠到耳后,他在绵长的书信中叫我的昵名,写了满页纸的“我爱你”。
因此,当我听到亚纪在录音中说她最爱的颜色是橄榄绿时,就觉得那应当就是初恋的颜色。
如果世界的中心是乌鲁鲁,那么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抹不掉的爱情的中心?
那里住着一些过往的事情和不再回来的人,每次想起都会感觉甜蜜或心碎。
那个地方,是不是就叫做“初恋”?
其时我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过自己的眼泪了,但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却一再的掉下眼泪。
恋爱的美好是各式各样的五光十色,失爱的痛苦却常常是一色一样的痛不欲生。
当我看到小朔跟随着亚纪的录音再次重温与亚纪共同走过的回忆,当那些伤痛深深覆盖在他的眉眼之上时,我也想起了曾有那样一个夜晚,自己醉倒在地板上不省人事。
爱是什么呢?
也许只有最单纯的心才能给出最佳答案。
只是我们再也无法回去那段岁月,将所有的遗憾用涂改液抹白,然后填上最温柔美好的句子。
是不是爱就应当有遗憾和伤害,就好像人生必然有跌宕起伏一般,否则就不算完整的人生和完整的爱。
当年轻的亚纪和小朔聊起爱情,她说:“也许在一起就会看对方的缺点,也许到最后变得不爱对方,不过我却相信会越来越爱对方”简单却充满力量的话语,也只有初恋的时候才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吧。
我不想去猜测,如果亚纪没有死去,她和小朔的将来会是怎样。
因为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如果,所有的如果都是因为事实的不存在而臆想出来蒙蔽自己的感官。
我宁愿相信是亚纪的离开,让这段初恋变得永恒。
永恒,就是你将某个人刻录进自己的生命,从此TA就存在于你的身体里,与你同呼吸共生存。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分开。
如果你已知道答案,就请珍惜自己的人生。
柯达的底片真是美,让全剧都笼罩在梦一般的光影之中。
这应当就是初恋的氛围吧。
“接近了……”“什么?
”“台风……”“台风?
”“台风29号……”“嗯……我们去不去?
”“去,我一定带你去!
”男人从睡梦中醒来,他发现今天竟与八年前的那一天一样,台风29号吹袭四国。
他准备回家,忽然记起今天要搬家了。
女人——他的未婚妻,在自己的家,也准备收拾行李。
她翻开童年的粉红色毛衣,发现了那一合磁带。
“86年10月28日”她去买Walkman。
放进磁带,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熟悉的女人的声音。
男人回到家里,发现女人留下了便条后离开了。
他去找朋友龙,在电视直播中看到女人出现在机场。
他知道她去了四国,那个隐藏了他悲痛的回忆的地方。
86年的那一天,他第一次留意到那个女孩,是在刚过世老师的追悼会上。
他只记得女孩说,一事的开端,只是他事的延续。
然后,天突然就下起了大雨。
雨中,女孩仍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那是亚纪,读书和运动一样出色的女孩,那以后他只是远远地在一边偷看她。
女孩其实也有注意他,看着他吃炸面包的呆样子,她甜甜地笑了。
一天放学后,她跳上他的电单车,要他送她回家。
其实她与他家是相反方向。
“那刚才为什么要我载你呢?
”男孩问。
“真是傻瓜!
那么我怎么能跟你谈话?
”在夕阳下,她的笑依然灿烂。
后来,女孩与男孩写信去电台,比赛谁最快得到电台送出的Walkman。
男孩编了一个女同学得了白血病的谎言,首先赢得了Walkman。
可是女孩生气了。
他不知道,女孩真的患上了白血病。
八年后的今天,男人重回故地,取出当年赢得的Walkman,重听那一把久违了的声音。
当年他们用磁带作交换日记。
磁带一直交换着,直到女孩过世。
磁带记录着他们的爱情。
他们常去的照相馆的老伯,原来是刚死去老师的初恋情人。
男孩和女孩想要知道他的故事。
老伯要他们帮他偷女老师的遗骨作为交换。
“好像,找到永恒的爱情”看着男孩取出的女老师的遗骨,女孩若有所思地说。
“人死了,什么都完蛋!
”男孩说。
“那我们要不要问,人死,爱是不是也要消失?
”人死,爱是不是也要消失?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往后的日子,一直追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夏天,他们去梦岛——是个荒废了的小岛,那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旅行。
在小岛上他们自由自在地玩了一整天,还发现了一卷神秘的菲林。
“亚纪,是白亚纪的亚纪。
那是地质的年代,新的动植物欣欣向荣。
”女孩说。
“叫亚纪,是希望我像恐龙那样生机蓬勃。
”她在生了雾气的玻璃窗上写上“亚纪”与“朔太郎”他呢,在两个名字中间加上一把代表爱的小雨伞。
爱得如此含蓄。
但现实中,亚纪并没有向恐龙那样生机蓬勃。
小岛旅游以后,她倒下了。
她住进医院,但他们还是一直交换着录音日记。
隔壁病房太太的小女孩帮忙着作“邮差”。
小女孩就是八年后出现在男人身边的女人。
八年后她发现了亚纪最后的磁带日记。
内疚、害怕、伤痛……都促使她回到四国。
她去到老伯的照相馆,看见亚纪两人当年穿着结婚礼服的照片。
老伯说,女孩怕被遗忘,所以才照下的,女孩在照相不久以后便死去了。
女人才知道自己误了亚纪两人最后的告别日记,虽然为此她已献上了双腿。
女人依然记得那个住在母亲隔壁的和蔼可亲的亚纪姐姐。
她为她晒过一卷菲林,很漂亮的风景照片。
亚纪姐姐说那是澳大利亚的乌鲁鲁,被视为世界的中心。
86年10月28日,是男孩跟亚纪过的第一个生日,他们决定去澳大利亚的乌鲁鲁——世界的中心。
可惜,就在那一天,台风29号吹袭四国,所有航班停飞。
亚纪只去到机场。
晚上就这样死去了。
男人一直追踪着当年与亚纪有着回忆的地方。
直到去到老伯的照相馆,拿到女人留下的那一合最后的日记磁带。
人死,非同小可,往事、音容、欢乐,一直萦绕脑海。
所谓天国,是活人发明,我所爱的人去了那处,于是相会有期,我们是那样寄望。
老伯对男人说,未亡的人可以把未了的心事了结。
女人来到机场,航班像八年前一样,受台风影响取消了。
男人终于找到了他的未婚妻。
他们相拥,一切冰释。
电影的最后,他们俩终于去到可鲁鲁。
“来到这里,仿佛来到了世界的中心。
男人亲手把亚纪的骨灰撒在这个圣地。
骨灰像魔术花一样散开。
就像亚纪一样,男人说。
昨晚看完这部《Crying Out Love, In the Center of the World》(译作《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真的很感动,眼泪就这样止不住地流。
(记得上一次因为看电影到流泪是看张柏芝的《忘了,忘不了》。
)电影是改编自其同名小说,其实故事也没有什么特别,是一般你可以想象到的剧情。
只是,我们都怀念那种纯纯的爱,向外那种至死不渝。
我慶幸我先看的是書,從文字到虛構的景像,到後來假想一幕幕在布幕中呈現...那是一種特別的感動,而先接受文字再觀影,可以知道哪些地方被修改了,導演又是如何用兩百多分鐘的時間來舖陳這個故事。
其實電影版改了挺多的,幾乎只取了原著的人物、主要架構和幾句經典對話:原著的結構其實很簡單,從小朔和亞紀的父母一同到澳洲的情況開始,他們準備在那灑下亞紀的骨灰,然後小朔在途中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如此反覆,最末章才跳到多年後的小朔,回到破舊的校園,他也終於能放開多年縈繞心中的回憶。
而電影版為了更添戲劇張力,增加了許多元素:比如多了小朔與亞紀交換錄音帶的回憶,而律子(柴崎幸)這個角色,就從其中延伸出來,律子小時候曾是他們兩人的信差...後來陰錯陽差,她和小朔在一起,準備要結婚了,卻由一捲未交出的錄音帶發現這段她未知的過往......這些都是書裡沒有的,不過卻安排得還算合理!只是有些戲劇性的巧合..呵呵演員的選用也恰如其分,尤其是飾演長大朔太朗的大澤隆夫,果然是療傷系演員,沉穩內斂,內心戲的部份掌握的相當好,光是站在風中就充滿了悲傷氣息,看他哭,更是有種揪心的感覺...飾演亞紀的長澤雅美也是很清新,演技一流,不過要長澤這麼可愛的女生去演一個癌症病人,還得剔光頭,真是委屈她了...此外,首尾用了"颱風"相互呼應,我覺得這是很棒的,那年,亞紀在29號颱風侵日後悲傷死去,這年,律子在29號颱風侵日前探尋往事。
不同的時間,相同的時空,重覆遺忘的悲傷。
比較可惜的是,電影版雖然加強了張力,但有些情結卻草草帶過了:1小朔和亞紀的感情沒有到位,像是輕描淡寫,有突然就在一起的感覺...應該要有更多事來建立這段愛情2沒有拍出小朔和亞紀父母的相處,但可能怕拍出來會很沉悶吧?3在夢島的相處描述太過草率,那段是書中的一個重點呢4去澳洲的準備及過程也太簡短了,我對那段小朔為了一圓夢想的用心,相當感動,但電影加了拍婚妙照這個橋段,也算是一個補償啦...我和朋友一起去看的,觀影前她說:等會你就不要哭喔...結果她哭得淅歷嘩啦,我倒是很鎮定地看完,也許因為我先看過書了,因為腦子不停在運轉和原著的差異,或者說沒有足夠灑狗血劇情讓我能夠噴淚...雖然感動還是有的,但理性與感性達到一種平衡時,感動的程度就沒法達到燃點,再者,純愛劇原本就平平淡淡的,如果太刻意強調它的悲傷,反而悲傷不起來...(奇怪的理論,呵呵)anyway,這部電影不同的評價很多,上述只是我自己的感覺,大家看看便罷;而不嫌感動太多的人,或者對編劇有興趣的人,不妨看看不同的版本..體會其中不同,日本人的用心。
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忘记了有些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会记得一辈子有些时候我们被忘却的事情哽住咽喉有些时候我们被牢记于心的事情抛弃我们时常会忘记一件永远记得的事情,我们时常记起一件早就该忘记的事情我习惯复述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可是这次我不想这么做了只有最温暖的那一刻,两个人坐在梦之岛的破旧房子里,他想吻她,夕阳勾勒出他们的身影,就像是画中的天使一样纯洁的两个少年还有亚纪穿上婚纱的样子,谁能想象她的生命就要完结,真希望一切都留在泛黄的相纸里看这部片子想起了杨,肯定会想起来的,看之前我就知道,就像我们之间的故事一样,平平淡淡,快快乐乐,却急转直下,落到像片中人那样阴阳两隔很多人看这部片子哭了,我却觉得没什么,现实远比电影来的煽情,来的残酷但是,为什么有好多场面都缓缓地触动我心里的那片疼痛,似曾相识的美好,转瞬即逝的微笑有些生命注定要在最美的时刻夭折,而我们能做的事记住他们的遗愿,过自己的生活杨的遗愿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他那么善良,事事要求完美,我想我能为他做的,就是走得更远,生活得更快乐,这样他就会满足了吧,杨
回忆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斑驳的阳光投在灰蒙蒙的老墙,涂鸦的痕迹透出岁月的沧桑。
恍惚之间,我还背着书包,啃着苹果,站在这里张望你来的方向…… 事过境迁,绵长的时间,早已在回忆里搁浅。
铭记一个人,却忽然发现她的模样那么清晰却又如此模糊,就算擦肩而过也已辨别不出。
但是那些恒久不变的笑容会一直绽放,就像我们的爱,永远不会消失。
北京时间01点23分,看完了这部电影。
印象里对此片颇具好感,虽然是老套的情节——相识,相恋,白血病,心愿……但是在如今情感华丽泛滥的电影来看,回归原味,质朴的重现生活的细节还是算独树一帜的。
行定勋延续了岩井俊二唯美细致的风格。
那种恬淡的摄影风格与手法让人始终感觉处于一种无法抹去的遗憾之中。
难以忘怀消逝的恋人,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不过在结局的时候,气氛略有偏离,情绪的渲染和纯净的感觉似是不够稳定。
关于剧情,实在不敢恭维。
但朴实的爱情,让人难以忘怀的初恋,总是能扣住人的心思。
电影的主旨就在于此——如果有一天,深爱的人永远的离我远去,我该如何面对失去,如何面对余下的生活与情感呢?
这个问题不单单只是片中女主角问男主角的,而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提问: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们的爱会随着我一起离开这世界吗?
你还会想起我吗?
还是会爱上别人?
……当亚纪问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记忆中似乎也有那么一刻,有人也曾问过我相同的问题,但是我忘了当时是如何回答。
也许现在我们无法深刻的体会生离死别带走爱人的缺失,但无论何时何地,爱的是非总能得到谅解。
时间会慢慢稀释一切,那些记忆里弥足珍贵的片段,收放在心底温暖的角落。
为了那个人,好好的生活下去,在心里,在这个世界呼唤爱。
记不得是谁说过: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谁也输不掉曾经付出过的爱。
恋人离去,我们失声痛哭,所有的情绪全都释放,所有的感情全都释然。
原来眼泪也可以这样宽容。
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那些曾经深爱着我们的人,在这样的眼泪中,在这样的爱里,全部都被包容。
该片中的几首钢琴曲处理的都恰倒好处,体育馆内亚纪弹奏的那首贝多芬的钢琴曲,似乎在告示这人们他们偶然的爱情,短暂的爱情,纯真的爱情。
几处片段的插曲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清寂的音符勾勒出淳朴的感情,拿捏得很准确。
主题曲是平井坚唱的《瞳をとじて》。
以前听过,甚至还有一些中文歌手的翻唱版本,但是感觉都没有这次听的那么强烈,曲子在朔把亚纪的骨灰抛撒在艾尔斯巨岩的上空时响起,那些爱都得到了原谅和解释。
仿佛是那句“很高兴我遇到了你,再见。
”
“每个人都有过去,有些事情是不会忘记的,也是不能忘记的。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忘记,那些不应该忘记的就让它成为回忆,而无限的未来,才是属于两个人珍惜的。
” 同一条路一个人走觉得又长又单调;而两个人边聊边走,就很想一直走下去。
我们的人生或许也是同样,好几年后我这样想道。
一个人活着的人生,感觉上漫长而又枯燥;而若同喜欢的人在一起,一忽儿就来到岔路口。
亚纪一边倾听老师讲解作品背景,一边把眼睛盯在课本上不动,似乎在心里回味刚刚读完的这个故事。
前面头发垂下来,挡住形状娇好的鼻梁。
我看她藏在秀发里的耳朵,又看那微微翘起的嘴唇,哪一个都以人手绝对画不出的微妙线条勾勒成形。
静静注视之间,不由为那一切都收敛于亚纪这一少女身上深觉不可思议。
而那么美丽的少女居然把情思放在我身上。
突然,一个可怕的固执念头俘获了我——即使长命百岁,也不可能再有比这更幸福的幸福。
我所能做的,只有永远珍惜和保有这幸福而已。
我觉得自己到手的幸福十分虚无缥缈。
倘若赋予每个人的幸福的量早已定下,那么我很有可能在这一瞬间把一生的幸福挥霍一空。
她迟早将被月亮的使者领走,剩下来唯独长生不老般漫长的时间。
季节朝夏天过渡,白天长了起来。
我们庆幸天老也不黑,放学回家路上,这里那里到了不少地方。
到处是清爽怡人的新绿气息。
我们喜欢从经常约会的神社沿河堤一直往上游走去。
河滩长满绿草,水面时见鱼跃,黄昏时分响起蛙鸣。
时而在没有人影的场所轻轻把嘴碰在一起——便是这个程度的接吻。
喜欢这样趁人不注意快速接吻。
感觉上好像只掠取世界所赐硕果最甜美的部位。
稍微撩开窗帘,可以看见昏暗窗外的水池。
水池沐浴着院里亮着的萤光灯,许多锦鲤在里面游动。
一次我和亚纪站在这里眼望水池,默默注视池里悠悠然游来游去的鲤鱼们。
拉合窗帘,我再次环视亚纪的房间。
与窗口相对的一侧放一个衣柜。
她告诉我最上面的抽屉有她的银行存折。
为修学旅行存的钱应该分文未动。
但我没拉出她让我拉的这个抽屉,而拉出另一个抽屉。
里面整齐叠放着亚纪的衬衫和T恤。
我把一件拿在手里。
往脸上一贴,她的气味儿连同洗衣粉味儿微微传来鼻端。
时间已过去好一会儿了。
我本想快些离开这里,但身体动弹不得。
我很想就这样待下去,想把房间所有东西拿在手里、贴在脸上、嗅一嗅气味儿。
隐约留下的亚纪气味儿搅拌我心中的时间残渣。
刹那间,我陷入令人目眩的欢喜漩涡中,那是仿佛心壁一条条细褶急剧颤动的甜美的欢欣。
第一次把嘴唇贴在一起时、第一次紧紧拥抱时的愉悦复苏过来。
然而这辉煌的漩涡下一瞬间即被悄无声息地吸入黑暗的深渊中。
我手拿亚纪的衣服呆呆伫立在漆黑的房间里。
对于时间的感觉偏离正轨。
我陷入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已然失去她,现在是为了查看她的遗物走进这个房间的。
这是奇特而鲜活的错觉,就好像在追忆未来,被未来既视感所俘获。
我赶开沁入我每个细胞的亚纪气味儿,勉强走出房间。
“我等待阿朔降生来着。
”稍顷,亚纪以温和的声音说,“我一个人等在没有阿朔的世 界里。
” “只是一星期吧?
你知道我将在没有亚纪的世界上到底活多长时间呢?
” “时间长短怕不是什么问题。
”她一副老成语气,“我和你在一起的时间,短是短,但非常幸福,幸福得很难再幸福了。
我想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幸福。
即使现在这一瞬间……所以,我已心满意足。
一次两人不是说过么,现在这里存在的,我死后也将永远存在下去。
” 我长长喟叹一声:“你太不贪心了!
” “不,我也贪心的,”她应道,“喏喏,我不是不打算放弃这幸福!
我打算把它带走,无论哪里,无论多久!
” “永别了,”她说,“别悲伤,嗯?
” 我有气无力地摇头。
“因为除了我的身体不在这里,没有什么可悲伤的。
”停了一会,她继续道,“我觉得天国还是有的,觉得这里就已经是天国。
” “我也马上去的。
”我终于说出一句。
“等你。
”亚纪漾出极有梦幻意味的微笑,“不过,别来得太早。
因为即使我不在这里,我们也总在一起的。
” “知道。
” “再把我找出来,嗯?
” “这就找出来。
” 呼吸略微急促起来。
她调整了一会儿呼吸。
“还好,”她说,“知道自己去哪里。
” “亚纪哪里也不去。
” “啊,是啊。
”她点下头,合起眼睛,“我本想说这我知道。
” 亚纪似乎一点点远去了——她的语声、她脸上的表情以及我握着的手…… “记得夏天的那一天?
”她问,仿佛风把快要熄灭的火炭吹亮。
“一只小船在海上漂流……” “记得。
” 亚纪在口中开始说什么,可是我再也听不清了。
她走了,我想,她远去了,唯独留下立体水晶般的回忆。
《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是2004年日本票房最高的电影,是一部Walkman时代下的爱情电影。
故事尚属温馨,也比较感人,是一个亦喜亦悲的故事。
中学时,她很优秀,是一个让人看起来十分舒服的女孩,笑起来十分恬静。
他很羞涩。
黝黑的脸庞,对着她总是微低着头。
是因爱而生卑微吗?
他们的爱情来得很突然。
她在做田径训练时看到了天台上正在大啃面包的他。
是这样一见钟情吗?
之后,他们就开始在一起了。
他们一起乘电单车兜风,一起去一个孤岛上旅行,一起写信给电台,看谁先赢得那部Walkman。
最后,他凭借一个杜撰的感人故事赢得了那部Walkman。
一个白血病人的故事。
之后他们就通过Walkman 将每天的心情记录下来,然后交换。
日子就这样过去。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她染上了白血病。
住院的日子里,她依旧乐观。
但是后来病情加重,然后去世。
我觉得这是一个怀念的故事。
男主角回到小城,随着磁带里叙述的内容回忆起过往的点滴,怀念那段青葱往事,怀念那个年代。
对我而言,最值得怀念的是那个照相馆里满墙的结婚相。
她与我是心有戚戚焉。
受到一样的触动,然后跟他也拍了一张,最后被挂在了那面墙上。
那是一张很传统的结婚相。
男方穿着黑色礼服,女方着白色婚纱。
两人并排站着,中间微隔,脸上透出安宁的幸福。
我喜欢这种感觉。
它透着神圣,庄重,恬静,心满意足以及一生一世的誓言。
这是最朴实,最简单的结婚相,有别于现在影楼里花俏,造作,恶俗的写真结婚相,现在的结婚相大多只有一种作秀的感觉。
它最接近结婚的本质意义,有一种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凝重感。
看着这样的结婚相,人会沉静下来,懂得珍惜缘分,并坚守誓言。
温热的眼泪大滴大滴地掉下来闭上眼睛,我看见了未来的自己,还有你就让我坐在午后的暖阳里,慢慢地追忆你让时间的指针留下青春的印迹就算这世界只剩下我自己因为爱只是沧海遗珠
no feel
我不适合看这个、、、
回忆的残局终要收拾
冗长的片子
明知道是俗套,还是从头哭到尾
好纯好纯
在家看跟在电影院看,果然还是入戏的程度大不同,更何况还要跟“犯困如山倒”做斗争。。撑着想看最后的uluru出镜,结果,更本就没有到大石头好嘛!!人家死前遗言让你把骨灰撒到大石头上(固然大石头也不允许你爬啦),但是你好歹也要去大石头边上撒吧,这就在公路边随便一个小山丘上面,是闹哪样啊!
只有哭的份儿
有点单薄
更喜欢电视剧版本
很……渡边美里的歌好听的。作为经典收藏一下吧 -- 小号大泽当年让未来同学来演太适合了 囧
都没明白这电影感人的点究竟在哪里,小说也很一般。三星给清纯可人的麻酱
女主角好美丽
一个平凡的小故事,因为疾病让两个人距离更近,怕自己被遗忘,两个人一起拍了婚纱照,一切都无法挽回,白血病吞噬了亚纪,两个人的旅程因为台风来袭被迫取消。那个为他们传递录音磁带的女孩成为他现在的未婚妻,终于圆了心愿,带她和她来到世界中心,呼唤那曾经逝去的爱人。
森山君一开始有点接受不能,masami完全是少女的美好感觉。剧本有很多俗套桥段,但胜在讲述方式温柔和缓,长大的男主角一点点找回过去的记忆,情绪慢慢传达出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说不清为什么麻酱众多纯爱电影中格外喜欢这一部。P.S.天海女王竟然打了酱油。
就是摄影赞
映画版剧情拖沓,节奏混乱。远差于电视剧版。
很抱歉,这样类型的电影我实在是欣赏不来,也许不是电影真的不好,而是不合我的胃口吧,不是我的菜,太慢了,慢的我不只是想打瞌睡,还想摔电脑,一直习惯不了日本人或者韩国人,用眼神和表情来替代一切的拍摄方式,10秒钟过去,还是一样的姿势,一样没有说话,只是眼神大概发生了一小丢丢的小变化,我真的要疯了!!!
还好吧,记得是看完一公升的眼泪之后再低,所以无乜feel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