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刚开始知道这部影片时,其实不太想看,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科幻片转到国内,就会各种各样的水土不服,具体参考某堡垒,我不太想我的眼睛再次被荼毒,所以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科幻片这个题材又像是有个小勾子一样一直在“勾引”着我,再加上我身边有朋友也给我推荐了,说这部片子和往常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所以我还是在一个无事发生的下午进入猕猴桃台点开了这部《太空群落》,讲真,这部影片突破了我的想象。
大家有没有发现,自从2019年《流浪地球》火了一下之后,国产科幻片就有些销声匿迹了。
“《流浪地球》打开了国产科幻片的大门,《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这句话,居然一语成谶。
今年上半年上映的《缉魂》与《记忆切割》都挂着科幻的标签,实际讲的却是悬疑故事,科幻元素极少。
不管是《缉魂》中通过RNA复制记忆,还是《记忆切割》中把人的记忆进行切割,都只是把科幻当成噱头,跟《流浪地球》通过太空旅行、宇宙飞船、机器人等元素构建的全新世界观有着极大的差别。
院线上不给力,网络电影最近却接连上映了三部国产科幻片,每一部都超出了“五毛特效”范畴,甚至为国产科幻片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3—《重启地球》豆瓣3.6分
电影讲述了人类研究促进植物细胞加速繁衍的药物时意外唤醒了植物意识。
在极短时间内,植物就占领了地球大部分地区。
为了拯救人类文明,世界各地一百多只队伍踏上了运送植物稳定液的征程。
和其他网剧相比,《重启地球》有着极为突出的优势。
2500万的投资,直逼网络电影制作体量的天花板;何晟铭、叶璇、于荣光等知名演员的加盟,保证了演技质量;植物产生意识,是比较少见和有惊喜感的题材。
可这部电影还是“扑”了。
目前为止,豆瓣3.6的评分离及格线差一大截,双平台同时上映分账票房仅有1070万。
从剧情上来说,《重启地球》讲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对于男主、任务小队队员等人物刻画得也比较丰满,植物造成世界危机的前因后果交代的比较完整,但正如网友吐槽的那样“山寨流浪地球的痕迹太重了”。
不管是任务小队一个一个牺牲,还是男主救世的煽情演讲,这些都只有一个形,而没有内核。
比如世界都要毁灭了,男主还在讲跟女儿的往事;引爆装置仅剩几分钟就爆炸了,男主还在跟女战士深情告别;手榴弹只能同归于尽时用,不能扔......
电影过度地注重人物情感,却把环境和背景设定放在一边,这跟《流浪地球》有着本质的区别。
从观众感受来说,不合逻辑的煽情就是尴尬。
—2—《火星异变》豆瓣3.7分
电影主要讲了4名顶尖科学家在火星进行移民计划研究时遇到危险,中国载人宇宙飞船“万户号”被紧急派往救援,期间遇到不明变异生物并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
《火星异变》创意性地将山海经中“鲲”的形象与科幻元素融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线。
这同时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科幻片不一定只有太空和异形,把国产元素加入进去,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只是,《火星异变》的惊艳仅有前面7分钟,它跟《重启地球》类似,都是缺点大于优点,一旦进入故事情节,就变得一塌糊涂。
剧中人物在情节紧张时刻,不合时宜地乱开玩笑;为了煽情,强行让队长与怪物同归于尽;眼看小行星即将撞击,男主与父亲两人慢条斯理的互诉衷肠;巨型怪物“鲲”莫名其妙被火箭头给炸死......
种种奇葩的人设、强行煽情的情节、破绽百出的漏洞,所有问题聚集在一起,最终获得3.7的评分,一点都不委屈。
—1—《太空群落》豆瓣5.7分
电影主要讲述了2047年,太阳系闯入一个神秘天体,其发出的信号被人类接收并判定那是来自高智慧文明的邀请函,这个天体被人们命名为信使。
为探寻外星文明,深空号的舰长“原”带领全船93名船员和智能机器人“柒”驶向信使却从此失踪。
150年后,深空号飞船突然出现在地球轨道附近,船上只剩下一名幸存者“尹”。
人类航天部门成立临时委员会,对尹进行调查和询问,“深空号”的惊悚经历徐徐展开。
《太空群落》和前两部不同,它没有浓墨重彩的刻画科幻感,可在剧情悬疑上却做到了极致。
除此之外,不管是《重启地球》中人类与植物,还是《异星灾变》中人类与怪物,都停留在传统的对抗模式中。
而《太空群落》却跳出了这个框架,虽然也涉及到了怪物、异化等元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去思考“生命的存在形式”。
正如电影所说,人类一直试图寻找其他智慧生命,却没想过,当遇到完全无法理解的物种时,会发生什么?
信使就是一个以信息形式、永恒存在的生命体,它打破了人类固有认知,也带来了更多思考。
比如两种不同生命形式要通过什么方式交流?
媒介是电影给出的答案。
结合现实去思考,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地外生命,也许只是没有发现与我们类似的碳基生命,可能地外生命一直都在,以我们不知道的形式。
《太空群落》除了时长有点短,不管是立意还是剧情,都要比《火星异变》和《重启地球》要好,关键是没有强行煽情,不会看着尴尬,目前评分5.7,我是感觉低了,这是比较少有的优秀电影。
从上面三部电影,能够看出国产科幻片正在努力探索,只是“不好好讲故事”“强行煽情”等问题仍然存在。
当电影以故事为本,特效、宣传和演员只作为辅助时,整个市场也许会发生巨大变化,《硬汉枪神》《心迷宫》等各种类型小成本电影的成功,本身就证明了好故事的重要性。
只是剧本是由背景设定、人物动机、故事情节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组成,牵一发而动全身,跟实实在在看得见又可以快速调整的特效相比,好剧本真的太难了。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
(。・`ω´・)
首先,我要严重鼓励制作组,在当下影视作品几乎全是白幼娇和瘦嫩娘谈情说爱的年代,敢拍科幻剧是要勇气的!
摸着好莱坞大片过河,找到国产科幻自己的道路。
无论电影本身怎么样。
即便拍成《上海堡垒》那种关门之作,敢做破冰之人都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没有第一步就永远没有第二步。
特效做的尚可!
及格!
气氛,色调,部分细节,道具,也算及格!
对于资深科幻来说,这些就够了,铁打的特效流水的剧组,总会碰到出彩的,等得起然后我要开喷了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杂而不精!
1个小时的电影想体现的元素太多了,想法不少,能力有限。
多的就不说了,看了就知道,还好我算是能懂。
前一阵看了两部非好莱坞的独立科幻作品《Archive》《Oxygen》,都是剧情超简单,但拍的比较稳健扎实的,最起码看完不觉得割裂和违和。
另外就是国产通病了,某些演员似乎真的不懂什么是表演,某些写台词的可能从来没和各个岗位上的人民群众说过几句话。
某些编剧情的可能连现实里得个传染病需要隔离都不清楚,所以把表演演成装逼,把台词变成卖弄,把科幻变成皮囊,我也见怪不怪了,表示理解,业界这些文科出身的有多少人能有跨行业领域的知识储备?
更别指望他们讲得明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最后我很同情那位演AI的老哥,想对他说,您刚出场的时候我看您很不舒服,后来才知道您演的是机器人,但我还是感觉不舒服,一个机器人非要这么光鲜油亮吗?
也可能我就是嫉妒了您帅。
太空群落让我看到了一点,科幻无定义。
任何物理、生态、人文、环境条件都不能成为科幻发展的制约因素。
导演及制作团队作为科幻创作者,他们呈现出的这部《太空群落》也是给我们敲了下警钟。
几年前我们经历全球变暖、地球水位上涨、包括近年来沙尘暴频发,都是自然环境变化给地球提个醒。
新的物种出现,也是一样的道理,学会在稳定的生存环境下居安思危也是人类生存指南里的必修功课,如果真到了有一点,我们因碳基结构简单而被新的物种淘汰,我们该责任自己不能适者生存,还是该认命人类必定会走向消逝呢?
为什么口型没有一句能对上的,如果一句都对不上,那他们表演的时候念的词是什么词。
我咋这么好奇呢。
电影后期挺用心,演员。。。。。
这个不多说了,网大,其实到没要求多苛刻,但作为电影,毕竟不是广告或者短视频,是不是有些地方应该严谨一些,台词口型一句对不上,开始我都怀疑我看的是不是译制片?
如果你是抱着看爽片去看这部科幻片的话你一定会很失望,因为它很无聊。
按照商业片去看的话它没有过多的精彩镜头让你去看。
但是为什么5星,我想说作为一个投资仅800W的电影,你却把它当几亿投资的作品来评测,我还能说什么?
小成本能做成这样我觉得已经非常不错了,影片中的特效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比某堡垒的大手笔砸钱的效果甩了多少条街。
对于中国科幻我们应该更加的以包容,支持,鼓励的心态去谈论,对于豆瓣的5.7分我不认可,我觉得最少得有个6.5分左右。
我们中国科幻路程很坎坷,不代表我们未来就无法拍摄出好的优秀的作品。
科幻电影的投资本身就特别冒风险。
再说了一个好的剧本会受资金和技术无法完美的呈现出来,国外的科幻大片,动不动1亿美元哪儿能比的了啊。
最后总结一下:我从这部电影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努力,从道具的制作到特效的制作,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制作特辑,我真看到了他们很努力的去想展现给大家满意交代的诚意,,有这份诚意,这就足够了!
中国科幻加油!
PS:个人感觉拿资金能更充足的话去拍摄这部《太空群落》我觉得能拍的更好。
能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至少得是7点几分的作品。
太空恐怖主题,改变了我对恐怖片的看法我原来非常讨厌看恐怖片,但这次看完太空群落,我觉得我改变了对恐怖片的看法,我也好奇这是什么原因,发呆的时候忽然想通了,太空恐怖本就是虚无的、假设的、带有科幻主义的,跟“地球”上常规恐怖片不一样。
严格意义来讲,这不算一部恐怖片,或许这是一部太空科普片。
另外这个信使还挺有意思的,长一副吓人的样子,原来还是个“慢性子”,一早就看中了女主的身份,那何必折腾舰长和AI,或许,是在不断试探。
我不知道这叫啥手法,我是看了抖音介绍看的,说什么得了什么什么奖,我以为是不可多得的好片,确实不得不说后期还可以,但是剧情真的漏洞太多,主角莫名其妙,穿插的水下镜头想要表现什么也很乱,总体来说我看完唯一的想法就只有一个字“乱”,穿插手法及其幼稚,女主最后活着莫名其妙,整艘飞船人死的都莫名其妙,如果说是寄生体已经确认寄生目标何必需要杀死那么多人?
女主爱人也死的莫名其妙。
最后总结就是乱。
机器人演的挺像机器人的,力气好大。
这样一部「硬核」的国产科幻电影,来的比我想象中更早一点。
与大量「硬要科幻」的电影不同,《太空群落》的硬核不止体现在太空、机器人、异形怪物这样的科幻元素,更体现在它确确实实讨论了一个具有思考价值的科幻命题。
非常意外,看之前我绝想不到这部国产科幻网大居然是这样一种气质。
在网络电影这片眼球经济的修罗场,《太空群落》居然主动放弃套路式的强刺激的糖水路线,而选择了一种晦涩艰深的表达方式。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次充满勇气的尝试。
深空号对于习惯了起承转合快意恩仇的观众而言,这种表达方式难免会显得支离破碎,有故弄玄虚之嫌,找不到任何可以娱乐的点,不知道拍出来想干嘛。
但在我看来,其实影片所探讨的问题非常明确,甚至带有强烈的哲学意味,那就是 —— 生命的奥义到底是什么。
地外高智慧生命 - 信使舰长原与机器人柒对「生命的形式与本质」的不同看法,碰撞出了本片的主题框架。
而后,通过女船员尹的遭遇和变化,将这一主题实践化,并给出了创作者对这一命题的观点倾向 —— 这样来理解整部影片的情节走向,可能会更加清晰明朗。
舰长对生命的看法,与我们绝大多数地球人一样,说白了就是「人类自我中心」。
舰长 原我们对外星生命的想象,一向是以我们人类自身作为蓝本。
当然这也不奇怪,想象力是有限的,它总是依附在经验的基础上。
所以,在主流科幻电影里,外星人就是长得奇怪一些的地球人,外星生物一定是某种地球生物的变形体。
正因如此,当舰长发现他满怀期待的外星生命跟他想象中大相径庭时,他开始恐慌,下令抛掉所有采集的结晶样本,宁愿放弃千载难逢的研究地外文明的机会,也要保全人类作为人类的生命组织形式,绝对不能变成「怪物」。
他认为「感染」是一种伤害。
而机器人柒的观念则激进得多。
舰载AI 柒他本身作为机器人,本就被排除在生命之外。
但在女船员尹那句“现在,你比我更像一个健全的人类”的启发下,他开始意识到生命的形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与生命的本质相比,生命的形式根本不重要。
机器人也是生命,信使也是生命,因为他们都是信息的承载者与传播者。
于是,他站到了舰长的反面,他认为人类仅仅以「理论上可能性更高」的碳基生命标准去理解和寻找外星生命迹象,太狭隘,太保守,太故步自封。
想要真正了解地外生命,就要勇于跟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
所以,他选择抗命,留下结晶样本,再给人类一次机会。
在他眼里,「感染」实际上是一种交流手段,甚至是一种升级。
他们在观察信使的同时,信使也在观察他们。
飞船 × 信使信使作为以天体形式存在的生命体,它的信息熵阶远远高于地球人类,但同时,它却羡慕着人类这种碳基生命——以DNA形式记录生命信息,一代代传承演化,维系整个群落的生存,生命因个体的死亡而充满活力。
当柒意识到这一点后,他明白,想让两种不同的生命形式建立沟通,必须找到合适的媒介和载体。
显然,那些因无法承受过载信息而产生异变的船员们不是。
所以,柒想到了自己,却不得其法。
直到他见到因「感染」而痊愈的尹时,他总算看到了希望。
女船员尹身上既体现着人类自身的障碍,也体现在人类的更多可能。
AI工程师 尹在漫长的星际旅行中,她因休眠障碍而双腿残疾。
但也许正是因为这项残疾,让她成为了深空号上最特殊的个体,在「感染」发生后奇迹般地因祸得福,完美重生。
机器人柒意识到尹才是被信使选中的最佳载体,于是,在飞船陷入危机、舱体即将破裂之时,他选择牺牲自己,保全了尹。
尹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她成功挽救了即将坠落的飞船。
人形怪物带着满心疑惑的尹遇到了被感染的船员「怪物」,可怪物却没有对她下手。
这让侥幸回到飞船的柒更加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机器人柒用一套半真半假的说辞和自己最后的「残忍」,帮助尹完成了终极蜕变。
最终,尹成为了信使与人类的结合体,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
尹的最终形态电影里提到的「忒修斯之船」,隐喻的就是尹的变化过程:当人类固有的生命形态被另外一种形态慢慢代替时,生命是否还是生命。
这种性质上的改变,到底是从尹第一次被「感染」开始,还是直到完成最终蜕变?
这是本片最后留给观众琢磨回味的彩蛋。
尹的意识世界这样一部「硬核」的国产科幻电影,来的比我想象中更早一点。
与大量「硬要科幻」的电影不同,《太空群落》的硬核不止体现在太空、机器人、异形怪物这样的科幻元素,更体现在它确确实实讨论了一个具有思考价值的科幻命题。
作为科幻电影爱好者,由衷希望这样宝贵的尝试能越来越多,希望在保持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的同时,国产科幻电影也可以发展出更多的可能。
科幻的意义就在于先锋探索,这才是创作者的初心,而不是无尽地重复那些乏味的类型套路。
重新起航永远记得纪伯伦老师那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为什么出发。
二刷之后,我突然发现影片还有另外一种隐藏的解读方式。
如果你看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那名在中控室追逐女主角尹的怪物,长得跟女主角一模一样。
片尾演员表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我看来,这大概有两种可能:1,舰长在分析那些感染他们的样本时,提到过“它,在模仿人类”。
也就是说,这名怪物可能是受到感染后的船员在未知结晶的作用下,开始模拟面前的女主的样貌。
2,这名怪物才是影片开头我们看到的女主,她被感染成为怪物后,舰长表示“她不可能还活着,这根本不是生物”。
而机器人柒号,为了帮助人类完成使命,自作主张复制了女主的DNA。
也就是说,第二次醒来的女主,实际上只是复制人。
这就是为什么女主被感染后突然双腿痊愈的原因。
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点。
因为还有另外一条有力证据:影片开头,字幕介绍:「深空号科考船 载员93人」。
而影片最后,女主角说:「深空号93名船员,都以另一种生命形式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那么,回到地球的女主是什么呢?
答案呼之欲出。
想明白这个问题,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柒号说女主才是最好的载体,因为她是他亲手升级后的人类复制体。
所以他一路舍命护她,就是为了帮助她完成蜕变,达到与信使的交流。
尹作为AI工程师制造了柒号,而柒号则复制升级了尹,颇有一点玄妙的意味。
而在怪物(被感染的女主本主)即将伤害复制人女主时,之所以怪物大集合体也冲出来保护女主,并且跟女主有所呼应,正是因为怪物集合体也已经贯穿了信使的意识。
信使也在帮助自己。
有人说这部片像《异形》,纯扯。
整个故事是围绕「交流」而生的,实际上更像《降临》。
下面是我看了这部电影的感受:一个人连续看了《降临》《普罗米修斯》《星际迷航》《太空旅客》玩了 死亡空间然后晚上做了一个梦🙂演技和场景就不说了,毕竟都是新人台词和剧情,让我觉得是一个晚上赶出来的莫名其妙的叙事和神奇的五个章节只让我感到故弄玄虚单薄的人物形象和有些不合逻辑的台词,单薄的叙事能力和忽隐忽现的主旨让我一头雾水大写加粗的 忒修斯之船 让我觉得团队只想显摆他们的哲学知识冲着国产给3星吧感觉挺失望的
靠着国外科幻片玩剩下的概念,讲了一个俗到透顶的故事,相较《普罗米修斯》这电影简直惨不忍睹。虽说是中国科幻片,但是看不到一点中国元素,这么一说《流浪地球》是真的中国科幻目前的天花板了。还是希望中国科幻加油吧!
如果这片是美国拍的至少能得8分。这片的精彩程度不输《降临》《湮灭》《机械姬》,唯二缺点就是1,片长太短。2,结尾稍显磨叽,把最后3分钟砍掉,在ai人知道女主是天选之人处结尾就完美了。
台词没有一句对的上,1234567,abcdefg。
信使,信息,特修斯之船。意料之外的还行。
电影分成五个章节,看得有点费神,时而倒叙,时而回忆,并没有提示点,直接硬切,剪辑的锅!其实整部影片只有三个人物,格局很小,不过二刷后就能明白剧情到底说得啥了,也算得上是恐怖片中最好的科幻片了!总评:6分!2星!
故弄玄虚,想学索拉里斯星学的不好
MV+朗诵????好好的主题,浪费成这个样子。1星给宏大的主题,1星给特效,其他全是垃圾。
…美术、特效、人物形象设计以及结构我都感觉不到对电影的追求… 不明白这么弱的女主怎么作为工程师的。 那个眼睛的场景十分粗糙,这个棚也没有很好再制作感觉很脱离影片。很生硬。为什么这个工程师能在宇宙中问出“里面有人吗”这么sb问题。配音连口型都对不上,很难理解评论里如此夸赞的。
完全是被骗,真垃圾
概念非常好,有比较独特的气质,应该鼓励
虽然有些形而上,但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今年的网大给了我太多的惊喜。
看开头以为是《深空失忆》,看到中间又成了《普罗米修斯》,看到最后原来是《湮灭》。怪物画风和渲染又有点《灵笼》的意思。除了选角演技有点low,其他都算是良心制作,特效非常良心,秒杀一众国产大制作。
美术渲染高出预期,意识物种进化的故事有点虚无恍惚,没太大意思,但作为国产心理科幻剧来说还算认真,多一星鼓励
有点意思。
出乎意料还可以,不把忒休斯之船说的那么明白更有看头
其实不是靠的特效。那么信息生命存在的意义呢?
有那个味儿了,大,大,空,空,音乐呼噜呼噜。但是如果说把这样一个短篇扩充到90分钟它都很难像太空旅客或者说像像章鱼触手。很有味道。就是最后的彩蛋有点掉价。古丽芬。
好家伙,演技尴尬是常态。
服化道很不错,其他就。。。。。。。。。
《湮灭》+《灵笼》+《你一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