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哆啦A梦在河边碎碎念着抱怨,你这个人啊又懒惰又懦弱,记性不好,还喜欢依赖人,也没有什么运动天分开始,在黑暗里开始痛哭。
要不是还有一点理智,就几乎要嚎啕大哭。
朋友啊,你知不知道,在你最幸福的时候,可能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可能就开始走上了人生的分岔路口。
我可能会是见证者,也可能是旁观者,而最后大概谁也无法陪谁直到最后。
再也没有比夜深人静时从自家的抽屉里突然出现一只挥动着圆手的蓝色圆胖电子猫更像一个美梦了。
他嗜甜,最喜欢铜锣烧,明明是猫却害怕老鼠,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危难关头都有一个拯救你于水火之中的百宝袋的未来宝物。
他在你要迟到的时候嫌弃你又督促你,在你努力准备考试时陪伴你复习,在你失落的时候默默地安慰你。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你不过是个考试中常常考零分的笨蛋而已。
可他还是愿意陪伴,愿意从未来到现在都站在你身边。
要珍惜你和哆啦A梦相处的时光啊。
失去了他的未来的大雄对童年的自己这样说。
要珍惜啊。
我们可能都知道,现实世界里面,不会有这样一只从抽屉里跳出来的神奇机器猫,也不会在永久的分离后还有他最后一次的法宝把他传送回来的机会。
那些见证过我们最愚蠢青涩岁月的人啊,他们大多都不会陪我们那么久,甚至来不及看我们的幸福值冲破程序的设定,就走上了他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这些注定会失去的人,可能也曾经在快要迟到的时候跟你一起快步冲进校园沿着斜坡跑进教室,也在你努力准备考试时为你在练习簿上写下另一种答题的公式,在你失落的时候什么也不说只是递过一包很喜欢吃的数片而已。
他们明明知道你不过是个笨蛋而已,但还是曾经如此不离不弃啊。
未来太远了,我曾经爱过的人。
你们别走得那么快,慢一点,我们能一起走过的路还有一些,慢慢走,走远一些。
要是不小心走散,那么请在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再挥舞着手大声地呼叫我的名字,出现在我面前,好吗。
不知道是我长大了还是剧情毫无新意,感觉大雄让人生厌,根本就没有改正任何缺点,迟到了就用任意门解决,你就不能早起吗?
考试不好就吃记忆面包,你不能真正的用功吗?
用功一次就说自己为什么就算用功也考不好,大哥,你记错考试科目这也算真正的用功吗?
最后终于要改变自己去救静香的时候用的方法居然是让未来的自己开车过来,亲,你这是作弊!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身上有懒惰懦弱胆小爱吹牛没意志等各种缺点并且只会依赖别人没法自己解决问题(后来证明自己可以的方式就是死皮赖脸的让胖虎认输,难道不是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别人不敢欺负自己吗?
)而唯一的优点是“能感受别人的痛苦悲伤”那他也根本不会娶到静香这样的女生吧,并且情节各种无聊煽情还有漏洞(居然以“说的话是谎言”这种方式让哆啦A梦回来,如果大雄自从喝了那什么的药水之后一路上说的都是谎言,那他回家之后说的“我回来了”不是也应该是谎言吗?
为什么妈妈的回答却很正常,她听到的难道不应该是“我没回来”吗?
),配音也相当的难听,大雄一哭闹感觉声音聒噪的要命,而成年之后静香和大雄的配音感觉和年少时的配音完全不在一个次元。
的确,哆啦A梦给年少的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一个小孩如果小时候老被人欺负并且总是考零分总是犯相同的错误并且屡教不改,那么是他自身的问题还有父母的教育方法问题居多吧?
而且如果没有从小教导他应该诚实勤奋认真学习,那么他长大后那些坏毛病是不可能改的吧,光靠善良有同情心在这个社会上可混下去。
建议男生别看这部电影,特别是屌丝,不然以为自己只要靠着一颗真心长大后都能娶到像静香这样成绩优秀又善良又漂亮的女生呢。
童年记忆这种事,一般是美好的,但有些东西,长大了就该想得更明白点,这也不奇怪——认为小孩子天然的具有“善良”“纯真”的品质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道德这种东西,乃是后天社会教化的产物,小孩子没有受到社会洗礼,其实是不具备道德观念的——譬如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爱德华·盖恩,在跟社会正常接触之后,才变回了一位慈祥和蔼的老者。
《哆啦A梦:伴我同行》里的几位主人公还未成年,但是创作者已经成年了,而且这部影片明显是针对中国观众的童年记忆来贩卖的,到处宣传“哭成狗”的催泪效果,这显然不是小孩子们能明白的。
这样来看,《哆啦A梦:伴我同行》里的故事就不合适了,譬如这男主角大雄的基本动机,就是为了追求静香,在生活中几乎没有第二个人生目标,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大雄口口声声成为“XX主义的接班人”这样虚伪,也可以把大雄对静香的举动在很多场合下理解为很傻很天真,但站在一个成年观众的角度来看,大雄的很多做法还是有点过分,譬如在《哆啦A梦:伴我同行》里,就有大雄用哆啦A梦的道具使得静香衣着暴露的桥段,还有静香赤裸沐浴的反应镜头,甚至有大雄主动掀动静香的裙子意图惹怒她的情节——虽然这个举动给大雄抹上了一层悲情的道德色彩,但大雄知道自己这样做可以惹怒静香并且真的惹怒了,那说明大雄和静香至少在这一点上达成了默契,二者都清楚地了解到了这个举动的含义——性骚扰。
幸运的是,《哆啦A梦:伴我同行》里静香沐浴的镜头没有过于暴露,跟动画片里相比,这版电影里的静香已经“淑女”得多了——据说有人统计过,静香在动画片里曾600多次被大雄看到裸体以及摸屁股——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关于静香的图片,甚至会发现大量猥琐龌龊的同人创作。
放到欧美,静香的这种设定肯定会涉嫌“儿童色情”而带来麻烦,但在日本,似乎这不是一个问题。
在日本的大众文化产品里,儿童色情已经是一个屡见不鲜的主题,所谓“萝莉”“正太”这些说法,都是从日本过来的,这无疑反映了日本主流社会对于未成年男女的浓厚性趣——日本人的胆大妄为连美国人都受不了,美国国务院在2013年曾通过了一项决议,称日本为“儿童色情销售与生产轴心国”,在遭受国际压力之后,日本收紧了真人儿童色情产品的生产,但在儿童色情漫画的创作上不无所动,2014年,日本最终通过了一个决定,规定持有儿童情色电影是违法的,但是某些情况下关于恋童癖的漫画仍然合法(这在欧美可是弥天大罪)。
在一大堆H漫的包围下,《哆啦A梦》当然显得清纯无邪,那个软弱可怜的大雄,总是被以胖虎为代表的学校霸凌所欺侮,而且学业不佳,四肢瘦小,于是,这么个“心地善良”的小屌丝,有了未来机器人哆啦A梦的帮助,岂不是满足了每一个孩子的儿时梦想?
但是,一旦面对静香,大雄几乎就像换了一个嘴脸。
在这部《哆啦A梦:伴我同行》中,除了上述性骚扰手段以外,大雄还曾强迫哆啦A梦给他搞了个爱情机器,把某人关进去十几分钟,出来后见到的第一个活物,某人就会疯狂的爱上。
这个机器大雄也连蒙带骗的用在了静香的身上,当静香出来后,她立马面颊绯红双眼迷离的抱住了出木衫……大雄对静香的这一举动显然是不道德的,这跟暗中给静香下强力春药有毛线区别?!
按照大雄的逻辑,静香是没有独立人格的,她漂亮(特别是在胖妹的映衬下)、优秀,是自己的梦中情人,所以自己很渴望得到她,用什么手段无所谓,只要得到她就好——其实大雄每次失手都是因为自己太笨,要不是他智商是硬伤,静香早就被大雄玩得死去活来了。
但是静香似乎从来没有明确拒绝过大雄,哪怕是掀裙子被惹怒后给了大雄一拳,过后还是冰释前嫌,长此以往,甚至在网上开始有了“静香是个绿茶婊”的言论。
怎么就“绿茶婊”了?
静香是无辜的,她所体现的,还是以大雄为代表的一群日式猥琐男的直接欲望投射。
大雄的懦弱无能,乃是全方位的,如果说胖虎、小夫还是仗势、仗钱欺人的话,那出木衫呢?
大雄无论在智商情商还是道德层面,都是不如人的,但就是这么一个窝囊废,爱上了“校花”般的静香,癞蛤蟆对于天鹅肉的觊觎,这便是大雄和静香间的基本人物关系。
癞蛤蟆一定要吃到天鹅肉,有了哆啦A梦这个超级帮手,还管静香开不开心?
静香开心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必须被我大雄得到。
于是乎,大雄的猥琐一面在“童真”的包裹下被肆无忌惮的彰显出来,静香完全沦为了猥琐男大雄的欲望客体,这甚至有点像日本爱情动作片的人设——在很多日制爱情动作片里,女主都性感惹火,男主则丑陋龌龊(特别是那些什么痴汉电影),这正是为了满足那些龌龊男性观众的观影心理,让他们有极强的带入感。
《哆啦A梦:伴我同行》没有AV那么露骨,但在心理状态上如出一辙:大雄从未成年开始就要得到静香,即使有意无意的若干次性骚扰了静香也在所不惜,而静香也满足了大雄(以及通过大雄产生的带入感的观众们)的最终欲望,她最终嫁给了大雄。
而《哆啦A梦:伴我同行》里除了交代大雄对静香并不尊重的痴迷以及看起来稍微勇敢了一点的举动,就只是用虚泛的“善良”来填补大雄空洞的灵魂。
静香所代表的女性,在《哆啦A梦》里并没有独立的人格,这正是日本社会中男权思想的不自觉投射,甚至在今年的一部日剧《问题餐厅》里,剧中人也正是借静香来反思自己,说静香每次被这些小男生摸屁股之后还要迅速平复情绪,正是因为她要坚强的生活着,“要学会谅解、不在意、接受”。
( 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raw/public/p2227564940.jpg )这话听来搞笑,实则饱含女性的创伤。
回想动画片里的静香,在未来社会里最终遂了大雄的愿,但是她自己究竟怎样看待这些男生?
如果她遇到了樱桃小丸子,会怎样倾诉衷肠呢?
静香的可怜,是全体女性的可怜。
作为静香的反义词,胖妹一直就是大雄的梦魇,哆啦A梦穿越时空而来,也正是为了警告大雄不要跟胖妹结婚,如果娶了胖妹,那就是对大雄最大的惩罚——在整部《哆啦A梦:伴我同行》里,胖妹从现在到未来都是一个丑角,作者不关心胖妹的心灵(即使拿“作者自嘲”也无法开脱此一人设的性别歧视意涵),因为你胖、你丑,你就对男主人公“没用”,应该被嘲笑被抛弃,而这种表达的心理基础则是:女人必须性感漂亮,充作男性的欲望客体,你达不到这个要求,就不是个合格的“女人”,至于男性的品质怎样,与女性无关,女人没资格挑男人,男人想得到你是看得起你,好好配合“享受”就是了(想想《怪物史莱克》,美国人的表达还是高级得多)。
《哆啦A梦:伴我同行》正是这样一部细思恐极的作品,这里面似乎有两个大雄,一个面对哆啦A梦诚挚真心,受尽欺负不改善良初衷的大雄;另一个,则是对静香垂涎欲滴,不择手段也不考虑静香感受,只想攫静香为己物的大雄。
如果我来写大雄,当他穿越到未来,一定会为自己当年的举动感到羞愧,并对静香和胖妹都道歉,然后告诉静香:我爱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爱你,我小时候说想给你幸福但并不懂事,现在我懂了,我会尽我的全力给你幸福,并且完全尊重你的感受,如果你选择了我,我会很开心,如果不,我也为你祝福。
另外,蓝胖子有时是助纣为虐了,但这不怪它。
主线剧情改编自第1卷:《来自遥远的未来之国》第37卷:《蛋中的静香》第32卷:《再见静香》第20卷:《雪山浪漫史》第25卷:《大雄的结婚前夜》第6卷:《别了,哆啦A梦》第7卷:《哆啦A梦回来了》其中有一段快速剪辑描写哆啦A梦使用各种道具帮助大雄的剧情。
改编自以下短篇:第2卷:《记忆面包》第4卷:《来自未来世界的怪人》(隐身披风&透明披风)第7卷:《打败胖虎队》(最佳投手帽&接球手套)第1卷:《间谍大战》&第2卷:《时光布》第3卷:《换衣照相机》第11卷:《上足发条开始行动》(加速发条)第14卷:《微型汽车练习所》(格列佛隧道)第10卷:《拼装公寓树》第34卷:《在云中睡午觉》(凝云瓦斯)
小时候不知是在那个台,每天准时看哆啦A梦,那时特别羡慕大雄,有这么一只可爱的机器猫,那个神奇的魔法口袋可以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道具。
有时候觉得一个人孤单,就也想又一个哆啦A梦,哪怕它变不出什么有魔力的东西,只要它能和我说说话,我就很开心啦。
这是很久之前看的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感触啊。
无论是童年中的那个哆啦A梦,还是这部影片里的哆啦A梦。
还记得当时在影院里,有父母带着孩子来看的,也有成双成对的情侣来看的,我一个人 坐在一个偏僻的角上,哭的止不住。
也是,有多少人能永远陪着你呢?
哪怕是我所羡慕大雄拥有的哆啦A梦也会走。
大雄在哆啦A梦走了之后,也不像是从前那个样子了,他开始变得勇敢而坚强。
我从来没有过哆啦A梦,但我仍有那陪伴我的人。
可是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们都会离开。
不过我不怕,相信就算失去了那个保护我的哆啦A梦,我也会像大雄一样,努力变得坚强。
我会大声告诉那个不知道在哪儿微笑着看我的哆啦A梦说,别担心,我很好。
生活在日本东京的野比大雄(大原惠美 配音),是一个学习不上进、日常迷迷糊糊并且饱受同学欺负的男孩。
他的性格不仅左右着自己的事业和婚姻,还对未来子孙产生莫大的影响。
为此,大雄孙子的孙子世修(松本さち 配音)带着猫型机器人哆啦A梦(水田山葵 配音)乘坐时光机突然来访,期望彻底改变大雄及整个家族的命运。
在哆啦A梦的帮助下,大雄不再受到胖虎(木村昴 配音)和小夫(关智一 配音)等人的欺负,他喜欢美丽的女孩源静香(嘉数由美 配音)。
为了实现和静香结婚的命运,他和哆啦A梦穿越时空,见证了决定人生的最关键的时刻和事件。
当大雄慢慢开始变得幸福之际,哆啦A梦也到了必须返回22世纪的时候…
那些简单自由的童年时光,给点幻想就能多点欢乐,多了陪伴就能增点欢笑。
但终归时间还是会迫着我们成长,唯一能拥有的还是我们自己。
小时候我不明白,一无是处的大雄为什么能换来哆啦A梦的真心相伴。
现在回头看看,应该是大雄由始至终都有一颗为了别人着想的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曾改变的善良。
平凡如大雄,但再优秀再完美的人才还是不如拥有本质善良的人可贵吧。
大雄的后代告诉大雄因为“现在不努力的他”可能发生糟糕的未来,他第一反应不是为自己未来的处境担忧而是为自己连累了家人而道歉。
大雄发现杉木的优秀善良,担心自己会拖累静香,为了静香的幸福下定决心远离她。
反抗胖虎的欺压,被打得遍体鳞伤也不言输,就为了能让哆啦A梦能够放心地离开他。
但纵使大雄换来了哆啦A梦的真心守护,但由于程序规定,哆啦A梦终将离开。
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幸福又残酷着。
哆啦A梦为了大雄的所谓幸福突然闯入他的平凡生活,无所不能地为他解决各种问题,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他生活里,让大雄不自觉地依赖信任他。
在他最幸福的时候却告诉他,分离的时刻到了,这是何等地令人难以接受……
当哆啦A梦收到指令要离开,坐在草坪上看着开心得飞上天的大雄,默默流泪的那段独白;当大雄被告知哆啦A梦要离开,撒泼打滚耍赖要它留下;当哆啦A梦问出没有它大雄能不能去面对各种问题后,大雄没有回答地转身离开,哆啦A梦默默在家等着他回来……这些分离前的片段真的是赚足我的眼泪了。
是的,那些明明不愿不想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事实,就像我们童年不想长大般,不是人力能够阻挡。
这是趋势,这是自然规律,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时刻。
就像长大后的大雄,他面对童年大雄对他的信任表示感谢时,说道“我只能信赖我自己嘛”。
在面对童年大雄邀请他一起见见哆啦A梦时,他说“它是你的…是‘我’小时候的朋友,好好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看吧,大雄终究也是长大了。
他知道有些依赖是属于懦弱幼小的童年自己,已经长大的自己无论如何也必须独当一面。
在这里没有哆啦A梦的陪伴,有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坚持。
我喜欢哆啦A梦这个故事,是因为它让人感到幸福,也让人懂得成长。
那些不存在的幻想却带来最最真实的感动。
最后很高兴这个故事的结局,哆啦A梦又回到大雄身边,说好要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即使这是发生在愚人节的玩笑,即使这个结局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我都喜欢这个说好的永远。
现实是不可逆的,那么就让这些永远的美好存在故事中吧,在童话里有些幸福和快乐就是永久的。
就让大雄不再长大,就让哆啦A梦永远陪伴着童年的大雄,就让结局定格在这里吧!
哆啦A梦本来应该是美好的童年记忆,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曾经的大雄/静香,但是二十年后再重温,我不再是那个崇拜哆啦A梦的我,带着现实的有色眼镜看,一切都变了味。
我开始质疑大雄的择偶观(动画片里也是个看脸的世界?
),静香的婚姻观(因为被需要而不是因为被喜欢的奇怪理由选择婚姻),影片的意义(只是纯属娱乐?
这样的片子给小朋友们看的教育意义何在?
)......最后以一个人打败胖虎的方式证明离开哆啦A梦后大雄的成长略僵硬,表示没有被感动到......所有的心思都放在静香身上,除了静香没有其他重要的事,这样的大雄讨人喜欢吗?
凡事都要依靠哆啦A梦,从来不听别人说完话就冲动行事,这样的大雄值得静香去爱吗?
因为大雄需要别人的照顾就舍身取义?
这是怎样的逻辑?
细想来也正是大雄的种种不足才有哆啦A梦出现的必要吧,设定就是这样了。
有时候,这层需要能更好的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吧?!
长大的疼痛的现实就是,不再有孩子的童真,你可以说自己还有一颗童真的心,却无法掩饰那双浑浊的眼睛。
所以看完我不开心,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电影拍的不好,是因为被迫承认自己已经苍老。
这不是一部给大人看的动画片,把大人的视角和心理强加于动画里是不对的,哆啦A梦永远属于孩子和童年。
反过来一想,电影其实也戳中了现实,他们,不正是选择了大雄的选择;她们,不也选择了静香的选择!
大雄的世界里,需要的时候,哆啦A梦永远会回来。
最好的存在,莫过于有“哆啦A梦”在。
我想,陪伴我们青春的人儿虽然随风而去了,还会有陪伴我们变老的人们,我们要做的只是用心去寻找“哆啦A梦”的存在并且珍惜。
ps:这种现代立体感小人真是不爱。
(就像人老了不爱听新的流行歌曲,是念旧,也是脱节)
摘自知乎:作者:秦宇下,知乎主页:http://www.zhihu.com/people/qin-yu-xia 原文链接:http://zhi.hu/6LyF算是正儿八经的知乎首答。
献给我最爱的《哆啦A梦》。
表示对柳参差的答案上了知乎日报表示理解不能。
唉真是都快让我问出“居然被赞同的最多的是这种价值观,这个社会是怎么了”这种问题了。
嗯,不生气不生气,理性讨论。
首先,说下相关,哆啦A梦近20年的脑残粉。
在我心中所有的漫画里,哆啦A梦一档,其它漫画一档。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长大之后很多人会觉得奇怪(虽然他们很少表现在脸上),为什么你会喜欢哆啦A梦这种幼稚的、给小孩子看的漫画。
但我想,每一个至今都还在喜欢哆啦A梦可能都会赞同这样的回答:我喜欢哆啦A梦,就是因为这部漫画是这样的幼稚、这样的适合小孩子看。
因为这部漫画通篇所讲的,其实都是我们年幼的时候,所接触到的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东西,友情,亲情,关心,梦想,还有爱。
这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虚无,越来越不能当饭吃,越来越在现实当中淡去,但你真的很难讲,如果真的没有这些东西,我们是不是还会这样留恋这个世界。
不管在什么时候,当你进入哆啦A梦的世界,进入学校后山下的那个小镇的生活的时候,你都会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如此干净的东西的,一如我们小时候那样纯粹。
哆啦A梦新番的主题曲“梦をかなえてドラえもん”里有一句歌词,“小时候的梦想,长大想必就会忘记吧” 至少于我而言,哆啦A梦总会让我想起幼年时所有美好的东西,说的再鸡汤再矫情一点,它总是会提醒我,不管我在哪里读过书,在哪里工作过,我见过哪些人和事,我都要知道自己和那个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听姐姐读哆啦A梦漫画的男孩是同一个人。
世界会变得世故,但它没说过你内心深处也要变得和它一样世故。
其次,说说野比大雄这个人。
其实野比大雄真的是个废柴,思考和运动这两样天赋点显然都加在睡午觉上了。
好吧,你差就算了,大雄还是个非常懒惰和不思进取的人,小心眼、会报复。
好吧其实就是个熊孩子。
青春期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不喜欢这个角色。
我不太想讨论大雄BT的射击天赋,或者炉火纯青的翻花绳技巧。
这些不过是漫画设定的点缀,其实是没什么价值的。
不能改变大雄是个废柴的事实。
但是对于大雄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我觉得还是有几点值得说明。
第一,在漫画的设定里,大雄应该是一个生活中非常非常平庸的孩子的集中缩影。
和其他很多艺术作品一样,在哆啦A梦这部漫画里,出现的角色都是有非常鲜明的脸谱化特征的。
胖虎就是小学班里强壮的孩子王,小夫是班里最有钱的富二代,静香就是小时候你会暗恋的同桌女孩,而出木杉英才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哆啦A梦的每一个普通的小学生读者,想必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在这里或者那里比不上其他人。
而哆啦A梦这部漫画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教会孩子们不断上进。
所以大雄这个主人公需要让所有的小读者都能找到共鸣,于是一个集大众缺点于一身的大雄形象就出现了。
这个形象之所以废到极点,很大的原因就是他需要让大家都能找到共鸣,同时能获得“我至少比大雄强吧,那大雄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的想法。
所以大雄这个角色本身就是脱离现实的艺术极端创作。
拿一个艺术创作的人物到现实社会当中来讨论本来就是很无聊的,你在现实生活中可曾见过和大雄一样一无是处的人?
同理,你可曾真的在社会中见过出木杉英才这种“就没有我不精通的,就没有我不知道的”天才?
第二,关于哆啦A梦的教育方式。
其实漫画中已经交代得很清楚了,哆啦A梦本身就是个有很多缺点的减价货残次品。
它在机器人学校的表现简直就是大雄的翻版,还被老鼠咬掉了耳朵。
所以哆啦A梦对大雄的教育有问题这点根本就不值得讨论,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是各位试想,如果哆啦A梦不是一个丢三落四的、胆小的家伙,而是一个高大全的家庭教师形象,我们真的还会这样喜欢哆啦A梦么?
哆啦A梦带给我们的,就是一个我们——尤其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从小就缺少但又梦想的东西,一个绝对信任我们、了解我们的伙伴。
他会陪我们去做我们小时候所有想过但又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幻想——自己动手建立一个王国、和同学一起努力制作一部电影、去非洲和海底做最伟大的冒险。
哆啦A梦从不说教,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陪伴。
记得有一集,哆啦A梦回到未来有事情做(也可能是和大雄吵架闹翻了,太久了不记得了),临时由多啦美来照顾大雄。
多啦美这个非残次品显然比它不靠谱的哥哥厉害多了,各种循循善诱,各种让大雄自己努力,把大雄照顾、教育得非常好。
但最后的最后大雄还是十分想念哆啦A梦。
因为一起努力的伙伴才是我们在七八岁的年纪真正想要的啊。
第三,关于大雄自己。
虽然得票最多的那个答案觉得善良并不值得在讨论大雄未来的时候一提,但我还是很想提提这个。
不出意外,大雄会长大,进入一所普通的学校读书,走进社会,成为一个普通之又普通的上班族,然后融进千千万万不会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任何光辉痕迹的普通人里。
你有质疑为什么大雄不更加努力、拼尽全力去获得更好的生活的权力,但你没有嘲笑他的权力。
根据漫画的设定,成年的大雄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工作一般,混的一般,柴米油盐,儿子不听话——嗯,除了他逆袭娶了一个白富美这点之外。
但是不好意思,我的父母,我父母的父母,还有我生活里那么多那么多我熟悉的人,他们都是这样的普通人。
你可以质疑他们不够努力,但每当我想到这个社会的最大多数群体是由这样的普通人构成的时候——抱歉我又在矫情了——我都会觉得温暖窝心。
我已经不太记得我妈小时候都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过什么了,但有一句话我一直都记忆犹新。
我妈说,“你可以很平凡,你可以不优秀,这些我对你都没什么要求。
但有一点我希望你一辈子都能记住,要做个好人。
”而大雄就是一个好人。
虽然他废柴,他被所有人欺负,他被所有人看不起,他在一个小学的班里其实真的就是受尽孩子们所有恶意的那个同学,他被打,他窝囊,他考零分,他掉水坑,他被狗咬,但他的三观一点都不扭曲,他真的一直都在积极健康的活着。
——而说真的,相信我,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这点真的太不易了。
反正我要是倒霉到跟大雄一样喝凉水都塞牙,我是做不到大雄那样积极乐观的。
好吧虽然他都有点接近没心没肺了。
而大雄也真的不是那样一无是处,大雄很多时候都会反思——而且并不像得票最多的答案里那样,他是在闯祸之后才反思。
可能是那位答主看哆啦并不是特别多的原因,因为哆啦A梦短篇里有一个主要的结尾套路就是大雄自己玩得得意忘形之后,突然因为某件事情想通了,而进行了自我反省。
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因为这真的真的是主要的套路之一。
而且就算真的如那位答主所说,大雄都是闯祸之后才反省的,那么“小孩子的任性——调皮捣蛋——闯祸——反省和成长”这个套路我也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谁不是在犯错当中成长起来的?
反正我是觉得我将来要是生了个跟芭比娃娃一样乖的孩子,那是能把我自己给吓死的。
而且,在很多集里你真的能看到大雄闪光的一面,第六卷最后一集,哆啦A梦要离开回未来了(这也是原定最早版本的结局,也是唯一曾经存在过的官方结局,此外所有结局全是网络段子。
后来因为读者反响而继续画了),为了不让哆啦A梦担心,大雄一个人非常努力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事情,甚至包括击败胖虎,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来说,在一点都不想哆啦A梦离开的时候,这得是多大的勇气和多理解人的胸襟。
第四,其实这部漫画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从来都没有过偏差。
胖虎是个非常爱欺负人的孩子,但他其实非常看重友情,有一集大雄用如意电话亭说要搬到美国去,胖虎是哭得最伤心的那个。
而在大长篇里,胖虎也是最勇敢无畏的那个孩子,绝对地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再比如大雄的老师,他平常质疑大雄,看不起大雄,但是漫画里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其实老师还是看到了大雄很多闪光点的,他是真的在关心大雄,是在怒其不争——这点和我们现实中很多老师真的差别太大了,不特指,请勿对号入座。
我知道我们应该坚持价值多元,但如果说这个世界真的还有一部作品可以说是价值观绝对正确的话,我会选哆啦A梦。
说真的,我真的不在意大雄未来会怎么样,因为当我们把这样一个创作出来的人物抽离到现实当中之后,这个讨论本身就是很苍白无趣的。
我只是想说,在大雄的结婚前夜那一集里,成年后的静香在结婚前夜曾怀疑过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而当时,静香的爸爸是这样回答他的:“大雄这个年轻人,他会祈祷别人的幸福,会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开心,也会为了别人的不幸而难过,而这是为人最重要的品质。
”我一直都觉得,这是我听过的对于一个人最高的评价。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548572
在看之前。
我就带了包纸巾,我去看我童年的情怀。
我知道我会哭。
毕竟哆啦要离开了,去未来。
不回来了。
就像我们的童年,回不来了。
静香最后嫁给了大雄,她们去了未来,看到他们长大了。
大雄终于可以靠自己打败胖虎,不在需要依赖哆啦,依靠道具,但是结局出乎意料。
估计导演也不想故事结束吧。
哆啦回来了。
但是我知道我们心中的哆啦回不来了。
那时候,最希望有哆啦的口袋,最希望能过那样的生活。
多好,大雄永远有哆啦。
貌似很久没有日本片在院线出现了,也没有听见什么抵抗的声音。闲着也是闲着买了红豆麻薯假装铜锣烧,配了水果环有饮料,两个人次次喝喝看的乐乐呵呵。
真!难!看!呀!在改变跟谁结婚这点上,大雄什么都没变,第一次看到跑到未来去改变命运,什么鬼。然后他那孙子绕这么大个圈为了自杀吗?!
分数也太虚高了,如果只是出于对童年回忆的敬意,那我宁愿去把这些故事的原型找出来一一重看。这片的剧情就跟赶鸭子一样,很仓促迫不及待地进行下一段。我看得很痛苦凭什么要陪你们情怀?一些地方的改编让人无法接受,哆啦A梦离开的理由也显得廉价。当然也有一些改得比较好,如大雄雪中救静香的那段。
除了前排的熊孩子,欢笑泪水尽收。谢谢童年时you stand by me
真的...好难看。。
挂着鼻涕碌碌无为一副生活不能自理的样子,连自己的婚礼日期都能记错,情商不高于小学生……导演生生把成年大雄塑造成一个智障青年,善良显得太没有说服力。我喜欢哆啦A梦,但不喜欢被消费感动。
虽然后面眼眶湿了,但是这电影BUG太多,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也太多....
真的没看出来什么好的
对不起,我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看过机器猫,所以没有情结……如果没有情怀的人,会怎样评价这部电影呢?从来没有这么差的观影体验:左边的三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儿全程尖叫,剧透,吵着要哭……右边俩二十左右的男的则一直在装深沉地评论着……各位,那个座位我是精心选择了的啊
毁童年的最佳办法就是强行在儿童电影中插入成人元素。(同行一男生说得好,以前一直觉得大雄是蠢。现在觉得大雄是贱。)
比较明显的改动是哆啦A梦被加上了系统制约,以及给未来大雄补一个表现机会,其他基本没大变化,就是串起关于静香和多啦的几个短篇故事揉和成一条主线,静香部分里哆啦被边缘化,大雄的成长又被重聚的铺垫搅了气氛,主题稍显不明晰。怎奈人回忆牌真是打到心坎儿里,眼眶不争气伴着片尾NG集边笑边抹泪。
情怀已老。当大熊还是那个一身缺点,前途渺茫的男孩,我们都变成了为了生计而奔波,忘却了初心与信念的身材臃肿的中年人。再回首当初略带幼稚的快乐,只剩下了一点点对自己的感动,仅此而已。
这个影片满足了我们所有的幻想,只要拥有一个蓝胖子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大雄是幸运的,但多啦A梦和他始终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分离也是必然的,很多人不喜欢遇见因为会有分离,但不管是遇见还是分离,在一起的日子才是最美好的
胖虎的妹妹招谁惹谁了?人家还是画家呢。很抱歉这剧本没法打动我。PS:中文配音十分倒胃口,尤其是成年的大雄和静香的配音,我几乎听不下去想中途离场。除了结尾,其他时间里的大雄都太让人讨厌。
其实跟小时候的回忆是不一样的,这个就是给长大了的我们看的,可怎么还是那么可爱,还比以前跟sweet的,看着小蓝胖子在河边碎碎念大雄的种种缺点真是太感人了,还有飞行的时候被拍成制片人,可爱~还是更习惯叫你机器猫哟~
“为了静香的幸福,她不能和我结婚”
舍不得告别,舍不得分离,希望永远在一起的年少时光。你一无是处,但依然有人无条件爱你,这就是你要努力的唯一动力。
不喜欢我弱我有理的大熊
这已经不能算是炒冷饭了吧,直接把冷饭给端出来了!以为该无感了,结果还是哭的泣不成声,不是哭给哆啦A梦,而是哭给曾经的自己,昔日无邪的快乐依然爱历历在目,现在的喜欢更多只是童年的影射,谁知道呢,或许我也只是以为喜欢。
常对电影回锅再造的炒冷饭态唾之以鼻,但对于《哆啦A梦:伴我同行》将诸多番外篇重新3D化的契合,却未有一丝的抵御力,是那童年的情怀,是那感人肺腑的故事,是那永远长不大的大雄和蓝胖子,方才唯感这碗冷饭有以最暖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