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佳节能够和家人一起去看《哥你好》这部电影的话,肯定能够收获到更多温馨快乐的画面吧,魏翔马丽常远的这种喜剧一家三口的设定是让人非常喜欢的。
常远穿回到过去,为了自己妈妈,成为爱情保安,甚至还为了父母的爱情想尽了办法,替妈妈出谋划策追到爸爸,这种朴实无华,但却又很浪漫的爱情是很好磕的。
这次魏翔和马丽凑成的这对CP更是让人觉得很温馨的了,在这部电影当中,能够让人在欢声笑语中也能够收获到一份温暖的亲情,这就是为什么很适合和家人一起去观看的原因了。
电影的内容设定也是非常有趣的,穿越到过去成为了我爸我妈的哥,自己不仅能够见证他们这对恋人的爱情从萌芽到修成正果,甚至还能够弥补自己小时候所缺失的那些温情时光,所以相信大家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能够在欢声笑语当中收获到更多更重要的情怀,能够理解父母的一些不容易,在中秋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更能够理解与家人之间的温情,这也是这部电影想要给大家带来的更多情感体现吧 导演正是用这种细腻的人物刻画,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些温情的故事情感的流露,表达也非常的自然,不会让人觉得非常生硬,这些故事的情节也是自然而然的,对人的内心造成的影响,作为中秋上映的一部温情喜剧来说,是值得大家一起来观看体验的。
太难看了,真的太难看了,怎么能这么难看了。
太烂了。
虽说喜剧电影评价一向很难,毕竟观众笑点是不同的。
但很多被批评的喜剧,要么是笑点低级,要么笑点尴尬,但这些起码是有笑点,只不过不容易get到。
而这片,是根本没有笑点。
我就想问编剧编这玩意儿的时候痛不痛苦,演员演的时候痛不痛苦,反正我看得挺痛苦的。
这个电影讲了男主出生就没了娘,亲爹老伍还特别嫌弃他,在老伍投河之后,男主找存折时翻到了一个戒指和日记,然后就穿越了。
完了还在板子上一本正经扯了半天穿越公式,说日记是触发媒介,可后面吊打强子,给强子送吃的的时候,我也没见他用日记啊。
后面穿越救妈时还说戒指能量不够了,我寻思前面根本没提过这个设定啊。
这个穿越设定是真的随意啊。
等到见了男主亲妈大六,怀孕参赛够离谱了,还要因为设备问题盲焊,老伍带戒指把手指卡出来,大六展现0.2秒的反应时间直接用机器把戒指震碎了。
匪夷所思。
之后的核心冲突是难产保大保小,男主为了救妈要把自己弄死,这真是我见过的对《蝴蝶效应》的最恶劣的模仿了。
我都看吐了。
然后更让我震惊的剧情发生了,他妈把生命力给了孩子,然后男主就活了,绝了。
最后说一下老伍,窝囊又懦弱,只顾着自怜自艾,无视对儿子的呵护,全片最tm恶心的人。
虽然他把我养大,但从小他就不喜欢我,好像打我生下来,我们就是仇人。
看了一半,我默默的想,他从小就不喜欢你,会不会是因为发现你越长越像和以前你妈关系密切还经常神出鬼没,但自打你出生你妈去世就再也没出现过的一个男人。
电影戏仿了很多类似的电影,例如常远在父亲的病床前睡着,醒来的时候连打光都和《你好,李焕英》里一样,幸好不是在这里穿越,不然就是照抄了。
而剧情很容易让人想到《乘风破浪》,不过任意选择穿越点是个很偷懒的设置,这样相当于把一个有关联的长故事,拆分成了若干个独立的短故事,就可以在无法发展下去的时候,选择跳出。
省去了必须将故事说圆的麻烦。
马丽的角色也基本上还是另一个马冬梅,但只是《夏洛特烦恼》前半段的马冬梅,强悍且痴情,但没什么层次变化。
魏翔还是不错的,麻花的每个人个人特色都很鲜明,沈腾是,马丽是,魏翔是,常远也是。
你甚至觉得就算看剧本,让你从麻花里挑演员,你也会挑这些人来演。
不过从喜剧角度来说本片的笑点就很难说得上优秀了,最多是春晚小品水平,还是这几年的春晚。
这或许也是最后下猛药让母子争死的原因,比不了笑就比惨,这一家子,一个医院里躺着长时间昏迷,另外两个争着死,谁能比我惨。
喜剧的尽头是悲剧,我这还不够悲么。
魏翔和马丽饰演以前年代的情侣,某些瞬间,还真有父母那辈爱情的样子。
影片笑料是有的,但这样模式化“笑中有泪”的电影观众也麻木了,而且片中确实有一些逻辑不能自洽的地方。
最大的亮点和笑点是贾冰饰演的强哥,坏人模样拿捏得死死的。
魏翔演厂子里的技术员,懦弱成这样也算是奇葩了。
单亲的小伍穿越回过去,见到了早逝的妈妈,努力撮合妈妈和爸爸在一起。
小伍比那时候的爸妈年纪还大,所以被他俩叫“哥”。
最后妈妈怀孕难产,主张保小不保大,小伍觉得自己影响了爸妈的幸福,便试图在腹中自杀,使妈妈活下来,但妈妈的意志更加强大,生下了他。
“历史可以改变,但改变不了的,是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
”救妈失败,却体会了一直缺失的妈妈的爱。
私信+++qun:
不得不说,《哥,你好》选在中秋档上线,多少是有点小心机的。
因为本质上,这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适合在阖家团圆的中秋假期带着父母一起去看,看完了情之所至,父母没准还能跟子女交交心,聊聊自己当年的爱情故事,拉近父母与子女的距离,促进彼此的了解与理解。
毕竟,这部电影是以小伍父母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很容易激发父母那辈人的青春记忆。
我看的那场里,也确实有年轻情侣带着父母一起来看。
作为一部喜剧,《哥,你好》确实轻松好笑,尤其是在小伍开始穿越之后,影院里时不时会传出一阵笑声。
父子差辈儿,夫妻“性转“,用”错位“的关系制造笑料喜剧片制造笑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周星驰的喜剧片就用“无厘头“来制造笑料。
《西虹市首富》则采用的是特殊的情境设置,即让主角在一定期限内花光十个亿,这实际上是通过比较取巧的方法制造喜剧笑果。
而《哥,你好》制造喜剧笑果的方法也是比较取巧的,它主要是通过两组特殊的关系,来制造笑料。
一组关系是小伍和他的父母。
主角小伍穿越后,成为了父母的“哥“,从而造成了和父母关系上的”错位“, 由儿子变成“哥”后,很多不能做的事变得能做,很多不能说的话变得能说。
而从观众的角度看,其实小伍的身份就还是儿子,所以他做那些事儿,说那些话,就变得好笑了。
电影开头的部分,小伍穿越回了母亲陆春丽洗澡的澡堂子,被去澡堂子偷窥的流氓错认为了“同好”,在逃跑的过程中,一不小心砸到了年轻时的父亲伍红旗身上,破坏了父母的完美邂逅,于是,他不得不再次穿越回去撮合父母,当起了父母的红娘。
这一次穿越,小伍还不小心被母亲陆春丽认领当了临时男友,还帮父亲教训了夺走他挚爱还当众打他的暴发户强哥。
这些情节都是非常好笑的,尤其是贾冰利用穿越技能吓唬强哥那段,真的是又爽又好笑。
当然了,玩梗儿玩得最好笑的部分,其实还是小伍帮父亲伍红旗谈恋爱那段,在经历了KTV的事件后,伍红旗和陆春丽又来到一家商店门口喝汽水,两人坐在一起默默无言,而小伍则拿出一朵花来给伍红旗,还恨铁不成钢地逼着他主动跟陆春丽说话套近乎,简直操碎了心。
后来,眼看着两个人要散,小伍直接拿起吉他唱起了父亲最爱的歌,这才让父亲和母亲感情极速升温。
一个儿子为父母的恋爱操碎了心,又买花,又逼着父亲主动搭讪交流,这种种行为,都是“错位”的,也是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
或者,现实中是恰恰相反的,可能是父母为了子女的恋爱操碎了心。
但这种“错位”,显得荒诞而好笑。
包括后来小伍导演了父母的婚礼,往母亲的水杯里放打胎药,被父亲喝掉,都令人捧腹。
而影片中的另一组“错位”的关系,其实就是伍红旗和陆春丽,陆春丽被塑造成了“女汉子”,在伍红旗痛失所爱悲伤至极还被暴发户殴打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保护了伍红旗,有点霸总的味道;在两个人拍结婚照时,我们通常看到是女生会朝男生的肩膀上靠,但是陆春丽却把伍红旗往自己的肩膀上薅;陆春丽做了结婚戒指,也是她给伍红旗戴上的,而且说怼就怼了进去……这种性格上的反差,制造出了一种很特别的萌感。
当然,影片中也有一些其他的比较好玩的梗儿,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一个是,在电影的结尾,小伍的婚礼上,主持人请伍红旗的前女友也是小伍的证婚人秦阿姨上台讲两句,秦阿姨却不断引用泰戈尔的诗。
主持人听得有点不耐烦,笑着说:“都是泰戈尔在说,您自己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具体的台词记不得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这算是对那些热衷于引用名人名言的人的一种辛辣讽刺吧。
不得不说,这个主持人简直就是我本人的嘴替,我其实对于总是喜欢引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观点的人也颇有点意见的。
满嘴说着别人的话,可是你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在哪儿呢?
喜剧外衣下,是亲子关系的难题在好笑之外,其实《哥,你好》也探讨了一个困扰着很多人的话题,那就是如何和父母好好相处。
《哥,你好》中,小伍和父亲伍红旗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糟糕的,也许是因为小伍的出生,让伍红旗失去自己心爱的人,所以他对自己的儿子比较严苛、漠视,应该是缺乏关爱的。
影片开头,伍红旗得了老年痴呆症,经常把小伍认成哥,他专门为自己的“哥”准备了生日蛋糕,当小伍提出自己的生日愿望是拿5000块钱和自己的女友求婚时,伍红旗果断拿出了5000块钱。
但是当小伍要接过去时,他却突然又恢复了正常,劈头盖脸把小伍骂了一顿,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连5000块钱都拿不出来?
”伍红旗不满意儿子从事的职业,也不满意儿子的现状。
可以说,他和儿子小伍之间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小伍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总把自己关在书房里。
正是互相不理解,才让父子关系越来越糟。
伍红旗落水后,有意识,但是无法行动和说话,小伍问他“在你眼里,我算是个好儿子吗?
”伍红旗竖起了自己的中指。
毫无疑问,在他眼里,小伍不是个好儿子,但同时,他自己,在小伍眼中恐怕也不是好父亲。
小伍在穿越之后,才渐渐地了解了父亲和母亲过去,通过亲眼见证甚至参与了父亲母亲的恋爱和婚姻,他才终于知道,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刻,而在母亲难产的过程中,母亲做出了牺牲自己,保留儿子的决定。
母亲陆春丽当然是伟大的,但是同时,也为父子关系埋下了雷。
因为伍红旗挚爱陆春丽,所以他会认为是儿子让自己失去了挚爱的老婆,才会对儿子比较冷漠。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怀念亡妻,在一本又一本笔记本上写下了“想念你”,所以对儿子的关爱则少得可怜。
在知道了这一切后,小伍终于理解了父亲,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母亲的生命,毕竟,也许牺牲自己,父亲和母亲就会幸福地走下去了。
在小伍看来,自己是父亲和母亲的爱情悲剧的源头,所以他想把幸福还给父母。
但在他在母亲肚子里自我了结时,母亲却用生命保护了他的生命。
也许,就在那一刻,小伍终于明白,赋予他生命,其实是母亲的选择。
如果父亲的态度让小伍觉得自己存在是一个错误,那么母亲的选择,则会让他放下这种念头。
因为在那一刻,他一定是感受到了浓烈的爱的。
实际上,父亲伍红旗也一直是关爱儿子的,甚至于他还为儿子存下了五十万,以便他结婚用。
本质上,《哥,你好》在穿越这个设定之下,所要表达的,其实是父母和子女应该多一点了解和理解。
当彼此了解了对方的故事以及对方的想法,也许沟通就会变得顺畅,关系就会变得更加亲密。
就像小伍,他只有“穿越”回过去,了解了父亲对母亲有多么爱,了解了父母在生自己时做出了多大的牺牲,也才会理解父亲对自己别别扭扭的态度是怎么回事。
只有理解了父亲,父子才能解开心结,达成和解。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可能“穿越”的,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和父母成为兄弟,我们能做的就是和父母交流,去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爱有时候并不是不存在,而是被刻意隐藏了起来。
很多糟糕的亲子关系,也许都是父母和子女间的彼此傲慢造成的,父母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而孩子也无法理解父母的想法,所以双方的鸿沟只会越来越深。
俗话说“多年父子成兄弟“,事实上,现实中肯放下架子和儿子做兄弟的父亲,以及能和女儿做姐妹的母亲,终究是少数。
但是如果能做到,那一定是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哥,你好》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看的电影,因为他带来的远不止欢笑,它还试图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告诉父母和子女如何交流和沟通,如何理解和和解。
如果真的看懂了这部电影,是可以帮助改善和促进亲子关系的。
还是那句话,也许穿越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了解,是有可能的。
电影《哥,你好》终于上映了,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我一直都在说这是一个给大家造梦的电影,很多人都有穿越回过去的幻想,我也有,但现实虽不可能让我们回到过去,可在电影里便有这个可能。
前几天有人给我出了一道题,一共是6个幻想的选项让我选,有什么给你5000万,有让人变瘦或者回到10年前又或者让父母健康。
我当时选了回到10年前,要是有机会回到10年前再回到现在,可能我都不会有现在这个工作了,也不会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我还是想着,要是能回到过去去改变一些东西,弥补上那些遗憾,那些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前段时间我还翻到1979年父母在中山公园的合照,也幻想了一下如果可以穿越回去的话跟他们一起逛公园多好。
但是又仔细思考了一下如果真的穿越回去了,我应该不会去跟他们见面,只是在远处默默的看他们一眼就行,看看年轻时的父母到底是什么模样。
首映礼的时候,我也请了我的父母去看,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带他们回到过去吧。
打我记事起,我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就跟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一样,真诚勇敢的母亲和沉默寡言的父亲,这也是《哥,你好》中陆春丽和伍红旗的角色翻版。
中国式家庭有一个最大的特质一家人都不善表达,特别是不善表达爱。
因为不善表达出情感,也就都不容易去释放情感了。
我的父母对我或者是他们本身之间的爱情也是一样的,他们总是习惯把爱、关心等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事情上,落到非常实在的生活细节上,然后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句“我爱你”,永远不会说句“你辛苦了”。
你能说这不是爱吗?
他们的爱永远都是用最实实在在的方法爱着对方,然后念着对方。
这种情感是我在电影《哥,你好》中想要展示给大家的,虽然不善表达,但它依然很结实,依然很有力量。
这几天也有很多记者问我,在拍摄《哥,你好》时印象最深刻是什么时候,深刻的瞬间有很多但非要说最深刻,只能选择一个的话,我会选择工厂婚礼的那场戏,我记得在监视器面前拍的时候,我就已经热泪盈眶了。
那个时候我也在幻想,如果主人公是我,我能经历和参与父母的婚礼,那是一个多么美妙,多么动人心弦的事情。
所以我特别感谢电影,电影最美好的瞬间就是能把我们的梦放进去,能带着观众做一个梦,希望这一次大家能跟着小伍尽情地去感受,尽情地去沐浴在这种幸福里面,即使是在这种我们假设的幸福里面,也能感受到那些爱和美好。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和自己的父母、孩子一起走进电影院去看《哥,你好》,去做一场美妙的梦吧!
《哥,你好》片场工作照
穿越剧分成两大类:魂穿和人穿。
魂穿就是灵魂穿到某一时代进入某人身体。
典型是《夏洛特烦恼》《天才基本法》。
PS:“循环”这种是魂穿这种大类别里的一个分支。
人穿的就是本人本体全部穿过去。
典型的就是《寻秦记》《终结者》《李焕英》这部片的设定是人穿+过去+随意自由穿。
描述完毕,下面是吐槽。
一言总结:套了《你好李焕英》皮的《回到未来》+《蝴蝶效应》的缝合怪。
千万别拿它当喜剧片,真的。
连轻喜剧都算不上。
全场没有一个爆笑的点。
说催泪吧也是尴尬的抠脚。
剧情和《李焕英》高度类似但是差得太远了。
主角人物单薄,所有配角人物就是白板。
矛盾冲突少,人物动机也莫名其妙。
拿去年的《李焕英》比。
李焕英里所有的配角都有出彩的表现:厂长公子李光林到非主流冷特三兄弟,从争风吃醋的王琴到闺蜜团包玉梅毛子妹秃头女。
连保安队长何欢,厂长,贾文和这些很小戏份的角色也是有出彩的展现。
换到本剧:秦阿姨???
你的出场让我原以为是感情路上的第三者,主角推动剧情路上的大BOSS。
结果呢?
念了两场戏的诗词?
莫名其妙的傍大款给魏翔戴绿帽子?
然后抽了一个大嘴巴就没戏了?
没有足够的冲突啊!
其他闺蜜???
出场的背景板,借她们嘴快速带出主要人物。
然后歌舞厅里坐着当花瓶??
然后大赛上当旁白主持人??
然后最后结尾典礼上再不疼不痒的露个脸???
贾冰???
出场最突兀。
带出了国企改革工人下岗等等时代背景问题。
但是太突兀了。
最后变成流浪汉也很突兀。
还有么?
没了。
我觉得,核心问题在于剧情推动上的巨大割裂感。
李焕英也好,回到未来也好。
剧情是连续的。
而本片的设定就是这一场戏和下一场戏在剧情上一隔就是三四年。
中间的感情铺垫,人物关系与性格变化完全没有!
观众缺乏与剧中人物在情感上的共同成长变化。
因此当然在最后的高潮阶段,气氛烘托到那个份上了猛地煽情催泪,而观众很难产生共情。
总之我还是比较失望的。
有剧本的原因,也有导演的原因。
多次改档,最终定档中秋,本身电影属于阖家欢喜剧,所以也算是符合中秋团圆的调性。
现场采访时有人问导演,怎么看剧本整体穿越包括时代背景与《你好,李焕英》的剧本有点相撞,导演说,其实两个剧本是几乎同时创作的,只是李焕英先被拍了出来,所以只是巧合,当时并不知道李焕英这个故事。
我信,其实说白了,李焕英的故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点子好借鉴的。
说回我们这个电影。
主角小伍因为阴差阳错一次穿越时空,导致了父母错过了相识,又怕父母错过就没有了自己,于是乎开始了后面不停来回穿越,最后见证父母爱情的故事……怎么样,整体的故事设置其实更像《回到未来》和《乘风破浪》不是吗?
和李焕英有啥关系?
但是这么设置其实也有风险。
来回在过去与现在交替,就会有“祖父悖论”的存在,可是电影又用喜剧的形式将这个影响效果给掩盖了,让编剧可以不将脑力浪费在逻辑辩证里,全情投入进情感和喜剧效果的氛围营造,这点其实还蛮有意思的,不仅编剧,观众也可以不用较真比较了。
但是这么设置其实也有他的缺点,那就是故事内容容易有割裂感,导演其实也想到了这点,没记错的话,全片小伍一共穿越回去了六次,所以导演设置了母亲的日记和父亲的日记两个介质来推动故事进程,前半部分母亲视角父亲戒指,后半部分父亲视角母亲戒指,但是仔细看可以发现,导演并没有很明显的进行不同视角的不同体现,甚至其实一直在混用视角,而且第三次的穿越也就是技巧大赛那次的设置如果是为了作为串联整个故事父母视角两部分的连接桥,那突兀的回去的理由,让这个桥其实没有起到链接的作用。
第两次穿越完,本身爱情的故事就结束了,导演用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片段闪回凭一段曲中舞将整个相识相恋相爱结婚怀孕的过程省略了。
所以可以想见到导演的故事重点并不在爱情,而是后面的亲情温情部分,那么中间这次技巧大赛做戒指就成为了很重要一个后续故事展开的起点,然后这一块其实没有做到顺畅和出彩。
以及小伍后续寻死的理由也来的有点牵强,导致故事最后主题的升华相对来说有点力不从心。
接下来说说做的好的地方,好的喜剧一定是笑中带泪的,让你或泪或笑,穿插体验情绪的来回反转,开心麻花(这里特指话剧)的本子在这块一直做的不错,后面两次生产的悲情情绪烘托中间插入了小伍回去放避孕药,劝打胎的喜剧情节,其实做的是相当顺滑的。
然后就是一些细节镜头的处理,类似病床上父亲的中指(这个一闪而过),小伍计算回去日子时展现的数学能力等都是一些不错的埋的点。
包括最后结局那段超现实的打球片段,也是一个我认为特别棒的设定。
演技部分,其实除了常远的“稳定”发挥之外,魏翔和马丽还是继承了《杀手》中优秀的演技的。
马丽的表演其实属于喜欢的很喜欢,讨厌的不待见的风格,大大咧咧咋咋唬唬,舞台感爆棚。
而魏翔我一直以为他是利用浮夸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特点的一把好手,直到这部戏最后老伍上台致辞那段,才看到,原来魏翔,也可以把人物情感处理的那么细腻。
最后不得不说下本片我认为最亮的仔——强哥贾冰。
贾式表演风格,无论是小品还是电影,总是有那么一种力量,将别人的喜剧点用自己的风格气质成倍的反打给观众,以扩大喜剧效果,我愿称之为“太极喜剧”,本片贾式笑果依然在线,可以抱有期待。
所以这是个优点明显,缺点拧巴的大团圆喜剧,抛开各种网络上的成见,其实论内容是可以在中秋档买一张票去享受两个小时的欢乐时光的,毕竟生活没有那么快乐,那就看点有意思的欢乐一下,个人认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观影过程中就觉得,好些桥段和场景都跟《李焕英》出奇的相似,不知道这属于巧合还是喜剧编剧造梗能力的江郎才尽。
但看完之后我的评价是:远远比不上《李焕英》。
1.同样是穿越——《李焕英》的穿越情节可能占了整部影片90%以上的篇幅,总体来看整个故事的完成度是很高的,时间线和发展节奏也比较自然顺畅,逻辑线也是完全可以自圆其说的。
整个故事就像是贾晓玲做的一个长长的梦,在梦里完成了对母亲的理解和自我救赎,但梦境和现实之间的壁垒依然泾渭分明,完全没必要打破。
影片最后来了个出人意料的反转,这个设计即便说不上有多么高明,该夸一句“画龙点睛”“锦上添花”还是不为过的吧。
与《李焕英》的穿越部分直接构成整部影片的主体框架不同,《哥,你好》的穿越是过去和当下两个维度各参一半的。
主人公在不同的时空场景之间反复横跳——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朋友们的感觉如何哈,反正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可能就像贾冰饰演的罗阿强一样充满了迷惑。
显然,主人公对过去强行施加的外力很有可能会导致事情发展与当下现实产生冲突和矛盾,但编剧似乎没有能力去处理这么复杂的命题,所以整个故事的脉络就被搅得非常混乱,有很多细节和情节设定是没交代清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有些地方没有办法实现逻辑自洽——比如,到底有多少枚戒指?
老伍灯下挂着的那枚是马丽后来再做的吗,能量不够了为什么不用那一枚来穿越呢?
老伍都昏迷了怎么还握得住酒瓶?
小伍的穿越为什么会跑到老伍的脑海里?
老伍不是情况不容乐观吗,怎么最后突然好了?
以及最后马丽的出现是灵异事件吗...不光拼凑痕迹明显,就连几位主演最拿手的搞笑也因为故事的不合理显得特别生硬和尴尬。
主角活了三十多年,竟然一直不知道母亲的死因,而老伍也因为妻子难产死亡而在往后的三十年里和儿子形同陌路宛如仇敌,而这样的矛盾竟然只需要“穿越”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非常的悬浮且不足以说服观众。
2.同样是歌颂母爱——情节上的小问题也就算了,我认为最致命的硬伤其实在于情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初《李焕英》在票房成绩上一路飘红,还惹来不少非议,毕竟就整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艺术质量来看,它还远远称不上完美。
可这一回看完《哥你好》,你不能不承认,《李焕英》还真不错。
你可以挑出它无数个在技术的缺陷和细节上的瑕疵,但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情感浓度这方面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那可是贾玲掏心掏肺的真情实感啊!
《哥你好》就差得太远了,最后半小时一直在强行煽情,真的很尬,最不能忍的是,都2022了还在保大保小?
还要通过这么烂俗恶臭的选择题来表现母爱的伟大,我tui!
主创对母爱的理解和诠释就这水平吗?
真的low得不能再low了!
总的来说,这部《哥,你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像是一部东施效颦版的《你好,李焕英》,也确实有人称之为穷人破产版《李焕英》——只不过少了温情和感动,多了一些自以为是和烂俗剧情。
从出发点和立脚点的角度来说,贾玲之所以拍《李焕英》,是因为那是她一生难以释怀的伤痛,她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弥补遗憾、与自己和解。
但在《哥,你好》里面,显然看不到这样真挚热烈的情感倾注。
纵然母爱是歌不完颂不尽的,但关于这个命题的表达真的已经足够多了,如果确实没什么想说的就别拍了真的,别再像小学生挤牙膏写作文一样,用低质量剧情、喊口号式表达、尴尬而强行的煽情以及最过分的——迂腐低俗的价值观——来亵渎和消费母爱了!
开场五分钟就能猜到大结局的片子真的够多了……同样是下一代穿越到上一代,和父母成为朋友,一步步见证了父母的爱情和自己的诞生。
虽然穿越的片子不讲逻辑,但这人设和剧情确实有些大同小异。
马丽电焊比赛直接让我穿回看张小斐打排球比赛。
女主人设相似八九分。
正直有担当,有能力有技术,贤惠持家,以爱情、孩子为先,愿意奉献自己。
连戒指、婚礼仪式都能自己搞定的女人,多么可靠,多么值得托付。
但看不出缺点的真空人设,有点没意思。
不止陆春丽,这部片子就没有让人摸不透的角色,人物一出场,就能预感到他会做什么事、说什么话。
还有后面的煽情戏码,非要用保大保小这种情节强行be才能让整个故事成立,才能证明亲情,才能让父子的心结解开吗?
如果喜剧也可以流水线生产的话,开心麻花已经拥有不独门的核心配方了。
马丽二搭魏翔,喜剧表演游刃有余,故事的设计充满了惊喜。
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本就是“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的过程。所以,一个朴素的爱情故事,附以一个孩子试图杀死自己换回母亲生命的亲情故事,构成了一个忍俊不禁的“哥你好”。不过比起影片本身,映后分享的父母爱情更令人动人一些。22.09.11 2.0已经开分了就确实没必要继续理会保护期了。至于为什么最后还是给三星,是因为前两版更烂,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保留了第一版的结局和第二版的大部分调整,至于后面还有多少版我也不清楚,与前司的缘分到此片上映为止可以说是正式结束了。
电影的穿越部分段落的布景很有年代感,氛围感,让人充满了满满的回忆
食之无味的陈词滥调,弃之可惜的情感轰炸。
李焕英性转版,抱着很低的预期看竟然还可以,只是说它是喜剧有的地方又很严肃,说它是严肃的剧情片又想要搞笑,有一点割裂。结尾如果儿子穿越回去用脐带缠死自己换回母亲的话会更好。
其实对主演都很有好感的 父母辈的爱情我也爱看 但就是故事也太像《回到未来》了?
无功无过,实无新意,一般乐呵。魏翔老师化妆给磨了几层皮似的,好光滑Q弹。
印象最深是贾冰的强哥,港台腔和东北腔的丝滑互换简直了。马丽始终很稳,复古风和伸张正义戏份太适合她。爱美好而伟大,却也很容易变成束缚和羁绊。开心麻花走起煽情路线也很不错。舞台剧感已经弱化很多,有进步。Y1
烂的不能再烂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片子接地气。一看这个海报就知道这个电影有点思想,有点主义在里面。更重要的是,电影里的所有细节和梗把普罗大众市场分析地非常透彻。
思念你,永远!
马丽和魏翔的cp火花越来越好了,第一次正视常远的表演,开心麻花这次交出了一部不错的作品。很喜欢亲情为主题的电影,“哥,你好”后面还跟着一句“儿子,对不起”——在一个家里,母亲才是真正的情感支柱。许多地方拍的都很细腻,小伍的循环穿越既是父子和解,也是自我救赎。
唯一的优点是女主很优秀,38红旗手还有80年代的氛围,看着真喜欢还很喜欢当主持人的短头发的女演员,演得很好。开心麻花没人研究剧本的吗?毫无章法,开头跟结尾都打不到一个点上。要救你爸就救你爸,救你妈就救你妈,至少开头要说清楚。结果两条线全混在一起,而且还没有任何的关联……光写思念你三个字有什么意思?也太能省事儿了吧肚子这么大还打掉???保大保小强行煽情,能不能尊重一下医学片子应该叫你好妈,哥不来捣乱 屁事儿没有无意中抢到了免费的票,不想给人家浪费了 要不然我就不去了😅
多一星纯属给魏翔
伤痛遗忘,中影表达。
讲道理还行,至少并不难看。
这类题材已不再新鲜。《你好李焕英》加《蝴蝶效应》以及一堆电影的合体,拼拼凑凑也没凑出来个什么。还有一点,就非得靠保住个孩子并且舍弃自己的生命才能体现出女性的伟大?这一点我是真的没看懂,并且一星。拜托不要再如此消费女性了。
比较老套,致敬和借鉴太多,能看下去。
掀床垫那个场面简单来说就是浪漫至死
竟然给我整emo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