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榜为喜剧,而且男主角又是摇滚校园的那位,本以为肯定很好笑,可是看着看着怎么就变成了艺术片呢?
看过这部电影已经有2周了,脑子里还是很清楚的记着电影的大部分情节,如果说没有最开始的胖子沃尔,这部片子可能真是最最无厘头,莫名其妙的片子了,但也正是因为胖子沃尔,这片子最后的感动又来得莫名的牵强。
再反复去说剧情已经没有意义,总的留给我的感觉还是一些让人头脑发胀,呵呵
《王牌制片家》的故事发生在一个DVD光碟开始淘汰录像带的时代。
弗莱切先生有一家录像带出租店,传说爵士乐界的传奇人物费兹•华勒就在这里出生,然而他却面临着录像带产业的衰落,还有房屋被社区拆除的限令。
弗莱切先生要去旅行,把生意交给了店员迈克打理。
迈克的老友杰瑞被发电厂的辐射电波干扰到全身带磁,成天神神叨叨的他不小心把整个店里的录像带都洗掉了。
生意要继续,还得瞒天过海,迈克和杰瑞只好扛起摄像机重拍经典,自编自导自演小镇居民想看的各类大片。
他们的处女作是《捉鬼敢死队》。
迈克和杰瑞的第一次拍摄过程令人捧腹又担忧。
一架便携式摄像机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粗制滥造的道具,劣质的特技,台词前言不搭后语,最后草草结束,直接从摄像机里取出来就递给了客人。
关键是,这个缩减成20分钟版本的《捉鬼敢死队》竟然完全没有经过后期剪辑和处理,简直就是混乱加荒谬。
可更荒谬的是小镇居民们都非常喜欢迈克和杰瑞极富创造性的重拍作品,排起长龙点名要求拍摄他们心中最爱的影片——《尖锋时刻2》、《狮子王》、《机器战警》、《金刚》、《黑衣人》……迈克和杰瑞的成功之道其实就是美国电影最原始的“棍棒喜剧”,由此可见,我们观众对于电影的要求真的不高,无非是娱乐嘛,乐到我们心坎里就算对路了。
何况,迈克和杰瑞的电影人人都有参与感,那就更让人欲罢不能了,谁不渴望在大银幕上变身英雄或美女?
弗莱切先生回来了,小店拍电影的事业蒸蒸日上,却依然摆脱不了拆迁的厄运,一拖再拖,成了社区的钉子户。
雪上加霜的事情发生了,他们的重拍被法律制裁为对好莱坞大电影公司的侵权,录像带统统被粉碎。
两个危机促使他们要拍一部原创电影,小镇居民一齐出动,拍摄了传奇人物费兹•华勒的一生,以证明小店以及小镇的历史价值。
片尾,银幕上的光影在孩子们的脸上闪动,路人们聚集在马路上看着从窗户里透出的影像,感动鼓掌,很有当年《天堂电影院》的味道。
说到这里,看来拍电影和钉子户倒有几分相似,都要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坚持精神,但是能不能坚持下去那还得看你有没有创造力,会不会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了。
百克赛小镇上,杰瑞和迈克是一对混混,迈克受录像带老板弗莱切委托照看录像带店,杰瑞恰巧碰上了磁化事件,把录像带全部洗掉了,为了能够对弗莱切先生有个交代,他们决定重拍被洗掉的片子,这让生意不佳的录像带店突然起死回生,联邦调查局找上了他们,所有的录像带被销毁了,他们的店也面临被拆的境地,杰瑞和迈克决定拍一部关于小镇上有名的爵士乐手的片子,他们能成功吗?
最近很喜欢Jack Black,一名非常聒噪以及非常乱来的摇滚青年。
所以从他的Be kind rewind上线开始,就一直拉习习去看,被她屡放鸽子直到电影下线都没看成-_-今晚终于在电脑上看完。
本来以为又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好莱坞搞笑商业片,就像School of rock一样,铺垫,噱头,高潮,都是他一手挑大梁推动,剧情紧凑,惹人大笑;再或者像Tenaciou B,充满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印记,关于一个坚持梦想的渺小摇滚英雄,好像是他自己写出来的一样。
这部里却完全不同。
电影名字的来历是因为它发生在一个出租录影带的小店。
所以善意的请求每名顾客看完之后倒带回片首,以方便下一名租赁的顾客。
在这部电影中,Jack Black不着边际的有趣和狂妄,以及Mos Def带点老实劲儿的笨拙,被导演用到十足十,但是你却不会觉得他们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他们自然的好像只是出现在镜头中而已。
没有刻意的特写和着墨,故事并不依赖谁而展开,事实上,这部剧看下来,我不觉得有主角配角之分。
里面每个人的脸我都记得,每个人的性格都跃然纸上。
不用无休止的长镜头,不用手提摄影机的摇摇晃晃,不用一脸朴实的本色演员,这部电影却能被演绎的如此真实,如此强大,如此有说服力。
我喜欢。
非常的喜欢。
影片的最后,爵士钢琴音符缓慢的流出,镜头一一划过每个现场观众的脸,随着剧情,见到他们大大的笑容或是黯然的神色在明暗中闪烁,让我突然记起了电影最初给人的感动。
抱着玩笑的心情打开的这部电影,稍感开头粗糙还一度溜号,怎么也想不到,居然会在片终处潸然泪下,不论怎样也无法打住。
http://rainonroof.blogbus.com/logs/25671195.html
那些挣扎扭曲的人性,那些咆哮在心底的欲望,那些黑色流脓血的恶花,那些光芒万丈的词语和英雄神祗,那些闷骚的内心暗涌,那些狂野又无法更近的性,那些刺激的,那些冷静的,那些有故事的,那些没大脑的,那些画面,那些声音,那些名字它们吵吵闹闹,它们进攻欲十足,它们背负着不同作者的世界观和诉说欲望,那怕最平庸的一帧胶片上都印了大张的嘴……当这一切无法抑止的进行着的时候,那个家伙走了进来,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这让世界都安静了一下。
“听我说”他有礼貌的点点头,捏着手里老派的圆顶礼帽:“我是个有名的人,我是个制片家,一个王牌制片家。
”============================================《王牌制片家》是我本人这一年来看到的最好的电影。
成本低廉,故事平淡,人物关系简单,笑料陈旧,画面平凡,呃,请等一下,您确定您是在介绍一部好电影么,是的,请别打断我,也许他一无是处,但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够一些暖洋洋的东西在心里流淌。
这是个没有什么亮点的城市,没有工业,没有科技,没有漂亮闪光的少年,没有流行,没有时尚,这是一个时间流速都比别的地方慢的小城。
一个曾经住过著名乐手的房间,现在的出租录像带小店里,一个怀旧的老人,一个帮忙的小伙子,和一个打秋风的轻度妄想狂,挤在这个城市的角落——混吃等死,他们三个人拒绝DVD,其中一个拒绝电波,后来他还拒绝电。
这几个主演设定看起来无论如何都是要被革命的对象,他们保守、病态、抱残守缺。
在信息时代里以蜗牛般的速度干扰着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这真让人讨厌,他们就象是一辆慢慢的慢慢的慢慢的行进在快速路上的破七手夏利,我们不得不狂按喇叭从这些慢吞吞的家伙边上超过去,这样才能让我们心平气和的以100迈的速度继续生活。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那破夏利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让他们坐上我们的改装马6,风驰电掣的行进在我们的时间表里。
美国人也打算这么干,所以他们的那座慢吞吞的楼要被拆了。
老头子决定出去考察一下大城市里的先进生产示范店的经营经验,黑人小伙和白胖子看家,老头子还留了个心眼派一位淑女做监督。
然后胖子出事了,这个拒绝电的家伙决定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际,他无畏的冲向了变电站。
然后,丫被磁化了。
这家伙来到了录像店,他把所有的录像带都消了磁。
为了应付来检查的淑女小姐,黑人小伙和白胖子开始拍一部所谓的“瑞典版”捉鬼敢死队。
然后大家伙都开始喜欢上了这个点子。
当他们干的越来越让这部电影象一部闹剧的时候。
几个扫黄打非的家伙出现了,就象我们在电视报道里看的那样,一台压路机干净利落的了解了这事。
那几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的家伙都只是些维护法律的正直的家伙。
看着带着泪花冲向压路机居民们,一位女士问另一个家伙:“我们都是坏人,对吧。
”房子还是要被拆了,黑人大叔告诉小伙子他以前说有个著名的乐手在这儿呆过是骗他的,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历史。
但他们决定还是要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城市的电影。
然后电影拍完了,大家伙在一起高兴的看。
然后是很多人高兴的看。
我在结尾的时候对肥宝说,这是我这一年来看到的最好的电影,我很久没有想这样因为电影本身感动了,也许感动这个词有些烂,换成触动会好一点。
这是一部讲述电影最本初快乐的影片。
我很久没有快乐的看电影了,我们装B的思考着看,我们放纵的爆笑着看,我们冷静的思辩着看。
今天,就让我们单纯一点,来,看电影。
只是,看。
我从来没有因为一部电影这么生气,因为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家伙说“真没想到我喜欢的杰克布莱克会出演这么一部大烂片”,此人的头像是【龙虎门】,呃……原来这就是他的评分标准?
我以为,说这部电影不好的都是没看懂的,没明白电影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中心思想知道吧,学语文的终极目标啊。
电影不也一样吗,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表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导演究竟要展现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此片的重点根本不在那些翻拍桥段,要是有人把它当作【约会电影】【洋葱电影】来看,那真是对全体工作人员的一种侮辱。
【约会电影】【洋葱电影】你不能拍吗?
我不能拍吗?
谁不能拍呀?
把商业片拿来恶炒,炒得屎尿屁臭哄哄除了自欺欺人就是把观众都当作白痴。
现在你去电影院里,像艾米丽那样回头看看观影的人们,那副所有人同一时刻因电影而产生的迷醉表情我不相信还能见到。
可是在【小心倒带】里面,这群小镇居民看着自己捯饬出来的粗糙片子就是那副表情,真正荣光满面。
他们几个人一组每组负责拍一段,之后坐在一起开会讨论段落顺序,还倒叙插叙说得跟真事一样;道具车不够用可以用硬纸板来代替;钢琴的琴键就几个大汉的手指头组合而成;有个白种人还硬是涂黑了脸要演黑人爵士歌手,原因是他很fat而这部电影就是在说Fats Waller的生平……这些大家聚在一起为一个目的努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经历,绝对都快乐过我们去看一部没诚意的商业大片。
以爵士乐开篇的【小心倒带】最后以老爵士的胜利告终。
米歇尔·冈瑞再一次把音乐和梦想全部都融化在一个看起来胡闹的故事里。
从【暖暖内含光】到【睡眠的科学】到现在的【小心倒带】这个作者导演拍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流畅,也更具独立精神。
不讨好,不献媚,只以自己的童心和梦想造就的色彩在说故事。
而他的叙事手法天马行空简直魔术师一般,观者都只有羡慕和倾慕的份,绝对模仿不来。
【小心倒带】被爵士乐润色后仿佛比【暖暖内含光】更加温暖柔和。
米歇尔·冈瑞也比【睡眠的科学】里擅长于表达自己的幽默感。
被磁化的杰克走着走着就被什么东西吸了过去,镜头很远只拍后背,但我们也想象得到那胖子一脸的愤怒和不乐意。
谁说朋克布莱克不适合这个角色呢?
要我说根本度身定造。
电影中他们问为什么是Fats Waller呢?
明明有那么多大牌爵士手为什么偏偏是他?
答说因为Fats是个快乐的人,是个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人。
哎呀,其实生活很有趣嘛,但都要靠真诚和梦想造就。
市川拓司在《恋爱写真》中描写过一个电影迷关口。
关口说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他很喜欢电影,最擅长的就是看电影,可除了看什么都不懂,不会拍电影,也写不了影评,但如果有什么地方需要职业影迷他倒是可以去应聘,绝对能当上优秀员工。
可是做影迷呢却挣不到钱,还得倒贴。
但我相信做影迷的碰到米歇尔·冈瑞这样的魔术师,倒贴也是乐意的。
米歇尔·冈瑞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跟比约克合作一些MV,他说“我和BJORK工作的时候,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的想法都来自她。
我并不介意,如果我拒绝那些奇妙的想法才是傻瓜呢。
”他说,自己永远活在12岁。
我为他鼓掌了 热烈的。
我知道,有些人一定会喜欢这部影片,觉得它是有趣的、富于灵感的,甚至是感人的。
但对于我来说,这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一段没有真实感的梦呓,一个过家家式的幻想。
导演米歇尔·甘德瑞这次玩得过了头,终于显露出冰山底下空空如也的基石。
米歇尔·甘德瑞一直以拍摄MV式的电影著称,他的《纯洁心灵的永恒阳光》、《科学睡眠》都是充满幻想性和音乐性的、飘逸的、非叙事性的作品。
这部《王牌制片家》,单看情节介绍,你会觉得很有趣:迈克在一家老旧的录像带出租店工作,他和杰里是一对死党。
在老板出去的几天里,电厂上班的杰里无意中身上带了磁性,把店里的录像带全都消了磁!
无奈之下,他们想出了用DV重拍电影租给顾客的主意,结果竟生意红火。
没想到影响大了之后,电影公司找上他们打官司,让他们变得一无所有。
于是,几个人下了决心,要拍摄一部真正属于自己和这个小镇的影片……挺有意思,不是么?
然而导演(同时也是编剧)并没有把它变成一个可信的故事,他似乎就用这个大纲开始了拍摄。
《王牌制片家》里杰克·布莱克重拍的那些经典电影,简直就像是小孩玩过家家,甚至比不上youtube里随便找的一段DV作品。
难道真有人会满心欢喜地花上20美元租来只有20分钟的录像带,看里面满身垃圾和废铁的杰克·布莱克演机械战警?
并要求他们一部一部拍下去?
这个支柱一塌,整个故事都变成了一出闹剧。
当甘德瑞的灵性试图与现实结合,它就变得既不沉稳又不飘逸。
当这个法国导演想要拍一部美式喜剧,就好比用法式蜗牛配了美式热狗,怎么吃都不对味儿。
前半部影片里,导演似乎在借着全民自拍的DV风潮大肆赞美Low -Fi(与高保真对应)、赞美自娱自乐、赞美民众阶层的自我表达、赞美体制外的"独立电影",并把电影公司塑造成了邪恶黑手的形象--天啊,那段销毁录像带的戏都快把人煽乎哭了。
但是别忙,甘德瑞似乎觉得还不够份量,于是在影片后面部分急转直下,改走了励志温情的路线,借老房改造之由又讲述了一个爵士歌手的故事,拍电影成了小镇居民(尤其是老店主)找回自信,重燃梦想的契机。
在这样一个看似创意闪光不断的影片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经典的好莱坞的煽情的大团圆的结局:所有小镇居民都沉浸在他们自拍电影的怀旧和温情之中,沉浸在自己创造的幻境之中;金钱有了,拆迁办的官员被感动了,迈克和杰里被追捧了,老人的梦想实现了。
也许只有我,在深深的失望之余怀疑着:到底是我们观众不够真诚,以至全无感觉,还是导演不够真诚,仅仅是在玩一个游戏?
不错的片子,有关梦想,有关坚持,在某些层面上来说有点励志,杰克依然那么能搞,不过片子的整体基调并不是恶搞,而使略带温情,虽然有些地方煽情显得略微做做,不过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好这一口的,片中模仿经典电影的桥段还是让人忍俊不禁。
故事挺扯的,但看到最后还是会有些触动,毕竟人通过努力得到了最终的回报,总是会引起人的共鸣。
唯一的不爽就是感觉片子拍的太满了,一直是对话加躁郁。。。
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印象最深的就是片子中间那段一系列恶搞影片的镜头,走的很帅。
在导演Michel Gondry的故事里,总充满着令人伤感却温馨的乡愁,这里的乡却并非故乡,而或许是每个人心底曾经的逝去的梦乡。
《Be Kind Rewind》的片尾曲叫《Fletcher先生之歌》,内容仿佛村头老人送别出走子女的寄语,学着小明那样随便意译一下好了:外面的世界大得很,打包好梦想赶紧去探险吧,别想太多,计划远没变化快。
你可以浪迹天涯,或者落地生根,穿上我的老靴子,我就在你的身边。
你会面对花花世界,新人新面孔,但别忘了这曲老调子;咱们乡下没啥了不起,不是你待的地方,不过好歹也是个地方,甭操心了。
要记得,回家后跟我们好好说说外边的故事,看看你说的有没有我唱得好听……你可以浪迹天涯,或者落地生根,穿上我的老靴子,我就在你的身边。
不知为何,总能在这歌中听出一种希望,也是自己现在最缺乏最需要的东西。
有人说结局太好莱坞了,我倒觉得还是很应该那么“好莱坞”的。
哪怕梦想到最后并不能确实的改变什么,甚至终归破灭,但至少很应该换回一些父老乡亲的掌声吧?
就当成一个被稍微童话了的现实好了,或者一个挺现实无奈的童话,和《科学睡眠》《永恒阳光》在这层感觉上还是很一致的,就像回到了当年那个只属于玩具小兵的世界;无论这种玩具小兵对导演说来是铁甲威龙尖锋时刻、纸皮城市皮影大马,还是那个围困着情感的记忆消除器。
Mr. Fletcher's SongMoe Holmes http://www.songtaste.com/song/401337/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this old place, hey Put your dreams in suitcase Go to explore another land Stand in a spot you never planned Chorus: You can scoot Or put down roots Use my boot, i'll be there too You can scoot Or put down roots Use my boot, i'll be there too You'll meet new folks And listen close This song hits brand-new notes Our town's not great But nothin' wrong Far from the world where you belong Chorus2: You can scoot Or put down roots Use my boot, i'll be there too You can scoot Put down roots Use my boot, they'll be there too Sit before me, tell your story Now here i'm close to you Pocket a book Of letters you got I'll tell it better than you thought (Chorus2)
Jack Black就是美国人的周星驰,但是他没有周星驰帅。
这部电影一如既往,还是讲小人物的大事件(Jack Black这种烂仔也演不了大人物),只是情节设计和场景构造都差强人意。
我就一直都想不清楚那个街区的居民为什么会喜欢他们粗制滥造的翻版电影,而且每一部都是Jack Black主演!
但是怀旧总是一件好事,能够把整个社区凝聚起来的东西也许就只有怀旧。
用香港人最喜欢用的一个词组,那就是集体回忆。
这是属于所有人的东西,是最能牵动所有人头脑中那根弦的神经刺激。
这一点也许就是这部电影唯一的一个亮点。
它的优点与缺点同样显而易见。纵使人物模糊、内容松散,但对电影制作艺术充满热情与想象力的展现,使得它的优势具有了压倒性的力量。最后一幕的动情俨然天堂电影院的Swede版。
对old movie 的致敬,Mos Def主演
hehe,好歹也向N部电影混了个好缘份,不错。
還是最喜歡無痛失戀。
这部Be Kind Rewind犹如一锅怀旧的烩菜,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严肃与恶搞并包,有精彩感人的瞬间,也有冗长无味的过场。总体说来电影仍不乏看点,尤其对于Michel Gondry的影迷来说,导演的个人风格依旧强烈可喜。
创意无限。独立万岁。 大爱Jack Black这个死胖子。大爱真有才的编剧导演。大爱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回忆带来思考的电影事业。
中规中矩中也有灵光闪现,冈德瑞用爵士乐,老电影做主料,加上一点点恶趣味的配菜弄出的一盘还算不错的大杂烩;中间那些"重制"电影的段子真不错,结局虽然太好莱坞了点,不过我喜欢。
小人物的电影梦想
没有想象中有趣,大多数时间中规中矩,结尾有点感觉
在商业电影泛滥的今天,我们还能拥有自己的电影是件多么可喜的事儿啊。
我们这些应该学学他们制作电影的精神和一些聪明的手法
we make movies,we tell stories,we change historis,we creat future
温情又搞笑。大爱杰克·布莱克~\(≧▽≦)/~啦啦啦
看到最后,依然还是哭了。
jack black烦死了,只会耍宝。
这部片让我发现午夜忍笑的扁桃体肿大者是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笑点全在低成本和不靠谱队友上,导演拍MV起家节奏把握很欢乐,最后却小感动一把,真正热爱电影怀揣拍片梦的观众会特别有共鸣
开始的节奏古古怪怪,不过好可爱
人的一生总要看过几部无聊的片子
主题其实不新奇,但是剧情的发展并不老套,且带着对经典电影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