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说给那些懂电影帝评论们的如果电影只能是先憋几个个矛盾然后再往上串线索串桥段顺便搞点角色成长最后矛盾爆发主角光环闪一下结局这么局限的形式 那就没有再继续做电影这种流水线工业快消品的必要了然后画面KyoAni遇袭前的巅峰技术力班底 自然是加分项 背景板绘制 舞蹈的衣饰动态 插画般繁复的发型 我尤其喜欢穷家里清汤寡水的汤上依然氤氲着水汽带来的暖意这个细节但没有多谈的必要 这些都是那个京阿尼该做到的主要说剧情方面剧情上面 这片子的最大特点没有“矛盾”只有“顺序”作为外传 主角是从原作整个时间线上剪下来的两个时间片段的快照角色 不会也不该有成长整部片子就只是Violet在无数的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片段 是平淡的生活 是日常 但一样有感动叙事也是完全按照日常生活实际发生的顺序除了前篇有些看起来像是插叙实际上就只是Amy给Violet叙述过去的片段之外 全篇没有用任何奇技淫巧的叙事手法 生活如何 顺序就如何没有过去的非人孩子被少佐和老板教会了语言文字 找回了人心 重新融入人类社会 又在这部片中 帮被迫失去过去的委托人找回了过去 帮失去了社会关系的孩子重新融入了社会缓慢 坚实 温馨 美好的一个小童话一个【守护你幸福的咒语】逻辑上讲如果懂电影帝们认为只有必须是某某某样才是电影 那这就不是电影 不该用所谓“评价电影的标准”去套这部作品 而且以后电影这种流水线工业快消品也没什么再做的艺术价值了而如果电影是围绕在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上用无限的可行手法探索 以能否传达其情感和思想为依据 那么这部电影做的肯定不差17年游戏圈在游戏圈用to do list圈养玩家正爽 想把玩家都异化成搬砖半小时给块糖的机器时候横尾太郎做了个尼尔 让游戏给你的一半todo list都是误导让人去自己理解异样揭示世界本身结果惹急了一大群“评论家”19年游戏圈在业界充满了以吃鸡为首瞎几把打靠应激反射爽快感混日子的时候小岛秀夫掏出来一个死亡搁浅 极致规避和弱化战斗又惹急了一大群“评论家”看这群评论家的样子就像吃怀石料理时候说人家为什么不加炸薯条为什么不加味精一样的“美食家”一样让人觉得可怜可悲
《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立叙事,但实际上都在书写薇尔莉特。
这种结构在剧场版中也不例外——从几个不同的侧面,剧场版对主线故事(或说薇尔莉特本身)的意犹未尽之处进行了展开和补完。
如果说薇尔莉特是战争年代的个例,外传则在和平年代将感情重新编织了一次,并且猝不及防地把观众余温尚存的泪点戳了个遍。
第一个重现的层面是个体的异化——在主线中是薇尔莉特被训练成战争兵器;在外传中是艾米被训练成富家千金。
薇尔莉特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说自己和艾米相似。
薇尔莉特遭遇的经历更为极端。
在外部环境里,她陷入了最黑暗的处境,又收获了最美好的邂逅。
在内部精神上,她经历的感情深沉至极,自身却无法捕捉。
内外双重的反差是她身上最令人动容之处。
这样的她成为了艾米的老师,她真正教会艾米的不是谈吐、礼仪和舞步,而是怎样面对命运,怎样在命运的安排中不放弃对美好之物的希望(例如新的友情),怎样怀抱虽已失去但却极其珍贵的感情,继续生活下去。
第二个层面是绝望与希望——在主线中体现为薇尔莉特和吉尔伯特的邂逅;在外传中是泰勒和艾米。
如果说最令人绝望的不是现在的痛苦,而是没有爱的未来的话,这正是吉尔伯特带给薇尔莉特,以及艾米带给泰勒的救赎。
泰勒反复阅读艾米的信,正如薇尔莉特一直佩戴着少佐送她的配饰;泰勒将自己认同为艾米的妹妹,正如薇尔莉特将自己认同为“吉尔伯特的狗”。
那是在一无所有的世界里得到的毫无保留的爱,这对那时的她们来说就是所有一切。
这恰似人在作为手足无措的婴儿之时得到的母亲的庇护,而由于人总要长大,这也注定是人不得不失去之物。
第三个层面是失去与成长——在主线中体现为薇尔莉特成为自动手记人偶;在外传中是泰勒成为邮递员。
薇尔莉特和泰勒都得到了救赎,但是又不得不失去了。
整个故事的核心正在于此:人如何怀着魂牵梦萦的思念,怎样接受无法自胜的悲伤,又怎样面对日复一日的生命。
这也正是故事所传达的东西:人无法永远依赖别人的爱活下去,但渴望爱与被爱的心情绝不是该被遗忘之物。
通过“写信”这种形式,故事挖掘出被人们压抑的感情,用极尽浪漫化的手法重新告诉人们:这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应该永远抱着珍贵之物前行。
外传的故事不仅仅是重现了薇尔莉特的经历与感情而已,在每一个层面上,外传都更进了一步。
面对外界的改造,艾米不像薇尔莉特一样毫无还手之力,我们看到了她的反抗、拒绝,以及最后的和解。
面对他人的爱,泰勒也不像薇尔莉特一样无法表达心意,我们看到她用自己的方式拼尽全力回应了艾米给予自己的救赎。
而故事最精彩的则是这样一幕:泰勒躲在一旁看着艾米阅读自己的信时泣不成声,但是选择了不见面。
从薇尔莉特的相见却不得,到泰勒的能见却不见,故事的内核被勾勒得更加闪闪发光。
人要成长,必然要有所失去。
但是我们失去的东西,永远也不会失去——只要我们还将那感情怀在心间。
这便是《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想要传递的永远吧。
“紫罗兰”这个电影,它来自刚刚遭过一场烈火劫难的日本“京阿尼”动画公司。
所以呢,创作这个电影的有一些主创,可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是他们的作品依然在陪伴我们。
伟大的动画片,就是抹去了时间的刻度,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始终完成了“陪伴”这两个字。
姐姐为我放弃了名字,她希望我拥有选择的权利,于是我成为想成为的邮递员,再站到她面前去呼唤她为我放弃的名字,这才是这封信里的爱意,也是成长的意义。
书信这个载体是我从小就很偏执的东西,小学语文课讲写信的时候我是最认真的,每次路上看到信箱我都倍感亲切,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写信寄明信片的原因。
书信没有被电气时代所取代,我也希望未来不会被任何更先进的通讯技术淘汰,因为书信不像时事通讯对话一样直白,简洁。
更多的是婉转的将自己复杂的思念传递出去,而感情需要“从前慢”这样的过程去沉淀。
最后,不存在不必送达的信件。
故事讲的是刚刚成为手记人偶的薇尔莉特收到一项任务,让她去教育一个行为不端的大小姐伊莎贝拉。
但实际上,来到学院之后薇尔莉特反而抢了大小姐的风头。
大小姐满满的嫉妒,偏偏薇尔莉特像一位骑士一样,一直替大小姐背锅,但实际上对面却一点都不感谢她,反而觉得她是一个障碍。
在主仆两人的普通日常中,大小姐逐渐被薇尔莉特的个性所吸引,慢慢的尝试和她缩短距离,从一起洗澡到一起睡觉,甚至为薇尔莉特梳头发绑双马尾,宛如一对亲姐妹一样。
在两个人欢乐的氛围当中,也隐藏着不得不面对的困难,生性放纵的大小姐约束不住自己的言行总是闯祸,薇尔莉特的教育陷入了瓶颈。
大小姐天性善良,同时又非常主动的接近薇尔莉特,可以说她和薇尔莉特两个人就像棱角分明的两块拼图,看似双方都难以靠近,但当拼图契合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却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舞会上跳出的旁若无人、优美和谐的舞步正是两人心意相通的证明。
在伊莎贝拉逐渐敞开心房之后,她向薇尔莉特说出了自己的过去。
曾经她有一个名叫提拉的妹妹,两个人过着贫困却幸福的二人生活,直到有一天伊莎贝拉的生父,也就是现在的高官父亲将她接回家,并且将提拉送到了环境更好的孤儿院。
在父亲的眼里这是对双方都好的选择,但是提拉分别前的号哭让人十分心疼。
薇尔莉特帮助想念泰拉的大小姐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非常简单,“这是一句保护你的魔法咒语,只要说「艾米」就行了”。
对提拉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艾米在回到公爵家之后就舍弃了艾米这个名字,只想要把这个名字留在她和提拉的记忆当中,只要她们还互相记着各自本来的名字,仿佛再遥远的距离也阻挡不了两个人,总会有一天再次相见。
三年之后,提拉长大了很多,虽然还是一个孩子,但已经想要来见自己的姐姐。
因为过去薇尔莉特在信里承诺:如果提拉有困难可以来找她。
所以社长也不得不同意让她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让提拉在这里担任邮递员见习生。
虽然已经记不清两个人生活的细节,但是只要看到信件就能回忆起一起的幸福,于是提拉决定写一封信寄给艾米。
但时间过去很久,现在已经不知道艾米(伊莎贝拉)的居住地址了,只能靠邮递员亲自去寻找。
最后提拉和邮递员终于找到了这位曾经的艾米,送出的信上只写着“我叫提拉·巴特蕾特,是艾米·巴特蕾特的妹妹”,收到信的艾米却已经毫无疑问的真切感受到了妹妹的心情。
最后提拉还是没有去见艾米,她说等到自己成为合格的“运送幸福的邮递员”的那一天,她会好好的将自己的信件送到艾米手中。
吐槽一下:虽说剧情不错,但是感情线方面京都太能“折磨”人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而有所思不能想见?属实让我看的揪心万分!
2019年7月17日,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顺利制作完成。
2019年7月18日,这天是日本动漫史上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京都动画第一工作室被人为纵火烧毁,导致35人死亡,多人受伤。
2019年9月6日,《紫罗兰永恒花园 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在日本限期上映3周,在片尾演员表中将公开在火灾中不幸逝世的工作人员与受伤人员。
薇尔列特赛高!
这不就是全能嘛啊。
战斗力超群、会写信会送信、还可以做家庭教师会礼仪。
妹妹好可爱(ɔˆ ³(ˆ⌣ˆc)头发是真的多。
是个精力旺盛的可爱小孩啊。
不识字还能那么远坐船找过来也是不容易。
美男师傅也是厉害。
之前看动漫那么多集,怎么没有发现他鞋跟比薇尔列特还高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都是弹幕转移我的注意力了。
这回才发现,邮递员小哥穿的高跟长筒靴,小腿肚上有波浪,衬衫还有露背嘿嘿会打扮,可惜就是几年都一套衣服没换过。
话说,京阿尼的风景也太棒了。
女校的林荫道里阳光穿过树叶,屋顶看星河璀璨,艾米姐姐的后花园,雨落在地砖上一点点打湿地面。
好多好多细节,都好美啊当然最美的还是薇尔列特哈哈哈只是想给娱乐时间做个记录总结,怎么这么难,尝试哈了十几排了都说没到140怎么感觉之前记录小说和电影没有这么费劲啊
18年1月《紫罗兰永恒花园》完结后,我便再也没有点开过这部番。
不是因为他无聊、无趣,而是因为比起这平淡如水的叙述与故事,有更多有意思的故事等着我去发现。
今天再去点开这部外传的时候,熟悉的旋律旋绕在耳边,两年前的那个故事仿佛又浮现在眼前,那个给未来女儿每年留一封信的母亲,那各种各样包含着亲情、友情、爱情的信。
这一部外传同样是平淡如水的叙述,同样的细腻、满怀深情地讲一个故事。
故事主要讲了薇尔莉特受到王国的委托,将要给贵族伊莎贝拉担任家庭教师三个月,以此来帮助她成为一名合格的贵族的故事。
整篇看下来,没有任何一个情节让我记忆深刻,但看完后却有种发自内心的温暖。
当薇尔莉特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自动手记人偶”,用冰冷的假肢来传递炽热的信念时,我们也得以借着她的视角在外传中见证了一对命运多舛的姐妹——伊莎贝拉(艾米)和泰拉,两人亦因为薇尔莉特的出现得到了成长与救赎:伊莎贝拉告别了宛若行尸走肉的生活,打开了心灵之窗,找回自己的她也可以在难以抗拒的现实中找寻新的意义;泰勒通过短暂实习也明白了自己传递幸福的理想背后的责任,自己所需要的努力以及幸福真正的含义。
虽然我对结尾感到有些遗憾,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值得期待的希望。
我们有理由相信,等两人走出迷茫与黑暗,有朝一日定会再次相遇。
名字让阶级不同的姐妹分道扬镳,但也成为了她们不灭的纽带……有人在殿堂放了把火,有人在那废墟中开出了花朵,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就是那朵花。
最后祝京阿尼早日走出悲伤,动画届还需要你们。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以下简称紫外)中妹妹笑着说:“才不破呢,邮递员运送的是幸福啊”。
这一刻你在妹妹的脸上都能看到幸福啊。
让我想到少年时,在一抹暖黄陪伴下,伏案慢慢将自己的生活附在信纸上,一笔一划都是欢喜。
如果你路过她的窗前,你会发现背影都是月亮洒下的温柔。
收到信时亦是欢快的,在奔向收信站那刻开始,一封封的是喧嚣世界中两个因文字连接的灵魂,小心翼翼躲进自己的一隅,小心翼翼的撕开,在夜的笼罩下和ta对话。
可是,我终究是丢失了那个少年的我和ta,只留下信封面上的名,和信纸上那未完的对话,突然像断了弦的两个风筝,在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就要飘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而记忆也被今昔的长度模糊了。
可即使模糊,在看到信封时我的心依旧感到幸福,那种回到少年时的幸福,看到文字便忆起那时年轻气的幸福。
不知那时候的邮递员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往期盼的两端,那“不存在不必送达的信件”的沉重感,是欢喜呀,想到这就不免对逐渐换了角色的邮递员感到惋惜。
当然这部电影不仅讲的是邮递员,信件,还有亘古不变的话题——爱。
影片的爱不热烈,不山盟海誓,而是藏在平静的羁绊中“只需喊出你的名字,两人的羁绊便将永远存续”。
只要有羁绊,在何处都是一种爱的支撑点,支撑你走过春雨盛夏秋落冬藏的寻常,等闲不过是再见的玩笑,好久不见终会来临。
你有这样的羁绊吗?
我在等。
等文字和爱说“你好!
”川芒拾
逻辑是剧情番的重中之重,紫罗兰又不是无脑爽番,是需要动脑子去理解去思考的剧情番,做剧场版不是光音画做到极致就行的我隔那做坐那么长时间你就给我看精致的画面有用吗?
那我还不如去看作画mad还不花钱。
再好看的画面剧情逻辑不自洽的话就很难去欣赏画面,我会一直纠结着这个点的逻辑bug,让我在看后面时会陷入迷茫且像看鬼畜一样有泪点我不想哭甚至有点想笑。
且电影延续了tv的缺点就是剧情拖沓缺少明确的笑点,不够紧张刺激说句实在紫罗兰剧场版放在电影院是指定票房低,更适合放在app里分集播放,因为大部分人是不会去看剧情平淡拖沓的百合电影,天气之子剧情两极分化但他好看不无聊,bgm响起时觉得激情澎湃好看有趣刺激永远是大部分观众喜欢。
可紫罗兰剧场版tv粉觉得不满意,路人觉得无聊评分票房怎么会高。
本身tv的剧情就不错,非要挑这篇外传。
且tv主打的是女主与少佐的感情戏,我也好久没看到这种没有ntr什么的绝美情侣和不卖腐和百合的番。
我就希望俩人什么时候能再见面,结果剧场版我看到京都又在卖百合心态直接炸了,在百合和纯爱的边线反复摩擦,我真是被那些什么百合耽美ntr之类的番剧搞烦了。
这就好比新海诚出了你的名字外传结果剧情一直是泷和他好基友卖腐搞假基情,三叶压根就没怎么出场;或是三叶和她闺蜜一直在卖百合卖肉且泷压根没怎么出场;关键如果时间线是他们长大还没相遇时,我tm怕不是会直接抄起大刀砍爆编剧的狗头。
我就想看个男女主不卖肉卖腐正常纯洁恋爱的剧场版怎么就那么难。
就算女主和女二关系不是真的,但看电影时总觉的少佐都被飞龙骑脸了。
觉的纯爱战士的心终究是错付了。
所以爱是会消失的对吗?
希望温暖与真情能够永世长存。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没有看过之前的番,所以说实话看睡着了,但自从看过番来补剧场版后,让人心中真的很温暖。
电影中的画面一如既往的,难以用语言形容地美,真的几乎可以做到每帧都能当作壁纸。
剧情不曲折,或许也的确像这种平平淡淡的,才更能展现平凡的温情,每一个角色都刻画得细腻与善良,他们可能并不完美,但都有着善良的一面,并始终以善良之面待人。
紫罗兰永世长存
画的挺好的,但是故事…没素质地玩了一小时手机…
京都3.0
前半小时很《指匠情挑》 而且打着姐妹情的幌子、暗戳戳卖腐也不妨碍拿龙标 还是小清新日漫技高一筹
挺感动的
剧情硬伤。。翻译也感觉特别奇怪。。
补标
1 非粉甚至不是漫迷,这片日本口碑爆炸但实际还是源自对工作室的情怀部分。说实话我不是很能get到里面的任何情感,无论是圣母女主还是姐妹情,也不是青春期问题,也没有战争背景的沉重感。真的很迷,一脸懵逼。2 京阿尼的价值,到底在哪。
百合基片,看睡过去了
百合大法好,只是二次元真的有点审美不能。泰勒真可爱,她的声优真好听!配乐很应景。只是不明白最后为啥不直接见面,而是只写信呢,真是无法理解二次元故意营造的感动。
“日漫大电影不配叫电影”党再得一分
百合情真,姐妹情深,好细腻好唯美的一部女性主题动画作品,就连全片唯一的男性角色都穿得那么骚~~~
百合好嗑
每一封信都值得被送到…嗯
我走错场次了吗,这是《你的名字》吗。毫无意义的剧情看得人一脸懵,8.2分里有多少是情怀成分?
点点温情,慢慢流淌
(9/10)剧场版本身还是挺不错的,虽然故事结构不如迪斯尼作品来得成熟,但在这年头能看到类似世界名著剧场一样气息的作品已经很难得。突然发现薇尔莉特也许是动画界近年来脾气最好的主角之一了吧……PS:中途有薇尔莉特的男装打扮。
没有感觉了
鐵手少女的洗浴騷的遠超預期;郵差少年的鞋子騷的不明所以。演出水準即使放在TV動畫之列都是太嫌保守,每一幕畫面都只有一個事物/焦點物在移動,全然浪費了作畫這般複雜線條,畫面屢屢顯得太「空」。旁白文案依舊四流,音樂眼淚塞的再滿都救不得,只能重新體會新海誠的了得。
我是大人我没哭哦。哪怕是和一边在吃爆米花的小小陈陈欣冬看的哦。
没看过剧版,非粉纯路人,略有观影障碍。开始还以为是女同片,打扰了。就影片本身而言,则是典型的治愈系日漫,画风清新唯美,情感暖心动人,一如片中这座架空了历史的花园城市;但节奏缓慢,剧情单薄,人物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