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心,吊着胆》的故事起始于客栈老板杨百万试图治疗自己的阳痿。
从这儿起,男性的性无能成为了电影的一个漫长,残酷而充满喜感的笑话:
在影片中,男人们不断地试图和女性角色“浪漫”,可无一例外地不能“有始有终”。
而每一次失败的性企图,都是一次犯罪的起因。
影片一开始,杨百万的求卝欢被老婆马丽莲拒绝。
他对于自身的不自信导致了他对妻子忠贞的怀疑。
被嫉妒和多疑冲昏了头脑的杨百万轻易地相信了谣言,一怒之下雇凶杀妻。
随后,小混混何努力假装成富二代,和拜金女顾小姐车中羞羞。
讽刺的是,震到正嗨之时,忘我的二人没能抒发,反倒是意外造成了一出惨案。
最后,胖盗贼误喝某方面的功能药酒“春去春又来”,欲火攻心想要强行解火,却自食其果。
三个男人,三次失败的求欢经历,起因和后果都不同,却有一个相似处:三场性都是人为的,表演性质的,不自然的。
杨百万的求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不是出自于爱而是为了安抚自己受伤的自尊心;何努力的约 -p,是经过虚假包装后的权色交易,你讹我诈,各怀鬼胎;胖盗贼的强迫,是出于人工刺激的化学反应,被药物冲昏了头脑。
所谓食色性也,性是人类最本源,最自然的欲望之一。
在《提着心,吊着胆》的黑色世界里,不自然的性不但无法成立,还是悲剧的起因,受罚的原罪,三个男人都为了自己虚假的欲望而付出了代价。
这是《提着心,吊着胆》最深刻,最犀利的黑色幽默。
最讽刺的是,在人类男性求性而不得的同时,一对公狗和母狗却顺利地完成了配种。
这个人类和动物,原始与人工之间的对比,更是将本片的残酷幽默推向了顶峰。
那么到最后,杨百万能够“立”起来吗?
——影片在结尾的神来之笔告诉了我们:可以的。
但不是依靠人工的化学药物,而靠的是杨百万自己对于妻子的无私的爱和自我牺牲。
从这个角度来说,《提着心,吊着胆》其实是一部黑色童话,一个善恶分明的寓言式道德故事。
11/20 DVD发行预购请戳 AbsurdAccidentFilm.com
扫二维码关注“北美橙橙电影”
听名字就感觉是黑色喜剧,看完意外的还不错。
又是非常讨巧的并线叙事法,各怀鬼胎的几路人马,在一个农家乐饭店上演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除了警察舅舅之外,本片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谁都有私心,都想着占尽便宜还不用付出代价,算是浓缩的人性社会,有点《心迷宫》的感觉。
几处悬疑点设计的挺有趣的,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毕见效尸体的“离奇”失踪和重现,观众先被吓了一跳又接着被解谜,笑点和冲突点都有了。
还有就是几段默剧式的剧情快进,避免了血腥画面的出现,还增添趣味性。
最后任素汐那对倒霉的临时情侣,一晚上咣咣咣净撞人了,男生最后说你们没事晚上瞎出来溜达啥的时候真的笑出声了哈哈哈哈哈。
虽然是小成本电影,但看得出导演和演员都挺有诚意的,有喜剧的壳子,也没有玩弄观众智商,该揭秘不故弄玄虚,总体观影体验是不错的。
起初泰戈尔的话,让我很感动。
后来,嗯,全是槽点。
我不知道为什么男主会突然地想会杀妻子?
一被绿就被这个?
什么逻辑。
为什么一个快退休的老警察在追捕嫌疑人的时候看到一辆被撞坏车灯的车时,第一反应不是抓?
结尾也是潦草完事。
唯一亮点就是胖子吃面的那一段,但是后续呢?
你告诉我后续呢?
本来期待着的胖瘦两人直面之后的冲突居然没有?!
最期待的任素汐也乏善可陈,反而我觉得玛莉莲姐姐演的不错。
主创的起点很高,但是你玩崩了这部电影。
故事没有讲好,人物不够丰富,冲突过于牵强。
电影的基本就是故事,基本没有做好,别的自然都是空中楼阁。
我还有一个疑问,一个想不明白的点。
编剧的电影修养明显比我这种小孩子高得多,我所能看出的漏洞,他不会不知道。
那么为什么会拿着这种片子四处宣传?
我不懂。
可能话有点伤人,但是我真的想说,有点后悔看了这个片子。
这个周末,过得简直不要太嗨!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这部是令我惊喜的国产小制作电影——《提着心,吊着胆》
第一荐:荐剧情电影故事因“硬”不起来的男人杨百万和自己美貌、妖娆的媳妇儿玛丽莲夫妻生活不和谐而引发。
和妻子经营“仙客来饭店”的杨百万因自己的力不从心而缺少安全感。
他到处寻医问药想要治好自己的毛病,同时每天都在猜疑妻子给自己戴绿帽。
为了维护家庭的和谐发展,他求助了江湖“神医”毕见效。
但没想到因为这一念之差,一场因“报复”引发的闹剧由此拉开帷幕。
这场由“偷情”、“车震”引发的血案就此展开。
《提着心吊着胆》的剧情结构和《疯狂的石头》、《夜店》、《心迷宫》比较相像,都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延伸出各种荒诞、极具张力的电影剧情。
情节之间环环相扣,虽然以犯罪、悬疑为主。
但片中一些场景运用了“默片”的方式表现,娱乐性丝毫不打折扣。
而电影中“骗子被骗子欺骗,自欺欺人被人欺”的环形结构,更是加深的讽刺了命运紧密关联的几组人物,凸显了电影的荒诞。
第二荐:荐主创《提着心,吊着胆》由尔冬升监制,李雨禾编剧、执导。
虽然这是李雨禾这位80后新人导演首部执导的作品,但成绩却丝毫不含糊。
导演将故事背景放在了有特色的东北乡村,将风土人情、人物性格利用的恰到好处。
电影节奏快而紧凑,笑点密集且不低俗,可谓是近期国产电影的惊喜之作。
除了导演、监制,剧中的演员们也很值得一提:陈玺旭、高叶、董博、楼云飞、任素汐,这几位大多是话剧演员。
演员们对人物的塑造和氛围的营造堪称一绝。
非科班出身的话剧演员们虽然没有完全摆脱“话剧范儿”,但相比娱乐圈们拥有“面瘫演技”的小鲜肉、小花旦来说已经算是业界良心。
黑色幽默所迸发的喜感,远胜于国产电影中丑化形象故意出糗所带来的尴尬逗乐,这才是喜剧应该有的水平。
第三荐:荐精神虽然电影题材并没有令人惊喜到可以被称之为“黑马”,但至少我在电影中看到了导演、演员想要好好拍一部电影的精神。
从整部电影能看出,导演李雨禾没有“要让国产电影红遍全球”的野心,他的初衷只是想要好好的拍一部好电影。
没有刻意的深度,在乎故事结构却没有胡乱的运用拍摄技巧,好好的将一个故事将完整,这样的精神实在难得。
而在各个剧组纷纷将橄榄枝伸向流量小生的的现在,《提着心吊着胆》剧组中的演员们,更是让大家看到了只想好好做电影的精神。
一群专业的话剧演员,交出了一部合格的电影作品,也让我看到了他们敢于突破、挑战的精神。
第四荐:荐良心可能看了电影的伙伴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电影的制作经费看起来没那么宽裕,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穷。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对了。
电影拍摄周期24天,并且成本还不到200万。
剧组为了节省开支,电影中本应该在东北取景的主场景“仙客来大饭店”实际上是北京怀柔的一个二层小楼。
那曾是洽洽瓜子的办公楼,经过改造后变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饭店。
虽然成本小,但口碑可不错。
电影在豆瓣上获得了7.2的评分。
这在小成本国产电影中属于不错的成绩——
至今为止上映3天,已经获得了1065万的票房。
可谓是以小博大,以品质取胜的良心作品。
这部成本不到200万的电影,让小杀姐姐重拾对国产电影的信心。
在有限的资源下,主创团队交出了既叫好又叫座的良心作品。
这也证明了,一部电影的成功并不完全在于它上映前的炒作,不在于电影中毫无演技的流量小生,不在于砸钱堆出的视觉效果,而是在于主创人员的用心。
这才应该是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只要主创人员用心,他们的努力观众是看的到的,并且心甘情愿的为之买单。
在相隔几乎半年的时间里,统共看了两遍《提着心吊着胆》,依然觉得生猛有趣。
3月9日采访了李雨禾,虽然只是简单聊了几句,但是挺愉快而有启发的一段历程。
期待下部作品。
原文载于《看电影》周刊。
摄影师为许舒婷。
■打磨剧本用了多长时间?
李雨禾:蛮长时间的(笑),我是2013年开始写,2014年写完。
■如何把握如此复杂的叙述?
哪部分最难处理?
李雨禾:首先是用一条主线把几个我想表达的人物串起来,另外是让他们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这也是难点。
我不单单想分章节地拍几个想讽刺的人,那样的话,几个短片组成一个电影就OK了。
■选用章回体叙述方式,是便于多角度阐述与还原这个故事?
李雨禾:对,就是分不同章节去讽刺我想讽刺的人物对象,同时用他们各自的事件把整个故事组合到一起,同时,每个事件又是有关联的。
这个结构方式比较有设计感,我一直比较有兴趣。
■最希望表达什么?
李雨禾:总的来说,就是讽刺自欺欺人被人欺的现象。
■处女作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
是自己最想拍还是觉得相对好操作?
李雨禾:这其实是我写的第二个电影剧本,当时就抱着拍出来的目的。
写得差不多了,再写《玩命之途》,这样脑子也换了下(笑)。
先写完《提着心吊着胆》,就想先动这个。
而且我喜欢这故事,想拍出来,让更多人能看到。
■拍摄中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李雨禾:拍之前是找投资。
机缘巧合,合一影业那时想做一系列这种小成本电影。
而置景上我们花了比较多心思,因为预算太有限,我又想实现心里的效果,所以改了很多次。
主要是颜色,包括客厅吃饭那个地方,四周一开始不是大花布,而是木墙裙,但我们盯着一面墙后发现出来的效果不跳跃。
反正纠结了一段时间,一边拍外景一边改细节,但最后还是争取在有限时间里实现了一些想法。
■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李雨禾:我想用可以升降、垂直90度的大炮,但是不支持,否则会拍很多特殊的角度,比方说两人挖坑时,机位可以正扣,用上帝的视角,再比如会有非常广的广角。
杨百万从楼上跑到楼下的镜头,如果有好设备,就不会太抖,而且剪的时候不会有沙沙的声音。
还有壮先生一边吃肉喝酒一边骑着摩托,因为设备关系导致画面不好,所以没用。
条件好的话会更精致些。
■有没有对默片进行致敬?
李雨禾:默片是剪辑时设计的,因为我之前比较喜欢看默片,卓别林那些挺高级的,没有台词但能把故事讲清楚。
我就想尝试一下,倒没刻意想致敬什么(笑)。
■剪哪个片段时想到要用默片形式?
李雨禾:马丽莲打毕见效那一幕。
两个人从楼上追到楼下,连滚带爬特别折腾。
我说那滑稽一点吧,用默片试试。
又考虑到只用一个默片的话,在全片比重里有点跳,用三个的话呼应性就比较强。
■为什么选用那么多话剧演员?
李雨禾:没有刻意选。
是先看他们是否符合这个角色。
最先找到任素汐,之前认识,一直想合作。
那时她刚拍完《驴得水》,也是巧,因为剧本里她的角色有斑秃,要戴假发(笑)。
■怎么调配演员去展现这种喜剧风格?
李雨禾:选择更重要。
我当时按照剧本选演员时,他们基本上都是对的。
在拍摄时,就结合他们每个人的特点,把剧本必须要保留的东西留住就行。
而因为有些话剧演员习惯在舞台上流畅表演,节奏会比较快,所以我会让他们慢些再慢一些。
而所有演员都很给力。
■角色名字是不是都有深意?
李雨禾:马丽莲是玛丽莲·梦露。
毕见效,我是想讽刺他治不好病,是假大师(笑)。
■章节的题目也有不少考虑?
李雨禾:剧本之前已经写好,但一边剪一边重新命名。
第一章一开始叫“杨百万与马丽莲”,后来改成“杨百万的愤怒”,就是更贴近内容一些,又能从本人视角出发,还对应上最后的“春去春又来”。
■全片配乐上有怎样的考虑?
李雨禾:刚开始找参考音乐,剪的时候先贴上去。
后来尔冬升导演介绍了金培达老师过来做音乐总监。
我跟他交流了很多,告诉他我的想法和一些想保留的东西,他再按照他的方法去创作。
■目前版本比上海电影节放映的是否短了一些?
李雨禾:对,因为时长的关系我剪了一些东西,但主要的料都没有少。
最后耿一正回来的片段放到彩蛋里了,希望大家关注彩蛋(笑)。
■之后想拍《玩命之途》这类电影吗?
李雨禾:我比较喜欢类型电影,犯罪、黑色幽默这种类型我以后还会拍,但其他类型我也想尝试。
没必要固定到某一个模式上。
■目前在忙什么电影项目?
李雨禾:我现在没有着急去做《玩命之途》。
因为剧本写完了,就在准备另一个剧本,类似《提着心吊着胆》的题材,但会发生在都市里。
《提着心吊着胆》给5分,不推荐。
会去看这部片是因为有一些朋友觉得还不错,而且尽可能支持下新导演的努力是应该保持的好习惯。
五一档以后的院线电影进入了小低潮,一眼望过去不是铁定烂片就是准烂片。
本片在如此密集型的雷区里已经算是不错的一部了。
然而,还是不及格。
导演把非常规的章回体和多线叙事玩的太过常规并且漏洞不少。
情境氛围不如《边境风云》、社会表达不如《心迷宫》、人物构建不如《疯狂的石头》,叙事逻辑甚至还不如《情况不妙》。
稍稍类比下相似题材和技法的国产影片,就会看到《提着心吊着胆》实在难称优秀。
可以看出导演想要在本片中呈现多条叙事线索的野心,并且每一条线索都套用了一个经典的故事情境:杨百万怀疑自己被戴绿帽,请人谋杀妻子。
劫匪兄弟分赃胖子想要私吞戒指。
如此约会的车震男女,开启了“假凤虚凰”模式相互欺骗。
就是杨百万他二舅也被设定为明天就要退休,要值好最后一班岗的老警察。
这种故事架构和本片当中多个黑白默片手法的运用一样,更像是为了偷懒而耍的小聪明。
“仙客来”饭店没有成为一个有效勾连多方人物的密闭空间,人物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更像是刻意营造的结果,缺乏人物行动的内在逻辑。
不能因为你照搬个章回体就是昆汀了,搞一点黑色幽默就说你是科恩兄弟啊。
杨百万是串起影片多条线索的关键人物,他因为身患难言之隐不能容忍劫匪兄弟调戏自己老婆与之发生冲突,这个尚且合理。
但通过胖劫匪留下戒指强行勾连两条线索已经显得牵强,最后让劫匪老大再折回更是毫无逻辑。
至于车震小男女那条线,根本就是硬塞进来的。
骗子和骗子相互欺骗的“车震”进行时撞死了另一个大骗子,这个场景确实滑稽好笑,也算是本片的一个亮点。
但《提着心掉着胆》的整体剧作缺乏一种宿命下的荒谬感,该类题材和技法下这种基本效果都尚付阙如,它所能达到的水准可以想见。
对比《疯狂的石头》、《心迷宫》中的宝石和棺材。
本片缺乏一个寓意深刻、统领全局的道具。
不管是戒指还是回春丸,都不具备这样的效力。
导演似乎把聪明尽用在取名字上了,什么杨百万、毕见效、玛丽莲;又什么仙客来、妙拍堂、放心粮。
名儿取得讽刺感倒是挺强,人物却一个也没能立住。
杨百万的人物动机和转变全凭着一个医生按摩的老套误会未免显得儿戏,这直接削弱了整部影片的讽刺感和批判力度。
杨百万的老婆玛丽莲人称潘金莲和孙二娘合体,编导可能想做一个外表风情万种骨子里贤妻良母的反差,这种陈旧的直男趣味姑且不谈,效果压根就没做出来好吗?
还有老警察最后一班岗的紧迫和纠结表现出来了吗?
也没有......这部电影看还是能看,就是会有点乏味。
如果硬要找点特色,恐怕也只有带着东北风味的荤段子和直男笑点了。
把医生和性关联起来,按摩大夫被怀疑是奸夫,患者等着医生“拍拍拍”等等。
有几句台词还算好笑:毕见效火烧头发大呼“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杨百万疑惑尸体不见了“咋死没了呢”效果都还不错。
整体来说,是不推荐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珺哥的电影课堂”(moviefollower)】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以杨百万的手持拍摄来展现他的着急主观镜头拍摄上楼梯,摇晃,心神不宁黑白画面拍摄毕见效翻东西,黑色幽默,滑稽搞笑,语言都是通过字幕表达出来的嘴上说着相信,手上不停翻找的动作,两人各怀鬼胎移镜头拍摄两车相遇,与前面的故事连贯起来了通过车上的各个玻璃拍摄警察,很慌乱害怕
讲真,很少冒险去看国产新导演,无名气演员演的电影,毕竟,国产电影鱼龙混杂……虽然也有好的,却需要去挖掘。
这次被朋友邀请一起去院线支持国产好电影,抱着一点小期待和小怀疑看完了整部电影,最终被惊喜到了,确实算是国产电影中难得的好电影了。
故事环环相扣,全场无尿点,一环扣着下一环,设计的非常巧妙而不僵硬,很自然的将故事完整的讲完。
演员们的演技也都在线,电影中的每个小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活饱满,是尤其老板娘的角色,入木三分。
当然,这部电影并非没有瑕疵。
章回式的叙事结构,第一章第二章这样的分隔并不是非常有必要,也许导演是为了照顾一部分看不懂的人,清晰的分隔开来让观影者更好理解。
整个故事也稍显单薄,可以更加丰满。
但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值得去院线支持的好电影,导演交出这样一部处女作是一个很不错的答卷。
但是它的排片率却不高,观影的人也不是很多。
希望导演能顶住压力继续加油,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给5星,希望导演愿意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走下去。
电影是翘班跑去看的,看完觉得这班翘的挺值。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在用心的电影,有演技有剧情有逻辑(但是没有钱),看完有点小感动,最近这么不华丽还好看的国产电影太少了。
比起各路名导大咖们巨制的烧钱烂片,本片导演简直不能更良心,没营销没炒作,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让我之前看过预告片后只剩呵呵哒……估计是大片的预告看多了,每次都热血沸腾的冲进电影院,然后就像中了一记黯然销魂掌,总结经验教训,这次我真是提心吊胆看的,生怕一不留神又筋脉尽断。
先说剧情,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巧合故事,传统的罗圈架,环环相扣,一点点吊观众的胃口,不剧透了,只是反感有很多高逼格的喷子们又吐槽说这种剧情如何泛滥,都是人家外国导演玩剩下的云云,外国人能玩的中国导演怎么就不能玩啊,京剧还是古人玩剩下的,那叫国粹,迎合一下广大群众的口味怎么就这么碍你们眼?
再说演员,都不是大牌,但功底都在,偶有用力过猛。
唯独咱二舅有点跳戏,感觉不像电影演员。
任素汐算是卖点,也绝对当得起这卖点,很喜欢约炮二人组这一段,紧凑又有笑点。
有人说主角表现不够,我倒觉得这样挺好,讲故事嘛,有点有线,串好了才不突兀,对于主角力max的,观众已经审美疲劳了。
当然也有缺点不足,不清楚是尺度的限制关系还是编剧水平问题总感觉故事显着有点浅,不够饱满,不尽兴,要是格局再大一点,伏笔再深一点,应该逻辑性更强更合理。
个人很喜欢导演拍摄上的一些尝试,无论如何,这个故事我看懂了,而且觉得有趣喜欢,对于老百姓来说电影终归是娱乐性的,我们不想也到不了艺术家的高度。
很喜欢电影名,提着心吊着胆,看得出导演的忐忑和希望。
但愿这一次某些高逼格的国人也能宽容一点,给朴实的小制作多点支持和出路,让用心的电影人也能看见点希望和曙光。
《提》在人物处理和场景表现上保留了很多写实的东西,几经摆弄又搞笑,也流畅自然。
本以为一些不合逻辑的处理是为效果,看到后边才发现又都演变为故事的线索,惊喜连连,拍案叫绝,电影院里就七八个人,还是一阵一阵地哄笑。
编剧懂生活,懂电影。
整部电影小镇,村儿,生活,有乐,朴拙,爱希望以后国家管管那帮有钱没文化的大老板,像《提着心,吊着胆》这样的影片可以多上些院线,多些排片
3.5
挺有意思的。
看完就出来了 这种投机 黄段子 无趣无聊的电影 还敢自称烧脑?明明就是掰开揉碎把观众当傻子 “我这么努力逗你了 你快给我笑一个” 别洗 爬不出来 不送!
任何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剧本,《提着心吊着胆》能够如此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就是其扎实的剧本。环环相扣的故事始终叙事张力与讽刺意味十足,而且悬念设置精巧,配乐推动怪趣,能有这样的“笑果”绝对是剧本的贡献。全话剧演员阵容消除了舞台痕迹,让表演聚焦角色,共同演绎出这部演员表现酣畅。
作为新导演值得鼓励,有些叙事手段还挺有趣,编剧水准不错。可惜的地方一个是现实指向比较空洞,把这个故事换个地方一样成立;另外就是不太喜欢把很多黑色故事都放在东北,有点刻意。
剧情推进太刻意,人为痕迹太明显。预告片太鸡贼,仿佛主演是任素汐,其实戏份没多少,何况表现也不惊艳。宣传物料强行污,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卖春药。
环形叙事结构整体完成度还可以 如果这是导演第一部长片 那非常值得鼓励 其实观感并不像心迷宫 每一段之间的衔接稍微刻意了点不如心迷宫流畅 尤其警察一介入牵强的舞台剧感就比较突出了 反倒比较接近追凶者也 喜剧元素都是语言梗 金培达的配乐很到位 默片形式的运用增加了趣味性
说实话,不好笑呢...
别再说科恩兄弟盖里奇了求你们。对东北元素再一次厌恶到极点。
杂耍式小说。(6.4)又见《低俗小说》式的环形结构,之前《心迷宫》、《追凶者也》和《玩命速递》都玩了这一套,显然结构再复杂,人物形象没有立住,整部片子还是依旧索然无味。《心迷宫》做到了结构和文本相融合的程度,《提着心,吊着胆》则是加入了喜剧元素,在结构的作用下变成了一场杂耍。
非线性叙事是亮点。可也是唯一亮点了。
审美疲劳,内涵缺失,仅仅讲故事的话缺了点韵味,细节上好评,悬疑气氛也可以。
尿点 不 笑点还蛮密集的 黑色幽默+悬疑
一般
东北元素用得相当好,相同的叙事结构比《追凶者也》呈现的效果好出很多倍,喜剧元素刚刚好,没有盖过故事本身的魅力,要说遗憾的话还是其中有一个非常要命的bug没有处理好。
导演和女主居然都是北电的……eww!只有故事,不如去看《故事会》。没疯狂起来,不够失控,节奏很成问题,感觉电影特长。章节的做法也莫名其妙!导演没有镜头性、主演淡如水、摄影机一点儿情绪都没有,甚至发行都有问题,这名字取的!整部片子只有任素汐具有电影性。因此原声也显得过于高级,特违和。
2.5 有不少小惊喜,但更多觉得就是部“哦,作业”,没看的必要,更不可能走出口碑路线。模仿痕迹重,靠摆地摊美学和花式讲小品,强行撑完了一个从头到尾都无趣到炸的故事,多线叙事结构里的几个巧合也玩的非常糊弄。
拍得害行的微电影,强凑的巧合看得尴尬
题材十分讨喜,黑色幽默加上悬疑色彩,演员演技在线,剪辑到位,笑点十足,确实没辜负了任素汐的口碑。不是很喜欢默片部分,略生硬,结尾的小马哥有点莫名其妙。人手一部iPhone 也挺让人出戏的,不知道是不是广告植入。
一部荒诞黑色幽默喜剧,章节式环扣型叙事套路,之前类似的就有《疯狂的石头》《心迷宫》 《追凶者也》。作为一部小成本国产电影,完成度不错,经常爆个小幽默、悬疑线不断、台词大胆。高叶演的马丽莲演不错,透着一股东北娘们的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