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迷这个。
连载的时候先入为主,总觉得又是一出女人们的勾心斗角戏码,想到就很疲惫很抗拒。
上周在家休息,白天有重播,一天N集。
是从那个无意看到的镜头开始的,葛大妮冲进来说:她是蛇娃。
余化龙举枪的手伴着难以置信的懊恼和神伤缓缓放下,那个无言的表情瞬间击中了我。
全剧看完立刻成了杨烁的粉丝。
后来跑去看了半集《冒牌英雄》,才发现,其实我是余化龙的粉丝。
这个男人粗粝得很实在,不折不扣是个痞子英雄。
余化龙一生掷地有声,虽是土匪,却豪气冲天。
精彩的是,他还是一个很多情也很长情的人,是一个很硬朗却又很幼稚的男人。
铁汉有柔情,他的柔情不是花前月下甜言蜜语,是为你遮风挡雨奋不顾身。
对他的每一个女人,他都尽力呵护,需要他的时候用性命保护,寻常日子里容许她们撒娇撒泼揶揄他。
于是你就看到了一个经常这边还顶天立地豪迈飒爽,转过身就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余老三。
并且为此还振振有词。
当莲花质问他:你是不是对她还余情未了?
他不找借口也不修饰:那有些事,它是想忘就忘得了的吗?
开宗祠打完葛大妮又跟她承认:我不就是想出出气嘛。
他赌气幼稚不服输,但他敢作敢当知进退。
爱就爱了,在乎就认了。
他的世界很纯粹也很真实。
所以他的枕边人和他的挚爱成了无所不谈的朋友,并且互相为对方出头,真正在乎他所在乎的,倾其所有的爱他。
他真心疼明月,一腔真情,寻常夫妻。
他始终没有跟葛大妮相守,却守着这个她的一生。
用他生命中的所有,去弥补他们的错过,成为了她生命中那个真正可以遮风挡雨的依靠。
以前老人家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我不是很相信的,总觉得嫁错了又怎么了?
难道不能重头再来吗?
看了这部戏,还有前几天女友跟我说了两个师姐的事,我才知道古人智慧深。
有个师姐,嫁了个不成器的男人,赌博外遇样样来。
婆家有任何事都让她会娘家伸手跟朋友伸手,孩子不管,赌输了就回来拿钱,买了车他拿去载小三。
房子是师姐工作地方的宿舍,他带着女人回到那里住。
他俩分手还管师姐要分手费。
师姐一手操持家里的所有事,疲惫不堪,忍无可忍,终于离婚。
女友跟我说,师姐最近想跟他复婚。
把当初那些帮过她的朋友气得够呛。
另外一个师姐,毕业不久就回到家乡跟一个同学结婚。
孩子出生后矛盾日生,终于离婚。
当时孩子不肯让她带走,她净身出户。
这四五年过去了,现如今这男人娶了老婆,跟她说不要她生的小孩了,他养不起。
因为他现在的老婆带了一个来,肚子里还有一个是他的。
听完,心里很唏嘘。
终于明白为什么老人家说“女怕嫁错郎”了。
重来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实际上很多事情根本是不可逆的。
孩子出来了,不能塞回肚子里;时间追不回了,但破败的婚姻却留下了。
再重来,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回到没有受伤的时候。
嫁错了,终身误。
女友叹道:可谁又知道嫁没嫁错呢?
就注定了。
余老三和葛大妮的一次互相赌气,葛大妮嫁给了余老八这个混鬼,就此误了终身。
纵使后来他想更正这个错误,她却发现情逐事迁,两个人已经不是从前那般单纯,横亘在彼此之间的恩怨情仇宛若星河,看似咫尺,实不可及。
有个女友说过:女子命,拟纸命。
余家的女人为贞节死义无反顾,命若琴弦,说断就断。
葛大妮不信命,最终却认了命。
《火舞黄沙》里,家春分被认定命硬克夫,终身难有白头郎。
红杏出墙,无儿无女病卧床。
逃难时马贼将她逼到悬崖边上,不怀好意地望着她时,在要么死,要么苟活的选择了,她望着广袤无言的黄土地,大喊了一声,亲手拉开了自己的衣襟。
她要与命抗争,她要活下去。
这部戏我一集都没看全,这一幕却始终印在记忆里。
一个女人,当她决定要为自己活的时候,她比一个男人,要刚硬得多。
但是如果可以选,还是要选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一个像余化龙一样的男人。
PS:这是近年来少见的佳作了,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描写,都很流畅动人。
一部好的作品,方方面面必定是很周到的。
很喜欢片头曲,那有力厚重的歌谣一出来,仿佛看到了黄土地里民风彪悍不服输的那一群人就在眼前,铿锵的活着。
国产剧的惯例,战斗场面太无味,日本人依然太无能,根本不能体现出余老三是多么能征惯战,直接导致男人的集体素质下滑,无论新四军,国军,伪军,日军,还是刀客土匪。
这样的男人还让女人爱的死去活来,也TM难怪要立节女堂了。
男人不争气,却要求女人守节,这部剧倒也是骂得入木三分,男主外,女主内,外面硬不起来,在窝里横,这不就是多年来中国的悲哀写照吗。
女人再强悍,男人不争气的结果,就是当外敌环伺时,女人要么集体自杀,要么集体变成石彩凤。
九奶奶虽然明大局,但还是缺点爷们的睿智和手段,主内还行,对外差太多, 动不动还要咋咋呼呼,把个石泉寨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母系社会,遇到小日本这条恶狗,不就全灭了。
中国难道还要再退回到母系社会吗?
中国目前阴盛阳衰的局面什么时候可以改改啊?
中国的男孩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多培养几个余老三,有血性,有担当,知道保护女人和孩子,这是男人的底线,也是男人的天性,不要老是批评爱打架,爱恶作剧的男孩,这些是他们今后面对敌人时,必不可少的锻炼;少弄点余定邦,一心要出人头地,自私自利,毫无底线,玩弄亲爹亲娘都不带脸红的,遇着风浪,就嚷嚷着要喝奶,喝不到,就怨爹怨妈;欺善怕恶,荼毒乡里,这不就是他爹妈惯出来的;别让葛大妮,明月,莲花这样善良而又坚强的女人再受罪了,她们不就是当下中国妇女的一个缩影,她们知道她们要什么样的男人,可偏偏中国这样的爷们太少,搞得那么多剩女嫁不出去,搞得明月甘当小三,葛大妮则更惨,整一段孽缘。
爷们雄起,多拍点男人味的影片,别TM打仗还像女人在绣花,粘不拉几的。
剧里女人个个是巾帼,爷们大多是怂包,混蛋,脑残,加变态,有警醒意识,但也别把好好的一部片子搞得太娘了。
《刀客家族的女人》讲述了民国时期一个传统刀客大家族众多女人之间情感的纠葛。
其中,何赛飞,佟丽娅、毛晓彤等女演员领衔演绎刀客家族中不同性格的女性角色。
佟丽娅和毛晓彤在剧中的角色都是性格刚毅,又同样不满于余家对于女人的种种教条束缚,但又都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家族里经历了自己的后半生。
在民族,国家所遭遇的一切都浓缩在这个家族里,而这些女人们的贞烈也反衬出了整个民族的大义。
杨文军导演的电视剧《刀客家族的女人》播完了,此剧从播出第一天起收视率便节节攀升,网络播出总量更是达到了20多亿,创了杨导本人的新纪录,豆瓣评分也在国产电视剧中达到了很高的7.1分。
我将此剧推荐给朋友的时候,有人问,这个剧讲什么的,我想了想说,它讲的是忠孝节义。
开篇就要拜堂,不过不是拜堂成亲,是拜“节女堂”。
要嫁进刀客家族,就得拜那些全节而死的贞女烈妇,并以她们为榜样。
“余家的女人丢命不丢人”是这个家族最重要的家训之一。
供桌上密密麻麻的牌位有着巨大的震慑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而节女堂中挂满的幡、铺满的蒲团、余家女人后颈的烙印,无一不是贞洁的符号,处处明示暗示,营造了一个“贞洁”的氛围,神圣、窒息。
如同《苍穹之下》中那个无形罩子,无法逾越无可突破,在内部形成自己的小环境,罩子下的人们有光明却没有前途——石泉寨的女人有名声却没有幸福。
在这个罩子下,最高权威是九奶奶老格格。
这个人物的身份值得深究,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富家老太太,甚至也不是一个典型的道德典范和代表。
事实上,她是一个符号,是这个家族的道德守则的形象代表。
首先,她的出身很特殊,她是“格格”,也就是说她源出于王府,王府可以引申为朝廷——国家,是道德体系的上层建筑,是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推广者和维护者。
其次,她不是贾母,却是佘太君,整个石泉寨的建立,她是奠基人之一。
也就是说,家族是她建立、节女堂是她建立、道德规范是她建立。
从这两层关系来看,她就如同节女堂一样,本身就是一个代表符号。
在那样的年代里,老格格这种身份地位的女人,是应该三从四德,默默度过相夫教子的一生的,但她却是从王府反叛出来,私奔嫁个侍从而来到石泉寨的。
她本身的叛逆并不完全符合那些年对于“贞洁”的定义,由她来建立并代表石泉寨的道德体系,其实本身是一件矛盾的事情。
所以当葛大妮闯入这个体系的时候,老格格表现出了许多宽容。
葛大妮随心所欲地过她的日子:把丈夫赶去柴房、把握家中经济大权、支持明月这个“窑子里的女人”等等。
她的并不“三从四德”得到了老格格的意外认同,原因是,像老格格年轻时。
她的像,不仅仅是风风火火胆大包天的性格,更多的是执着——对爱情的执着。
老格格当年为爱出走,不惜离经叛道,就是因着对爱情的执着;葛大妮接受老三的报复性抢亲又拒绝与丈夫同室而居,也是对爱情的执着。
葛大妮的心里从来只有余老三,不论是否在一起。
所以,尽管她成了情人的弟媳,尽管她未婚生子,尽管她为老三和老八各生育一个孩子,尽管从外表看她无论怎么都不是贞洁烈女,但她在心中守着对爱的“节”,她就符合老格格对“节”的定义。
作为老格格,她可以包容葛大妮,作为九奶奶,她却有严格的底线。
石彩凤可怜可叹,被赌徒丈夫输给潘家后失贞,照石泉寨的规矩,她应当自尽全节,但她舍不得孩子。
因此她无法进节女堂,无法回到丈夫身边,她被抛弃、被驱逐,与孩子分离。
九奶奶没有为她的身不由己网开一面。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莲花的身上,莲花被绑架后失贞,她选择了自尽,在节女堂中九奶奶为她而跪。
同样的遭遇和不同的结局,鲜明地表达了九奶奶的立场。
这种严格的贞洁划分遭到了质疑:石泉寨忠孝节义的要求正确吗,如果正确,为什么要牺牲好人的生命,为什么不能宽容可怜的被伤害者?
法理之外为什么没有人情?
如果不能保护弱者,不能保护家族成员,那忠孝节义还有意义吗?
石泉寨的人们开始思考。
包括九奶奶,内心都在悄悄发生改变。
从这里看,其实石泉寨是社会的一个缩影,那些年,正是各种观念相互激荡的时候,既有九奶奶所代表的传统道德观,也有葛大妮和明月所代表的新风气新观念。
到底是保留传统还是更新观念,成为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石泉寨是一个半封闭的小环境,不与外界,尤其是更广阔的世界发生联系,随着葛大妮和明月的嫁入,外界的思潮开始悄悄影响这个小环境。
在抗日战争之前,外在因素的影响并不很明显,但从自身发生的自内而外的改变却如同暗潮汹涌,不断撞击着节女堂的基石。
明月身世的暴露是一个契机,引发了石泉寨关于忠孝节义的思考,生硬的原则最终让位于宽容的人性,这是石泉寨旧道德体系的瓦解的开端。
石泉寨这个小环境,是那些年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五四之后的新观念与旧传统的激烈碰撞正如剧中这样引起人们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气质,新的逐渐取代旧的,新的被推崇,旧的被抛弃。
而随着外部冲击的大规模到来,新观念中的不足与矫枉过正开始让人们回归忠孝节义的旧观念。
传统再次被提起,再次被讨论,究竟要不要忠孝节义已经不再是一个疑问。
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千年,忠孝节义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精神,这不仅是烙在石泉寨女人身上的烙印,更是烙在每个男男女女灵魂上的印记。
日本入侵,是剧中的外部冲击的高潮。
余定邦这个人物代表了在旧传统伤害下成长的新一代,他对于旧的道德体系没有任何留恋,也并不遵守,他对于家族的背叛、对于国家的背叛,在他自己看来,不过是要追逐最大利益和保护自身,他的身上没有忠孝节义的烙印。
但他的举动违背了石泉寨的精神,违背了从旧传统中走出来,并思考过的人们的原则。
事实上,他违背了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观念:他对国家不忠,对尊长不孝;于节有亏,于义有损。
余定邦的举动的后果是石泉寨的灭亡,这意味着对传统的彻底抛弃将会影响民族存亡。
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放下他们的恩怨情仇,回归到民族大义之下。
此时他们重新将忠孝节义拾起,忠孝节义对于他们的意义,也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道德,而是更加升华、更加高尚的道德。
最终,明月率石泉寨众女自尽,完成自己的“节”。
石彩凤与葛大妮携手大义灭亲,与余定邦同归于尽,完成国家的“节”。
蛇娃在红军队伍前行的路上,一处僻静破屋里,见到了石彩凤和葛大妮生前为自己和众亡寨贞烈女子立的牌位。
石彩凤兜兜转转纷纷扰扰,最终回到了心之念之的节女堂,回到了余家。
而余家的忠孝节义,也兜兜转转纷纷扰扰,最终回到了忠孝节义的本身。
那些年,那些忠孝节义的往事,那些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为我们讲述了民族的性格。
这是近年来少见的有底气、有内涵、故事动人、情节合理、人物丰满的好剧。
白玉兰最佳导演杨文军的功力可见一斑。
剧中那些意象符号的运用、场面的转换和控制力、文化的底蕴,都带着鲜明导演个人特色,而相比之前的《青盲》、《风和日丽》等剧,又有气势上的长足进步。
《刀客家族的女人》虽然是一部年代剧,但她带着史诗般壮阔气势;她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却也不同于《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沉重。
她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观众们津津乐道的是她在塑造人物上的丰满和真实,她表现社会文化的厚重。
当然,最重要的是她好看。
这部剧很令我震撼,因为有太多我看不懂的东西,有太多应该理解却又理解不了的东西。
比如说九奶奶的规矩,有时候是死板的,是不近人情的,但也正是这样的规矩,造就了民族气节。
再就是人性教育。
是她(大妮)的愚昧无知为石彩凤和余定邦的恶推波助燃吗?
但未经过任何教化的她(大妮)却誓死不做卖国贼的娘。
而黑化的石彩凤最后也为了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明白的民族大义而大义灭亲,壮烈牺牲,她坚守的是余家女人的规矩。
相反,受过良好教育的余定邦却因一己私怨,甘为卖国贼。
最后潘老大的结局也令人深思,我想,像潘老大一般想要自保的人不在少数,但绥靖的泡沫终将会破,再懦弱自私自保的人都将绝地反击。
看了四集真心好看,故事很有冲击。
从演员阵容到制作水准都堪称大制作。
大而不烂。
相对现在的一些都市剧来说,更有故事,剧情也不拖沓。
佟丽娅的演技很有突破,以前对于他的认识只限于《北爱》和《宫》,看这两部剧的时候觉得她的演技很一般,所以最初对刀客没有报很大希望,看过后发现:丫丫演技真的一流,只是之前没有碰到像刀客里的葛大妮这么出彩的角色而已。
一路看过来,跟着剧情喜怒哀乐,完全陷入到剧情里,每天推掉所有的事情准时首在电视机前等播出,连网络的更新都等不了,真的好像一口气看完。
好久没有追过剧了,以前基本已经对国剧失去信心了,《咱们结婚吧》稍稍期待了一下,最后还是在拖沓的剧情里放弃了。
看片头片尾镜头,我就灰常期待剧情的推进,这绝不是个家长里短的凡俗故事,真的希望能快些更新,尽快让我看到剧情的发展。
同时力荐给豆户们,值得一看!
【《刀客家族的女人》:“要文没文,要武没武”不妨碍一个女人“有一副撑天撑地的硬骨头”】★德辛成己[述记]【“要文没文,要武没武”不妨碍一个女人“有一副撑天撑地的硬骨头”——44集电视连续剧《刀客家族的女人》(2014)观赏随记】董陆明小说《拉锯地带》改编传奇年代剧兼言情抗战剧。
该剧故事发生区域设置为豫西,而主要场景拍摄地点则在晋中王家大院,可谓“借晋中大院,唱豫西大戏”。
作为“刀客家族的女人”,该剧重点塑造的首要核心人物形象——女一号主人公葛大妮(由佟丽娅扮演)是一个“没心没肺”、貌似叛逆、其实善良、同情心泛滥、爱打抱不平的美貌村姑。
借用九奶奶余黄氏的话说,这是一个“要文没文,要武没武”却“有一副撑天撑地的硬骨头”的乡村妇人。
而在剧中与葛大妮相关的诸多旁人包括她的亲生女儿“蛇娃”葛云霞看来,她则是一个“被人埋了都不知道是自己刨的坑”,“没有是非观念,没有阶级立场”的蠢笨女人和“落后分子”,不但菩萨心肠、慈悲宽大到跟恶人的卧底似的,甚至还可以以德报怨、无怨无悔地替恶人去死(当然,这里的恶人都是她的家人族人和邻里乡亲)。
除了葛大妮外,该剧另外两个重点塑造的“刀客家族的女人”分别是出身于晚清亲王家庭的九奶奶余黄氏(由何赛飞扮演)和出身于高阶军人家庭的小三嫂明月(由毛晓彤扮演)。
九奶奶在石泉寨留守军民面对大兵压境的日寇寡不敌众的形势下毫不犹豫地大义灭亲,弯弓射杀想要举白旗向日寇投降的嫡亲孙子余仲慧,而且一箭穿心,又在日寇攻入石泉寨后大义凛然,引爆捆在身上的一组手榴弹,与老侍女翠屏一起以身殉“寨”。
而小三嫂明月则在日军攻入石泉寨后秉承余家的女人“丢命不丢脸”的节烈观念拒绝投降,不惜一尸两命地视死如归,率余家二十多个女人在节女堂前集体饮弹自尽。
除了张扬“刀客家族的女人”的节烈观念外,该剧还赞颂了不服输、不怕死的“刀客”精神。
对于“石泉寨”而言,“男人拚命,女人舍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剧中由余老八余化乾及其前妻石彩凤以及他们的儿子余定邦组成的一家三口的德行作为仿佛在告诉我们:有其夫必有其妇,有其父母比有其子女;烂赌鬼的丈夫造就变态狂的妻子,窝囊废的父亲造就白眼狼的儿子,丧心病狂的母亲生出丧心病狂的儿子。
经查,全民抗战时期的豫西抗日民主根据地是1944年9月才开始开辟的。
由此可知,剧中与中共领导的游击队和八路军“黄河纵队”以及“馒头山”、“黑虎山”抗日根据地相关的情节都是虚构的。
与此同时,该剧在人物台词中犯了两个历史常识小错误:一是西安事变才发生就把中共领导的游击队称作八路军,二是把汪伪政权的“和平建国军”误作军统的“忠义救国军”了。
值得注意的是,该剧借八路军“黄河纵队”副政委白亮节之口揭露了一条普遍存在于政治生活中的人性真理:“亲不亲,一家人。
共产党也不能脱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台词多引用中国传统经典格言,可见经典格言哲理对中国普通百姓为人处世的深刻影响。
【44集电视连续剧《刀客家族的女人》(2014)经典台词18条】1.命丢得,脸丢不得。
(第2集)2.这没有个孩子,他日子就是过不结实。
(第2集)3.这小人做事他也是有章法的。
(第3集)4.人老成精,物老成怪。
(第5集)5.人要不想活得太窝囊,就不能太善良……(第5集)6.神不见身,鬼不见影。
(第6集)7.十个聪明人斗不过一个死心眼的。
(第11集)8.男人拚命,女人就得赔命。
(第13集)9.这世上有好多事不是你想做就能做,你不想做就可以不做的。
(第14集)10.错过了就错过了,不要因舍不得而强回头,这样伤人也伤己。
(第22集)11.事得自己扛,饭得自己吃。
(第24集)12.没有规矩,何成方圆?
……这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第29集)13.人心比人心,黄土变成金。
(第31集)14.有的时候啊,能听进去道理的人比会讲道理的人要聪明。
(第33集)15.人不死,账不烂。
(第33集)16.杀人不完全是靠刀枪,治理天下也不完全是靠城墙。
……得民心者得天下。
17.子不孝,父之过。
(第36集)18.糟践别人就是糟践自个儿。
(第37集)【几位豆瓣影友关于《刀客家族的女人》的评论】本剧剧中人物众多,人物个性鲜明,但看到最后却不知道编剧想表达什么。
以下是我从两个不同角度对本剧作的解读。
从第一个角度看,本剧塑造了一个好心而又苦命的女人。
……从第二个角度看,本剧塑造了一个腹黑的女人。
葛大妮生性倔强,做事风风火火,常常因为做事不动脑子而给石泉寨惹来无尽的麻烦。
但这些麻烦却一步步地让她在男权至上的石泉寨树立了前所未有的威望,这威望甚至超过了掌管石泉寨几十年的老祖宗。
后来她让儿子成了国民党,女儿成了八路军,感化了将其视作仇敌的石彩凤。
她实际上成了石泉寨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的善良只不过是狗肉后面藏着的羊头,她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报复石泉寨毁了她一生的幸福。
最后她终于借助儿子余定邦的手消灭了石泉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不用背负任何骂名。
那么你看到的就将是一个阴狠诡谲、手段毒辣的女人如何像基督山伯爵一样通过复仇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如果你把最后她与余定邦的同归于尽视作编剧为逃脱广电总局的审查而不得已作出的让步的话),那么剧中的那些乱伦、政治暗喻也就都可以解释清楚了。
——豆瓣影友海神《这是一部腹黑的电视剧?
》 九奶奶坚毅、刚强、保守,却也能与时俱进。
亲王府格格的气度确实不一样,要不然当年也没有私奔当刀客拼杀的勇气。
特别是最后对六举白旗,老祖宗当机立断的一箭穿心,确实是一种魄力!
在这些方面,女主大妮(很多时候分不清楚轻重缓急,只是凭一股不服输的劲反抗落后的制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小三嫂子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对于他能跑到山上去做妾我觉得真心很有勇气。
从头到尾,她应该是头脑最清晰的人,可惜不是主角。
最后的死(带领余家女人从节女堂出来,集体自杀在日本人面前)让人觉得难过,真的,比大妮和采凤抱着儿子同归于尽还难过。
——豆瓣影友最爱笨笨雨《刀客家族的女人》剧评《女人的执着和勇气》终于明白为什么老人家说“女怕嫁错郎”了。
重来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实际上很多事情根本是不可逆的。
孩子出来了,不能塞回肚子里;时间追不回了,但破败的婚姻却留下了。
再重来,也不可能回到从前,回到没有受伤的时候。
嫁错了,终身误。
女友叹道:可谁又知道嫁没嫁错呢?
就[已经]注定了。
——豆瓣影友敦敦《刀客家族的女人》剧评《女怕嫁错郎》
《刀客家族的女人》里,所有的故事都来源于一个人的一件事——老八媳妇石彩凤(许还幻扮演)被“砸了明火”。
石泉寨余家是一个讲究忠孝节义的家族,尤其对于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石彩凤15岁嫁到余家,十年之内都过着这种约束下的生活,在被砸明火之后,这种束缚和压迫也达到了顶点。
她不再被允许回到余家,她被驱逐被抛弃,被迫母子分离。
之后石彩凤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针对余家话事人余老三、绝了她回到余家的希望的老八新媳妇葛大妮、余家的道德基石九奶奶。
虽然电视剧没有表现这之前的石彩凤是什么样的人,但可想而知,10年委屈求全的妻子、深爱儿子的母亲,是一个多么柔弱隐忍的女子,为什么在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她会完全变了一个人呢,变得那么强势、偏执、狠心,竟然成了一个复仇女神呢?
许多人一边看电视,一边骂石彩凤,其实,这是一个写得非常真实的人物,非常值得同情,在生活中,不论古今,都不缺乏这样的例证。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受到不公平对待,就会心理不平衡;受到伤害,就会产生报复心理,石彩凤的种种报复举动,就是这些狭隘负面心理发展到极致的结果。
在石彩凤的“仇人”中,最为她仇恨的,并不是把她输给别人的丈夫余老八,也不是侮辱她的潘七爷,而是葛大妮。
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不合常理。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待遇造成的。
石彩凤被迫失了贞洁,就不能回到余家,而未婚生子的葛大妮同样不算贞洁,却能正大光明进余家做媳妇,石彩凤是有家不能回,葛大妮是被强抢进余家,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引起了石彩凤的心理不平衡,这是石彩凤恨葛大妮的外在原因。
从自身来说,心理不平衡又往往是内心不能接纳自己,不能接受现状,不敢面对自己内心冲突的产物。
石彩凤被玷污之后,要想进节女堂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尽全节,她下不了手,舍不得儿子一个人孤苦;心里又鄙视自己的苟活,觉得自己污秽低贱,这种内心冲突在无法宣泄时就外移到了别人和外界身上,这就是对葛大妮仇恨和报复的来源。
她内心的痛苦越大,对别人的仇恨也越深、越强烈。
而之所以并不仇恨丈夫和潘家,是因为石彩凤其实并没有对赌鬼丈夫和近乎陌生人的潘家人有多在乎。
潘家人对她的伤害,可能在生理上更甚于在心理上。
对于自己并不很在乎的人,我们通常不会抱有多大的期望,没有期望,也就无所谓失望。
只有我们对于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没有达到希望值的时候,我们才会从心理上感觉受到了伤害。
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余老八和潘老七伤害了石彩凤,而是石彩凤自己的愿望伤害了自己。
她的愿望是被公平对待,是回家,拦阻她实现愿望,或者说违背她愿望使她失望的正是三哥、九奶奶、葛大妮。
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三人成为她报复行为的针对对象了。
报复之后,本我得到了释放。
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构成人类精神的三大组成部分。
属于潜意识的“本我”,代表着欲望,受到属于意识的“自我”的抑制,而“超我”是属于前意识的,代表着良知和内心的道德判断,介于本我和自我之间。
报复行为,正是由于“自我”被伤害,无法抑制“本我”,所以按照内心的欲望来行事。
石彩凤虽然处处报复,但她仍然受着“超我”的良心的约束,她此前的生活经历在心中留下的道德判断,始终使她认同“忠孝节义”,这也是最后她回到善良的“自我”,与葛大妮尽释前嫌的原因。
石彩凤的所有阴暗、扭曲、狭隘,并不是她自身的真实性格,而是在遭遇遽变之后的一种非常态爆发,是压力、委屈、伤害的宣泄,也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
在她的身上,有一句话应当反过来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设身处地为她想想,她才是那个最受伤害,最被生活所欺凌报复的人。
石彩凤的扮演者许还幻,准确、自然、细腻地塑造了这样一个充满了真实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除了演技高超之外,必定下了不少功夫琢磨参详。
演坏人不易,演一个充满了矛盾,外刚内柔,从好人变坏,又最终回归大义的“坏人”更不易。
这种才是真正“走心”的表演,值得赞一个。
回家快一个月了,渐渐的把《刀客家族的女人》给看完了。
石泉寨,余老三,葛大妮,九奶奶,石彩凤,余定邦。
每个人物,每个角色,都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
烂片看多了,自然对好片格外珍惜。
当看完《刀客家族的女人》,内心说不出的感受,太喜欢这部电视剧了。
葛大妮:一个集天下所有女性优点于一身的奇女子,却也成为了世间最愚蠢的女人。
当一个人把她的优点做到极致时,那就是愚蠢。
葛大妮,善良,勇敢,可爱可恨,为了让儿子余定邦认可她这个继母,她把她所有的一切美好全给了他。
为了能跟自己爱的人(余老三)近一点,她委屈求全嫁给了余老八这种混蛋(集好赌、懦弱、愚蠢于一生的人),自然也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
有时候你很难想象为何会有如此固执,执拗之人。
为何她能为了所谓的理由去触犯石泉寨寨规。
为何能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说成是(余老三妻子)莲花嫂的女儿。
为何能为了救余定邦这样的败类把自己的儿子枣生送给余定邦当人质。
为何能在毅然决然选择离开石泉寨,离开余老八之时,为了照顾余老八,为了家庭!
她又选择留下。
很多人不解,为何要活的如此纠结!
很多人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但大家似乎又懂得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没有原因,那只是爱--出于对孩子的爱、出于对内心善良的理解。
她其实离我们不远,只是我们不曾去做而已。
我们内心的有个声音在呼喊,呼喊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那声音正是葛大妮该做的事,只是葛大妮是活在梦里的自己,而现实的我们在变成石彩凤之前,我们成了七婶子。
石泉寨:刀客家族建立起来的家族根据地。
老一辈用鲜血,汗水打造起来的。
石泉寨象征着石泉人的信仰,石泉人:丢命可以,绝对不可以丢脸。
有什么比命还重要!!!
现代人很难理解当初的江湖气息。
活着容易,有尊严的活着难。
在我看来,这就是气节。
一个名族该有的信仰,该有的下限,该有的气节。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信仰,那将是活着的死尸。
余老三:如果说葛大妮是很多女人梦里的主角。
那余老三就是那个梦里的神话创造者。
他有能耐,石泉寨的顶梁柱。
他帅却带着些痞子气息(简称坏坏的帅)。
他孝顺,他坚强,他勇敢,他充满智慧。
——这个男人太好,故事太多,道不尽的美好。
九奶奶:如果说余老三是石泉寨攻艰克敌的顶梁柱,那九奶奶绝对是石泉寨精神支柱。
石泉寨能够有如此的气节,有如此的辉煌,有如此的威望。
九奶奶功不可没,石泉寨至死不降,宁死不屈。
坚守底线,进了节女堂,上了香,就是石泉寨的女人。
石泉寨的女人全死了,死在自己的手里(这就是尊严,活着的尊严,死着的尊严)余定邦:余老八和石彩凤的儿子。
继母葛大妮。
小时候聪明伶俐,虽说经历了太多,但纯属孩子,年纪轻。
教育教育就好。
懂得些是非观念。
没曾想越长大却把做人的道理原则全忘了。
人这辈子活着干嘛?
难道是为了让你不择手段争名夺利吗。
为了欺师灭祖吗。
其实活着很简单,开心。
自己开心,父母开心,家人开心。
如果余定邦能懂得活着的意义,也许结局还是美好的。
石彩凤:余老八他前妻。
一个可怜的女人,女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女人没心。
因为愚蠢,混账的余老八把自己给输了出去,又因为家族争端被砸了明火。
就这样简单朴实的女人离开了石泉寨,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失去了自己的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从应有尽有到一无所有却只是因为一个规矩。
石泉寨的女人——可以丢命,不能丢面子。
就这样,石彩凤堕落了自己,毁掉了自己。
只为不该属于自己的命运宣战,走错了不该走的路,做了不该做的事。
还有太多太多鲜明的人物。
风吹两边倒的上官开基,愚蠢胆小善良的余老八,沉稳精明的潘老大,冲动实在的潘老七,坚强勇敢的明月,可靠踏实的白先生,年轻努力的葛云霞(蛇娃)。
太多太多,他们都很独立,却把每个人都塑造的栩栩如生。
主要这部电视剧吸引我的不仅仅只是剧情本身,电影细节的的编排也是一大亮点。
剧情衔接井然有序从开始的两大家族争斗演变成两女人之间与规矩的抗争。
再到后来国民两党引发系列误会与争端,到最后中日抗争(加上家族内部矛盾之争,荣耀之争,伦理之争)。
最最主要的是要感谢这些演员和制做这部电视剧的影视工作人员。
因为这部电视剧让人看到的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非刻意刻画出来的人物。
一部成功的影片其实很简单,让人欣赏的剧情加上让人钦佩的演技。
一部电视剧的完结,说明需要寻找另外的好作品来替代。
期待2015的大制作~2014再见,2015在见。
看这部剧完全是冲着佟丽娅去的,对这类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没有太大兴趣的我开始对它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
好在这部剧的演员用他们的表演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葛大妮,全剧的核心人物,一个爱憎分明,倔强勇敢的女人。
她没有多少文化,言谈之间与有着良好教养的小三嫂子明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可我就是爱她,爱她的倔,爱她的勇气,甚至她那被无数人吐槽的过于圣母的善我也能从中觉出几分真情。
这样的女人出场都是带有戏剧性的——带着一身孤勇上前,拉住受惊吓的马儿,深藏功与名淡然离去。
她的胆,她的傻,她的善,就这样深深印刻在了看客的脑海里。
余老三,黄土地上的霸道总裁,果敢有担当,沙哑低沉的嗓音好像能把人的魂勾走,虽是石泉寨的大当家却好像总是带着孩子般的乖张。
他与葛大妮的感情戏给色调晦暗的全剧添上了一抹温情的色彩。
朴实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爱情,甜蜜却不腻人,看的时候是会跟着会心微笑的。
可黄河水长,推着风儿卷着浪,吹散了相聚带来了别离,最后只余话不尽的遗憾与哀伤。
除了男女主角之外,这部剧的其他角色也各具特色而并非面目模糊。
余老八,窝囊却又贪心,胆小怕事,却也敢于为并无血缘关系的女儿舍身赴死。
石彩凤,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人物,被赌鬼丈夫当成赌注输出去,身子被糟蹋为石泉寨所不容,无法与儿子母子团聚。
她是封建礼教男尊女卑思想下诞生的悲剧,为了复仇她一步步走向了癫狂,儿子是她的一切,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亲手终结了他的性命,了结了汉奸儿子的罪孽。
老祖宗,石泉寨的神,是她亲手打下了石泉寨的天下,更是她订下了石泉寨的女人必须守住贞洁的规矩。
葛大妮的出现是对她的规矩的蔑视,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
石泉寨的女人深受这规矩的迫害,被逐出族的石彩凤,被糟蹋了身子后自杀的高莲花,数次因不遵守三从四德而被责罚的葛大妮都只不过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必然悲剧。
我们为石泉寨的女性鸣不平,却又佩服她们在日本鬼子来临时集体自杀的勇气,因为她们守住的不仅仅是贞洁而是刀客家族的尊严,更是一个民族宁死不屈的气节。
刀客家族,不只有葛大妮。
人无完人,反而更展现出角色的真实。
好像没怎么快进,我的手指,你肿么了
人物特点很鲜明,典型的中国妇女的一些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可以一看,封建礼教传统文化到底对人影响有多深
女的长得蛮养眼的,狗血剧情,站不住脚的义正言辞歇斯底里,老掉牙的抗日剧情和妇女解放,渣渣
印象中佟丽娅第一次担这种角色吧 感觉还不错 或者说有点出乎意料她会演这种剧
吐了,不是因为有YY完全没法看……做个人吧,球球了
突然意识到连续剧本子的精髓就是糖果和鞭子╭ ( ̄▽ ̄") 黄土地版霸道总裁开篇,走着走着还是丢了五毛。
佟很漂亮,剧情很狗血
好重的仪式感
挺好的,演员都挺喜欢的。本来值7分的,就是太拖沓了,忍不太了。
丫丫还不错
后面越来越罗嗦
国产剧中,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有厚重感!! 剧情nice!!!
本来觉得丫丫和男主互动挺有意思的~~看着看着就没了兴趣~
广东台毒害我爸的电视剧系列。片名叫女人,实则讲的却是物化女人(将石彩凤拿去抵扣债务),和国难关头一群女人为了保护贞洁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集体自杀。太好笑了,自己的命和国家都没有贞洁重要。吐了。
开始看着 还不错,葛大妮挺仗义勇敢,有包容心,可这后来越来越大的包容心就显着有点贱了!
佟丽娅真美啊!
在周末2倍速+手动快进刷完了,1.不仅男女主三观不正,而且整部戏三观都不太正!男主家族要求女性失贞就得去死,老婆被绑架强暴了,不杀仇人举枪要杀老婆,逻辑挺迷,而且这个家族男性都很废物,投降的做汉奸的赌博的强奸的做大型巨婴的……花样展示了中国男性能有多废物!合着这个片子是为了贬低男性?初期女主不同意物化女性,但大结局却说永远都是余家的女人,人设没立住,男主说爱女主,但对大小老婆都有告白,渣男无疑!2.史实信息完全对不上,男主是革命党,回家娶了老婆,又从青楼救回军人落魄女儿为妾……不知道革命军人不能纳妾吗?3.剧情上没有扣上家国情怀的主题,女主的行为还有点白莲花。综合来看这是一个三观不太正的戏,本该1星但因结尾处男主家族全员殉国是能表现出气节的,给了2星,但7.9的高分,我不知道是怎么刷上去了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