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点俗套 但是体育类型看着就是过瘾 体育片不管什么年代都那么激动人心 中国可能不太喜欢这类题材 新一代还是喜欢娘娘腔 小鲜肉这部电影很多职业拳手参演 更加真实 在洛杉矶拳击馆揍奎迪的拳手是前WBA/WBO/IBF轻重量级冠军“上帝之子”安德雷-沃德 米奇拳馆的教练儿子是中量级拳手“美国硬汉”罗萨多 最后那个很肥的冠军是次重量级拳手英国人贝卢 他本身就很肥 击败过大卫海耶 主持人也是拳击比赛的金牌主持 一句开场白火了一辈子 他的著名的“let's get ready to rumble”长音迷倒了无数不懂拳击的观众 还是比较喜欢洛奇的配乐 这部的音乐也不错
迈克·B·乔丹不管在《黑豹》里面演反派,还是在《奎迪》里面演叛逆少年拳手,都有种黑人独特的的耿直帅的气质——脖子一耿,我就是强!
耿直的人总是一往无前。
在少儿看守所,Johnson不允许别人骂自己的妈妈,耿直地一拳打过去。
在养母的豪宅,Johnson为了拳击梦想,也为了父亲奎迪姓氏的传承,耿直地放弃荣华富贵的生活,来到费城寻梦。
在女神的门口,Johnson为了一腔爱情,耿直地邀请女神一起出去约会,即使那句邀请只是蹩脚的“你饿了吗?
”在训练馆里,Johnson为了变强的目标,耿直地坚持一个人训练,直到传奇被感动,亲自下场指导。
在拳击台上,Johnson为了胜利,即使左眼已经被打得睁不开,也想起最简单的过往,最简单坚持下去的理由,坚持着站起来,打完最后一轮…耿直的人一往无前,赢得了亲情,赢得了友情,赢得了爱情,赢得了胜利。
有时候别想太多,就坚持着奔跑,努力变强,真诚说爱,生活或许不会总让你赢得胜利,但会让你赢得你应得的。
《奎迪》Creed.2015,孤石影评7.6分,13限制级。
说《奎迪》是《洛奇》续作也不过分,毕竟它延续了拳击题材和故事背景,但本部影片从编剧到拍摄手法,都要超出洛奇,是洛奇系列的佳作。
本片讲述青年奎迪为了自己拳击的爱好,放弃了职场优厚的职位,毅然投身到拳击场上去,最后不仅赢得了观众和对手的认可,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
影片采用长镜头手法,加上出色的“武打设计”,让人临场感十足,大呼过瘾;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该片的配乐相当精彩,嘻哈、soul、交响乐接入的恰到好处,与画面配合的相得益彰,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在这里发生共振,直冲人心。
史泰龙作为故事的配角,一改往常木讷(傻啦吧唧)的表情,在该片中有不俗的表现,但要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老将还需努力。
当然了,吹毛求疵地说瑕疵,那也是有的,比如,优厚的职场位置到拳击手的转变讲述的较少,到最后人们甚至想不起这曾是一位青年才俊;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与主线接入的比较生硬,感觉可有可无.
Creed—拳击电影回春文/贾明二类型片看过不少,徐铮将公路片通过泰囧超火了,心花路放直到港囧,票房一路高歌猛进,韩寒也不甘寂寞加入其中。
毕竟,公路片虽然是一路狂奔,但是是可以加入许多元素的,爱情、搞笑,抖机灵、玩深沉,可以下的味道很重,完全掩盖了公路片本来的面目,例如徐铮的片子完全可以归入喜剧片。
体育类型片,尽管也会加入很多元素,但是体育本身才是主菜,也因为这样,体育类型片很难拍,留在我们记忆里的也就那么几部,这里试问一下,有几个人能说出一部中国体育类经典电影?
洛奇是史泰龙创造的经典系列,几年前有一个洛奇合集高清电影的种子,我下载下来,拖着看了一下剧情,没有大场面,虽然闻名已久,终究没有能够静下心来看完。
朋友建议看Creed之前,应该先温习一下洛奇,但是我终究还是心懒了。
最近发现拖延症很严重,明明知道有很多需要立即马上去做的事情,始终提不起兴趣去做。
劝解自己,也许带着一个全新的头脑去看,会看出一部不同的电影。
看完之后,我可以说,这是目前为止,我看过最好的一部拳击电影,更进一步说最好的一部体育电影。
体育片的难点在于,因为要真实贴近生活,不能采用特技,如何将枯燥的训练,精彩的竞技通过画面展示给观众,不能太专业,也不能太业余,而且还在于如何平衡这些内容。
这部电影很精彩的做到了一切,无论是平常训练跑步,I really like his Nike Shoes and Jacket , by the way;喜欢里面恰到好处的配乐。
最后的擂台赛是全片的高潮,那种真实感,那种身临现场感觉,那种拳拳到肉的质感,让我难忘。
心情也随之振奋了,好久不写影评了,我愿意花一个小时时间,默默看完Wikipedia的介绍,洗完这片影评。
叛逆的黑人小孩,从心底里喜欢拳击,对从未见过面的传奇拳手父亲又爱又恨,恨的是父亲在他没出生前就抛弃了他,爱的是自己无形中继承了父亲拳击的心。
满身力量的铁汉拳手,也不乏柔情,会跟养母倾诉心事,得知亦父亦友的教练得了癌症却不肯接受治疗时,也会像个孩子一样留下痛心的泪水。
故事的结尾没有像平常的体育片一样获得胜利,一场失败的战役却更使故事得到升华。
虽败犹荣,不伦是对手还是全场的观众都认可了他,不负“奎迪”之名。
Donnie的养母让我想起冲出康普顿里Dr.Dre的妈妈最后比赛时给Donnie送了短裤真的很感动燃 like爆裂鼓手 不疯魔不成活他跟史泰龙说 如果是其他人做我教练 我就不会打了 但是我有你史泰龙跟他说 打这场比赛 不是为了我 不是为了你爸 而是为了你自己最后一战挺热血的creed lose the game but ,win the nightRemember “one step at a time”
我喜欢这种战斗精神,我有精力,我有力气,我有信心,我有勇气,我有智慧,我有理想。
但是我还是一无是处。
底层人应当有一个向上的通道。
而我不知道我的通道在哪里?
我们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向上。
有很多行业蓬勃发展。
但是又有许多行业处于几乎空白的状态。
这样的社会,金字塔的塔尖可以很高。
但是金字塔的塔尖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
(上面好像是在说《洛奇》,也是这个社会背景吧,至少在中国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在阳光明媚的下午,他还是会去墓园,从树上取下那把椅子。
……跟保利聊聊天。
他们做的很好的一点,就是以前的那些道具、那些场景都还有保留着。
拼尽所有的力气去做一件事情 ,这种感觉是多么的好。
影迷们在2015年经历了不少经典电影系列的续集作品,《速度与激情》系列以及《碟中谍》系列续集似乎都是口碑票房越来越好。
而《侏罗纪公园》系列的重启作品则不论口碑如何依然票房大卖。
至于刚上映007系列的最新作,虽然差不多是《皇家赌场》以来重启作品中质量最低的一部,但依然在全球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今年最备受期待与瞩目的续集作品当属对世界流行文化影响最深的《星球大战》最新作了,无论口碑如何(我对J. J. 艾布拉姆斯充满信心),它的票房已经在提前两个月开始的预售中开始大卖了。
而《奎迪》,虽然贵为最富有美国梦色彩的经典拳击电影《洛奇》系列的最新作品(第7部),却完全没有任何声势。
系列的粉丝可能知道它的存在,但大多数都在讽刺为什么要再拍一部呢。
电影迷可能也知道它的存在,但在充斥着重磅新片的感恩节前后上映,大多都选择了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电影观看。
各种各样的条件都预示着对这部电影的不利,但或许对《奎迪》来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情形了。
因为这正是《洛奇》系列最为人称道最振奋人心的情节:最被低估的拳击手走上擂台,面对实力名气都明显比自己高的对手,打出了最让人意外的结果,成就了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战。
对的,《奎迪》做到了。
它就是《洛奇》系列自第一部以来一直在苦苦追寻的那部能为人称道的续集。
它比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所有其他续集作品都要好,但它给观众带来的却不仅仅是一份惊喜。
每一个年代都有一两部深入人心的体育类电影,70年代有《洛奇》,80年代有《篮坛怪杰》以及《愤怒的公牛》,90年代有《追梦赤子心》和《甜心先生》(别喷),00年代有《光辉岁月》。
而毫不夸张的说,《奎迪》就是那部代表2010年代,会在几十年后依然会被热烈讨论的体育电影。
《奎迪》讲述的是洛奇(史泰龙饰)帮助训练当年劲敌的儿子奎迪(迈克 B.乔丹饰)的故事。
它当然是一封对《洛奇》系列的情书,但除此之外,它给观众带来的更多的是无与伦比的精彩摄影与配乐,以及真实而感人却不乏励志燃烧的故事。
这一切都要从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库格勒说起。
这位独立电影出身的极具天赋的黑人导演在拍摄《奎迪》之前仅仅在2013年有另外一部电影上映过,但这部名为《弗鲁特韦尔车站》的电影却使他赢得当年圣丹斯电影节的评委以及观众奖,从而使他在影迷中打响名声,得到认可。
看过《弗鲁特韦尔车站》的影迷们应该都会赞成那部电影跟《洛奇》的主题和背景都是天差地别的,它讲述的是备受瞩目的黑人格兰特被杀事件。
虽然制作质量高得完全不像是一个导演的处女作(也是我心目中2013年的十佳电影之一),但要突然跨越这么大的创作题材差别来制作《奎迪》,难免会让人有不少怀疑。
而实际上,库格勒在开始拍摄《弗鲁特韦尔车站》之前已经开始萌生了制作《奎迪》的念头了。
作为体育迷,《洛奇》系列对于库格勒一家意义深远。
他在采访里说,当他奶奶与癌症抗争的时候,他爸爸才18岁,而他爸爸为了调动他奶奶情绪而播放的电影正是《洛奇2》。
他小时候去参加体育比赛之前,他爸爸也会播《洛奇》系列的电影来帮他打气。
可以说,《洛奇》对于库格勒一家而言意义非凡。
不幸的是他父亲被诊断出肌肉疾病,开始慢慢失去活动的能力,以及抗争的意志。
“对我来说,我父亲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就像洛奇对于他一样。
”库格勒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这使得我想去拍摄一部讲述他的偶像经历类似考验的电影,从而去激励他。
”这也是为什么洛奇在这部电影里会被写成患上了癌症的原因。
并不是为了赚得观众的眼泪,仅仅是为了鼓励导演他最爱的父亲而已,虽然观众们很可能被此打动。
这也映射出为什么在剥去拳击励志的外套之后,《奎迪》的内核实际上是一个父与子的故事。
尽管电影里的两位主角并不是血缘上的父子,但库格勒巧妙地利用了系列前作的背景使得父与子关系的建立顺理成章。
洛奇现在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儿子与他相隔两个不同的国度,只会有的没的联系一下。
他,需要一个亲人陪伴他度过仅剩无几的乏味人生。
奎迪则在出生前就失去了父亲,而且一直不愿意顶着父亲名字的巨大压力,希望能打造出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传奇。
他,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良师给予他比赛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为他指明人生的道路。
正是这样的背景,两位角色的相遇,相知,依赖,便变得自然而然,而并非为了剧情发展而硬生生建立的。
也正是因为自然而然的剧情推进使得观众在见证了他们建立起紧密的关系,但又差点因为意外失去这段关系的时候,更能代入感情,更能受到感动。
饰演主角奎迪的,是年轻的黑人演技派演员迈克B.乔丹(不是飞人乔丹…)。
除了年纪轻轻就出演过大名鼎鼎的美剧《火线》之外,他也是之前提到的《弗鲁特韦尔车站》的主角。
在那部电影里,他对于角色在生活压迫下的无奈,以及在看到希望的瞬间被终结生命的脆弱掌握得恰到好处。
而在《奎迪》里面,他饰演的则是一个外表无比坚强,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能力认可,但又很容易对别人敞开心扉的大男孩。
他电影里唯一的脆弱,也仅仅有洛奇撒谎说并没有把他当亲人的时候,而迈克B.乔丹对于那一幕的诠释则是完美无瑕的。
而饰演洛奇的,当然还是那个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史泰龙。
这也或许是他在《警察帝国》之后最完美的演出了。
在今年普遍缺乏强力演出的情况下,我甚至觉得这份诚意满满的演出至少值得一个奥斯卡提名。
我们当然也还是能看到那个英雄般的洛奇的硬朗,以及他作为长者退居二线给予年轻人指导的良苦用心。
但这部电影里更多的则是他英雄迟暮的无奈,以及被病魔侵蚀下的不堪一击。
看到他在化疗下呕吐不止,不断掉头发的片段,相信无论是系列的粉丝,还是只是大众的影迷,都会受到深深的打击。
那个曾经被认为不可能被击倒的史泰龙,也终究有这狼狈的一面。
虽然说了太多关于演员角色方面的好话,但真正让这部电影出类拔萃,甚至超越《洛奇》的,则是影片整体质量的强大。
《奎迪》里面,出彩的不只是演员让人感同身受的演技,更重要的则是它的摄影,它的配乐,以及它让人难以置信的拳击编排。
当然还有那些经典的,让人热血沸腾的,训练片段。
《洛奇》系列最重要的标志,毫无疑问就是每一部都不一样,但却每一部都经典的训练片段。
而这里面,甚至在电影史上经典片段都能名列前茅的,便是《洛奇》第一部里面著名的以爬楼梯收尾的训练片段。
它是那么的经典,以致于连那段在费城艺术博物馆前的72级楼梯都从此被叫做洛奇步。
作为系列续集,《奎迪》当然也不能示弱,一共三段训练段段精彩。
而除了第一段作为热身稍微有点平淡之外,后两段的摄影,配乐,编排,可以说一点不比《洛奇》第一部里面弱。
第三段中与费城知名的飞车党竞飚的片段可以说既因为他的全力冲刺让人热血沸腾,又因为唯美的摄影让人感动无比。
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带有系列经典歌曲《Gonna Fly Now》基调,却又创新了的旋律。
老影迷们在被老旋律刺激的同时,相信也会被现在更强的配乐效果而震撼到吧。
这个片段能否在电影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我说不准,但在体育电影之中,它绝对是独一无二,特别的存在。
比这些训练片段更让人称奇的则是拳击比赛中缺一不可的擂台战。
越来越多的电影对于长镜头的使用让观众对于长镜头憧憬以及认知越来越强烈。
上一年的《鸟人》(假装)全片一镜到底从而赢取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而今年的《维多利亚》则以更真实的一镜到底呈现了一个让人窒息的故事。
长镜头使得片段连贯而让人投入感更强烈,但很多观众在赞赏摄影的同时其实忽略了组成长镜头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对于场景里演员走位的编排。
而到了拳击电影,如果需要在比赛中使用长镜头,难度系数可以说比其他的电影要再上升一个档次,因为除了演员的走位,对于拳击次序的编排也需要被考虑在内,再加上擂台狭窄的空间,使得拳击比赛长镜头的使用难度一再增大。
但《奎迪》里的制作团队是走心的,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一共三场比赛,场场精彩。
虽然每一场都多少带有长镜头,但最为人称道的当属第二场。
比赛从开始到最后结束完全没有任何的镜头切换,可谓对振奋人心至极。
演员们在采访的时候表示从编排到彩排再到最后的摄影,这一个长镜头的制作一共经历了好几个月,拍摄了20几次。
作为观众的我,开始的时候只是慢慢感到这一幕的特别。
但到后来意识到导演想要以一个镜头涵盖整场比赛的时候,已经深深地被这部电影的野心以及它的质量所折服了。
说了那么多好的,《奎迪》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133分钟的时长显得剧本可以稍微压缩,而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里的男女关系多少有点累赘,因为它的内核并不像《洛奇》第一部一样是爱情故事。
不过这都只是吹毛求疵了,虽然与整体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有点浪漫爱情元素其实也不是一件太坏的事情吧。
对于体育电影来说,观众总是在电影开始前就知道主角肯定能赢得最后的比赛,所以电影的成败只能依赖情节推动增加观众们的投入感,等到最后胜利的时刻可以跟主角一起挥拳庆祝。
从这方面讲,《奎迪》的情节跟《洛奇》有很多平行的地方,包括主角们的自我救赎。
而最令我感动的,正是当最后阿多尼斯被问到为什么要走上擂台的时候,终于说出的那个令人落泪的真正原因:“我只是想证明我不是一个错误而已…”
当然不是,《奎迪》也不是。
电影的最后一幕,阿多尼斯和洛奇一起在《Gonna Fly Now》的钢琴伴奏下攀上洛奇步,在费城博物馆前望向远方。
作为影迷,希望振臂高呼的同时,也很难不被感动。
或许作为一部拳击励志电影,《奎迪》注定不能特别大卖。
但也是作为一部拳击电影,制作精良的它口碑已经好得让人欣慰(目前为止IMDB依然是8.7分),也让后面的续集变得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法。
作为影迷,希望如果真的有续集的话能够保持这种高水平,毕竟《奎迪》可是好不容易等来的那部真正配得上《洛奇》系列的续集。
刚过去的金球奖,史泰龙凭借《奎迪》(Creed)一举拿下了最佳男配角奖。
如果你不是龙哥的影迷,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史泰龙除了是老式肌肉动作片时代的古董级人马(人家今年已经70岁,古来稀了),对比起同时代的那些知名的银幕硬汉,如阿诺·州长、布鲁斯·光头、哈里森·琼斯等人,更加只有一个空有肌肉的面瘫演员。
但你恐怕不知道,龙哥其实不仅文武双全,更是一位不打折的人生赢家(成就盖过龙傲天,问你良辰服不服)!
在凭借《洛奇》(Rocky)让世人熟知之前,龙哥的际遇其实是很潦倒的,最不顺利的时候,他甚至连A片都拍过(那部什么《意大利种马》的小电影,纯洁的我真心没看过呢)。
幸好因为《洛奇》的横空出世,龙哥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不但一口气拍出5部《洛奇》续集,而且还为我们带来了《第一滴血》(First Blood)系列和《绝岭雄风》(Cliffhanger)这样的动作经典。
但千万不要因为龙哥演的都是动作片(阿诺·州长因为天生的幽默感所以去拍喜剧、眼神忧郁的布鲁斯·光头甚至能担纲文艺片),就把龙哥定性为单纯的动作巨星,他真不是这么简单的人呢。
杜琪峰导演曾经出品过一部叫做《大块头有大智慧》的电影,虽然这部电影的故事内涵与龙哥完全没有关系,但用这个片名来形容龙哥,却是最贴切不过的——除了拥有发达的肌肉,龙哥的头脑也是丝毫不简单。
作为让全世界认识龙哥的那部经典电影——《洛奇》在1977年的奥斯卡上,除了斩获三个重量级的最佳(电影、导演、剪辑)奖项,还获得最佳男主角和原创剧本的提名。
而在这部电影里,龙哥不但是男主角,还是原创剧本的作者!
如果你是刚刚才知道这件事情,心中会不会有一万头草泥马掠过,然后内心高呼一声:我勒个去!
要是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我也只能很遗憾地对你说一声:I'm very sorry!
事实上,龙哥不但是个好编剧,而且还是个不错的导演(《洛奇2、3、4、6》都是他亲自执导的,还有他沉寂多时的回勇之作《敢死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好莱坞能演、能编、能导的只有小本(本·阿弗莱克)和他的好基友马呆萌(马特·达蒙)。
在龙哥面前,他们都还嫩着呢!
而且既然我说龙哥是文武双全的「人生赢家」,当然不止是能同时做好编导演这么简单,龙哥还是个小有成就的抽象派画家,在世界多个博物馆开过个人画展。
说了这么多龙哥的传奇往事,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他刚拿下金球奖的《洛奇》系列新作——《奎迪》(龙哥又是编剧之一哦)。
作为没有正式冠名的《洛奇》系列第七部作品,这是一部无论在「精、气、神」各方面都传承着《洛奇》正统的优秀续作。
这一次故事的主角,已经不是我们年老的龙哥(以及洛奇这个角色),而是洛奇当年的好友以及宿敌阿波罗·奎迪的私生子——阿多尼斯·约翰逊(奎迪)。
因为得不到父爱的童年阴影作怪,阿多尼斯这个中二的年轻人,放弃了自己在大公司高薪厚职的轻松生活,执意重走他那已经过世的拳王父亲的旧路。
但当他凭借着个人天赋(却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四处挑战对手的时候,却被职业拳手轻松KO。
痛定思痛,中二少年决定去费城,找上他爹当年最好的对手,已然成为衰老、孤独、迟暮老人的洛奇,让他训练自己。
「教导这个中二少年,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尽管龙哥心里怀着这个想法,但终究是被年轻人的热诚和对拳击的热爱所感染,开始训练这个拥有无比优秀天赋的年轻人。
然而就在奎迪二世实力大增,甚至获得了与现任世界拳王一战的机会时,龙哥却病倒了——癌症!
这明明是老旧俗套的剧情,却被龙哥以真实、自然,甚至近乎本色的演技顺理成章地演绎出来。
看着因为化疗而呕吐的洛奇那魁梧但虚弱的身影,英雄迟暮的慨叹就油然而生。
到底龙哥能不能战胜病魔,而奎迪二世能不能在擂台上成功战胜对手,这个就留给大家自己去寻找答案了(网上已有DVDSCR画质的版本下载,但没有中文字幕,英文不好的朋友只能再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奎迪》里,有很多在擂台上的拳击动作戏都采用了长镜头拍摄,这对于身为搏击爱好者的我真的是「看醉了」(不要怀疑,这可是百分之百的赞誉)。
于是,拳击比赛中繁复多变的挪移走位,凌厉凶猛的拳拳交织,全部被摄影师收纳在一个需要不停环绕走位的的长镜头里。
这样的拍摄,就算是相对静态的文艺片也不见得容易做好,在动感十足的体育动作片里出现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而在这部电影里的,这些长镜头的处理,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
在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回归到文章主题上去,在电影事业取得「文武双全」的成就,并不是龙哥最让我佩服的地方。
真正让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奉之为「人生赢家」的原因,是他创下了一个配得上那「意大利种马」称号的成就——生了三位腿长、貌美、气场足的大美妞女儿!
如果没有这一点,龙哥还真不能算是人生赢家呢!
———————————————————————本文同步分享于微信公众号:午夜场(wuyetalk)
奎迪是由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的运动剧情片,由瑞恩·库格勒执导,迈克尔·B·乔丹、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领衔主演,影片于2015年11月25日在美国上映。
影片为“洛奇”系列的衍生片,讲述了阿多尼斯·约翰逊不顾家人反对参与拳击运动,找到曾经打败过他爸爸的对手洛奇当教练,试图在拳坛闯出一片天地的故事。
就非专业玩家未完全KO职业玩家、、。——20220407
老一套
拉了一下,不太感冒
【B】与《星球大战》同样优秀的系列传承之作,和前者一样将最为经典的第一集故事复制并再造了一次,不过奎迪在转圈的摩托车里振臂高呼,还是比不上晨练的洛奇。
要不是为了mbj真心看不来这么土的
和真实的拳击差距好大。
I am totally knocked out. 这个长镜头,剧本故事也用心了。谁能想到Rocky系列能注入如此新鲜的血液。
剪辑印象深刻
和否拒衰老的topgun2相比史泰龙演示了昔年功夫巨星如何把银幕传奇和IP价值传给未来一代接班的正确气度和风范。尽管类型应有的流畅调度和超燃气氛一样不缺,焦点实际落在父子关系搭建的表演维度——英雄历程模板的杀父仇人和授业恩师合为一体,弑父命题在此成为架空悖论,阶级、国家的符号裂变交叠——重制神话的奇观特写之外,最动人笔触在于并未回避血统论内在矛盾。主角将素未谋面的幽灵父亲当作驱动仇恨的假象劲敌,然而在媒体和金钱运作的拳击世界里,背负他所憎恶的姓氏赋予的旧日荣耀,窃取银汤匙里垂手可得的特权是他赢取个人名望的唯一途径,甚至获得洛奇出山指导本身也是血缘的裙带附赠。于是名唤奎迪的鬼魂依旧飘荡在重塑肉身的新系列间,奥斯卡绕过mbj突破演绎提名史泰龙的举措排斥了影片诚恳的新生意图,又倒退回白人核心叙事。
跟百元之恋比起来简直就是超长耐克广告。。。而且世界冠军一身肥肉你逗我
老但没过气的史泰龙。前半段以为是标准商业片,结果后半段打出了Rocky的魂。导演靠处女作Fruitvale拿下圣丹斯大奖果然不是靠运气的,这个系列还可以继续往下拍~
原谅我没有洛奇情节,虽然是一部肌肉男人片,但还是看到一半就关了,剧情太烂俗了。。。虽然没看到底,但也能猜到结局了知道了。全世界梦做得最好的两个国家之一。
旧类型的新玩法:老扶青。史泰龙给那些类型片元小年轻上的一节课,尤其是当下的超英电影,再不学着去拓宽拓宽演员的戏路,就要被角色给替代了。想想《鸟人》,看看《奎迪》,少壮不进取,老大徒伤悲。
费城那条长街,Adonis在跑,一队尾随的飞车党鱼般跃动,仿佛冲着冲着,他已是自己的汪洋。这样的水域,吞得下多少误解与卑微,就吐得出多少正名与骄傲。喜欢看他把unc叫出一种不容分说的亲近,看他与Bianca诠释一种势均力敌的爱慕。如若经历过《洛奇》的时代,更为世间的承接伤怀——同是为身体而战,后辈为了健壮,而Rocky只是为了续命——但人生假如能够漫漫,留得下一分斗志,也是千金难买了。三星半。
最好看的还是中间那个长镜头。
这导演显然是个有文艺片野心的,结果到头来最好看的地方是动作部分,文戏如屎一般。
又一个“洛奇”
奎迪的第一场比赛两个回合直接一个长镜头,有野心啊
狗血。
二代崛起的故事。励志拳击电影也就这三板斧,重温热辣滚烫后来看这个,各有各的不足,各自提供各自的奇观,都勉强打三星。最大问题是没有交代二代为何执念,洛奇又为何回归。贾玲则是把原因讲的太直白。最后感慨的是这类运动是能让人忘记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