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看了真心有一段时间了,倘若不是放在迅雷已删除里没彻底删除,我几乎忘记,我还看过这部电影。
我是又百度了,看了一眼剧照,才恍然大悟般,这部电影,已阅。
说真心话,此类型韩国轻喜剧,有些还不错,这一部真心一般。
出于2个目的,写下这篇文章。
一, 就是单纯记录,我看过的电影感受。
此类have to的感觉参照以往,不赘述。
二, 也是和一差不多,写感受。
今儿就写写我和我的爸爸吧。
我一直都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独立的,自私的,都是两两之间的,比如ABC三人,是好友,A和B,A和C,B和C之间都是不同的,倘若A和B在交流,C进入,都会有些细微的变换,没有刻意隐瞒,没有刻意掩饰,它就是不同的。
推及家人也是。
我在过往的文字里不止一次写过我和我老妈的感情,其实说句良心话,还是老爸更疼我。
爸爸和女儿,爸爸和儿子,妈妈和女儿,妈妈和儿子,姐姐和弟弟,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妹妹,哥哥和弟弟,这种关系都是不同的。
这里面共同的感情是亲情,是共通的,但彼此有很多细节的不同。
其实我并不羡慕独生子女的家庭,虽然我认为在我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是那么的多余,当然,现在依然如此,去探讨,去明确生活的价值,活着的意义,我活了近30年,也不能让某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对死的恐惧,怎有对生的渴望,我想了多少完美的死法,让我不死的原因,却没有找到。
写到这里,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还苟活于世,可能我还是有点怕疼。
扯远了,回答我和我的爸爸。
遗传真是件可怕的规律,尤其是性格方面。
因果报应,轮回,对于我家再适合不过。
暴躁脾气的奶奶,暴躁脾气的爸爸,暴躁脾气的我。
按照老妈的一句,我们三个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我比ta强多了。
老爸向老妈说,他比我脾气好多了。
这里是肯定句。
我向老妈说,我比我爸脾气好多了。
我也是肯定句。
我妈估计按照表情应该是捂头那个,很无无奈。
老妈说,我和我爸 半斤八两。
不过真心话,这几年,我爸脾气好多了。
也是是年龄真大了,一些事情放开了,性格也被我妈感化了不少。
而我,接人待物,还是烂。
我记得初中那阵,因为语文老师要求,有写日记的习惯。
虽然日记不在了,我模糊的还有印象其中有些片段,我曾经努力的初中生活,进入城市读书那点自卑,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谓“死学”,在别人眼中努力却始终中游的成绩,要强的性格,其实感谢爸妈对我没有底限的信任,让我知道我哪怕考的再差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也让我知道,我永远和弟弟不是一种类型的孩子。
日记中我记得有好多次,我都痛恨到父亲极点,甚至有很多诅咒甚至想杀了他的冲动。
其实作为子女,并没有什么资格去批评父母作为“父母”的权力,他们赋予你生命,已经给了你最重要的生活资本,只是有些时候,我索求的太多,认为他们欠你的太多。
老妈说,刚结婚,他们关系还很好,后来老妈怀孕了,老爸的一些性格缺陷便暴露出来,婚前那些浪漫情调一旦遇到柴米油盐便早已化为泡影,奶奶也不是那么疼惜儿媳妇的人,后来生了我,再后来有了老弟,那几年,是我们家最困难的几年。
老爸并不是一个很理解或者说很体贴的人,我真佩服老妈当时容忍,当然,这也是那个年代妇女优秀品质,如果当下,早就离婚了。
所以当今离婚率这么高,80后,90后,都是所谓的“自我”主义,独立,自我惯了,哪里容得下那么多指手画脚,倘若婚姻里,两个人在一起不如一个人,这个婚姻就是束缚,连围城都不是,围城起码外面还有个安全的围墙,而这种婚姻只有被舍弃的份。
老妈说,老爸最大的有点就是责任心强。
对家庭负责,他如一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不辞辛苦的为整个家奋斗了大半辈子。
我刚出生,家里穷,所有好吃的,有营养的,都给了我。
后来老妈怀了老弟,妈妈说,那时候穷,整个孕期,只喝了一次排骨汤,结果老弟当日就出生了,他是多需要营养啊。
所以老弟出生后就瘦瘦的小小的,所幸,好在现在长高了,长开了。
哦,这时候的老爸在做什么。
不得不说,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老爸真是差到极点,无论何时,何事,在他心目中,老家,其父母,其兄弟姐妹的利益高于一切,都是狗屁扯淡。
那时候老妈怀老弟,受尽各种苦,老爸,说真心话,你做的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那时候我,是家里花钱最多的,我喝得是麦乳精,很高端的东西,老爸那时候几十块的工资,我和老家消耗了大半。
老爸总是回忆,那时候骑着他的自行车,上坡,我那时候唱着世上只有爸爸好,老爸有了动力爬坡。
多少年后,我感觉和父亲都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可以聊,我再也唱不出世上只有爸爸好这种歌,老爸随着年龄增大,越发敏感和惆怅,动不动就落泪,“好矫情”啊。
小学里,小学一年级那会,他最敬爱的语文老师,黄老师说我自私,从此之后,老爸再也没有联系过这位老师。
哈哈。
小学四年级,镇里联考,数学考了77分平均分,四年级的暑假,过得真心无语,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那年夏天的小黑板,黑板后面的壁虎,那年夏天挨过得巴掌,那年夏天吃过的西瓜,那年夏天的二姐,那年夏天的蝉鸣,都留在记忆里,竟然没有忘却。
初中,初中的时候就去城里读私立学校,那时候老爸工作估计也就一千多吧,我那时候生活费,120元,那时候家里真心蛮拮据的。
初二的时候,为了我和我弟弟好好学习,买了DVD,恨死那东西了。
金山学习还是什么鬼,说实话,老爸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因材施教,那时候也许是叛逆期,过得并不是很好。
我记得初二的时候奥赛班数学复习,那掉下来的玻璃球和老爸的气急败坏。
初中因为和姨哥同一届,总是比他考得差。
初三那年老爸去新疆,为了自己升迁,为了多给我和弟弟赚点钱,在最叛逆的时代,赢来了我人生,应该是第二个逆袭吧。
第一个逆袭,应该是小学5年级。
高中,好不容易通过不懈努力,按照我老妈的话应该是超常发挥,当时副榜进的育才,又副榜进的一中。
不过在我们心目中,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当然我希望自己还可以再好一点,如此,可以省下来好些银子。
高中三年成绩真心一般,估计班里20多名的样子。
高考也是一般般,后来复读。
第二年高三像是开了窍,应该说第一次知道如何思考了。
属于开窍晚的学生,高考又是超常发挥。
其实我们这么这些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感觉,没有所谓的超常发挥,所谓的黑马,都是平素努力的结果。
那些因为心理素质落败的选手,还是实力不济的表现。
所以,我失败,只因为我曾经不够努力,和天时地利均无关。
我还记得两年高考后,老爸在小房间里给我研究报考自愿的那些汗水,第二年我得知自己不能去北京后做了一个甩手掌柜。
高中里,老弟上网被抓,那时候对老爸也是万分怨恨。
大学,七年生活就那样一晃而过,真心话,我感觉,这七年过得蛮充实的,当然也是单调的,医学生大都如此吧。
即使工作了,也是相对狭窄的圈子,彼此交流就是疾病、病情、病人、医患关系,如诊断,如何评估病情,彼此之间乐此不彼,却让太多的其余人无法进入。
大学和老爸交流更少了。
一年寒暑假回家,基本上窝在家里,和老爸因为脾气不好,蛮多争吵的,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争吵,也都是父母迁就子女,最终父母妥协彼此和好。
高考那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差点撕了录取通知书,可能大抵也是我嫌弃老爸强迫症,一遍又一遍该给我带多少钱。
大学和老爸发过一封email,当时选自愿的时候,我是老爸的孩子,和他性格相仿,知道用什么方式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我向来独立惯了,初中在外面读书,习惯群居生活,也离父母越来越远。
工作了,回家就更少了,老爸要比老妈还要担心他闺女什么时候可以嫁出去,只奈缘分未到,人也懒,现代社会年轻人都不愿意将就一直单身。
前段时间,老妈在我这里呆了一个月,又聊了下他们结婚的情况。
聊了下老爸当时为何选择老妈,真心话,老爸真是个渣男,老弟也是,其实活在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我们或许现在,或许曾经,都是如此自私的存在着。
如果有来生,您是否还愿意做我的父亲?
如果有来生,我是否还愿意做您的女儿?
我想我知道您的答案,我却不知道给您什么答案。
感谢您们让我出生,尽管我无法选择,虽然这一生过得幸福,但倘若有来生,我依如曾经的选择,我宁愿不出生。
不是这生我过得不好,而是我不知道如何走完这一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曾鄙视的,远离的,结果都是妄想。
出门在外这么长时间,越发明白,家,才是最温馨的港湾,而,家人才是最亲的人。
2017/8/15爸的女儿》--我和我的爸爸这部电影看了真心有一段时间了,倘若不是放在迅雷已删除里没彻底删除,我几乎忘记,我还看过这部电影。
我是又百度了,看了一眼剧照,才恍然大悟般,这部电影,已阅。
说真心话,此类型韩国轻喜剧,有些还不错,这一部真心一般。
出于2个目的,写下这篇文章。
一, 就是单纯记录,我看过的电影感受。
此类have to的感觉参照以往,不赘述。
二, 也是和一差不多,写感受。
今儿就写写我和我的爸爸吧。
我一直都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独立的,自私的,都是两两之间的,比如ABC三人,是好友,A和B,A和C,B和C之间都是不同的,倘若A和B在交流,C进入,都会有些细微的变换,没有刻意隐瞒,没有刻意掩饰,它就是不同的。
推及家人也是。
我在过往的文字里不止一次写过我和我老妈的感情,其实说句良心话,还是老爸更疼我。
爸爸和女儿,爸爸和儿子,妈妈和女儿,妈妈和儿子,姐姐和弟弟,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妹妹,哥哥和弟弟,这种关系都是不同的。
这里面共同的感情是亲情,是共通的,但彼此有很多细节的不同。
其实我并不羡慕独生子女的家庭,虽然我认为在我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是那么的多余,当然,现在依然如此,去探讨,去明确生活的价值,活着的意义,我活了近30年,也不能让某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我。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对死的恐惧,怎有对生的渴望,我想了多少完美的死法,让我不死的原因,却没有找到。
写到这里,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还苟活于世,可能我还是有点怕疼。
扯远了,回答我和我的爸爸。
遗传真是件可怕的规律,尤其是性格方面。
因果报应,轮回,对于我家再适合不过。
暴躁脾气的奶奶,暴躁脾气的爸爸,暴躁脾气的我。
按照老妈的一句,我们三个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我比ta强多了。
老爸向老妈说,他比我脾气好多了。
这里是肯定句。
我向老妈说,我比我爸脾气好多了。
我也是肯定句。
我妈估计按照表情应该是捂头那个,很无无奈。
老妈说,我和我爸 半斤八两。
不过真心话,这几年,我爸脾气好多了。
也是是年龄真大了,一些事情放开了,性格也被我妈感化了不少。
而我,接人待物,还是烂。
我记得初中那阵,因为语文老师要求,有写日记的习惯。
虽然日记不在了,我模糊的还有印象其中有些片段,我曾经努力的初中生活,进入城市读书那点自卑,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谓“死学”,在别人眼中努力却始终中游的成绩,要强的性格,其实感谢爸妈对我没有底限的信任,让我知道我哪怕考的再差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也让我知道,我永远和弟弟不是一种类型的孩子。
日记中我记得有好多次,我都痛恨到父亲极点,甚至有很多诅咒甚至想杀了他的冲动。
其实作为子女,并没有什么资格去批评父母作为“父母”的权力,他们赋予你生命,已经给了你最重要的生活资本,只是有些时候,我索求的太多,认为他们欠你的太多。
老妈说,刚结婚,他们关系还很好,后来老妈怀孕了,老爸的一些性格缺陷便暴露出来,婚前那些浪漫情调一旦遇到柴米油盐便早已化为泡影,奶奶也不是那么疼惜儿媳妇的人,后来生了我,再后来有了老弟,那几年,是我们家最困难的几年。
老爸并不是一个很理解或者说很体贴的人,我真佩服老妈当时容忍,当然,这也是那个年代妇女优秀品质,如果当下,早就离婚了。
所以当今离婚率这么高,80后,90后,都是所谓的“自我”主义,独立,自我惯了,哪里容得下那么多指手画脚,倘若婚姻里,两个人在一起不如一个人,这个婚姻就是束缚,连围城都不是,围城起码外面还有个安全的围墙,而这种婚姻只有被舍弃的份。
老妈说,老爸最大的有点就是责任心强。
对家庭负责,他如一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不辞辛苦的为整个家奋斗了大半辈子。
我刚出生,家里穷,所有好吃的,有营养的,都给了我。
后来老妈怀了老弟,妈妈说,那时候穷,整个孕期,只喝了一次排骨汤,结果老弟当日就出生了,他是多需要营养啊。
所以老弟出生后就瘦瘦的小小的,所幸,好在现在长高了,长开了。
哦,这时候的老爸在做什么。
不得不说,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老爸真是差到极点,无论何时,何事,在他心目中,老家,其父母,其兄弟姐妹的利益高于一切,都是狗屁扯淡。
那时候老妈怀老弟,受尽各种苦,老爸,说真心话,你做的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那时候我,是家里花钱最多的,我喝得是麦乳精,很高端的东西,老爸那时候几十块的工资,我和老家消耗了大半。
老爸总是回忆,那时候骑着他的自行车,上坡,我那时候唱着世上只有爸爸好,老爸有了动力爬坡。
多少年后,我感觉和父亲都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可以聊,我再也唱不出世上只有爸爸好这种歌,老爸随着年龄增大,越发敏感和惆怅,动不动就落泪,“好矫情”啊。
小学里,小学一年级那会,他最敬爱的语文老师,黄老师说我自私,从此之后,老爸再也没有联系过这位老师。
哈哈。
小学四年级,镇里联考,数学考了77分平均分,四年级的暑假,过得真心无语,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那年夏天的小黑板,黑板后面的壁虎,那年夏天挨过得巴掌,那年夏天吃过的西瓜,那年夏天的二姐,那年夏天的蝉鸣,都留在记忆里,竟然没有忘却。
初中,初中的时候就去城里读私立学校,那时候老爸工作估计也就一千多吧,我那时候生活费,120元,那时候家里真心蛮拮据的。
初二的时候,为了我和我弟弟好好学习,买了DVD,恨死那东西了。
金山学习还是什么鬼,说实话,老爸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因材施教,那时候也许是叛逆期,过得并不是很好。
我记得初二的时候奥赛班数学复习,那掉下来的玻璃球和老爸的气急败坏。
初中因为和姨哥同一届,总是比他考得差。
初三那年老爸去新疆,为了自己升迁,为了多给我和弟弟赚点钱,在最叛逆的时代,赢来了我人生,应该是第二个逆袭吧。
第一个逆袭,应该是小学5年级。
高中,好不容易通过不懈努力,按照我老妈的话应该是超常发挥,当时副榜进的育才,又副榜进的一中。
不过在我们心目中,我已经做得很好了,当然我希望自己还可以再好一点,如此,可以省下来好些银子。
高中三年成绩真心一般,估计班里20多名的样子。
高考也是一般般,后来复读。
第二年高三像是开了窍,应该说第一次知道如何思考了。
属于开窍晚的学生,高考又是超常发挥。
其实我们这么这些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感觉,没有所谓的超常发挥,所谓的黑马,都是平素努力的结果。
那些因为心理素质落败的选手,还是实力不济的表现。
所以,我失败,只因为我曾经不够努力,和天时地利均无关。
我还记得两年高考后,老爸在小房间里给我研究报考自愿的那些汗水,第二年我得知自己不能去北京后做了一个甩手掌柜。
高中里,老弟上网被抓,那时候对老爸也是万分怨恨。
大学,七年生活就那样一晃而过,真心话,我感觉,这七年过得蛮充实的,当然也是单调的,医学生大都如此吧。
即使工作了,也是相对狭窄的圈子,彼此交流就是疾病、病情、病人、医患关系,如诊断,如何评估病情,彼此之间乐此不彼,却让太多的其余人无法进入。
大学和老爸交流更少了。
一年寒暑假回家,基本上窝在家里,和老爸因为脾气不好,蛮多争吵的,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争吵,也都是父母迁就子女,最终父母妥协彼此和好。
高考那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差点撕了录取通知书,可能大抵也是我嫌弃老爸强迫症,一遍又一遍该给我带多少钱。
大学和老爸发过一封email,当时选自愿的时候,我是老爸的孩子,和他性格相仿,知道用什么方式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我向来独立惯了,初中在外面读书,习惯群居生活,也离父母越来越远。
工作了,回家就更少了,老爸要比老妈还要担心他闺女什么时候可以嫁出去,只奈缘分未到,人也懒,现代社会年轻人都不愿意将就一直单身。
前段时间,老妈在我这里呆了一个月,又聊了下他们结婚的情况。
聊了下老爸当时为何选择老妈,真心话,老爸真是个渣男,老弟也是,其实活在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我们或许现在,或许曾经,都是如此自私的存在着。
如果有来生,您是否还愿意做我的父亲?
如果有来生,我是否还愿意做您的女儿?
我想我知道您的答案,我却不知道给您什么答案。
感谢您们让我出生,尽管我无法选择,虽然这一生过得幸福,但倘若有来生,我依如曾经的选择,我宁愿不出生。
不是这生我过得不好,而是我不知道如何走完这一生。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曾鄙视的,远离的,结果都是妄想。
出门在外这么长时间,越发明白,家,才是最温馨的港湾,而,家人才是最亲的人。
2017/8/15
一部家庭温馨情感剧,剧情温暖又不失搞笑的成分,轻松简单。
讲述了一场车祸使父女交换身体,不得不用对方的身体生活。
父亲在体验女儿上学的苦与乐,如考试成绩大退追女儿的男神。
女儿体会了父亲的职场不易如人际交往各种左右逢源。
就这样彼此在现实中遭遇各种不便的同时,也逐渐更深刻地理解对方,重新找回被遗忘的亲情。
虽然是老梗但是还是还是能够给我们带来深意很温情。
这部和日本拍的父女七日变属于同一原著改编,日本的父女七日变(下称日版)因为是连续剧,能有更多篇幅描述人物内心和讲好整个故事,而韩国的爸爸是女儿(下称韩版)是电影,所以大刀阔斧的删改了很多。
韩版
日版1,灵魂互换的条件,日版是爸爸岳母乡下的桃树,两人吃了上面的桃子并要触发舍命保护事件才能成功,韩版就变成爸爸岳父家路上的银杏树,两人站在树下许愿并触发事故即可。
2、妈妈在日版是父女在家各种故事不可或缺的人物,也是爸爸“出轨”事件的中心人物,在韩版中,妈妈直接就回娘家了,也就自然的将女儿在妈妈做面膜期间帮自己洗澡的段落删了,女下属也不会和妈妈争抢爸爸了。
日版“外遇”
日版洗澡3、爸爸和女儿男友的互动上,日版体现了女儿含蓄的一面,人物心里活动也更细腻,韩版直接就让变成爸爸身的女儿牵着男友的手走到家门口,女儿身的爸爸在后面跟了一路,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韩版牵手回家
日版点到即止4、人物行为上,日版的父亲将女儿可爱的一面演绎到位,女儿感觉还是欠缺了些火候;韩版父亲在KTV处的风骚舞姿以及女儿面试时弹奏的刚阳之气,都让人眼前一亮;
韩版唱K
韩版弹琴
日版官博演绎可爱的一面新恒结衣出演日版女儿时是19岁,样子更贴切作为学生的女儿,但对于诠释女儿身的爸爸就更有难度;郑素敏饰演韩版女儿时是28岁,看上去不太像学生,但对于饰演女儿身的爸爸来说,多了一份成熟感,更容易让人接受。
日版新恒结衣
韩版郑素敏5、穿着上,日版人物互换后穿着并没有太多刻意改变,而韩版中父亲对女儿的穿着很在意,就算穿裙子里面也套个运动裤,走起路来女儿身的父亲也是大大咧咧的,这里对于男同胞来说,肯定觉得韩版演绎的更到位。
韩版裙子里套裤子
韩版走路姿势看这类片子就要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建议先看韩国这部然后再看日本那部,如果反过来看,就会觉得韩国这个缺失了很多东西,比较空洞了。
韩版
日版
搞笑的部分可以全场(虽然上座率不高)哄堂大笑鼓掌,感人的部分也可以让人频频抹泪。
一对矛盾多多的父女因为身体互换不得不过上对方的生活从而彼此了解体谅,说俗套也新鲜,说新鲜也俗套。
而我作为观众,就愿意吃这一套。
本土化改编做得很好,两主演的卖力演出,也为影片加分很多。
父女身体互换梗,这种题材总是很招人喜欢,毕竟设定有趣,通过互换,达到彼此的了解,并改变自己的固化生活。
结尾真实访谈太催泪
一部充满家庭温馨情感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父亲和女儿奇幻般的交换了身体,不得不使用对方的身体生活,在现实中遭遇各种不便的同时,也逐渐更深刻地理解对方,重新找回被遗忘的亲情的故事…………………!!!
挺好的一部轻喜剧电影,适合假期与小伙伴一起观看…………!
…!!!!
………充满了家庭的温暖!!!!!!!!!!
首先郑素敏是我的偶像 真的非常非常喜欢她 她主演的《今生第一次》贼好看 推荐大家去看看 还有《月刊家》这部也很好今年6月份发布了新剧《还魂》到现在还没机会看呢 不过过不久我就会看了 很快在这之前我想先看她拍的这部《爸爸是女儿》 据说这部剧是她和她爸爸互关身体 互相感受对方的生活 觉得挺有意思的 真的很想看看
文/伍脊六兽特约作者:一张眼。
提到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或许你会想到在《时光旅行者的妻子》中,亨利和克莱尔之间那让你备受感动的爱情。
而大多数90后第一次接触到的国产穿越剧大概是那部《穿越时空的爱恋》吧,小丸子和朱允文这对cp也是好多人的童年记忆。
在韩剧风靡之际,《秘密花园》一定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毕竟灵魂穿越的题材在当时来说也算得上新鲜了。
其实说实在的,大多数的穿越剧都不外乎和爱情有关。
但今天,我要给你们看点不一样的穿越——《爸爸的女儿》。
《爸爸的女儿》改编自日本作家五十岚贵久所创作的小说《父女七日变》,而早在07年,同名电视剧也已经在日本播出过。
既然珠玉在前,那么,《爸爸的女儿》又凭什么能吸引我们呢?
元度妍(郑素敏饰)是一个17岁的高中生,她可爱、活泼,但却和自己的爸爸元相泰(尹济文饰)关系冷淡,甚至连说一句话都要靠妈妈转达。
而妈妈作为家里的调和剂,一直以来都试图让父女二人缓和关系。
没错,饰演妈妈的李日花就是在“请回答”系列中的女主角们的妈妈,而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她饰演的《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妈妈。
其实,度妍和爸爸的关系并不是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在度妍小的时候,也曾经说过:“我长大以后要嫁给爸爸”这样的话。
大概对于小孩子来说,表达自己最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这样说吧,毕竟,在小孩子的认知中,嫁给一个人就等同于想要和这个人一辈子都生活在一起啊。
可是,在度妍长大的过程中,却和爸爸渐渐地疏远了起来,三句不对就会吵起来,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们就像是仇人似的。
大概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管是和自己的爸爸,还是妈妈,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段都会有所疏远。
说到底,这一切都逃不过两个字——理解。
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度妍和爸爸互换了身体,外公告诉他们,只有七天后才能换回来,但前提是,他们不能吵架。
这对他们两个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但是,他们还是达成了协议,决定和平共处,代替对方过七天彼此的生活。
而这时,好戏才真正开始。
不得不说,他们互换身体之后真是瞬间变了一个人,原本少女的度妍开始走路外八字,而原本严肃的爸爸也开始娇羞了起来。
你会看到变成度妍的爸爸代替度妍去约会。
你也会看到变成爸爸的度妍跳着女子偶像团体——SISTAR的舞蹈。
你还会看到变成度妍的爸爸替度妍考试。
而这道题他的答案是:
你甚至会看到变成爸爸的度妍去电视购物频道推销唇彩。
互换身体之后的他们简直是笑料百出,但是,他们却越来越理解对方。
变成度妍的爸爸才知道,原来他以为只要学习就好其实并不简单。
而变成爸爸的度妍才明白,原来爸爸的工作并不轻松,大人并不能任性地凭着自己的心情做事,爸爸所为之努力、为之妥协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这个家而已。
记得《奇葩说》有一期黄执中说了这么一段话:“我们东方的亲子,不太习惯说实话,我们会猜对方在想什么。
我们话都讲三分,七分用猜的。
都用真心在猜真心,错过好多心,好浪费。
”
是啊,度妍和爸爸也一样,他们在互换身体之后,才说出了和对方想说的话。
而在这之前,他们错过了太多的真心,但那些时光却是不管再怎么努力也找不回来的。
这就像是蝴蝶效应,因为拒绝沟通,所以都是靠猜,而越是这样,就越无法理解对方的想法,然后越来越疏远。
幸好,度妍和爸爸找回了彼此的真心。
那么你呢?
还要继续错过那些真心吗?
不管是小时候的我们。
长大后的我们。
还是成年后的我们,都只是爸爸的女儿啊。
PS.更多精彩辛辣影评剧评,最新影视资源,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伍脊六兽。
人生中并没有容易扮演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负担和难言之隐,但千万不要让这份压力变成彼此的枷锁,就像电影里面的爸爸和女儿那样,非要到亲自体会了别人的人生之后,才知道自己对别人的藐视有多不应该。
父亲体会到了学生生涯的竞争力那一段其实挺真实的,现今社会的门槛和对孩子的眼光都放得太高了,无形中给了他们很大压力;同样的社会对中年男子的包容度也是很低的,打工阶级的常常要对上级唯命是从,不仅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甚至下跪都是家常便饭,这真的是很值得反思的一些情节,相当不错的影片。
人人都说父爱如山,父亲在家庭之中似乎大多都是默默无言的守护者,子女们虽然敬畏,但缺乏亲近,一年到头恐怕也不怎么交流。
更多的时候,母亲充当了父子、父女之间的传话筒,父亲愈发和子女的关系变得疏离。
在韩国电影《爸爸是女儿》中的父女,就是最常规的父女关系代表。
曾经小时候说着要嫁给爸爸的女儿渐渐长大,变得不再和父亲亲近,哪怕面对面,对话也要靠妈妈来传递;一起出门的父女俩,女儿戴上耳机,尽量远离父亲,就像是两个陌生人。
父亲嫌弃女儿学习不努力,看不到自己工作的辛苦;女儿埋怨爸爸不理解自己,只知道给自己施加压力,两个人都只看到对方生活中容易的一面,却从来没有过换位思考。
如果你来过我的人生,你就不会说出这种话了!
父女之间的争吵,让神奇的银杏树显灵,于是开启了父女互换身体的爆笑故事。
女儿变成了化妆品库存组的科长,以为父亲备受尊敬,但实际上却是个职场中处处受挫的受气包。
在公司最不受重视的科室,被年轻的上司瞧不起,被手底下的职员背后吐槽,连每天早上的咖啡都融合着职员的口水……父亲则变成了面临升学压力的高中生,穿着害怕走光的短裙,以为考试是件容易的事,但真正自己开始学习的时候,才知道成绩提高是多么的困难,学生的压力有多么的大。
灵魂互换的特殊状况让父女俩不得不进行沟通,父亲嘱咐女儿在公司要圆滑,要推卸责任,只能说尽力而为而不能说我能做好;女儿则是让父亲维持自己的形象,让他不要在自己喜欢的男生面前出丑……身体互换梗在电影里的运用并不少见,但是父女之间的互换却还是很稀奇的,当中年油腻大叔遇上叛逆青春少女,于是大叔变娇俏了,少女变豪放了,巨大的落差是成堆的笑料,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喜剧。
17岁的少女顶着爸爸的身体在职场中小心翼翼,掩盖不住的天真与莽撞,却为父亲走出了另一条职场之路。
在和客户的聚会中她一曲韩国女团妖娆舞蹈让众人刮目相看;用手机拍摄下客户的性骚扰解救职场女员工,赢得女员工的好感;帮助不会谈恋爱的男下属,如何打动心动女生的心;在直播节目中,以高中女生的独特风格将库存一下子销售告罄……而拥有丰富生活经验感性的爸爸则是暖心的安慰成绩不好的同学,帮女儿收获了友谊;靠在加入社团时一展歌喉而吸引了女儿暗恋的学长的注意力,并以与众不同的魅力,让学长提出了约会……父女俩都在尽力的过好对方的人生,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之中,体会到了对方的不容易。
女儿还记得爸爸在初中毕业时给自己买的红裙子,爸爸的手机里全是女儿的照片,他们都发现了,其实他们都只是用沉默掩盖了对对方的爱。
影片的最后,他们当然还是将身体互换了回来。
重新回到现实之中,父女俩不再形同陌路,学会了爱与表达。
不要让爱在沉默中被消磨,爱是需要表达的。
多和父母聊聊天吧,他们比我们想象中的寂寞。
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才是最让我们抱憾终身的事。
搞笑的部分可以全场(虽然上座率不高)哄堂大笑鼓掌,感人的部分也可以让人频频抹泪。
一对矛盾多多的父女因为身体互换不得不过上对方的生活从而彼此了解体谅,说俗套也新鲜,说新鲜也俗套。
而我作为观众,就愿意吃这一套。
本土化改编做得很好,两主演的卖力演出,也为影片加分很多。
两代人的隔阂始于不能互相理解,一个想尽父亲的责任,一个觉得这样的爱是负担。
面对不同的环境和压力,再加上两代人世界观的差异,消弭隔阂,达成融洽关系谈何容易。
互换身体的剧情让父女俩真正进入彼此的生活和内心,感同身受彼此的喜怒哀乐,如此深刻的理解才能促成沟通。
亲情主题很暖心,感人。
虽然剧情一般,但是演技很好啊。韩国电影真的是有一个很宽的篇幅,既能拍历史话题,也能拍搞笑喜剧,还有这种小温馨。来,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这脑洞也是够大的
很像Freaky Friday,不过因为是父女,多了点温馨和可爱。
应该是全韩国跳sistar最妖娆的大叔了!
好可爱哦
韩国总体电影希望更商业以此能更快速发展,但也因此失去了丰富题材的凭仗。这里也展示了亚洲各国为什么要好好学习日本电影的原因。
额……怎么说呢,很生硬,也不是很搞笑
爸爸的舞蹈很好笑
好老套的剧情啊,翻拍的日本的,我觉得蛮无聊的……
这个梗很有趣,女主演的很好。但是故事讲的有点磨叽,父女间的冲突设置太平,导致身份互换后的反差也比较沉闷。
越到后面越发觉得多少有设计的痕迹,不太自然的感觉,其实就是想讲“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别自顾自己想法”的换位思考去想事情的道理嘛。不妨一看,轻轻松松的
我觉得情感力量一般 这故事重在看两边人物的成长 但事实上都没啥成长
挺一般的啊,评分好高啊
灵魂互换感觉都快玩烂了,但这种父女互换,还是拍出了新意,再加上韩国的这种搞笑形式,还挺有意思的,而且笑点还挺多,煽情也恰到好处,虽然细节上还有待加强,但作为喜剧片还是挺不错的,既能搞笑,也能让人体会到做父母,做子女都都不容易,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父女七日变韩版?
比李焕英强
除了大叔的演技,一无是处,助睡片
纯是为了反转造梗。。。开篇爸爸本来性格也没见的多豪爽,呈现出来的性格反正就是窝窝囊囊的,倒换身体以后,女主演绎得完全没有自己爸爸的痕迹啊,完全是为了演个泼辣大叔,造成反转效果而演啊
搞笑的部分可以全场(虽然上座率不高)哄堂大笑鼓掌,感人的部分也可以让人频频抹泪。一对矛盾多多的父女因为身体互换不得不过上对方的生活从而彼此了解体谅,说俗套也新鲜,说新鲜也俗套。而我作为观众,就愿意吃这一套。本土化改编做得很好,两主演的卖力演出,也为影片加分很多。
笑点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