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冲着葛大爷去的,看见宣传画里的葛大爷,简直就以为有了质量的保证。
葛大爷太敬业了,不管当城里扎堆看下棋的老百姓,或是农村里没见过手机的二愣子,都不忘自己代表着中国移动的代言人!
实在不知道范大小姐演的是哪一出,再唯美,再动情的剧情也抵挡不住诺基亚那满大街噪音一般的铃声作为搅屎棒子一个劲搅和!
都说范冰冰的公众形象差,我还真不知道为什么,她得罪谁了。
现在想说一句,好端端的闺女,干点啥不行!
夸夸导演吧,特写做的特别漂亮!
——波导手机,整屏旁无杂物,看的像盗版卡带停在那一般的清楚!
——《爱的练习本》,能静姐姐出现时间加起来5分钟,3分钟被书挡住,。
绝对够正面,绝对够清晰,委屈了能静姐姐那么老了还要当一把工业假酒——甲醇(假纯)——诺基亚5700,音乐级别可以到达让明星听个乐曲小样陶醉得忘记自己姓什么——酷派,怎么砸都不烂,只有用酷派的“成功人士”才敢用手机冲班机延误发火!
——世贸天阶,大气,唯美,从此全国人民和北京一起向上看——中国移动,我看行!
……我们掏钱,被诺基亚和中国移动为首的流氓轮奸了。
《命运呼叫转移》看过了,我很享受
打发时间,就看国片咯。
比想象中要好,四个故事,就范冰冰那个比较傻,另外三个都还行。
对国产片,要宽容。
第一个其实蛮有意思的,拿错手机,不过限于篇幅,所以结束得有点简单。
看豆友的评论,刘仪伟说他才拍了8天,能有这成品,我看行。
第二部,直接绕过,注水MV。
第三部,一见葛大爷,就开心。
第四部,有点打动我,虽然伊能静的表演太做作。
至于无处不在的移动广告,可以理解。
又不是火星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9.8.30晚写于外公家
昨日电影放毕,郁闷得一塌糊涂,正想破口大骂,不想身边的MM说:这片挺好的哈。
得得得,还真有人买账。
只好冲进洗手间,妄图将视听垃圾一泄而空。
看完之后留下来两大疑问:Q1、你片子这么俗套有什么诀窍吗?
Q2、你丫到底是电影还是广告?
A1:源自导演编剧生搬硬套导演的创造力极大程度上迎合了观众的期待,无论你看到哪里都可以立马直观而又精准的判断出下个情节讲述是什么。
四个故事下来,想象力基本已经被扼杀得干干净净。
这四个放在小说里都没人愿意去读它一读的破剧情,也敢放上个“命运”大名,如此无聊的戏已经多年未现江湖。
最后竟然讲了个狼来了的故事,再拍个恶俗的剧尾,用皆大欢喜来凑份子。
导演颇为不好意思的用小孩子表达了大家可能并不想听他这一套,但狼窝我们都进了,也只能在那闻煤气了。
谁来救救我们?
因为个个巨俗,所以无需要每一个点名批评了。
A2:TMD一定是广告片从最开始的三个酷派手机摆到桌面上,到徐峥狂喊广告词;从诺基亚那满大街都是在电影里响个不停的铃声,到带两个一样BIRD手机的“城里人”(你要说真带俩一模一样那么破的手机得多SB),还有伊能静为自己的书做的软广告,真是绝了。
你说你就是想做点广告,也要像变形金刚隐讳一点不成,贴点商标也就算了,从片头到片尾还哇啦哇啦叫个不停,甚至老徐还敢喊出一句:中国移动曾经说过……当时真想抽它丫的。
刘仪伟说他的部分(第一个故事)只拍了8天,因为预算吃紧。
“600万”的小投资和拍摄决定的仓促让他难以施展。
没想到这个年代不单单有速食爱情,连电影都拍得越来越速食。
因为速食,所以凑了四个支离破碎的故事到一起,美其名曰“电影”;因为速食,中间穿插着几个小孩子说说笑笑,原来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生硬的桥段;因为速食,故事内涵那般苍白无力,甚至刘仪伟都害怕别人说他的电影里面有什么思考——因为速食,造就了缺乏营养的一部烂片,来浪费我们的宝贵的生命。
刘仪伟有句话说得挺好的:幽默其实就是现实与期望间的差距。
当现实超越你的期望,你就笑了。
可当速食电影的现实远远小于期望,幽默指数变成了负值,就化成了对制片人、编剧、导演们冷酷的嘲讽。
其实这个电影给人留下最大的困惑在于它拍摄的目的——没有好的剧本好的创意和好的意义,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演绎,只堆砌了明星却堆不出来一部好戏。
NOKIA和中国移动的广告不断暗藏明现其实也并不会使联通的用户使用移动,也不会让MOTO的买家转投NOKIA:为了钱来拍电影,其实挺赔的。
这四部分,范冰冰的那个太烂了,多烂一情节,猜想是硬加上去的吧:有个歌星快不行了,找了个跟自己长的一样的去安慰自己的男朋友;多俗一情节,太OLD了,幼稚。
就葛优那个还可以,尤其那个什么画家,给他打电话还什么问题都回答,真行:“村民:我婆婆老挑我的不是;画家:让她把她婆婆的婆婆接过来”一妙招呀,嘿嘿。
葛优演得还真像是偏远山村的一个农民。
今天才看的《命运呼叫转移》也是有点机缘巧合的味道,一直以为是一部完全的商业大片,就失去了胃口,连看介绍的兴趣都没有了,今天看过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电影由四个不同的故事组成,反映了不同的人的生活因为手机引发的一些故事,其实看完之后主题就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人们常说的“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故事会给人带来一些感动一些沉思一些幽默,电影让我们看见世人的纯洁质朴善良,对生活充满的希望为生活而奋斗,看见对爱情的执着眷恋,看见对人生的悔过自新,看见亲情友情爱情……
中国移动的广告片,一部电影分成四个小故事、四个导演分别拍摄。
情节虽然漏洞百出,但因为短,目的又是娱乐,就像听一个蹩脚的小笑话,不至于坚持不到结尾。
观后感大概跟《蜘蛛侠》差不多,所以应该算是一个可看的娱乐片,没有过于空洞粗劣。
第一个故事,在给中国移动的3G做广告;第二个,说明移动的服务小姐很漂亮,所以服务质量是很高的(满屏幕只见范冰冰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第三个,连没有电的山区都有移动的信号;第四个,车祸之后还是要靠中国移动才能脱离险境。
有的评论说,每个故事的广告手机也不同,我倒没注意。
另外看到一个评论,说影片的音乐其实不错,特别是葛优那段。
我倒想起来,葛优骑车去充电的配乐,居然让我突然想起“鬼子来了”里面,村民赶着马车送回鬼子的那段音乐,悠扬美丽至极。
这么说来,葛优那一节的配乐确实很不错了。
申明:在我眼里,没有坏的电影,只有不适合我的而已。
毕竟,每部电影,终是带着导演的理想的。
可是这部也未免太不适合我了。
它比《大电影之数百亿》还要不适合我,毕竟人家说明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可这里,就是一黑店。
别告诉我导演的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我看到了,我也看懂了。
就是一群自私鬼演了一出闹剧。
故事一:我只能说,太刻意了。
太刻意的把三个人物交代出来,太刻意把手机调换过来,又太刻意交错见了三个人。
我拜托导演大叔,那手机没存个号码?
号码没名字?
随便拿起来就打啊?
都是大老板!
故事二:拜托,你就放过我吧,本人生平最讨厌这样的爱情了,去做主别人的爱情。
还是因为自己快要死了,想做回妈妈,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只是长的相象的无辜的女孩。
太过自私了,到死都希望对方不要忘记自己。
真是人生如棋,到头你只不过是那一颗棋子。
故事三:彻底有自杀的冲动了。
三是老实人,可我不信大头没坑他?
没利用他?
大头进局子了,三儿还不知道,还来分红。
逻辑呢?
赶问逻辑在哪?
还有三儿,那么懒惰的懦弱人,非把他死往纯良里掰。
这什么世道啊?
故事四:为什么第一个电话打给警察要挂?
要铺开故事,突出GPRS的重要性,你也别这么折磨我。
我承认我笨,我反应不过来。
而且还加入了广告《跪族》和《出埃及记》的思想。
真牛。
总结《命运呼叫转移》就是讲述了一群特有个性,不懂世事的还特有钱的人,的童话故事。
PS:看完后,我的理想。
一,问身边的人都开口要钱,哪个给我,就是我大哥,就是好朋友。
二,从此后拨号码再也不看号码和名片夹,高兴拨谁我就拨谁。
三,认定个男孩,从此不劳作,把嫁给他作为件大事,还要人人都知道。
四,找到暗恋了我许久的男孩,告诉他,女友我是做不了了,我有更大的事要做,但是给你安排个女孩,让我也当回妈。
五,买两个手机用,一个送人,一个自己用,让他天天给我打电话。
还要备本家庭百科全书,作为我不劳作不无聊的副业。
六,买辆奥笛,那车的确质量好,安全系数高。
看完后,我的人生目标变的伟大了起来。
您呢?
圣诞节前的华纳影城,八个厅有七个在放《投名状》由于之前对《爱呼》就有个很好的印象,而且实在想看看轻松的片子放松一下,所以我还是坚定的选择了《命运呼叫转移》喜欢这个电影只有一个可能是的,就是喜欢葛优的那个故事先按顺序一个一个说一下吧第一个故事《误会》我觉得它完全达到了我想放松一下神经的目的尽管有如此多的广告,甚至里面那些照抄网络的生硬的台词笑料(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现象,包括现在的相声小品,郭德刚,很多笑料也是网络笑语的组合)但是那些确实把大家逗乐了乐了就行,你管这么多干吗,人家作广告碍着你啥事了如果碍着你乐了,那只能说明你傻,花钱买气受,没别的可说的而且我个人觉得有些为了广告刻意造出来的剧情,也不是那么糟糕,甚至有亮点至于哪个地方亮,我们自己体会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这个电影我是在电影院看的。
以前跟朋友聊天谈最近电影的时候,我说想去看《呼叫转移》,他告诉我说,如果去电影院看,还是看大片,命呼那种片子在家里看看就行了。
我当时觉得这话很在理,可是后来看了我才知道这种幽默剧也是要讲一个气氛的,这就是为什么像《我爱我家》这种情景喜剧在笑点都会放一个很多人笑的背景音,为的就是造那个气氛。
《生之欢歌》无疑是这个电影最糟糕的一部分,故事糟糕,演员糟糕,在我脑中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就跳过了。
下面说第四个故事《山难》吧,葛叔叔的故事留在最后说。
《山难》是我第二喜欢的,我这个人有个偏好,就是喜欢这种人到中年或者老年再回头看自己和周围人的一生的这种故事,就是这种类似的情节,虽然老套,但确实对我很受用。
另外腾少延最后被救过来纯属多余,当然这也看每个人感觉,至少我觉得他死了更好。
最后说葛叔叔的《山区》。
《山区》这个故事无疑是有象征意义的,是映射现实的,而它要映射的是现实中一种怎么一种情景呢。
我说说我的看法。
葛优饰演的老三是个麻木的人,对自己的境域麻木,没有什么生存的资本,却爱作白日梦,而这时,当一个可以拿以炫耀的同时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东西突然降临在其身上的时候,老三顿时觉得他成了不说宇宙至少是村里最牛B烘烘的人。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或许你长了一张好看的脸蛋,或许你家世显赫,或许你考上了一所牛b大学,当然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或许你听过很多牛b烘烘的歌,写了很多牛b烘烘的诗。
当然也许你上述都具备了,可是你仅仅依赖着这些不断麻木自己,认为自己是最牛b烘烘的人的时候。
你已经慢慢走向世界最可悲人群。
在你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成就之前,没有人会承认你。
恩。
整部电影的第1、3、4个小段,无论剧情、风格、台词以至于演员素质都很统一,很协调。
只有第2段,简直莫名其妙狗屁不通。
为了给我们华丽的BB美人安排足够的戏份,掰出来俩角色,都是要么痴情要么纯情的好女人,很唯美。
可惜,无论她怎么换造型换人设以至于换个假嗓子去配合所谓的剧情高潮唱上两段死样怪气的主题曲,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这位高调的是非女王兼PS女王画了烟熏眼妆的尖下巴大脸对着镜头用同样的眼神变换不同的角度。
她的剧情就好像一本免费杂志上夹页中不得不存在的艳俗广告,如果你在翻阅中一不小心忘了跳过去,那么读完你至少会发现,撇除这生掰硬造又酸又装的段落,整本书情节连贯切入巧妙喜剧感适中叙述平实有张力,还是相当有趣可读回味不断的。
不论《爱情呼叫转移》还是《命运呼叫转移》,给我的印象都是非常可怖。
本来以为写评论这种事一般都是对于比较喜欢的事物才会产生兴致,可对于这二部片子我实在觉得,太难看,以致于不吐不快。
早先《爱情》时我在网上看,到黄圣依那段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断定不是好片一部。
电影频道再播看到后来还是忍无可忍莫名其妙。
昨天下雪天三个巨蟹女认为街没有什么好逛,去到影院看半价《命运》,场内时不时有讨论有哄笑有人出去接电话,整场下来我个人除了打哈欠之外一毛钱都没笑,实在是穷尽莫名其妙和无聊到爆。
我非常不能欣赏刘仪伟的这种编剧幽默感。
全片印象比较深的是伊能静vs孔维妹妹的那段台词。
最深的是第二节的插曲《七月》,鱼生很久很久之前推荐给我的歌居然在这里出现,满好听的歌。
片尾曲还出现了周杰伦新专辑。
完全不搭界的各种配搭和剧情的莫名其妙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之前大肆宣传的各个角色间的对戏竟然只是那么几句话,我无语。
手机在这个系列中的地位之重令人厌恶。
反正这个电影实在是 太 没 意 思 了。
除了第二个,其他的还行……中国电影能拍成这么商业的,也挺不容易
一班超低能嘅人以為自己勁搞笑。
还有点意思
感觉叙事方式和妹子不错
手机很无常,老三很无聊,美女很无脑,奸商很无敌。
有点弱智的片,阵容虽然还是不错,但效果远不如前面两部了
我喜欢邱心志那个故事。至于葛优,大爷就是有在哪都能搞笑的本事。
好笑的想看看
还行 几个不闷的小故事打发自己的时间
刘仪伟是个聪明人,是个好编剧,我喜欢《山区》那一段,很搞笑,也很真实。
虽然里面全是中国移动的广告,但是故事本身还是不错的
中国移动广告片。
剧情也太不咋第了,特别是范冰冰那一段
意料之外的有意思
我因看过这部电影而感到深深的耻辱
不要带脑子就可以看得娱乐片,典型中国特色
其实还是可以看得
再一次证明:拍续集是自己打自己耳光
误会很好玩 生之欢歌的范冰冰美灿了 山区的故事太经典了 山难比较败笔
跟贝贝在我电脑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