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末点

Match Point,迷失决胜分(港),爱情决胜点(台),赛点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斯嘉丽·约翰逊,马修·古迪,艾米莉·莫迪默,布莱恩·考克斯,米兰达·莱森,亚历山大·阿姆斯特朗,保罗·凯耶,佩内洛普·威尔顿,杰弗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爱尔兰,卢森堡语言:英语年份:2005

《赛末点》剧照

赛末点 剧照 NO.1赛末点 剧照 NO.2赛末点 剧照 NO.3赛末点 剧照 NO.4赛末点 剧照 NO.5赛末点 剧照 NO.6赛末点 剧照 NO.13赛末点 剧照 NO.14赛末点 剧照 NO.15赛末点 剧照 NO.16赛末点 剧照 NO.17赛末点 剧照 NO.18赛末点 剧照 NO.19赛末点 剧照 NO.20

《赛末点》剧情介绍

赛末点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穷小子威尔顿(乔纳森•莱斯•迈勒斯)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从爱尔兰来到伦敦当起网球教练,立誓要凭一身网球绝技混入对该运动情有独钟的上流社会。结识富家公子哥汤姆后,他得到机会,对方的妹妹克罗伊(艾米莉•莫蒂梅尔)对他一见钟情,其后,在对方的父亲的相助下,威尔顿顺利混入上流社会。 正当要与克罗伊谈婚论嫁时,威尔顿邂逅汤姆的女友、来自美国的女演员诺拉(斯嘉丽•约翰逊),后者同样在为进入上流社会做着不懈的努力。相似经历令两人萌生真情,但威尔顿并没为诺拉放弃自己的计划。一切梦想都成真后,威尔顿重遇已与汤姆分手的诺拉,两人旧情复燃,威尔顿开始在她与妻子之间周旋。不久,诺拉怀孕坚拒堕胎,威尔顿迎来人生的赛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山姆·莫瑞尔:你变了侠探锦毛鼠之血弥东京YAKITORI:行星轨道敢死队IRIS忠臣藏之恋:第四十八个忠臣流亡的故城先跳舞猫妖奇谭雪滴花暑假作业终极伐木达人第二季天渠诱饵新娘双面赘婿第2季搞什么飞机?葫芦节变装万圣狂欢勇者无惧弩级战队H×EROS篮球部落肮脏的黑袋子步步追魂骑弹飞行灯红酒绿杀人夜为子搬迁极速60秒暴走财神5悬崖下的妻子山林喋血亲·爱的味道宝石之国

《赛末点》长篇影评

 1 ) 从未出生过,也许就是最大的幸福

完全不是我熟悉的伍迪艾伦风格。

但是我很喜欢。

网球在网巅翻腾一番没能过网意味着比赛失败,而戒指被栏杆弹回没能抛入河中却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这正是命运吊诡之处...片尾引用索福克勒斯的话“从未出生过,也许就是最大的幸福",真让人感慨...西蒙娜.薇依好像说过——纵然死后有地狱的烈火永世焚烧,我也不后悔曾经活过的这痛苦的一生——苦痛的人生尚且让人无怨无悔,更何况曾经为爱熊熊燃烧的一生...

 2 ) match point赛点,关于人生的一些起伏

match point赛点。

网球比赛的术语。

当一个球员只需要再得一分就会获得整个比赛的胜利时,他被称为处在赛点。

人生也往往如此。

一开始,伴随着我所熟悉的jonny的声音,在网球场,故事开始了。

Chris(jonny)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爱尔兰穷小子(= =为何,老是这样的角色),企图通过当私人俱乐部网球教练进入上流社会。

认识了某青年才俊之后,成功勾引到妹妹结婚进入上流社会,但是却因为被青年才俊的未婚妻所吸引,不得不面对前途还是第三者的问题。

大概就是这样的情节罢。

很老套很老套,还是那些社会伦理之类的话题,但是woody叔叔没有老,他还是把这个故事拍出了不一样的结果,不一样的意义。

结局就不说了,反正很shock,大家自己看去。

说说我喜欢的几点。

歌剧,在片子中穿插的相对好,某歌剧的片断,当事情一步步变成悲剧时背景乐想起,很有戏剧效果。

表演,jonny演的最好的一次。

大概时年纪大了罢,越发收敛了他的少年心气,人沉稳了下来,比起以前那个走路的花痴步(笑),现在他走路明显正常多了,偶尔可以看到他招牌似的歪嘴坏笑,好怀念,呵呵。

可惜。。。。

他壮了!

肚子一下大了起来,人都变厚了,虎背熊腰的。。。。。

怀念velvet goldmine的那个年代,他多瘦多单薄啊......他把chris的痛苦表达的非常到位,爆发性的,或是深沉的,我完全被震撼了。

而scalette姐姐,果然也很好,2个主要演员完全把另一种同他们自己的人格不同的性质表现出来。

Bravo。

搞笑,这个片子有搞笑吗?

没有。

那怎么可能,那就不是woody叔叔的片子了。

当然有,2个警察片尾的对话,还是有点让人笑场的。

情节,不用说了,2个小时,完全没有注意到就这么过去了,也没有什么拖泥带水的地方,一个年轻时候爱唠唠叨叨的导演老年时拍的不唠叨的电影,挺难得的。

观众,今天是万圣节前夜,算是放假罢,电影院满多人的,很多是中年或者老年人。

散场后,很多是一对对的couple,相拥着,走上已经黑了的街头,回味着电影的情节,讨论着。

感觉很好。

 3 ) 幸运与否,全看上帝调戏我们时心情如何

伍迪艾伦的电影总是带着一种戏谑的口气调戏我们可怜的人生。

有人说《match point》是最不伍迪的片子,我不太赞同,因为至少从戏谑的调调上讲很符合老伍的一贯风格。

片子的主题是运气,运气的到来不是我们可以预料的,但运气的好坏,哪怕运气已经结结实实地砸到我们脑门上,都不能算数的。

这部片子让我不时地想起基斯耶洛夫斯基的《机遇之歌》,赶不赶得上火车书写了三段别样的人生。

我总是想着,如果谁先遇上谁,如果谁没遇上谁,又会怎样,是幸运呢还是不幸。

上天给了你机会,其实并不一定安了好心。

但是上帝就是上帝,他让Chris的爸爸失去双腿,他却从此信仰起耶稣来。

运气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这话没错,在运气到来之前,Chris是勤奋的,乃至煞费苦心。

男怕入错行,他先是聪明地选择了最容易进入上流社会的伦敦网球教练,接着是武装内在,在晚餐的时候喝廉价的可乐却认真地看杂志只是个开始,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甚至研究他的传记才是正经,为了多一些优雅的谈资装13的表情,心烦意乱的皱眉也要把高雅晦涩的书看下去。

这些准备自然是有效的,对高雅艺术的不待见,他学会了隐藏,后来的那么多场歌剧,他非但没有睡着,还可以对Chloe的暗送秋波坐怀不乱置若罔闻。

有人一肚子墨水却不善言谈,Chris却特别善于发挥他不多的优雅,主动问Tom有关歌剧的事情,从《茶花女》开始,从Chloe看上他开始,这个爱尔兰来的穷小子看到了一线希望。

接下来的相处里,他的谨言慎行和温文尔雅帮助他事业爱情双丰收。

幸运或者不幸,都从乒乓球开始。

锋芒毕露的帅气Chris,性感迷人的金发Nola,他们的相遇,便是一场较量。

第一回合,他们有了眼神的相遇,有了交流,有了共鸣,鹿死谁手尚不可知,紧接着match point在一场大雨里到来,他们都“湿身”之后,球缓缓落在欲望的那边。

第二回合,Nola的冷漠和Chloe及家人的热情让Chris顺理成章地倒插入豪门,眼看地下恋情终将转化为啥啥-in-law,match point却再次出现――Nola离开了,Nola不再是自己的啥啥-in-law,球再次在欲望和理智之间擦网,他去找她,运气最终偏向了欲望,画展上他们重逢,ons和nns的本质区别当然是从第二次开始的。

第三局是关于怀孕的,自己的老婆目标明确旗帜鲜明遍访名医却怎么都不中标,和情人偷欢处处小心唯独一次欲火难耐心存侥幸就怀上了,老婆怀孕在任何国家的文化里都是幸运的,情人则相反了。

另Chris无法做出果断抉择的矛盾是,一边是岳丈才能给与的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的美好前程,另一边是性感撩人魂牵梦绕的金发女郎。

我由衷地鄙视起这个男人,是因为在他的彷徨里,似乎并没有爱的存在,Chloe的体贴,善良和忍气吞声没有打动他,Nola肚子里他们的骨肉也没有打动他,在哥们面前他吐露心声,让他割舍不下的是婚姻带来的好工作以及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性感的Nola对他下半身的吸引。

Nola的脾气越来越像个哀怨的怨妇的时候,他才明白第三局注定是场持久战。

同时用谎言去应付两个女人,神不守舍,业绩下滑,向妻子坦白?

他从未下定过决心。

跟小三远走高飞?

他割舍不下的太多。

最终,他决定结束这一切,有舍有得,他拿起岳丈的猎枪,将Nola送上天堂。

眼看着理智终于战胜了情感,紧接着便有点希区柯克了,其实从他敲响Nola邻居的门之后,他就开始颤抖,颤抖的找借口进门,颤抖的组装猎枪,开枪打死邻居之后颤抖的坐到地上,为了骗过警察而颤抖地偷取财物布置现场,布置妥当之后颤抖地坐在那里等Nola回来,汗如雨下,在门后不敢做声时颤抖,对Nola开枪时候颤抖,走出公寓时颤抖,在出租车里一边打电话一边颤抖,寄存包裹时颤抖,将枪放回储藏室的时候颤抖,把赃物丢弃进河里时颤抖,直到那个戒指的特写,以及那本日记的出现,我开始觉得跟着他一起紧张和颤抖了,结局会怎样呢?

这两个足以致命的漏洞,会将这个一直幸运着的小子继续幸运下去么?

好导演往往都是“恶魔”,伍迪艾伦尤其是,他让好心的邻居死于非命,让Chris喜得贵子,让倒霉的瘾君子死之前捡到那个戒指,这一切都是为了成全Chris向往美好前程的梦想,那么最后他成功了?

是的。

但是看看一家人的幸福微笑,再看看Chris迷茫忧伤的眼神,他的失魂落魄多么像一个……一个被阉割了的人,是的,他对自己欲望的核心开枪的那一刻,他的阳具就已经一同被割下来了。

就像那个心神不宁的夜晚他会看到冤魂的造访一样,他的余生会笼罩在对邻居的愧疚,对Nola爱情的自责和肉体的怀念以及对亲骨肉胎死腹中的恐惧之中,从此不举。

Lucky boy, you are the loser.Unfortunately.

 4 ) 谁都有机会成功,谁都想逃脱惩罚

一碗普通的叉烧饭到了斯蒂芬·周手里,就变成了黯然销魂饭。

穷小子傍大款的冷饭,也被伍迪·艾伦炒得香喷喷。

在古典主义的龙生龙、凤生凤的世袭论里,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要改变出身向上爬,断没有成功的道理,非得摔得鼻青脸肿不可。

所以看到《红与黑》里的于连遭到惨败,甚为不服,他又没有谋财害命,哪里来的死罪?

《赛末点》里的克里斯生逢其时,有机会逃脱惩罚,倒觉得是可以接受的结局。

就象改革开放前,动点小脑筋搞点小贩卖是投机倒把罪,要被发配到荒山野岭接受改造,而放到现在却是搞活市场经济的先行者,点子多是好事,就怕你想不到。

在十八世纪借男女关系上位是死罪,现在就怕你做不到。

社会进步给起跑线落后的人以更多的机会,不安于现状并力图改变现状,才有利于社会进步。

这样的改变从傍富者的待遇一步步提升中显现出来。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苛严的古典批判主义笔下,于连因犯罪动机而获罪。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郎心如铁》,乔治为了成全自己的爱情而放任别人的死亡,也没有逃过审判。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到二十一世纪的《赛末点》,克里斯不仅亲自动手干掉了怀孕的诺拉,为了伪造入室抢劫的假象,还顺带捎上了房东太太,却幸运地逃脱了惩罚。

不仅如此,只有克里斯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成果大大的。

不象两位前辈,只能预支对成功的想象,尚未享受到成果就一命呜呼了。

很喜欢伍迪·艾伦选的那个切入点——当你发的球撞到那个临界点时,它很可能蹭过去,你就赢了;也有可能被弹回来,你就输了。

很多时候,命运的转机需要运气。

克里斯的欲望是每个普通人的欲望。

他所做的选择,也是你在他的位置可能做的选择。

他所具有的弱点,他实施犯罪时的恐惧和掩饰罪行时的忐忑而侥幸的心理,作为旁观者,完全可以理解并感受得到。

你几乎可以忽略他与你之间的距离,甚至私底下希望他逃脱惩罚。

这就是伍迪·艾伦选的角度,你仿佛可以看到他厚厚的镜片后面的狡黠的眼神。

他让你感觉到,如果有机会,你也可以是克里斯。

 5 ) 长出一口气

当我看到《赛末点》的结尾,我长出了一口气,他,获得了平稳的生活,甚至得到了那个家族梦寐以求的子嗣,这个全凭运气。

就好像他是天下所有恶人的代言人,我同情恶人,因为我自诩为一个恶人,这样的结局,让天底下的恶人有恃无恐。

一个无奈的恶人。

没有人会对一个毫无根基的外乡人在大城市立住脚表示质疑,尽管他使用了为很多人不齿的手段,也没有人会对斯佳丽约翰逊那种致命的诱惑提出质疑。

问题在于约翰逊扮演的人并不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她不是玩玩就拉倒的人,不得不承认,她心中生长出了排他性的爱情。

所以事情才会变得那么地棘手。

诱惑以及平稳的生活,理想的方式是能够两全,能够保持平衡。

问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无法动用手段来放弃任何一端。

他是一个笨拙的杀手,我为他提心吊胆。

这是个一了百了的解决方案。

在他还是个网球运动员的时候,也许几乎所有的擦网球都掉向了另一端,使他输掉了比赛,终结了他作为职业运动员的打算,可是所有的运气都在“最后一次”擦网的时候找回来了。

作为一个笨拙的杀手,他理所当然要受到惩罚,多数时候,他表现得很冷静,除了在子弹上膛的时候,以及在河边扔珠宝首饰的时候,他的紧张恰恰成就了他的运气。

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无神论判断,强烈的冷酷,冷酷的令人窒息。

警员已经用可笑的第六感方式触碰到了事情的真相,不过他又放弃了。

如果第六感都无法给犯罪带来惩罚,那么。

对了他在读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很孤立的。

没有神。

想到这些都会让人感到无力,而且所有人都要化成灰。

 6 ) Luck matters, so what?

伍迪-艾伦05年的作品,没有看出好来。

所有的人物都很cliche,富贵空虚没吸引力的妻子,性感神秘的情人,借妻子上位的小白脸。

情节在70%的时间里也是很老套的,比如拿怀孕来要挟男人离婚什么的。

直到最后,男人不胜其扰,决定结束被天天想怀孕而不得的妻子和怀了孕天天逼他离婚的情人两面夹击的困境,装上一杆猎枪,跑到情人的公寓杀了她的邻居老太婆并伪装出劫财的现场,然后出来枪杀了按预定时间回家的情人,情节才开始出人意料了一点。

如他所愿,警察认为这是一起瘾君子入室劫财害命,出来后又枪杀了撞上来的倒霉鬼的案件。

可是,情人的日记里写满了他们的交往,更要命的是,男子在销毁那些抢来的财物时,最后的一枚戒指没能扔入河中,而是从河边的栏杆上弹了回来。。。

情人的日记使他被纳入了警方的视线,完美的动机。

一个警长甚至在做梦时梦到了真相。

可是当早上警长把他的推测讲给同事听的时候,却得知又发生了一场类似的入室抢劫案,凶手已经捉拿归案。

“可是他承认前面那起也是他干的吗?

”“他用不着,那枚戒指就在他口袋里。

”于是,峰回路转,男人又得以逍遥法外了。

影片的结尾,男主角和妻子的孩子出生,他的舅舅说:I don't wish he's great, I just hope he's really lucky. 这个lucky的主题,也是影片开始时的话外音的中心意思。

So what?费了半天周折,就是说,运气最重要。

这话没错啊,可是,还用你说?

原来人生是没有意义的,道德,能力,理想,美貌。。。

你以为是这些决定你的人生,其实真正的决定者却不过是运气而已。

多么讽刺,多么虚无。

--噢,费了半天劲,聪明绝顶的Woody Allenjiushi就要说这回事啊。

可是类似这种对人生的观感,好像在我读高中时就已经在脑中转了几个遍了罢。

我自知绝没有Woody Allen百分之一的聪明,所以我努力想找到些别的东西。

就像Annie Hall啊,多么丰富的电影啊,层出不穷的智慧,对心灵微妙的触碰,五味杂陈的感触。。。

怎么在这里全都不见了呢?

我觉得真没有比Match Point这个片子更pretentious的了(刚说完这话就想起Spike Lee的25th Hour,那股自命不凡的劲儿还真有的一拼)。

整个电影都势势儿的,一副我好聪明好深刻你们看我多酷多幽默的样子,可是我觉得只有一点小聪明,一点不深刻,酷得很幼稚,幽默得很尴尬。

尤其是里面总是用歌剧做背景声,我知道他是要一个ironic的感觉,可是真的非常irritating,简直快把我搞疯了。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Woody Allen的,只是我对Match Point这个东东实在不感冒。

 7 ) 《迷失赛末点,迷失罪与罚》

To never have been born may be the greatest boon of all──Sophocles你翻开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开始第二次的长途阅读。

我正在重看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犯罪与不端》(Crimes and Misdemeanors,1989,港译《欢情太暂》,台译《爱与罪》,港译真的离题万丈),我一直认为这部电影是活地亚伦的代表作,即使重看,趣味依然。

怎么了,忽然对罪这个问题感兴趣呢。

看完伍迪艾伦《赛末点》(Match Point,2005),我们都找来不同的电影和书,希望发掘更多、思考更多。

《赛末点》是一部关于「幸运」的电影,球儿在网顶翻滚,向前,胜利;退后,失败。

难怪活地亚伦认为──The man who said “I’d rather be lucky than good" saw deeply into life.主角Chris是网球教练,透过学生Tom认识了上流的Hewett一家。

富家小姐Chloe Hewett爱上Chris,二人结婚后,Chris名利双收,但他不甚满意这段婚姻关系,反而,Chris爱上了二线女演员Nola。

一如《犯罪与不端》,情妇跟男主角总是纠缠不清,男主角拋不下美满的家庭,情妇却连番疯狂追逼。

结果,男主角迫不得已杀死情妇。

在《赛末点》,Chris杀死Nola和她怀着的亲生孩子,还有无辜的陌生人,却因凶案证物被他人捡走了,Chris逃出法网。

Chris午夜梦回,看见Nola,只能念出索克福勒斯的名句,叹人生之苦味。

人义不济,一切还是留待神义显明。

《赛末点》探讨「幸运」,人生中确实有许多Blind Chance(盲目标机遇),即使没有准备又没有设计,未来也可能因为一个机遇而大变。

做与不做一份差使,接与不接一个电话,走与不走一条小路,去与不去一个画展,命运随时降临,可能是从此一帆风顺,可能是从此万劫不复。

人虽有自由意志和自主性,但天数难料,最终都只能以一字记之曰信(Faith)来打圆场。

伍迪艾伦的深刻不单在于看透人世中命运的决定性,他还看穿了罪恶带来的正义问题。

中国人一直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若然未报,时辰未到」,这句话多少暗示神义的存在,因为罪恶,人间总有不幸,但外在的超然力量会在适当时候一一清算,也有人相信「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一切留待最后审判。

对于现代人,这是一个困惑──明明有法律存在,每个人都承担一己行为的责任,根本不需要上帝的正义。

然而事实上,人间不幸依然存在,有人因此大喊「天无眼」,甚至以为正义不存,人生是虚无,人要反抗一切。

夜更深了,你还在读《罪与罚》,我拿起了《卡拉马佐夫兄弟》,在正义与审判的彼岸,杜斯妥也夫斯基也关心宽恕,书中的主角阿辽沙对兄长伊凡说:「你刚才说:全世界有没有一个人能够宽恕而且有权利宽恕?

但这样的人是有的,他能宽恕一切人和一切事,而且代表一切去宽恕,因为他曾为了一切人和一切物而流出了自己清白无辜的血。

」接着,无神论者伊凡说出著名的「宗教大法官」独白,让人一再怀疑宽恕的可能,反正在一个没有神义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允许,杀人其实是一件没有甚么大不了的事情而已。

 8 ) 无法责怪

穷小子威尔顿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从爱尔兰来到伦敦当起网球教练,立誓要凭一身网球绝技混入对该运动情有独钟的上流社会。

结识富家公子哥汤姆后,他得到机会,对方的妹妹克罗伊对他一见钟情,其后,在对方的父亲的相助下,威尔顿顺利混入上流社会。

正当要与克罗伊谈婚论嫁时,威尔顿邂逅汤姆的女友、来自美国的女演员诺拉,后者同样在为进入上流社会做着不懈的努力。

相似经历令两人萌生真情,但威尔顿并没为诺拉放弃自己的计划。

一切梦想都成真后,威尔顿重遇已与汤姆分手的诺拉,两人旧情复燃,威尔顿开始在她与妻子之间周旋。

不久,诺拉怀孕坚拒堕胎,威尔顿迎来人生的赛点。

仅从剧情看,让人不免想起司汤达的《红与黑》。

然而,威尔顿比于连更进了一步,他遇到了诺拉,为了一段婚外情,他连杀两命。

我一直觉得威尔顿从没真正爱过他的妻子、朋友、家庭和情人,从始至终他想到的只有他自己的“爱”和“苦恼”。

我既不羡慕他能脱罪的幸运,也无法真正责怪他的自私,因为有时我会觉得利欲熏心、自私自利是这个早已病态的社会中每个人深藏心中的小心机,如果换成了我也许我也会这么做。

而这也是让我觉得导演伍迪·艾伦很让人恐惧的地方,他能把影片中人物的命运、思想、行为关联到整个社会道德的高度,从而让人们去反思现代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9 ) 武器可借 运气请自备

当他第一次见到她、揽着她的腰送出一拍球时,谁能想到结局竟至如此?

他赞她双唇性感,她调侃他extremely aggressive,之后,却忘了一干二净。

野心,在爱情开始时可能是诱惑,最后就变成了致命武器。

有些一见钟情潜伏着血光之灾。

只是你不知。

命运也不知。

只等着谁来掷那骰子,荒唐决定谁生谁死。

他,失意的网球手,重塑生活的第一步便是瞄准伦敦高级网球社区。

第二步便是坚持不懈地、三心二意地阅读经典名著,兢兢业业衣冠楚楚地看歌剧,在托斯陀耶夫斯基和茶花女之间匆匆走马,即便混不成高雅的品味,至少也能有谈论时的熟稔表情。

旁人怎能分清欲望激励的好学时虚假还是努力?

抑或是努力虚假?

总之,他已濒临高雅的悬崖,但决不可能投身于此。

他要投身于人生重塑的事业。

他拥有的最大财富可能是运气。

他还没学会点鱼子酱和香槟酒,但运气和美貌令他被宽容接纳,随后几天内他就可能上瘾地吃鱼子酱、喝香槟。

对奢华上瘾,有谁不会吗?

同样,对情欲上瘾,又有谁不会吗?

所以他将她记住。

抓牢。

偷走。

霸占。

哪怕她可能是他法律上的嫂子。

哪怕她什么都不是了,只是他的婚外情人。

他滥用她的美和狂,以及真正与自己匹配的阅历补偿自己为富庶付出的代价。

与此同时,乖乖臣服于富贵之家的优雅秩序之中,在欺骗单纯妻子方面游刃有余。

一边是Routine的做爱和怀孕,另一边是可以无法无天的放纵情欲,他其实没有选择。

偷情的人总是无师自通。

但爱欲狂乱时,谁也不知道改变命运的时刻默默降临。

她,如此危险。

甚至自觉于自身的危险和贫贱。

她亦做了一切去迎合命运给她的运气。

似乎人人都可以在富贵面前牺牲爱情、乃至大部分的自我。

但她的运气不太听话,抑或是,她不太信任运气。

于是,她打道回府,继续贫贱而危险。

他和她,网球手和小演员,一样的不入流,一样的穷,一样的美,一样挣扎,一样做戏。

故此能惺惺相惜。

她很明白,见到那所谓的未婚夫只是因为他又帅又砸下了众多奢华礼物,但她从未打算放弃对明星梦和演艺工作。

而他却可以。

宁可忍受着不属于自己的领带、职业、乃至办公室里的幽闭恐怖症,再忍受着原本无限期盼的上流社会的交际、餐饮和情趣,高雅而无聊,如同浪费。

这两个自我翻云覆雨,像彼此嫉妒那样凶猛地索取。

像彼此忿恨那样彼此伤害。

但她不过是个情人。

两个人在腹中之子面前原形毕露,退回本位的自我。

她歇斯底里、俗艳的叫骂,亦是情欲外的那个她。

当爱欲结束,谁都得露出正常态的虚荣、固执和不切实际。

任何女人都有可能从可爱顿时变成威胁。

他明白她的威胁力太大太大,以至于不得不偷来老丈人的猎枪,将她崩毁。

如此血腥,令你怀疑:杀人、自救、都和偷情一样,无师自通。

黄碧云曾写,生命就像驯兽师。

而不加掩饰的她不曾想过,富贵比爱更像人生的驯兽师。

爱欲的终点永远是你死我活:孩子、爱人或是自己。

生命这场表演,有时张扬本性,有时泯灭。

他亦痛恨自己的心狠手辣。

及时奉上自身的愉悦,状如祭品,状如陪葬。

他如今只能压抑着自己去苟合。

竟然到了苟合富贵的地步。

运气这东西,真是微妙。

夜里出现的爱人的冤魂不只是要控诉,还是静静宣布他一生罪孽的开端。

他的人生身份履历从“不入流的网球手”到了“富贵人家的不入流的入赘女婿”再到了“运气甚佳的不入流的杀手”。

这英俊聪明的男人,恍如钻入童话森林里的瘸子瞎子聋子,毫无快乐可言。

他确实应该爱看托斯陀耶夫斯基。

《穷人的美德》犀利残忍,如同为他度身定做的文本。

“奢侈的习惯容易养成,改掉却难”,“穷人最重要的美德就是会赚钱”,“道德就是不该成为任何一个人的累赘”。

照此箴言,他完全地做到了穷人的美德,并恰如其分地指责情人不具有道德。

而结局时,老太太的指环又是一轮命运掷下的骰子,赛末点。

警官喜剧性地草菅人命。

状如黑色幽默,实则足足白色恐怖。

你去想,这世上多少所谓男欢女爱落得个啼笑皆非是非不明的下场,冤死或冤活。

我为那女子怜惜,为那男人,甚至不知道该羡慕还是该佩服还是该斩钉截铁地痛恨诅咒。

佩服这种自我保护的手法和运气。

我亦在这不敢声张的佩服里看到骨子里的自私。

人人都想一了百了,这欲望,你否认不了。

亲爱的爱人们啊。

Love和Lust都太危险。

武器可借。

但运气,请自备。

 10 ) 投胎要好

据很多人民群众传言,这是WOODY ALLEN最不够WOODY ALLEN风格的一部电影。

不可否认,伍迪.艾伦真的老了,八旬有余,任是再婚再换佳人也改变不了生理年龄这个事实吧。

这一点上看,时间无论对伍迪.艾伦还是杨振宁都一样的,当鹤发先生和娇颜美女真的并列一起,还是有点吓人的。

当然,谭校长非要说自己年年25,我们觉得是玩笑,心理医生觉得是什么,那是另一回事。

好了,牢骚太盛防肠断。

一点点就好,见好就收。

《match point》,如果不看演职表,我一直以为是年轻人拍的电影。

节奏进度恰到好处,剧情不愠不火,光线充沛,画面亮泽。

帅哥美女不但性感而且感性,实在养眼并且入心。

连偷情陨命这样的阴暗恐怖题材却被WOODY ALLEN处理得如此干净,健康,生机勃勃,却丝毫没有削弱它本应带给观者的沉重思考和饱满回味。

实在让我忍不住拍一下马屁:大师风格,炉火纯青,丝丝入扣。

赛末点,影片一开始就解释,当你发的球撞到那个临界点时,它很可能蹭过去,你就赢了;也有可能被弹回来,你就输了。

运气,很多时候,命运的转机需要运气。

也许,chris的理论是对的。

所以,他敢于一切。

他不但是能抓住运气的人,也是能创造运气的人。

一开始,遇见富家公子,他就审时度势地营销了自己,巧妙自如地表达自己热爱歌剧,艺术。

因为他知道这个理由是成立的,不被反感的。

果然,一切如愿,被引见,被喜爱,被接纳。

穷小子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我想,NOLA的出现于他这样的年龄和境况是个意外吧?

毕竟,他家庭未建,事业未立,妻族势力巨大,自己的身家命运还在被控制掌握之中。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没资格堂而皇之到公开养情妇的地步。

连NOLA都警告提醒他:“你想把自己搞砸?

比如跟我这样的女人调情。

”但欲火上身,怎顾得了远虑和近忧?

况且,他们也确是般配的一对。

一样的青春,性感,充满欲望。

谁都没有错。

如果有错,那就错在他们都出自寒门,并且都妄想出人头地。

这样的目标一致,决定了只能同室操戈,自相残杀。

虽然,兔死狐亦悲,但残酷天注定。

用卡波特的话说,同一个家门的孩子。

只不过一个走了前门,得势;一个还在后门,失意。

谁也不愿妥协。

我很赞叹导演启用乔纳森和斯佳丽这两个尤物。

斯佳丽在2006年获得全球第一性感女郎的美誉,他们双双连手,本身就是说服力,青春无敌。

如果换做了另两个人,我很可能要上升到道德的范畴来进行围剿,充当卫道士,坚持所谓的正义和公正。

晕,你看,所谓的道德和公正是什么?

连我这样的局外人都无可避免地动用私人感情,不辩是非,陪审团又能怎样?

大多时候,道德也是由人堆砌起来的,不但虚情假意而且不公。

Chris终于为休斯特家族添丁进口了。

他的身份又被巩固了一层。

父凭子贵。

本来持观望和徘徊态度的我却隐约地希望他能逃脱法律的惩罚。

因为,这个家庭太不容易了,每一步都充满了阴谋和谎言。

在阴谋和谎言的大厦里建筑起来的幸福,我希望能继续下去,继续下去。

我害怕当谎言穿帮后,他的妻子很可能扼杀掉那个孩子。

目睹了前两条生命被剥夺的惨状,我宁愿祝福这个孩子能活下来。

突然的想起,年少时候觉得生命非得由爱情来催生才是人道的,完美的。

谁说非如此不可呢?

我对生命的起源充满了茫然。

如果Chris的孩子后来得知了自己在这样的业力和重重矛盾里获得生命,会不会后悔自己的存在?

自然那是后话。

不过,生命的权利本来是就是先由别人来替你选择的,因为别人需要你,才愿意把你带到这个世界。

当屏幕上打出了END的字后,我长吁了一口气。

结束了。

外界的审判终于结束了,良心的审判那是自个儿的事。

一辈子,路漫慢,还得上下求索。

也由此而知,进入上流社会是需要代价的。

不管是杀人的还是被杀的,恐怕都永远不得安息。

还是胎没投好。

相信Chris的孩子不用像他爹拿着猎枪来善后,只需要拿着银子就OK了。

《赛末点》短评

第一次看这么烂的首尾呼应的电影……不过英国街头真的好多mini啊

7分钟前
  • R 福
  • 较差

斯嘉丽的出场太惊艳了!

1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并不常看Woody Allen的作品,但对这部的印象实属不错,尤其是剧本本身和Scarlett Johansson的表演所带来的魅力。

13分钟前
  • tofubo
  • 推荐

看到最后玩玩没想到会演变成TVB  男主渣演技  

14分钟前
  • 张宝根
  • 还行

这真是冰冷绝望到骨子里的电影,而且精妙至极。最近第二次用这个词,伍迪牛逼,岁增其智,把人生看得通透。能借擦网球滚过或弹回,把人生的这份运气诠释得如此明白,顺便还探讨了一下爱与性,魅惑伴着残忍。戒指弹回以为难逃制裁,谜底揭开恰恰成了脱罪的证物,首尾呼应精妙至极,五星力荐。

18分钟前
  • 津五渡
  • 力荐

佩服这种江郎才尽的坚持

20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还行

一对狗男女。为什么我最喜欢的男演员要和最讨厌的女演员搞在一起?故事活活糟蹋运气这个主题。

22分钟前
  • 不莱梅的音乐家
  • 较差

伍迪艾伦可以把一句话抛在电影开头,然后用一整部电影去解释它,最后你就相信了这句话

25分钟前
  • 景 三
  • 推荐

稍显头重脚轻

29分钟前
  • Aubrey
  • 还行

【B】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伍迪艾伦电影,扳机扣下的一刻我好心疼QAQ,太可怜了。

31分钟前
  • 掉线
  • 力荐

If you could just remember this: Passions are passions, but we're both very involved with other people. 斯嘉丽似乎总是在演一个眼神就能把人迷倒的性感女郎,她累不累,不觉得无聊吗?

34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就那个网球对应戒指的点题点还凑合 最后二十分钟 运气不好的人看完只有嫉妒(并不)运气让人相信宿命 也让人自命不凡 祝运气好 祝命由己

37分钟前
  • 冷水浴缸
  • 还行

1.Cris借由婚姻获得了上流社会的入场券,以毁灭真爱来维护婚姻和自己。2.Cris对Nola一见钟情,被后者警告多次仍决议玩火,他大胆冒进饥渴,两人在上流圈子格格不入,均能领会所谓正确的选择于彼此的意义。Cris放弃网球进入商圈,Nola在婆婆的压力下也未放弃表演,Tom在母亲施压下抛弃Nola,不忠的Cris周旋于各种关系。3.Nola美丽却缺乏自信,她不能在选择的事业上展现自己,多次为情所伤,被迫堕胎。妻子也缺乏自信,不认为自己擅长网球和音乐,不敢去怀疑Cris的行踪,不断奉献,渴望儿女双全。丈母娘用女人应当有稳定的事业要求Nola,却不支持她战胜困难,亦对女儿只有婚育要求。死亡的是女性,活下来的是男性。上流社会维持血统的姻亲,sick。女人的处境真的糟透了。生而为男便衔着一张好运卡。

42分钟前
  • 推荐

这片太让人失望

47分钟前
  • 晨光荣耀
  • 还行

或许不是爱情令人失望,而是人们总把欲望当成了爱情。所以才导致惨烈的悲剧。

51分钟前
  • 方洛洛
  • 还行

在《赛》中几乎找不到一切可辨认的伍迪式风格,它更像是黑色电影,却在主题上承接了伍迪艾伦作品中一直在探讨的内容,他利用另一种方式来处理他熟悉的题材。无论开头对安东尼奥尼的反向致敬。或者陀氏意味的结局,亦或是时而进入镜内的达利与当代艺术,不通过话语的轰炸,WA同样为观众掉了一波书袋。

52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我完全就是被于广才小盆友忽悠了这么多年。。。。。

54分钟前
  • ich
  • 还行

不管你们怎么说伍迪艾伦都是有趣的和油菜的,deal with it (不过这部算比较无趣的了)

58分钟前
  • 🌞娘卷卷🌙
  • 推荐

竟然是我看WoodyAllen的第一部作品。前面铺垫太长,小乔的表情太少让我觉得他太过心不在焉有点出戏,后面的结局其实很好预料,最后的运气成份也有点过于牵强。其实这片子告诉我们,一个穷小子要通过结婚打入上流社会是可行的,一个穷姑娘就很难了。

1小时前
  • nikki
  • 还行

论婚外情的恋爱,不及《金屋梦痕》幽默好看,论以情栓人,不及《致命诱惑》。你要嫩么喜欢人家,就先别结婚,摆不平,又外边跟人家有了孩子了。完了又把人家姑娘杀了。戒指没扔过栅栏还挺扣题;大半夜险些来个活捉,老太太也出来报冤实在憋不住了,哈哈哈。

1小时前
  • 模范丈夫李时珍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