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布拉德

Brad's Status,人生剩利组(台),布拉德的中年危机

主演:本·斯蒂勒,奥斯汀·艾布拉姆斯,珍娜·费舍,麦克·辛,杰梅奈·克莱门特,卢克·威尔逊,莎兹·拉亚,路易莎·李,麦克·怀特,泽维尔·佩雷斯·格罗贝特,亚当·卡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你好布拉德》剧照

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2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3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4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5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6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3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4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5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6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7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8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19你好布拉德 剧照 NO.20

《你好布拉德》剧情介绍

你好布拉德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布拉德(本·斯蒂勒 Ben Stiller 饰)一直以来都是一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如今,他和妻子梅兰妮(珍娜·费舍 Jenna Fischer 饰)共同抚养着儿子特洛伊(奥斯汀·艾布拉姆斯 Austin Abrams)饰,与此同时,他还在经营着一家非营利性的组织,该组织专门在有需要的人和资本家之间牵线搭桥,帮助这些人获得资本的支持。 某日,布拉德开始审视自己的这大半辈子,忽然产生了自己一文不值的感觉。他觉得他这么多年来所有的理念,所做出的的全部努力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他不能给人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同时也无法给家人带来更优渥的生活条件,而和他同龄的那些大学同学们现在都成为了各领域内的中坚分子。布拉德的整个人生都被自己否定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更好的世界若要君不知草原上的承诺睡眠之外住住2超人前传第四季超脱魅力四射3绝对不可能~侦探・上水流凉子的解析~头号新人燃情岁月我的新朋友天上花园史诗尾巴阿尼库拉波:不死传说油菜花香今夜林中无人入睡卡戴珊家族第三季警视厅搜查一课9系第一季遗失记忆逐星女第一季养个孩子不容易丑闻笔记龙屡阁2:神之夜幻影光环安乐死医师的遗产极上生徒会布袋头美丽至极3六尺之下第一季

《你好布拉德》长篇影评

 1 ) 何不食肉糜

全片最爱的是那个女学生说的那句话,这个世界不是围绕你转的,在印度,那里的人每天考2美金生活。

男主家庭合睦,妻子体贴乐观,儿子理智上进,这样的人不愿牺牲尊严,不愿牺牲理想,却希望自己是宇宙中心,所有人为自己的理想鼓掌喝彩,点头哈腰。

嫉妒别人有私人飞机,社会地位,财务自由,甚至是一张位置中心的餐桌。

将同学不与自己联系归结于自己的事业不成功,没有人脉,却不去看看自己是否关心了解过别人的人生。

所谓的自己最爱的教授,也只是兴致所至去拜访一下;同窗的女儿得了绝症,他却在纠结对方是否有私人飞机;甚至不知道是哪个女儿。

在得知了自己羡慕的人也不过是各有各的麻烦时,内心的嫉妒突然就烟消云散了,可以心态平和地欣赏少女的演奏了。

这样的救赎未免也太低级了。

还是那个他,只不过重新确定了自己宇宙中心地位。

 2 ) 一声吼叫一声悲

这电影,给五分我很矛盾,我还想给它零分,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的就好像是在演给我看,就好像是写我的生活,我的心境,看完很不是滋味。

这部电影还有个名字叫《布拉德的中年危机》,没错,就是大家口中中年危机的那个中年危机。

虽然说中年危机题材的电影好莱坞拍了一部又一部,好的坏的扯的,但像这部这么真实贴近生活的,这是我看过的电影中唯一一部。

在前一段国庆假期时间小gigi推荐给我的时候,他担心我不去看,所以反复说了好几遍:超级好看。

我也是有天晚上无意中想着那就点开看看吧,没想到出其意外的好看,不是以往电影那种好看,而是直戳内心的感觉,里面好多细节让我看完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早年的同学都事业有成,而自己却依然碌碌无为;谁谁谁的老婆本身就是女强人,和她老公互相竞争,又在竞争中进步;那个从小和你竞争的人,现在成为了大牛逼货;那个谁甚至都有了自己的私人飞机,他老婆家很有钱,甚至他第一桶金的客户都是岳父大人介绍的…等等等等。

再看主角,咬牙想着坐回头等舱,却因为是打折机票而无法升舱。

这一段真的是太他妈的真实了,好多事我们想去做却因为没钱而受阻,最后一咬牙心伴随着“反正一辈子就做一次”的决心去做,这不是穷人思维,这就是穷,仅此而已出门坐高铁二等座,飞机经济舱,连锁快捷酒店。

至于那些头等舱,五星酒店,米其林餐厅,或许只在电影里体会,亦或是“一咬牙”,对,就是咬牙硬上的感觉。

但殊不知这些可能是有些人的家常便饭而已,尤其是当你知道“有些人”是你小时候的玩伴的时候,尤其是当你发现自己已经三十岁的时候,这种挫败感,四面八方,向你袭来…电影里年近五十的男主被二十出头的小姑娘数落得一无是处;自认为曾经是相互竞争关系的同学,结果压根没把你当做竞争对手;同学的婚礼请的都是成功人士所以你没被通知到场;老师的葬礼请事业有成的同学去做演讲,而作为上学时候最被老师喜欢的你,却因为碌碌无为的现在,被拒之门外。

那个圈子的大门,没为你打开,并且以后应该也不会打开了。

这电影给了我很多触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到了三十岁,就变得矫情又脆弱。

《无双》里周润发有句台词是: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观众,一百万人里只有一个能当主角。

《布拉德的中年危机》这部电影,好就好在结尾,结尾什么都没改变,男主并没有有如神助般的裂变成功,影片也没讲他儿子到底去没去哈佛,或者最后去了男主当年的母校,平平淡淡,真真切切。

这真切,就像一把刀,并不是一到扎进我心,而是一刀刀的反复划着我的皮肤,那些伤口久久不能愈合。

 3 ) 基因程序和文化洪流

很有代入感。

对人物心理及情节配合刻画的非常细腻影片。

一开始拿着航空公司银卡,买着打折机票不能升舱,当空姐拿上帘布那一刻,nnd。

主角干的是非营利组织(很高级)的工作,是社会精英和理想主义者干的事,但人不能免俗,和比尔盖茨比,前者是精英,主角只剩下大学时代的理想主义。

当大三老乡女同学批评他时,现实生活中阶层阶级种族问题一股脑抛出来,仿佛食物链,有人在上面,有人在底层,中间还分很多层。

男主内心的焦虑和不甘心一直在,却不知有多少是外在环境加的,有多少是自己的。

结局处的和解———你爱着世界和他者,却不需要拥有他们,也许更多是导演的表达,而非男主的正常逻辑。

因为纠结贯穿人的一生,不过是中年人因为生理和事业到了中段,心理冲突的爆发力强罢了。

这页翻过去,人们依然会沮丧、纠结、不甘心,一者,千百万年人类的基因里种着宿命的进化程序即奋斗和竞争,二者,文化演进的洪流里,折腾并快乐的榜样们会把你的心里拎出来,让你每时每刻都在自省,我布拉德是不是该再承担点啥。

也许,真正的觉醒恰恰是放弃的那一刻。

 4 ) 死亡前恒久的呓语

人生艰难,少年时的烦恼到了中年同样无法解决,只是变得更加无孔不入和绝望。

年龄是少年人们自信的面容,到了中年无法戴上只会面对更加真实的生活。

47岁的男主活得像是20岁的少女一样多愁善感任由情绪淹没。

相反地儿子却一直凭着面瘫脸展现了少年人少见的沉稳。

可能人生就是这样会对人的存在互补的。

你的缺点会以优点的形式在聪明的子女身上延续下去。

男主的细腻演技一度让我尴尬地想要躲开,顺带一提这是与天才瑞普利同样的体验。

当两位女同学与儿子聚会时,中年男人眼底的想象和欲望让人不寒而栗。

别人的看法男主毫不在意地照单全收记在心里,对于无法控制的逃开,可以掌控的部分坚决地驳斥。

控制与逃避果然不分家。

人只在意自己的生活,儿子面瘫着表情却记得了这一点。

老同学们的流言蜚语,男主没有用自己的眼睛去亲自看不轻信,反而对十足帮助了自己的同学却表现得像个混蛋。

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无论怎么度过每一天都会减少未来的可能性。

今天做的事情大概率还会持久地做下去。

人认真选择走上的路一定在十年后还在脚下,每天醒来不光要想想几天还要想想一个月,一年。

做事前想的远一点,失败的预案多设想一下,不要高估自己的内心意志,我们都只是普通人。

看到一个短评说结局男主就突然接受了,但是困惑和迷茫没有出口。

这正是生活的真相吧。

人生就是无期徒刑,出口除了死亡没有第二种可能,重点是如何选择自己的死法。

人活着的力度是不同的。

看到一些人平凡的人努力生活的痕迹就会让我感到羞愧与厌恶。

死亡前的无聊会让人死亡,学习,读书,更多的体验。

祝愿我们都能死前活的更好。

 5 ) 平淡却深刻

就在今天我还为自己发稿有错别字感到挫败不堪,心灵不堪一击到全世界黑暗。

我老公不停安慰,我却甩下一句今天你刷碗吧。

感觉自己要完蛋,一点失败造就全盘不想干。

看了这部号称喜剧的电影:片中男主对自己的傲娇而狂妄为自己的一生而惋惜,为自己的野心而羞耻。

多角度怀疑自己到底是什么视角对待人生,不仅仅是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喜悦背后却又惶恐自己被儿子将来的成功所打败来自每个人身上根深蒂固的自卑。

男主挖掘角色之深,眼神动作的设计都透露出男主的纠结,对表象的不解。

与自己的“朋友”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异想与年轻女孩子在一起的自由无拘,殊不知根本不是一个天空下的云彩。

到头来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知的笨蛋。

如其所言:At night, my mind drifted back to college. So many friends who have become successful. Craig Fisher worked for the White House. Jason Hatfield had his own hedge fund. Billy Wearslter sold his tech company at 40. What do I have? I work for a non-profit and nothing to show for it. (着实惭愧)其实故事是很打动人的,不光是那些理不糙的lines,当他对自己一次次怀疑的时候那一句句voice over真他妈是句句扎心字字刻骨,连同今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的自责,如此不专业愧对家人愧对老板愧对党。

看完电影我只想对自己说:WHY SO SERIOUS?喜剧的魅力,一是往往来自剧中人物所处的特殊情景,在这个情境之下,规定着主人公的言语行动二是“特殊情景”通常是单一型的,是比较容易预测到的,差不多每28秒钟就会出现一个笑料,因此产生高度的可预见性结果。

此片虽然没有笑料百出,没有固定的收尾却让人释然。

阐述整个故事的背后小人物的悲喜,反正是满足了我今天的心情味蕾。

人,自然不可能完美,每个缺点弱势的背后自然会有延伸出来的反转,即不会倒霉一辈子。

这电影说道最后就是让你看开释然,我呢,看完以后释然了很多。

于是。。。。

洗了盘子刷了碗,扫地拖地准备晚饭。

很简单,工作中的失误别污染了美好生活的一角,一个人的不开心可以想方设法的消化,你的不开心影响到了别人(这里指我爱人)那就是双重失误了。

过失之重大,责任之沉重啊。

 6 ) 有共鸣的人的心理多多少少都有问题

一边健身房跑步一边打的文字,有句式不通或者错别字啥的多谅解。

记得是三年前出差到魔都,第二天要开会,半夜却始终睡不着,酒店电视可以点播电影,无意间便选择了它,或许也是它选择了我吧。

年纪摆在这,并不是很乐意在三更半夜看一部打打杀杀充满暴戾色彩的电影了,伦理、生活、情感,以及各类能在平静环境下叙述的故事更能吸引自己,就好像吃多了鱼肉,对食材本真的粗茶淡饭会更加思念是一个道理。

我们总在羡慕善于思考的人,而善于思考有多累,本篇就告诉你了一种可能性。

剧情细节没记得特别详细,只想写写自己一些片断思绪。

回头看,文字拖沓而缺乏重点,也不想刻意去调整了,就让它展示本真吧。

看了懂的人自然懂,看了觉得做作的人我用再好再有逻辑的辞藻也无法扭转,毕竟这是我与电影的共鸣,不是别人的。

前几天清理手机存图,发现自己还留存着这部电影的截图,是结尾是布拉德在剧院里的心理活动,那种贯穿整部电影,反复、矛盾、不断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补完的过程。

之所以用“补完”这词,是回想起年少时曾痴迷的《EVA》,觉得布拉德和碇真治相似,都在不断的汲取周遭的人和事儿的养分和废料,小心翼翼地让它们填补自己不够完整的人性。

区别只在于布拉德尽管有着太多执着和质疑,但就其所遭遇的磕磕绊绊的中年危机过程和结局来讲,远好过在使徒冲击之下无法独善其身的真治。

回到影片剧情,布拉德在生活中那无法遏制的、无处不在的、有些过度的内心独白,仿佛就是我自己在遇事遇人时的所思所想,共鸣恐怕就是如此而来吧。

初期的他对事物悲观一面的过分看重,对任何情况的两面性都如此尖刻以至于这样的自我对话在观影中段都已有了魔性。

尽管有代入感,但也产生了“啥事都这么想的人,心理必然是有病的吧”,然后回顾自身,惊恐地发现无论哪个阶段自己身上总似乎抹不去布拉德的影子,那种如同身体一部分的“刻意在乎别人的看法”的“能力”,姑且算是能力吧,至少知道自省是先进人的表现么。

然而自省过了分,就如同《挪威的森林》男主最后的呐喊一般,四处皆是迷雾,无法判别前进的方向。

有时非常羡慕很多北方人,所谓直来直往的性格,不用顾虑别人脸色、不用一直担心别人看法,做好真我,那就是种幸福。

自己这样多想多顾虑性格的形成,娘胎里带出来40%,求学生涯中形成30%,生活中再补上30%,多方面综合的结果,怪人怪己都不客观。

但是有的时候,这也被称为是种优点,被人称赞心思细腻懂做事,好吧,我也布拉德。

当然,一部电影不可能扭转自己几十年来固定下来的性格品质和三观,但至少,布拉德在最后的感悟,让我们这类人也获得了一些对生活看法的新角度。

我爱这个世界,无论这个世界爱不爱我,也无论我是否占有她/他。

静下心欣赏、感受,也是个不错的体验。

最终,布拉德如是想。

the same to me.

 7 ) 你好,中年危机

如此浮躁的我在这如此浮躁的时刻,安静的看完了让人内心翻滚的无聊电影,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后的自己,一个鬓角泛白的老男人凌晨失眠对着天花板发呆,工作已然稳定的融入了生活,平稳不失乐趣的家庭,突然发现不知什么就点燃了中年危机的导火索,发现周围的人都比自己牛逼,羡慕别人有着自己无法经历的人生,开始觉得一丝自卑、无助,怀疑一直信奉的平淡人生的宗旨。

睡在旁边的老婆轻轻的发着鼾声,抓抓她的手不再细腻光滑,内心起伏不再,但还是忍不住吻了一下她的额头。

看看表凌晨两点了,隔壁房间还有隐约的动静,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知怎么的都这么大了,你根本不知道他内心在想什么,不再像小时就那样追着你跑,见面多了几分客气和距离。

呼一口浊气yy一些美好的事物渐渐睡去。

本以为到了这个年龄看透了世间百态,便一切尽在掌控,但当遇到一件超出了能力范围的困难,便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也无法逃避。

看着自己的孩子就像看着多年前的自己,时光如白驹过隙,没人能叫你放弃雄心壮志,也没人要你必须知足常乐,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性格决定命运。

身为最普通的中产阶级,胡思乱想,不满意的现状导致越来越焦虑很容易陷入一种负面得情绪里。

到头来不过是跟自己的较量,纠结,较劲。

puffing myself up, tearing myself down.何不去放过自己,享受和爱着这个世界却不想着去占有。

最后的音乐会和儿子的一句:i love you.解救了老BRAD,而我们的人生终需要家人的救赎和自己的放下。

换句话说如果那时好用得起iPhone,那就很不错了还要什么手表,要什么自行车。

忠于自己,忠于家庭,忠于生活 peace&love

 8 ) 治愈了我的中年危机

我太喜欢这部电影了,男主演的很有感觉,儿子稍微差一丝。

也许是因为我也人到中年吧,也许是因为我也混的并不如意?

至少我大学时间没想过我的生活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是时而不时,那些混的好的同学的信息真的会造成一定的困扰,所以男主的感受我特别有共鸣。

电影没有流俗的讲其他同学的惨事,只是稍微提了下,每个人都有不容易。

男主那种感慨,自己最敬仰的老师过世了,没有人通知他,同学结婚了也没有通知他,那种挫败感我也曾体会过。

还好还好,他有一个懂生活的老婆,真的,成就是一部分,我得勇敢承认,我心里还有那种执念,想要成功,想要升职加薪证明自己,虽然自己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就是想。

所以男主的经历给我很多安慰也有启示,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真是个需要一生琢磨的问题呢?

多么希望自己一生下来就有一门爱好并能持之以恒呢,然而没有,所以珍惜现在时间,就像男主说的,我还活着,还有时间

 9 ) 《你好布拉德》——中年危机自愈篇|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深夜,一个中年男子在属于他的那半边床上辗转反侧,他失眠了。

就在送儿子去参加大学入学面试的前夜。

这个夜晚在若干年前一定在他的人生中上演过,不过那时他是一个要去大学面试的男孩。

在类似这样的中产阶级家庭中,孩子上一个还不错的大学几乎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

当然如果能上一个特别棒的大学,也是值得在亲朋好友中炫耀一番的。

以上,是美国2017年的一部电影《你好布拉德》的开篇。

主演本·斯蒂勒,是一张大家都很熟悉的面孔,曾出演过《我为玛丽狂》、《拜见岳父大人》、《博物馆奇妙夜》等。

在这部《你好布拉德》里,他出演了一个工作和家庭都还不错的中年男人。

尽管如此,他却羡慕甚至是妒忌着他的老同学们比他拥有更好的命运。

在观众眼中,他的表现很容易让人觉得无病呻吟、顾影自怜,但是在这些表现的背后,拧出的却是他深藏内心的不安和无力。

然而,他联想的有点多了。

唯一雇员在他这儿学到了几乎所有的本领却不领情还要离职,只因为感觉工作的压抑……(这或许只是年轻人渴望自由与好高骛远)朋友聚餐时从《建筑文摘》杂志上看到他大学同学的成功事迹,他感觉全世界都在针对他……(或许大家只是羡慕他有个厉害的大学同学)在他不完整的信息带来的想象中,大学同学一个比一个有出息,过着腐朽堕落的生活……(他在手机中捕捉他们享有名誉、地位、财富、自由以及出风头的镜头)

没有比较就没有失败感,哪怕这种失败感只是自己内心中的自卑。

终于,他翻身的幅度太大,弄醒了身边的妻子。

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接踵而至,却包含了令人懊恼的无情、无耻、贪婪等不道德的想法。

妻子以为他为儿子的学费苦恼,却没有意识到,在他的内心当中,原来和谐美好的生活,在这一刻都不值得拥有了。

在消极的比较中他感觉到了虚无的失控感。

他内心中有些东西被引爆了,犹如一直潜伏在暗处的魔鬼亮出了獠牙。

人到中年,时间的紧迫感被一下子放大,仿佛人生的一切都快要尘埃落定,却不是自己曾经或一直以来梦想的样子,于是无比渴望突如其来的转机与平步青云。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感,哪怕这种比较都是自找的甚至是幻想来的。

在美好的早晨醒来,社区里的一样都如常。

桌上和墙上的照片记录着孩子的成长,做父亲的他却仿佛突然发现儿子已经成人的体格,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

在妻子眼中,他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所以酒店资料都发在儿子手机里,这样才比较靠谱。

孩子的母亲因为工作不能送儿子去面试,他却一直心不在焉。

想起和亲友们的家庭聚餐,他坐在角落里感觉无聊又乏味。

他觉得他不属于那里,那不是他要的生活。

排队安检、候机、升舱……本想在儿子面前秀优越感,却屡受挫折。

才发现他与那个享受特权的阶层始终还差着一截。

而周边环境变得更加嘈杂和难以忍受。

儿子带着耳机、听着音乐、看着杂志,随遇而安;他却唠唠叨叨,报怨不休。

在他眼中,他的世界犹如战场,而理想的世界是游乐场,是梦工厂,是天堂仙境……思绪飘回大学时光,那时的他还深爱着这个世界,他感觉世界也爱着他。

而现在发迹的同学,当年都追随着他,他曾经是他们当中的核心。

什么时候他和那个爱他的世界分手了?

出了什么问题?

觉得自己不行还不够,他开始找“客观”——他的妻子不如别人的妻子,对他事业没有助力。

在生活中,他的妻子总是赞美他,但是这种“知足常乐”影响了他的雄心壮志。

可是,理智告诉他,报怨别人是不应该的。

这种情况下,他对儿子的前途也不乐观,却还刻意表现得对名牌大学不屑一顾。

而儿子却展现出颇强的实力,对自己的学业早有规划,对上哈佛也很有信心。

突出其来的惊喜,使他开始回顾17年来培养儿子的点滴,终于觉得人生还是有价值的,没什么可后悔。

而幻想中那些事业有成的同学们家庭出现各种危机,于是他的内心一下子平衡了。

庆幸中,他与儿子玩起了小时候父与子的游戏——挠痒痒,重温难得的亲密感,而体能上却也已经不占优势。

他又失眠了,想象着儿子被哈佛录取,想象着他和妻子的各种开心。

然而,儿子却记错了学校面试的时间……于是,他与校方面试人员交涉和争执、在街面上当众责怪儿子,完全不顾儿子的感受。

不得已,只好打电话求助那些他根本不想联系的老同学——太伤自尊了!

他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老同学费舍上电视时,自己那种实实在在的痛苦(这种痛苦,绝不是稍纵即逝的嫉妒)。

尼克的(同性恋)婚礼没有叫上他,让他觉得进一步证实了自己的恐惧感:不仅没有过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别人眼里也混得不行。

消极的态度帮助他组织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并且只选择那些与其消极态度相符的信息。

于是他脑补着婚礼现场,觉得那些到场同学顶着各自的光环,联结他们的不是友情,而是特定阶层的成功。

所以,他坚信,他不是被遗忘了,而是被排斥了。

这个中年大叔行走在高校周边的街道上,目光扫过身边经过的年轻女孩和老人。

他觉得这个世界讨厌他,而他也讨厌这个世界。

结果,老同学费舍打来电话,并安排了他儿子重新去哈佛面试(看来走后门这件事哪都有)。

借助老同学的面子帮儿子搞定面试,让他兴奋得难以自持,幻想着接下来一系列的胜利,幻想着靠儿子的成功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可是转瞬之间,他又“黑暗”了,开始嫉妒儿子在他幻想中的成功,希望这一切成功都是直接属于他的。

他害怕并憎恨想象中儿子用成功来打击他,让他更相形见绌的场景。

而看到街头艺人的潦倒,他又担心儿子将来的生活可能过得不好,因为哪怕是名校出身的音乐家,也不容易挣到钱。

于是,儿子能上哈佛的喜悦也被冲淡了。

让他烦恼的老同学费舍的“成就”,在儿子中学同学——大三的哈佛女孩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而让他觉得自卑的工作(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却让充满热情和理想主义的女大学生非常钦佩。

同样的热情、同样的理想、同样的使命感、同样的神采飞扬……在他大学时代的每个夜晚,同样洋溢在他和同学中。

但是,现在,他却冷漠地审视着这一切。

另一方面,他深深感到悲哀的是,他错过的无法去爱的这样美好的女生,和他无法经历的儿子即将度过的充满激情的人生。

于是,他接下来的幻想有点污(大家自行脑补吧)。

深夜,趁着儿子熟睡之机,他悄悄溜出去,到酒吧制造了与女生的邂逅。

但是价值观的碰撞,让一切变得不像他想象的美好。

他对生活的各种报怨,在女大学生看来就是无病呻吟,是不知足;他与那些成功的大学同学的比较,是自寻烦恼,是病态的;他所羡慕的那种生活,则是白人特权的、男人特权的、第一阶层特权的,同时给世界带来各种问题。

在小女生那里哀叹完自己的人生,并被批评一通之后,他只得臊眉耷眼地回去睡觉。

年轻人的世界他融不进去,他的人生经验在那里不好使。

年轻人的世界属于他儿子那代人。

儿子去面试后,对之前景仰的音乐教授反而印象不佳,似乎教授过于自我炫耀,并竭力推销音乐商业化的思路。

这又是一个两代人三观不合的实例。

在美国式“说你是为你好”思路的引领下,在女大学生面前没有找到的尊严,他力图在儿子面前找回。

结果依然是“悲剧”的。

在他的母校,他悲哀地发现那个他念念不忘的中年人,他当年的教授已经去世了,而年轻的学生们依然活跃在绿地上。

傍晚,和老同学费舍一起用餐,免不了各自吹嘘一番,然而他又受伤了。

生活境况的差异已不必再提,作为当年教授最得意的弟子,他既没有像费舍一般被召回给学生们开讲座,也没有像费舍一样被邀请在追悼会发言,甚至他都没有被通知参加教授的追悼会。

与费舍不欢而散,他选择去陪儿子听音乐会。

这是一部适合家有中年男子或者有人到中年感慨的观众看的电影。

如果没有,可能你就很难体会到影片的精髓,从而觉得无聊。

片中男主角在自己脑子里想了太多,自我吹捧、自我打击,其实他的生活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只是在他的内心,如何看待自己已有的生活需要认真梳理。

不怒君觉得,传统心理发展中过于强调青年人的同一性危机,但其实在人生的许多关头,尤其是面临选择的时候、面临自我认知和自我确认的时候,都会面临同一性问题。

而作为中年人的同一性危机爆发起来,也是如此汹涌!

直至影片最后,在音乐的聆听中,他开始感受自己的内在生命: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以一直爱着却不需要强求去占有什么,从而不给自己徒增烦恼。

切实把握好自己已经拥有的,在乎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就够了!

本文为作者原创,发自微信公众号“梅花鹿语”(meihualuyu),作者:雷神不怒。

 10 ) 挺有感触

Brad's status.困在人世间的我们几乎都会遇到的窘境,一种到了中年便会频繁出现的价值虚无感。

男主流泪的一瞬间的感受其实我很能懂,就像我高中总爱写小说,但是到了大学就不写了,过了许多年重新上手,居然还能写几句,当你在苦闷的俗世中挣扎半生,如行尸走肉,却发现自己仍然对生活有着质朴的热爱时,泪水自然就流下来。

到了电影结尾,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钱和地位固然不是一切,但没有它们你活的也不会很自在。

不过,我愿称“钱”和“社会地位”是生活必需品,而非有价值的东西。

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呢?

想想你临终时,所怀念的不是万贯家财、官衔爵位,而是半夜睡不着时看到窗外的月光照在熟睡的爱人脸上,是不大不小的家门口路过的微风卷起树叶,是赤脚走在沙滩上聆听海浪的低语,是骑车路过早餐铺端过馄饨的一瞬间,激动的泪水,是欣慰的欢笑,是爱,是恨。

个人认为,把这些都想明白了,也就真正能和自己、和生活和解了。

《你好布拉德》短评

一个中年男人的自我崩溃与自我修复。

7分钟前
  • 叽里咕噜
  • 还行

我已经拥有一切

12分钟前
  • 破影者
  • 力荐

挺失望

17分钟前
  • 明天
  • 较差

回望人生,一切都是错,一切又都是刚刚好。接受自己的平庸,比相信自己的伟大更重要。

1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2018-4-28 莫斯科回香港的俄航上。真的很喜欢本斯蒂勒,大概是从拜见岳父大人的时候喜欢上他的,虽然是喜剧演员,应该说正因为是喜剧演员身上才有吸引我的那种有点寂寞的感觉,就像金凯瑞、罗宾威廉姆斯、周星驰。很喜欢这个电影,结局也很棒。

21分钟前
  • 古都的树
  • 推荐

如果你不是百分之一,甚至不是百分之十,成天勤恳工作又生活在美国,你会明白主角的独白中每一个字意味着什么。除了结局的一分钟以外,其余时刻都是另种版本的白日梦想家,看到心底盈眶。

25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本斯蒂勒从白日梦想家开始,真的超级适合这类电影,这中年危机演的太真实了,虽然题材没什么新意,但是剧本非常扎实,一部看的很舒服的电影(一碗舒服的鸡汤)。不过现实中肯定不会像男主那样走掉,毕竟人家帮了大忙,又没做错什么。

26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推荐

为什么一个中年人的自我平息看起来有些矫情?因为你还没到必须要和自己的理想和解的年纪。

27分钟前
  • 苏莫
  • 推荐

🖕🏻

28分钟前
  • 由迦可汗
  • 很差

人到中年总会回想年轻时没走的那条路,中年危机就是那条没走的似乎更好更幸福一点,而幸不幸福取决于我们看待生活的角度。希望自己一直保有看穿人生真相却依然热爱人生的热情。

29分钟前
  • 光锥之外的形状
  • 力荐

人比人,气死人。面对自己,追逐理想。

32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还行

petty

34分钟前
  • 0 K
  • 较差

父亲的角色搭建得很实在,布拉德皮特惊现制片人名单

36分钟前
  • Clairvoyant
  • 推荐

洋屌丝,意淫整场,无病呻吟。

37分钟前
  • abcdeas
  • 较差

小哥哥的颜支撑着我看完了

40分钟前
  • 有猫青年杨大壮
  • 较差

同情没到中年已经危机的我。走心的旁白啊。

43分钟前
  • goldenwalden
  • 推荐

虽然我还没到中年危机,但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和烦恼,也实在是感同身受。学会不比较和知足,真的是一生的功课。

45分钟前
  • 杰西卡乐
  • 较差

本来应该是部温馨的影片,讲述父子之情。但布拉德这个人物性格得相当有趣,提升了整部影片的内涵。中年男人的心态,也是一言难尽啊。

50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贵在真实,基本上是真实地把一个人在某个时刻思考人生意义的内心全部独白都事无巨细地完全写了下来,倒也不显得琐碎。除此之外竟什么都没留下。

53分钟前
  • 等待如果
  • 较差

When bellied petit bourgeois has nothing better to do. 最后的结论决定让我给他不打一星,但没啥意思。

54分钟前
  • momo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