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套路的啊。
主角是开挂的二代,他爹是技术大拿,钱学森一样的人物,应该算得上技术官二代。
所以二世祖可以全世界主持正义,包打不平。
运救济物资时捎上军队领导的车,飞机超重遇大雷雨,他把领导的车扔了。
哈哈,被开除了,去民航,公司大股东在机上抽烟,他过去给揍一顿。
这种行侠仗义的事,一般人干了,职业生涯就完蛋了,然而他有个超牛叉的爹……然后他自己技术也各种开挂,就象长着翅膀的天使,啥高难都能飞。
前段还小秀了一下战斗机飞行员是如何开民航客机,很象国内段子,哈哈遇火山爆发去救人,简直就是中彩票一样的难度,各种杂技技术,这是本片的重点,高难惊险设计,各种惊心动魄,具体情节我就不提了,总之是爽片。
老俄的爽比漫画威还简单直接,真适合俺这种不想动脑只想燃一下的人。
大力推荐。
本文已发表于《上海电视》8月某期,如有转载,请一定注明并联系本人。
--- 看《火海凌云》的时候,我想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做节目时讲的故事。
他乘坐俄航飞机,引擎突然爆炸着火,他非常紧张,“难道我这就要死了?
”除了他在吼,所有俄国乘客都一言不发地坐着。
空姐礼貌地微笑:“飞机似乎出了点小问题。
”终于有个大叔问“我们有几个引擎?”“两个,现在我们只有一个了。
”如此淡定,仿佛一切只是日常。
这部片也正是战斗民族以日常心写非常事,只是这一个引擎着陆得更惊险些。
当妻子看着飞行员老司机带着儿子回家吃早餐,根本猜不到他们刚结束惊心动魄的生死冒险,仿佛把两百来号人从爆发的火山下救出、抢飞上天、空中转运、颠簸着陆,只是为了成全这对父子修复关系。
生活化的场景,就是机组人员的日常。
儿子偷情父亲的女同事,被撞破后轻松挑拨一句,父亲狐疑地看了看一头雾水的妻子,第二天飞行前突然质问妻子“你打扮这么整齐干嘛?
”妻子无法参与的父子默契,令人忍俊不禁。
前军队飞行员出生的实习生,代表不事权贵、不按理出牌的生猛力量,他的恋人则是努力自我实现的女性飞行员。
还有一对戏份不多的空哥与空姐,你追我避,终成新偶,在关键时刻冷静而尽职,性格也非常鲜明,讨人喜欢。
在丰富的人物及生活基础上,空难就能让观众看得担心,怕主要人物挂掉。
然而会挂掉的只有少数乘客,乘客们一波三折地逃命,那场令人想想就肉疼的集体高空吊篮转飞机,把故事推向高潮。
连这些人都是各怀心思,生动得很。
细节很到位,比如空中转机后,有人马上喝口随身带的烈酒压压惊,非常俄罗斯。
这部电影有种粗糙却不失清晰的质地,同期上映的另一部俄罗斯电影《他是龙》,则用唯美精致的画风,稳健流畅的节奏,讲述简单动人的爱情故事。
看剧情会以为它类似《暮光之城》,但纯真、聪明又勇敢的女主角,单纯、善良又坚强的男主角,马上让我们明白这部戏三观要正得多。
“无论我是什么样子,你都接纳我,爱我,并让我变成更好的人”这样的故事,不仅赢得贪恋男主颜色的少女心,还让不少男观众心生感动。
配乐是一半古典,一半俄罗斯流行歌曲,适合当代观众,女主在婚礼中唱起“龙之歌”,召唤神龙(男主)带走她,这是非常坚定的爱情及生命选择。
俄罗斯人讲这个纯爱故事,比美国人纯粹,比日韩人大气,比中国人超越世俗功利心。
事件惊险求生值得赞扬,原先人物未知,剧中♂🐷味太冲,直接拍惊险片段,别搞其它的男主这种人做上别人的车,还跟别人抬杠,盲目又自大,觉得自己会开飞机就了不起应聘的客机机长,不是战斗机机长,乘客买的票是希望得到的是平稳的旅程,还“没有人死不是么”,觉得自己经验技术丰富又怎样,飞机上的一条条人命不是拿来证明你的工具。
无法做上飞机的人的确可怜,但是要是让它们乘上了,这个飞机还能走么,两国间的关系会变得怎样(虽然...)对女朋友一个劲的抱怨,又不是女朋友的错,最后经典男人对女人说的语句“你脑子有问题吧”“你疯了吧”。
觉得乘务是女人做的工作,所以觉得轻视轻佻。
性别歧视,真了不起,这就是♂的。
国家里面,国与国之间,总是大谈特谈,但来到对女性的压迫,就开始视而不见并且“你就是个娘们”恶心🤢玩意,最后还能和女主在一起😅别说什么成长型,还来男人至死是少年那套,成长成长,当是婴儿么。
是,救了一架飞机,就可以要和以后每次你说得有理且说不过你后就开始从你的性别贬低你的低能男在一起😅每次说做大事的男的,都可以不关注私德,而所谓的私德通常都是指如果对待女性和对待与女性的关系,但是对做大事的女的,赞美你堪称男性你是侥幸你如何维系家庭和事业你有没有做到做好你的家庭角色你的私生活怎么样你不可以和多个男的交往你不可以抛头露面。
现实中低分录取、工作优选等等,女主能成为飞行员,尤其这样一个男性主导的行业(和其它所以的行业一样),女主就已经花了比其它男飞行员更多的努力并且更优秀。
你找人做饭不要钱?你找人打理家务不要钱?你找个私人保姆不要钱?你找个人生孩子不要钱?你找个人养育孩子不要钱?这些都是女性在付出,但是社会并不承认她们的价值,歧视她们在家里,却又不提供工作岗位给她们,因为目的就是要她们待在家庭里面,歧视的目的就是为了贬低,从而让她们顺从自卑,理所应当地让她们无条件付出。
众所周知,这部影片翻拍自1979年苏联的同名电影《机组乘务员》(Экипаж)。
但其实,这两部影片不是简单的翻拍关系,本片可以被认为是1979年版的续集,因为,1979年版的女主角塔玛拉·伊戈列夫娜(Тамара Игоревна)在本片中出现了,而且戏份不小!
在影片的95分18秒(以蓝光未删节版为准),面对可能发生的空难,一位机场工作人员问塔玛拉·伊戈列夫娜:“你自己应该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吧?
”
然后,塔玛拉·伊戈列夫娜不屑一顾地回答:“你确定吗?
”
这句话就暗示塔玛拉过去经历过类似的危机,也就是1979年版《机组乘务员》里的故事。
1979年版和2016年版《机组乘务员》里的塔玛拉由同一个人饰演:苏/俄老牌女影星亚历山德拉·雅科夫列娃(Александра Яковлева)。
她在1979年版中还全裸出镜(图片我就不贴了,你们自己搜)。
1979年版中的塔玛拉:
本片最大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后一个小时的动作戏和灾难戏,可谓是一波三折、精彩纷呈、全无尿点,不管在地面还是空中都有一个接一个的险情让观众的心情虽场景起伏——在地面上,机组人员要考虑如何从一片火海的机场起飞,还要去营救困在半路的乘客。
在天空中,机组人员先要解决飞机燃油不够问题,然后要解决在暴风雨中安全迫降的问题,从而将观众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影片中。
险境逃生的飞机中,一架燃油泄漏,飞行员居然想到了在两架飞机中“牵线搭桥”,在高空中通过吊篮把这架飞机上的乘客转移到另一架飞机上的主意,整个过程格外惊险刺激。
最后没了吊篮,那个冷面老机长居然顺着绳索爬了过来,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真心高能,但也并不让人感觉过分虚假与讨厌。
(毕竟人家拥有主角光环) 《火海凌云》的特效也简直赞到飞起!
无论是摄影棚搭景的灾难场面、还是模型特效、电脑特效,都结合得天衣无缝,展现出极高的电影工业水准,逼真程度令人身临其境、叹为观止,视觉效果丝毫不亚于好莱坞大片!
(毕竟是个战斗民族的电影)最后有个错误的地方,电影中“牵线搭桥”是掉下去了4至5个人,后面说的却是全员安全返回。
(理解不了思路)
这是一部比较传统的灾难片,有人不幸遇难,也有人侥幸逃生,结局称得上是皆大欢喜吧,老机长和家人缓和了关系,实习机长获得了亲情与爱情,乘务员也获得了爱情。
穿插在影片中的还是有很多要素的,比如某些职业对于男性女性的不同看法,像是实习机长女友,又如男性乘务员,但是影片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你能胜任你所在的职务就可以摆脱性别的歧视。
还有一个是规则问题,规则是人制定的,但是人不能被规则束缚,必要时候还是要打破规则寻找生路的。
ps:影片中时不时的会拍到一个亚洲女性,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女的我很尴尬
最近才看到这部俄罗斯战斗民族拍的灾难片火海凌云。
刚开始的一个小时可能看起来有些多余又冗长,但是这为后面的情节做了足足的铺垫。
要说后面真的是非常精彩又刺激,并且与前面的铺垫一一对应上了。
岛上机长与妻子的尸体道别,虽然最后他掉下去了,可能是想与妻子团圆吧;老机长忍住眼泪想等待儿子回来,儿子回来第一时间冲上飞机寻找dad;男主在跑道上等待水塔倒塌灭火(天啊我紧张的手心都出汗了);男乘务最开始还被男主嘲笑质疑能力,关键时刻一直在舱门口帮忙;飞机没油;机轮损坏;发动机故障……真心让人捏一把汗。
不过最后结尾非常温暖啦!
一家三口的温馨早餐,男主和父亲的紧紧依靠。
这个电影的特效也非常nice!
总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电影啦!
强推!
火海凌云 (2016)7.72016 / 俄罗斯 / 剧情 动作 冒险 灾难 / 尼古拉·列别捷夫 / 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 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
惊心动魄的灾难片,灾难一个接一个发生。
后一个多小时看的人手心冒汗。
全程无尿点呀。
除了男主那个空少安德烈值的赞赏。
前面铺垫,后面看的紧张的要命,那个高空换机满遗憾的,但全部救下来,就没有惨烈的心痛古辛存在着的家庭隐患,所以平时还是要多点沟通和相互理解。
这部作品虽然还是英雄主义,但就是这么牛逼看的我是热血沸腾呀可以多刷几次的燃剧
整部影片逻辑严谨周密,处处埋有伏笔,开头展现的矛盾在影片中占去很大部份的时间,看上去略显拖沓和无趣,实则将观者的带入电影,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到现实和理想初心之间的矛盾与无奈,同时也为之后留下伏笔。
经历过一系列斗争和惊险的冒险经历,重重矛盾在结尾解决,这一切问题矛盾的根源都在于现实和理想和本心挣扎。
男主能带领所有人走出困境不仅仅是因为他聪明的头脑过硬的飞行技术,最关键的是他对本心的坚持他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这是影片着重表现强调的主题,上级和下级的矛盾与冲突根本上是权利和地位与人性道德的冲突,反映了无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影片通过叙述飞行员的经历表现困境中闪耀的人性进而呼吁我们坚守道德和本心,这是十分巧妙而且高明的。
像现实生活一样影片里也有遗憾和不完美,飞机上急切期盼妈妈的小男孩最后还是没有等到他的妈妈,他的邻居尽责的照顾小男孩将他抱起走远,并不是所有人都安全获救,之前火山岛上慌忙起飞的一架飞机坠毁,抛下女友的上飞机男子丧生在火海中。
在两架飞机的空中传递过程中也有人不幸坠落……而影片的末尾结局在我们眼中或许不是寻常意义的大圆满大完美结局,矛盾虽然化解然而勇敢的飞行员们最终并未得到表彰反而降职,虽然有些冷幽默但无疑或许是最为合理的结局,飞行员们还是要遵守和执行他们的规则,规则自有其合理之处,这部电影并不是全盘否定所有的规则,它合情合理并且引人深思。
至少最矛盾的事物得以解决,坚守本心的飞行员们还是得到了理解和认可,虽然被降职,但是比起坚守初心的主题来讲,这似乎也成了微小且不值一提的细节,谁说这不是对于影片来讲最完美合理设计的结局呢?
电影前一个小时对整个机组人员和相关人物的刻画,古辛的正直勇敢,影响了机长津琴科,所以才有机长津琴科性格的转变,进而也影响到他的儿子瓦列拉。
面对可怖的天灾,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和害怕,但他们战胜了恐惧,团结协作,挽救了几乎所有人的生命。
津琴科的娴熟技术,古辛、安德烈、亚历山德拉、维卡、瓦列拉的勇敢无畏,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使得绝大多数乘客得以生还。
可惜没有去电影院看,视听效果应该很好。
不过个人觉得电影在不同场景之间切换的时机好像有点过快或者说不是很恰当。
还有就是这种营救不太科学。
(PS:战斗民族拍电影,酱油角色死了就给不到一秒的镜头,和美国电影的特写镜头以及煽情诀别果然不一样)
套路 都是套路 但是是好看的套路 值回票价的套路
2016.06.09有个别小细节很动人,但总体而言剧情很扯。
只有俄罗斯人可以想到空中对接这种鬼方法
女主角皮肤好粗糙不想看了
战斗民族独辟蹊径的灾难动作片,完成度极高,结构非常完整,十分精彩,碾压很多好莱坞流水线产品
这电影是我见过吹得最大的一个牛逼……
敢想就敢拍,娱乐性十足!
这个b电影真是给我看笑了,俄罗斯特有的感情生硬转折生硬,咱也不知道是民族特色还是单纯技术不行,我看人家拍的好的也不这样似的。到处都充满了难以想象是21世纪还存在的大男子主义,虽然有一个反叛形象的萨沙,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浮于表面的愤青,根本没有女性主义的本质,完全是男人意淫中独立女性的形象,真是看笑了。
也就是最后挺紧张的吧...
前半段职场励志,后半段生死时速,相当紧张刺激,特效很用心,说教也有一点,但紧张起来真是什么都忘了,全程攥着拳头。
你本可以飞走的
很别扭,俄语原版,英文配音,中文字幕,前半段不知所云,后半段灾难片剧情还可以。
空空已空空
铺垫长了点。无限制造惊险,担忧化险为夷。
前段部分挺难熬,有种苏联影片咋咋唬唬的赶脚。后面的灾难片倒是把握的不错,秀恩爱真是死得快啊!
半途睡了一觉!英语配音简直是高考英语听力的赶脚。前半段足够拖沓,足够生硬剪辑!剧情老套!战斗民族你们还是好好战斗吧,拍电影这种小事放着让我们平凡人类来就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都被规则限制,规矩是死规矩,人是活的,到必要时刻,必须得改变规则。结局也让我微笑,几个经验丰富的资深飞行员,成为了实习生,还真“有点尴尬”
冗长,中规中矩。
比翼双飞一线牵,刀山火海过云烟。战斗民族武力巅,只羡机长不羡仙。
不愧是战斗民族,虽然是千篇一律的好莱坞式灾难片,但是人家敢想敢做啊。跑道着火也敢冲,高空飞行也敢跳,飞行导师几乎徒手横跨两架飞机,堪比超人。有这样的老爸难怪儿子精力旺盛无处发泄,家教阿姨也敢泡。飞行员对妻子狐疑的目光联系宝强事件会心一笑。特效和气氛营造上都做得不错,遗憾细节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