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看应该会给三颗星,但现在看肯定及不了格,内核的问题。
女主想爱没得逞结果跟别人一夜情怀孕,后来大卫给过机会,但贪图既得利益,啥都想要,就很暴露了剧中人物的自私自利。
老了,自己不想装了,还自我感动一下,以前会觉得这是自我救赎。
以前还真会感觉挺感动的,人性的光啥的。
但看多了以后,逐渐视角不同了。
这是一个完全以自私自利的角度来给自己洗白的片子。
你想既得利益就既得利益,你不想装了就不想装了,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没有真正的愧疚,有愧疚就拿女儿说事,我撒谎是为了女儿,所以不能说出真相。
最后就算所谓的觉醒,也是拿女儿说事,其实都是私欲,无论撒谎还是说出真相,其实都是为了不同时期的自己的一己私欲。
然后还包装的很伟大。
就是西方好莱坞这套虚伪的叙事方法,看多了以后,真的觉得很恶心,就跟我们是杀了几百万印第安人,但我们和解了。
我就粗你妹的。
你特么自己心里平衡就行了,其他人死活管你鸟事的意思。
这特么真是虚伪到了一定高度了。
再加上好莱坞的技术,真的是把自私、虚伪、他们人性中丑陋的所有用尽他们能想到的一切方法和技术给洗白到终局:圣母婊降临了。
这片十年前的,还装一装,而且内洗白的小心思还隐藏一下,拐几个弯技术还挺高超的。
但现在欧美的话语基本已经不装了,白左到一定极端连装都不装了。
到也还好。
狐狸尾巴藏都不藏了。
但可惜洗了这么多年,给很多国内的人都给洗傻的。
这特么挺可悲的。
2021.10.21
二战期间,纳粹杀人恶魔医生沃格尔·伯克瑙通过人体实验杀害无辜的犹太人,让无数人犹太人尸横遍野,连婴幼儿也不放过,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为了改变孩子眼睛的颜色,戳瞎他们的双目;给人体注射汽油;给人互换手脚,看着他们痛苦死去……,伯克瑙变态的所作所为禽兽不如。
1965年,以色列摩萨德追踪到他的行踪,旋即派最年轻的指挥官史蒂芬·戈尔德,戴维·佩雷兹,蕾切尔·辛格三名特工去东柏林抓捕他。
第一次接触和确认伯克瑙是在他的私人诊所里,他已经化名伯纳德医生,专治不孕不育,检查过程中嘘寒问暖,体贴入微。
聊起蕾切尔的故乡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伯克瑙随口称赞很美,我年轻的时候去过那里,在一个叫科隆大剧院听歌剧,伯克瑙说的平淡自然,完全想象不到当年他是作为占领者去到那里施虐的,蕾切尔却听的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这个杀人恶魔咋能把自己伪装的如此和蔼可亲?
回忆起他当年的兽行咋能如此淡定?
第二次预约检查,当蕾切尔说到母亲死于战火时,伯克瑙立刻面目沉重的说了一句“可怜的孩子”,那份镇定让蕾切尔恐惧。
善解人意的戴维鼓励蕾切尔称赞她很勇敢,蕾切尔却坦诚自己不勇敢,很害怕,她主动求爱却被戴维拒绝,这让蕾切尔流下了伤感的眼泪。
蒂芬及时填补空缺安慰了她,让她痛苦的心灵终于得到慰藉,情感的选择和错位往往就是一念之差。
诱捕行动进行的非常顺利,得到慰藉的蕾切尔神勇无比,双腿猛然夹住伯克瑙,随即一针麻药扎入他的脖子静脉,制造了伯纳德医生昏厥的假象,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就连一旁惊慌失措的伯纳德夫人都一直深信不疑,没有丝毫怀疑。
不想转运过程出了岔子,伯克瑙提前苏醒鸣笛示警引来警察,三人带着罪犯逃回住处,囚禁等待的日子里,给伯克瑙喂食成了一道难题,每次都要经历一番搏斗,搞的狼狈不堪,伯克瑙唯独对蕾切尔表现的很配合,原来是试图套出他妻子的状况,真没想到这样一个杀人恶魔在受到死亡威胁时竟然还会关心他的妻子。
伯克瑙在蕾切尔为他刮胡子的时候百般挑衅和羞辱,让蕾切尔像看到蟑螂一样恶心而呕吐。
和她推心置腹的交谈仿佛是彼此熟知多年的老朋友一样看透了她的心思,句句扎心,让蕾切尔又一次感到恐惧和害怕,这个时候总是戴维及时的安慰她。
以色列在世界上并不强大,这种正义的行动还要靠求美国人伸出援手,可是美国人却放了他们鸽子,顿时让三个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如何对待伯克瑙的问题上他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漫长的等待更让他们透不过气来。
蕾切尔的意外怀孕使三个人情感关系上出现了微妙变化,加上伯克瑙的见缝插针的煽情和挑拨,加深了他们的焦虑和烦躁不安,让他们矛盾重重,几近崩溃。
尽管伯克瑙是挑拨离间,但也说对了几分,蒂芬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居家男人,他野心太大……,而戴维却是子孙满堂的福相,可惜一念之差错失良缘,改变了三人的人生轨迹,造成终身的遗憾。
伯克瑙的挑拨终于激怒了戴维,愤怒之下把一碟饭卡在了伯克瑙脸上,伯克瑙伺机取得瓷盘碎片,割开捆绑的绳索,打晕蕾切尔,逃脱了。
三个特工感觉这事大了,简直就是国耻,其中当班的蕾切尔责任最大,两个男人提出以蕾切尔拔枪伯克瑙击毙于马路上为结局。
于是一个掩盖了事实真相的圆满结局为他们迎来了辉煌和荣誉,也让他们从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成为他们的一块心病从此相伴相随。
1997年,伯克瑙终于被发现在乌克兰的基辅,有记者准备采访他,真相不久将公之于众大白于天下,情况迫在眉睫,戴维恐慌惊吓而撞车自杀身亡,算是解脱了。
史蒂芬早已下肢瘫痪坐轮椅多年,只有蕾切尔来担当此任,为了女儿的幸福,年近六旬的蕾切尔豁出去了。
老年人的搏斗真的非常费力,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缓慢、吃力,但是伯克瑙手中的剪刀依然还是那么凶狠的一下下刺进蕾切尔的身体,没有犹疑,毫不迟疑,本已决定放弃的蕾切尔只有奋力一搏,特工的身手果然敏捷,不知何时那只注射器已经扎入伯克瑙的后背,这个杀人恶魔终于得到了迟到30年的惩罚,蕾切尔也终于放下了30年的心病,可以解脱了。
真没想到,这是一个以色列特工执行任务玩砸后合伙贪功冒领的丑闻故事。
究竟是谁的罪孽?
罪恶累累的纳粹医生伯克瑙肯定是罪孽深重,罪该万死。
三个特工的合谋串供行为导致罪犯多年逍遥法外,差一点就逃脱法律的审判,正义得不到伸张,也应该是一种罪孽,面对自己死去的亲人和无数个被伯克瑙残杀的犹太冤魂的罪孽,面对以色列国家和犹太民族的罪孽,这个罪孽同样深重。
喜欢focus的电影,画面很干净,但这部翻拍电影实在是没什么新意,表达的主题也是人们常说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但里面老纳粹说的一段话,我记忆犹新,显然那个老医生要比戴维活的明白的多,清楚的明白人的劣根性,明白一个种族的劣根性。
中国人何尝不是呢,everyone of them thinking only of themselves
结局有点狗尾续貂之感,个人觉得更现实或者更残酷点,效果会更好。
除去这一点,影片之前的故事结构和叙事节奏包括演员表演都是上乘的。
不得不提一下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看过的三部影片《生命之树》《帮助》《罪孽》都属佳作,另外四部新片《王尔德的莎乐美》《科里奥兰纳斯》《德州杀场》《寻求庇护》也均在影展影奖颇受关注,没有大制作,选片能力真不可小觑。
虽然她的演技还有锤炼的空间,不过突然这样的横空出世还是令人感到欣喜。
①真是好电影②剪辑、摄影、表演,故事推进,都很好,甚至可以说非常好,但这只是好电影的辅助③我终于有点理解,姜文说拍「鬼子来了」,是想除掉对日本人的怕,一直怕,拍的时候也怕,拍完了,终于不怕了。
④德国人真是太恐怖了,又聪明,又强壮,该心狠手辣时一点都不犹豫,做坏事能忘掉,也不怕被报复,还死不掉活到老老。
太恐怖了。
⑤犹太人在TA们的梦魇面前,面对自己真实的恐惧,无处安身。
复仇者面对无法反抗的恶人,居然还是被恶人吓坏了。
那段室内戏真是太好了,偶然的事故,导致了那样的朝夕相处,和自己的噩梦朝夕相处...⑥敢承认自己的弱,这场恐惧,才能结束掉。
⑦杰西卡·查斯坦凭这个电影都该拿个女配角提名。
她今年真是大发了,怪不得「生命之树」找她演,怪不得是她在布兰切特之后和皮特对戏,怪不得友人说一眼见到她就觉得像布兰切特。
迷人的好演员。
⑧好人真是太难做了,伍迪·艾伦说哪有好人好报啊,坏人做一堆坏事,晚上睡的好好的,好人做了一件错事,寝食难安。
⑨在对正义的模仿中,犹太人举步维艰。
我会想,干嘛弄这么大干戈,干掉他就好了。
但我知道,那不行,不然,那只是狗咬狗,和纳粹,又有什么分别。
⑩有汉人去追杀那些日本军官吗?
还有什么,哦,命运交错的城堡啊,终究和自我相遇。
预告片最早在去年就看到了,不过当时只聊聊几句,还以为是个追杀纳粹战犯的电影。
多少知道一点摩萨德特工的传奇故事,我很喜欢这种不管你们怎么审判,反正我认定了躲哪去我都要找到你的劲头。
基本就是冲着这点去看的,虽然在最近的预告片里已经揭示了三角恋的苗头。
其实电影讲的是个还债的故事,三个主角欠下的债。
在逃犯逃跑了以后,男二号迅速提议就说我们把逃犯正法了。
组织花了13年的时间追踪线索,多方布置,好不容易才有这个机会。
而且罪犯逃跑了以后再也不可能找到了。
而宣告失败是整个国家的耻辱。
但这些都是理由,是给自己开脱的借口。
多年以后当阿凡达再次回到英国女王面前,希望她同意自己把真相公之于众的时候,她不仅仅肩负自己,还有自己的女儿。
当一个人面对这样的压力该如何选择?
我同意电影给出的答案,真相。
男二号说他们的任务不是关于杀死逃犯,或者真相,而是justice to be done, 但什么样的justice? 不管是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为了后代,在谎言上建立的终将崩塌,至少这么希望着吧 而阿凡达同学的那番话也很对应上男二号说的那些理由,remember what we are, and what we are not.电影挺紧凑的,还有点小惊悚,小压抑,演员都挺赞的,继续支持worthington同学。
为了一句欺骗,背负了33年,战争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怨气了,德国医生的丧心病狂,三个特工的内疚,羞愧,女猪的惊艳,仍然在地面上蠕动。
4个人都是战争中的卒,一个杯具而且微不足道的配角。
①大卫和史蒂芬的扮演者,年轻与年老不符,年老扮演者换一下也许更加合适②大卫内敛稳重,史蒂芬轻浮张扬。
大卫更加合适团队合作,史蒂芬更加合适单人作战。
③医生演得真好,冷静、睿智、犀利,气场足,出手狠。
④三个年轻演员跟医生彪戏,唯瑞秋勉强压得住场⑤人物刻画细腻,性格分明。
⑥青春未必就是无敌!
海伦米伦就是例子!
一部让人从头到尾都摘不下眼的影片。
感觉这是个既让人无语而又真实的故事,即使是被培训过的以色列摩萨德特工,他们心理上的缺陷还是如此的明显,一开始三人的出现都是精英人士的样子,但是一至涉及感情的部分,三个人g表现出来的素质还不如普通人,首先三人集团,尤其是又有一个女士,并且之前三人并不特别熟悉的情况下,本身就不是十分稳定的,最不稳定的因素就在于女士,她要么与其中一个有稳定而亲密关系,要么与两个人都不来电,最坏的情况是就是在两个人之间摇摆,这样会悬这个小集团如一触即发的不稳定状态。
最后三人都如同坐在火山口上。
《阿凡达》男在共其中扮演了一个隐忍,压抑,内向的特工的角色,简直不能更合适,他的脸一出现就感觉十分有戏,他一直处在挣扎之中,他心仪女主,但是因为任务不敢进一步发展,软弱的女主闪电般委身给另一个男主,并怀了孕,发现形势不对后想再次出手的时候已经晚了,坚守专业素质的他没想到其它两人如此不专业,尤其是另外一个男士,极无专业的做法无情的打破了三人之间的平衡关系,最后导致他也理智不起来了,导致整个任务失败,不仅没得到爱人,自已也终身悬入自责,内疚的情绪中。
女主在整个任务行动中的份量十分吃重,压力也是最大的,也难怪她闪电版的需要委身于他人,但是即使怀孕如她,做为特工,她的眼界应该开阔,对事务的认识是深刻的,她可以不被怀孕事件影响,也可不必荣誉加持,但这两样她都没有做到,她象是旧式妇女一样,因为怀孕了,不得不嫁给孩子的父亲,尽管不幸福也要在表面上维持下去。
在片子的一小时20分,女主的派对中放的歌是The Zombies的《She's Not there》,最近这个乐队进入了2019的摇滚名人堂,《fresh air》的最近的播客播放了以前采访此乐队主唱的录音,主唱的声音听起来如此年轻,轻松,好象不会被任何事和人羁绊,这首歌的调调如此轻盈和不负责任,跟现在的时代如此合拍,想不到这其实是1965年左右的乐队写出的歌,而这首歌其实也是女主的主题歌,她是如此的漂乎和难以琢磨,就象这首歌一样。
片中的医生在进行公关的时候,说了很多关于犹太人的事,他说犹太人只管自己,从不会想为了别人的利益牺牲自己,这就是所以四个就可以把一千多犹太人关于毒气室的道理,没有人起来反抗,刚好最近看到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中学,(2019年5月8日新闻)有学生象自己的同学开枪,一个18岁第二天就毕业的学生,其中阻止,结果被枪杀的故事,挺身而出,不过多计算,某种时候就是一种直觉,是在骨子和血液中的。
最近听一个播客说爱的反义词并不是恨,而是“深思熟虑" 阿凡达男星是此电影最大的惊喜,这种隐忍的角色本身在电影上并不多见呢,因为显见是吃不开的,所以才觉难得。
特工題材的電影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確實不多,這部應該算是其中一部,影片跨度三十三年,且採用時間順序進行拍攝,這樣的拍攝方法很費資金,也不多見,裡面的三人按年齡分成兩個版本,都很精彩,特別是女主,我覺得老年版的更加出彩,那種隱藏秘密的心路歷程拍攝的入木三分,推薦……話說,按這種進度,在過五年,我也可以拍片了……
当你被生活强奸时!请换个姿势去享受!
稍显平淡,结局有点生硬。
真不错,一直扣人心弦。
剧情记不太清了,经常倒叙,感觉倒叙回去的部分相对更精彩一点儿。如果院线里可能会觉得没这么拖沓。
三老三少的组合越来越受欢迎了
拉着看,不喜欢
不爱看,觉得特肉
多年前的真相突然出来搅黄了现在维持的生活,这样的余孽多半是要斩草除根的,最后愿意水落石出要多大的勇气。打斗场面中,两场打斗从利落出拳到蠕动的出刀,满屏的沧桑岁月。劫持医生、火车旁的行动和最后去医院找人的段落,剪辑利落,气氛压迫之下看着爽透了。
看下来比起Helen Mirren更喜欢Jess的表演,相当惊艳。30年三个人,命运如云泥,没有阴差阳错之说,完全是性格决定了一切。
就火车站那段戏码还成吧,年轻时Rachel和David的细微传情衬得还有那么点意思。故事完全没讲好。三十年后六旬老妇欲独行了断孽债,在九十岁坏爷爷面前又捉襟见肘了,唉。
Jessica Chastain totally beats Helen Mirren...Period!
完全可以压缩到90分钟,绝对毫无影响。
一般,一流的剧情被导演拍成了三流的电影!可惜可惜
中文名叫《罪孽》英文名是The Debt。 如果是罪,那就需要赎罪;如果是债,那就要还债。反正都是欠着的状态。这片里面一欠就是三十年,还是国仇家恨。我觉得三十年前的那部分拍的比三十年后精彩,更让人不知道会如何发展。
一个傻到极致的女主角,牵引了整个故事走向!每一个故事,都离不开一个傻缺的女人……
其他人的表现都稀松平常,惟纳粹医生充满邪气的表演光芒四射
作为拍特工的片子没拍到点子上,作为拍赎罪的片子也没拍到点子上
OH my pooooooooooor little SAM.. 几个老戏骨太了不得了
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海伦的表演出神入化。
所谓真相真的这么重要么?对于大众而言,我觉得原来的故事就够了。身为特工对真相这么执着,多少有些不合情理。特工最拿手的就应该是混淆视听误导大众和对手吧……Sam的表现也仅仅是一般。看完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