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点映可能是在保你平安过后 对大鹏期待值过高节奏平缓 没有爆点 情感薄弱 剧情干瘪剪辑粗糙凌乱 决战时配角多次镜头怼脸打断情绪励志热血太表层 配乐不应景小部分剧情台词又回归了带有东北刻板似的尴尬煽情看点都集中在街舞和炸屏的色彩搭配上好在主角配角演技都过关王一博荧幕第三部电影 表现超预期舞蹈动作也很炫酷 作品形象基本上立住了大鹏对影片类型的把控和商业嗅觉也越发成熟电影本身是及格的只是我实在无法融入这种主流受众既不喜欢这种毫无表达的纯赚钱片也不喜欢这种浓重街头气息带有冒犯性质的竞技比赛
这部电影是那种很简单的电影,简单到用一个字“燃”就能形容的电影,这电影也就是单纯的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多余,也没有那么深刻动人,人物性格性感简单单一,剧情情节简单套路,就连时长都是从简单短小出发。
如果这部电影从文本角度来讲的话不能算个好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套路低俗之作,还带有点点煽情意味。
但这电影观影感受是绝佳的,悲喜交加热烈一切,看完后那种激动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所以我打算单纯的夸赞一下这电影带给我的热情!
大鹏可以说是国内类型片的保障导演了,除了他以外没有哪位商业导演能做得到部部电影如此好水准。
这次《热烈》如此强劲如此燃爆的原因他必功不可没,对于电影节奏把控得太自如了,该平平该爆爆显得如鱼得水,特别是舍得删啊像之前短视频爆出来的柳岩啊之类的片段全都没用,哪位导演愿意舍弃如此卖点啊?
(王家卫👿虽然不是一个赛道的)
跛子,说不上喜欢甚至有点讨厌,因为这种偶像转演员破坏影视环境很恶劣的,单纯讨厌这一类型的人物,加上之前《无名》里和梁朝伟如此搭档合作使人羡慕不已且加上他在里面表现吞吞吐吐扭扭捏捏极不自然的样子看着让人好像扇他一巴掌。
但这次《热烈》跛子表现真的不一样了,可能是本色出演(他跳街舞的嘛,而且这角色需要的就是一脸面无表情的尴尬样)加上本就不多台词使得他在里面的表现极佳,不是普通是极佳!
但确确实实莫过于大鹏的功劳,他把跛子情感爆发好的点呈现了出来,某些尴尬的点给剪掉了,有些地方是看得出来这种剪辑点的跳跃性的。
所以跛子在《热烈》里的表现真的是极佳!
但下次像《长空之王》这种他主C没有其他buff在的电影还是不可能去看的😁
黄渤在《热烈》里主要是个推手作用,但他的演绎是如此传神共情,小人物小角色黄渤是真的能演活。
就像预告片基本全都是拿黄渤的台词的剪的,说明整部电影缺是他不成立的。
另外配角像凯文也是点睛之笔,但某些角色就确实显得多余,宋祖儿啊、小沈阳啊、岳云鹏啊这些真的出现得毫无逻辑,既不能深刻表现主角的悲惨,也没有实质性的拯救住主角。
但推销员这个显得有点无厘头的角色反倒是很惊喜的,他看似势利到后面也充当个增加笑点的角色,但他是确确实实代表了逐梦之路断裂的那群不甘心的普通人,心里仍然是存在着有梦想的热情之心的!
《热烈》确实算不上什么旷世奇作,但这观影感受燃爽炸裂激情四射,实在让我难以平复激动之心啊。
说实话虽然这电影结束后全场鼓掌欢呼这感觉难以言表,也是第一次有如此之体验。
但整场的观影体验说真的不是很好,旁边一直有老猫儿在叽叽喳喳打电话,小孩哭闹讲话,结尾还因为我们这自以为是的彩蛋(一群跳街舞结束了在那跳)把片尾曲还有燃炸的氛围给搞没了。
但结束后心情依旧久久难以平静,或许这就同这电影IMAX海报的理念一样跨越这一步,不需要世人皆知,尽管低埋着脸庞,只需要向自己证明自己就足够了,这是《热烈》传达给我的热情激动喜悦!
仅以此纪念《热烈》带给我的热烈以及久违的院线愉悦之感!
热烈 (2023)7.1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 大鹏 / 黄渤 王一博《热烈》,大鹏与主创团队的诚意之作,五⭐已不足以评价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动。
作品是直给的,激情、热血、燃炸,主题是鲜明的,故事是简单的,人物是立体的,节奏是张驰的,配乐是走心的,整体是舒爽的,余味是悠长的。
还记得你曾经的梦想吗?
去看电影《热烈》吧。
《热烈》自22日开始点映,五天看了四场,依然意犹未尽,眼见是中了《热烈》的毒。
昨日专门买了情侣沙发卡座的单张票,本以为哭也好笑也罢、拍手也好跺脚也罢都随自己高兴,没成想上座率这么高,不但邻座有人还是位母亲带着个5岁的男孩子,一问才知男孩子是要学街舞的,特意让妈妈带着来看。
124分钟里,小男孩就没怎么坐,几乎全程趴在前排沙发的高靠背上聚精会神地看,三场比赛大招频发,小男孩也随着一声接一声地低呼,而整场观众差不多都陷在自己的情绪里。
直到整首《倔强》唱完、银幕彻底黑下来,观众们才大梦初醒般边起身外出,边小声交谈:“没想到这么好看……”。
四场看完才慢慢平缓心绪,尝试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不得不说,陈烁最后的惊叹号实在是太炸了,就……这真是人能做出来的动作么?
让我一想起来就头皮发麻、手心冒汗。
《热烈》是热血逐梦的青春印记,每个人的热烈皆不相同。
于四十有三的我来说,最先引起我的共鸣的,是丁雷对初心的反思:习惯了用脑子跳舞,计算乃至算计舞蹈,向舞蹈要名要利,却忘记了最初跳舞的满腔热爱。
看着这样的丁雷,我不禁扪心自问:20年了,你还记得自己的梦想吗?
曾经视真实为生命的心,尚炽热否?
不可否认的,曾经如火的热情在日复一日的奔忙中逐渐消磨,不至殆尽也潜藏下来,成为面上无波无澜的模样,美其名曰:长大。
可是,午夜梦回偶尔躁动的心,只有自己最清楚。
丁雷说,他一辈子就“死磕”街舞这一件事儿,“挺得劲儿的”。
相比迫于生计不得不放弃舞蹈的老友,还能经营舞团的老丁无疑是“得劲儿”的,尽管这份“得劲儿”掺杂着各种麻烦。
大鹏导演给丁雷设计了诸多麻烦,也给出了“拯救世界”的人选——陈烁。
如果说丁雷共鸣了我曾经炽热的初心,那么陈烁就代表了我拥有过的青春梦想:一直努力就会成功。
家境贫穷、精神富足的陈火乐,有全力支持他的热爱的母亲。
杜莎夫人那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让同为母亲的我惭愧至极,在儿子实在赶不及时盛妆站台再展歌喉的杜莎夫人是那样亮眼。
亲友和睦、共度难关的家庭成长起来的陈烁,温柔、贴心、勤劳、坚韧、乐观、通透……在他的身上,编剧赋予了一切美好的品质,却又平凡一如我们身边可见的你、我、他。
为家庭生计奔波劳碌的陈烁,甚至是委屈求全的;可为了热爱的舞蹈,他又是执着坚定到有点“傻”的。
我不知道王一博是怎样做到的,但在影院里看到陈烁的时候,那种截然不同的气场让我完全想不到王一博,只能全情投入到“小土🐶”陈烁的喜乐悲欢。
面对职业舞者的callout,土路子练出来的陈烁只有一句“放音乐吧”。
最直白的回答最燃炸,也只有这一句,有那个连续两年带领“一波王炸”战队夺冠的黑豹队长自遥远的街舞宇宙投来的淡淡一瞥吧。
说起来,被上天收走了运动细胞的我,之前对街舞甚至是排斥的。
它于我是调皮捣蛋的“坏学生”标榜自己特立独行的手段,是好勇斗狠的街头痞子随便跳跳的“玩意儿”,有色眼镜的偏见,蒙蔽了我的视野、禁锢了我的思想。
而这一切,在这就是街舞之后,统统被击破、打碎、修正、重塑,舞者们让我重新认知了种类繁多、技巧多变的街舞文化,我也被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也要拼尽全力、永不服输的街舞精神所吸引。
One and only,心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热烈的不是青春,是心怀梦想的我们!
话不多说,下午第五场见。
7/10分
结尾的最后二十分钟绝对够燃,尤其你能明显感受到心脏疯狂跳动的信号,而且是那种全身紧绷的兴奋感。
光这一点就值回票价。
但是平复了激动的心情后我还是找到了许多缺点。
首先,热烈这部电影跟大鹏之前导演的缝纫机乐队太像了,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两部电影都是讲了一个主人公和他的团队走过充满成长与挫折的道路后最终绽放自我,在舞台上大展身手的故事。
这有点像在套公式啊……但是这部热烈是明显比缝纫机乐队高了一个档次,因为它够燃,且大鹏导演自身也完成了突破。
热烈的开头我是完完全全可以给大鹏一个惊叹号的。
开头部分节奏感很快很强,能让观众快速进入故事,尤其是运镜与色彩搭配,让画面非常非常饱满(你们看开头的时候一定一定要仔细去看画面),看得出来大鹏在这方面用心了。
就是吧,这些用心在电影开场半小时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
后一个半小时的画面完全就是一部普通影片的水准,感觉跟换了个导演似的……再来说说中间部分,这部分略显沉闷,几乎全在流水账般的讲述每个人的难处。
尤其是丁雷赶陈烁走之后又让他回来的那部分剧情太仓促了,节奏没有把握好,很难让观众的情感转折过来。
总的来说大鹏还是自我突破了不少,希望他以后拍电影都能保持热烈前三十分钟的画面水准。
热烈的故事情节比较中规中矩,还好讲得不无聊,可以吸引人看下去。
但我这说的只是故事层面哈。
整体上,电影看得很嗨,主要是街舞看得嗨。
可以说,虽然是个四平八稳的命题作文,但是稳扎稳打,水平也可以。
最后比赛那里,黄渤饰演的丁雷上场替补,是个小意外。
毕竟年纪大了还瘸,让人意想不到。
丁雷还故意大大方方露纸尿裤。
有一种“去你大爷的,老子就这样!
不需要你管!
你是哪根葱。
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笑我的人!
”的意思。
那种不惧世人偏见,而且敢于面对真实自我,跟自己和解的非常彻底的感觉,真踏马棒。
对了,最后比赛那里,惊叹号的比赛服,那色系,啊哈哈,跟奥运会的中国队队服似的。
我们国家的奥运队服就喜欢红白配,好几届都这个色系。
这可真不愧是亚运会主题电影。
看完《热烈》哭湿了若干纸巾,从此见不得🐶,一看到眼泪汪汪的🐶就会想到陈.钮钴禄·烁。
陈烁不是王一博。
尔冬升说王一博是“冷眼大侠”,“六公主”说王一博气质清冷高贵。
陈烁至是一只在风雨中努力奔跑的小狗,一只受伤了在泥地里滚两圈又能恢复元气的小土狗。
陈烁经常怯生生地微笑,被抛弃的时候会眼泪汪汪地看着对方。
他一低头,一眼泪汪汪,全世界都会想去摸摸这只小狗的头毛,会深切地感受到抛弃这样一只小狗是多么的可耻。
陈烁只能是王一博。
那个无论在地铁、菜市场、狭窄拥挤的小吃店里、人声鼎沸的商场里、废弃的剧院里都可以练舞的是陈烁,说过“在世界任何角落跳舞都没差”的是一博。
为练舞受过伤,住过院,留下的伤痕都一笑置之;学习能力强,霹雳舞锁舞甩手舞震感舞狂派舞现代舞都能拿得出手的全能舞者。
这样的陈烁只能是演员王一博,全能舞者王一博。
对街舞的热爱,对专业的更高更强的追求,对舞者和对手的尊重,团魂核心之所在,如月光般清澈的单纯,如烈焰般炙热的执着,这样的精神气质,是陈烁,也是王一博。
那个相处过的所有人都心疼都喜欢的,那个人的妈妈说不敢看儿子比赛的,是陈烁,也是王一博。
感谢《这就是街舞》,感谢陆伟王晨辰廖博的这个节目,是这个节目给了人们见识街舞魅力,感受舞者魅力的机会。
没有“这街”就没有《热烈》。
当这街的舞迷们在银幕上看到乔治、小海、蛇男、叶音、杨凯、卡卡等熟悉的面孔,应该都会倍感亲切,脑海中会不断的浮现那一场一场的比赛,一次比一次更扣人心弦的掰头,那些一波王炸站队的组队训练应战直到夺冠的过程,那些眼泪那些拥抱那些欢呼那些扯破喉咙的加油声……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如今《热烈》为街舞舞者加冕,让这个夏天见证街舞舞者为梦想而奋斗的绚烂青春!
人生是残酷的,强者做选择,弱者被选择,在塔尖上熠熠生辉的只能是少数的几颗星辰,熠熠生辉的时刻也是转瞬即逝。
但是人生可以是《倔强》的悲歌,可以输了比赛,但是不能没有拼尽全力的青春。
大鹏是一个自恋的创作者,自恋是他的兴奋剂。
从《屌丝男士》的发迹来看,那个时候的大鹏似乎是一个热衷三俗、长于钻营取巧、长袖善舞的东北男青年。
艺术家的名号与其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大鹏自恋,如果说前期的大鹏是一个为了“赚钱而不得不恶心自己造福观众”的演员,那么现在这个不缺钱的大鹏早已转身寻求名利甚至力攀艺术殿堂。
从《缝纫机乐队》里对其家乡集安——典型的本我投射的刻画,到《吉祥如意》甘愿涉及艺术伦理问题也要彰显创作者本人的绝对意志和家族其他同龄人的“自私”“没用”,再到今年看似突破藩篱实则刻板印象俯拾皆是的《保你平安》。
大鹏在创作道路上的公式也逐渐成熟,而自恋是他的海洛因,同时弥补其青年时的想做而不能做,以及那段探讨下三路的不堪岁月。
大鹏作品的灵魂男主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离婚的或分手的但仍被前任垂怜的中年男人,一个工作勉强糊口随时会有财政危机的中年男人,一个半辈子郁郁不得志但梦想不熄的中年男人,一个爱偷奸耍滑人品有瑕疵但善良仗义的中年男人。
我不知道大鹏此人现实中如何,但这一形象一定是他所认可的男人模板,青年时做屌丝,中年时酬壮志。
《热烈》的无趣,一是在于男主丁雷由黄渤饰演而非大鹏本人,二是导演大鹏完全不爱街舞。
因此大鹏的自恋无处施展,才华窒碍难行,作品乏善可陈。
热爱低俗所以有屌丝男士,热爱家乡所以有缝纫机乐队,热爱名利所以有保你平安和吉祥如意,热烈于大鹏而言只是一个亚运会任务片,为爱发电前寻不到一台发电机。
爱与不爱真的很明显。
片子打着街舞的旗号,但街舞文化和街舞魅力的展现还不如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
似乎大鹏对牛掰街舞的理解就在于看不清圈数的头转和无休止的炫技,更不用提那些老套的毫无新意的镜头语言,或许蒙太奇和闪回已经是大鹏所能操刀的极限。
甚至你会觉得在这部所谓的街舞电影里街舞本身不具有任何不可替代性,哪怕换成现代舞、民族舞、杂技表演、艺术体操都没有任何问题。
为什么偏偏是街舞吸引主角团和这么多观众投身其中,它的魅力究竟在哪?
街舞门类里有多少舞种的分支,它们有什么区别?
陈烁苦练的头转和黄渤当年没有做成功的大绝招在技术上有什么难度?
陈烁为什么选择死磕breaking而不是其他舞种?
以上涉及的街舞知识要么浅尝辄止要么只字未提,不懂行的非粉丝观众全程看下来对街舞的兴趣和了解能有几分,体育宣传工作有没有做到位,在这里我确实要打一个问号。
更敷衍的是,大鹏宁愿使用小女孩的旁白来无比突兀地介绍一众惊叹号队员都不愿让他们真枪实刀地展示自己的绝活儿,最后不过是而让陈烁在决赛里做一次大杂烩来彰显团魂草草了事。
跳到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都没有等到一次炸裂的卡点,全场助阵的打节奏的确是很有卖点很有戏剧张力,但你不能忽视音乐对于街舞的重要性。
可见大鹏对街舞的认知和热爱程度远不及对大保健。
因而所谓街舞电影不过是冠以街舞之名,哄骗人罢了。
至此,街舞电影已不复存在,其内核精神不说轰然坍塌,因为从未存在过。
而电影怎么看怎么别扭,主要在于无论是戏眼还是灵魂人物其实都是和梦想较真的教练丁雷,但出于粉丝经济的考虑和票房压力,穷小子陈烁的刻画多得累人。
哪怕在热烈二字的诠释上,老当益壮的丁雷都比蔫了吧唧的陈烁更火热。
所以一旦导演抱着吸引眼球和票房的目的开始创作,真诚与热忱都弃之脑后,那么正常欣赏电影的观众难免感到别扭无处不在。
首先,陈烁的一众家人悬浮而诡异。
刘敏涛饰演的母亲在剧情设置上最为莫名其妙。
儿子为什么对她登台献唱有如此大反应?
她年轻时和歌唱事业有什么故事?
她是爱唱歌而不能还是不爱唱歌而不得不?
这些需要在前情做好的铺设还没有开工雕琢,陈烁的热泪就已滚出,原谅我实在难以共情,讶异地旁观这场亲情大戏。
岳云鹏饰演的舅舅为什么是个雕塑家?
他为什么对巴黎有执念?
他的病情是怎么回事?
以上这些和街舞主题有什么联系?
显然包括岳云鹏在内的一众喜剧演员的出场在整部电影中无非就是几个和他们的相声小品一样的逗笑包袱。
游离于主线剧情之外的人物并不是不可以设置,我想既然你加进去了就花些气力用好这些配角。
而大鹏属于既想放进去一堆乱七八糟的小人物来送人情角色,又不愿意他们来分享过多的片长和故事。
最后就搞成了如此割裂的剧情关系,使其沦为了杂乱而多余的工具人形象。
其次,陈烁也只是一个工具人。
除了努力和执拗,他的身上再无闪光点,也缺失必要的成长线。
加之演员本人的表情输出多为傻笑脸和迷茫无措脸,就像陈烁本人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力一样,演员对角色塑造也缺乏支持。
一个如此不真实的理想主义者,其实更应该成为丁雷的自我的一部分,那个曾经热烈的自己。
但很可惜,丁雷的故事只存在于只言片语中,导演甚至不愿意摹写他过去的失败。
最后,富二代凯文的形象老旧而充满穷人的意淫。
我不相信以大鹏及其团队的阅历没有见识过努力谦逊又成功的富人,但他们仍然选择满足普罗大众去塑造一个颐指气使自私自利小肚鸡肠的纨绔子弟。
更要命的是电影试图展现这样一个品德有大缺陷的人依然有着顶尖的业务能力和骇人的人气,以此暗讽其德不配位。
但这并不能令人忽略一点,傲慢如凯文,也得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和努力才能在冠军争夺赛中获得一席之地。
其实不仅仅是凯文,包括惊叹号的成员们以及其他籍籍无名的街舞选手们,又有谁不努力呢?
穷小子陈烁的努力哪怕在电影里,在极端内卷化的现实世界里都从来不是稀缺品。
“一直努力就会成功”的鸡汤骗局宛如那些用科技狠货勾兑的浓汤——炮制快、营养低还齁嗓子。
励志也要讲点道理,谁都知道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绝非充分条件。
难道那些尚未成功的人仅仅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答案显然不是的,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千差万别,努力也只不过是影响成功与否的无数帧中的一个关键帧。
结局在比赛夺冠那一刻戛然而止令我很欣慰,对于丁雷陈烁和惊叹号而言,他们的梦想终于通过一场世俗的比赛实现了,然后呢?
这个世界也只会在这一晚短暂地宽慰和怜爱他们,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
因为只有强者做选择,富人不过是输了一场无关紧要的比赛,明天他还可以选择新的对手新的队友。
就像那些参加《这就是街舞》《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选手一样,决赛那晚万众瞩目的高光之后依然不能做街舞电影的主角,只能为流量艺人做无足轻重的无名氏,哪怕能在大腕的电影里出镜已经是他们的一个人生高光了。
《热烈》有太多种解读方式,大鹏导演高明在于,他让每个平凡人都能在电影中找到自己情感的投射区,所有的笑点、泪点甚至是燃点,都是那么的水到渠成,没一丝刻意,甚至上一个泪点还没结束,下一个笑点接踵而至,直击人心。
很多影评人甚至大鹏导演自己都评价,《热烈》是他最好的作品,不管是叙事节奏把握还是人物刻画的多层次,《热烈》甚至可能是大鹏导演生涯的巅峰之作,要超越这样一部作品,太难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哪怕是大鹏自己。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尤其是作为一名母亲,《热烈》最打动我的,是大鹏导演在《热烈》里润物细无声的情感诉说。
电影里逐梦却要同时打几份工的陈烁对妈妈说:“我可以!
”而妈妈却对他说:“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不知为何,那一瞬间我情感迅速代入共情,不仅是跟妈妈共情,甚至是跟陈烁共情了。
我们也曾经是孩子,一路摸爬滚打闯荡人生,多希望在累了撑不下去的时候,能有人跟我们说一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然而,这句话,我不仅作为孩子的时候没有得到过,甚至作为母亲,也从未向孩子说过。
取而代之,我们更爱对孩子说的是“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
”我曾一度以为自己是开明鼓励型的父母,这样的话,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却从未意识到,这样或许是给孩子更多的压力,哪怕孩子曾经隐晦地表达过,对于她的“过度相信”让她压力很大。
但是《热烈》让我瞬间明白,孩子需要的或许是陈烁妈妈那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尤其是对于像陈烁那样,本就懂事,会把所有压力都自己背,不诉苦默默努力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有人能帮他们心灵“解压”。
为人父母的我们,自以为把孩子保护得很好,却总把社会传递给我们的各种焦虑情绪,无意间传递给了孩子。
父母本该是孩子情绪的稳定剂,却更多时候成了孩子情绪崩溃的源头,这也造成很多孩子看似什么都拥有,幸福感却极低,甚至层出不穷地会听到孩子还在读书就抑郁。
《热烈》里的陈烁母子,人生的各种苦难他们都经历着,但陈烁却能长成那么一个真诚努力、乐观向上、温暖孝顺的孩子,哪怕他在遭遇了背叛,被放弃的时候,他也没有走上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并没自暴自弃,他只是说或许应该试着接受现实,他仍会对前来找他的丁雷平静地说出那句,“强者做选择、弱者被选择”。
没有人会不爱这样的陈烁,或许他并不完美,甚至被丁雷吐槽“情商低”,但他太美好了,在这个时不时让人崩溃的世界,陈烁的笑容仿佛能化解世间所有烦恼,那股温暖的气息让人不自觉想靠近。
陈烁内心充满着力量,也是他妈妈传递给他的。
虽然家境贫穷,但妈妈能看到孩子的心灵需求,她支持孩子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她也不能帮太多,但她会跟孩子说“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在陈烁真的赶不上场子的时候,妈妈实践了那句“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她替陈烁站上了自己曾经怕触景伤情,而不愿意再重登的舞台。
那一刻,陈烁哭了。
我也在影院泪洒当场。
很多时候,父母给的,却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就犹如电影里的富二代,他恐怕也不觉得自己幸福,想跳舞拿到冠军,也是想获得家人认可。
任何人,都想能被自己在意的人“看到”。
而陈烁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内心是富有的,他妈妈给了他足够强大的内心力量。
这样的孩子能在逆境中不怨天尤人,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热烈》并不仅仅只是一部励志喜剧电影,导演在电影里融入了深层的人生哲学。
这个暑假,去影院体验一把《热烈》,看完会瞬间和曾经焦虑的自己和解,即便人生这条路充满了艰辛,我们还是可以跟陈烁一样美好地拥抱生活,只因有人告诉我们,“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
7.9,又一部大鹏最佳。
王一博终于有一个代表作了,他的傻直男塑造得挺好。
街舞题材天生的青春感、燃的属性太强了,很容易把气氛带起来,这部戏刚好选择的也是小人物励志的角度,热血感就会更强。
硬挑几个小毛病,1,妈妈的餐厅没必要搞那些蜡像,喜剧性不强,却弱化了真实感,舅舅那个人物也挺多余,如果集中就做母亲对他的不理解再支持,后面会更燃。
2,男主这么优秀,为什么没有参加别的团,以前没机会,但代替凯文后已经火了,肯定会有很多机会了吧3,教练中间让凯文回来,小陈离开的原因,铺垫得不够,有点强行4,黄渤那个教练塑造得一般,有油腻的部分没问题,但沉下来的时候,中年人的无奈、真实感部分略弱,他如果有家庭可能会更好点,孤身一人,感觉他要失去得不是太多。
总觉得这个教练有点架空。
5,其它队友接受小陈太轻易了,队友之间的情感可以更深一点6,赞助商那个人物前后有点不统一,转变突兀7,男主第一次团队表演时为何那么害怕,虽然普通人都会害怕,但这种害怕紧张危险性不高,正常人都能克服,就显得男主在克服心理恐惧时的不容易,教练对他的帮助不够大了。
8,妈妈为他去唱歌那里,感觉妈妈的牺牲感比较弱,如果去大排档那种地方唱歌可能效果会更好。
其实总的来说,就还是有一点悬浮,现实感不是太强。
但优点是整体节奏流畅、街舞部分都拍得很燃,男主的人物塑造很成功。
预计票房会很好。
印象中算是国内舞蹈题材类型片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导演真的把这个命题作文的主题全程紧抓,所有的人物都为街舞这一主题服务。
有泪点,有燃点,有笑点…即便观影喜好不同,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点。
小人物追梦是这部街舞影片的主轴,影片中没有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物,他们都平凡如你我,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在琐碎的生活中依然抱有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这一点在观看的过程中是特别触动我的。
这种电影是黄渤的舒适区,发挥起来游刃有余,岳云鹏和刘敏涛戏份比我想象中少,但出场就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王一博的表演出乎意料,被队友在商场打后,他脸上那种懵懵的可怜的表情,完全颠覆了一贯对他的印象,和本人反差太大了。
还有最后终极战主持人让他给对手放狠话,他说放音乐吧,这个真的很王一博。
想起他在这街同样的环节也是类似的回答,哈哈跳舞的部分非常燃,好几次差点忍不住用力鼓掌。
超燃!
一共两次比赛,给的笔墨很多,尤其是后一次。
前一次作为后一次的铺垫,重点凸显了王一博饰演的陈烁第一次站上人生中的重要舞台,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紧张,再到战胜自己的过程。
要说有什么短板的话,可能就是在叙事结构和节奏上再重点明确一下就好。
现在的感觉是想说的很多,但都没有表达到。
可能精简一些点,反而效果更好。
Ps.好多这街的老熟人,杨凯在镜头前不要太紧张哈哈卡卡从傻黑甜变成狠咖一点不违和乔治演技不错啊,真别说和王菲菲莫名有些cp感
这部片子是导演和演员的舒适圈 不复杂的人设也不需要多少表演 这么简单的本子也能感受到黄渤的感染力 跳舞真的太有魅力了。
“强者做选择,弱者被选择”,这是一部可以带给人力量的电影,关于青春的笑与泪,关于挫折与挑战,关于奋斗与梦想。大鹏实在是太会拍商业片了,拍了一部这么“热烈”的电影,尤其是最后半个小时的比赛群像,让电影内外的人们热烈起来,燃哭啦!“生活不触底怎么反弹啊!”,愿我们都能有热烈且不悔的青春!
说一下真实感受,大鹏的剧本向来很工整,受周星驰的影响,他很喜欢用一个符号贯穿并点题。上次是大吉他,这次是惊叹号。有点蠢萌又有点纯真。而一博让我从开篇就感觉很心疼,分不清是出于对一博本人还是角色,因为他就是陈烁那样的人啊,很乖很拼很执拗又一如既往的低头做自己的事。所以我前半程因为一博小哭,后半程因为他们磕一件热爱的事而大哭。小岳岳的戏份不多,反而更松弛点睛。最后看完我很燃,尤其是片尾竟然是高中时候一听就哭的《倔强》,我哭着听完所有片尾。但是很痛快。就想问自己,要不要也找一件事,这么热烈的死磕一场。5555
大鹏拍得太热血了!而且他好会拍街舞啊!最后比赛情节让我梦回《这!就是街舞》每次去做媒体评审夺冠battle现场扔毛巾。这次他把自己擅长的小人物刻画以及擅长的喜剧结合得很好。黄渤和王一博饰演的角色都是小人物崛起式拍法。这真是目前最适合王一博的角色了,青春努力单纯热血……直男,看得出他对街舞是真爱,有这份真,这个角色就立住了。而且这次大鹏虽然热血,但煽情却恰到好处。因为每次开始煽情了,他就用蒋龙啊、岳云鹏啊们的喜剧表现来消解一下,把节奏又拉了回来。#五月天的片尾曲是添花之笔,忍不住听完才离开座位#
推广方面很舍得花钱!赞!谁翻车了,没翻车啊,翻车的是B站up们哈哈哈哈哈……哦不是,有些up早翻了
1、类型片,剧情毫无亮点,角色设定也毫无吸引力,剧本也太没意思了。建议观众可以直接看《这就是街舞》,比电影好看和热血一百倍!路人还不得不说,王一博在节目里也比这部电影里有魅力一百倍!2、看过五季的《这就是街舞》,所以看的过程一直都忍不住要笑,就像是你看到你的发小上台发表深情演讲的那种违和感,尤其是看小海、叶音和廖博一脸严肃我真的扑哧笑出声。3、才意识到乔治长的是真的帅啊!之前都没有注意到!
还不错,最后街舞大赛的那些镜头,晃得跟抽风似的,真受不了。
上次有幸抽到名额提前看了,我就说一些我个人相关的变化吧。这半年我患上抑郁症,班也不想上,甚至想…… 但是你们知道吗?看了这部电影,我竟然心情放松了很多,因为不去想那些难受的事情了。 释放了我很多情绪,我有力气起床去上班了! 7.28上映后我要多看几遍,确实给到我力量了! 谢谢大鹏!
热血青春很可爱的街舞电影,选角都几乎是本色出演。好看。
为梦想打五星
和朋友一起,比较传统类型的热血竞技题材,符合对大鹏的预期,有些脸谱但节奏还可以。可能是目前为止王一博诠释的最恰到好处的角色。
大鹏真的牛掰,上半年看了他的保你平安感觉已经列入本人的年度最佳电影了,没想到这次的热烈直接燃起来了!通过大鹏导演看到了溢出银幕的热血力量,热烈在这个夏天给我燃起来!
电影的名字是热烈,但是内容好像没那么热烈。大鹏未来可期。
赛车、拳击、街舞、民乐……能把这些小众爱好搬上大荧幕,让观众能看到多样的文化,了解不同的生态,也是源于热烈的热爱。
哇跳得好好看 还用了《逝去的日子》笑点不少hhhh 后面观众的反应也很逗 岳云鹏每次出场都有笑声 “嫂子也玩头转啊?” 好呆好好笑
老掉牙的剧情……
就好奇一件事:小陈这是擦了全剧组的私家车么
点映,笑点泪点燃点兼具,最后那场街舞大赛的感染力让我一个对街舞文化全无半点了解的门外汉都跟着燃了起来,随着音乐的响起,整个人都随着不同回合的舞步进入了这个世界。与《保你平安》不同的是,大鹏只选择了一个很套路的励志片剧本,它有这个通式下的诸多问题,扁平的人物,没有信服力的情节,但是行云流水的推进充分拿捏了观众的情绪,并且将街舞的属性在大银幕放大,黄渤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喜剧演员的属性,非常自然和生活,同时把夹在其中的不甘,热血消解在他的幽默当中,形成一个双向的互补,王一博演技上仍有欠缺,但刘敏涛在台上唱张三的歌那段他自然流下的眼泪非常触动我,街舞动作听说亲自上阵,完成度不错,岳云鹏和小沈阳等配角也贡献了很多的笑点,甄嬛传的梗玩的很6,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年轻的电影,值得去热血一把。(9/10)
比预期的好。太多熟悉的取景地了,大金球万象城长桥奥体中心,甚至是中山路的拐角小房子,这些景观在不经意间默默加分了。陈丁吃烧烤的地儿,是每天骑车都会经过的去桥洞子上面,傍晚飘出来的烧烤味,就是对这个城市的某一部分记忆。拍小人物如何逆袭似乎就是大鹏的强项,可能由于档期挨得太近,似乎有点跟八角笼中撞了,于是联想到黄渤、王宝强、徐峥(药神)他们都有一场酒桌散伙戏,看上去是不一样,其实都一样,中年男人似乎很爱搞这一套。
质感近似于男主家饭馆里那堆蜡像,很难指望在这种商业类型片中看到什么真正的群像塑造,和对现实残酷面的责问,因其刚有苗头探出,便湮没在了稀碎的过场蒙太奇中,以至于像克服“舞台恐惧”这种原本重头的情绪点,处理得相当乏力。能让人硬着头皮夸的,也就是匹配“街舞”这个核心元素的各种镜头和剪辑调控,但明显没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执着追梦的穷小子领着若干失意者,身着耀眼红袍,战胜了一帮由富二代和海外精英集结的战队,媚主旋律意味过浓了。结尾的俯视镜头让人幻视《奇迹·笨小孩》,方觉文牧野的可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