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男美女,干柴烈火,激情过后就剩下一地鸡毛。
激情之后亮亮开玩笑说要养喵喵,喵喵没有拒绝反问亮亮对多少女人说过这样的话,亮亮说有很多。
亮亮在分手后还和前任保持联系,有事情还会帮个忙。
亮亮是对待别人有点缺乏边界感(不懂拒绝、跟同事/前任暧昧不明令人误解、冲动时说要养xx),遇到事情逃避(因为喵喵缺乏安全感居然用让她生孩子来给她安全感)。
喵喵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跟踪、查手机、监控、试探)并且掌控欲非常强,依赖性强(跟亮亮在一起后不再认真工作,没有正脸的戏不演),不成熟,一旦进入爱情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导致用力过猛。
归根结底还是对亮亮(对爱情)的不信任,大概率以前受过伤害或看过太多父母婚姻中的不幸福。
亮亮和喵喵的爱情看似单纯美好,实际上两个人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可能并不懂得如何爱别人,在爱情中爱的可能只是他们自己。
我们都执念着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并且希望伴侣也能按自己的方式选择,一旦事情超出我们的期望,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过于纠结于事情本身的对错,忘了我们对对方的爱。
在爱里没有对错,有的是包容和理解。
感情是奢侈品,我们跟不同的人在一起时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能让你沉沦,有的人能让你成长。
这是一部画面特别华丽的电影,把京城的夜色阑珊、暧昧和温柔用影像描绘到了极致。
夜雨后的都市,洗刷了城市的干燥和尘烟,那湿漉漉的街道映照出街头的霓虹和橱窗。
让这座城市显得格外的清新和迷人。
这样的夜晚令人想发生爱情,亮亮和喵喵就是在这样的夜色中不期而遇,她上了他的车,他们在夜色中呼啸而过,穿梭隧道,挂档,踩油门,甩尾,上演一场华丽惊险的飙车戏,而风平浪静过后。
喵喵无声离去,消失在夜色里,留下亮亮蓦然虚空,仿佛一场梦境。
令他心有余悸,久久回味。
我们每天都会和千百种偶然擦肩而过,有的成了恋人或是知己,这部电影就如是。
冥冥之中命运又安排两人再次相遇,对于亮亮来说那是一种失而复得的惊喜。
在一起,争吵,分手,怨恨,熟悉的陌生人,彼此在心底留下疤痕。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情路历程。
这个故事足够的接地气。
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节、桥段、台词都让人感到那么熟悉和感同身受,我们从中看到我们曾经或现在的自己。
其实这个故事用六个字就可以概括——女人作,男人贱。
喵喵是个占有欲极强的女人,对爱人过分的掌控让亮亮无法忍受,这样的女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当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她就会变成一个侦探、FBI。
你成了她的私有物品,任何人不可碰触,精神上都不可以,这恰恰是分手的节奏,很少有男人能受得了这个。
爱的撕心裂肺,伤的痛彻心扉。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爱一个人只需八分,留下二分爱自己。
性格所致,悲剧已定。
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猜到是这种结局,是不是当初就不应该打破这种单纯的美好?
在爱情的世界里恋人未满时的暧昧时期才是最美的时光。
喜新厌旧,朝三暮四,是男人的秉性。
在爱情的世界里,要给男人尊严,留有私人空间,否则一定会让他疲惫、压迫的喘不过气来。
女人永远不要做扶不上墙的烂泥,而是要做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对他若即若离,女人要做一只泥鳅,让他抓住了又滑走,得不得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就是这个道理,你不爱他的时候永远是你最吸引他的时候。
感情是感性的不可控的,如果我是亮亮,恐怕也会留恋起前女友梅梅的好。
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小有名气的微博大V@作业本,剧作方面他顺手拈来,一些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段子被恰如其分的安排到剧情中,给影片增添了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
尤其是那段经典的琼瑶式的吵架戏,令人忍俊不禁。
这部电影的导演李蔚然是著名的广告片导演,曾经拍过特别温情的地铁系统系列广告等许多知名广告,他对影片的色调、美术、用光、摄影、剪辑等等都极其考究,抛开剧情不说,单看画面也是京城的一部影像名片,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种种美景和华丽格调。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在现实中亦是一对情侣,相信他们在电影里演绎不同的爱情故事,对两人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
我能感觉到两人深情的投入,尤其是倪妮入戏太深,把女主角那种神经质的占有欲发挥的淋漓尽致,凛冽刺骨。
心思缜密,人物性格刻画深入骨髓。
这部电影的片名叫《我想和你好好的》这是女主角内心深处的告白,也颇为准确却又充满讽刺意味,我觉得她根本就不想好好的,不倒腾出些事情来,她就不好过,这是多么复杂矛盾而扭曲的人格,它传递出的情感是爱情是痛苦不堪的,爱情是一种折磨,而分手是一种解脱,在圣诞节的夜晚,她又再次坐上了他的车,她说:再带我飚一次车吧,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不知道是两人的重新开始,还是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的意思?
总之,首尾相接,巧妙的把相识和结束对照在一起,此时的他们恐怕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感觉,她减去了长发,似乎是放下和重新开始的意味。
“我叫喵喵,”“我叫亮亮,”这样的爱情故事在歌舞升平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
得到,失去,生活是这样子,不如诗。
令人意外的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平淡日子里的刺》由韩寒作词,宋冬野演唱。
韩寒对影片主题的诠释加上宋冬野迷离哀伤的声音为影片的基调泼上浓重的一笔。
在歌舞升平的城市 忍不住回头看我的城池 在我手的 将要丢失 他的幼稚 我的固执 都成为历史 破的城市 平淡日子 他要寻找生活的刺 生活是这样子 不如诗 转身撞到现实 又只能如是 他却依然 对现实放肆 等着美丽的故事被腐蚀 最后的好梦 渐渐消失 放下玩具 举起双手 都没有微辞 生活是这样子 不如诗 转身撞到现实 又能如何 他却依然对现实放肆 等着美丽的故事被腐蚀 最后的好梦 渐渐消失 放下玩具 举起双手 都没有微辞 这是个很久远的事 在歌舞生平的城市 忍不住回头看的我的城池 在我手的将要丢失爱情是一场瘟疫,随着岁月的久远,渐渐归于平静,但深埋在内心深处的刺,总会在某个时刻隐隐作痛。
一生中可以喜欢很多人,但心疼的只有一个。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坚定地抱着:有爱就够了,爱能解决一切,爱能拯救一切,这样的念头去恋爱,才会更加深刻地在某个年龄醒悟过来,意识到曾经这样的念头是多么可笑和无奈。
我爱这电影里一切的浪漫:电影开始的飙车场面,北京城在凌晨时分依旧灯火辉煌,温柔的晚风吹拂着喵喵的头发,急转弯的时候亮亮用手保护在她胸前;摄影棚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拍,在亮亮带头鼓掌的作用下,划上完美句号;酒吧里亮亮为了取悦喵喵不惜献唱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即使他完全记得《灰姑娘》的每句歌词;这样就俘获了姑娘的芳心,或许是因为,电影的时间背景是2006年吧。
而对于喵喵来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搬家的时候,亮亮的前女友跑来折腾,她拿起抹布“装模作样”地使劲擦了几下台灯。
或许这是第一次,别扭在两人之间生发。
这个别扭最终通过一场性(和谐)爱就得以解决,倪妮展现了她天生的妩媚动人,恰到好处的裸露和喘息,不能不让人承认这个世界上存在天生尤物。
矛盾于是顺理成章地在两人之间生发。
我们常常以为矛盾的由来各种各样,包括性格、距离、三观、经济……各个方面的差异,却往往忽略了,感情也是可以产生矛盾的。
整部电影应该是堆砌了所有情侣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争执场面,以及不断挑战恋爱关系底线的事件。
对于蒋亮亮来说,他的爱人是一个会翻电话簿、突然袭击、吵架的时候以死相逼,手里攥着酒瓶以命相挟,甚至在家安装了监视设备的女朋友,而另一面,对于喵喵来说,她的爱人是一个会在她出差的时候连夜泡吧,跟前女友揪扯不清,从不会在她矫情的时候安慰她、总是夺门而出任她在背后哭泣追逐的男朋友。
你很难说谁是谁非,感情的世界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决断的标准,只看谁有包容的能力。
如果你要的只是一时欢愉,那确实,有爱就够了;但如果你要的是持久的关系,包容的能力才是必需品,而这种能力,无法和爱划等号。
我只是不知道,一次又一次的妥协究竟是可以磨去爱还是会升华爱。
电影院中的观众们对两人的互相折磨表示唏嘘,而电影的影评也集中火力于两人的矫情和”作“上,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恋爱的时候都是这种状态啊,即便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都明白,那些争执没有必要,那些伤人心的话没有必要,可是我们究竟要怎样,要花多久,要经历多少人才能学会不去犯那些矫情的错,而当我们真的不再犯错的时候,那个我们深爱的人究竟还在不在?
电影结束在夜晚飞驰的车里,两人的表情依旧茫然,仿佛经历梦一场,在这场充满快乐、思念、猜疑、暴力、悲伤、失望的梦之后,两个人的心里除了疲倦还能剩下爱么?
爱情是一个太难太难的难题,我愿记住这电影中每一丝浪漫的情节,却不愿意去猜测它最终的结局。
2006年,某广告公司文案蒋亮亮(冯绍峰 饰)和演员喵喵(倪妮 饰)相会于熙攘喧嚣的北京街头。
他搭乘着从富二代车中出来后贸然坐入他车中的喵喵,与对方的兰博基尼相互飙车,看似见义勇为,却也给自己引来不小的麻烦。
因工作关系,亮亮与喵喵再度相逢,二人相谈甚欢,别样的情感在彼此心底悄然升起。
闹市的莫大孤独感,最终让两人走到一起。
他们在北京一角同居,体会着属于两人的微妙幸福感。
只是虚妄的幸福过后,裂痕在他们心间产生。
亮亮号称对女性有“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三大原则,而他和包括前女友梅梅等女性之间藕断丝连、暧昧之情也让喵喵心中滋生种种不安。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现实生活中倪妮和冯绍峰还是挺配的
因为宋冬野的那首《平淡日子的刺》才看这电影。
片子讲述的故事十分真实,但没有经历过的人会觉得十分浮夸虚假。
甜蜜的画面 吵架后两个人的做法等等让我在男主女主身上看到了我和她以前的影子,是那样惊人的相似。
成长就是不断发现,你的独特经历原来只是人类普遍经验的一部分。
如果能早一点看到这电影,也许会理解 避免很多事情,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看不懂是幸运,看得懂是经历。
我羡慕那些看不懂的人。
一个小演员或者小模特,从一个土豪的车上下来,坐了两次男主的车一起去了趟酒吧,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同居了。
她居然还在逼问完男主有多少妹子之后伤心的躺在床上,说,你怎么那么多女人啊。
搞笑了,泡个妞这么容易,谁女人能不多啊。
男主把一盆火锅倒到一个胖子的头上,打完他然后若无其事回到家,接着裸奔到街上,看到警察叔叔,一头扎进了警车了。
警察还说,没什么事你就走吧。
我原来以为这场蛋疼的恋爱从06年开始,可以在12或者13年给观众一个完整的交代,至少要表现出我想和你好好的趋势。
结果发现06年的设定极有可能是因为摩托罗拉不给赞助智能机。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神经病想要把一个贱人逼成神经病的故事,结果还没成功。
有些人,只能够相爱,不适合相守。
爱是束缚?
爱是付出?
爱是隐忍?
爱应放纵?
爱应理解?
爱应伤害?
问世间情为何物。
朕曰:全凭卿心。
许多恋情的开始都是一夜情。
走肾。
两人都未曾想过长久,但一日日,难免生久情。
开始渴望的越来越多,以为自己有干涉对方任何事情的权利和身份。
于是,将对方,越推越远。
没有几个女生能做到来去如浮云,何况是爱中的女人。
男人是野性的。
有人说,没有哪个男人在结婚的时候没有想着找小三。
也许过于一概而论,也难免偏激,但大多数心智张开了的男人恐怕都无法否认这一点。
我们为爱而生?
我们饮恨高歌?
导演给我们讲述的。
是一个爱而不得的遗憾篇章。
导演希望的是,观影者能够在自身恋爱中放轻松。
男女主演或许假戏里有真情。
算是触动了我那根不怎么会被拨动的心弦。
如果爱一个人的时候不能放轻松,那就不要继续爱,那就放弃,离开,say goodbye。
满怀期待的去看这个电影,结果失望而归啊!
作为一个正常的女的,我实在是无法理解喵喵同学的做法,什么我爱你,爱你就得一点空间就不给吗?
还在家里按摄像头,有病吧?
也无法理解男主角的做法,前女友的东西不能一次性的给完吗?
非得让那女的一次次的去要去拿吗,这他妈有病吧!
喵喵离开亮亮你会死吗?
就这剧情,题目叫我想和你好好的,这脑子有病吧!
白瞎这么好一题目,小情侣看了回去接着闹,没分的赶紧分,和前女友没断联系的赶紧联系,喵喵,你不该做演员,该做女特务!
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大美女对男人这么没有安全感。
女人干什么都好就是千万别怀疑男人,就算怀疑男人也算了,但是要懂得适可而止。
男人可以勾搭美女,女人也可以邀上闺蜜去大街上看帅哥,也可以做美容、购物、吃美食等一切可以填补自己生活的事情。
就算男人真得做了对不起自己女人的事,女人也大可坦然地收拾行李,去找更好的男人过日子。
他们都在说喵喵所表现的不是爱,只是占有欲,是一种病态的爱情观,我却觉得她爱的深沉,爱的卑微,爱的无药可救,爱的失去自我,以至于也失去了那个原本爱她的男人。
爱情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很虚无缥缈的。
我们无法去衡量爱情的深度,也没法去设定构成爱情的具体元素。
但我总觉得,我能感受到喵喵对蒋亮亮的爱,并同情她的这份爱。
她爱他,却还没有学会怎样爱他,更没学会怎样爱自己。
在爱情方面,我不能说我自己是个专家。
姑且用打比方的形式来助我理解一下喵喵为自己和蒋亮亮画地为牢的爱情监狱。
喵喵是童年不懂事的自己。
因为是家中的独生女,看似独享爸妈给予的一切疼爱的背后,是一个人守在家中面对着一堆玩具的孤独。
于是从小就学会了自娱自乐,学会了和玩偶做朋友。
爸妈朋友家,有个比我大几个月的小姐姐。
我们上的同一个幼儿园,不过幼儿园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混日子罢了,所以那时候的事情,大体记不清了。
顺利升入小学后,我们还是一个班,她每天来我家等我一起去学校。
因为有了她的陪伴,新学校没有那么陌生,上下学的路上也从不觉得孤独。
她对我很好,好的就像是个亲姐姐。
所以,我很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并且也是小心翼翼的想要将这份友情维持下去。
但是,我们都知道,进入一个新环境就意味着接触新的人群,结交更多的朋友。
虽然那时候的我固执的认为,我只要有她就可以了。
但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却不在属于我一个人。
当然了,其实一直也不是我一个人的。
我们中间多了很多个她,去小卖部的路上,课间活动的操场上,甚至于女生最平常的结伴去卫生间的途中,不再只有彼此。
渐渐的,她不会只来我家等我,放学的时候,我也等不到她了。
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
我只属于她呀,我只和她玩呀,我的所有只和她分享呀。
为什么,她不能只属于我,是我对她还不够好吗?
于是,我越发想要“挽回”我们的友情,想要对她更好,想让她知道我有多么珍惜她。
我把家里的零食掏空,玩具都拿出来分享。
零食和玩具,对小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于是我们之间又重新度过了一段“连体婴”的时光。
但是,好景不长,这些渐渐不足以去吸引她对我的“独宠”。
我开始变得越发烦躁,我对她发牢骚,对她生气,对她抱怨,想尽办法和她争吵,吸引她的注意力。
我给她写过信,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
大概就是乞求她对我多点关心之类的话罢。
但是她似乎不能理解我对她的这份占有欲,反而越发远离我,对我避之不及。
这件事情,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打击很大。
毫不夸张的说,晚上做梦都是关于她对我的冷漠,整个人变的异常敏感。
我尽量避开她与别人的说说笑笑,避开有她在的地方。
但是,还是会因为她不经意间的话而想入非非。
甚至有了被迫害妄想症,总觉得她与别人的亲密都是故意表现给我看的,就是为了让我吃醋,让我嫉妒,让我难受。
对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来说,这样的日子已经非常煎熬了,严重怀疑自己当时是不是患了抑郁症的。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可怜。
我砸了自己的小猪,里面有平时攒的零花钱,约摸有几百块吧,已经记不清了。
我用这些钱买了很多文具,用这些文具去“交朋友”。
后来,真的就有了很多“朋友”,这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但是,她好像并没有那么在意,也没有伤心,更没有让我实现“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伟大愿望。
她完全没有要回心转意,回到我身边的意思。
再后来,钱花完了,“朋友”也没了。
砸猪的事情被我妈发现了,她惊讶我在短短几天时间就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在她的追问下,我道出了事实。
她怒我的傻,又心疼我的呆,揍了一顿后让我以后努力学习,学习好了朋友就多了。
当然了,这是哄小孩的,她可能也没想着那时候的我能真正懂得如何去交朋友和怎样维护友情罢。
后来,我还是交了一些朋友,我们一起看奥特曼,一起玩纸牌游戏,一起考试作弊。
他们不属于我一个人,我也不属于他们其中的一个。
只是疯疯傻傻的享受共同的兴趣活动罢了。
那时候的我,后来虽然没再去纠结朋友的归属问题,但是也并没有觉得我有做错什么。
纯属的喜欢和她做朋友,想做她唯一的朋友,仅此而已。
没想过要去伤害,却也真真切切忽视了她的感受,以至于把那份感情折腾的消失殆尽了。
当然了,友情和爱情还是不能同一而论的。
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段友情,存在于不同的朋友圈。
但是爱情应该是唯一的,看看曾经的我,对友情尚且固执到如此,何况于喵喵对蒋亮亮的爱情呢?
曾经有过一个很喜欢的男孩。
我们同班,他给我洗过碗,讲过习题,送过牛奶。
他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孩子,成绩优异,积极进取。
被这样一个男孩吸引,在青春懵懂的年纪,再平常不过了。
我暗恋他,在食堂看见他吃完饭,不管什么时候,我总会放下碗筷追出去,创造偶遇。
这样的追逐,一直持续到了初中毕业。
后来我发现,他不单单对我一个人嘘寒问暖过。
对人关爱,不过是他与人为善的生活习惯。
我开始嫉妒所有他身边的女孩,我想让他只看见我一个人。
初二的时候,隔壁班转来一个顶漂亮的姑娘。
班里的男生都蠢蠢欲动,兴奋不已。
我害怕他会看上人家姑娘,于是我曾试探性的问过,“你喜欢那种类型的女孩儿嘛?
”“不喜欢,看着挺作的。
”我想着,毕竟是我喜欢的男孩,果然不同于他们那些凡夫俗子。
初三的时候,我们分班了。
他和那个顶漂亮的姑娘分在了一个班,并成了前后座。
因为他们班是去厕所的必经之路,我几乎一下课就往厕所跑。
偶尔会看到那个姑娘回头和他说话。
好吧,经常看到。
我都安慰自己,他们只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他不好拒绝女孩子的。
中考的时候,不记得那是第几场考试。
只记得第二天有我最害怕的物理。
那天晚自习结束后,走到女生宿舍门口的时候,看到了他送那个顶漂亮的姑娘正准备回去。
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宿舍的,只知道那晚几乎没怎么睡着。
大概是一个非常悲惨的夜晚了,第二天顶着红肿的双眼参加了那场物理考试。
我记得考试的时候碰见过他,他还曾安慰我,“听说你昨天哭了,不会是因为考试紧张罢,不用太紧张了,平常心就好。
”天知道,我有太多的疑问想要问他,有太多的怨言想要发泄。
但是,我没有立场,我什么都算不上。
我只能装作一切都没发生,笑着告诉他,“我还好。
”你看,一场单相思而已,都在想着去独霸那一个人,何况是那个作为别人正牌女友的喵喵呢。
这些年,大约成长了些,懂得了一些道理。
总觉得因为性格问题,每个人对待自己爱人的方式是不同的。
这才有了大家对喵喵“作”与“不作”而产生的意见分歧。
她爱蒋亮亮,所以想尽办法试图控制他,断绝他与外面花花世界的联系,让他专注于自己。
如同,童年那个维护友情的不懂事的我一样。
如同,青春期那个小心翼翼的卑微着暗恋的我一样。
虽然,我不觉得喵喵做错了什么,但是我承认她是不成熟的,不懂事的,不会恋爱的。
她不成熟于没有真正去了解那个男人,永远停留在那个男人的生活圈外,没有真正融入进他的世界;她不懂事于为了得到那个男人的重视,用生命去威胁他,让他害怕,没有珍惜自己,也确实让他对自己只剩下恐惧;她不会恋爱于在爱情中失去了自我,满心眼里除了工作就只有那个男人,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全世界。
有的人的爱情,是彼此信任,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有的人的爱情,是霸占对方,让他成为彼此的唯一。
所以说,你要找个性格与你相匹配的,能接受你爱的方式的那个对的人。
其实,最好不要太爱一个人。
那样的爱是想着把对方随时随地揣进口袋里,想着把他吞入口中,化为血水,融入一体,从此不必再分离的。
我怎么会想让他有自由呢?
外面的妖艳贱货那么多,怎么敢把他放出去呢?
你看看,多可怕,没人能接受这样的禁锢。
所以了,把你的爱放的浅一点。
告诉自己,你的世界,没有了他,也过的下去。
那样,你就不会无时无刻担心着他会离开,也不会在他选择离开的时候,过于伤心。
周末晚场,电影院里连最后一排都坐满了,国产爱情电影只要好好拍,还是很有市场的。影片真实而又富有戏剧性,没想象中的那么好,却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台词和梗都比较新且有效果,结尾没有给出一个答案,留给每个人一个想象的空间。
人人都有一段作死的爱情。
今天去看的点映会,很难看,大家可以不用去了2018.9.19:时至今日,才发现突然看懂了一些这个电影,尤其宋冬野的歌,平淡日子里的刺第一段是2013年的评论了,生活无常,作是什么,其实就是在乎,年轻的时候我也不懂,总以为要自私地拿自己的方式去爱人,去爱自己。慢慢长大,一万句我爱你,不如好好在一起。
现版本真心比之前那版完善太多,导演没白剪了一年多…每个女人估计都想拉着前任或现任的手去看一遍:你看我都没那么作,为啥不要我!话说终于有部接地气的爱情片了,别再拿分手合约一夜惊喜那种鸡汤片来教坏女性了…ps这片子可以有个别名叫《夜北京》
仿佛看见曾经的自己~真的想和你好好的,越想好好的反而越做不好~
超过预期
嗯,男性视角太严重,最大的问题是女主角这个人物不是立体的,只是让人觉得很作,但没有写作的原因,而且整个调性太灰暗,一点都不美好。
连一星都不想给。
楞是没在这俩人中看出一丁点儿爱来…为了作死而作死…
超出预期不少,北上广深的漂们可能更有共鸣些。家不在眼皮底下,时刻为钱挠头,无根状态捅了安全感一个大窟窿,俩人越处越窄,总想验证自己的分量,对都市症候的脉号得挺准。不狠作不端着,想的少做的多,有挠也有闹,不错了。
写出这样可怕的东西来,挺厉害的。
二号线末班车上突然想到宋冬野的歌,想到曾经听歌时揪着念白猜测整个故事,想着在歌舞升平的城市里发生的很久远的事,究竟是怎样的故事?——大无语,怎么可以这么矫情这么猜忌,怎么可以这么渣这么海,看不出有爱在里面,这部电影配不上这首音乐。第一部一星。
很真实,很现实,很写实。豆瓣上某些little bc 估计是从来没遇到过爱情
不好看。。。没意思。。太假了。。不堪入目。。
很有指导意义
千万不要和男喷油一起看!
新版《过把瘾就死》
导演太傻逼,演员太傻逼
看不懂的真幸运…
还以为是个喜剧 结果阿 猜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局 419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