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烟花禁燃令的解封,近几年有关烟花的活动又开始举办了。
当看到光着膀子的师傅们,在以打铁花蹦出的火星为背景舞动着火龙时,这个场景让我的某些记忆仿佛被唤醒了,关于四川、绿水、竹林、泡菜、烟花等元素是这么多年后我对这部电影唯一的印象。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应该很小,某个百无聊赖的夜晚,在不知哪个视频平台的首页刷到了这部电影。
但过去了十几年,电影名字、情节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有几个零碎的片段:一个城市工作失意的中年人来到古镇寻求内心的平静、一个做泡菜的老板娘给寺庙的大师送泡菜、片尾最后有一场漂亮的烟花舞龙。
去年找了很久想找到这部电影是什么名字却没有找到,今年再次看打铁花舞火龙时,这股记忆又向我袭来,于是第二天又搜了很长时间,终于找到了这部《大人物》。
找到这部电影的当晚,拉上女朋友一起看了这个我俩在这两年排队等待打铁花舞火龙表演时我一直念叨的电影。
但显然,这部电影的质量摆在这里,不可能好看的。
女朋友向我抱怨,在听到我叙述的记忆片段时还以为这个电影很好看呢,谁知道是一个这么"雷人"的尬片。
我记忆里的片段和电影并没有什么出入,但如今再去看,却只能看到那些让人无法忍受的表演和尴尬的剧情了。
时隔这么多年,随着成长与经历,当年那个能够记住关于四川、绿水、竹林、泡菜、烟花的美的我,恐怕也无法在从中找到当年观看的感觉了。
川派喜剧的独特性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喜剧电影《大人物》讲述了几位生活在四川的普通人颠覆平庸生活的故事,由吴孟达、林子聪、杨乐乐、杜海涛等老少明星联袂主演,故事情节简单,但多线索同时进行,故事布局上特别像当年《疯狂的石头》,单纯以演员阵容而论,《大人物》甚至更胜一筹,但自影片上映以来,观众口碑两级分化,有观众感叹影片带来的独特川派喜剧风味,也有观众抱怨因为方言的缘故,无法认同影片中的笑点。
方言喜剧因其独特性而导致的尴尬境况值得反思。
小投资喜剧的困境《大人物》是一部小成本影片,也是杨乐乐首次以制片人的身份进入观众视线,影片中许多演员的加入,也正是因为乐乐所具备的号召力。
据了解,这部影片的七成成本都用在了镜头和制作上,以小成本影片而论,这个比例算是“大手笔”,一方面力求制作上的精良可以给观众一个好印象,另一方面也因为投资的限制,使得影片不得不割舍掉许多优秀的创意。
当演员在秉承奉献精神为影片加分的同时,投资的束手束脚却让影片减色不少。
小投资喜剧需要自己的突围之道。
吴孟达与本土明星的互动尽管影片在设计与制作上欠缺完美,但也因其地方特色明显,也为本土观众所追捧。
因为四川本土笑星的加盟,影片从一开始就充满浓郁的巴蜀特色,而吴孟达与林子聪两位港星特有的港式无厘头风格也不甘落后,互飙演技的同时,也让各自代表的喜剧风格碰撞出火花,带给观众不同以往的喜剧感受。
在推广四川文化和风光方面的努力影片处处展现四川的美景,同时也将极富巴蜀特色的四川泡菜与火龙表演融入影片之中,影片还展示了竹海、糖人、诸葛弩、豆花等特色景区及特有物品,为推广四川当地的文化和风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当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便创造了将韩国饮食文化推而广之的作用,此次《大人物》的热映,无疑也将会带动巴蜀旅游和美食风潮。
一直都非常喜欢四川,一是因为川妹子漂亮,心地又好,让人赏心悦目。
二是因为川菜辣味够正,吃得痛快,从嘴到胃再到全身都舒坦。
但是以前对四川喜剧没什么印象,毕竟听不太懂,直到今天被一位四川同事强力推荐去看了这部《大人物》,竟然就一下子喜欢上了川味喜剧。
据说这部《大人物》的制作仅仅花了280万,但竟然拍得非常美,首一提是黄龙溪古镇和蜀南竹海在镜头里美得跟画似的,一点都不比苏杭、丽江、九寨沟这些电影中的常用景差,虽然电影里提到过几次黄龙溪,但这种做法挺好的,反正我是没反感,因为就算不告诉我,我回来也会上网查一查。
而且这种光明磊落的做法反而要比那些遮遮掩掩的瞎插不搭边的广告强多了。
第二是影片的人物、故事和运用到的四川元素,四川文化结合得很紧密,故事节奏快,笑点多,元素丰富,而且该紧张的地方挺紧张,该活泼的地方挺活泼。
导演肯定是新手,有一些电影语言和细节处理上不太工整,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反而更加可爱,电影嘛,看的就是故事和人物,吴孟达演的娱乐圈老油条,林子聪演的黑老板都很生动,他们和很多四川本地的演员配合起来,让香港无厘头式的喜剧结合到川派喜剧中,热闹非凡,笑果很好。
第三个是语言一点也是我想象中那么难懂,以前和一些四川人接触过,说话很快挺难懂,看完这部电影才知道,原来有喜剧功力的演员说的台词是很容易听懂的。
第四就是四川文化让人别开生面,除了神秘的火龙让人很振奋,还有工农商、手工行、茶文化,酒文化等各种各样有不下二十种的文化景观,拍得挺很漂亮。
最好看的当然的泡菜,泡菜坊的菜坛子放在那么竹林青翠的地方,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恨不得扑出去吃几口。
归根结底,《大人物》让我觉得好看,就是因为它的直爽、纯粹,够辣,完全能够让四川人乃至中国人都感到亲切。
反观另几种现在正流行的地域喜剧文化都堕落到让家乡人脸红的地步。
东北喜剧因为一个娘娘腔的出现而败坏了东北人的形象和东北话的尊严,京味喜剧是一帮暴发户们扭扭捏捏的拍着假时尚假爱情片,海派喜剧的代表人物则每天耍嘴皮子吹牛装大师自己唬弄大伙和自己。
相比之下,谁能不爱直朴爽快的川派喜剧呢?
文/满囤儿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将川派喜剧和香港无厘头共煮一炉的《大人物》,既让人们想起了吴孟达为代表的那些儿时记忆中的香港无厘头喜剧,也让我们想起了《十全九美》和《熊猫大侠》等曾在内地引领一时票房旋风的山寨喜剧。
影片笑料的量比起过往那些经典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看得出,但凡有幸参与本片创作的人,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摄影,都开动全部脑筋,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如何让观众笑”这样一个命题中去。
于是,我们看到了不仅片子中的角色没有一个是正常人,甚至连镜头、道具都充满了喜剧色彩。
观众不仅会被众角色滑稽的动作、怪异的腔调、幽默的台词所挠痒,还会被他们怪异的装束和在镜头内的独特站位而“雷”到。
总之,本片不仅在时间跨度上保证了笑料密集,还做到了空间上的笑料堆砌,堪称一绝。
如果说各派喜剧都有他们原本的颜色的话,那么《大人物》就将这种配色打乱,重新装饰了一遍。
片子以极富巴蜀特色的四川泡菜与火龙表演为故事线索,将蜀地独有的热辣风情与诙谐幽默,跟一些现代潮流性的新新元素做了结合。
60出头的散打评书创始人李伯清,为了拍出有年轻气息的新喜剧,特意到北京拜访了刚刚凭借喜剧迈入2亿元导演俱乐部的尚敬,谦虚地请教喜剧艺术如何创新,如何适应90后观众的欣赏习惯等。
于是我们看到,虽然16岁高龄的散打评书最近陷入了段子创新不够的窘境,但是期待凭借《大人物》打一个漂亮翻身仗的川派笑星们,还是憋足了功夫,信心十足的。
超豪华的笑星阵容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也是满足观众期待的一大手段。
香港喜剧巨星吴孟达首次以男一号身份重返阔别十余年的大银幕,虽然角色的身份是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可实际上由于一些先期遭遇,影片开始时已经是落魄到了比小人物还不如。
虽然搭档不同,但是德叔这个角色依然是吴孟达当年曾经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那一类角色,糗事不断,自嘲不息。
另一个星爷的御用搭档林子聪,最近在脱离星爷作品后,也走出了新的喜剧道路,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只拿自己的身体做文章。
林子聪能够耍出一种贱贱的感觉,堪比美国屎尿屁喜剧中的那些烂仔帮。
内地配上的几位演员,知名的大部分并非笑星出身。
首次担任制片人的杨乐乐,身材比当初做主持人好上不止一筹,在大片里当花瓶都没问题。
金沙本来也是就以娇小可爱著称的。
两个熟脸美女,再加上惊艳一瞥的国际小姐王芊,把影片因为恶搞和无厘头而蒙上的视觉“脏乱差”调节了一把。
杜海涛和吉杰这种大熟脸在片子里也挺放得开,出尽洋相。
其他不知名的本地笑星的参演就比较“友情”了,完全就是为情义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型的演出。
烂泥一般的德叔,遇上了为重整火龙剧团而奔波的小健。
这是两个Loser的相遇,也是两个Loser带领着一群Loser重生的励志故事。
虽然影片从细节上看,完全做到了“娱乐至死”,可是等看完整个影片,看到那传说中的火龙技艺再次亮相的时候,会感到一股力量。
火龙象征了一种精神,尤其是在灾后重建的日子里,它更是激励着巴蜀人用乐观的心态去摆脱灾难的痛苦,活出新的生活。
影片中,几个角色总会为了搞笑而不得不把自己搞的浑浑噩噩,甚至狼狈不堪,可是故事的背景始终是干净的。
黄龙溪的美景有一种让人心灵澄净的力量,正好将表面的污浊洗掉,把角色的内心呈现了出来。
这些因为过于沉浸于社会利益纠缠的人们,就好像被强行喷上了漆的瓶瓶罐罐,色彩很多很杂,却因为不纯净而丑了。
黄龙溪这一片净土,正好打乱这些人之间的这份纠缠,重新调配了配漆的颜色,重新装饰了他们的人生。
虽然这才3月,但我可以以全剧人物性命担保(剧中人物性命,而且@吉杰 是无辜的,哈哈)《大人物》绝对名列中国2011年度最烂电影排行前三甲!!!
看完之后我有1个感想1种心寒——1感想:爱情呼叫转移2、狼灾记,当初我错怪你们了……1心寒:现在居然有人真敢拍电影来骗钱啊!
这片儿还是最近 湖南卫视 力推的心寒啊滥用人民的信任啊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完后,听见一观众在现场很大声的说了句: “呸!!!
”——————————————————————另:怎么去除点了的1星?
实在觉得该片算不上“很差”
即便是喜剧,剧情也是很重要的,喜剧效果的铺述要顺着剧情的走向,才能真正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大人物恰恰是背离了这一点,影片中的笑点毫无根据,莫名其妙,加上群众演员僵硬的表演,即便是吴孟达也难挽回这粗制滥造的评价,影片的背景选的很好,但整体是小品片的设置,所以,大人物,成就不了大票房。
这样的影片也能进影院?
中国电影果真病的不轻。
片名美其名曰大人物,但却没看出半点大来。
胸大?
那个大?
明星大?
本事儿大?
恰恰相反,一群鸟人倒显示出了超低的智商。
因此也低估了观众的智商,因此死皮赖脸的进入了影院。
吴孟达肚子够大,但离开了星爷的他已经老了,尚能笑否?
林子聪肚子够大,但智商实在太低,说的是那个角色,简直就是250+38+2杨乐乐胆子够大,竟然敢干起制片加主演的活,这从开始就注定影片必定是大烂片。
据说汪涵也客串了,可惜打盹了,没看见。
...........................这就是不扯闲蛋的影片,因此看了让人蛋疼。
打着四川震后重建的幌子,也不怕那些冤魂起来抓了你们。
其实还是蛮喜欢四川方言地。
但影片中的半方言半普通话,听的人尿点频频。
再加上半粤语半普通话的达叔......我果真被催眠了。
剧情也是华丽丽的烂。
哎,有剧情吗?
东一榔头洗一下的,看的人大脑就快要空白。
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忍受力,竟然战战兢兢的吧片子看完了。
当然鸟,也不是没有可取的地方。
比如竹海溪水,可惜活生生的都被达叔这样滴老男人糟蹋了。
这绝对是部低智商的电影,还好,偶就上了三年的学,看这部影片搓搓有余鸟。
这俩月份没什么好片,几部国产电影看得自己的智商好像都明显下降了。
好莱坞滑铁卢的《关键第四号》《致命伴侣》《创 战纪》竟然在内地票房纷纷热卖。
中国观众真的是病的也不怎么清.......
导演竟然还出了书《制片功课》本片导演对自己的认知我也是服了,看来世界上确实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偏要去做需要很多才能胜任的工作,自己又不知深浅。
真的是因为很烂才给的差评好吗,千万不要再活在意淫中了,这根本不是同期上映电影刷的恶评。
想当导演还是长点心吧,批评都接受不了怎么成长,难道你自己没看过那些经典佳片吗,自己对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标准都不知道,如果真的觉得这就是自己最好的迟早转行吧。
导演太幼稚了,不持续学习只能拍让人无法忍受的东西。
即使导演需要一个理由给自己信心,但那绝不是把别人的差评当成不善意。
导演在书中那句“如果电影同行和观众不能对电影保持善意,那么我该怎么办”我真的怒了。
怀疑他真的把自己当成国际大导了,居然怀疑到观众头上去,你自己善意了吗,对得起观众吗。
信心是靠自己不断精进得来的,导演这条路从来不是容易的,不要以为自己认识几个人了,写出点东西了就自以为是,对自己的认识很重要,共勉。
吴孟达要来合肥?!
我已顾不上是什么电影,什么导演,什么美女,只要能看达叔一眼也是值得滴。
从初中就开始看达叔“配”演的,之所以是配,因为他基本没有出演过主角,都是红花旁的绿叶,帅哥边的撮男,经常被人打被人骂,被人算计被人臭。
就像菜里的调料,上菜的时候你看不见,但没有调料的菜吃的还有味么?
达叔那眯起双眼的傻笑是他的招牌,也是我们的笑果。
你可以不记得他饰演角色的名字,但你不会忽略他的表演,不会忘记达叔带来的快乐。
万达影院等待的队伍中,我们期待着的是明星出场时的闪亮,但达叔的出场是那么和蔼,标志性的笑容,就是个可爱的小老头。
明星见面会上的达叔有些疲倦,但对话中充满着调皮和幽默,现实版的达叔,褪下电影那光鲜的外衣,素颜下依然是个开心果。
这笑容比电影中更加灿烂,眼神更加温暖,达叔一直微抬着头,扫视全场,这是气场。
关于电影本身,我不客气的说大人物这部电影我只能打4分,无厘头的剧情,食之无味的笑点,只有一句“思密达”把我乐到了。
竹海的景色很美,四川话很逗,但电影不好看,特别是达叔的表演,很沧桑,很没有笑料,失望之情,叹廉颇老矣。
回到家中,心有不甘,翻找着达叔的资料,找到的是巧合是安慰。
达叔的履历有这么一段:“刚从第三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的吴孟达,仗着有点小聪明,毕业后拍戏从来不认真,也不守时,私生活更是不羁,花天酒地,豪赌狂输,债台高筑,最后在1981年因为欠银行30多万港币而宣告破产。
”素来重视形象的无线自然不会纵容自己的艺人犯这样的错误,于是雪藏他。
走投无路的他向周润发借钱,但是被拒绝了。
周润发狠下心对他说:“借给你钱你又拿去赌。
”这多像影片中德叔的经历?
德叔借钱炒股亏了本 ,欠下不少外债,他甚至还不择手段挪用公款……生活中的达叔也与德叔一样,慢慢走出了困境:“想过自杀的吴孟达,决定从跌下的地方爬起。
他痛定思痛,修心养性,重新努力研究演技,人像变了一样,成熟而稳重,终于成功爬回起来,用三年把债务还清,并花四年遍读各表演大师的书。
他不但重新出现在电视荧幕上,1981年更参演了其生平第一部电影《执法者》。
那段日子是吴孟达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开启了他演艺生涯的黄金时代。
因为他后来遇到一代搞笑天王周星驰,并把过去所学都派上用场。
”因此,这部电影我加上1分,为达叔的经历,也为他的表演。
这个可怕的经历起源于周五晚上我看了《天天向上》,在结尾的时候汪涵推荐了一下他老婆杨乐乐拍的这部《大人物》3月11号上映,还飞快地闪过几个镜头,于是我们对它产生了一点兴趣,网上随便一搜,可能当时大家还没来得及发表影评,加上我不想知道太多剧情,只看见一句和疯狂的石头媲美之流的话,出于周末无聊加上最近的片子可以看的都基本看过了,就决定去看这部片。
去看片之前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常去看的那个影院,在3月11日那天放十几场这个电影,基本隔一个小时就有一场。
但是3月12日我们想买票的时候变成只有三场,上午十一点,下午六点和晚上十点,我有点不理解,但是没怎么放在心上,后来到时间走进剧院时,发现这个放映厅只有十几个人,空荡荡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才感觉到有点不妙。
然后就开始了痛苦的经历,到20分钟的时候我就说我们走吧,我老公说还是再等等吧,给个机会人家。
然后我们决定在这里吃零食,休息,我开始还准备睡一下,已经不想看了,结果到40分钟左右,我老公开始催我说:零食吃完就走吧,实在看不下去了。
哈哈,然后我们快速吃完起身离场了。
真的让我非常非常失望,以至于到后来已经变得为这样的电影感到无奈和悲哀,我以为,我经历过“史前一万年”,“龙珠”,“无极”,“夜宴”,“功夫之王”等等超级大烂片的考验,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结果,看了这部片以后,我才知道:“史前一万年”,“龙珠”,“无极”,“夜宴”,“功夫之王”我错怪了你们了。
你们都无法望《大人物》的颈背。
这部电影有很多令人很恶心的场景,比如吴孟达的仪容仪表,无论如何不能跟一个主持人联系起来,本来就长得这么难看猥琐,一起床还拍他用酒漱口,蓬头散发的近景,既不搞笑,也不让人赏心悦目,我忍了,看下去。
看见几个有点像古镇的场景,有点像丽江古城,强打着精神再看下去,我安慰自己想应该没有那么差吧,天啊,越往后看,我越发现,就没有一个有意义的场景,就没有一个真正搞笑的地方啊!
演员表演非常夸张,好像戏里的人都是傻瓜,包括林子聪的两个穿白衣服的手下的所有戏份,都像把观众当幼稚的傻瓜,弱智到打架的时候捶到墙,还要跑回二楼去拿酒瓶子来打吴孟达;那个廖建每次着火了自己不会灭火不会打滚一定要别人泼他水来救他;火已经灭了,金沙还要拿灭火器来对着别人的脸狂喷。
还想生搬硬套想套用疯狂的石头里面有方言搞笑的部分,难为了林子聪,林子聪在功夫和功夫足球里的表现都自然多了,也难为了杜海涛,平时在快乐大本营就受欺负,还要拍这样的毁名誉的烂片,以后还有人敢找你拍片子吗?
说起电影里没有那么令人恶心反感的也就是真的是那个老和尚的表演吧,虽然我以前也不熟悉这个演员。
总之全部都是强作搞笑,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搞笑,表演得非常不自然,我一直以为,再烂的片,也是要等看完后评论的,没想到,我错了,最烂的片,你根本不可能看完的......这是我第一部中途离场的电影总结此片:看到林子聪用箭射他的手下时,我自毁双目,扶墙而出。
不知所云,整部戏唯一的卖点就是吴孟达成为主演,电影太一般了,浪费我的银子!
一个星给所有的马甲党~太不专业了吧每个马甲都只看过两部电影。
吴孟达,砸招牌了
自从看了《致命请柬》,我觉得什么片子都不算太烂,但是我还是奉劝各位不要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看此片了。
拉了两三下··直接关。。
没想象中的差
可以打0分么?!
看在成都的份上,我忍
现在想起来,我只喜欢金莎,她是我的女神。。。
为什么没有0星可以选
看着湖南人的面子加个星
还不错的喜剧。
忐忑的背景音啊·~~
好亲切的四川话啊!
不知所云的烂片。。。。1星给四川民俗
在日朗乾坤,红旗招展的新时代,居然还能有如此糟烂的电影上映,我真是吐槽无力了。看完电影之后有一种想把片尾字幕上出现的所有人全部掐死一个不留的冲动!!!
许多中国特有的元素。
亲切的搞笑,虽然题材很老套了,但仍觉得喜欢,因为每一话都在我们身边。只不过遗憾的是李伯清加吴孟达是个无敌组合的,但可惜戏份都不多。金沙和杨乐乐都是那种符合成都姑娘气质的女孩,选得不错,尤其是金沙那川普一出,突然觉得就是邻家女的距离了。。。
就不该听我姐的 妈的!
这是神马坑爹的玩意,这种电影都能在电影院放,你当我们中国的民众都是傻逼?插你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