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终于看到韩世信和姗姗这个傻子二人组暴露了。
但是真的不能理解,既然大奎能嚣张到把韩世信送局子里,他那个傻女儿姗姗作为财务总监和挪用公款的同谋居然安然无恙??
还追着警车哭呢?
至少也应该拉去一起问话吧?
编剧到底咋想的?
小小的山庄,几百万几百万的亏,高层全都裙带关系,这么经营真的能维持下去吗?
姗姗和韩世信最后的结局这是瞎了我的狗眼…什么三观呀…
时隔这么多年,时过境迁,时代也在改变,观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但从剧情和演员的表演来看,已经是相当用心了。
戏剧冲突是必须制造的,虽然有些剧情确实设计得有些唐突,但毕竟不可能很完美。
就目前剧情来说,已经给编剧和导演很大的压力了。
另外原班人马经过十八年,还能大部分找回来,这还是真的对得起观众了。
除了丁香这个角色的客观原因,基本保证了剧情合理的延续。
如果你对演员的演的角色有看法,那就说明演员演到位了,有些角色的设计本来就是故意为之的。
演出形形色色的性格,有人令人讨厌,有些令人喜悦,这是演员的本事。
总体来说能有这么多人关注,还是成功的。
看了好些天刘老根3(以下简称3),也因此又重温了刘老根1和2(以下简称1和2),逛豆瓣发现认真写刘老根剧评的并不多。
大多是吐槽。
好像自己和别人说,我写了个影评,人家问,哪个啊?
你一说刘老根就会被人笑掉大牙一样。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而且是从小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一天两集看刘老根长大的东北人。
觉得有义务写写这部剧。
首先说一下3里面消失的1和2里比较重要的角色和3新增的角色。
李丹彻底消失,剧中没有提估计是和她妈出国了。
徐迈彻底消失。
(估计是乡爱里面广坤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回不来了。
人生啊,还真是不可逆呢)药匣子(和之前1,2的戏份相比,基本就是消失了,而且目前更新到了24集还没有出现。
)(更新一下最新一期的第32集预告里药匣子终于出现了,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大家期待一下吧)二奎换了演员,目前来看基本就是客串。
韩冰客串了几个镜头还是在手机视频通话中。
丁香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出场,在此缅怀高老师,第二部最后几集真的把人看的哭的稀里哗啦。
马书记(戏里没有交代,但是根据2里面马书记的表现应该是高升了,纯属个人猜测)顾小红彻底消失,尽管2结尾里当上了总经理。
反派胡科坐牢了,冯元坐牢。
从此山庄外部矛盾基本消失。
很多人说不喜欢3的原因是因为太像乡爱了,我承认3里面冲突明显少了,矛盾冲突也从之前的内外兼有变成了纯龙泉山庄内部的故事,戏剧的张力不够。
少了很多1和2里揭露官场黑暗和讽刺不正之风的戏份。
让人觉得家长里短很琐碎,但是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这一部本山老师想表达的。
戏中其实并不缺少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反思,比如啃老给女主播刷几十万的药丸子,被表哥骗挪用公款私用的韩世信,网红公司造假的粉丝,当前社会群体中对于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冷漠,小茹和子健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刘山杏大龄剩女问题等等。
你仔细想想,这些事在自己的身边是不是好像都能找到一个影子,再或者你曾在新闻或者电视节目里不止一次的听说过。
看似烦人的药丸子,是不是你身边也会有这样一个人。
戏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觉得情节简单幼稚不靠谱的朋友,可以去琢磨盗梦空间穆赫兰道。
这部剧本身就是让人轻轻松松瘫在沙发里和家人嘻嘻哈哈看的,情节不靠谱,但是也是现实的缩影。
几率再小,它也可能真实发生。
参考墨菲定律。
消失的角色中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丁香和药匣子,要知道1和2当中很多的冲突矛盾和主线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两个角色进行的,高老师和范老师在1和2里是表现绝对是封神级别的。
强烈建议大家重温一下2里面最后几集山庄被骗后刘老根疯了那一段戏,本山老师和高老师的表演绝了。
所以3里面没有高范两位老师的重头戏可能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遗憾吧。
我们再说一下新增角色。
包括药丸子,韩世信,姗姗,小保姆,秤杆子,酒蒙子,黑化的周二牤(个人认为应该算是一个新角色了),杨树林。
药丸子这个角色褒贬不一,目前来看不喜欢的人占大多数。
不喜欢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演员老,脸上褶子多,不符合人物18岁设定。
演技不好。
人物内心阴暗,好吃懒做,不正能量,整人招数简单。
说一下我对这个人物的看法,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人物的原生家庭背景,药匣子和大辣椒老来得子,对孩子宠爱肯定是难免的。
根据后来的剧情,大辣椒说孩子爸爸和别的女人跑了,可以证实是大辣椒一个人把药丸子拉扯大,肯定更加溺爱。
再加上家里没有父亲这样一个角色,孩子的教育缺失在所难免。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因为单亲家庭教育缺失造成性格缺陷的人物,大胖,小茹,药丸子,刘子健(但是子健确实算教育的挺好)。
奇怪的是二柱子从小没有父母,双亲缺失,吃干爸家饭长大的,却是比较懂事理的。
但是二柱子性格特点里比较怯懦,再加上和大胖成家后大胖的强势,把他的性格凸显的更加明显。
这个我们在后续的分析中再说。
扯远了,回到药丸子。
通过对其原生家庭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药丸子为什么会被被宠成这个样子。
但在剧中,药丸子也展示出来有一定的艺术细胞,有一段唱京剧的戏很出彩,让我觉得后续剧情里他大概率会改邪归正,并且成为山庄扭亏为盈的台柱子。
而且目前到24集的内容中,他已经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干,好吃懒做的孩子,开始洗衣做饭,别管他是不是出于讨好他老根大爷的目的。
而且后续的戏中没有再表述他从外面买做好的饭菜来糊弄老根,也就是在暗示孩子已经开始自己动手做事了。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3里面,本山老师塑造的人物形象没有一个完全的坏人,3里面的被大家特别讨厌的药丸子和韩世信,也会有闪光点和人性中善的一面。
有的时候你了解了人物的背景和成长经历,反而觉得也有些可怜。
相信看过柯南的小伙伴们都深有感触(坏人都是迫不得已),这和第一部和第二部有很大的区别。
这一点我们之后也会找一个机会单独分析。
所以随着剧情发展,我觉得药丸子在结尾大概率会洗白。
韩世信,对于这个角色网上的评论好像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讨厌。
理由包括但不限于,表情浮夸,一笑就漏牙,不学无术,没啥能力。
其实我觉得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我们先从几段戏来分析,第一段他和姗姗聊天,说自己来山庄也是抱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决心来的,并说自己在之前也曾给过董事长刘大奎很多建议,但是都被否了,从此心灰意冷开始混日子。
第二段,同学刘英(抱歉我记不得她在这部戏里叫啥了,但是说刘英大家都知道是谁,哈哈)路过来看他,俩人在房间里的谈话,透漏出韩世信之前学习成绩不错,毕业之后也被大公司录用,但是因为他不喜欢那个行业,觉得是骗人的,所以没有去。
这说明了他这个人至少在最初心里还是有自己的坚持的。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所以这个人物我觉得后面大概率也会洗白,况且从剧中细节来看,他对姗姗的感情应该是真的,后期的预告片里还放出了他求婚的戏,作为之后刘老哥的家人,而且有韩董事长家的亲戚背景,所以韩世信洗白可能性很大。
本期就更新到这里,许久没有码字,有点累,其余的人物后面再说。
-以下是更新的内容。
姗姗,这个人物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单纯,典型的富家小姐傻白甜的形象。
目前网上的评论一般,喜欢这个角色的人不多。
这也大多是和她做的那些事有关系。
挪用公款,为了不让事情败露,私自搞串联,还把二婶从财务部整到了保洁部。
她这个角色的剧情基本就是围绕两个事,1 挪用公款,2 和韩世信谈恋爱。
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把她这个角色去掉,相应的剧情也去掉,好像对主线故事也没啥影响。
所以目前来看这个人物就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但是不排除后续的剧情中,姗姗这个角色起到重要的推动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琴标志性的表情小保姆,小琴这个角色,评价比较两极化。
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很烦。
我倾向于前者。
虽然这个角色有一些傻乎乎,一根筋,不懂变通,但是这个角色讨喜也正是这些原因,你说奇怪不奇怪。
翻译成好的说法就是,认真负责,执着。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说话慢吞吞,容易轻信别人(轻信大胖和客人的话)。
但是整体还是比较讨人喜欢的,而且她在山庄这个全员扯老婆舌的环境中,依然不瞎传瞎说,还和服务员们说,有这个时间干点活不好么。
这么正的三观,就值得有喜欢她的观众。
周二牤,这个角色很有意思,我们先看一下之前的周二牤的照片和背景
大学毕业,英语八级。
再看看3里面的周二牤
势利小人对于这个角色的理解有很多分歧,我们先说一下3这个角色是怎么来的,一种观点是就是2里面的周二牤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职场,从一个心比天高的青葱小伙,变成了一个贪污受贿狐假虎威的油腻大叔。
通过描绘周二牤的变化,折射出山庄职场的现状。
只有这种阿谀奉承的小人才能升官,也就不怪山庄会出现经营危机。
但是我的观点是,这个人物和之前的周二牤应该只是名字一样,但是应该是两个人。
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 文化水平,上一部里面的周二牤大学毕业,英语八级,这一部的周二牤我除了看见他在屋里写写字,去大奎那里拍拍马屁,没见过他干过一件实事。
各位试着回想一下,自己单位里上班时间在屋里写字的,多半是没什么文化,没什么正事干的闲人,故意一副文化人的样子。
真正有文化有能力的人,上班时间肯定在忙正事,就算想写写字练练字也是回家之后,茶余饭后陶冶一下情操。
文化这种事不是做给人看的。
2 人物性格,之前那一部的周二牤是一个正直的人,但是这一部里的周二牤完全黑化了,完全就是一个势利小人。
阿谀奉承,不给小剧团人留饭,吃回扣,故意打压张可心,到后来的偷偷进张可心屋里偷医师证,这很难让人把他和前作里的那个意气风发充满正义感的小伙联系到一起。
我承认会有这种情况,一个人的本质是好的,但是经历过十几年的不正常的职场变的内心黑暗。
但是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呢,十几年前他就当上了山庄的经理,而且按照当初山庄的发展速度,完全是存在大有可为的空间的,且当时还不是大奎一把手。
按照当初的人物性格,我觉得如果周二牤觉得在山庄施展不开拳脚,受到了束缚,以他的经验和学识,应该就会跳槽,而不是留在山庄,活成了一个自己讨厌的人。
这次就更新到这,周二牤的戏我再去重温几遍。
明后天再更。
龙泉集团各届董事会成员名单这几天忽然想总结一下山庄开业至今的各届董事会的成员,就做了上面的这个表。
根据上表,我们再看一下各董事会成员当选的次数,见下表。
刘老根作为绝对主角排名第一由此可以看出,3里面董事会前几名的成员都消失了,三次以上的成员仅剩刘老根(还退休了),张二柱。
李宝库出国,满山红做了保洁,刘二奎出国,丁小满做了保洁。
反正不是出国就是做保洁。
还真是巧了。
由此可以看出龙泉集团董事会成员里大多数都是刘韩两家的亲戚,不是的仅有几人。
我在下图中用黄色背景标注了出来。
第四届山庄出问题时董事会外人最少,只有李宝库一人
刘韩两家在历届董事会占比例的总数远远大于外人,我们用下面这个表来体会一下。
76:24所以说龙泉集团家族企业的性质一点都没有改变,2结束时顾小红来了以为会给山庄带来巨大的变化,目前来看是没有。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那个演药丸子的恶心吗?
你看这架打的,不借位,不剪辑,直接薅头发生掏,还有哪部国产剧能这么爆发演技?
这不依不饶的样,尽情释放中老年妇女的泼辣,哪部剧演员能这么放下身段?
想想以前那些所谓经典的港剧,哪部没点儿烂片的元素,还能被拿来反复的嚼,现在怎么反倒要求高了,一个个的影评家,理论家,对这失望对那失望,我对你们也挺失望的。
家乡坐落辽宁的一个普通小县城,时间回到02和03年,随着刘老根的播出,民间二人转的上行,县城里成立的几家二人转大舞台,其中的一家就在离我家50米的位置。
红红火火的开业,热热闹闹的宣传,有多热闹呢?
在剧场建筑的两侧挂着两个音响,每天放着二人转小段,我爸怕耽误我备战中考,在骂了一个月之后,和楼下几个邻居报了警,很容易就安上扰民的罪名。
真的如此热闹吗?
开业第一周门前还有车和人群,随后便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初夏的下午,抱着篮球准备去公园,坐在剧场侧面台阶上的两个人掐了手上烟,过来问我是否可以一起,他们没有球。
可以看出是剧场的演员or工作人员,路上嘴里嘟哝着剧场如何如何,具体的谈话实在回忆不起,只记得大意是在讨论下一步要去哪。
(一个初三学生被两个染着黄毛的俗称“混混儿”的人搭讪,居然没有害怕,只能说无兄弟不篮球了吧哈哈哈......)小县城的这一景象不难看出,其实东北人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无法享受二人转的,更别提付费买票了。
尽管如此,赵本山造出了不小的声势,逗起了全国各地甚至歪果仁的好奇心,从此二人转之于东北,就和京剧之于北京一样了。
回归到《刘老根》本身,在第一部第二部里,穿插着二人转小段,颇有滋味。
但在第三部中,首先说二人转的镜头少之又少,其次仅存的几段也不难听出这几位演员可能是忙于其他事业,基本功不是那么稳了。
最谜的是,大结局最后一刻,刘老根本根上台准备二胡演奏,一个音儿竟然都没出,片尾曲直接进场。
这或许是。。。
留白?
开放式结尾?
值得称赞的是本剧的价值观。
药丸子肇事,老根要拿山庄50万平事,老根出走,药匣子回国要拿50万平事;韩世信挪用公款被抓,韩冰拿600万平事。
和艰苦创业的第一部相比,再和曲折守业的第二部相比,第三部真可谓与时俱进,进场资本战,谁有钱谁更有主动权。
在农民也找风口卖货的时代,还剩下多少职业是勤勤恳恳的呢?
不论如何,观看时仍旧很温馨。
人还是那些人,大家还在一起。
时间在山杏脸上和老根肚子上留下痕迹。
不禁感叹,02,03年的父母还很年轻,一家人坐在29寸电视机前整整齐齐,爸爸在缝纫机做成茶几旁抽着烟,妈妈在热炕上烙着腰,奶奶对剧中人物时不时的指指点点和骂骂咧咧,没错,快20年了。
刚看到第六集。
刘老根3里我觉得最棒的,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的亮点,除了闫学晶,小保姆,就是老年乐团了。
特别喜欢那些老曲目,特别是第六集37分,在王大拿院里这段长达好几分钟的乐团演奏。
反复倒回去听了好几遍。
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
网易云音乐个破玩意听歌识曲半天没听出来。。。
非常感谢了……
重温了刘老根的前两部,无论剧情还是众演员表演都是优秀,而且笑料满腹。
还有经典之作的一乡之长,夜深人不静,比前2部老刘质量还要高。。
因为药匣子看第三部,虽说料到应该比不上前两部,但也没想到会烂到这个地步!!
豆瓣上的评分一向对国产货低估,但此剧分数明显虚高了!
首先根本没有剧情,更别说什么包袱笑料!
还好意思归类叫喜剧,脸皮哈挺厚。。
编剧保障老何没了,老演员也没几个了,注定了不会好看,要好看才怪。
然后一大堆新演员只有浓妆艳抹脸,根本就没演技,一个个还虚头八脑的,要剧情没剧情,要演技没演技,完全不能看!
老赵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显老!
大辣椒也老了,片头里范伟风采依旧,但字幕显示为特别出演,所以在里面的戏份肯定很少。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药匣子居然跟大辣椒离婚了,不知道人家两口子感情深?!
人家以前没儿没女都没离,更别说大辣椒还养个孩子。。
大奎发福了,山杏的裙子和妆容都比以前洋气好看了。。。
看了第一集,已弃。。
剩余看看刘老根和药匣子重聚的那幕,就够了。。
把有药匣子大辣椒刘老根的段落剪辑出来,加起来还不到20分钟,挺好!
今不如昔,新不如旧,现如今浮夸替代了淳朴和内涵,一个时代落幕了,虽然外在服道化水平提高了,但关键的编剧水平和演员质量明显却远远不如二十年前了,想想挺可悲的。
说实话,感官体验很差,完全是靠赵本山自己支撑整个剧情,消遣的是观众们的情感,剧情老套无新意不说,期待的药匣子范伟一直没有出场,剧中烦人角色颇多,药丸子、大胖、秤杆子,这是几个突出让人恶心的,还有比如说大奎管理公司让人捉摸不透,韩世信挪用公款早晚被发现,山杏小剧团都那样了为什么不开除他们,等等等等。
有的地方刚演出来就知道他后面会发生什么,剧情拖沓,注水严重,主线进度缓慢,让人忍不住快进,坑多坏人多。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不要为了黑而黑,作为一个农村人,可以让我笑得开心,看的轻松就可以。
时代在变,剧情当然也要变,1+2哟以前看过,最近和朋友又看了一遍,3我是从开播一直追着看完的,现在朋友把1+2看完了,3也块看完了,天天还不让我剧透哈哈。
以前赵本山老师的小品只有那个年代的人们体会到,那时候大部分人是农村或小镇上的,一年到头难得过年清闲,都图一个乐子,很多人说他的小品低俗不好,我就想不通,简单的快乐不好吗,非要看一个小品,然后去思考一下他的内涵然后再开怀大笑?
不好意思那会的人没那些闲工夫,能让人开心就是好的。
大数据实话实说,那会多少人是等他的小品过年的,春晚直播,下面观众开怀大笑,都不顾形象的笑最能真是反应小品好不好。
连续十几年的小品王不是白拿的,如果有黑幕能连续十几年?
真的搞笑。
说刘老根3不好看,没人逼你。
不要为了黑而黑,乡爱能拍12部,如果没人喜欢,没有收视率会拍吗。
我是山西人,就喜欢他们这种不需要过脑子就让人开心的轻喜剧。
很多人说电视剧三观不正,大奎二奎不孝顺吗,大胖刀子嘴豆腐心,其实本质也不坏,乡爱和老根包括马大帅,哪部剧的人物刻画不形象?
而且这些人物现实中多的你数不清,时代在变,政治在变,人也在变。
以前的拍的很现实,现在的难道就不现实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剧情人物跟着自己走,可是导演也只是一个人,不能满足所有人。
骂的人和喜欢的一半一半,有骂的才会有热搜哈哈,我是忠实粉,不是不喜欢人骂,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只是比较讨厌那种无脑黑,更厌恶一边笑着看,一边又一直黑的。
不好看可以不看,为什么还要生气的看呢,不喜欢就不要关注他,直接忽略不行吗,给自己找难受😔何必这么作践自己呢。
我是忠实粉我喜欢,我天天关注,有人无脑黑,我就想反驳下。
无脑黑的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要关注。
这就是传说中的自欺欺人吗。
我相信,这部电视剧评分不会高,无数人会说他低俗,恶趣味。刚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连看六集发现这是一部很不错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剧中人物所有让你一眼看出来的故意制造的尴尬的矛盾,不就是映射了现实中的你始终不敢承认的龌龊和蝇营狗苟吗?
大奎的演技什么时候这么僵硬这么水了???第一集完全靠本山大叔的节奏演技撑下来的,真的跟光环无关,本山大叔大师就是大师,感觉在剧里发挥完全高一个层次,徒弟们不争气啊,还是期待范伟出场,这才是王炸组合。
我不管
烂。。。。。。。。。。。。。。
特别生活化的演出,挺好,当代电视剧,太生活化就是纪录片了,稍微带演技演出来生活化感觉就是一部合格的电视剧了
前八集看下来就是一部《寄生虫》,老根的家人、朋友、邻居、员工都在展现劣根性,拼命吸干老根每一滴血。这部完全没了第一部的大格局,情怀+1分吧
除了本山大叔,没什么看头,这个药丸子选的,真是,要说不是刘老根的私生子,我也不信,都长成那样了,一身毛病,还能做主角,最让人受不了的,大结局竟是刘老根大舞台的汇报演出
2022021《刘老根3》在第三部中刘老根又一次受刺激,深刻体会到了不作死就不会死,有点意思但是又有点无聊。还算可以吧。
赵本山真的很会演,走丢那段演得太好了。里面演员都是二人转演员吗?真的都很会,感觉本色出演了。这剧编剧真瑕不掩瑜,拉踩乡村爱情加戏咖十个等级。范伟作为最大的宣传噱头倒是有点小失望,难道因为篇幅太短的缘故。
从32集刘老根发疯开始,剧情才算正式进入了高潮,演员的演技也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可是时代终究是变了,以前的老根想疯能踏踏实实的疯,现在就算疯了,也得抓住片刻的清醒去歌颂祖国的伟大。ps.盼范伟的朋友,不要抱太大希望,匣子还是匣子,可是葫芦里卖的早就不是那个药了。唏嘘呀。
三星全部送给范伟。除了范伟,其他人演的是啥玩意儿……
能看见本山大叔主演的电视剧不容易,先给三星吧,光凭赵本山一个人再烂我估计也值3星!药丸子刚出来的时候挺可恨,觉得这人怎么这么遭人烦,可是细想一下,尤其在现在的东北,药丸子这样的人太多了,一个小年轻,头一天还是基层员工,第二天突然在董事长身边天天一起转了,董事长也有董事长的苦衷,这就是现实!
十分想念赵本山。剧中矛盾冲突合理不唐突,本山和匣子演技如入无人之境,整挺好,就是结尾感觉着急了点
喜欢本山大叔。光是冲着本山大叔必须满分。《刘老根》时隔17年终于回归。一二部上映的时候还是我的童年,总不禁跟《乡村爱情》做比较,总感觉是《乡村爱情》的电影。作为一个东北人喜欢这类题材的电视剧。终于能听到王长贵正常语速说话,黄世友那个说话腔调真的是……感觉这里面的村民处于正常智商,《乡村爱情》总是在装疯卖傻。
本身不值这个分,但情怀在这,没办法公正
太搞笑了这个剧,最近的快乐源泉哈哈哈,本山大叔演的真是自然又好笑
离开了何庆魁、范伟这两个灵魂的刘老根,独木难成林了
我可能是个老娘们儿,就喜欢看这种嘴碎没营养的(和想见你一起追的)
40/100。补标
别总想把大萝卜吃出肉味,就别费劲了,况且,生活中也需要萝卜白菜来调剂。茶余饭后手里的活不用停,剧就在一旁放着你听着,赶上有趣了就撩一眼,乡村爱情和刘老根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乐,何必犯轴在这里去找多少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