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暑假,说是恐怖片的话,最热门的应该说是《京城81号》,说是突破国产恐怖片,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更优秀的《死亡派对》。
前半部分,看到这部电影,围绕着这个死亡游戏,当时觉得这部电影很一般。
进入死亡游戏的过程有些扯,死亡游戏竟然是在一个溶洞中进行的!
这个场景不得不说是十分出人意料的。
还有过程编排,烟雾等等,看到这里,真的觉得是在扯淡!
跟国产恐怖片一样。
不过接着看下去,才发现这只是个游戏,为了刺探出人的心理。
揭秘的环节真的很不一般。
冷静犀利的心理咨询师jenny,内心有秘密的单身妈妈,这些人物的设定真的很不一般。
……直到最后的结局出来之前,我还以为jenny放过了单身妈妈,jenny很有人情味,心里偷偷的为jenny点了一个赞。
大多数的惊悚片总是与情感连接的比较好,心理、精神分裂症这种元素也常常出现在惊悚片中。
我觉得惊悚片的点睛之笔就是在于结尾。
像是《第六感》,这个结局确实出人意料,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还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感慨,对于优秀的结局,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再来说说这部电影的结尾,真的很赞。
以袁咏仪最后望向大海的画面作为电影的终结,观众总是喜欢好的结局,这个画面无非是令人感动的,是一种母亲对于孩子的爱。
但是在这部电影中,这个画面无疑显示的是一种悲情、一种悲剧。
就来说说真相揭秘的环节,真相很好很意外,我认为是与《第六感》的结局是不相上下的。
揭秘真相的环节也是紧紧相扣,扣人心弦。
最后的真相的确令人潸然泪下。
让人感到很哀伤。
我觉得惊悚片感人的原因就是在于感情。
这部电影的感情也很到位。
妈妈对女儿的感情毋庸置疑是本片贯穿始终的一种感情。
还有夫妻之间的感情,相互了解,彼此理解彼此。
在妻子有危难的时候,丈夫挺身而出说谎来保护妻子。
”我是骗子“。
这种爱超越了生死,超越了自私的人性,令人感慨万千。
丈夫是警察,看见杀人挺身而出。
真是个好男人!女儿对母亲的感情朦朦胧胧,这我觉得这也很关键。
再来谈谈演员的演技。
我觉得都很优秀。
袁咏仪的演技大爆发。
每个眼神都令人心碎。
最后来谈谈社会问题,是否应该安乐死?
对于一个瘫痪的丈夫,这个家庭是很悲惨的。
医生不同意安乐死,妻子杀死丈夫也是没有办法,现实就是现实。
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许的。
丈夫的死亡,也许可以换来好的生活条件。
不过,看一眼现实中,霍金作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之一,却只能终身坐在轮椅上,依旧可以搞他的研究,照样好好活着,还有好几个孩子。
这部电影中,丈夫是警察,维护正义是他的使命,坐在轮椅上只会令他感到痛苦。
唯一可走的路就是,自杀。
我觉得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有很多。
在现实中,对于不能实现愿望的这些人,不仅仅要奖励表扬他的见义勇为,更要给他希望,给他一条路让他实现自身的价值。
《死亡派对》,在影片结尾海伦对着空椅子打手语的时候确实看哭了。。。
不过影片过程中有几个问题没有写清楚,第一萌萌是谁?
撕掉脸上的假面具似乎有一定的原因。
第二,派对里的凶手到底是谁?
如果我能对影片提些建议,有几点,第一,可以在派对的最后,让凶手出现,海伦会发现是另一个自己。
第二,思思确实是和审讯室里的内女的是俩人。
在审讯室蜷缩的时候,也就是告知无罪的时候,已经被人打完能够进入梦里的针了,可以让海伦永远活在梦里,和自己梦境里的女儿在一起。
第三,可以用国外的惯用手法,例如片头就是一个女人在海边的背影,和结局强烈呼应,震撼效果似乎会更强烈。
第四,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可以在派对里出现一些,女主会觉得奇怪,等揭开谜底的时候观众也会惊叹。
四个小想法。
不过在梦境里思思会说话,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这种处理还是很好的。
总体来说,作为国产电影,不说成熟,能拍出这种感觉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看完全片会发现,整部影片就这么几个人,并没有赘述一些多余的人物。
这种亲情类的“延时性”的电影,国外似乎不多。
很难得国产影片有如此的手笔,而且也是很难找到需要看第二遍的国产片儿。
不过情节给观众的“窗户纸”还不是很厚,在最后确实给人很意外。
给四分儿还是很推荐的。
悬疑片,以为会有点恐怖,其实只是暴血的画面太多而已。
很明显的精神疾病题材,题材挺好,但败在没落到一个更出彩的团队手上,拍得有点作。
前面所谓的“死亡派对”就跟流水账一样,水过无痕,一声枪响倒一个,一声枪响再倒一个,就等倒完看结局。
原来彩蛋在最后,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估计一切铺垫就为这一个镜头吧,真相确实有点令人意外,只是前面都太扯了。
除了男女主角和两个时期的小女孩以及医生外,其他人的设定都觉得很不明确。
第一次看高圣远的戏,若在之前,对他也不会有什么印象,但人家现在有个头衔——周迅老公。
此外,无感。
静下心来回想昨晚的电影《死亡派对》,还是小有兴奋,有必要对它谈谈心…既然已经要下线了,那我剧透也没什么顾虑,首先抛开一些不足之处,总体感受整部影片相当精彩,这不是让我看到曙光的一部国产电影,而是一次诚挚的突破。
剧情9.0分:剧情没缺点,可延伸性很高。
导演选择了保守,并没有妄想提高层次,这很正确。
标注86分钟的电影,实际上不足79分钟,相信一定有人会中途离场,因为影片前半部分不伦不类,逻辑上存在问题,甚至还有bug,加上渣一样的片名,自然会让观众有些受不了,但后一半却完美环扣上述的一切。
这不是一个简单为了讲故事而拍摄的影片,它在完整性极高的状态下,也给了观众感动的理由。
表演7.0分:人性刻画大多是由剧情来完成的,这也就规避了演员功底的不足,袁咏仪的表演还是非常到位的,配合小女孩的出镜,弥补了所有调度上的不恰当;其它演员很认真,但也只是认真,并没有什么突破性。
技术6.5分 创意8.0分 完成度9.0分反思:为了释放爱人的痛苦,一刻间就决定忍受一生的缠怨,她标示一种可以触到的情感。
一个镜像化的女儿牵引她走入一间只属于自己的监牢……被感情俘虏的人,当今社会更是比比皆是,而因为碎片化的记忆就决然对一个人产生仇恨,也是让这些把自己束缚在个人世界里,却又不能自拔的归根之源。
沒有機會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因為在國外的原因。
也不知道電影是什麼時候上映的,只是在用筆記本隨便亂搜的時候搜到了。
其實不是第一次在網上看到這部電影,但因為一直對驚悚片抱有非萬不得已不去看的原則。
今天偶然來了性質,點開來看,之前只是看了一下演員陣容和簡介。
因為簡介寫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一直到看的時候都沒明白是什麼。
電影沒有過多的血腥場面,也沒有陰暗的背景樂襯托。
袁詠儀扮演的海倫,一直再做一個旁觀者。
看著別人爭執、殘殺。
好像只要自己和孩子足夠平安,就沒有問題。
真正算是爆發,應該就是在思思死了以後。
這個母親做出了她本不會做,也不敢做的舉動。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警方事隔多年會重新調查這個案子,為什麼珍妮對海倫有一種莫名的敵意?
為什麼會在無情拒絕海倫的請求后,又反悔。
但最後的時候,珍妮離開,回想“思思”與海倫還有丹尼曾經的生活。
我還是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想過很多,甚至最離譜的都想過,卻又否決了。
直到看到海倫旁邊本該有思思的椅子是空的。
而海倫將帽子摘下來,不複之前的年輕。
見證歲月的白頭發、皺紋。
那一刻我的眼淚真的止不住流出來,好像心底最柔軟的一個地方被觸碰到。
海倫繼續活在那個自己為自己營造的美好世界中,而真正的“思思”也已經原諒了自己。
即使她不知道真相,也足夠了。
當我們擁有時,總會想得到別的。
但真正失去了,才會後悔曾經沒有珍惜。
海倫在乎的是她現在所有的,或許她明白這一切不過是自己的幻想,可她寧願留住這一刻的快樂美好。
贴着惊悚悬疑的标签,上演的却是亲情至上的戏码,真的是很让人出乎意料。
刚开始的一场心理测试,让整个角色混乱的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当中,随着故事的递进,才明白是一个有关于亲情的点,导演并没有用悬疑片中惯有的倒叙方式让观众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故事的发展,而让真正想表达的思想显现出来,其实这样的方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把握不好,会误导观众,让观众对影片的脉络不够清晰,这样也会影响影片所表达的中心内容。
《死亡派对》在最后辛海伦在海边,黄昏时刻,摘下帽子的那一瞬间,才揭示了所有问题的答案,而并不像有些剧情,演到一半,或者大半段的时候,就已然猜出了结尾。
看过之后,虽然从过瘾,而后到深沉,那是因为大家不免都会陷入思考中,辛海伦面对深爱的丈夫,不得已杀死他,而后疯癫,爱护女儿,却无法照料,深陷自责又愧疚中。
这一系列的问题,孰错孰对?
带来的后果,惹来的争议,让在世的人们都不得好过。
其实有时候,真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是重要,也不能作为判断对错是非的唯一标准,法理不外乎人情。
说实话,看见这个名字,我都没有寄太大期望,最终还是难挡袁咏仪的诱惑,没有逃过被折磨的恶运。
原以为大不了是一个国产类型的血腥惊悚片而已,没想到却跑题这么多,根本是一部刑侦片。
片子架构很混乱,全片是中英文混搭,一会儿说英文,一会儿又说中文,故事场景是设定在国外,虽然是外籍华人导演,但也没必要中英文一起上阵啊,难免会让人有种贴标签的怀疑,既然打算专注国产电影的创作,那就入乡随俗,没必要标新立异。
故事情节很空洞,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弄个时尚前卫的大噱头--- 密室心理疗法,看起来很高深的样子,用脑电波游戏放空大脑,刺探记忆,寻找真相。
说白了,就是让人做一场梦,然后根据梦到的东西来判断对错,有点象《盗梦空间》,不错,在这部片子里你能看《生化危机》《催眠大师》《电锯惊魂》里的各种相似情节,七零八落的拼凑在一起,故弄玄虚的用高深表情和故事包袱来布置玄疑,一群人穿着各种精心剪裁过的的大红衣服挤在不到10平米的山洞角落里,自相残杀,然后镜头切到一个类似病房的小屋子里,熊乃瑾和袁咏仪开始了你来我往的心理战争,熊乃瑾作为一个协助调查案件的心理医生想尽办法让谋杀了自己丈夫的袁咏仪承认罪行,其间不惜用袁咏仪的孩子作为筹码进行威胁,最终,袁咏仪通过回忆详细的述说了自己为什么要杀死丈夫。
一般,故事到这应该就收尾了,心理医生利用梦境破了谋杀亲夫案,至少可以成功算做一个玄疑片。
但是,其实不然,我不得不说另一个文不对题的设计,使一部刑侦片成功的逆转为了亲情片。
结局用时光交错的片断剪接,告诉我们袁咏仪已经是个老人了,再用父亲的主治医生和熊乃瑾对话的方式告诉我们,刚才看到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测试,测试一个母亲的爱,原来熊乃瑾是袁咏仪的女儿,母亲因为失去丈夫而被诊断为精神分裂,她在6岁时被迫送去了孤儿院,熊不能理解母亲杀死全身瘫痪的父亲的行为,无法接受母亲的做法,对母亲心存芥蒂。
主冶医生告诉她,其实她的母亲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在那个世界里,女儿永远只有6岁,在那个世界里,母亲一直对她呵护有加。
这个逆转和前面的梦有关系吗?
前面的梦和心理调查一直在强调袁咏仪杀了自己已无法自理生活的丈夫,充其量只是解释了她为什么要杀死丈夫,但是和对女儿的爱又有什么牵连?
感觉这两个点就象油和水,虽然都是液体,却怎么也不能融到一起,做什么事都需在先付出才有收获。
小成本大收获不是没有先例,但仅用一间类似手术室的房子,和无法对接的煽情桥段拼凑,的确让人有点不满。
首先中国能排除这样的好电影让我赞叹,最后只剩下一种感动,不是唐山大地震的那种做作,类似于雨果的悲惨世界。
她放弃了对你肉体的占领,直接进攻你的心灵,不是泪流满面的感觉,而是你想哭却哭不出来。
当然了肯定没有国外那种电影的震撼,毕竟她才刚刚起步。
往大了说,是中国的肖申克的救赎也不为过。
我点评之前,首先我表示对导演和演员的尊重,拍一部电影很辛苦,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溶洞里面演员脸上都抹上了很多的血,这点化妆技巧还是值得肯定;以下吐槽:1.电影切入很牵强,就说女猪脚怀孕的时候和老公在车库地下室准备走了,遇到一起枪杀案,从开始到结束都给不到观众一个答案,只是带着观众很牵强的切入为什么会营造这个剧情,导演选择了直接告诉我们目的,过程很敷衍;2.剧情细想,其实很好,可惜导演太烂,特别是前面在溶洞里面的剧情,前几次的枪声响起之前的迷雾特效和被枪杀那瞬间的镜头拉扯的那么的遥远,艹,真的很想睡觉!
因为我知道下一个人死之前会有迷雾,镜头会扯得老远,导演,这里你真的好失败。
3.这叫悬疑片吗?
作为一部悬疑片,身为观众的我没有兴趣去发掘下面的剧情,虽然后对面的女孩是她女儿,这点让我有点吃惊,但这想想,完全就是杀马特,这剧情构思和之前的笔仙那些恐怖片有啥不一样?
女猪脚最后得了精神分裂;这完全是作为观众的感受,没有其他的;最后,我还是很尊重导演和演员的努力,让我投入了一张电影票,让我在电影声音环绕的过程中睡着,秒睡,最后还是要离场了被人叫醒;希望可以拿回成本吧。。。
贴着惊悚悬疑的标签,上演的却是亲情至上的戏码,真的是很让人出乎意料。
刚开始的一场心理测试,让整个角色混乱的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当中,随着故事的递进,才明白是一个有关于亲情的点,导演并没有用悬疑片中惯有的倒叙方式让观众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故事的发展,而让真正想表达的思想显现出来,其实这样的方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把握不好,会误导观众,让观众对影片的脉络不够清晰,这样也会影响影片所表达的中心内容。
《死亡派对》在最后辛海伦在海边,黄昏时刻,摘下帽子的那一瞬间,才揭示了所有问题的答案,而并不像有些剧情,演到一半,或者大半段的时候,就已然猜出了结尾。
看过之后,虽然从过瘾,而后到深沉,那是因为大家不免都会陷入思考中,辛海伦面对深爱的丈夫,不得已杀死他,而后疯癫,爱护女儿,却无法照料,深陷自责又愧疚中。
这一系列的问题,孰错孰对?
带来的后果,惹来的争议,让在世的人们都不得好过。
其实有时候,真相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即使是重要,也不能作为判断对错是非的唯一标准,法理不外乎人情。
4星诚意之作,给5星是用来打一下豆瓣2B青年的脸的.
熊奶妈不要出来了,行不行
熊乃瑾真的太丑了 完全看不下去因为她这张脸 袁咏仪也不知道在干嘛 而且弄些英文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开头和生化危机一模一样 模仿了很多国外的恐怖片却还无一是处
疑问是电影的名字和主旨不符啊!电影还是不错啦
还可以吧。别看见国产片就骂,这个我觉得还不错。给结尾的音乐点赞。多给一星鼓励。
国产良心之作,多给半颗星
在这个无反转不精彩的时代,编剧们都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把荧幕前的观众玩弄于鼓掌之中而乐此不疲。杂糅的东西太多,只有结尾确确实实融化我了。
值得鼓励
不会拍的导演的片子就会这样。哪里都很弱。
特别洋气的国产悬疑片,剧情一直在峰回路转,其实死亡派对不过是引出故事的一个前提而已,最主要的故事不是这个,结尾的反转耐人寻味,蛮喜欢这种构思。
感觉比催眠大师强!
好像是第一次看袁咏仪的电影噢
在国产悬疑、惊悚类型片普遍低能、弱智的情况下,该片算得上及格水准的作品。心理实验、精神分析等元素在影片中虽然给人来自异星之感(影片故事发生地设在海外),但布局、设计得还不错。就叙事和剪辑而言,略显生涩,不如《催眠大师》。周公子的老公高圣远的表演有点例外,美式风格。
被结尾的那句话感动到了
在中影看的,看开头基本能猜到结尾的走向。不过感觉名字起坏了,目测要少赚很多钱吖, 熊乃瑾的嘴是亮点。周迅老公打酱油,全片人物性格刻画一般,仅仅是叙事。导致人物不突出, 导致整体格局上不去。其他还好。结局有点草率了,完全可以更好,档次更高。3.6分。
优秀的小成本国产悬疑片,无人生还模式+精神分裂,有点像致命ID,可惜煽情的片段过多,观感一般
昨天看了一个试映场,看到结尾被惊到了。看这种片子的感受非常类似《第六感》或者是《致命ID》,结局很结实的一个大逆转。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特别是近年作品稀少的袁咏仪,表演可以说得上是爆发了一下。周迅老公高圣远在片子里的扮相还是蛮帅的,可惜他...(在此就不剧透了),很期待这个导演下部片
??
袁咏仪演得不错。
构思不错,但是差了点什么,但是我还是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