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过是枚棋子,黑棋。
因着特殊的童年和成长历程,在法律之外的世界经营着自己的“王国”。
她也不过是枚棋子,白棋。
职业注定了她的道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改变,只能是他的对立面。
他们,不过是命运的两枚棋子,各有一早就注定的轨迹,气场强盛,疏离又紧密,不被影响和改变。
夜色璀璨下的桥上静谧又安宁,听到他的再一次深情表白后,她在流光飞舞中转身。
他紧紧抱住她,说。
曾经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真坚持不下去了。
现在,不同了,静雯,有你在,一切都不同了。
王志文在说这句话时,语调是神情的,眼神是深远的,表情是,落寞的。
也许是因为,尽管他多么地深爱此时此刻在他怀中的这个女人, 我从来没有这样对待一个女人,我想接近你,又害怕。
请让我们彼此坦诚,这样无论工作还是感情,都能融合的更好。
静雯,我喜欢你。
但是,来自童年深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经验,和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告诉他的却是,这个女人有可能是个警察。
提防。
提防。
提防。
提防。
提防。
提防。
在郭小鹏心里,这个词,应该出现过多少次。
而,蒋雯丽,这个警方的卧底,在面对两次危机情况需要出走时,一遍又一遍地问郭小鹏,真的要走吗,真的要走吗。
她的眼中,满含泪水。
警察和毒枭,什么时候能够共存过。
我一直在想,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汪静雯是爱上郭小鹏的;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汪静雯希望自己不是警察,随着郭小鹏远走高飞的。
海岸边,面对来势汹汹,已经对她充满怀疑的郭小鹏,她说, 坦白说,有那么一瞬间,我是对你动过心的。
但你这个人的内心实在太阴暗了。
让人无法看清。
能够被看清,他就不是郭小鹏了。
化学博士出身的他不仅贩毒、运毒,还亲自大规模制造冰毒,且数量以吨计。
而法律明确规定,制造,贩卖冰毒五十克以上的,都是死刑或无期徒刑。
郭小鹏能不明白这一点吗?
他当然明白。
就在他们的感情突飞猛进之后,他把汪静雯带入自己秘密实验室,面对汪静雯“你不怕法律制裁”时的疑问时。
他说,一切都在计划中。
这是一个成长于精神虐待家庭的孩子,在日复一日的被侮辱和被损害之后,典型的防卫策略。
你必须把一切后路都安排好,才能万无一失。
他是聪明的,否则不可能一路顺利读到化学博士,把海州药业打理得有声有色,还成功把业务拓展到国际毒品市场,并吸引到东南亚的大毒枭,主动前来与其合作。
他是聪明的,即便在怀疑深爱的女人是警察时,在利益和感情之间,仍然保持了高度的警惕。
他的不聪明,仅仅在于,如何能够在明明已经知道这个女人曾经读过警校的情况下,还对她欲罢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样的一个男人,至始至终,他都在和自己搏斗。
也许,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完全信任过那个他深爱的警察,汪静雯。
他在赌博。
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未来赌。
他告诉这个女警察,自己生产冰毒的秘密,还带他去见大客户——东南亚大毒枭G先生;他在危机关头,留给她国外银行户口的密码;他在临走时,告诉她各国大毒枭的联系方式。
他在赌。
虽然这赌,也带有了欺诈成分。
他赌,这个女人,最后一定会跟他走;他赌,她会放弃警察身份,和他远走高飞。
他的母亲,那个上世纪的越剧名伶,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说,小鹏,因为家庭的关系,你的心灵从小就生活在黑暗之中。
你需要一个女人,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让你彻底放松下来。
这个女人来了。
汪静雯。
她带给郭小鹏前所未有的感受。
他说,实话上来讲,静雯,在感情上,我对你是有依赖性的。
这个女人来了,从一开始,目的却是要把他送上死刑台。
他知道她的目的,只知道自己爱上了她。
于是,像所有陷入爱河的男人一样,他开始患得患失、怀疑、生气、吃醋、小心翼翼、忐忑不安。
但他毕竟是郭小鹏,所以即便在下了最后赌注时,还是始终不忘本能的自我保护。
海边。
当数吨冰毒运上船只,即将彻底离开海州这个带给他无数童年阴影的城市,开往光明灿烂的未来时,她,汪静雯,拔出了枪支。
他慢慢回头,你,果然是警察。
果然是警察。
果然。
果然。
果然啊果然。
果然啊果然。
赌徒压错砝码后的失望,瞬间转变为恼怒。
你以为,我完全信任你吗。
你以为,我给你的商务通里,真的装的是国外银行户口吗。
那个,是起爆装置。
引爆装置,是我手里这个商务通。
他说,静雯,跟我走。
我们到国外,永远不再回来。
他说,静雯,跟我走。
我们到国外,永远不再回来。
我一直希望你跟我走。
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汪静雯能说,好,我跟你走。
我放弃这个职业。
我却不是编剧。
所有的故事都要结束。
所有的感情,却未必都会马上尘埃落定。
他逃亡,伪造自杀现场。
她,立刻履行职责,马上辨别出是假的,带领同事四处寻找他的下落。
以她对他的了解,怎么会找不到他。
以她对他的观察,怎么可能抓捕不了他。
但是,她是真的希望找得到呢,还是希望找不到?
终于守株待兔将他捕获那一瞬间,她的心里,有没有过一丝不舍?
监狱里最后的相会。
郭小鹏11分钟的独白。
这绝对是震撼人心的片段。
经典。
N年前的一天,尚未满20岁,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动荡之中的我,就是被这最后一幕震撼。
每天晚上看完后,白天又追重播。
在NNN年后的今天,第N次复看,仍然良久无语。
郭小鹏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20岁以前就已经形成了。
他说,我要见鲁晓飞警官。
带着似笑非笑的漩涡。
诡异得很。
此时,身份太过于落差,他只能在囚室里席地而坐。
而她,这个他曾经深爱的汪静雯,不,现在是鲁晓飞警官,隔着一排栅栏,正高坐于几米之外的红色椅子上——在身后两位警察的监视之下。
他们的故事,消失在尘世中,轨迹全无。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在这场势均力敌的交缠纠葛中,他们甚至没有一个真心的拥抱,一次毫无防备的握手。
仅仅有的,不过是两次若有若无。
第一次,他刚开始质疑她的身份,出其不意地把她带到自己家那扇巨大的镜子面前,直视她的眼睛,逼问她的身份之前,那个蜻蜓点水的拥抱。
几秒,仅仅只有几秒。
还有一次,他不再怀疑她是卧底,两人冰释前嫌、误会消弭。
她起身要去工作,他拉住她的手,说。
静雯,跟我一起吃饭好吗。
她回头温柔地笑,不行,我晚上有约了。
他竟然带了撒娇的口气:那就推掉嘛。
她又是微微的宽容的一笑,那好吧。
他的笑容,就已经幸福溢满全身。
多么绝无仅有。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故事。
贩毒分子本应是罪大恶极,但王志文的塑造,让人无论如何都对这个毒贩恨不起来。
把坏人演成了让观众爱上了的“好人”,演员应该也未曾预料到的吧?
只是,不知道,假如同样的故事拍成美剧,还会不会是同样的结局?
也许,也许,也许。
郭小鹏不必死,就能和汪静雯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andy和red,从此过着自由的生活。
郭小鹏说的“一周后此时,我们在加勒比海看风景”的愿望,就不会是南柯一梦了。
无需从头,也无需收拾旧河山,他们就已经能相守,永生。
今天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内心的五味杂陈交织在一起,让我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整部剧就像一首催人泪下的诗,它很美,美得让你辨不清真假是非,亦或者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真假是非。
那灯红酒绿的世界,那嘈嘈杂杂的世界,那恩恩怨怨的世界是多么地令我们沉醉,我们在其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不断地碰撞出火花,就像演绎着一部精彩的电影。
而这部电影,是一个没有主角的电影,一个没有结局的电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什么时候结束,更恰当的比喻,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
在剧情的进行中,在剧中人物的忙碌穿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匆忙,然而我们并不是很明白我们为什么而匆忙,若要概括,除非一点执念而已,正是因为这点执念,组成了我们这个复杂的人类世界,并由此衍生出了诸如正义、邪恶、美、丑的概念,这些概念的交织,最终形成了“矛盾”。
剧末王志文的一段独白道出了人与世界的相辅相成的作用:人组成了世界,世界造就了人,而世界又是多面的,因此造就的人同样也是多面的,我们无法判断这个世界的存在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只能确定:世界这团永恒燃烧的火在没有熄灭之前,矛盾也从不会熄灭。
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本。
特别糙,特别生硬,漏洞非常多。
作为一部严肃的悬疑/犯罪类影片,它却剧情荒谬可笑到能让人伏案大笑。
问题一,编剧特别爱拽文讲典故,以显示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就导致主角和配角们,个个像行走的《故事会》,开口一定要先讲个故事或典故,不然不会说人话。
纵使听王志文的台词是一种享受,但到了后期,弹幕也齐刷刷地哀求: 又来了,又来了,我求求你闭嘴吧,别装逼了。
问题二,虽然是以反派为主角,但对正派人物(即警察)的塑造十分失败,导致观众纷纷同情罪犯,对警察的付出和苦难无法代入。
尤其支队长建新这个角色的设定,完全看不出优秀警察的聪慧和果敢。
好几次莫名其妙的闪现出现;像流氓似的一阵风来一阵风走,动机意义不明;愚蠢固执的不听劝不听指挥,怼领导;愚蠢地吃飞醋…… 这种角色设定和塑造,到影片结尾,观众怎么能代入他和女主的感情戏?
怎么感受到缉毒民警为事业放弃个人感情的崇高和伟大?
这戏真的全靠一干演员们的演技撑下来的,不然没法看。
男主是王志文演的,自然不必多说。
其实前期这个角色的情节设定还是有些单薄的,但王志文通过一系列面部表情和细微眼神,将其丰富立体化了,非常厉害。
最后一集的死亡独白,拉高了这部剧的逼格。
郭小鹏这个人物,也最终完美了。
女主是蒋雯丽演的,我只能说勉强及格。
她的设定是隐藏在阴狠大毒枭身边的卧底,却给我的感觉就是个都市丽人,职业女性。
丝毫没感受到她的压力和紧张,以及她对大毒枭情感的逐渐升温,以及最终的克制和清醒。
当然也有情节设置的问题,导致女主的卧底行动在观众看来一直是莫名其妙,因为它漏洞多到看起来就是阳谋:我就是卧底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女性角色塑造好的,一个是田海蓉饰演的刘眉,还有向梅老师饰演的男主妈妈。
刘眉这个角色,是最立体丰富的女性角色了。
她文化程度不高,看起来很媚俗,愚蠢,爱争风吃醋。
但她又聪明果敢,敢独身一人去新疆谈合同。
她对男主的感情执念也非常深,已经达到病态扭曲的地步,生死相随。
向梅老师和男主生死告别那场戏真是经典啊,让人领略到什么叫棋逢对手。
对了,这剧的后期也有严重问题,节奏剪的稀碎,简直到了莫名其妙的地步。
配乐也是,要么一首曲子从头配到尾,要么突然插几句。
好像有个精神错乱的乐队在现场演奏,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突然来一出。
被它高逼格的表面骗了。
要不是王志文最后一集那段十分钟的个人独白表演,我觉得3分都多。
怎么说了,这部片的许多人物塑造的令人很失望,郭小鹏大毒枭感觉在剧情里就是一个笑话,面对汪静雯智商基本不在线,前期一大半的剧情都在想着如何泡妞去了,后面发现身份有那么大的疑点反而更信任她了,这是自负还是愚蠢了。
另外在这部剧中,我很难看看出郭小鹏有什么个人魅力,更看不出有什么情义,除了对他母亲和汪静雯之外,他对其他人不可谓不冷漠。
林小亮他亲弟弟和他情人刘眉在他心中只是工具人,你很难想象一个大毒枭还需要让自己最亲近的去干这些又威胁又跑腿的活。
还有郭小鹏在剧中动不动就讲故事,说教,这只能体现出他的高傲和对他人的蔑视。
自以为懂人心,结果身边藏了两个大内鬼,可笑。
还有他与G先生接触的那一幕,本来可以设计得很精彩的,结果我只能看到郭小鹏的愚蠢,自大。
关于李新建和汪静雯,又是这部剧设计得一个很大败笔,汪静雯在这部剧中似乎拥有了一个强大的buff,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死掉,而且这个角色又是依托于郭小鹏存在的,没有自己的魅力。
李新建这个角色,感觉就像个无赖警察,前面一大半剧情都在跟在汪静雯后面,更狗屁膏药似的,难道刑警工作这么闲嘛。
关于杨春和刘眉这是这部剧中为数不多人物塑造出众的角色了,特别是与郭小鹏相比,这两人的情义格外令人动容,而郭小鹏在某种意义更像是一个有着恋母情结的,情感扭曲的疯子。
关于剧情,漏洞太多了,各种不合理。
1.查知汪静雯在北京的经历,这一点尤其离谱,当得知汪静雯从今在警察学院读过书,后来突然消失了,如今又换了一个新的身份出现在你公司里,而且你公司又在背地里制毒,这不是间谍这是什么,高智商,毒枭,这么明显都看不出。
其次,作为一个贩毒集团,一个大毒枭,手里的武装就这,就刘眉,他弟弟林小亮和段强怎么活到现在的。
段强还是本地的以前警局的,心可真大,不会在金三角或者其他地方雇一些武装力量嘛? 还有金三角大毒枭,他作飞机来香港逛街啊,还做飞机,这不是自投罗网嘛,来拿一个东西,大毒枭亲自拿,还做飞机,汪静雯的身份都暴露出来了,还这么玩,实在想不通。
走私贩毒的,非要只身一人做飞机,找死,想不通。
毒品交货那一幕尤为智障,我不知道是谁给的汪静雯勇气一个人面对四五个毒贩敢表明自己警察身份的,最离谱的是,四五个毒贩,打不死两个拿手枪的,这是在搞笑是吧,扫都扫死了。
这么一个掌握你们这么多秘密的卧底警察竟然没有被打死,想不通。。
这样的剧情漏洞真的还有很多,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我之前有看过天道,对王志文抱有期待,我真的很难坚持把这部剧看完。
当然看完这部剧我也明白了剧本和演员是相互成全的,就比如这部剧,郭小鹏这个角色,我真的很难喜欢。
总的来说,这部剧故事大纲可以,但剧情太烂,本来可以往深,往厚的方向去拍,结果去拍的如此浅薄,不知道是编剧不行,还是编剧认为观众智商不行。
不管剧情,我更想看见汪静雯给他一点点温情,一点救赎。
汪静雯除了办案的需要,她对郭小鹏有深入的了解,也愿意去接近,对他的某些品质有倾心,也在瞬间动过心。
她一直在疑问为什么高学历高智商的精英为什么会到这一步,我想她最后是有答案的。
所以如果在最后给郭小鹏一点温情,不要让他对这个世界带着绝望离开,会不会更好。
就算结局无法改变,也至少让他见一次阳光。
田海蓉的刘眉不仅仅是一个花瓶,她完全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角色:上刀山下火海,要手段有手段,要胸怀有胸怀(对于杨春和东北大佬没有以怨抱怨,而是化敌为友)。
另一方面对于爱情显得仿佛智商不在线:喜欢一个不对等的人,这种不对等她没有理由看不出来却陷入了进去;对汪静雯初期的嫉妒与敌意出现的唐突,即便是察觉到郭小鹏的欣赏也不会如此冒失;完全变成了一个小女人。
这种冲突本身显得不真实,然而人就是如此——因为人并不总是理智的,人会产生情绪,并被情绪牵引着做出一些行动:一些没有深入思考情绪,浅层次的冲动而产生的的行动。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刘本次上还是一个渴望被爱护的小女人,她没有郭小鹏那样厚重的文化底蕴。
她拥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社会教给了她一些知识:1.朋友和敌人并没有严格的区分。
如果可以,让敌人变成朋友。
2.恩怨本身并不重要,未来与大局观是重点。
3.女人的美貌本身是一件有利的工具。
社会传授的这些知识来源于她的经验,或者别人的点播。
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觉得郭小鹏的能力智力在黑冰中已然顶尖,但看过他与G先生的那几出戏,觉得不管从哪个方面,G先生的扮演者林栋莆都与王志文不相伯仲,虽然只有几出戏,但把一个城府极深,谨慎小心的大毒枭扮演的甚至高于郭小鹏,不简单不简单
這是一部7分劇,那時的國產劇還是現實主義題材當道,每個角色說話都像在證明我是認真的,動輒引經據典、掉書袋、講故事,不像現在,盡胡搞,認真的反而不“真誠”。
我衝著王志文來,看到後面好奇心散去,終於對郭小鵬完全失去興趣。
留下一张截屏兩段錄屏,回頭看,竟然都是關於劉眉的。
放不下的還有楊春、林小亮。
“你外行了不是。
她,或者是她指使了人殺了我弟弟。
我們現在不是合作得很好嗎?
”這十五秒,我看一次笑一次,絲毫不會覺得楊春色迷心竅,只看到他被自己的愛變得純粹、勇敢,邪魅得有些傻氣,一本正經地說出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例。
劉眉對郭小鵬的迷戀不难理解。
在她那裏,郭小鵬能力強、學識高、有品位,決勝千里,黑白通吃,她心甘情願被他需要、做那個黑,替他做不乾凈的事。
殊不知他們看似親密,她知道他幾乎所有見不得人的勾當,郭小鵬卻從沒暴露自己給她。
暴露自己需要承受風險,郭小鵬在劉眉面前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囂張放肆得很。
業務上他需要她,作為一個好使的工具;情感上把自己包得嚴嚴實實,劉眉和她平等對話的權力都沒有,他更不在意、尊重她這個人,她的安危和感受。
他們從未平等過。
不寒而慄郭小鵬對情感的需要只寄托在兩個人身上——母親和汪靜雯,她們身上都有子宮般包容的特質,還有正直、尊貴、溫暖。
在母親那裏,他仍然保留了一些,“他的事也從不告訴我”,他們之間的交流更多是靠肢體、眼神。
雖然不明講,母親知道他內心的黑暗,能感受到他的脆弱和需要。
在這裏,他不需要伪装,也不需要坦白,就能獲得理解、包容、接納和關愛。
面對汪靜雯,郭小鵬卻像個急不可耐的孩子。
提防被順從反復替代,多年來的職業素養和大毒梟的直覺徹底失靈,身邊人都能嗅到的事情,他只需要汪靜雯略花心思騙騙就不管不顧了,“你來證明你不是臥底,說什麽我都信,然後我就可以讓你走進我陰暗的內心世界”。
完全沒有魅力可言。
注意,這不是愛。
他依戀汪靜雯,需要她的理解、陪伴來拯救自己的靈魂,也需要她的支持打開海外渠道。
他像吸食者渴望白粉一樣渴望汪靜雯。
對比之下,楊春愛劉眉,憑著對劉眉的愛就得救了。
這和汪靜雯本身不是汪靜雯也有關系,郭小鵬沒有機會了解魯曉飛。
說到這裏,這個角色時刻把“作為華龍集團的全權代表”掛在嘴邊,我聽都聽煩了。
她在毒梟身邊做臥底,卻可以和當地刑警保持密切聯繫,走到哪裏都氣定神閑,“文武雙全”,不得不說過於如魚得水了些。
感情线上,即便面對旧时的恋人李新建,也沒有弧光,扁平且單薄,虛張聲勢了些。
主角汪靜雯、郭小鵬往下,同樣高開低走的還有鉄孜、林小强和G先生,勢造得好,全靠“據說”,一交鋒就嗝屁。
就不贅述了。
姐姐,你好林小亮夾在同父異母的林小強和同母異父的郭小鵬之間,這個弟弟不容易啊。
在外手下一堆人命,下班花天酒地,對劉眉,尤其對郭小鵬,他算是仁義的了,上圖甚至有些可愛。
最後,關於著名的監獄獨白,我絲毫沒有被觸動,“上層,底層,物質需求,精神需求”,盡是唬人的詞。
在這樣不公平的世界裏,郭小鵬有為此改變些什麼嗎,有為此努力過、嘗試過嗎?
沒有,他報復社會,欺辱弱者,已經沒有立場做這樣的演講。
7.8分比较准确,诚意和失望并存,但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台词、王志文的演技和田海蓉的气质。
本剧的诚意主要体现在尺度上:它几乎是21世纪初某沿海发达城市的社会百科全书,从中央部级领导,到最底层的民工,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场景、形形色色的事,内容涵盖广又相对“真实”,除了最基本的正邪价值观的对立,还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混社会”宝贵知识。
除了结尾boss们的智商不明不白集体下线,前面的情节称得上环环相扣紧张刺激,推理走向也基本符合逻辑。
台词是本剧的一大亮点,极为准确精致,和其所匹配的人和场景高度符合——官场人腹黑老道、黑道人阴险毒辣、知识分子满腹经纶高贵典雅,寓言典故引用如此之多在国内外影视剧中实属罕见,甚至值得反复研究。
个人感觉,作为全剧仅有的两个女性角色,蒋雯丽饰演的汪静雯有种说不出来的“俗气”,根本不像剧中所说那么惊艳,反而田海蓉饰演的刘眉,颜值虽算不上顶尖,但确确实实有种难以名状摄人心魄的迷人气质;许多致命缺陷是令人失望的原因:郭小鹏手下的得力干将实在太少,不符合其大毒枭的身份;郭小鹏分别对汪静雯和刘眉二人的感情转换和对比过于夸张;总体来看郭小鹏的台词虽然都比较高级,但最后相较于其真实智商反而显得是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和自作聪明;郭小鹏的集团的发家背景介绍太少,只言片语过于概括模糊;结尾处郭小鹏和G先生的智商突然呈断崖式下跌......
就人物行为很不符合逻辑,1. 职业杀手收费两万美金天价,一打二被双杀;2. 做杨秋,非要在本地做,而且搞汽车遥控炸弹这种惊天动地的手段,后续发现有的是下毒啊,荒野刺杀等更多隐蔽的方式都不用,结果就是导致刑警关注并直接捣毁了制作麻黄碱的窝点3. 刑警队长天天闪现救女主,救完拍拍屁股就走,也不追查也不抓人,跟小学生yy放学后英雄救美一样随便儿戏3. 男主演坏人演的好,带的团队一盘散:女主来了随便调查下,而且都没用外力,就内网查了查,核心骨干的把柄就被悉数掌握,纷纷叛变4. 法印前面又是突击又是卧底,后期挂机5. 人人都爱讲故事,云山雾罩,6. 最后发现男主有的是钱,至少三千万美金,us dollar,还去香港融,融来个卧底,7. 女二贵为二当家,毒枭,没有丝毫觉悟,城府,金主的人说怼就怼,集团所有管理人员也一样,对于金主代表不屑一顾,被抓到把柄又秒变舔狗,也不跟老大说一声8. 女主多次被坏人追问,就一副我不承认你能奈我何的样子,就混过去了,最后,决战,面对两国穷凶极恶的毒贩,一人持枪就要硬干9. 听其言,观其行,王志文演的这个角色是出口成章大道理一堆,但是他的团队一盘散沙,连自己最贴身的保镖都是卧底,自己做这么大的案子,保镖女主都是jc背景,还要重用,匪夷所思评分虚高,现在观众已经很难看下去了
混乱不堪
那时的电视剧真是富有思考,有开放
7.5
主线剧情漏洞百出,男主恋爱脑,女主开了金手指。但不影响各路演员出色的表演。王志文演谁像谁,塑造的郭晓鹏堪称国产剧不能忘却的经典反派形象。最后一集十几分钟的独白真是演技高光时刻。
王志文
20集电视剧就为最后郭小鹏向鲁小飞的自述做铺垫而已,说白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因为原生家庭原因,将操控他人精神作为人生目标,贩卖病毒让他享受到了大权在握之感。b站弹幕一片叫好,说有道理。最后鲁小飞的心里独白按理说应该驳倒郭晓鹏的人生哲学,为电视剧画上完美句点,无奈编剧功力有限,质问苍白无力,另很多人都觉得到郭枪决就可以结束了。剧本很不扎实,警察没有细节刻画,办案像是过家家,王志文魅力虽耀眼,但同样细节经不起推敲
佳作啊,佳作。
优秀剧集的底子,人物塑造经典,台词敢想敢写;引经据典掉书袋、抽烟喝酒耍无赖,黑白两道一个不少。如果不是中国拍的就更好了
王志文光头太帅
听王志文说台词好舒服啊
学好化学可以制毒
和我妈一起看了好多类似的主旋律电视剧,不过挺好看的。
好多年前~好像还是小学的时候看的吧~
郭小鹏太帅了TT
4天看到了第15集,实在是太垃圾蒋雯丽。
这后面玛丽苏崩的厉害,我不想看无脑王志文演小傻瓜
虽然现在看起来角色刻画太装,硬伤太多,但起码真实,现在是别想拍这样的剧了。蒋雯丽在王志文的话剧腔面前,毫无演技可言,都比不过田海蓉。以前的演员,台词功底真强大,没有字幕也听得一清二楚。
完全为了王志文看完了。很多人不喜欢这个和天道里阐述哲理的方式,只能说明看书少,一根筋,不懂类比。据说也是小说改编,但是jc形象太差,剧情也诸多不合理。用b站7年,第一次开弹幕,真的很好笑,要不根本看不下来。
郭小鹏会毁在一个女人手上,不合理。
剪的七零八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