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看过很多遍了,真是超棒的电影。
今天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没有煽情却把我感动的眼泪都出来了。
所有的小演员大演员老演员,真让我感动。
电影里无处不传达着爱和感动。
我的爸妈在我小时候也会吵架,也会在吃饭的时候说笑话。
生活里有很多窘事,都被欢笑冲淡了。
小尼古拉在最后说长大后的愿望,就是带给别人快乐。
啊,真好,能带给别人欢笑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这又是多么美好的愿望。
我亲爱的小朋友们,我真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有那么一群小伙伴。
我担心的真的太多了,我想得太多了,现在的小学风气怎么样啊,小孩还会有那么快乐的童年么我曾经也期望能有带给别人快乐的能力。
越长大越很难快乐。
在我很不开心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念快乐的感觉。
如果能带给别人快乐,能够治疗悲伤,我真的好希望具备这种能力。
喜剧电影很多,无厘头的恶搞的喜剧,带着苦涩的喜剧,没办法,生活不是童话世界,没有那么多美好。
但是一定要是善意的,要有爱和感动。
感谢导演,感谢各位演员,感谢小尼古拉的原创,感谢带给我们欢笑和感动的人们。
天朝学校的教导主任总归是心理变态的中年妇女法兰西的教导主任总是大腹秃瓢儿的老头儿小赤佬们多少是忐忑于家长会和学生手册的听到体检有些人总归要大惊小怪的马麻们总是上得了微博 吐得了槽 卖一手好萌 还会煮菜的粑粑专门喜欢在油烟机全开的时候吼些根本听不到的废话邻居除了在你尴尬的时候借你两根葱 最喜欢的话题就是-你毕业了没-你工作了没-你谈盆友没-跟你搭界伐?
全世界的老师台词总归都一样的-叫你起来讲么你又不讲嘞 你讲丫 讲丫 丫-今天我们争取准时下课-“叮铃铃——”-等等让我把这道题目讲完……-“叮铃铃——”……涂答题卡的时候总是向往毕业的坐格子间的时候总是怀念从前的比如在操场上疯跑时候的我比如用偷来的时间看片的我但 不管世界以什么节奏在变阿姨 终究是爱细腿儿小正太的╭(╯v╰)╮
美好童年中若干个闪光片段,只是随便拿出几个来都是那么的美好。
其实每个人的小时候用电影放大出来都是精彩纷呈的,可惜等我们长大,那颗曾经可以为了小小的事而激动半天的小小的心也膨胀了,记忆泛黄、落满了灰,尘封在角落里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
偶尔地被某件东西某个声音甚至于某个香味刺激着,回忆情不自禁地涌现地时候,我们也多是带着些尴尬地匆匆回顾,全然忘了那段时光对于那时的我们曾经几乎是快乐的全部。
《放牛班的春天》、《蝴蝶》……似乎只有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法兰西民族才拍得出这么原汁原味的儿童片。
好莱坞的儿童片如《小鬼当家》总是离不开美式英雄主义的影子,而中国的儿童片,不是太幼稚就是太成熟。
似乎只有法国儿童片,才是真正从一个儿童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话说蒂姆伯顿的影片倒也有一种别样的童真,不过魔幻现实主义毕竟是另一种风格了。
影片里几个孩子的选角真是不错,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都得到了体现。
而那些大人演员,和孩子在一起搭戏一点也不显得生硬,而是能很好地融入之中并与他们互动。
PS:看过百科才知道,原来小淘气尼古拉是法国很著名的一个漫画系列,知道不太可能,但真的很期待看到第2部、第3部的出现。
因为先入为主先看了“假期”,所以是看完很多人推荐第一部才来看的。
里面隐藏着很多很有内涵的笑点,但坦率来讲,没有第二部里面涉及的“屎尿屁”那么接地气,让人立即笑得前仰后合。
这一部很多点都比较接近现实,没有那么多天马行空,但很喜欢女老师诚挚的教书育人的态度,孩子们内心应该是充满感激的;喜欢爸爸稍显拙劣的拍上司马屁,那是带着真心的马屁呀;喜欢妈妈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先让爸爸买衣服和首饰,因为每个妈妈都先是一个爱美的女人呀,更喜欢妈妈不遗余力的背诵那些乱七八糟的高雅艺术句子,那也是真心的在帮爸爸呀,虽然搞得一团糟,自己还醉倒了。
更喜欢真实的尼古拉,害怕妈妈和爸爸不爱自己,努力赚钱“买凶杀人”,后来真相大白开心的笑。
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的天真无邪,外界的一丝风吹草动,可能在孩子那里都是大事,而孩子们团结在一起搞“大事”的样子十分可爱,那个黑暗力量料理,没有把人喝死已算万幸啦。
记得“一年一度喜剧人”大赛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只要用真心就可以”,一点没错,小尼古拉和他的朋友们就是这样一群真实的孩子,所以,大家都这么喜欢。
保持自己的真心,保持自己的热爱。
最欢心男朋友,梦想成为自行车冠军却总是被罚站的克劳岱,他咋那么逗呢,尤其是他无辜的眼神,无论是课堂上被叫醒,还是体检时的“不是我画的”。
最富态男朋友,亚斯特想当大官就是因为好吃好喝,小胖总是憨憨的,翠绿翠绿的苹果啊,咕叽咕叽还嚼呢,哈哈。
最有型男朋友,富二代杰夫,没仔细数他一共换了多少套衣服,那太空装除了过于隔音和没有除哈气设备以外,真是很完美的型男潮服。
最威武男朋友,长大要当黑道的奥德,小眼神儿一瞅一瞅的,小雀儿斑一抖一抖的,凶相毕露那不是盖的。
最喜剧男朋友,希望跟老爸一样成为警察的鲁夫,偷学教导主任的怪脸,豆豆先生让他学的还真是像,一张脸天生是用来捏捏的。
最聪明男朋友,全班第一名老师最爱同时也是其他同学最讨厌的大蟑螂阿南,聪明劲用在别的地方也很给力,比如那盒巧克力。
最淘气男朋友,我们的主角小尼古拉,我深深佩服他分配组员组长时的表现,这小子从小就有领导才能,升职加薪将来应该强过他爹,怪不得能带领着以上一群小男朋友淘气到底。
唉,这辈子寻不着这么可爱的小男友,也要生一个这么可爱的小男友,完全相信这片子会是8到80岁女性通吃的菜。
小孩子的世界还大人的不同,是因为他们会无理由地相信某件事会发生。
然后开始期盼,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
像小尼古拉期盼一个弟弟会给他的生活带来灾难,只是因为一个好友的小烦恼,他期盼有一个绑架犯能够把他的弟弟绑走,另外,他后来期盼的是一个弟弟,但是生活又和他开了玩笑他得到了一个妹妹。
小孩子的世界也有很多无奈啊。
因为他们不大用逻辑去分析,一些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世界在小孩子橡皮糖般富有张力的想象中变得丰富多彩。
片中的大人好像很紧张,不是我所认为的浪漫悠闲地法国人,虽然也会有些小情调。
其实是时代的原因,现代人家庭有很多问题,把工作的不如意带到家庭生活中,妻子没有得到物质满足等等,努力地去赚生活,却屡屡出错。
这种大人的折腾在小孩子看来是很费解的。
遗憾的是,他们很多人长大后也会这么去做。
很有意思的影片,让你回顾一下小时候疯狂的想法,其实那也很可爱。
Alceste 是个贪吃的大胖,每时每刻都在填肚子;Geoffroy家里很有钱,总能弄来好东西;Rufus 的爸爸是警察,他也常搞怪出歪点子;Clotaire 是班上最后一名,但很仗义勇敢;第一名眼镜男Agnan 最不招同学们待见,还老打小报告。
淘气又善良的主角Nicolas ,是整个计划的决策者。
这些孩子其实就坐在每一个小学校的教室里。
他们从书中走上银幕,一本正经地做着大人们看来无足轻重的举动,影片仿佛在和记忆中的童年打招呼。
故事围绕弟弟展开,妙趣横生,洋溢着浓烈的复古情调。
小尼古拉想要个弟弟,大家想要个小尼古拉。
法国电影特有的叙述方式,也是小清新们的挚爱。
只可惜短小精悍,正太控们刚刚上瘾却戛然而止。
从片头神作般剪纸动画,到精致编排的龙虾大餐,到尴尬不失诙谐的结尾,故事节奏和时代气氛还原的都很到位。
作为尼古拉故事系列50周年纪念献礼,导演编剧如此用心,法国人民也很买账,票房成绩凯歌高奏。
面对这样一部有爱的法国喜剧,我们只需一起笑。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当童年老到只剩下片刻模糊的碎片,奇怪的是我还无比深刻的记着儿时的那句誓言“当我长大后,一定不要做一个不懂小孩的大人!
”现在我是个大人了,悲伤的是发现自己似乎不懂小孩子了。
我能推测的是,在那个天蓝云白的天真时光里儿时的自己一定讨厌过那些不懂自己的大人。
或许吧,小时的我憎恨的就是现在像我这样的大人。
这是个多么心酸又滑稽美丽的命题!
看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屁孩儿,非常卖力地正儿八经的“捣蛋”,心中就不断播放着“当我长大后,一定不要做一个不懂小孩的大人!
”这也算是成功的做到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吗?
似乎从来没有看到像《巴黎淘气帮》这样题材的国产电影,什么《放牛班的春天》《小屁孩日记》《狐狸和孩子》这样的电影是要对小屁孩的感受深入其中,是要尊重童年自然天真的本色。
虽然我是个女的,但谁没有喧嚣的童年,谁妨碍你的会心一笑.喜欢这部小电影,不是因为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小屁孩儿上看到儿时的自己或那个最熟悉的小玩伴的身影。
而是有着善良温柔的老师轻轻地说"爸妈不是有带你坐船儿吗?
那条河叫什么名字?
”,是学习无敌好刻苦又努力的阿南在这里只是个小配角,是电影里满是小屁孩们天真捣蛋的场景无意有意地隐去了他们挨训打板子的画面,是活宝们拼凑着从成人世界里听得的碎语、一本正经的说着“无敌勇士”齐心协力的为尼古拉出鬼点子,是尼古拉一脸正气的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小组的领袖”,是尼古拉满心期待的小弟弟变成了有“四个臀部“的小妹妹。
如果你笑,是因为古灵精怪的小屁孩儿们横七竖八的馊主意大恶战,的确谁能忍住不捧腹呢?
如果你哭,是因为你发现只顾得致我们逝去的青春,而忘记祭奠我们的童年,的确谁能忍心责备你懂的故事?
离我们远去的不仅是,青春;还有童年!
我们都淘气过!
你还看得懂儿时的天真吗?
你还记得儿时对自己说过的话吗?
你还能温柔地看着淘气的孩子慢慢的长大吗?
请容许,我把一个喜剧看到如此感伤!
因为实在太搞笑了,就笑出了眼泪!
小正太们穿着小西服好别致啊,只是上身那么厚下身小短裤冷不冷呀?
哈哈,刚看了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才发现小尼古拉在法国是个很有名的角色,法国人太会爱孩子了!
多棘手的事摆在眼前,小孩子永远有办法。
大人的世界像是个不透明的盒子,孩子们试图打开探知里面的秘密,却顾忌自身的胆怯与弱小。
但是天使毕竟是天使,千方百计,总会有最单纯的解决方法。
当世界围绕这几个小灵精一起转的时候,我唯有捧腹大笑来表示对他们的爱啦。
因为绘本大师桑贝(Jean-Jacques Sempé),所以要看《小淘气尼古拉》。
其实五年前香港中央图书馆陈列过桑贝漫画真迹,但是谁会记得这个展览呢?
一些事情转瞬就被人遗忘了。
那为何我要记住呢?
还是电影《小淘气尼古拉》将一些尘封的记忆端到我的面前让我仔细看。
《小淘气尼古拉》本是家喻户晓的法国漫画,桑贝绘图,勒内.戈西尼(Rene Goscinny)负责创作。
电影和漫画的主角尼哥是个小鬼头,不笨也不特别聪明,在中产家庭长大,像无数平凡的纯真小学生,在他身边是一班性格特征鲜明的同学(《小淘气尼古拉》跟另一法国校园电影《放牛班的春天》[Chorus,2004]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让你笑,后者让你哭;前者重点在学生,后者在老师。
)——最蠢的Clotaire,年年考包尾;胖胖的Alceste,常常吃东西;最富有的Geoffroy,生活很奢华;最醒目的Agnan,老师喜欢他,但同学都觉得他是告密者;刚刚有一个弟弟的Joachim;样子怪怪的Rufus;好勇的Eudes等等。
在我们的记忆里,准能找到一个类似的旧同学。
《小淘气尼古拉》好看,就是因为亲切、平实、明朗,合乎人之常情。
Joachim父母生了一个弟弟,他和一班小朋友就七嘴八舌说父母行为异常,出现林林总总怪现象,尼古拉于是提心吊胆,暗暗观察父母,判定父母应该会生弟弟,自己愈来愈敏感。
此时,课堂里老师教大拇指的故事,尼古拉就怕父母不要他了,将他丢到森林里。
尼古拉立刻想讨好父母,希望他们回心转意,于是自动自觉做家务,结果又闯祸了。
《小淘气尼古拉》的笑料就缘系于一个无中生有的幻想、不期而至的「弟弟」,驱动尼古拉与父母有异于平常的交往,日常的家庭生活就增添许多特别趣味。
而在学校中,有趣的事莫过于突然的改变——Clotaire最笨,老是给老师罚企,Agnan最聪明,总能够答复老师的问题,有一天,代课老师来了,平日的秩序就倏忽倒置了,Clotaire得老师赞许,Agnan反而要罚企。
另一天,教育局的人来了,向学生问一条很简单的问题(哪条河流经巴黎呢?
),偏偏就问中Clotaire,一众师生眼见要当众出丑了,Clotaire又偏偏答对了(塞纳-马恩省河!
),学生即刻狂喜拍掌欢呼,令教育局的人摸不着头脑。
不错,日常、异常与反常正是《小淘气尼古拉》一片玩不尽的喜剧元素。
再细数下去,《小淘气尼古拉》还有许多笑料呢,譬如那一窝据说能令人力大无穷的汤,又譬如Geoffroy穿着宇宙飞行服服驾驶劳斯莱斯,在街巷里险象环生。
我知道是说不尽的,而最教人惊喜的莫过于尼古拉在片末、经历了许许多多怪事以后,不经不觉长大了。
尼古拉没有得到他意料之内的弟弟,但他却获得了一种个人才能,就是——说笑!
他发现了令人高兴发笑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于是电影又回到起初,作文堂里老师吩咐的题目正是:我想长大后成为怎样的人,尼古拉找到自己的志向了随即动笔疾书,而我相信由此开始,我们才有漫画《小淘气尼古拉》和眼前令人回味的喜剧电影。
有趣儿的,有意思的始终成为不了我这么矫情的人心中最爱……总会想到四百击和《La Perte》
我是不是失去纯真了...这片子就开头的剪纸比较厉害.
怎么办 这个电影我看到一半就不想看了 觉得好没意思是不是品味的问题
放牛班的客串真可爱.....法国小孩儿上课还穿那么正式而且皮肤也太耀眼了吧= =除了看一张张明晃晃的蠢萌白脸就没啥了 一个年龄段日本子役已经满嘴大道理了还是这种小孩儿比较单纯好骗
说正经的,这片就一垃…………圾
无趣的法兰西白人中产追忆童年 小孩选角"纯种"到乏味 搞笑浮夸做作 当不起轻喜剧之谓 和女王初恋的情感线还有点意思 2.5
3++ 初十 @新世纪 原声 中字做得不错 其实不少「政治错误」=_= 但是够真实 够有趣 够贴近小孩子视角 说到底 还是原著故事的魅力足 配乐不错 但电影恐怕属于看时挺好过后就会忘那一类 豆瓣分虚高可理解为青春期乡愁么 笑
畅销全球五十年,法国重量级漫画家勒内·戈西尼与桑贝笔下同名经典儿童书2009年首度搬上大银幕,号称“小盆友”版《天使爱美丽》,勇夺当年法国票房总冠军,台湾地区国际儿童影展亦选用此片作为闭幕影片。片中客串卖花女的很面熟,原来是新的吕克·贝松女郎露易丝·布尔昆
这孩子在中国早被叫家长一百回了
全程小窗口看完 因为全屏以后好像有一种字幕都来不及读的的局促感啊!!!!
全是童年的回忆,似乎不分年代和国家。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国家,命令这个国家永远不要拍电影,那我一定选法国 @2011-01-26 18:23:12
Laurent Tirard restez en paix.被Clotaire和Agnan可爱死,Clotaire答出塞纳河的时候大家都好高兴!当我们说真实的儿童视角时我们在说什么:七岁八岁狗都嫌。成年演员那时候都还年轻,Kiberlain好温柔。
《伴我同行》+《我的邻居山田君》+《阳光小美女》+《放牛班的春天》=《小淘气尼古拉》。电影里角色刻画的都异常生动,纵使多达十多个,每一个你都能从自己童年里找到那个最相像的替代者。
二胎启示录啊,这要是中国拍的就会有别的意思了,哈哈哈哈。整体不太能代入,感觉多少有点幼稚,餐桌逗乐儿子那段,尤其一家人哈哈大笑没有多余的话感觉莫名温馨。
老板夫妇来家里吃饭那段妈妈的表现太杯具了,心疼又无奈,结尾却让我感动得不行。尼古拉有一对硕大的门牙,正太们的皮肤真是晶莹剔透细腻如丝,萌啊~
四百击的反面。
希望小尼古拉和他的朋友们快乐长大,长大后也拥有如此开心的生活!ps以后我也要教我的孩子罚抄作业那招哈哈!
若总是猜不到每个小故事的发展,说明你的童心荡然无存。反之,我似乎看得它好俗套,所以要给五星。
尼玛尼玛尼玛!第一次被豆瓣坑得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