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反黑这部片,是看到了一个帖子。
我依稀记得那个帖子的标题是“山鸡大b哥出演警匪网剧”。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大陆的哪个剧组,又把这些香港的老演员挖到大陆来拍个劣质网剧捞金。
而且我看到是优酷独播,但是上去优酷发现只有国语版。
像这种香港警匪片,要是看国语配音的,就没意思了。
很偶然发现,我家的机顶盒有这部片的粤语版,我就开始追这部剧了。
第一秒开始我就被吸引了,因为主题曲刚好是我喜欢的《大丈夫》,而且演唱的方式刚好够硬朗。
然后片头的剪辑来看,有点美剧的风格。
进入正片,看到一群熟悉的香港老戏骨,陈惠敏、龙五居然都在其中。
顿时就觉得,应该不是大陆剧组的小打小闹。
更多的剧透就不说了,说一下我为什么给这部剧打五颗星。
卧底片呢,自从无间道以后,香港就真的拍了很多了。
但是大家发现没有,卧底没一个有好下场的。
像无间道、潜行狙击、使徒行者……卧底们要么就直接死了,要么就是被自己的联络人坑三年又三年,要么就是千辛万苦复职以后被自己人当贼防,还要被内部调查科跟踪,然后就又被逼走。
像反黑这部片刚好就填了这个空白,我从里面看到了一个卧底复职以后应该怎么在警局里工作。
还有怎么面对以前认识的古惑仔们。
像是韩彬被抓走那里,军装警察直接叫凤凰哥以后多多关照。
这才是卧底剧该有的剧情嘛,这才是卧底应得的待遇嘛!
卧底多年,立了这么一个大功,回来以后被内部调查科的人惯例跟踪一下,不就完了吗?
以后不就步步高升了吗?
但是有的卧底片里面居然拍卧底回来以后忍受不了被内部调查科跟踪,又回去当古惑仔了。
真是理解不能。
这部剧还拍出了卧底回来当警察的时候,出去干活的时候,应该怎么面对以前的古惑仔。
能怎么面对?
我就带着整队警察站在你面前!
你还要叫我陈sir!
我就单刀赴会跟你话事人喝茶!
你还要跟我客客气气的!
因为我是警察!
还是督察!
你敢动我吗?
你当得起香港四万警察的报复吗?
这部剧就完全把警察,把反黑组的这种气势拍了出来。
看剧的时候总有很多想法,等到想写篇影评的时候却总是想不起来。
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有很多硬伤,但从它选题材的角度来看,以及拍摄剧情的走向也走得不错,它当得起个7.5分的样子。
所以我打满分,想把分拉一拉。
而且我在这部片中感受到了一点美剧的风格,剧情进展得干净利落,又很连贯。
传统港剧的温情戏被缩在最低,也就是正好的一个状态。
这应该是港剧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但是剧情感觉还是有一点灌水,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集数。
不然的话还可以再压缩一下时间,让剧情更紧凑。
感觉很对我胃口,希望有第二季。
顺带一提,网剧这两个字真的让这部剧掉色不少。
从配音跟拍摄还有剧情来看,这部剧应该有TVB的影子。
应该是一个短评。
为了从工作压力里逃脱出来,前阵子我迷恋狼人杀,这个周末我迷恋于追剧(说好的自我提升哪)。
当我放言“周末要追完《反黑》”的时候,猫猫打击我,说还没更完。
然后周六上午,单位运动会的时候,手机上推送来信息“《反黑》大结局已更新”,天意也要帮我追这部剧吧,哈哈。
作为一个不熟悉当年古惑仔的人,我只晓得陈小春的“山鸡”名号,却不知道当初的人物经历和故事情节。
出于对当年的韦小宝以及他老婆应采儿的喜爱,我将这部剧选为了近期观看的剧集。
陈小春的角色名字有点意思,以前叫山鸡,现在叫凤凰,大概是导演类比“山鸡变凤凰”吧。
在刚看第一集的时候,我是拒绝的。
浓浓的80年代风格,仿古的片头同样流露着这种刻意复古的风格。
正当我以为导演在向曾经辉煌时期的港片致敬的时候,蓦然发现这部剧讲的就是80年代的事情,啪啪打脸的感觉。
越临近结尾,剧情越是漏洞百出,我相信应该有不少吐槽,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私下猜测,是不是编剧是被逼着熬夜写剧本,导致前后错乱人物开挂,而演职人员也本着早拍完早了事的心情去演绎的,总之这个收尾真是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深深的敷衍感,以及满屏大写的尴尬。
最不能自圆其说的,就是最后几集反派的开挂技能,想杀谁就杀谁,还对龙头杖有如此深的执念,早干嘛去了,逗我们玩吗?
情节不加以评价了,电视剧而已,看着乐呵。
这部剧比较令我意外的,是影片开始没几集,主角就从卧底成功归队了,此后就一直是警察的身份直至剧终个……可能是早年古惑仔当够了,这回要当警察当个过瘾。
比起看电视本身,我更恋恋不舍的,是港片的感觉,以及对香港老面孔演员的旧情。
如果不是真爱,我一定无法忍受贯穿全程的“香港要回归了”以及附加的各类花式红色爱国主义教育。
说笑归说笑,这部类似于《人民的名义》一样附带教育功能的剧集,的确能够令我油然而生自豪感,将一些实际上与我的日常生活无大影响、但对于主权来说具有非凡意义的事件,通过故事带到我的面前,让我跟着经历这些事件的小人物们的悲欢离合,体会其中滋味。
我知道,现在的Z府依然有许多不足,但我真的很高兴,我们的G家变得越来越强大。
固然我们还有好长的路要走,但比起那段被外强凌辱的日子,现在的我们,真的衬得起幸福二字,但我们并未满足。
即便与过去相比我们已然在天堂,但站在当下,我们对于未来依然有无限展望,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我始终认为,不知足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共勉。
很温暖的团队
恨的反面就是爱啊!
反黑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就是演员年纪太大了。
虽然吴岱融老了也帅,最近他也演了不少这种角色啊。
可是陈小春太显老了,陈国坤演技差啊。
在这里却要好好说的一点是:嚣张这个角色!
这个设定挺好的,一个是他一心仰慕崇拜的大哥居然是警察,居然害他坐几年牢,因为他,自己居然性格大变,简直成了变态。
感觉真的是因为太在乎才会这样吧。
这么恨不就是因为当初那么崇拜的缘故???
我是有多久没看港剧了,那年代的TVB、ATV,几乎部部经典,但近几年,随着香港娱乐业的没落,已经好久没看到过这么纯正的港剧了。
《反黑》,虽然是合作网剧,但里面的演员基本上都是香港的,而且很多都是熟面孔:陈小春、吴岱融、梁列唯、王合喜、陈欣健等,当然也不乏新人和一些不太熟悉的演员,冲着陈小春,怀着对港剧的一丝情怀,我开始追了这部剧。
除了陈小春,剧中的吴岱融依旧让我惊喜。
当年那位风度翩翩气质独到的花无缺、聪明绝顶卓不凡、冷傲孤绝傅红雪,简直就是那个年代颜值演技俱佳的小生代表,奈何世事多变,人生无常,再见他时已徐徐老已,但即使如此,剧中扮演的黑帮元老韩森,在一众古惑仔中却显得那么遗世独立,看着就是个文质彬彬的学者、商人,岁月的仓桑在他脸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却依旧气质文雅气度不凡,释演的那个十恶不赦的韩森可恶却不可恨,着实利害。
回归剧情,30集的长度刚刚好,不像时下国产剧四五十集却注水严重。
《反黑》整部剧集内容丰富层次出众,剧情紧凑,每集结束也安排了一些古惑仔的内心想法,教育后人,什么是黑什么是白,值得一看。
看了几集感觉非常怀念古惑仔放映阶段的青春叛逆时期,喜欢的明星都已经看去,我们这一代人也正经历结婚生子!
剧情感觉细节处理还是有问题,不过片头片尾与插曲听起来感觉很好,吴孟达老戏骨,实力派!
陈惠敏演的也很自然,当怀旧片看看确实不错!
惊喜发现了陈雅婷这样的美女,还是武汉老乡!
一颦一笑也吸引了我,港剧是要注入一些新鲜血液了!
情怀什么的,还能卖多久?
卖不好,其实很容易叫人嫌弃。
我很喜欢【古惑仔】,非常喜欢,初中时候郑伊健和陈小春的磁带每盘都有,他们演过的片子全都看过。
就是这样的程度。
但从【煎饼侠】开始,忽然觉得,在心里随时提起就会感动满满的那种喜欢不值得回忆了。
当时他们在国内巡回【友情岁月】演唱会,于是【煎饼侠】末尾他们一群人的登场完全变成了硬广告。
原本想在HK买一盘演唱会的碟来收藏,那个念头渐渐的就淡了。
他们的存在,不再是叛逆青春期的青涩记忆,也不再是港片的一系代表,看着宣传词儿是:山鸡变凤凰、萌娃爹地变身反黑卧底.......,这一下就成了影视业低迷、港星空降内地圈钱走穴的戏码。
我是看心情看片的人。
虽说并不是被噱头圈到追了这剧,不过能想到这剧肯定是噱头大于内容了。
评分也是超低的。
【古惑仔】这块口香糖已经被嚼的没了味道,却还是要在全剧里去感受那些没有新意的所谓"彩蛋",着实的兴奋不起来。
那个摔汽水瓶的球场,B哥死后只剩家里孤儿寡母的悲情,情意至真的韩少,柯受良的儿子像当年山鸡救浩南一样的助攻,【一于奉陪】的那块手表...。
这波情怀真的卖的不怎么样。
结果就是看到记忆里那些鲜明的角色如今满脸褶子又胖又沧桑的模样,感叹一波时过境迁。
要么就换一套设定嘛,为何处处都是过去的那套影子?
变得反感。
这个剧情,真不伦不类。
是的,又是搭了情怀的车。
以前TVB的那部【反黑先锋】,邵美琪演的,片尾是郑伊健唱的,里面吴毅将还演的是反黑组警员,跟邵美琪男女搭配。
背景的设定,竟然是诡异的回归前,一边怀念旧格局?
一边响应新社会?
连剧内的旁白大字儿都用了简体,那些林立的繁体广告牌中简体那几个特别刺眼。
是不是有点假大空啊。
全剧下来,唯一让我觉得加分的,是每个死者都会在剧末发言,诉说内心。
大概只有那段儿最好看。
结尾,没有完。
仿佛蒋天生死了,下一部会推出蒋天养一样的给下一季丢了个台阶。
第一季该卖的都兜完了,第二季...他们还能卖啥?
典型的TVB风格电视剧,一条主线的故事,串联起几个分散的小故事,结尾的时候,一定会引出下一部的大反派,这套路已经闭着眼睛都能知道,毫无创新的意识。
电视剧中的陈小春完全没有之前演戏时候的灵性,他所饰演的警官以前做了很多年的黑社会卧底,那么应该在办案子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江湖气,可凤凰哥身上的江湖气很少,了不起是被惹急了,叫人家给个面子,没有真正把握好人物的复杂性,可能是剧本本身的问题吧,陈小春的演技巅峰,个人感觉还是韦小宝啊,那人物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制的。
至于其他的那些个演员,讲真话,即使是吴孟达、陈惠敏之流也仅有情怀,而缺乏真正的演技,倒是吴家丽瞬间让我迷上,那种熟透了女人的味道,被她演绎的非常好。
另外一个演技高手大概就是其中的反派之一的嚣张。
他的表演很夸张,或者说是浮夸了,但也确确实实把一个小古惑仔的脱变变现得淋漓尽致。
整部剧的剧情设计,严格来说,还是TVB的老模式,并没有大的突破,中规中矩吧。
最让我想吐糟的反而是配音方面,硬生生要配出喝东西、吃东西的声音,结果弄得很尴尬。
山鸡变凤凰,本以为很有看头,看了几集发现我错了,一帮香港娱乐时代的老人,看电视的过程中,你可能想不起来他们叫什么,但总觉得似曾相识,本来是一部很好的题材,烧脑啊,卧底啊,可惜无论场景还是剧情,甚至一众演员的演技,基本都不在线,要么演的太过火,要么用力不够,这在如今网剧炸裂的时代,是不够格的,实在可惜了一帮老演员。
最后让我感动的居然是刘德华的几首片尾曲😂
内地资本+香港班底,从《使徒2》《盲侠大律师》的热播基本上可以判断这种创新模式是成功的。
既满足了观众对“港片”的怀旧感,又紧跟时代审美打开了港剧的格局,也正因为前者的成功让观众看到了“新港剧”时代到来的希望,近期《唐沁风暴3》的定档才更加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港剧在大多数观众的印象里几乎等同于情怀+演技,升级配方之后的新港剧多少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在“创新”和“怀旧”之间总是要有权衡,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把故事讲好,观众会欣然接受。
《反黑》,作为献礼香港回归20周年的作品,走的却又是另一条路“情怀”。
该剧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以黑帮和警察反黑组两组对立的人物关系作为切入点,来呈现出香港回归前后的社会状态,主要讲述了从警校毕业就打入黑帮成为卧底的陈凤翔在捣毁大型黑帮组织“和兴盛”,重回警队做了8年文职,之后又因为卧底时期的小弟张志强成长为黑社会头目,而被召回反黑组,重出江湖的故事。
香港电影里,警察与黑帮斗智斗勇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喜爱的,《英雄本色》《警察故事》《暗战》等,当年不知看了多少遍。
而作为一部致敬经典的网剧《反黑》在情怀方面还真的无可挑剔。
不知道陈小春是太多年没演戏了,已经不会演了还是咋?
第一集全集发呆表演,瞪眼睛,昂头。
通篇的槽点,不成立的逻辑,一锅粥的人物关系。
前两分钟还在争管事人的大佬因为爬了几分钟山就成好兄弟了?
exm,还要把手枪给他?
抓了老大,还要昭告天下自己是卧底?
这片跟毒枭异曲同工,但给毒枭提鞋都不配。
故事概况挺不错 可惜注水严重 第二集就浪费半小时 弃
干净又老迈的黑社会,“在黑社会做一个好人不容易”………是什么鬼
慢慢烂尾
大学生剧本,20年前的黑帮片桥段现在还在用。
好看
找齐这么多老咖就是有港味吗?幼稚的情节,傻逼似的人物形象,不符合逻辑的叙事,还有莫名其妙的片尾劝告,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啊!
这编剧拉出去枪毙24小时!可惜这些演员了。看了第三集实在是忍不下去了。
0
剧情太狗血
周围朋友都在看,难得有过去TVB的味道,剧情有些凝重
国家费劲心力收回来一个黑窝,回归20年仍然以刀头舔血为荣。无法理解那些喜欢黑帮题材的人群,难道你们喜欢毫无安全保障的过日子?
bug不会多了点吗...贼鸡鸡叼的MI5头头被招积一下子就搞定了,然后招积失了智之后走上了人生巅峰? 仲想抓宾就抓宾? 妈的柯有伦好帅哦。。。
比想象中的好看,每集片尾的死者告白也很走心,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山水有相逢
春哥老了
使徒行者一般,猜卧底我最准了。
就是想看,就是喜欢这几个人!!!!
每集死了人以后在片尾现身说法的形式还满有意思的→→
港剧现在连套路都玩不好了
设定有意思,但是看了白夜追凶之后啥都一般般
地道港式警匪片。九七之前的故事,老香港怀旧风,尬聊较多,老梗一眼可以望到底。港警政治部(实为驻港谍报机构,隶属英国军情五处)为掩盖当年英政府为稳固统治和黑社会合作的秘密,欲夺和兴盛信物龙头棍(内藏双方协议),从背后掌控着黑社会和反黑组之间的势力抗衡。再出第二季略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