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子还是有新意的,但故事太牵强,凶手和受害者竟然能做内容相同的梦,令人难以相信。
片子与其说是恐怖片,还不如说是关于梦和催眠的科教片或关于亲情的伦理片。
最打动我的是受害者表现出的那种痛入骨髓的母女/母子深情,尤其是片尾李心洁为女儿讲童话故事时的情景,令人内心异常痛苦。
从展现亲情来说,片子还是成功的,有可取之处的。
可惜了李心洁杨采妮霍思燕鲍起静等优秀演员,限于题材和剧情,表演空间不是很大。
个人感觉,李心洁的表演还是非常不错的。
个人笔记20170826《梦游》分两次看完的片子。
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温情。
在剧情人物塑造上稍觉铺排偏多,看到后面越来越觉得有点不够切合实际。
但总体来说是不错的!
通过惊悚铺陈,呈现的实际上是冷漠现实环境和人物外表下压抑的真情。
全片的主体肯定是心洁!
她的演技真太好了!!!
……影片所有的重心,几乎都在她身上。
从一开始就一点一点刻画她的神经质,追求完美的坏脾气……那刻薄的脸色,甚至让人怀疑她会不会是坏人???
……孤独克制坚强的她,发现自己的异样后,设置布局,刻意不睡,戴绑着小摄像头的眼镜等行为,是如此理智冷静聪明!!!
(反观警察真是笨!!
真没用!!!!!
)——这样坚强的单身女性,也正是现代香港女性的一种代表吧。
然后,梦游被证实,回忆浮上来……把别人家的小女孩误作自己女儿的情节,是压抑情感的爆发……撕心裂肺的痛令我这个没养过小孩的人都感受到了!!!!
T.T一路孤独走过来的她,对警察对朋友的信任,又让人觉得她好可怜。。。
好单纯。。。。
就像影片最后的回忆……小女孩说,我们当好朋友吧,我把饼干分给你吃!
T.T……这样的单纯善良信任,没有得到善待……所以,痛心的紫怡选择忘记这个故事!!
忘记这样的自己!!!
选择坚强理智勇敢地活下去……——伤心的故事。。。。
通过催眠,探索,与潜意识链接。
找到出路,也看到刻意隐藏起来的一部分自己……允许她,抱住她,陪伴她!!!
……就像最后紫怡陪着碧淇粘贴传单……允许伤痛用它需要的方式来释放……其实,这也是一部寻找爱的电影。
(打开豆瓣,看到自己在2004年《惊魂11月》影评的提醒。
去浏览一下,已经忘记和看不懂了,只看到一句“这是一部爱的电影”,刚好可以用在当下这部片子中。
)
本以为是个具有文艺气息的恍恍惚惚亦真亦幻的梦游状态,没成想是个半夜挖尸的探案集。
尸体没见着,尖叫没喊出,说惊悚不惊悚,说悬疑不悬疑,却讲究半天兄弟情意。
一颗准备受惊吓的弱小心脏,就这样平安无事的落回心袋。
是导演怕吓到大家,还是觉得玩鬼无趣,总之,很难让人与惊悚片连上定义。
两相对比,还不如彭导演之前的《B+侦探》来的淫意。
如果说3D才是此片最大看点,只可惜偶看的是2D。
我有一个理论,就是比如说你害怕一个东西,但是假如你自己变成了你所害怕的东西,那么你就不害怕了。
好比说有人怕鬼,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假如真有鬼这种存在,那么你基本上肯定会变成这种东西,对于一个你必经的过程,有什么好怕的?
好比说有人曾经很害怕步入中年或老年,于是说自己会在30岁之前自杀以避免将来的那种老态。
但是现在我就30岁了,我感觉确实没有多恐怖,而且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好,很多4、50岁的人看起来还很年轻,难道说你要把这个年龄推迟?
所以说,我不害怕梦游,因为我曾经这么干过。
但是,反过来想想,假如你身边的人看到你梦游,那么你替他想一想,还是挺恐怖的。
比如说,如果上学的时候睡集体宿舍,如果某一天你闲来无事半夜醒来,发现你的某个室友坐在你床前沉思,相信就算这人是你最要好的死党,你也会吓个半死,而且怀疑他的性向。
当然,很多人并不知道梦游这个玩意,他们以为这只是梦游者半夜醒来干的一些怪事情。
我很小就知道梦游,小学的时候看《连城诀》,半夜微笑砌墙的意象太过传神,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不过,与此相比,更早的是在知道梦游之前,我就梦游过了。
不过这种事情当事人是无法亲眼目睹的,得靠别人转述。
小时候,我经常去大姨家去玩,因为有一个大我几岁的表哥。
有一次,在阿姨家过夜,睡在2楼,她家厨房是一个平顶,比较奇特的是在栏杆的外面又用水泥浇筑了突出来的一块,大约有1.5个平方。
后来听我表哥的描述是,那天晚上半夜我忽然爬起来走到那块突出来的一块那儿,作势就要爬过栏杆站到那上面去,被尾随的表哥一把抱住。
现在想,我当初梦里没事干吗要爬个栏杆?
其实也很简单,我一向比较胆小,但是常常又不甘寂寞,看到那个突出来的一块,幼小的心灵觉得很危险,所以在醒着的时候,显性意识控制自己不去爬,但是潜意识里面又觉得要是能爬过栏杆站到那上面一定特别拉风,于是在梦游的时候就这么干了。
用这个例子来看“梦想”这个词的话就特别靠谱,醒着的时候知道那不可能,或者说代价太高,梦里面就把这些理性顾虑全都遗弃了。
还有一次有记录的梦游也是在这个阿姨家里面,不过那一次就略显平淡,而且由于资料太少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
那时上初中寄宿在阿姨家里面,还是住在2楼,有一天晚上,我走到楼下敲楼下客厅的门,姨丈在房间里面问,谁啊?
我说,是我。
姨丈问,你在干吗呢?
我说,我在睡觉。
这就是后来得知的全部信息了。
所以,梦游很好玩的地方在于,梦游者可以跟你对话,最搞笑的是比如说他明明在大街上游荡,你问他在干吗,他一定回答你他在睡觉。
因为他的显意识最后的认知自己确实在睡觉。
至于有人说,不能叫醒梦游者,否则他会疯掉,我觉得这就比较迷信,顶多就像叫醒一个正在做梦的人而已,只不过如果一个人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很莫名其妙的地方,而他又没有有关梦游的知识的话,肯定会吓一跳,会想,自己明明在床上,怎么到了大街上?
谁把自己抬过来的?
后来又看了一部印象很深的片,就是张国荣的遗作《异度空间》,这部片建构了我现在对于鬼的认知,就是所谓的“垃圾资讯”的组合。
除此之外,该片还有一个情节很有趣,就是用摄像机拍下自己睡觉的全部时间。
我一直不敢这么干。
为什么呢?
这要扯的比较远,慢慢扯。
以前看过一部片,黄秋生的《新房客》,里面有一个变态医生,用一只箱子装了一只死狗,然后一个人跑到下水道去吃烛光晚餐,光是这样一个意象就已经非常恐怖了,却还有更恐怖的。
男女主角跟踪这个变态医生到了下水道,结果被发现了,俩人拼命跑,拼命跑,结果跑了一段摆脱危险了,俩人兴致来了,就吻起来了,结果突然女主挣脱男主,嘴角还有一丝血迹,惊恐地问,你干什么?!
这时秋生哥所扮演的男主,面目狰狞地说,你就让我咬一口嘛。
(秋生哥果然不同凡响,演起这种变态来简直就是本色演出)这个场景太恐怖了,如果你还没有感觉,那么我再举一个例子,好比说深夜你和你妈一起回家,在电梯里面只有你们俩个人,忽然你有点害怕,于是你握紧你妈的手,故作轻松地跟你妈说,妈,我有点害怕。
忽然你发现你妈面目变得狰狞,凄厉地说,你叫谁妈啊?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还可以有很多,比如说夫妻睡在一张床上面,很难说对方会不会在半夜给你来个突变。
所有的这些,想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当你最信任的人突变的时候,那种场景会变得格外恐怖,因为你已经没有退路,没有了任何依靠。
谁是你最信任的人?
这个人其实是每个人自己。
所以我才不敢拍自己睡觉的画面,因为害怕自己会作出某些恐怖的事情来,更加恐怖的是,如果我真的这样做了,我还没有办法摆脱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就是“我”。
仔细分析下来,会发现其实我基本上是有社交问题的,不但不信任他人,甚至连自己也不信任,而且我觉得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有时候你一个人呆久了,会把自己封闭起来,特别是我从小就喜欢自己呆着,自从92年我家砌了楼房我睡到楼上之后,除了吃饭,我总是一个人呆在楼上,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呆出毛病来了。
不过如果再回到一开始我所说的理论,如果你自己就是恐怖源,你就不会害怕了。
好比说你自己是鬼,你还怕鬼干吗。
所以我并不害怕梦游的人,因为我自己也这么干过,不过如果知道别人梦游背后的潜意识,多少还是有些尴尬。
其实本片不是走惊悚路线,因为基本没有一个比较恐怖的镜头,主要的噱头还是梦这个东西,不过所找的几个搞心理咨询的人看起来都显得很可笑,尤其是那个电脑桌面上有个“真”字的老头。
我觉得,导演只不过是因为有了几个意象,比如梦游者,荒地,童话故事里的大狼狗等等,于是就拍了一部片,但其实并没有比较完整严密的构思,所以整个故事看起来张力不够,显得很松散,不能抓住人的注意。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假如你梦游,你又不想梦游,于是你把房门锁起来,还把钥匙藏到厕所水箱里面,你猜你梦游的时候知不知道钥匙在哪里?
我没有干过这种事,因为我没有干过什么大的亏心事,而且很早就有了梦游的知识,所以梦游就随便他游,根本不去阻止。
但是我想,你防备的人是你自己,能防得住吗?
你自己把东西放在哪里自己能不知道么?
潜意识与理性,是否像黑白天鹅那样,真的是俩个自己?
现在的认知还是没有很清楚的,人还没有真的认识自己。
感谢影片的结尾,赐予了我这个标题,其次这是一部极其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影片。
结尾处李心洁回忆起给女儿讲狼狗与女孩的童话,回应影片最后的审案,序幕上来的时候,我还在想象彭顺的意图,是要扼杀每一个小孩心里的纯真美好,又或是毫不遮掩的讽刺影片展现的邪恶。
-部分影评掺剧透-1,首先,《梦游》已经把港式的恐怖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彭顺成功的将恐怖片脱离了鬼怪之类的灵异元素,靠饱满的故事去呈现一个虚拟立体的惊悚空间,这一点远比那些灵异的东西容易说服观众。
2,配乐精湛。
在李心洁梦游与解梦的过程中,配乐起到了最好的视听效果,并且历数彭式的恐怖片,配乐都为其加分不少,在《梦游》中更是为剧情推波助澜。
3,李心洁独挑大梁,《梦游》中有近50%以上的戏份都是李心洁的独角戏,并且这位“鬼后”已经跨别恐怖片很多年,这次的演出绝对为影片增色几分。
片中李心洁的红发造型,加上其多部恐怖片经验,在塑造影片人物角色上堪称顺手拈来。
4,剧情饱满。
彭式的恐怖片向来都是以良好的剧情去构架全片的基础,然后加入惊悚元素,《梦游》也是如次,影片的前70%基本可以让观众买账,但是这部影片的结局未免令人大失所望,前半段的剧情在每一段的顺延上都做了扎实的功夫,但是到了结尾处,彭顺似乎故意丢失了一些铺垫的内容,直接潦草的揭幕了事情的真相,在观众还意犹未尽时就泼来一盆冷水,导致后20分钟的可看性几乎丧失。
5,在制造悬念方面,彭顺绝对是高手,并且在中国的恐怖片惊悚片领域算的上大师,片中不少承接剧情的部分,都是由精巧的悬念部分作为承上启下,并且结合影片的惊悚效果,悬疑成了很好的元素。
6,最后说说这个结局,很轻松便能理解到彭顺是为了增添些黑暗和讽刺的意味,并且是为了协调开头与中间部分的衔接。
但是就是这个结尾,让整部电影的降低了一个水准,让一部本该让人沉重的电影显得有些轻浮,以偏概全的内容往往不能让人欣然接受。
如果你把它当恐怖片来看.也许真的会失望.惊悚片也够不太上.我想你们拿它当剧情片来看.会发现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当昔日活泼跳跃在你眼前的小身影..充实而又甜蜜的母女时光.就像电脑黑屏一样迅速.毅然决然的消失在你往后的生活中.幸福.包括一切.嘎然而止你能抹去那段回忆么?你能忽视她从小到大在家里产生的一点一滴么?你能抗拒那粉嫩又充满她身体味道的小衣服.带给你的过去和对以后的幻想么?你能不让自己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只因看到她从粉嘟嘟的小宝宝.长到可爱小公主的照片么?你能完完全全让自己接受.她已经离去.去的那么远.那么久.永永远远.只存在于你的记忆中.-不能.做不到.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承认她的离去.努力的让自己相信.她(他)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还活着.....也许只有当上母亲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影片中两位母亲深深的心痛.心痛到无法呼吸.只有让自己相信.她(他)还在世上.才有活下去的动力.也许.在尸体找到后.大家会觉得.不承认.不接受.甚至一如既往在墙上贴寻人启事.是一种神经质.其实.那是做为母亲.给自己唯一的活下去的希望.和理由.也是一种不幸中.发出微光的别样幸福.女主角.最后和男孩母亲一起贴寻人启事.固然她已经挺过现实.接受了女儿的离世.但在她的心灵深处.宁愿选择遗忘现实.寻找希望.整个影片的情节.从表面上好像只适合给母亲们看的...但其实从心理医生与他老婆的经历不难看出.是适用于任何人的.人类是群居动物.亲人.朋友必不可少.而人总会老去.经历过亲人朋友离世的朋友们.相信不少.就好比如我.所以.我很适合看这个片.有时候一个人.看着影片.偷偷的流流眼泪.也是一种发泄吧.我把我藏在心灵最深最深最深处的衰伤.想念.回忆.随着影片.一步一步的挖掘出来.我的脑子.依然不愿意去细想.去品味这份痛苦.我的心灵.依旧紧紧把这份痛苦锁住.但我的眼泪.会代表我的心声.在这一刻.尽情奔流.
13年看的海报最好看·整个剧情挺一般的 剧情发展十分拖沓。
剧情主旨是什么? 安全教育片? (个人认为 和《见鬼》差了十万八千里,和《鬼域》都没法比……)说是恐怖惊悚片 其实没有什么恐怖之处,其实是一部警匪片吧。
女主被噩梦接连困扰 梦中尽是一些恐怖的场景,然后她梦游 自我怀疑。
另外还有绑架案什么的……
依旧延续了使用突然出现的晃动以及配乐来营造恐怖镜头,最后肥猫的出场完全改变了全篇气氛,电影院内的一片欢乐祥和,可惜总局没有亲见,不过3D影片画面感很强,很多场景小光圈大景深充满德味,大光圈的背景虚化效果也很好
主要是当时凌晨12点,且家里只剩我一个人,且还在猫在沙发里频繁地更换电视台。
一遍又一遍,雪花的屏幕越来越多,我的影子在墙壁上张牙舞爪。
突然,《梦游》从灰白的屏幕中跳出来,一个红头女映入眼帘,吓了我一跳……一看这怪名字就很喜欢,也不知道是惊悚片,但红头女恍惚又惊吓过度的眼睛让我觉得氛围怪怪的。
吓到我的场景之一是她醒来床边白地毯上一串黑色的脚印!
我可是待会要睡觉的人啊最心动的场景是她的梦境,包括那片树林、那个风筝。
复古的色彩浓厚。
自己对梦一直比较关注,因为我每晚都会做许多奇怪的梦,我坚信这些梦与现实是有关系的。
也许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情绪吧,自己一直紧跟剧情。
感受到了红头女神经质的情绪。
最美的场景是也她的一个梦境,她被一朵朵云环绕着,安静而美丽,像童话一样。
最狗血的必须是那个催眠师!
为毛也要把他弄成一个精神受创的人,捏造的痕迹简直是斑斑啊。
结局有一点小感动,两个妈妈的无谓的坚持,也许只有被伤过的人才懂得吧。
这部电影是彭顺夫妻时隔五年后再次联手的一部电影,我一直很喜欢李心洁的电影,因为她总让人身临其境,而且李心洁清新的嗓音着实让人听着舒服。
这部电影网上评价不好,但是我毅然决定去电影院体验这部3D的悬疑惊悚片。
嗯,这部片子从大体来看,很完整的一部片子,前后呼应的故事我很喜欢,侦破的选材很新颖。
但是有点推进比较慢,不够紧凑。
亲情的渲染感觉还不到位,不过总的来说,是一部构思新颖的完整的侦缉片。
在这部电影的结尾,我突然感受到这点,童话始终是童话,和现实始终都会有差距。
没惊悚 没悬疑 没恐怖 没3D 没意外结局 白白浪费1个半小时时间 WCNMLGBD
说悬疑可以,惊悚就算了
给四星是因为我本来就没报特大期望值
后半部分好好笑
故事不够吸引人,叙事有些混乱。
李心洁不愧是香港恐怖片女王 从以前的见鬼到救命再到梦游 赞啊
不够预期
好久没去电影院看这么不诚恳的片子了。唯一的启示就是:不要去前女友家拿你的旧衣物。
基本是李心洁的恐怖片我都会看,这个电影虽然结局有点过于简单,不过现在电影电视剧都是把奇幻事情一定要用科学来解释,那就只能这样了。但是前半部确实吓到我了,还有心姐的表演真是很好!!!支持国产恐怖片
一点悬疑也没有
前面还是很精彩的,两星。结局实在太潦草,瞎弄
梦游可以预见未来。2014.02.08。
风格还在,总体些许失望
说实话.只有开头的动画.车祸时螺丝飞溅和做梦云彩出现时才感觉出这是部3D电影.李心洁的演技无可挑剔.但郑则仕怎样看都不像一个坏蛋.故事情节没有说服我.我做过比电影更精彩更复杂的梦.所以电影的梦境让我觉得太过单调.三颗星送给李心洁
3D讓影片性價比降低,不過故事依舊是彭氏特有的詭異、音效比不久前的B+偵探更出色,但若是撇開廣電做成鬼片,恐怖的效果會棒的多,畢竟單純將潛意識和犯罪結合,摯友驚悚少了些許恐怖。李心潔不愧為鬼后,增色不少~
李心洁的表情很到位、可惊悚片最后变成了警匪片。
值得买票。
警察一如既往的白痴,霍思燕的胳膊真是短啊,那张脸是打了多少filler啊。。。李心洁倒是该打点filler,不然真的比剧情还恐怖了。。。
小时候最看爱的华语恐怖片。李心洁演得很好。
2012/04/15 李心洁大大的眼睛又一次惊悚的寻人之旅 杨采妮演技一如既往的不错 霍思燕目前幕后完全就是两个人嘛这演技不是在大荧幕上体现完的 后边出来的科技小手段给一星 情节可以再悬疑和强大一些 很多东东设计过于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