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社团
Club Zero,零号俱乐部,禁食社团,饥饿教室(港)
导演:杰茜卡·豪斯纳
主演:米娅·华希科沃斯卡,西瑟·巴比特·科努德森,埃米尔·艾尔-马斯里,萨姆·霍尔,卡米拉·拉瑟福德,艾尔莎·泽贝斯坦,阿曼达·劳伦斯,凯莉·芙塞丝,马修·德
类型:电影地区:奥地利,英国,德国,法国,丹麦,卡塔尔语言:英语,法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简介:诺瓦克老师在一所私立寄宿高中开始了新教职,讲授一门饮食营养创新课程,其先锋的理念挑战着一些传统的饮食习惯。其他老师和家长都不甚设防,一些学生更是深受启发,加入了神秘的零度社团。详细 >
md好想拉一车陈桂林来赶紧结束这场荒谬啊,意志比较薄弱,看的人好饿,与《法式火锅》搭配鉴赏可考虑列入76届戛纳极刑
真是越神金越讽刺,欧洲社会弥漫着这种矫枉过正的极端主义者
豪斯娜这回想讲的东西好多,综合下来达成的效果差强人意。配乐延续了小小乔的“一惊一乍”,甚至还极具东方色彩,听着怪难受的。
7.5/10 这个导演好聪明啊 这样主打一个抨击激进左派的议题 既能反讽还能收割一波左派人士 让你搞不懂她到底是想要干嘛 用当下最流行的趋势暗戳戳打到好多群体的人 我感觉素食(或者不食)和环境议题都是幌子 利用一些当下最流行的反素食主义和激进环保主义者的华语 去抨击这些人本质的逻辑漏洞和展现所谓的不攻自破 但除了表现一波这群人信奉的“邪教理念” 也能从那群家长那里植入一些讽刺“政治正确”又顺带辱一波相信阴谋论的反智群众的点 无尽强调willpower给我的感觉就是很多左派人士也的确在现实中被骂是不考虑现实而想入非非 所以你们最终获得的就是梦幻泡沫中的自嗨(然后原地毁灭)急需去调研一下导演的社交媒体((顺便:看完太饿了 马上去炫了一顿垃圾食品😋😋
看得出讽刺,也看得出真诚。精英教育,积极主义,还有富人的环保平等论,都表现得不错。没想到ben加入了这个小圈子,但是这一步挺棒的,想想也有道理。
“你们得有信仰。”结尾挺反讽。
蛤?这是在干什么?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到头来只是讲了这点东西吗?也没看明白人物的行为逻辑,什么明喻啊隐喻啊,都没看到,各类搬弄的主义倒是不少。最最重要的,这里面所谓的形式感,也没很新鲜啊。喜欢上一部《小小乔》是在于,形式跟整个概念还算是匹配的,表现主义的美学风格跟人物的神秘气质也是搭的,所以虽然看起来神经兮兮一惊一乍的,但是不讨厌。但这一部真的是让人捏着鼻子看完,文本已经很孱弱很扁平了,形式感也没撑起来,你不然就干脆走极端一点呢,来点令人惊掉下巴的走向,也没有,片中最让人有视觉冲击的也就那盘呕吐物了。我真的会谢,大姐我自己去外面宿醉一宿回来吐的都比你好看。真的不知道是在干嘛。
#miff2023 不明白为什么分类惊悚 我觉得就是个黑色喜剧 剧情讨论的荒诞和今年早期看的triangle of sadness / menu 都有点类似 富裕生活的荒诞 极高的物质生活和极度贫乏的精神生活对比产生的荒诞 传递到下一代的荒诞 看的挺起劲的 故事也吸引人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低
很喜欢这种大色块干净的电影,原来是邪教
今年主竞赛最差。/配色其实比今年的韦斯安德森好看。认真到连肤色都好好控制了,前半段(哪怕还没饿得脸发青的时候)都很难不注意到这是一群惨白惨白的青少年。/BEN的妈妈穿的是最温馨(最下饭!)的姜黄系。/Elsa的妈是全片喜剧担当。/MIA可以更疯的。但这个设置也没给她什么发挥余地。/音乐打眼得很。/白女导演可能真的需要饿一饿。想讽刺还不会讽刺。极度肤浅。/某电影号短评说本片“以如此特别的形式展现子女对父母的反抗”……我??????
挺好的,片子本身挺有趣的。挺荒谬也挺幽默。分数过低了吧,那就多打一颗星。
对吃 一直都没什么特殊的心情♡♡!我讨厌吃饭🫰 我是想说简直有点太relate了这可如何是好lol 天生低食欲人告诉你没有更好吃的东西之前先勉强吃着或者可以把自己改造成一个爱啃骨头的人。。(fyi我只是在来大姨妈冷痛交织的时候胃口才会变得很刁蛮..
76th戛纳主竞赛 10/21怎么的,哥几个真成仙了?类似的事情真发生在白左如此盛行的欧美我倒也不会意外就是了
我本来不是很喜欢这种夸张架空的片子,但是这部可以打四星
【8】Weird but fucking beautiful!奇情的配乐是情绪的催化剂,古怪的言语是极端的思维挑动词。豪斯娜的激进与极端,将《小小乔》的故作姿态,恶毒的,呆滞的意图,彻底变成走火入魔的非人类意识的电影。所抨击,鞭挞的环保主义,阶级主义都在她奇情刻意的编排之中形成一部真正的“怪胎电影”。颠覆了当下的过剩的环保意识与虚空主义,吃干抹净了“饿之必要”,不留一丝反转与退路的余地。视觉的冲击,音效的强烈,意图的大胆,极端的偏执,信仰的构建与崩塌,新一代的神典邪片。
那个vomiting scene真的disturbing…为了所谓的“fitness”制造各种各样高大上的借口真是五花八门。真的很喜欢这个题材,导演中段写的很好,最后烂尾了。ps所谓中上层阶级晚饭就吃sausage吗?感觉不是很写实啊。上层哪里需要吃饭。吃饭is for living, not for life.
兰斯莫斯式的文本,韦斯·安德森式的视觉,豪斯纳式的单调和日式配乐。她设计了一套世界观,做一个社会实验,然后自娱自乐一黑到底,最后再掺杂一点宗教隐喻,只是观感很无趣,也就能夸一下导演的作者意识吧。
0.0 我可去尼玛的吧,这电影在干什么,你说它讲洗脑吧,可它啥也没讲啊,为什么能洗脑成功,机制啊原因啊一概没有,甚至远不如草木人间的传销讲得清楚,你说它反讽吧,我竟不知道哪个段落是讽刺,全是呈现一群疯子发疯的过程,我居然花了这么长时间看这么个反智的玩意,我才是大SB
要用又白又左的语气说,Isn't it obvious? 食物是他们能抵抗这个世界唯一的工具。看完怒吃一个全家桶😊
讽刺得好彻底。让本来就有厌食症和糖尿病的孩子绝食,我拍案叫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