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在这个世界上,你只剩一段残肢,和一缕无处安放的执念与意识,而这样的你,依靠着亡灵死前八分钟的记忆,成为源代码,在这短短八分钟里,穿梭和成长,体会和懂得。
吉伦哈尔还是一如断背山里一样的迷人,却已然成为了满脸胡渣暴戾悲哀迷茫而又感性而富于幻想的斯蒂文上尉,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一列疾驶之中的列车上,对面坐着的克里斯汀娜似乎对他很熟悉。
而他变成了另一个人,就在斯蒂文准备找出事件的真相的时候,大爆炸发生,一切都灰飞烟灭。
斯蒂文每一次回到这列行驶的车厢,都是不一样的感受,从最初的抗拒排斥,到最后渴望握紧可得的幸福,无憾地死去。
源代码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许就在于环环相扣的紧凑情节,以及对人性毫无遮掩的思索和步步紧逼的扣问,一个不善交流的儿子与年迈父亲的感情,军人的信仰与忠诚以及不断对于我是谁,谁创造了我,谁决定了我的追问。
哲学上来说,人所能拥有的全部自由是选择的自由,也就是所谓的自由意志。
从这一方面来讲,斯蒂文上尉至少拥有了选择死亡的自由,即便这个选择给他带来了如此不同的结局。
斯蒂文最终活在了这个由他改变了结局的列车和世界,片中斯蒂文多次地回到爆炸前的八分钟,给列车上的人,以及这个女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未来和结局,创造源代码的博士说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虚幻,而最后上尉却真的生活于那个本应是虚幻的世界,这是否说明,对于那些我们否认的梦境和幻想,他们曾经真实地存在 你是否想过,在这个世界上有另一个我,一样相貌与性格,却从某一个转折点开始,与我拥有了不同的人生和结局,如是,我也只是想告诉你:everything will gonna be ok。
这个世界,每一分,每一秒,或许都已是一个不同的自己,而我也只是想好好生活。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电影,但是一部电影要达到“神作”的水平,是非常非常难的。
我第一次看源代码,是看的非常非常差质量的枪版,看的时候还没有字幕,看完以后我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
时隔一年,看到环形使者这个半杯具电影,决定来补写影评以表敬意。
我仅说科幻电影,在源代码之前,我眼中的科幻神作只有一部,就是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的“神”,是从里昂在那个灰暗的火车站遇见“火车男”和“天气男”的那一刻开始的。
不知道真正明白黑客帝国故事结构的有几人,黑客帝国从来没有所谓的“觉醒”,只是有两个虚拟世界,一个是90年代,一个是虚拟未来的地下城。
这点睛之笔解释了黑客帝国之前一切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将整个故事架构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比源代码同时期的“盗梦空间”,盗梦空间的科幻只是简单的梦中梦而已,除了特效比较牛,完全是小儿科级别的科幻言归正传源代码在科幻领域可谓是野心勃勃。
它触及了两个哲学层面的“终极问题”,一个是“意识能否脱离肉体”另一个是“时光倒退的因果逻辑”这两个东西敢玩的人不多,因为玩砸了,片子就是“灾难片”首先是”意识”。
我们对于“自我意识”既熟悉也不熟悉。
熟悉的是我们每天都从我们这具身体当中醒来,看世界,与世界互动,意识的存在是这么理所当然。
不熟悉的是,有这么多能承载意识的身体,为什么我的意识只能在我自己的身体上存在?
是什么让这种“绑定”如此牢不可破?
而更让我们好奇和恐怖的是,如果我们死了,意识会去哪?
主角坐在一辆火车上,眼前是既熟悉又不熟悉的女友,主角是一个刚从战场回来的士兵,他没有女友,这个身体不是他自己的。
一个典型的小成本穿越科幻开场。
然后,火车爆炸,主角死了。
主角并没有真的死,主角在一个更奇怪的,类似外星飞行器的东西里醒来了。
一个军官形象的女性跟主角联络,并告诉他了“源代码计划”和他的使命,就是找到引爆火车的罪犯。
这就自然地引出了“时间倒流”原来,军方发明了一种设备,可以根据一定的初始条件,局部模拟并反退历史,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时光倒流,只是一种所谓的虚拟现实,只不过虚拟的是历史真实发生的现实。
因为恐怖分子炸了一辆火车,并扬言要进而炸掉整个城市,而军方为了找到恐怖分子是谁,就利用这套系统,从火车爆炸开始,反推了8分钟历史,并送主角的意识到这个虚拟实景中,让主角去调查出凶手。
主角对这个解释嗤之以鼻,因为那个所谓的虚拟现实实在过于真实,他怀着一颗很朴素的心,就是想拯救火车上的人不死,他坚信,军方肯定对他隐瞒的情报,这根本不是什么虚拟现实,而是真真切切的时光倒流。
但作为一个科幻迷,时光倒流这种扯淡的事情,必然牵扯到祖父悖论,所有观众都在等着导演玩砸。
这个时候一个更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主角的真实身份。
主角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死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自己是一直在濒死状态。
这使得他的意识与其他人相比,更适合这种虚拟(穿越),主角现在更加不相信军方了,其实最理所当然的地方就是,每次模拟,主角都会在8分钟后被炸死,死后,就会回到模拟仓,并进行下一次模拟。
但如果不死呢?
如果在那个虚拟现实中,主角没有死,8分钟过后,这个世界会如何?
主角想知道,观众也想知道。
导演当然可以回避去说这个事情,他可以暧昧地说,主角成功地找到了那个恐怖分子,然后阻止了恐怖分子的进一步计划。
但已经爆了的火车还是爆了,主角又要作为这种”时空调查员“继续为军方破解更多这类事件。
如果这样安排,这个片子就永远不会成为神作,令人惊讶的是,这个片子直面挑战,硬生生扛下了解释这个问题的重担。
神作诞生了终于在一次虚拟中,主角虽然没能阻止爆炸,但是却探查到了那个更大炸弹的位置。
源代码计划成功了,整个研究机构都在庆祝胜利。
军方承诺主角,这次成功后,就让他平静地死去,不在是一个半死不活的”半身人“。
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谎言,因为这么nb的资源怎么能轻易放弃?
主角最后恳求女军官,让他再进行一次源代码运行。
他想试试在那个世界里把所有的爆炸都阻止。
女军官也良心发现,同意在最后这次模拟后,帮他“拔管子”。
主角在最后一次模拟时,阻止了所有可能的爆炸,给老爸打了电话,并吻了已经认识了无数个”8分钟“的女友。
最后模拟时间到了,在培养皿外的女军官拔了插头,而虚拟世界,却继续运行了下去。
这剧情太狗血了吧。
”狗血么?
“其实一点也不狗血。
在黑客帝国中,里昂最后双目失明,但竟然还能看到世界。
这个狗血的情节,观众可以理解为原来只在虚拟世界中是超人的里昂太猛,以至于在现实世界中也成为超人了。
当然更可以根据”剃刀原理“认为,男主从来就没有在现实世界中呆过,他能盲目情况下看到世界,只是因为他在另一个虚拟世界中再度觉醒了而已。
回到源代码,单凭几台电脑,就能演算出那么真实的世界模型么?
另外,每次主角在进入虚拟世界,退出虚拟世界的时候,会经历一大堆”回闪“,许多次”回闪“都会出现一个巨大的金属球的画面。
而这个画面,恰好是剧终的时候,女主男主手牵手欣赏的那个大雕塑。
这就暗示了,这一切其实早就注定,而主角的意识,只是一个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游魂而已。
在给3维的宇宙加了一个时间维度的时候,我们只想过在这个时间轴上做轴向的运动(也就是所谓的回到过去或者去未来)。
但这是有bug的,也就是祖父悖论。
硬科幻不该有这样的悖论,宇宙学也从来没说时间必须只有一个维度,时间如果不止一个维度呢?
说明白点,在宇宙中,事物一次可以不止做出一个选择,实际上任何事件都可以产生多个选择,并发展出不同分支。
这些时间是平行的。
片子一直在暗示,其实主角所经历的那些,并非虚拟。
但同样也不是时光倒退。
只可能是平行跳跃。
濒死的主角的意识,加上巨型机对于状态的高度还原,打开了一个多重宇宙之间的通道,主角借由这个通道,进入了其他宇宙中,经历那个宇宙里不同的选择。
一部合情合理的科幻片,从头到尾都让人惊喜连连。
加上各种绝美的镜头。
就如同一个精湛的工艺品,任何更多的雕琢都是多余的。
【1】一开始,上尉以Shawn的身份出现在列车上,照镜子发现自己的样子其实是Shawn。
『证明车上不是真实世界,只是上尉的个人记忆加载到源代码世界里储存的Shawn的记忆存档中,并以shawn的身份出现。
』【2】而后列车爆炸,上尉第一次回到Beleaguered Castle围困堡,Goodwin问上尉“能看到影像吗?
”『证明影像和声音不是通过眼睛和耳朵看或听到,而是通过外部仪器直接发送至Colter大脑的,其他人是看不到听不到,所以才确认。
』【3】刚回到围困堡的时候,上尉弄不清状况,Goodwin帮助上尉重构记忆。
回忆“莉莉穿着晚礼服和斗篷醒来……”“扑克牌”“猫头鹰的叫声录音”最后帮助上尉成功回想起她的名字。
『证明上尉是在围困堡以后通过源代码项目实验植入记忆代码才认识Goodwin的。
因为上尉最后的记忆是开直升机,然后紧接着在列车上醒来,马上又回到围困堡。
所以从上尉的记忆连贯性上可以知道他根本没有通过自我感知认识Goodwin的时间。
其后Goodwin告诉上尉已经来围困堡2个月了而上尉全然不知,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上尉第一次源代码任务。
之后博士宣布源代码项目出战告捷也印证了这一点。
』【4】上尉第二次加载到源代码世界里Shawn的记忆存档中的源代码世界的发展和第一次有部分变化。
『证明源代码世界是即时演算的虚拟世界而非固定的程序。
』【5】上尉回到围困堡的时候发现地板有水,包括后来感觉很冷有生命危险。
『证明上尉,还活着,类似植物人,但身体是有感知的。
冰冷是因为他感知到他的维生环境。
同时暗示着源代码项目还不成熟不稳定。
』【6】上尉登录源代码世界给博士打电话,有接线员接通并答复上尉,以及克里斯蒂娜上网查到上尉去世的信息,包括上尉在列车以外追疑犯等。
『证明源代码世界的构成除了列车上的所有罹难者及上尉本人以外,还有大量其他的数据。
数据量绝不仅有Shawn死前8分钟的记忆数据。
』【7】上尉在源代码世界时,听到Goodwin的呼叫,会引起源代码世界里面的人物贴图错误。
『至少证明当Goodwin在通过外部仪器刺激上尉接受信号的时候,上尉所处的虚拟源代码世界会受到影像。
所以,源代码世界实际上是在上尉大脑里即时演算并呈现出来的,而不是虚拟和设置了各种环境及记忆数据的电脑系统。
否则Goodwin和博士就不需要每次问上尉发生并看到了什么。
』【8】上尉在反复出入源代码世界后问Goodwin是否相信可能存在另外一个版本的自己。
Goodwin不信。
『上尉感觉在源代码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一样,根本没有办法区分。
源代码世界像短暂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像长一点的源代码世界。
或者有可能现实世界也是更外层世界的一层源代码世界。
基本上就是为结尾打伏笔了。
』【9】上尉请求Goodwin最后一次让自己回到源代码世界的现实画面给出了他们沟通方式的特写镜头:上尉是通过外部仪器感应他的身体来打字沟通的。
『证明电脑系统只能感应上尉身体的反应而不能获取他大脑里产生的影像。
』【10】上尉之前在源代码世界给博士打电话,虽然在源代码世界有反应,但是现实世界完全不受影像。
现实世界的博士没有接到来自源代码世界的电话。
但是上尉最后一次在源代码世界给Goodwin发短信,Goodwin居然收到了短信。
『证明了两点:1是源代码世界不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
2是受到短信的Goodwin是属于源代码世界的。
』【11】源代码世界暂停后又继续。
『暂停是现实世界上尉脑停止活动也就是脑死亡。
那么继续活动是?
上尉停止时的源代码世界在其他上尉的大脑里继续运行。
』【12】现实世界的罪魁祸首称是个极其聪明的核物理专家,甚至自己制造了核武器。
并称这个世界有机会重来。
对于上尉知道自己未实行的计划只说你知道得太多了。
『事实上,这些线索可以让我们相信凶手知道源代码世界,知道源代码世界可以重来,所以对上尉识破自己没有实行的计划也并不奇怪。
』【13】“现实世界”是真的“现实世界”吗?
『这个没有定论。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凶手想要破坏的;上尉、博士、Goodwin所认为的那个真实的“现实世界”极有可能也是另外一种形式或层面的“源代码世界”。
类似《盗梦空间》里的梦中梦中梦中梦……』【14】上尉最后的话:如果我猜对了,那么在源代码世界的某个地方你会找到正在等待任务的上尉……『这里可知源代码世界不是唯一的,而且时间轴也不是同步的。
』转载自百度百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
这是一部‘穿越’的电影,用很成熟的电影语言讲述了未来和过去、第一条空间(世界)和第二个空间(世界)、人的大脑意识在肉体死亡之后延续的极大可能性,同时我想介绍,目前我们的世界的四维空间,细菌让它继续活在第一维,它可能也很‘幸福’,子非鱼焉知鱼自乐么,第二维是一个面,平面,第三维是纯立体,第四维加上了“时间”,即便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我实在是读不进去,但是邓肯琼斯至少是看过的,时间在电影里只是隐喻在每一处,手表的走、手表的停、8分钟的回去回去再回去、以及生命的倒数计时.等等,邓肯很聪明,真的非常狡黠的聪明,因为他知道时间这个大概念也就是概念太难说明和无法量化,还不如无心流露让有心人发自内心产生共鸣和联想。
结尾应该是电影最精华的地方吧 ,它没有解释很多 ,但给我们留下无数想象.
一般能真正征服影迷的科幻片大都是《星球大战》、《星际迷航》、《阿凡达》、《黑客帝国》这种视觉效果非常突出的巨制,你很难想象一部没有大牌明星压阵,没有天文数字的财力做后盾,没有光怪陆离的华丽视效支撑的中小投资科幻作品能让观众看得酣畅淋漓,甚至取得《盗梦空间》那般的过硬口碑。
但邓肯•琼斯很轻松就做到了,他那成本低廉但创意惊人的《月球》让观众看的啧啧称奇,如今他的又一部力作《源代码》再次证明了邓肯•琼斯那让人嫉妒的才华和想象力,同时这一次,在《源代码》中他那遗传自摇滚巨星老爸的摇滚精神也让整部作品充实而流露出一种别样的魅力。
从《月球》到《源代码》,邓肯•琼斯的作品都以实打实的创意和想象力来征服观众。
《月球》乍一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机器人瓦力》,一个思念家乡的宇航员独自生活在月球,只有一台机器人做伴,但随着故事慢慢发展,直到男主角发现自己是复制人真相的时候,这部制作有些寒酸的小科幻片竟然瞬间上升到了人性伦理的高度,这就如同一个骨瘦如柴的老头在众目睽睽之下几招间便撂倒了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一样让人意外又惊喜。
《源代码》也是如此,从一开始杰克•哈伦哈尔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占用了一个陌生人的身体就开始设置悬念埋包袱,然后一步一步解包袱,到发现自己成了军方的工具之后,也揭秘出一个涉及到生命伦理的政府阴谋,但本片巧妙的地方也是超越《月球》之处就在于《源代码》设置了一个意外的开放式结局。
一般而言科幻片都是事先设置一个能让观众快速全面认知的世界观,《源代码》则是另辟蹊径,只是在片中隐约交代出一个关于量子力学的理论,源代码计划也只是一项刚处于实验阶段的新技术,就算是军方也没有研究明白,所以电影最后才能有一个那么意外又能被观众接受的绝妙结局。
这即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邓肯•琼斯凭借出色的想象力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惊喜感觉。
相信当观众看到电影真正结局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地赞叹电影的巧妙。
邓肯•琼斯的电影虽是以创意取胜,但却不是空乏其神,相反,无论《月球》还是《源代码》,你都能从中明显感觉到邓肯•琼斯那强烈的表达欲望。
可以发现《月球》和《源代码》最终都上升到了生命伦理的高度,而且无一不是个体凭一己之力对抗官方,企图冲破生命的谎言和束缚,这大概是遗传自他的父亲。
邓肯•琼斯的父亲大卫•鲍伊是著名的摇滚巨星,而邓肯•琼斯这种追求生命真相和自由的强烈理念,也正是摇滚乐那自由的灵魂之所在吧。
总之看他的电影,观众总能明显感觉到那种锐利的才华和不安份的激情,就如摇滚歌手在舞台上用嘶吼来宣泄自己对生命的迷惘和拷问。
继电影《月球》之后邓肯•琼斯再次用《源代码》证明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他也成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科幻电影创作路线,不用大投资,不用灿烂的视效,纯粹凭借过硬的创意和想象来征服观众,这似乎也说明了:好科幻,不一定光怪陆离,如果科幻电影的创意经得住考验,同样会很吸引人。
(文/龙笑)
本片科幻的前提是“每次開啟源代碼程序就能開啟一個平行世界的入口,該世界的老師的靈魂突然被空軍上尉的意識替代,其他則和到該時間點之前為止的上尉腦袋所處世界完全一樣且平等”,這一點是純yy出來的沒法解釋,但總之它就是發生了。
作為幌子,影片前面一直呈現出的假像是:實驗體似乎只是進入科學家再現出來的虛擬世界里去闖關,一拔電源就玩完似的。
假如可以接受這一科幻前提,劇情可以說圓:假設電影開始時上尉身體所在世界是a,電影結束時出現的世界是n,a世界的上尉從肉體到精神都消亡了,但他的精神在列車沒有爆炸的那個平行世界n中依附在老師肉體上存活下去。
同時,世界n也有一個被用作實驗的上尉,由於恐怖活動被阻止,所以尚未啟用(參見末尾下級軍官對瘸子博士的報告),但當天早上男主在車上發給女軍官的短信已經傳到。
總之,世界n裏面只有男主曉得自己經歷了許多個平行世界。
全片最沒疑點就是短信傳到女軍官手機上這一段。
此外,劇中所有登場人的意識都有肉體作為容器,編劇徹底迴避人死後精神去哪裡的問題。
因此老師本來的靈魂被擠到哪裡去了咱們不得而知,在世界n中男主老死後精神會去哪裡么本片也沒打算給出解釋。
導演已經明說,他拍的就是平行世界。
因此不是思想或意識或記憶轉化成數據漂浮在數據的海洋(攻殼機動隊這種),為啥教師不知情的細節也能一一呈現,也就不成其為問題。
啊,這樣說來,瘸子博士搞不好真的知道試驗真相,讀取死前八分鐘記憶是個幌子和說辭,他曉得實驗體進入的世界翔實到足以提供破案線索所以才啟動程序(而且他也提到量子物理,暗示他運用了平行世界的理論),代價是玩弄了上尉和平行世界中的教師雙方的人生。
影片似乎沒有詳細解釋的問題:1.科學家對上尉精神的控制到達什麽地步?
我的理解是,在世界a,上尉沒有死,國家對社會和他的親人撒了謊把這個半死不活的軍人拿來做人體試驗了,他的精神認知到的世界呈現為密閉倉,這是他意識虛構出來的,同時,科學家能控制他意識的來去、或者消除他的記憶,該控制延續到其肉體死亡為止。
至於每次被拉回來后,那個火車爆炸了的世界也都繼續存在下去,只是男主的意識從那裡消失了而已。
2.不斷閃回的芝加哥球面鏡蛋蛋,就是個象徵么?
意思是片中被取作“現實世界”的a也不過是無數平行世界的一個,而且弄得不好就是另外一次穿越后延續下來的世界?
好不容易遇到一部我喜欢的科幻大片该片的构思从一开始就很吸引人,为了配合美国安全局拯救更多的生命,除了大脑还活跃,已基本逝世的大兵Colter一遍又一遍地以Shawn的身份穿越到那辆已爆炸的火车中,一遍又一遍地寻找爆炸系统,寻找置放与遥控爆炸系统的罪魁祸首,一遍又一遍地在爆炸中被火浪吞噬,遭到精神折磨,却也一遍又一遍地看到他的旅途女伴Christina的微笑。
这个思路很像小时候看过的很精彩的NBC科幻连续剧Code Quatum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073766/,而安全局利用战后残(亡)的大兵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以便拯救地球人的情节,也让人联想起《阿凡达》。
但是这部电影却比《阿凡达》更简约有效,剧情更加紧凑,寓意也更能打动我。
在如今的数码世界里,一个恐怖分子拨一个电话,一个美国军官轻轻一摁回车键,就可以改变成千上万条生命。
而在这个唯物世界里,生命中什么是最值得我们留恋的?
唯有感情……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纯粹为了工作而来到这辆列车中的Colter,慢慢地进入了Shawn的角色,进入了他的皮肤,并对原本只是Shawn暧昧对象的Christina产生了感情……在紧急关头,Colter愈发感觉到了人情的可贵。
特别是在倒数第一次循环中,他们双双被枪杀后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的时候,Colter对留下一滴冤屈的眼泪的Christina说,我向你保证,一切都还没结束,一切都会更好的……于是,即使他以完成了任务可以安息了,即使他知道并不能从平行世界里救活Christina,却抓住机会恳求Goodwin军官,让他再循环一次。
这一次,在人生的最后一分钟,他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向Christina表明了自己的爱意,找到电话与他的父亲通了一次电话,并努力让火车上的所有人都带着笑容死去……然而也许连代码都为人情动容了?
“奇迹”发生了,他们并没有死去,Shawn和Colter都没有死去 (当然我觉得那个结尾其实是为了拍续集留下的埋伏)……是感情给予了他们一次新生,感情世界才是物质世界的平行世界。
想了一下,源代码的剧情大致上可以用如下代码表示#include
评价诺兰的《致命魔术》时,朋友说,我们每天都在杀死自己。
自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发明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机器。
借助这些机器,人类的活动领域大增,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他们的血液为之沸腾,灵魂也在发狂,进而开始了自相残杀,引发残酷的世界大战。
在这些机器当中,有一种机器还存在于科幻小说当中,尚未出现,那就是神奇不已的时光机。
没有人知道,它一旦出现,人类的世界会产生何等的疯狂。
扯这些闲话的原因有俩,一是《源代码》很像《盗梦空间》的时间游戏,邓肯·琼斯也被认为是宜家版的诺兰,简单实用。
尽管博士跟上尉解释说,源代码不是时间旅行,它是时空复制。
然而从不受严格控制的八分钟时间入手,博士的说法是完全不成立的。
更何况,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上尉活了下来。
所以,源代码系统能大能小,片中没有详细阐释的,但它实际上就是一台时光机器。
二是在《致命魔术》里扮演特斯拉的大卫·鲍伊,他发明了复制机,把电影引到了软科幻的解读方向。
很凑巧,邓肯·琼斯又是大卫·鲍伊的儿子。
自从出道后,他一直在拍摄低成本的科幻片。
对痴迷科幻的观众来说,《源代码》只能说是又软又硬。
它借助了硬科幻的外壳,却又在讲一些男女爱情和美式英雄主义,主旋律、大团圆,众人积极向上。
影片一边误导观众,令他们的想象始终停留在现实世界。
另一边,它其实暗中开启了多个平行世界,只不过由于上尉一次次死去,它们跟着陆续消亡。
从故事完整和遵守定律的角度上讲,《源代码》的技术性不如《死亡幻觉》,也不如那部技术宅自己拍摄、自己演出的小成本科幻片:《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
毕竟无论怎么个解释法,《源代码》始终没有回应平行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扰动。
现实世界的上尉已经死了,他穿越到另一个平行世界,这必然会造成一些悖论:比如可怜的历史老师哪去了?
更何况,现实世界的源代码系统获得了成功,那么,它必然会影响到平行世界。
对于这些后续问题,邓肯·琼斯把它们统统省略掉了,见好就收。
在制作人看来,《源代码》的好是成本小,制作模式新颖,口碑强劲。
如同一个人演戏的寂寞《月球》,《源代码》的钱就花在了爆炸特效上,其他东西就是封闭的列车车厢、太空舱和操作室,一些外景重复出现,实在太省钱了点。
在观众看来,《源代码》的好是抛出生命的无限可能,所有人都想再活一次,甚至多活上几次。
《源代码》没有提出命定理论,它只是利用了即视性幻觉,证明缘分很神奇。
尽管火车上的爱情邂逅很老套,然而这就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东西,电影还展示了隐藏的时光机。
当然,《源代码》不只有美好和俗套,当上尉的真实躯体暴露在银幕上,所有人都会有一种不适感。
肉体消亡、精神永生,这种处理,隐约还是让人想到了《月球》。
那些不断被杀死的复制人,它们跟《致命魔术》的结局真是太相似了。
杀死了自己的人类,他们该如何把故事延续下去?
寻求化身、寻找寄主还是接受死亡?
《源代码》延续了电影主题的探索,又摸索着科学的某种可能。
【玩家惠 专栏】
2009年,邓肯•琼斯一部科幻背景,现实情感的《月球》在表现对未来和科技的忧思中,又带给我们一丝余味悠长的感动。
而在2011年,他又以一部《源代码》继续自己基于科幻的人类情感素描,从《月球》以“克隆人”这样的肉体复制带出情感,到《源代码》以“平行世界”这样的时空复制带出情感,邓肯•琼斯的作品颇有延续性,当然,剧情结构也更精妙,节奏更紧张,而结尾也更光明了一些。
对于这部电影的科学背景已经讨论甚多,这里不再赘述,我个人认为,本片与《月球》一样,实际上是科幻电影中偏“软”的作品,而主题其实更多关怀这个背景下的人类真性情。
我个人认同“平行宇宙”论,科特•史蒂文斯上尉每一次被折腾八分钟,都是创造了一个平行世界,而除了最后一次外,他的结果无一例外都还是一死,被炸死,被撞死,被枪打死,只有最后一次,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他拯救了每个人,也拯救了自己,因而他的生命、生活、思维得以延续。
这种往复循环式的线索,让我首先想起的倒是前不久的《恐怖游轮》,不过那片没有特别基于什么科学依据,只见女主角,不停重复同样的场景,只是更复杂的在于还要自己跟自己斗,即实际上是一种时空的非平行的交错扭曲。
而《源代码》在时空上是平行的,这对于导演叙事和观众理解都省去了不少麻烦,不过每一次的八分钟,史蒂文斯上尉都带着上一次的记忆重来,所以剧中时空凭借史蒂文斯的记忆有了关联,也让这出宿命的故事时而陷入死局,时而又峰回路转。
《源代码》与《月球》一个重要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它都以一个身份的困惑开局,以身份认同贯穿始终。
《源代码》在层层平行世界中,让相同而又不同的史蒂文斯去明确自己的身份,自己在世界的立足点,自己的生活所向。
而《月球》中,山姆•贝尔则从一个又一个“自己”的出现中寻找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命运归依。
两部影片,困惑、孤独、无助都充满了情感代入感,特别《月球》中的山姆•贝尔更是到了唯有机器人可依的地步。
与《月球》相比,请来诸多好莱坞影星的《源代码》也更多了好莱坞的味道,动作片的场面,悬疑片的节奏让它故事性和娱乐性更强,更有抓人的张力,邓肯•琼斯也圆满的讲好了这个关于时空的故事。
在情感和气氛营造上,那种孤独和痛苦却依然灼人,史蒂文斯几乎“被逼”经历一次又一次眼看一群人死亡,自己无力拯救的痛苦,试图与父亲沟通又屡屡被拒绝。
更痛苦的莫过于不知真相的焦灼,又有知道真相后的痛苦,当他在“胶囊”中孤独的挣扎嚎叫,外面对他存有善意的古德温却只是看到一串串并无明显感情色彩的字符时,这种无力感尤其震撼人心。
而本片最终揭示的令我眼前一亮的悬念并非平行宇宙,也并非“王子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式的另一个世界的美好,而是在故事的主线世界,我们终于看到了史蒂文斯的真实状态,一具只有上半身的躯体,被贪婪的科学家试图以拯救更多人生命的目的当作工具反复使用,古德温是善良的,她给了他安宁的结束,也给了他幸福的开始。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科幻更多是一个背景,更吸引人的还是这一背景下,故事的引人入胜和情感的动人之处,当然也有特效的震撼之光。
所以,《源代码》在这方面堪称一个成功的案例,简单的交代和展现背景,层层推进故事演进,不断烘托主人公的命运悲喜之处,随之而来的也就是情感的自然流出。
杰克•吉伦哈尔的表演是出色的,回顾2010年,《波斯王子》与《爱情与灵药》实在都是平平之作,顺带着也让吉伦哈尔的演技隐于风沙与春药之下。
在《源代码》中,杰克•吉伦哈尔的表演张弛有道,未有过力之处,却该爆发时就爆发,与父亲电话对话一幕,人之将终的深情无比动人,与《月球》中,山姆•贝尔与本体女儿的视频通话有着相似的感人。
最后的结局是向好莱坞的“妥协”吗?
我不这么认为,在《月球》的末尾,忧伤的结局下也有新闻播报揭示的真相终被众人知晓。
而史蒂文斯在备受折磨后,在一个世界的安静永眠和另一个世界的幸福,这也是令人欣喜之处,在我看来,邓肯•琼斯不像一个悲观主义者,倒是更像一个人文气质的导演,而从他在影片欣赏性和人文性的平衡上看,我们有理由对他后续作品有更多期待。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15962c1fb638a0d2a6866980.html
我就想问一下:全车的人都没死,那么肖恩去哪了???
作为常年看科幻的,我真没弄明白小杰克怎么回到那个时空的——我根据的是片子里给出的解释,不是指观众自己延伸出来的。片子开头还有些悬念,但把握到片子所借用的科幻题材之后,片子就属于那种比较俗的了。一定要有爱情戏、亲情戏和大团圆。人性要胜利。整体倒是挺精彩,还算不错吧。
吹的也太好了吧,看过以后也不过尔尔
科幻的部分完全是虚晃一枪 最后居然变平行宇宙了么……如果只是结尾只是那个定格的话 还是可以给三星的。只能作为画面不断重复的剧情片看 作为科幻片看 太失望了。
从开始的死后记忆8分钟,最后到产生平行世界,我们可以说导演进行了大胆的假设,但是我还是觉得导演的思维存在着很多的漏洞,最后依靠观众增加假设来完成的这个故事太主观了,以所给资料的客观性而言,这个故事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只能打出及格成绩
创意不错 最后那点有点扯淡 既然是虚拟的世界 为什么要最后影响到现实呢 ~ 太过牵强了而且电影也没有交代一件事 因为主人公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新的生活该如何展开呢? 好奇怪的说~~不得不提的是 我相当受到了感动 尤其是最后 那位女兵的的理解 也挺帅气总之还算不错
。。。这种时光穿梭啊,想扭转命运的东西啊,和 盗梦空间 一样叫人看不下去的逻辑单薄
挺好。只是当平行宇宙变成另一种来世,多少有点无聊。
如果结局停在那一吻我就给四星半了。
结局毁了,少一星
本来这一个概念就能奔涌出一段感人的故事(世界是我的表象这件事本来就可怕极了),可凡人非要刻意制造点感人点,结尾更是太没悬念又煽情而毁了整个电影。Yue.
好个球
这么正常的片子我也看了,我不是杀马特
木有什么技术含量,还非要装那个啥。在国内公映前,豆瓣就一直有极高人气,出来以后又是一边倒的好评,公关操作的吧…推荐个影评:http://i.mtime.com/wlf/blog/6491329/
依靠精巧的剧本和绝对牛的创意,将这个本来恶俗的美国主旋律故事硬生生打造成了科幻悬疑绝佳作,全片86分钟不间断的精彩,几个足够动人的泪点以及俺家帅气的Jake,真是太棒了!碍于故事限制,剧本对男主角心理和行为动因刻画仍显不足,结局设置极其出色但讲述方式拖泥带水,不过绝对的瑕不掩瑜啊
不好意思。。。对于喜欢她的人。。。我个人觉得源代码本身这个想法还可以。。。但是背景故事有点狗血啊
挺一般的
非常好看。
理论完全不能让人性福,导演你走月球那种人文路线不是蛮有前途的,这次设定呢么唬烂,还硬科幻咧……由于某种不太厚道的原因,看这个猪脚被国家一遍又一遍奸尸还挺心情欢畅……看了堤坝和十二只猴子后果断给1星,除了鬼扯绕死人都无法自圆其说的量子理论和加倍的狗血,这片有的人家都有…
时间和火车的运动感同步的还可以,其他一般。有点像圣丹斯电影节提交方案的小聪明。不过导演后续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