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無敵》敘述著一個因為酗酒而崩離的家庭,身為兄弟布萊登(喬爾埃哲頓飾演)與湯米(湯姆哈迪飾演)的兩個人,多年後再次相遇卻是擂台的兩端。
電影敘述兩湯米因為父親(Paddy,尼克諾特飾演)酗酒而與母親逃家,但是哥哥布萊登則是為了妻子泰絲(珍妮佛莫瑞森飾演)留在了父親的身邊。
離開父親後母親沒多久就過世了,為了生活湯米加入了軍隊,而布萊登語泰絲結婚卻因為,而後成為了高中的物理老師。
兩人的生活從分開後開始南轅北撤,直到幾十年後湯米再度回到這個家庭。
這類以格鬥為主題的電影其實不算少數,從早期耳熟能詳的《洛基》、《蠻牛》倒近期如《燃燒鬥魂》或是剛剛前面提到的《鋼鐵擂台》之類,雖然都是以拳擊為題材,但是故事精華之處大多不是單純著重在拳腳之間,而是在於主角的掙扎、奮鬥與成長。
導演迦文歐康諾很會拍這種類型的電影,當年敘述美國冰上曲棍球奧運隊電影的《冰上奇蹟》,曾讓我大大的感動,不論是動態鏡頭的捕捉,或是節奏的掌握都恰到好處。
「奇蹟」是觀眾最喜愛的題材,而大衛大戰巨人歌利亞的故事總能扣人心弦。
雖然故事是走雙主角路線,但是主軸還是放在哥哥布萊登身上。
原本的格鬥家,因為不希望自己的女孩看著自己挨打賺錢,於是投入教職,但是卻因為女兒的醫療費而負債累累,面臨家即將被拍賣,不得以又站上舞台。
從不被看好的角色,最後爆冷門打入決賽,是每部勵志片最令人心醉的地方,但是電影如果只有這樣,那也只是剛好而已。
於是另外一條支線,也就是弟弟湯米成了電影最佳的催化劑。
外型冷酷近於無情的湯米一直有個迷樣的身分,電影並沒有一開始把他的故事交代清楚,而是在片中一點一點鋪陳出來,擁有驚人的格鬥技巧,強而有力的拳頭,如同矛一般瞬間撕裂敵人,他像是一頭野獸,總以獅子撲兔之勢吞噬著每一個對手,也讓最後當他與布萊登對決時,每每出全都令人窒息般的緊張。
被視為戰爭英雄的湯米,存在著一個困擾著他的祕密,他背負著自身的罪惡感,揮舞著每一拳,在毆打別人的同時期待著也被毆打著,與布萊登相同,他也期待著救贖,期待在擊倒與被擊倒間能拯救他的靈魂。
也因此湯米這樣的悲劇角色,反而令人憐惜,一個反派的正派角色成為與主角共同發光的兩個亮點。
電影看完兩個多小時,在沒有絢麗的特效、或是大場面的money shot,但是卻讓人目不轉睛,如同前面提到,導演在動作場面的掌握得宜,許多動作的碎剪,讓格動場面華麗又緊湊。
再加上每個段落文戲的鋪陳,更刻畫出兩個男主角內心的糾結與掙扎,父親是文戲最重要的角色,也勾勒出湯米外冷內熱的一面。
如果少掉他父親,兩人的情感戲就不在那麼深刻,雖然尼克諾特出場的成了這部剛強電影最大的潤滑劑。
還記得前陣子看了《鋼鐵擂台》被電影深深感動,而進了戲院看了兩遍。
我一直深深認為《鋼鐵擂台》是今年這類電影最好的一部,直到我看了這部電影讓我完全改觀。
如果喜歡拳擊電影的觀眾,不要錯過這部,如果喜歡勵志片的觀眾,這部電影絕對恰到好處。
在你的生命里,有没有一些人,曾让你怨念重重,曾在黑夜里,幻想种种情景,还给他深刻的报复。
比如一个小时候当众揍过你的同学,比如一个让你尝到被背叛滋味的朋友,比如一个让你受到伤害的女孩,比如一个你面对了很多年后,忽然不知道如何面对的亲人。
我有。
以上都有。
所以我知道,原谅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
这是一部让我失言很久的电影,是很少有的那种,看完如鲠在喉,却不知如何说起。
因为想说的话里面,有太多牵扯到伤疤。
这也是一部很少有的那种,我认同,却几乎不会对人推荐的电影。
虽然在我个人的2011电影里,这部片子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我可以理解有些人对里面的感情无动于衷,甚至觉得虚假。
因为有些事情你没有经历过,你就永远都无法理解。
无法理解流着同样血脉的人,为什么会因为一些毫无必要的心结,互相不原谅。
无法理解挺成熟的一个人,有些时候突然那么不成熟。
无法理解咆哮的儿子,会抱住父亲沉声安慰;而弟弟和哥哥拳脚相搏之后,又搀扶着离去。
无法理解原谅这么难的事情,为什么忽然就变得容易,那么不合逻辑,那么不真实。
其实,生活本来就不合逻辑。
和陌生人谈心,和最亲近的人冷眼相对,这本就是最平常的生活。
在看完这部片子三个月后,我的父亲从两千多公里外来到这个城市。
我们一起相处了几天,彼此小心翼翼。
在他离开的前一天,我们坐在一起说话到很晚。
主要是他在说,试图解释一些事情,我听。
说到后来他哭了,面对那张衰老的面孔,就像电影中的儿子,我没有掉下眼泪。
但是心里,有一些东西终于融化。
当他走后,我觉得终于可以对这部电影说些什么了。
我的父亲,我已经原谅你。
不是因为你对我做出的那些解释,只是因为你试图向我解释,这件事情本身。
片名为“勇士”。
何为勇士?
或曰:知不可为而为之。
麦尔维尔的《白鲸》作为勇士精神的象征,像一条红线贯穿整部影片。
本片开端老父亲车中播放着有声书,正讲到亚哈船长拎着大锤,把一枚西班牙金币钉在船头当做奖赏,引诱水手们捕杀白鲸,设立极高奖金的自由搏击大赛与之庶几相似。
“打拳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与《斗士》中的两兄弟一样,布兰登与汤米也都自幼具有搏击天分,如今一个是物理教师一个是海军陆战队的逃兵。
两兄弟都寡言,是更愿用嘴之外的部位说话的那一群。
卡夫卡说:“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
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
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
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了人的尊严。
”哥哥布兰登便有着“忍受的力量”,导演在他亮相的头一个镜头就把此人定格在画板上:阳光下的庭院,一个大男人顶着古怪的花布帽子和一张被小女儿用油彩涂得面目全非却乐在其中的脸——他可以为家人舍弃形象、面子、身体、everything。
两人目标都是巨额奖金。
哥哥急需钱还房贷,弟弟想把奖金赠给挚友遗孀,完成心灵救赎——他是孤家寡人一个,战友有妻有子,他可能觉得战友更该活下来,而自己是该死的一个,起码一起死掉。
在锦标赛中,两兄弟的晋级过程一快一慢,节奏张弛像上佳乐曲(暂且不论这样两个人击败全世界高手是否合理)。
汤米总是毕其功于一击,闪电般放翻对手,像一剑封喉的西门吹雪、一点红;布兰登则次次以意志力苦苦捱打,次次勉强过关,这样倒更赢得敬佩与倾心——“人们被亚哈平凡下面的不凡征服了”。
为找到一个足够稳当的理由支撑起“骨肉相残”的戏码,导演启用了“童年精神创伤”这样的万金油俗套,而所谓心灵救赎作为执念的理由也只是“还说得通”。
不过“大俗大雅”,幸运的是汤姆哈迪与乔尔埃哲顿的表演令俗套也具有真切的说服力,剪辑和配乐也规规矩矩、严丝合缝地托起所有煽情细节,滴水不漏。
有种意见说,汤米和布兰登象征了亚哈的两面:弟弟代表无所畏惧、牢记仇恨的一面,哥哥则是坚韧意志力的化身。
我觉得汤米更像亚哈一些。
来看《白鲸》中船长的样子:“在他这种笔直向前、固定不动、不畏不惧的目光中,含有一种无限的、最坚决的、不屈不挠的神气,一种坚定不移的、永不妥协的顽强精神。
而且在满腔抑郁的亚哈脸上还有一种苦恼的神色、无上的悲痛之概。
”布兰登心中没有盘根错节的仇怨和参天郁气,他只有一股破釜沉舟的冲劲。
但是汤米有恨。
兄弟如手足,亚哈有断腿之仇,汤米有失掉兄弟之痛(无论是精神上的兄长还是军队中如兄弟一样的挚友)。
在汤米与布兰登决战前夜,老父自知骨肉相残的悲剧无法制止,他醉醺醺地听着耳机里的《白鲸》,哭喊“把船停下……”回头看见儿子,他把涨红的老脸迫到汤米眼前,吼出船长的名字:“亚哈!
”这算是影片的小瑕疵——当隐喻已经这样明显,导演其实不用再把这标签一巴掌糊到汤米的脑门上。
叫破了并无裨益,倒让雕琢刀痕明显得有些扎眼。
让贝多芬的乐曲羼和在片中,是意味深长的一笔。
除了贝多芬是著名“扼住命运咽喉”之勇士,贝氏父亲身为宫廷唱师,也是要命的烂酒鬼,他早早发现儿子的音乐天分,不遗余力地培养他,与汤米、布兰登之父相似。
而物理老师在课上讲解的“牛顿力学三定律”亦有深意:他透彻地懂得“力”,从如何用公式推算它到如何用肉体实现它。
“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当哥哥与弟弟血泪模糊地厮打,想想Mr.C在课上讲过的这条定律,每打在对方身上的一拳,都有同样沉重沉痛的反作用力在身心之上,每道伤口都同属于两具胴体,他们分享一样的基因、血液,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是否承认,是否相认、相爱……他们打疼的其实是自己。
当然,这样在八角笼中达成和解、相拥流泪的结局,套路痕迹稍嫌重了些,在拖沓中消解了力量。
哥哥在汤米耳边说一句“我爱你”,就能融化几十年胸中郁结、让弟弟甘心认输?
这样轻飘飘没说服力的三个字能承担起为全片感情收稍之重任?
早不说晚不说,非在这要命的时候说,容易显得布兰登心计深沉、胜之不武,不过这符合钟爱大团圆结局的观者的需求。
听完这句我爱你,大家可以欣慰地让眼泪痛快开闸了。
几乎所有人的观后感都是“血脉贲张”,其实,这种刺激体验不能完全计做电影与导演的功劳,搏击自身的强大魅力也居功至伟。
羚羊、猩猩等种群以搏斗确定领袖,我们的意识中也始终存留对原始肉体力量的崇拜。
目睹八角笼中如雨点落下的拳头,埋藏的生命力找到替代性的宣泄途径,快感辄油然而生。
“人类心里永远激荡着一种恢宏的大丈夫气概”(《白鲸》),《勇士》成功地唤起了这种气概在观者胸中的回响。
爱默生《论英雄主义》:“英雄就是那样一种平衡的灵魂,任何骚扰都动摇不了他的意志,好象只是欢天喜地在自己的乐曲中行进,在惊恐万状和普天狂欢的环境里都一样。
”《白鲸》第37章,亚哈面对苍茫大海向莫比迪克下了战书,或可作为世间一切勇士之宣言:“世间万事中,没有什么是困难得叫人所达不到的。
只要你不怕付出代价。
” “我愿意像一根火柴,去点燃我的目标。
哪怕它是火药,我也在所不惜。
” “即使是牺牲自己,我也会照亮什么,我敢于这样做。
” “我有这个决心。
” “但愿我的预言能够应验,因为我有实现的勇气。
” “我决不会向强大的敌人求饶,就像一个小学生求一个势大力足的歹人一样。
” “我决不会对歹人说,‘你应该和跟你一样强大的对手开战’而不能欺凌我呀。
” “虽然我已经被打翻在地了,可我又爬了起来,我要接着打下去。
” “出来吧,你这家伙,我向你致意,让我们接着战斗!
” P.S.:《白鲸》中大副斯达巴克是全书中最理智的一位,他的模样如下:“斯达巴克身颀体长,肌肉发达,一块块的硬得像回炉的面包。
然而他身上却透着一种先天的瘦削。
他的这种瘦削,既不是体力不支的羸弱,也不是精力衰退的疲惫,而是一种成年男人所特有的精力与体力的浓缩。
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像古埃及人那样有感染力。
他有超强的适应能力,面对什么样的危险也能泰然处之。
”一看到布兰登的好友兼教练弗兰科,就觉得——呀,这就是斯达巴克嘛!
我想了半天,是先说我爱的英国甜心呢,还是先说我不爱的美式主流意识形态呢,最后觉得最好的要留到最后,所以先说说这个电影本身。
Warrior我只想给3星的原因是,这片子里实在是充满了令我看到腻烦的一些元素:美国大兵的兄弟情啊,泪中带笑的战争遗孀啊,酒鬼老爸和儿子的恨与和解啊,亲兄弟间的相爱相杀啊,你选你女朋友不选你亲弟啊嘤嘤嘤嘤,还有人人都说是圈中大手,但在面对男主角时就会立马废柴掉的死对头啊,以及先是冷嘲热讽,然后又墙头草过来过去,最后以八卦收场的体育主播啊这个那个的。
所以当Tommy目光温柔、神色明媚地给好兄弟的遗孀打电话,说“我发誓一定会照顾你们”的时候,我心里结结实实的咯噔了一下:“勇士”可千万不要变成“珍珠港”啊。
总之美国电影里总是不厌其烦地向观众输出这样雷同的价值观,我看都看烦了,有时候甚至在想,美国电影和英国电影比起来,就是“不怎么冷的冷笑话”和“很冷的冷笑话”之间的差别。
比如体育解说拿出一兜金鱼那里,我总觉得他那个不新鲜的嘲讽别人的段子就好似是每年央视春晚上的第一个歌功颂德相声节目,姜昆之流的明明抖了个不怎么好笑的包袱,还非要拉扯着两腮的肌肉说:“Oh, come on guys,笑一个啊,哥可是刚刚讲了个冷笑话哦!
”然后这一两年我又看了一些BBC拍的小成本片子,英国人讲笑话不是美国人那讲法,尤其是BBC里那些个有点儿文化的闷骚的英国人,他们捣鼓出来的电影,就正襟危坐在那里,观众也都就位了,他突然说了一句“企鹅拔毛”,然后站起来就走。
观众的反射弧得等上那么一两分钟,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冷笑话。
又扯远了……说回到Warrior。
这电影真没戳中我的泪点,我觉得,这跟我刚才扯七扯八也没表达清楚的“美式主流道德观”有直接关系。
因为这是一部过度“道德消费”的电影,兄弟俩一个缺爱一个是渣。
Tommy他哥多渣啊,就最后说了句“I love you”,搂着他弟从拳台上走下来这就算完成了“肖申克的救赎”了吗?
I love you谁不会说啊?
就好像哪儿又遭灾了哪儿又地震了,爱心人士们纷纷在微博上转发个蜡烛什么的,可这种道德消费有什么用啊?
真正去捐钱或者当志愿者的又有几个?
所以这电影停在这里我觉得很不厚道,以我阴暗的世界观推测,等他哥拿了500万奖金,肯定立刻又老婆孩子热坑头去了,就算他弟进了监狱,充其量也就去探探监,接着说几句I love you,完成他源源不断的道德消费,以期使自己继续心安理得而已。
以他哥对他爸的那个态度,我很怀疑他会真正付出什么。
并且说到比赛本身,我坚信缺爱的弟一定是对他很渣的哥手下留情了,想想看,他弟可是能徒手掰开坦克门的人物!
前面几轮比赛的对手都是连一回合都没打完就被他揍得人事不省了,他要真下狠手,他哥能蹦跶到最后吗?
但是,这位很渣的哥不仅趁机掰断了他弟的膀子,还用I love you把弟弟最短板的心理防线也击溃了,这不是得便宜还卖乖吗?
他爱过别人吗?
我真怀疑。
要说这苦逼的一家人,哪个不缺爱啊?
弟弟跟着妈走了,起码人家在没暖气的破公寓里给临终还吐着血的老娘拿圣水擦身,可是他哥呢?
就因为爸爸酗酒,他就十几年不联系,也没主动去找过弟弟什么的,最后在拿奖金的关头说句 I love you就完了?
这是要有多渣才能做到的啊?
呃,写得很气愤哈……那最后让甜心的Tom Hardy老师治愈一下。
Tom Hardy,现存英伦三岛的男影星中最甜心的一个。
看过一期综艺节目,Hardy老师这样一枚长相英俊、气质硬朗、充满了男性荷尔蒙气息、接片眼光75%以上靠谱、在业界前途大好、冉冉上升的英伦男子,在接受采访时居然说,I am actually a big softie. That’s why I’m covered in tattoos and everything, cos I’m actually quite scared of everything. If people are really nice and happy all the time, you want to look out for the darkness in them. I’m a sweet heart, I want everyone to love me. 然后他自己就不好意思地笑倒在沙发上,看节目的我们瞬间都要被他融化了。
Hardy老师类似的言论还包括:“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条沙漠中的鱼”,“我爱蝙蝠侠,怎么忍心揍他呢?
”以及“我很在乎别人对我演技的评价。
如果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我演技不好,我会很伤心的。
”等等。
前几天买了一本《环球银幕》,里面有个图片版块,主题是“这风那风都是英伦风”,编辑的原话是:“汤姆•哈迪的谢菲尔德蓝领风范”。
看到这句话我就哈哈哈哈哈了。
不要这样说嘛,Hardy老师其实真的是个好演员,上可演黑帮(Take),下可演男宠( The Virgin Queen);可硬汉(Warrior)可少女(The Reckoning );可精英(Inception)可蓝领(Stuart);可小清新(Scenes of a Sexual Nature )可神经病(Bronson),而且还可直可弯(Rock'n'Rolla)……Warrior里面的Tommy真是非常虐的一个角色,尤其是还有那么废柴的爹和那么渣的哥,看到最后他伏地认输的时候,我觉得我恨不得自己可以从天而降,抱住他摸摸脑袋,唱个soft kitty, warm kitty, pur, pur, pur之类。
(喂,不要这么苏好不好?
)综上,一枚英国甜心参与到这样一部美式主流道德消费的电影里,我不能说这片子不好,但真的也不是很好。
我想我大概真的很爱Hardy老师吧,拳击片,我从未看过,以后估计也不想再看了吧。
我就特别好奇最后兄弟俩那场比赛,哥哥是超人附体改拍超人外传还是怎的?
被弟弟干了那么多下没事脸上都没血?
真的不是一般失望啊。。。
太假了把MMA让我一下想到就是Fedor emelianenko,俄罗斯战神,真·神拳之男,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看真正的是怎样打的。
不是你被吊打两轮还可以保持清醒继续反击(Fedor最有名的战役之一就是被背摔然后一个翻身干掉对手。。。
当然前提是他也没被吊打啊。。。。
)按照Tom那个体型和爆发力的选手(电影没给真实体重所以只给了一个吨位赛title,但是看起来不是很像)让我想起UFC 的新西兰选手Mark Hunt(真正的一拳超人),别说两轮了,两拳挨在脸上基本就是叫停了,没啥可打了。
HUNT有一次被Brock Lesnar压了全程一拳没打出来,结果输了,BUT!!Lesnar后来被查出来服用违禁药了。。。。
事实就是超人的拳不是你想挨就能挨得住的……里面演哥哥对手那个俄罗斯哥们,本人是真的摔跤选手,是美国人,打WWE的还拿过奥运金牌……其实大家都知道WWE是表演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人真的很会打。
还是忍不住吐槽弟弟在地上攻击力怎么突然就变0了??
专业选手不会柔术?
还是推荐看Fedor...最后要说一下被打了脸之后真的会喷血,喷很多血……就拿体重130磅范围女子组比赛来说。。。
Amanda Nunez(好吧我承认我就是喜欢她)干掉Misha Tate第一次拿冠军时候,第一轮三分多钟干掉。。。
Misha挨了几拳很明显鼻子断掉了,脸都花了,最后哭的稀里哗啦不知道是难过还是鼻子疼的不要不要的。
事后看采访,还有Amanda又要跟付出的Ronda打,Misha被问如何看这场比赛,Misha说自己被Amanda打的那几拳简直人生最痛,而且那几秒都不记得发生啥了。
真正的比赛里,被K是容易断片的啊!!
真的很疼啊!!!
不是你他妈还能思路清晰观察你爹在哪你老婆有没有给你加油你弟弟是否还活着!!
真的是会打到亲妈都不认识了(互不认识)最后说一下像Tom这种力量型选手其实在比赛里很可怕的。
还是拿Amanda做例子。
以前UFC200前她进入过title之战但是输了,也不能说惨,感觉就是技术不到家,但是力量真的是杠杠的,那时候我就觉得卧槽人才日后必成大器。
果然后来发挥自己蛮牛一般的力量,完爆了Misha Tate还有Ronda Rousey(这个有争议地方在于Ronda去年输给Holly Holm之后就隐退一年,复出赛确实难度大,但是为了三百万美金挨几拳也很值啊)48秒爆掉Ronda,上来套路跟Tom有些像就是几拳搞定你。
请问哥哥是练了上百年的铁布衫还是怎滴居然能连个伤都没有完好的继续打下去呢?
要知道Ronda挨了几拳之后手护脸都没有,估计直接打蒙了,裁判直接叫停了。。。
因为继续打下去容易挂。
看着电影一不小心我以为我穿越了看到彼岸岛的明了呢……就真是主角光环附体打不死啊导演你告诉我那种格斗比赛打完不是一!
地!
血!
咱就撒点番茄酱不丢人。
裁判我就不吐槽了。。
这些年里看了些拳击格斗片子里最假之一。。。
哎。。
选手能跳过新闻发布采访和各种环节?
- -...物理老师练了多久啊?
Conor McGregor吃了七年软饭被女友养才换来了今日的辉煌啊。。
比李安还久呢。。
老师你是不是真的被超人哥附体了?
导演你就真忍心不加几个苦练的镜头啊?
物理老师你不但超人附体,金刚狼也附体了对不?
打了几个full fight然后你就立刻痊愈了还能继续打?
你弟弟上了几秒干掉对手根本就没怎么打有体力是正常的。
你居然也能满血复活外加自动修复无伤上阵!
告诉我你不是金刚狼是啥?
对!
就是超级赛亚人!
感动、悲伤这些情愫本就存在于人的感情之中,只是有些人埋藏的深些,有些人则浅。
一部好电影一篇好文章都要能做到把观众的这些东西都挖掘出来。
这部电影做到了,我从头至尾都被它感动着。
虽然有些小地方会有些许瑕疵,但这决不能阻挡我给她打10分。
每个人都有故事,最后的故事融合在一起。
导演的情节安排做得超棒,总是在觉得下一步应该这样时而变成其他样子,加上配乐,实在是绝了。
不过全球只有16人参加的比赛,难道没有选拔赛吗?
缺少铺垫。
还有疯狗,逻辑上说不通,都惨败过一次了谁还会赞助他比赛。
这都是小瑕疵,从主旋律上来说,神片。
双手赞。
这根本不是一部拳击电影,哥哥主角光环实在逆天!
看完心里一万头草泥马,靠一招锁技打赢所有选手,包括实力明显高出几个档次的科巴和弟弟!
导演为了剧情需要,完美演绎了什么叫主角光环与狗血剧情。
再说剧情,哥哥因为天赋差,从小不得父亲喜欢,母亲和弟弟因为受不了父亲家暴相约出走,哥哥尽然选择了背叛(留下),原因只是为了能接受父亲的训练(或许还有女朋友)!
弟弟的热血担当与哥哥的苟且偷生鲜明对比。
可惜父亲仍然看不上哥哥,loser+low逼!
弟弟的恨是理所应当的,这傻逼尽然说我原谅你们了!
当时就想弟弟一顿暴揍,直接打残,还打什么比赛。
还有很多赞赏哥哥意志惊人的,顽强不屈,我想说你们有生活体验吗?
体育竞技,天赋第一,训练其次,精神意志就更次了,除非实力相近可以靠意志取胜。
哥哥即无天赋年纪又大了,当年打ufc就是中下流水平,况且年龄才是体育竞技最大的敌人!
泰森老了上拳台也只能挨揍,哥哥凭什么?
逆转你妹啊。
弟弟打疯狗--前冠军,也就一回合的事,科巴也是实力超群,未尝一败,但他们遇到哥哥就怎么打都打不到打不伤,真是见鬼了!
并且每次哥哥在被暴揍两会合后总能靠一招锁技逆转,其他年轻力壮的职业选手被暴揍挨不过一个会合,只能说哥哥全身被光环笼罩啊!
我就一直等着导演安排哥哥被谁打残,结果哥们儿尽然一路夺冠,导演在逗我吗?
最后的结局,哥哥掰断弟弟的手(没天理)胜券在握的时候,开始劝说弟弟放弃(装好人),最后一句'汤米,i love you'似乎感动了不少人,但我听起来那么可恨!
我就是觉得不能原谅哥哥,父亲是最大罪魁,但晚年忏悔,做了最大努力去弥补,哥哥做了什么弥补弟弟?
说白了,我最不能释怀的不是导演良苦用心安排的剧情立意,而是太不尊重现实,下次拍这种电影不要再用体育题材好吗?
一看完就马上来看看评论发现有很多不一致的,那就和大家说说我的理解吧在影片看到快最后的时候总在自己设想各种可能的结局,一个结局很重要它会把整个影片的内涵限制住或把影片更加升华,其中觉得最可能的结局就是哥哥最后会在比赛中做出对当年自己的过错(或者说是心中的一个对于弟弟的亏欠)的一个补偿,而看完影片觉得导演之所以没有这样做他的原因很充分。
最后的结局哥哥在地上锁住tommy脖子,喊着I LOVE YOU,也是另一种方式的祈求,祈求他的原谅,祈求放弃他的这种对自己看法的执着,祈求他的理解,此时tommy的坚持和执着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被征服了,最后两人相互搀扶着走下场去兄弟间的隔阂与矛盾也在此刻解开了,影片结束,没有一点拖沓。
结束之前一个镜头父亲一个完成心愿的一笑转身离去,在这几秒钟的画面里也让父亲这个角色有了一个归宿,在之前他的努力悔过都遭到两儿子的拒绝,他可能也明白了他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他之所以还坚持就是他还能做的就是让兄弟和好,而最后他看到了,也就可以安心的离去了,不再有过多请求原谅奢望了。
再说下我开始设想的结局,如果哥哥放弃比赛或让弟弟赢的话,这样只会让tommy更加认定当年哥哥的过错,而且会更加气愤,哥哥的谦让会让tommy更想去证明些什么,而本片的结局tommy心灵上被征服了又回到了一家人的感觉,只能说导演很到位。
很多人一说到这个结局就会按此推论哥哥有了钱过幸福的生活,而弟弟手被折断还要送上军事法庭,很不合理,其实他们俩最后的争夺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在为了那500W了吧,在影片的人物塑造来看哥哥会像是那了500W就不管弟弟了的么,很显然不是,要硬要把剧情往下想的话也会是比较和睦的。
《勇士》是部很触动人心的电影,看完后热血交织感动,兄弟情、父子情、夫妻情,有情有义,非常精彩。
《勇士》的动人之处在于他很热血也很“琼瑶”,热血的动作硬朗,打斗精彩,但是又不会过于纠结于细节、写实与血腥;“琼瑶”的让人间苦难尽现于一个大家庭,感情纠葛扯不清理还乱,但是又不会过于哭哭啼啼,吵吵闹闹。
两个角度都做的很适度,很到位,热血男儿间,有男人味,有常人情。
《勇士》的故事结构实际上是一出家庭剧,而且是美国人特别爱用的父亲酗酒暴力,母亲伤心离家,孩子心理创伤型。
老爸爱耍酒疯玩暴力,自然让孩子容易形成反作用力的暴力心态;母亲的无助与早逝,自然也让孩子心智不那么健全有些敏感。
这次片中的倒霉蛋是兄弟俩,布兰登和汤姆,除了对父亲的共同仇恨外,兄弟间又有心结,各自又有各自的烦心事,各自的人生都处于一种困境,但是又各有不同。
作为兄长的布兰登,当年直接跟父亲关系决裂,同时又未随同出走的母亲和弟弟而去,与心爱的女孩去过自己独立的人生,更早有了责任感和社会压力,毕竟要养家糊口。
因此,布兰登身上更有迷途知返青年的特点,及时摆脱了儿时阴影对人生的影响,甚至从一个昔日的职业格斗手转型成人民教师,还是颇有专业性的物理科,买下自己的宽敞House,白天与年轻而朝气的学生交流,晚上与爱妻孩子共享家庭生活快乐,生活的很惬意。
但是,房奴并不完全是中国特色,面对经济上,特别是房贷的压力,布兰登不得不操起老本行,打起野拳,又重回职业赛场。
这是一个成熟的,富于责任心的男人,总体走的是一条社会的主流轨道,哪怕重回赛场,也是通过正规拳馆,知名教练,为了家人,为了自己的生活,他挺身而出,要做一个勇士。
与布兰登相比,弟弟汤姆的生活更多悲催,他也因而对父亲、哥哥更多怨恨,与社会更多格格不入。
从影片逐步交代的背景,我们可以理解汤姆性格的孤僻,与哥哥一样,他目睹和体会了父亲的酗酒和粗暴,而父亲对其拳击天赋上的偏爱更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爱。
而当他准备与哥哥、母亲出走,却发现被哥哥“抛弃”,本是需要父母和哥哥爱护的年纪,却面对家庭四散,独自面对母亲病重去世的沉重压力。
当兵以后,他又再次面临打击,亲眼看着自己要好的战友在一次事故中被自己的战友杀死。
这样的背景下,他对家庭中另外两个男人的忿恨可以理解;他对周遭世界的敏感与不信任可以理解。
同时,也正因为这持续的伤痛,让他更重情谊,身上更有一种孩子般直截了当的纯真和善的价值观,因为孤独,也让其内心深处有着更强烈的对关怀与爱的渴望。
影片在交代汤姆的线索上,很下工夫,与开始阶段几个情节就让大姐对布兰登的状况深入了解不同,在这里,导演隐忍而有节制的让汤姆的轮廓清晰,让一个个悬念释疑,让这个谜一样的男子逐步有血有肉。
他重情义,因为对战友之情,因战友之死而迷茫出走,同时又在路上勇敢的营救战友性命;他敢担当,战友死后,承担了对其遗孀的承诺,走上拳台,他在拳台上的干脆和对粉丝追捧的不理会,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另一方面更在于他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就是信守一个承诺,向前再向前,而非扬名立万。
布兰登和汤姆,同样的痛苦开始,却走上了不同的路,他们是兄弟,又各走各路,最终又表现在格斗风格上。
布兰登隐忍,富于耐心,因为他更加成熟,更承担保卫家园的重任,不能莽撞,需要克制。
汤姆凶悍,倾向激进,因为他要尽快履行自己许下的诺言,还要避免引起过多注意,需要速战。
兄弟走向决赛,却让你感受不到“相残”,却更多感受亲情碰撞,而这一切导演也通过细节逐步交代。
表面看,布兰登、汤姆之间,他们和父亲之间关系紧张,有数次直接冲突,但是往往,冷淡而互不搭理才是矛盾和对峙的最严重状态,直接的冲突常常包含了亲情中剩下的那些牵挂,因为牵挂,所以彼此在乎,因为彼此在乎所以对过往的伤害念念不忘。
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当汤姆和布兰登在赛前大吵时,布兰登的愧疚和汤姆在委屈让我们感受了兄弟情的涌动;当汤姆羞辱父亲,然后又恼火的狠砸老虎机时,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实际上对父亲心底的一丝尊重。
导演从细节上,让紧张的关系得以舒缓,让多年的积怨慢慢化解,让对立的亲人相互原谅,而在这情感冰冻的过程中,却同时伴随着格斗拳台上日渐激烈的比赛。
兄弟拳台决战,这样的安排可以说很刻意,但是在影片背景下也算“众望所归”,已经内心软下来的兄弟俩,还有父亲太需要一个渠道迸发这种情感。
显然,这几个热血爷们儿不会以泪流满面的抱头痛哭来抒发这种情感,于是,聚光灯下,社会各个阶层的注目上,有学生,有教师,有军人,有商人,有中产阶级,有低层阶级,兄弟俩不同背景的经历,让整个社会关注。
实际上,这部格斗背景的电影一如拳击电影题材一样,以暴力运动的表象,带动的是各种情感的注入,一如《洛奇》注入的坚毅,《铁拳男人》注入的乐观,《百万美元宝贝》注入的梦想,这里,是责任,是亲情,是兄弟俩相拥走出喧嚣的舞台的淡然。
《勇士》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勇士,哥哥为了家庭,弟弟为了承诺,父亲为了赎罪,都勇敢的面对过去的错误,更面对今天的生活,三个男人,三位勇士,精彩的格斗之外,这种可贵的精神和家庭感情更加动人。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30163fd3dc889b1f3bf3cfcc.html
豆瓣分数高到了令人瞠目,而且是2万多人评分的结果。
“亲情、友情、责任、战争、迷失、救赎”,看来是无可多得的集大成之作。
当时我就纳闷,如此高的评价怎会没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
要知道《特别响,非常近》这样的纯煽情片都入围了。
看完才知道,这些“集大成的元素”不过是为了串联格斗场面的流水账剧情中运用相当平庸的素材而已。
剧情大俗(父子三人反目到和解),人物扁平(都只有单一动机和情感),逻辑不通(哥哥突然变成不死神仙,随便秒人的弟弟居然瞬间被打败,更不用提那个号称1000多场不败的可笑的世界冠军)。
全片唯一亮点是肌肉男凶狠的自由格斗(不仅是拳击,可以用脚),拳脚到肉,的确猛烈,可以定性为动作片。
父亲尼克·诺特野兽般的面相和声音算是能留下印象,不过单薄的人物对奥斯卡男配提名也有点勉强。
再次印证电影网站的评分,低分的一定是烂片,高分的不一定是好片。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认为一部电影的好坏在于是否拓展了眼界,或是否引发了思考,或是否感动到了自己(包括情感的感动和视觉刺激的感动)。
这片在前两点不可能有建树,只是第三点对每个观看者的作用力不同吧。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2011看过最无聊的电影
跟铁甲钢拳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被骗了
摄影清新,配乐热血;《盗梦空间》里嘻笑不羁的哈迪和《动物王国》里有勇无谋的埃哲顿演技都有大进,最后那句龇牙咧嘴的“我爱你”和肩上轻拍的手相当煽情。
好看在哪里?
三星半;勇士的血泪史写的太过沉重和漫长,前奏铺垫遥遥无期好在后半部分有所回力终于在角斗场上显现高潮而最后兄弟两的终极PK更是将影片推向至高点。但我还是不中意这样太过热血男人的片子,鸡血太燃烧了反而少了一些风韵。
i love you,tommy.
当第五轮Brendan把Tommy按在地上说出I love you时,全场的铁血汉子都湿了...我也被萌湿了....T T
没能坚持看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肉搏相见.
A two fighter story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twice as good if sparingly connected. Not as good as The Fighter...
情节附会,连我这种外行都知道他们的MMA打得有多假,还有Cameron,go back to House, Chase has been waiting for you!
太戏剧化了。
剧情偏老套,可信度太低。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真正的勇士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光棍节。
算计到家的大俗片,不过我对热血片完全抵御无能,140分钟的片子一个钟头不到武道赛就开始了,给力的;批片的国啊,这种片不批还批啥啊
给1星可能有点过 毕竟不反感。 但到底在说什么
最后一场戏,简直就是夺命催泪弹啊!!!!!!!!!!!我已经不懂怎么评价了,可以打六分吗?
终于有一部MMA电影了,好棒!
哥哥总爆主角光环可不行。。。
像机器人拍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