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慌妈妈
საშიში დედა,慌心女作家(港),在手臂上写作的女人(台),Sashishi deda,Scary Mother
导演:安娜·乌鲁沙泽
主演:娜塔·墨文耐兹,拉马兹·约塞利亚尼,迪米特里·塔提什维利,阿福坦迪尔·马哈拉泽,阿纳斯塔西娅·尚图拉雅
类型:电影地区:格鲁吉亚,爱沙尼亚语言:格鲁吉亚语年份:2017
简介:玛娜娜,一个50岁的家庭主妇,挣扎于一个两难困境中——她不得不在她的家庭生活和多年来难以自抑的写作热情之间作出选择。最终她决定跟随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中去,为此在精神与肉体上都做出了牺牲。详细 >
太煎熬了。
作家包括编导们的作品里究竟有几成是自身的经历呢?
【格鲁吉亚】电影女主都叫Manana吗,想起了之前看的另外一部《我的快乐家庭》,都着重于女性在特定环境下的情绪与感受捕捉,再搭配上现时国情及社会状态,使得镜头下勾勒出来的形象很完整。显然这部层次更多一点:妈妈写小说的设定包含对文学创作的反思,与父亲的对话还原了童年阴影,有点太丰富。
七分吧,看完第一件事先搜索了格鲁吉亚到底在哪里,可能是文化隔阂太深了,整个故事背景都让我无法理解,有种与21世纪格格不入的闭塞,我觉得女主根本不需要所谓一间自己的房间,相反整个社会都好像被困在了一间奇怪的房间,前半段真的糟透了所有人都让我想揪住衣领质问是不是有病,但是我太喜欢最后一段女主和翻译家父亲的对手戏了,前面令人难以理解的一小时都在此刻得到了释然
是丈夫脑中离经叛道的妻子,是子女眼中荒诞不经的母亲,是书商口中下流低俗的写手,是父亲心中缺乏想象的作家。她是天才不是疯子,是主妇不是野兽,母亲上吊只是杜撰,背上白毛纯属虚构。瓷砖上有她看到的场景,手臂上有她迸发的文字,传说中有她追寻的怪物,房间里有她创作的故事,只有她不属于现实。
这部电影让我毛骨悚然!!比恐怖片还恐怖!以至于我已经没力气去分析它的电影语言了。
一个把欲望压抑在厨房与爱之中的女性 如何一步一步变成怪兽 利用身边所有人和所有元素 继续创作。可以说是自私,也可以说是孤独。每一次创作都是对自身的映射,如果保护身边人和保护才华相互矛盾,如果才华还不确定是不是才华,该怎么办?另外在这一届bjiff里,也许会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部电影吧。
缺乏爱和关注,把女人变成了怪物。manana说她在梦里看到一个黑色的长方形,将她吸入,困住她,恰巧这个方块变成助听器出现在她爸爸的脖子上。manana的某些镜头让我想起了我妈妈,我心里非常难过。
画面很美
四星半,17年10月31日,平遥
拥有爱好并为之努力的人,如红色般炽烈,尽管不被灰色世俗所理解。
喜欢一个作家女的不在乎写的不好的就是喜欢这个人男的就不会了会看会让他觉得好的东西!露出青筋也有可怜的一面浴室想象画面墙砖或者很不符合的场景看出一些感觉其实我这纯属瞎几把想不是幻觉还!家庭之间的小摩擦很有触动中间有人走了看不进去其实看的少吧所以这个值得反思怎么表现的问题最后父女震撼
前面的头完全挡住字幕,左面的男士三分钟会大声哈欠一次,全程体验极其不佳。至于片子,握手时候眼泪刚掉下来,结局就让我细思极恐。
元虚构佳作,随时可能却从未滑入恐怖片的池沼,从取景、构图、表演到极为难得的正弦波配乐,处处是拿捏到位并一以贯之的微妙雅致,深得我心。完全的自我表达是一个绝对概念,因此也是不可能的存在。陷入这种追求意味着绝对自由的反噬。很想去那座贯通两幢大楼的天桥上行走,感受那真切的超现实。
8.5分。压抑的家庭生活,狂热的写作冲动。女人在有限的家庭空间里通过想象延伸界限。她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她抄袭现实、跟随想象与梦境。丈夫以所谓爱囚禁她,她的任性间接害死爱慕者,父亲对她的缺席延伸到其后代。结尾戛然而止。母、妻和女的多重身份像枷锁让亦是作家身份的她幻化成魔。03/23
2019亞洲電影展。多重敘述的結構(現實/文本/隱藏的過去家庭)和強烈的虛幻背景(建築、電子短路聲、環境顏色的切換)都有對於「女性困境」的暗示,點到為止和意猶未盡的藝術營造上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处女作还不错,只是节奏感稍微差了些,对于家庭主妇与女作家双重人格的描摹欠缺一些深度。妈妈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女儿很漂亮敏感,很可能成为第二个manana。#BJIFF #娘T女导演镜头下的女人都很美并带点中性气质 #女出版商也很stylish
令人惊艳的处女作。对摄影考究的片子毫不吝惜好感。配乐也恰到好处地营造出疏离感。女主就是那种典型的女作家式利落干枯look,她恐惧的或许是意识到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缺席的妈妈。
飞机上看文艺片,居然饶有兴致
这么疯的人设的确有点难懂,但我觉得父亲最后说的manana只会记日记再加一点荒诞的想象是不准确的。manana其实是在为了写小说把自己想要的剧情走向加在生活里的。不知道想得对不对,最后父亲说别让我翻你母亲上吊很有可能也是manana在那里推动了自杀走向,毕竟她从小就记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