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师》是部相当打动人心的片子,对于我来说尤其如此。
因为心理师的引导而太入戏,最后走进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黑暗记忆之中,辗转反侧,沉吟徘徊,良久无法回到现实。
一篇剧评也几易其稿,几乎无法对它作出客观的评价。
好容易收拾完心情,也着尝试着写写我眼中的《心理师》吧。
一、布局若阴阳鱼珠链,巧妙洗练《心理师》的整体架构很巧妙,由主线夏木医生串起了十个小故事。
小故事相对简单明了,却都具有疑惑、解惑和升华的过程,也有着独特的笑点和泪点。
每个小故事非但在写夏木的病人,更在影射着夏木本身。
全剧从欧阳欣自首绑架案起,至找到她与夏木的旧日情缘止。
其故事结构若一条穿着阴阳鱼吊坠的珠链。
故事伊始,欧阳担下绑架罪之黑暗,夏木似拯救者般光明。
接下来的十个小故事,如一条珠链串起十颗五光十色的小珠子,各具特色,却又相互映衬,将剧情层层推进。
直至结局发现夏木心中深埋的黑暗往昔,而欧阳却是那个唯一没有任何过错的光明之人。
夏木与欧阳是分裂成两半,却又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的太极阴阳图。
正如阴阳二鱼纠缠一处,相生相克一般,夏木与欧阳也是这样彼此羁绊与依存,又相爱相杀。
光明之中隐藏着黑暗,黑暗之中也孕育着光明。
二、若水般淡极无味,却为至味的爱情以恋爱注水情节之剧如过江之鲫。
无数恋爱脑的男女主角昏天黑地,作天作地,战天斗地,谈所谓感天动地的爱情,而观众早已怨天怨地,声讨为何又拍这种雷剧?
而《心理师》之中欧阳欣与夏木的爱情却若一股清泉,清淡如水,淡极无味。
直至结局,方知夏木竟似舒洁郎一般,因一时机缘,将陌路引为知己,百般寻找,而终见真身;欧阳竟似张倩女一般心之所至,身困他方,而灵犀相引,魂梦相随;二人竟如杜丽娘与梅梦梅一般于幻境中相逢,却因情一字,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欧阳欣与夏木一个在忘却中纪念,一个在复仇中救赎。
一个千里芳心,却将十年离索,分付一帘幽梦;一个郎心似铁,暂将形单影只,化作一双人与共。
爱如逝水,沉溺其间,三千缱绻,一世痴缠,如此如斯。
三、剖析着现代人心理的曲折幽暗处,却又充满温情和治愈现代生活的重压之下,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也急剧增长。
人性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罪与罚、遗忘与铭记、宽容与偏执、报复与救赎都只在一念之间。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取舍之间,存乎一心。
凡事皆有因果。
如死亡出租车中,昨日一名无辜的受害者,可能就是今日的施暴者;如怕鬼的女摄影师那样,昨日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可能就酿成今日无法弥补的罪过;如幻听DJ那样,昨日一次懦弱的逃避,可能让今日陷入无休无止的嘈杂;如讲大实话的销售员那样,昨日一个虚假的慌言,可能给今日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象掉进逻辑陷阱的科学家那样,只是对昨日一扇关闭门的想象,就足矣带来无穷的麻烦。
总之昨日之因,结成了今日之果,塑造了今日的我们。
那些陈年往事留下的心伤,引发的愁绪恰似无尽长江滚滚而来,令许多人无从排解。
心病还需心药医,而夏木就是那个用宽广的胸怀、专业的态度、好学的精神去追根溯源,找到心病的起因,化解种种仇恨与不安,自责与愧疚,阴暗和恐惧的人。
他帮助每位病人找到病因,却并不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去鄙视他们,也不象上帝一样的去指正他们,更不摆出专家的架势去评判他们,而是让病人去发现真相,自己去寻找解决之道。
只有病人自己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去主动寻求帮助和宽恕,才能真正走出阴霾,迎接新的起点,新的人生。
四、乔振宇成功塑造了有着严重心理疾病的心理师这一奇妙角色夏木如夏日之乔木,根植无边黑暗的大地,在烈日炙烤时给人们送去清凉,在狂风暴雨时给人们撑起一片晴空。
但夏木与平常人一样,也从滚滚红尘而过,难道能不染纤尘?
病人可以找夏木倾诉,但夏木积累下来的那么多情绪垃圾又能向谁倾吐?
医者不自医。
果然看似淡定低调的夏医生却有着比他的病人更严重,甚至更复杂难解的心理问题。
幻听、幻视、癔症、多重人格、选择性遗忘、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能在夏木身上看到这些症状。
以这样的心理状态去引导别人走出心理困境,重塑自我,从而回归正常生活,简直匪夷所思。
在夏木身上看到的理性、博学、博爱以及表现出来的温暖与光明,却让我想到了两个自杀的女作家。
一个是三毛,另一个是林奕含。
在她们的书和访谈中,表现出的只是才华横溢,热情洋溢,虽然也有艰难曲折,但那并非主流。
在她们身上似乎充满了理性与睿智,似乎洋溢着光明希望与正能量,似乎比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理解得更透彻。
但看看她们的结局,明显这些只是用来保护自己脆弱内心的硬壳而已。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和走不出的困境。
而夏木与她们何其相似,都将自己最光明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世人,却将阴暗无助和惶恐不安留给了自己。
一旦自我防御的硬壳被击穿,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
夏木如此奇特而奇妙,在我浅薄的观影经历之中,似乎找不到类似的典型角色。
想来秽恶世界,众生无明,贪嗔痴重。
而地藏居于秽土,立清净幢相,济世渡人。
夏木助人自助的经历,似乎也有些“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的意味。
夏木是片方依照乔振宇的形象量身打造的,而乔振宇面对夏木这样复杂晦涩的人设,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其演绎得有血有肉,在剧中不但全部使用原音,而且表演上有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最后三集他终极心理战中的表现,几乎可以用精湛来形容。
五、关键点缺失,却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些人看完全篇,依然一脸懵逼地叫着看不懂。
其实这故事脉络主体很清晰,但确实有一些关键信息缺失。
这样给观众留下不少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也给拍摄续篇留下了足够的发挥余地。
一切悲剧的根源在孔一木身上,他作为大学心理学的导师,却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离异后,陷入了阴暗的泥淖。
孔一木将夏木当成失去儿子的替代品,不顾学生的意愿,强行要将他留在身边。
而孔一木对有反社会人格的胡先生得以康复强烈的排斥,除了对同行的不信任,对夏木不顺从的恼怒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孔一木用尽了自己平生所学,也无法治好自己的心病,反而越陷越深,孔一木根本就不相信心理学真能治好这样严重的疾患。
孔一木一再挑衅胡先生的心理底线,同时也是在挑战并破坏夏木与同行的治疗成果。
他以为打破治疗成果能证明夏木和同行们是错的,也能证明自己的正确,以获得继续指导夏木的资格。
却不料因此失去了性命。
当孔一木死去的时候,至少有四个人的人生同时为他陪葬。
胡先生永不翻身,夏木前途尽毁,孔氏兄妹陷入愤恨无法自拔。
从孔一木去世,到欧阳重新出现这十年在剧中都是空白,可以作多种解读。
首先是谁最发现了孔一木的日记本,并将它交到孔清平手中?
欧阳是否也深受日记本内容的影响?
其次夏木是怎样陷入自我催眠的?
他如何来到槿夕市,并经历一场失败婚姻的?
贤士立世,若锥处囊中,其末立现。
以夏木之才总会是业界翘楚,为什么孔氏兄妹早知道其下落,却要十年之后才开始报复?
儿童绑架案中欧阳是否是孔清平的共犯?
她只身来到警察局自首见夏木,却在催眠战之中放过夏木,这是她念旧情心生怜悯?
还是觉得夏木陷入深度昏迷,变得无知无识,并不能带给他任何精神上的打击和痛苦,这样的报复根本不足矣弥补自己这十年来的愤恨?
我们在剧中看到的夏木是真实的夏木,而看到的欧阳却是十年前夏木爱着的那个聪慧狡黠又纯真美好的欧阳,但真实存在的欧阳或许已经偏离过去太远太远。
所谓: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将回报以凝视。
人生之路太过漫长,难免会沾染到黑暗。
不拿别人的错误去惩罚自己,将黑暗的深渊划为禁地,远远地躲开,去过自己正常而稳定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过错。
倒是那些以挖人隐私为目地,以揭人伤疤为乐趣,以将人推向深渊为报复之人,其心可诛。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有光明处便有阴影。
在阴阳两鱼图中,刚强与阴柔互补,光明与黑暗共生,只要能维持整体的平衡,不超出界线,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便能生生不息。
学会如何与黑暗共生,或许是《心理师》留给我们的启示之一。
(这篇基本就是个故事简介,在看完这三集之前最好不要打开这个简介,容易降低这个故事的趣味性。
)
深夜酒吧边的公路上,一个看上去稳重儒雅的中年男子坐在车里,和他后座的妻子说着话,又似乎仅仅是在喃喃自语。
后座的女子睁着眼,没什么精神,被包裹得严严实实。
男人的语气很温柔,只是女子一直恹恹的,没有答话。
车窗外夜色深沉,酒吧里灯红酒绿,这一切都与他们无关,小小一辆车,似乎就是一个爱的城堡,他们形影不离,相伴到天涯。
就像高枫说的,这年头,这样相处的夫妻真的不多了。
这个故事的开头,洋溢着格外的温情。
他带着开水,给两个人泡面,有一句每一句聊着最近的生意,似乎是在为两个人的生计而犯愁。
酒吧里醉酒的人急需深夜的车来送他们回家。
他驱车接单,然后温柔耐心地跟客人解释,自己的老婆身体不好,带她出来散散心。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客人自然也不会不讲道理。
然后剧情急转直下,朝着一个让人迷惑的方向发展。
包括我们的古越在内,一连有三个客人,都遭到这个司机的各种恶搞嘲弄。
或是被绑在路边,或是像古越一样被画了个大花脸。
他每晚都蹲守在这个酒吧旁边,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那个司机一直在问,人们为什么那么爱喝酒,不就是水和粮食吗?
酒可不是什么水和粮食的简单组合,多少懦夫因它而勇敢,多少生命为它所蛊惑?
它是可以引人癫狂的琼浆玉露,取人性命于须臾,它的效果又强过多少穿肠毒药。
酒,是可以把一个正常人变成疯子的。
他似乎非常痛恨醉酒的人,我们也跟着高队长一起去分析他的动因。
高队长说了,这是没有目的女性手段的报复。
车上的女人从不说话,古越说他闻见了保存木乃伊的香料味道。
那个女人已经死了,她什么都没法说出来了。
故事到这里已经让人不寒而栗,只是司机深情人设依然矗立。
大家纷纷猜测他的妻子酒鬼所伤害,哪怕她已经死去,他也依然舍不得让她孤独地含冤九泉。
可是等警察查清楚他们的身份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赶来的女子丈夫名叫魏刚,跟那个司机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脸。
他和她,并非合法夫妻。
那会是什么关系呢?
他想起多年前的一桩往事,那是他痛恨醉酒的症结所在。
在他的记忆里,他和那个名叫秦清的女人是一对热恋的小情侣,某个约会的夜晚,遭遇到了两个醉酒的歹徒,他们兽性大发,玷污了秦清。
故事就从司机的回忆跟高枫的调查两边双线发展,两个故事里唯一重合的部分就只有秦清被玷污的事实。
那是一桩悬案,几乎毁掉了秦清的所有。
她没能完成学业,未婚夫也离她而去,后来背井离乡,准备忘掉一切,安度余生。
可是对于秦清而言,那场噩梦始终未能醒来,哪怕后来夫妻的争吵之中,还是会被提及。
原来他们是一起被困在那场噩梦里的人,她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他却永远也放不下。
都是可怜人罢了。
高大队长决心破除这个案子,毕竟秦清已经失踪数月了。
他以身作饵,上了那辆贼车。
在与司机的博弈之中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真相。
揭露真相是警方的任务,夏木还困在量子力学里不可自拔。
那真是残酷的真相,滴着血,散发着鲜活的恐怖。
原来并没有什么醉汉,没有什么强奸犯,虽然有尸体,却也没有蓄意的谋杀。
秦清的噩梦,从来就只有他,这个一直困在自造的梦境里的叫做李杰的司机。
李杰是个失败者,从来都是。
他最初的出场,是在电话里谈一桩生意,还没说完对方就挂了电话。
他就是在那个时候看见的清风一般的秦清,美目流转,巧笑倩兮,一下子就勾走了他的魂。
可李杰是个Loser,他什么都处理不好。
表面上的稳重儒雅的成人面目,不过是掩盖他懦弱无能的内心的一张虚假面具。
他对那些人所做的一切,不正是像一个小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幼稚吗?
他遇见一个喜欢的姑娘,这本来是件不错的事情。
但他压根就没有胆量,也没有资本去追求她。
于是就一直跟踪她,终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他接着酒精的胆量,玷污了心心念念的姑娘。
他那样懦弱,自己都接受不了一个肮脏的自己。
时间和记忆的缺失,是多重人格最典型的特征。
他失去了那段记忆,笃定地认为是有醉酒的歹徒伤害了心爱的姑娘。
他甚至还自诩正义地一直寻找人家姑娘,阴魂不散死死纠缠。
所有温柔甜蜜,都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意淫。
那些所谓执着与守护,对别人而言只是纯粹的打扰和伤害。
叔本华说:每个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里。
李杰已经被囚禁多年,不得解脱。
或许于他而言,他跟踪秦清,是他的赎罪。
可是不管是道歉还是赎罪,秦清都不需要,她只是希望可以平静地过完余生生下来的日子。
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肯放过她。
他甚至还当着高枫的面说只要我活着,就算她走到天涯海角,我都跟着她,还真是一往情深抵死不悔呢。
只是这样的变态的深情谁又承受的起。
那个无辜的姑娘就这样被毁掉了一辈子,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作为观众很难站到李杰的角度去体谅他,真的很难,但要说咬牙切齿去恨,似乎也不容易。
撕开那些温馨平和的假象,直面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内心,那些欲念挣扎,都有着狰狞的面目。
一个连自己都接受不了的人,是没法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更没有办法和其他人建立起来正常亲密的关系。
或许被高队长带走,带到一个不需要跟世界联结的世界里去,监狱或者是精神病院,对他对世界而言,都是最好的结局吧。
非常喜欢看这种心理扭曲的故事。
因为我感觉自己就心理有点问题。
就特别喜欢看这种刺激的。
本人自己会越看越聪明一样。
这部影片感觉演技都可以。
感觉中国的这种心理类的电影电视剧里面,往往是这种主人公一类的都会慢慢的在剧情中把自己渗入故事。
犯罪的要么是正一号,要么是反面一号。
这种故事总是有曲折的。
相对于心理罪而言的话,我感觉这部影片还是更生活化了一点,虽然离我的生活还是挺远的。
但看来说不定周围的人都有心理问题。
我也就只看过这么一遍,也不好写什么剧评了。
我感觉看的还行吧。
心理师,原名《双面心理师》,不知道什么原因,去掉了双面两个字,私以为原名更能反映这部剧的内容。
男主角夏木(乔振宇饰)是一个单调无趣的离异人士,平平淡淡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波澜不惊。
而一场儿童绑架案将他拉近了旋涡,也为他记忆的开启拉开了序幕。
自首的欧阳欣(唐艺昕饰)指明要见夏木,以博弈为名让夏木得知孩子的藏身地点。
在夏木催眠的过程中,扬言要成为夏木人生的“问号”。
绑架案很快破获,可是却给夏木留下了无尽的烦恼,欧阳欣的深度昏迷,还有留下的那个质数7、还有时限……夏木的心理咨询所就叫做“共生”,好像是对夏木和欧阳欣的状态描述。
欧阳欣陷入昏迷,但她却以另一种形态存在于夏木的思维之中,或者说,在绑架案的较量中,他们进入对方的思维,唤醒了夏木对于欧阳欣的一部分记忆。
刚刚发现的时候,夏木偶尔被她吓到令人捧腹。
但是两人的相处却很是和谐,在夏木工作中,也经常借助欧阳的口说一些意味深长的话。
说到这里,很多人一直在问,欣欣说话,别人听不到么,其实表现的不甚明了。
夏木和欧阳对话的时候,是在心理层面的交流,别人能看到他的动作却听不到,而其他时候,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欧阳欣所说的话在对方看来就是夏木说的。
这里导演的安排也很巧妙,他们两个的口红色号,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差不多每集有一个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深意,关于关爱儿童、传统文化、心灵创伤、家庭矛盾、娱乐圈生态、自闭音乐家、面具人。
这些故事让人很有紧张感也容易引起共鸣,在这些故事里面,夏木作为心理师,没有以往个人英雄主义的那种查证、推理宣布结果,他只是替这些病人找到症结所在,告诉他们心理病的成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夏木找到了锁头,钥匙是在当事人手里的。
就是这种方式让一些网友看的不大习惯。
剧的结尾是心理师夏木的自愈,第一集留下的所有悬念开始爆发开来,幕后黑手也终于现形,夏木与孔的对决尤为精彩。
这里不得不提,乔振宇的眼睛,表现力、感染力太强了。
从被催眠时候的无助迷茫自责到知晓真相找到突破口的坚毅睿智,演技行云流水,看的很过瘾。
最后揭开谜底,夏木与欧阳欣竟然是大学的恋人,研究生期间发生的事情让夏木难以接受于是进行了自我催眠,经过这些事情,夏木对欧阳的记忆和情感就像被解除了封印一样,汹涌澎湃。
遗憾的是,没有交代欧阳欣是否清醒,而从过去醒来的夏木,却不再适应没有欧阳欣陪伴的生活,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夏木模仿欧阳欣的一幕,诡异非常。
如果有第二部,相信会更精彩。
男主夏木由于研究生时期的一个失误,放走了一个反社会型人格的胡志国,研究生导师孔一木为了证明夏木的失误,在治疗胡志国的时候,被杀害,这场事故导致欧阳欣变成青春型精神病患者,夏木也因为自我催眠,封存了自己研究生时期的记忆。
第一集讲述了儿童劫持案,复演了胡志国因劫持儿童被抓入狱的情景,这都是孔清平为了报复夏木,勾起他往事回忆,让他身败名裂的阴谋。
成为故事的一条主线。
第二集夏木眼中的欧阳欣只是他的另一种人格,成为夏木潜意识里的一部分。
以两种身份活着,是对之前过错的逃避又或是救赎。
第三集唐晋毅是个明星代表,诠释了人生中对无法得到的生活的向往。
第五集查理是缺乏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理解和正确引导的代表。
儿童对是非判断其实会更加纯粹,孩子不只是孩子,他们了解到的真相需要我们正确引导。
第六集狄杰是强势压力下的儿童代表,DJ大赛勾起儿时学习戏剧的回忆,这种不安和焦虑是他幻听,想象对面住着听戏剧的老头。
第七集神秘司机李杰是个偏执型分裂症,五年前强奸了暗恋对象秦清,一直以秦清男朋友的身份活着第十集谢易怀疑自己的女朋友跟教授有不正当关系,是恋人间缺乏信任的代表。
钱力小时候目睹过自己的好朋友吴越被雷电击中身亡,却没有及时求助,他将吴越的起因归咎于自己,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是典型的丧友后的创伤后应激。
第十一集摄影师涂芮一直在母亲的注视下长大,便开始认为身后有人盯着自己,是她母亲不断强化的结果。
第十二集杨先生的儿子是中国式教育下儿童的代表,被强迫参加培训班,便以梦游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梦游在儿童时期很常见。
第十三集演奏家韩阳是儿童期缺爱的代表,他的依恋对象母亲,经常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缺乏言语的沟通,他开始关上了自己交流的大门第十五集苏克是个内向,懦弱的IT男,偶然一次机会目睹了心爱之人安娜被人杀害的情景,他无法原谅自己没有勇敢留下安娜,于是自我麻痹,一直自我麻痹,认为安娜还活着,并以蜘蛛侠的外衣之下才能正常与人交流在我看来,这一系列的故事都是因为心理问题造成的,很多心理疾病都是过往经历和自身调节不当所导致的,这很《心理罪2》中经常提到的PTSD(创伤后应激)是不期而合的,重大事件后及时调节很重要!!!
还有精神患者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幻想,分不清现实与幻境,所以让人看的很懵逼啊,不看到结局看不到真相啊😉有一个细节就是唐艺昕一个场景就会换一套衣服。
个人觉得大概是因为夏木的幻想是丰富多彩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吧😂😂剧中很多场景都是一半黑白一半彩色的,这是因为夏木对来访者进行催眠,回忆的部分就是黑白的,而夏木作为一个旁观者,他进入来访者的潜意识,就是彩色的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足,欢迎来喷☺☺
是为了男主的颜和演技去看的,没想到却被剧情深深吸引,悬疑,心理,治愈。
每一个故事也很有社会意义。
ø-你为什么要绑架那些孩子?
-我只是,想见见你。
ø一个把自己当成演过角色的演员ø一个时时刻刻模仿猫的男孩ø一个深夜约车寻找醉鬼的人,他所认为的都是对的吗?
ø一个幻听的DJ又有什么特殊的经历ø“从小到大我都觉得有背后一个人在看我”ø培养出自闭症钢琴家的妈妈,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利?
ø一个躲在英雄面具后面的宅男ø而治愈他们的心理医生身上又有什么隐藏的秘密……《心理师》只有18集,讲了很多故事,很紧凑也很精彩,值得一看。
心理师是一部反映当代生活中,人的内心世界的一部偏写实的悬疑剧。
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人欲物欲横流的大城市里,每个表面平静,生活看似正常的人,其实心里都或多或少的留有早年的心结。
一旦条件成熟,这些貌似已被遗忘抛弃的心结就会再次出现,并可能被无限扩大,爆发出更为惊人的力量,严重的会扰乱生活,甚至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心理师由心理医生夏木和貌似想象出来的欧阳欣为主线,由一个个治愈系的小故事串联起来,警示我们要关注心理疾病。
在故事中有的心理疾病的大人也有得心理疾病的孩子,他们在各种不同的压力下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异常--或幻听或行为诡异或幻视更厉害的出现杀人。
整部剧体现了电影的质感,节奏紧凑演员演技全部在线,但必须一集一集的仔细看才能看懂,想跳着看的话估计看不懂。
总之很喜欢这类题材的剧,期待第二季!
首先是故事,这部剧可以说是单元剧,每个故事之间都没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唯一的联系就是每个故事都可以反应现实的人心,都是温暖治愈向。
有些你开始看会觉得有些害怕,但其实只是人自己疑心生暗鬼,到了故事结局,你会为它背后的温暖、感情所感动。
从整体故事来看,主角夏木的单独故事是开头和结尾,所以看不到结尾,就不会理解开头。
而结尾一波三折的反转,夏木与欧阳欣的关系,夏木十年前的经历,他的催眠,他对自己脑海里的欧阳欣的感情,以及最后结束时在镜子前的那一声“你好啊,小夏”,让人紧张,让人动容,让人感慨,又让人担忧。
然后是演员演技。
不得不说每一个人,不止主角,包括配角,他们的演技真是要上了天啦噜(呃……我可能有些激动,毕竟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全员有演技的剧了。
)他们绝对可以把你带入故事中,让你陪着他们欢笑悲伤,让你感受紧张、难过、感动、快乐、温暖。
说起来,高队长和夏木前妻南宫医生每一次没约会成功就给夏木送绿植也是挺搞笑的。
还有夏木和欧阳欣的相处日常。
他们相互嫌弃,相互关心,夏木对欧阳欣的出现从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无意识的一点点的接受,再到最后欧阳欣消失后的慌张无措。
其实人最害怕的就是习惯,当你对一个人产生了感情,把他在你身边出现当成了习惯,突然有一天他不在了,真的会无所适从的。
说点好玩的吧。
每次夏木在洗漱时欧阳欣总会出现,搞得夏木头都大了,好无奈2333333。
最后要说的就是这部剧的场景和服化道。
场景之间的转换或许有人不能接受,或许有人看不懂,其实很简单,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记忆里的现实,还有一个是病人幻想出来的。
听说这部剧的男女主服装很多都是私服。
这些衣服真的很美,很帅,最重要的很符合人物。
配角的服装也很用心。
化妆也是根据每个人的需要来化,打光调色让人很舒服。
还有很赞的一点就是配乐,很符合剧情发展。
里面有一段京剧和DJ 结合的音乐,太好听。
看着这部剧,就像在雨后出现太阳,看到翠绿的树木,听到清脆的鸟鸣,是一种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
前面也有说到,这部剧的节奏还是挺紧张的,画风也是变来变去,其实无非是想要告诉我们在生活光怪陆离的表相之下,人心深处的一些东西都是一致的。
从第三集开始,夏木医生的诊疗过程就正式展开了。
上线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当红一线男星唐晋毅。
他暂时忘记了自己的现实身份,陷进了一个虚构的故事里,也就是他目前正在演绎的角色。
那是一个外科医生,叫付成安。
看得出来,当时他正在事业的顶峰,非常忙碌。
也是个很敬业的演员,拍戏时常昼夜颠倒,发病之前,就又是已经几天几夜没怎么好好休息了。
过度的疲劳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让他逃进了一场虚构的梦境里,在那里,他不再是声名鼎盛干什么都有人监视的大明星;在那里,他不再是拍戏赶进度赶到没有觉睡忙到脚不沾尘的一线名人;在那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外科医生,妻子为了更好的照顾家庭已经全职在家,妻贤子孝,他的生活寡淡平凡但是平静美满。
就像是他的经纪人顾海涛对夏木所说的那样,正常人的生活和大红大紫之间,他只能选择一个。
他是流量担当,万众瞩目,一言一行都随随便便就能上热搜,在媒体和粉丝面前表现得睿智而体贴,只是就像她的师妹所说,他给人很强烈的距离感。
作为一个一线明星,曝光度对来说就是一切,粉丝的数量和支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直接影响着他的知名度和事业。
既然想要大红大紫,他就没有资格去奢求一个平静的生活,他不堪其累,所以干脆逃跑了。
经纪人带着他偷偷摸摸来找夏木,是的,他必须在媒体和公众面前维持一个完美的表象,他不能结婚,不能退场,不能休息,甚至是生病也不可以,何况是这样说出去丢死人的心理疾病。
突然理解了那句传颂已久的“生活,在别处。
”
唐晋毅的生活,已经被镁光灯全面占领,就连他的家,也是冷冰冰的,像是艺术展览馆,那就是个供参观的地方,没有一丝一毫家的温度。
是的,他的生活,他的喜怒哀乐,都是一个展板,他是公司包装出来的一个产品,必须时刻保持观众眼里最期待的模样,这是一个楚门的世界,他早已四面楚歌,无路可逃。
最要命的是,在这聚光灯的世界之外,他还有一个安宁的世界,那里有生病的孩子,隐忍无言的妻子,他们都需要他,他却过不去。
那个别处的生活也时时撕扯着他的内心。
夏木一步一步走进他的内心,带领这观众去揭开这一切,去打碎那个完美的表象,去直面他生活的另一面。
他想要回到妻儿身边,可是他不能。
一旦隐婚的事实曝光,他会失去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也无法再维持自己一家优渥的生活。
与其说外科医生付成安是他的角色,那么,明星唐晋毅又何尝不是他扮演的一个角色呢?
大家围观娱乐圈的事情久了,自然也知道一些的。
唐晋毅很幸运,他遇到了夏木,也有一些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或者毁掉了自己的人生,更极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这是放在一线明星身上的故事,其实生活中的高压力群体比比皆是,演员只是因为其超高的曝光度而成为了这个群里最具代表性,也都是最容易被关注到的一个代表。
夏木在唐晋毅家中说过,也许他就是想让他自己知道他是快乐的,因为他应该快乐。
是呀,他应该快乐,他的生活要名有名,要利有利,鲜花掌声,香车美人,都是囊中之物。
他一呼百应,有无数粉丝为之疯狂。
这样的生活不知道是多少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他怎么还能不快乐呢?
可是,那又怎样?
感觉,是始终无法被欺骗的。
它总会用一种方式逼你去面对,去聆听。
或是躯体疾病,或是身心疾病,或是心理问题,或是精神疾病。
在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 我们总该停下来听一听心的声音,终究不会有人比我们自己更在乎自己的痛苦,也不会有人比我们自己更爱自己,不是吗?
看完了来写的剧评。
其实从一开始夏木医生用自己的催眠术对欧阳欣进行审讯的时候,我就隐隐觉得他的背景故事不简单,并且拥有双面人格。
他是一个冷静深邃的人,他的生活常态也是极其简单,不愿交接除病人以外的其他人,正说明他可能曾经受到过某种创伤,只是连自己也记不清楚了。
他一直很奇怪,在自己对欧阳欣催眠后,为什么会在幻想中看见一个活生生的欧阳欣,他不知道她竟然是自己曾经的恋人,来帮助自己找回过去的。
还不错的题材,只是里面的患者案例没有很独特,比心理罪差一些。
剧情有点瞎
乔振宇帅,唐艺心没,剧情好看
虽然剧情上有点缺憾,但是国内这种剧很少,还是很值得看的
这是一部节奏特别快的剧,如果不仔细看的话,估计会看不懂,甚至会觉得无聊,我现在看到了十一集,有一点点的小恐怖,夏木和欧阳欣,夏木就是欧阳欣,欧阳欣就是夏木,也就是说,夏木内心其实是一个喜欢吃甜食的美少女吗???😂😂双重人格真的太带感了
第一集就很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你看下去还是很难看。。看完完全是看在网络剧的份上..
有点意思但是不够
就当是我智商不够弃的剧吧
期望值有点高,感觉没有那么好
拍的真不好
我一直都相信其他空间有另一个我,因为我经常会在经历一些瞬间的时候发现那些场景我早经历过,据说这是因为两个空间的重合。我也一直相信催眠的高超,曾看到过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通过催眠让很多人都看到自己的前生,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十世。这部电视剧,刷新了我的又一认知,居然可以通过深度自我催眠屏蔽记忆,忘掉带来伤痛的人和事。人的心理、灵魂、思想真的是很玄妙的存在,神奇之处绝不仅限于剧中那些分支,更多的神秘还有待我们探索。看完之后,细品起来,觉得每个故事都很精彩,但看的过程着实被吓了好几次,如果不是想要知道夏木与欧阳欣的渊源,早被吓退了。最后夏木对欧阳欣别样的思念,还是挺感人的。
整体还不错,男主演技在线,半单元式的心理案子都挺好玩的,偶尔有些小幽默。女主的演技一如既往地浮夸,台词有时候故弄玄虚,结局大boss那个绑架案节奏有问题,略拖沓没紧张感,而且真的跟法医秦明太像了,都是为了复仇把男主同事关在透明箱子里定时
我去!!!题材我超喜欢的好么,一看剧拍的那是个啥???
很少有这种题材的电视剧。不错。人是有情绪的。心理是真的多变的。多一些这种好剧。
冲着唐艺昕那好几十身的衣服、好看的辫子,正确的色号也得加一星啊。所以说在心理师眼中异装癖不是病?这位演员以后可能和王凯一样有名呢。
台词巨尴尬,题材不错,拍恶心了
看的有点晕,好像是我智商的问题吧?呵呵
这剧好有意思,第二集面试那里,居然借鉴了百事可乐的广告创意,一个求职者用演技吓跑了其他所有的应聘者
半集弃,我不喜欢女主,这次是确认了。青云志时就因为有人拿她踩女主不喜过,现在再次确认,不喜欢的根本原因还是长相不是我的菜,演技也尴尬。2018.10.15 为了男主坚持看完。题材是真不错,但开篇太烂赶客,结局的反转设计的不够好,反而不如设定女主是男主的一个人格。
故事不错,人设是亮点,但制作太差了,这个题材这个范儿可以拍得更好,新导演,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