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时代剧,一部可以解读出些内容的剧 ,如果单从情感、家庭看这部剧,无非是狗血、鸡零狗碎的事情。
如果从时代看,每个人物都有其象征意义。
大哥象征那个年代的淳朴人格被商品化时代不断冲击、影响,从无产阶级到资本家,他变了,打骂工人、刚愎自用。
如果说日子好过了,想享受一下苦难时没享受过的物质享受,人之常情,但他的阶级属性变了,人格的根本是否也变了呢?
二哥象征改革开放激荡三十年的时代精神,生命力、敢拼、敢做、敢试探规范的底线,他不想逾越规范,但在那个规范模糊的年代,他知道必须试一试,才知道边界在哪里。
“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精神,无非于此。
他的价值追求更是商品时代的“没钱万万不能”。
但他潜意识留恋着、保护着一枝花象征的革命年代精神——“真实”、渴望更加宏大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导演认为这种精神将经历被时代强奸、被冷落、直至如同无根的鲜花,即便在加了盐的水里,又能存活多久?
到这里一枝花的象征含义也就浮现出来了。
革命年代精神被官僚主义强奸、被金钱至上强奸,导演冷峻地预言了:一枝花绝无力反抗,只能顺从。
“强奸”在文学领域、精神分析领域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可以象征驯化与服从的关系、可以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强制享乐”,不物质则有罪的年代。
一枝花不愿再住进大院,相反是二哥住进了爷爷的大院。
一枝花是清醒的,革命精神只是一种景观了。
相反二哥是近乎于幼稚的浪漫着,他认为终将逝去的还可以用金钱还原,但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用酱油洗碗的矛盾行为。
二哥的固执的保护欲不是庸俗的大男子主义,而是一种对时代精神的乐观挽留。
三哥的角色近乎于可有可无,或许公权力与法治在“熟人社会”的架构中就是可有可无的,但是随着时代变化,也渐渐刚硬了起来,他可以一拳头打在“商人”二哥的脸上。
只是这“拳头”终究还是选择性地打,想打时才打。
四弟是“互联网一代”,近乎于我们这代人的侧写。
软弱、对组建家庭渴望较少、相比上一代人没吃过太大苦、行为举止渐渐偏离传统男权对“阳刚”的定义等等不胜枚举。
二哥总是哼唱着“不是我不明白 是时代变化快” 我们这代人未经历过如此大的时代巨变,是否还能经历?
再经历的可能性似乎不大、毕竟社会结构、政治已经趋于稳定。
不能再经历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老二马学军扮演者邓超有些感触,邓超仿佛自带一种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纯真朴实和少年感,也有似乎来自于时代洪流变化的忧郁,即便饰演痞气的角色,也难掩其中的厚重,角色仿佛被一根中轴线规正,使观众总能在当角色浮躁、散漫、消极、不恭、玩弄的变化中,坚信角色的善良和尚未到达的稳重,这是超越表演技术本身的气质。
邓超在许多展现八九十年代生活的剧中都有不俗的演绎,归功于他成熟扎实的演技,除此之外,也源于他和时代相融的气质,在展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剧中,他成全了人物,使人物真实的生长于剧中的时代,剧中的时代背景也成全了他,使他的表演融于那个纯朴而萌动的九十年代。
《潜伏》之后,这是第二个让我上心的电视剧,某些情节,还让内人洒泪。
但是,看到一枝花被赵远志那个驴日的强奸一集,我不想按部就班往下看了,下载了最后一集。
然后,我就不怎么想看整个后半部分了。
整个电视剧后半部分太牵强太牵强了,逻辑不通。
我猜,可能编剧写到一半换人了。
这是最合理的一个猜测。
电视剧最大的亮点亮点还是邓超,窃以为他是内地这个年龄段最优秀的男演员,值得期待。
董洁,这个角色或许只有她演的最合适。
小时候的老四,真可爱。
小时候的老二,影响深刻。
演赵远志的那个演员,将这个角色的阴损恶劣刻画的很到位。
其他,就不说了。
评价里,我点的是推荐,但只推荐前半部分。
有一段时间了,我每天刷开PPS点开内地剧场,都想找部国产剧看看,无奈都是满眼的谍战和芒果的自制偶像剧。
有朋友跟我推荐最新的韩剧,我真是老了,接受不了那样白目的剧情或是棒子的故作深刻了。
这剧是下午逛天涯的时候逮到的,帖子一页没看完,就果断PPS点开看了。
因为演员我觉得都挺合适的。
其实,我谈不上喜欢邓超,但仔细想想,他演的戏我还大部分都看了,他塑造的角色类型都差不多,但这部的马学军我觉着他演的出乎意料的好,演活了。
董洁这角色有点轴,看着急人,但她演起来,不让人反感,只会让观众想理解她。
张嘉译演技没的挑,只是演20岁的样子我有点鸭梨,听他说:我长大了,你别把我当孩子了。
这句台词的时候,我还是更加怀恋那个一步三晃,有着CN情结的市长秘书哈哈哈哈马老二和花蕾蕾的爱情,很纠结。
主要是花蕾蕾纠结的点搁如今的视角来看,大多数女人都会觉得特可笑。
一个长相英俊,事业有成,知根知底,爱你爱的掏心窝子的男人,这是现在所有女人的梦想,花蕾蕾却总是拒绝。
真是个轴孩子,如果换一个演员演,没准我就要毒舌了。
当然剧本也不错,所以我愿意深刻地去理解一下。
他们其实互相喜欢,为什么就那么纠结呢??
只是因为爱情的频率没有对上罢了,因为家庭背景,成长环境,还因为彼此都太年轻,所以两个人的频率总也对不上,却又像磁石一般互相深深吸引。
需要时间,需要沟通,需要成长,才能让这感情真正的开花结果。
可是编剧对花蕾蕾狠了点,姑娘是轴了点,但人是个好姑娘啊。
却遭遇了一个女人所能遭遇的所有不幸。
我其实很想这样的感情能开花结果,因为这样的感情,频率一旦对上了就会是最完美的爱情。
我一直是喜欢大团圆结局的,唉,可惜剧本没给力啊最后。
其实我这样有感而发也是有原因的吧,看到马老二对花蕾蕾那样掏心掏肺,我就想起年轻的时候你也说过那样的话,我那时不置可否。
时间长了,才知道,有一个愿意把你捧手心里疼着的男人真的是莫大的福气。
电视剧看的这样伤感,好在现实里你还是在那里,好端端的。
这样的结局我也不计较了,它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爱了就是爱了,勿纠结勿执拗,时机不可贻误,岁月蹉跎不得,好好珍惜身边那个爱你的人啊
很爱这部电视连续剧,以前一直喜看抗日,谍战题材的,看那些为信仰奋斗终身的人而激动不已。
可是,看了这部连续剧,为爱情奋斗的人同样可爱!
一枝花就是马老二一生的追求,可以说,马老二想尽一切办法出人头地,就是为了“把一枝花捧上天“。
在这个社会漠视纯洁爱情的今天,马老二可以说是每个男人的楷模。
超赞邓超演技,特别是看到老大扶着一枝花回家而后又灭灯的时候,我看到邓超的眼睛在滴血。
不多说了,以片头曲的一段结尾吧别说话 就这样拥抱着 让时间 停泊在这一刻
一直看到后来,我都不觉得老二和花真正适合,只是后来呢,两个人都变了,花变得妥协了,不再执着于理想化的追求,老二也不再以成功为爱情的要素了,这个时候两个人算是配了一点,但是,真的仍旧不是一路人。
不是说谁好谁坏,都不坏,但是老二真的不懂花,老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思理解来对人好,但是在爱情里,光对人好是没用的,这可能会让人感激你(也可能不会,如果对方不认同这种好的话),但是不可能仅仅因此而爱你。
我觉得这就是爱情不同于其他所有情感的地方,它需要的是认同,精神上的契合。
婚姻其实不一样,它的促成可以有很多因素,并不苛求精神问题,因为婚姻可以磨合得是纯亲情式的,现实中的很多婚姻也都是这种。
而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爱情首先必须是精神契合的(我们谈论这种纯粹的爱情时指的是即使你什么都不缺,有吃有穿,有安全感,有人疼有人交流有人玩耍,这时候你还想爱的那种需求)。
老二从来就觉得花是应该被人供着的公主,完全不管花的心思,这要是换一个个性一点的人,不光拒绝你,直接可能会更讨厌你。
主角当然是老二而不是花(如果只选一个主角的话),花算是表现老二的一个道具,排除所有外界造成的不幸,他们也不是真正适合的一对。
所以这个层面上,这剧表现的更多是男人的理想,而不是理想的爱情,这里面感人的可贵的不是这段爱情本身,而是老二为了爱情而体现出的其他东西。
英子和老二就不一样,英子追老二但英子其实是懂老二的,老二也算懂英子,所以实际上他们有实现理想爱情的基础。
在爱情这件事上,英子比老二更让人敬佩,而且是可以鼓励的,起码她了解她的目标,老二其实并不了解他的目标,所以才会跟花交流时出现技术犯规(原因是他不了解花的价值观),费了十多年还算好的,要是花也另外有个真实符合理想的目标(而不是她误以为符合理想的肖辉之流)那样她就不会转投老二,老二你就等到死吧。
至于花后来又爱老二了,当然是因为老二虽然不懂她,但是老二真的爱她,而且花其实放弃了最初的想法了(她是因为老二爱她才反过来爱老二的,不要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老二优点是明显的,缺点也是明显得不得了(但是我更受不了老大不讲理),不是说他打架,而是说他由于修养不够实在不能思考自己价值观之外的东西。
这个编剧失败在哪里知道吗?
花的形象不够透彻(她是不爱钱和权,但是她到底爱什么我不知道),也不够真实,不是说没有这种人,她的性格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人的性格有些逻辑不连贯,按照她的性格设定不该有某些表现。
再就是这本来可以是类似《盖茨比》一样的悲剧,不同只是盖茨比认识到理想的幻灭,这里老二却是自始至终没有完全认识他的理想。
(我从中间看的,一开始我还以为有点西西弗斯的意思,徒劳的坚守,这才看的)但是编剧却用俗套的绝症来完成悲剧,那实际上悲剧也不是必须的,因为最终花爱老二了,问题在于英子怎么办,英子没有好结果观众不答应啊。
而花要是死了还能落个把美好毁灭给你看的名声(你妹,这么老土的悲剧定义你还要继续演绎),所以绝症是最便宜的结局。
要写好结局等到老二认识到花的标准不知还要多少集呐。
这玩意儿里面除了亲情爱情,其实最让人闹心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偏见!
老二对花有偏见(这里是中性词),老大驰大妈等对老二有偏见(贬义词),最让人烦,而且是最大的悲剧祸首。
至于一派公务员,呵呵,编剧玩大了,就是专门写来让人骂他们的,让人堵得慌,直接不想看那些人的剧情,听他们说话就想骂娘,要是我,早他妈大嘴巴子抽过去了。
不知道是怎么看完的,只想大声呼喊:编剧尼玛你编的到底是什么玩意?
虎头蛇尾......我得承认,刚开始我看的很起劲,为可伶的失去父母四兄弟流了不少眼泪,一边看一边怀念我的年少时代,迫切地想知道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直到看到一枝花,够了,快看吐了,越看越够。
有几点我不明白:1.一枝花多清高啊,从小就给他爷爷说她的理想是当外交家,说老二怎么不懂她的理想,不了解她,可后来她没考上大学,当兵回来在税务局上班,很清闲啊,完全可以自学考试学习外语,朝你喜欢的方向发展啊,没有,一点没有。
你的理想就是说说而已,还在老二面前装啥呀。
并且我想说你真的当不了外交家,办公室那点事情你都处理不好,还咋处理国家大事,让你当上外交官国家会出大事的。
还有,你爷爷从小就教你要活的真实,你说你知道了,你知道啥呀,装装装,没够是不,老二为你打架,你不说出实情,自私懦弱麻木可见一般!
得了脑瘤快死了,还告诉老大不告诉老二,你活得太假了,还害得人家兄弟因你而反目,你却还在那玩清者自清的游戏,说出真话有那么难吗?
让事情变得简单点,临死前真诚点有那么难吗?
剧情太狗血,还得脑瘤,你韩剧啊。
2.不说那个年代,即使现在结婚都是很慎重的一件人生大事,一枝花不是清高嘛,应该看不上赵远志这样的势力小人,好嘛,编剧你让花蕾蕾和他假结婚有点铺垫行吗?
没有,自己特有主意帮人帮到底,骗婚不说还......我就想说花蕾蕾你就一个字:作,对老二那强势哪里去了,赵远志对你那么恶劣,你还给人脱鞋洗脚的,太贱了,编剧你太能整了。
3.老大成啥人了?
一个朴实善良忠厚的大哥,给员工大嘴巴,动不动要开除别人,完全忘了自己的出身。
刚开始对肖红梅在厂里看得出,也是从感激到喜欢的,可后来对她不理不问,大呼小叫,颐指气使,成宿打麻将还玩消失,施行精神虐待,编剧你要让他演哪出啊?
是要出轨啊还是要离婚咋地?
刚开始对一枝花也不咋地,咋后来那么关心一枝花,车卖了,钱给上,你对你老婆有对她那么一点关心也行啊,编剧临剧终还上演了一出兄弟夺爱反目的闹剧,没劲,老大的嘴给缝上了?
宁让老二撕心裂肺也不说出实情,兄弟亲啊还是和一枝花亲啊,一枝花还说爱老二,眼看兄弟反目老二痛苦你镇定自若,你爱的好真奥!
我冷冷的说了一句:我勒个去!
4.电视里没完没了的金龙鱼、康佳、蒙牛、苹果、宝马,知道你做广告,就是看的姐看笑了!
看了"你是我的兄弟"感触非常深,同属于哪个年代的人到现在都差不多40岁人了,这个年纪的人80、90后很多无法理解的。
我们家在那个年代也是三兄弟,我也是老二,只不过我的结局更像影片里的老三。
没有经过上广州,开录象厅的经历,但都有影片里那时的那种出去闯的冲动!
我家老三就跟影片里老二一样有那种经历!
回多头来看,就是自己真实的回放!
很多人现在不理解花蕾蕾人物,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却能深刻的理解,家里家境非常好,就在那个年代和家庭形成了那种性格!
我们班就有这样的女同学,也有最后差不多的结局,其实这种女同学在我们哪个年代非常惹男同学喜欢的。
我的初恋情人就是那样的,只是没有老二那种勇气吧!
我们年轻那会都想当个英雄为自己喜欢的人去保护,打架。
感触!
可能是我们现在已经快落伍了!
本来想仔细写多点的!
但影片已经把我想写的都演出来了,感谢刘惠宁导演拍这么好的真实片子!
英子说,你是不是觉得我死皮赖脸啊。
老二说,有点儿。
英子说,我也觉得我委屈,特别特别委屈。
我想通了,我要不死皮赖脸呢,就换不来咱俩的幸福。
你现在是一个特别特别不清醒的人,可是我清醒,我知道全世界只有我对你最好。
所以我豁出去了,这世界上脸皮最厚,最想跟人谈恋爱的人就是我,最不开窍的人就是你。
你说,你说面对爱情咱俩谁更伟大?
我伟大。
因为我一直在等铁树开花,可是你,到现在还是一死木疙瘩。
可是我相信你一定会开的。
以前真的良心剧很多,演员选择良心,剧本制作良心,感情诠释细腻不含糊,演员演绎准确到位,尤其是这种家庭剧,一大家子每个人的性格各异却各有各的出彩之处,让观众看着剧情也精彩多了,任何一个角色都有看点,不会枯燥,有起有伏!
而现在呢,很难再见到可以把自己感动的哭的剧了!
这部剧看了好几遍,一个命途多舛,飘摇不定的大家庭,由哥哥嫂子撑起了兄弟们的一片天,从摩擦不解争执到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张嘉译的大哥沉稳成熟内敛,邓超的二哥刚好相反,张扬冲动,热评外放,最出彩的就是他俩了,他俩是弟弟们的主心骨却不时的产生着矛盾和争吵,故事接地气,演员的演绎接地气,观众自然容易接受,兄弟情感人至深,因为亲情永远是感动的感情!
尤其是当父母不在人世时,亲情里就只有兄弟姐妹了!
和剧中的兄弟情相比,兄弟们的爱情就把我的没那么好了,主要的爱情线,邓超和董洁这条线,女主的角色永远宠辱不惊,让人觉得矫情了些,甚至觉得很多余,不过这也是任何一部剧都不可能没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就好了!
董洁演技真不咋地 张嘉译也没什么突破
一枝花不属于这个世界。
一部好剧
。。。。越来越糙
我喜欢英子,这是大实话
是的,又陪姥姥看电视剧了,姥姥一边骂街一边看,还不换台,假结婚太傻逼了,耳朵感觉都被污染了。艹。
败就败在编剧上。
决定命运的不是上帝,是该死的编剧。演员演得不孬,可也拍的太省了!永远在冬天可以理解,演员几十年就换几次衣服也忍了,但是一个镜头能重复用十几次(绝对不夸张)就太过份了吧。。。
老大有时真是招人烦,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影子。前半部分剧情不错,后面有点烂尾了。
老娘和老头都爱看
宋思明变得这么老实巴交的。。。太不习惯了。。
我没看这个电视剧,舍友天天放外音,不想看都听完了。我就想不通了,主角都是聪明人,往往到了剧情的关键时刻就蠢不可言,然后各种悲情各种反转,现在这些个电视剧为什么老是演这么拧巴,硬要撒一点狗血才有人看是么,编剧导演就不能智商高一点么。
三观不正。
多年后还是被花蕾蕾气死
胡同里的一家子
花蕾蕾结婚那段也太TM扯了吧!三观稀碎!其他不管,直接一星!看得我要气炸了!
为了李现看的,没错,现女友本人已中毒。。。
烂
前半段完美,后半段理解不了董洁在哥俩间出现的意义,鄙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难追的只要没死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