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金荷娜是通过电视剧《On Air》 和《绅士的品格》也看过她演的电影《特工强档》。
金荷娜给我感觉她长相一般的韩国演员但是给人一种很温柔的气质。
影片刚开始是身为实习女警的女主急匆匆的来到地下舞场捉为参加舞蹈比赛而逃学的弟弟,用手铐铐住弟弟 在车上争论 不幸发生车祸 由于弟弟被铐在车上 无力逃生 眼睁睁的看着丧命,看到这时我都有点看不下了,很讨厌女主,女主自己也身负重伤,双目失明,不仅因此失去做警察的机会,也与最亲的弟弟阴阳两隔。
也许是视觉器官的失灵刺激了其他器官的活跃,加上缜密的思维和判断力,女主能够觉察出许多正常人忽视的细节。
还有她身边帮助她的狗狗。
在一次暴雨夜归途中,她坐在路边等出租车,一辆车在她面前停下来,司机招呼她上车。
司机热情地递给她咖啡,但热情过头,此时车子似乎撞到什么东西。
女主询问是否撞到人,司机回答是撞到狗,并急于把女主塞进车子里,女主最终逃脱,并向警方报案,最终只有其貌不扬的赵警官相信她的判断力,于是和她一同调查肇事者。
另一方面,青年基燮声称曾目击车祸过程,但是他的陈述与女主多有不同,女主推测他可能是冲着那庞大的奖金,自然不被赵警官信任。
变态杀人狂知道青年目击,开始追杀青年,没有成功。
变态杀人狂在一次地铁上追杀女主 青年通过视频引导帮助女主脱离困境,女主身边的狗狗,在女主进电梯被变态狂时 极力咬住变态狂 让女主平安脱险,狗狗却牺牲了。
如果说影片演技最好的是哪个,我想说是狗狗。
事情发展到女主和青年一起对抗变态狂。
到最后大结局是圆满的 女主重回警局,青年也有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女主也找回来了亲情。
影片在展示盲人内心世界的时候,有很多形象化的细节,将盲人的想象空间展示给观众,影片有瑕疵 bug,影片开头我感觉太刻意,变态狂没有铺垫杀人动机,孤儿院的槽点多太假。
最显眼的3大品牌:苹果手机,标致汽车,new balance鞋还有暗喻韩国人的爱国情愫,年轻人居然不认得法国标致!?
只认得韩国车。
试问我们的青年们,你们有多少品牌车不认得,阿斯顿.马丁,迈巴赫,兰博基尼……什么叫支持国货,深思了。
转回电影,使用了不多的场景,使用了少量的特技,却得到口碑不错的电影。
虽然我们影迷所谓的评论专业犀利,虽然我们的制片人经常出手阔绰上亿,但每年得到的优秀作品实在寥寥,而且不是建立在金钱公式上,就是建立在非主流的层面上,电影是一种能让大家雅俗共赏,从中得到或快乐或悲伤或思想或意境的艺术工具,而非纯娱乐或摇钱的道具。
随心而论,欢迎板砖。
剧情紧凑,真情感人,演技过关,这些就不赘述了。
只是,电影里一个犯了常识性错误的BUG,实在影响我看剧的心情。
柳胜浩弟弟既然已经在地铁里面认出了犯人,为什么不告诉警察?
如果警察缩短了调查范围,派人监视这个变态医生,不就可以发现他的犯罪行径了么?
为什么绕了这么大一个弯,直等到罪犯亲自上门?
最后还赔上两名可怜的警察,姐姐和弟弟也受伤了。
如果真的为了让电影好看而不顾基本常识,我无话可说。
我欣赏电影的标准一向都是,如果是小BUG,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涉及常识性的BUG,即使剧情变得更跌宕起伏,我也实在无法忍受。
另外,我一直都觉得韩国的警察不像警察,或者说不符合我认为的“警察”吧。
也许警察在我心目中过于高大吧,更或者是我对警察的要求太高的原因,我总觉得警察应该像香港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的那样,身手好,脑子也好,至少一位30岁的警察不会这么轻易就被人干掉。
当然了,除了这个BUG以外,电影还是好电影,演员还是好演员。
影片利用对立来形成角色的站位,同样也是对立,实现了紧张的制造和悬疑的完成。
有两种制造悬念的方式,一种是作为其中角色的一副手尖,一双眼,作为观察,发现的器官。
或是观众似是摄影的镜头,俯仰追退,适应或挤压放缓出事件行进的节奏。
而另一种紧张制造的方法既是,作为观众的“我们”从不参与任何事件,从事发的现场离席。
永远抱有观察的距离。
明明知道了大体脉络与结局,但完成的路径是通透大道还是曲径幽深却不详,我们紧张着早可预见的袭击,却无能和无奈为之列出脱困之法。
人物一个完满的故事的迂回,一定是由众多不完美个体组合而成,否则一满就没了继续和变数的可能。
影片一开始简单直接的意外车祸,快速的将女主人公从“正常人”的状态带入了故事的情景。
车祸中丧失的光明和亲人,而进来的是对世上他人的敏感,最周遭带有警惕的惴惴不安的观察,目虽忙,心却明。
当天空暗下来,就要在获得一双眼睛。
而기석的出现正是秀雅的一双明亮。
两人在还没来及太多冲突的磨合,就进入到互相依靠的关系中,尤其是 地铁中,通过手机摄像头为秀雅引路逃生的桥段。
两人从对立面站成了同一边。
기석获得了在放浪生活漩涡中的定心和温馨,重要的是他同样是秀雅丧弟的补偿机会。
同样年轻孱弱的十九岁。
影片中唯一一个不是猎杀目标的推进者是警官。
一个不灵光,不招人待见的中年警员。
唯一且重要的闪光品质就是:平易真诚。
本片中警方的形象并非是精明睿智勇猛的群像。
相反,这样一个暴力机关的力量,只是一个带有口音,还有背外号警员的平实卖力。
杀人魔医似是尘霾,不分夜昼的弥漫与埋伏。
较于近一两年的黑帮恐怖色彩影片《追击者》《哭泣的男人》《为了皇帝》本片中的血腥怂魄充其量算是一点“淡妆”只是为了一场暴露罪行的埋盖。
正与邪的对簿从未展开,追猎一直不断。
技法灰色影片除了最后秀雅终于完成学业,毕业时露出阳光般温暖。
通篇的色调都不明媚。
光源不是来自雨夜中独照的车灯,地铁中明亮却不停拭去的封闭车厢,还有弯弯窄窄胡同中기석被追击时,短促的路灯。
存留在记忆中的背景都是不明确的灰色的天。
自然就多了紧蹙和不安。
在人物的造型上,除了金荷娜几件素净的毛衫,迎合了无助女性可以轻松招来的爱惜之情;기석只是一顶略微蓬松的小卷发来表现不羁的态度;而警员也是路人大叔。
无妆也无扮,似乎人物都没有争先恐后的积极性,有意将人置于等待恐怖不安,接受安排的待命之中。
秀雅的“盲” 并非是无法获得外部的讯息,除了与导盲犬相伴,手机的摄像功能还有六感的感知与拉近。
运用工具和身体,不断诱导信息的进入,制造气氛,推动故事的位移。
尤其是用假性的“看见”将第六感具象。
影片终结,我们始终也未能轻松。
因为这原本不像是一个,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光明终将撕裂黑暗的HAPPY ENDING。
我们所见到是三个小小的平凡之人,在一个霸蛮无理的屠夫迫击之下,自卫之后的精疲力尽。
还不错的一部悬疑惊悚的片子,看到女主被追那一段我真正感觉到了恐惧,特别是进入电梯的刹那,心真是提到了嗓子眼,看到忠诚的狗狗被杀的情境,真的就像在杀一个很亲近的人一样的感觉。
女主在叙述自己遇到的问题时,感觉有点神乎其神了,她只是失明了三年而已,听力却达到了感觉一开始就失明人的200%一样,我承认失明的人听力确实是很灵敏,但女主这样的,基本上算是天才了。
9月3日洛阳李浩地下室性奴重大刑事案件刚曝光,就有这样的题材的电影上映,不知是韩国人太讲效率,还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遇害对象又是锁定著名的女大学生群体,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群体只要不老老实实上课,只要出现在酒吧夜店,就开始成为了很多不幸的代言,除了被有钱人包养外,还有可能被变态人包养做性奴。
这个话题,如果不是心理变态的走向,就会变成了另一部险些同名的电影《盲山》讲的体制问题,那是公认的愚昧,直接包到农村做养媳生娃。
当然,我们不能说医生容易心里变态,这也太窥豹一斑了,再说变态的患者也不少,同样是9月的15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医生被患者捅了,又该怎么说?
社会染缸?
唠唠叨叨?
也有可能是变态快成为一种常态了。
不论如何,作为女生,如果你没有学一些空手道之类的自卫招数,最好身边有一只忠诚的拉布拉多,再次也要买部iphone学会视频通话,最后记得包里放上防狼喷雾,切记不要常常现身是非之地,那不是神马狗屁青春,那是色狼以青春的名义叼小肥羊的屠宰场,不要上陌生人的车,哪怕奔驰宝马,不要喝陌生人给的饮料,甭管星巴克还是哪里的咖啡。
时事说完了,回到影片。
姐姐和弟弟的情感戏是导演疏而不漏的部分,其实前后呼应的已经很好了,只不过,这片子能出彩的情节部分有很多,人物也都很丰满,所以,很淡然的显出来刻意的鸡肋感觉。
而且为了显示女警官的所谓聪慧,拖长了很多情节,看来取舍减法不是每个人都能下得了手去做的。
演技部分,正反两派的主角都还不错,只是那个男警察一开始演的太做作了,有点抢戏,也有点和影片氛围不衬,好不容易渐入佳境的时候,可惜情节安排他就此死掉了。
全片很有特点的要算盲人的感官表现了,从视觉到听觉到触觉,让人可以从很多的细节中体会到导演的良苦用心。
当然,全片让我最感动的部分是涩奇,涩奇啊!
这是让我突然间爆哭的部分,喜欢狗狗的,估计都会看不下去的。
一直被安慰着,没事,没事,假的,假的,拍戏的时候那个镜头肯定只是被打了一针麻醉而已,可眼泪还是唰唰的不止。
有惊喜,有感动,有思考,在睡片林立的2011,能看到这样的作品,就已经可以给高分了。
iphone广告强势插入 狗牙上嫌犯的血液不能做DNA吗美帝都可以的 警察为什么明明发现了异常情况就是那么不喜欢掏枪总爱跟犯人太近乎然后把自己搭进去警察为什么总是那么慢,比美帝的警察还慢就更别提咱天朝了烧伤之后真的可以再爬起来生龙活虎吗我们的小英雄确实是可以被戳躺倒昏迷片刻爬起来原地满血复活的嫌犯被打倒后为什么我们的小英雄不上去照着脑袋补两下呢?
地上不是有很多棒球棍吗以为最后一击留给女猪脚片子就完美了吗?
最后一球应该给队长。。。
美国队长。。
看到中间果断直接跳着看结尾。
女一号与男二号视频通话都看见罪犯了竟然需要查车,找车主才能找到。
就算他视频电话没有保存(没打过不知会不会保存)男二又不瞎,不应该让他形容一下罪犯的相貌,辨认嫌疑人吗?
本身要打四星,现在一星不多。
看电影不可能和现实一样,但这个漏洞我无法忍受。
这真是侮辱智商
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的大概还是老套的,但是演员真的演的很入戏。
坏人演的真的那种变态好变态!
故事的节奏也把握的很好!
罪犯是害怕证人说了点什么,后来查到了一些证人的证词,他又开始行动,其实我觉得罪犯的行为也演的很到位,每个细节都有,所以每个人物都很真实,很形象。
这个故事不是故事取胜,而是细节取胜,很有代入感!
而且小狗死去那一幕,我真的是很不开心的!
毕竟狗狗是无辜的!
它出门前还极其不愿意出门,像是预示着会发生的事情一样,这让我觉得狗狗演技也可以点赞。
最后只能说导演抓细节抓的好,其实我觉得这个故事最薄弱的环节是后来那个小子变的太快了,按照道理,他是讨厌女主的!
完全没有给缓冲的时间,只能说好吧!
就这样吧!
是个可以看的电影。
当那个SB弟弟很SB的把自己害死后,我就想快进了,韩剧里的车祸恐怕是宇宙间频率最高的了,这帮鸟人是不是对这个很上瘾呢?
一天不撞10次8次的就睡不着是吧。
我忍,我暂且不快进,我耐着性子等导演把那个瞎子安排在深夜独自一人,她坐上了真皮坐椅。
我想,该撞了吧,该撞了啊。
导演说:对,该撞了。
又一SB男现身,撞车。
去你妈的b。
拖到40分钟,45分钟,50,65,结尾,删除。
大清早的,我还要去面试,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我整天的心情,目前是火很大的。
去你妈的c,去你妈的d..................
老故事,加了煽情的手段翻新,拍的也不错,本该高分。但是不好意思,偏偏你要用这种方式来煽,大扣分。
因姐的过失,弟弟去世,姐弟链断了,几年后,因为一个事件,新弟弟出现,姐弟链复合,一切美好起来。这哪里是恐怖片,简直是家庭伦理剧。警察是废柴,罪犯无缘无故要杀女人。他们都是为修复姐弟链抛头颅洒热血。演员方面,金荷娜不见老,爱·回家的小孩长大了。杀人犯大哥和警察简直就是脸谱。
感觉还不错,警察真废柴,盲人更厉害
4星半 强烈推荐!
题材新颖,用盲人的视角去目睹凶案的发生,细节的刻画很好看,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本来剧情挺紧凑的,但是整体上掺杂了太多有的没有,显得电影有点疲软,作为惊悚片,看到最后也不知道杀人动机到底是什么,激情杀人有点接受无能~
情节各种不靠谱,还有不解释罪犯为什么犯罪的电影都不是好电影
有点追击者的感觉,但强度差很多。气氛还可以。
盲女遇罪犯的老模板。编导演环节全部烂掉,金荷娜在医院的那个惊慌的表演太尬了,而警察则全程让你感觉在卖弄俏皮和笨拙,一个警察却有这样的人格,这个演员是一点都不会演戏。金荷娜曾因过度的控制欲害死了孤儿院的弟弟,于是剧情给她安排了一个目击者新弟弟,但和新弟弟的接触中,她并没有自我矫正,编导却给她强行治愈,这个角色的情感线也就完全没有意义,她脱离案件之外的大量镜头,也就是废戏。这个案件本身也是一塌糊涂,推理和调度都非常烂,罪犯开的车肯定是假出租车啊,这个简单结论,角色竟然用去一小时剧情才推算出来,而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了非常糟糕的交流能力,反派地铁追杀金荷娜那段,莫名其妙就空空荡荡的地铁要笑哭我了,弟弟都见了罪犯面目,那警察还能去懵懂送死?罪犯的动作场面是只顾装B而不下死手。只有导盲犬演得好
从一个悬疑片的角度来讲,动机神马的都交代得不清楚,但是从女主角的成长来说还是不错的,导盲犬是亮点!
秉承韩国犯罪片一贯的风格:煽情无度,硬伤无数
虽然不明白杀手为什么不彻底杀了弟弟再和姐姐死磕.但是不减我对本片的高评价!
韩国拍小变态犯罪片越来越驾轻就熟,一贯的揪心,导盲犬那段哥泪血了。
亮点是俞承豪真帅呀。蓝调光效。很多bug,一路竟毫无摄像头,从头都是不作死不会死的节奏。高潮是地铁追踪逃命,护主身亡的拉布拉多导盲犬,孤儿院黑屋搏命。废旧诊所变态妇产医生性奴,一把解剖刀进口车麻醉剂就嚣张,警察弱爆,盲姐盲证有些虚。
导盲犬永远都是泪点!!剧情太一般!!变态大叔演得最好!!!
果然韓國電影看的最令人放心的就是懸疑犯罪片. 把犯罪懸念, 倫理, 親情, 救贖...等等主題糅雜的不著痕跡, 驚悚和煽情兩手抓, 戲劇效果很突出. 金荷娜有幾處表演真是比早期進步許多, 可圈可點. 余承浩DD有點學院派氣質, 再有爆發力點會更好.
导盲犬死掉的那一刻 眼里的是欣慰,还是欣慰
很一般
警察依旧无能,凶手依旧苍白冷血,盲人追凶的人物设置很有趣,细节处理上和剧情推进环环相扣。苍白无力,缺乏深度2.9
导盲犬是亮点。
既不够惊悚刺激,也不够温情感人,没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