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苏格兰小岛的叙利亚难民,无意识的游走和寻觅,就像被流放的孤魂,stuck in between,回不去也离不开。
34分钟前
uncannyblue
还行
除了优秀的视听语言加上移民题材 寒风凛冽小岛这种百拍不厌大框架下的无聊剧情我真的不想多看一秒钟🆘
37分钟前
MuKe
较差
典型的英式戏谑风和镜头语言,搭上难民主题的日常冲突挺有意思的
38分钟前
Zach
推荐
又是这种惺惺作态的新人新作。
42分钟前
荔枝超人
较差
Netflix. 没想到这么喜欢,但是我确实挺喜欢。无数的人物特写镜头,还有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慢一拍”,用表情和对话还有大量的观众感受来渲染剧中人物的情绪,加上好看的构图,美丽的景色,空间设计,配色,和几个冷不丁的哭笑不得,公鸡,杏子果皮amardeen,叙利亚香料Sumac,琴,切尔西足球之梦,"I Used to" ..鲜少几个觉得可以拍十个小时那种的耐看型电影。推荐
不如把其中所有上课的部分截下来剪成短片。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仅仅运用摄影(构图)提供困境的场景,而没有通过荒诞的表演展示出脱离困境之法,这是《边缘状态》与《伊比利亚的派对》相似点,又是与《必是天堂》的区别。事实上,讽刺只是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语言。一年之前,乐观的以色列人还在依凭《同义词》试图以「身体性」撞开西方世界的大门,现在看来,处于核心位置上的「殖民教育」在这所全球化的难民营里是失效状态,同学们已经厌倦了这种《老友记》式的自嘲和搞笑,也羞于在这种每天都引起争端和冲突的语境里「弹」论自己的艺术,因此,留学生都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每个人都想「退群」回到曾经的《边缘状态》里去。最终切回自己「母语」的男主角登上了展示自我存在的舞台,优雅地完成了一场自救式表演,他富有韵律的琴声能为蔓延着保守情绪的西方世界带来新的活力吗?
景观片中的角色不存在灵魂,仅是道具罢了
这种状态就是我一天中大脑最爱游离的世界,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又无比平静,风雪来临的时候即使心情低落到极点却还会跑到荒野中四处奔走。跟任何人交流都是一种耗费精力的体力活,只有无交流的活动对我来说倒是一种休息,毕竟脑子一直里都是超负荷运转又没人看得出来。这样的孤岛上就应该有一个无人问津的超市,还会准备一款只有一个人会买的调味料,这一点点人情味足以抵消朋友离去的落寞。如果给的太多反而会觉得烦躁,无法接受来自这个世界的好意到底还是自己无力偿还。
7⃣️难民题材+孤岛状态+英式幽默+苏格兰冷感+效仿名导风格 这种方式也不用强求太深刻,更多是抒发与留白。还是有趣的,尤其是看《老友记》段落。
3.5
脱力系结合冷幽默,实际挺悲也挺丧。整体拍得非常别致,4:3画幅结合固定中远景/对称构图/面部特写像是用移动画框讲故事,用极具艺术感的口吻讲政治。
不是特别能接受这种文艺气质太浓的展现难民的片子,本身就是一个不文艺的东西,非要拍的特别文艺就让人多少觉得有那么些做作。
3.5,2021.02.14
还不错,气质又萌又丧,介于深刻和幽默之间,一部非常“当下”的片子,剧作很工整,不同的人能从角色身上找到不同程度的共鸣。
被困在苏格兰小岛的叙利亚难民,无意识的游走和寻觅,就像被流放的孤魂,stuck in between,回不去也离不开。
除了优秀的视听语言加上移民题材 寒风凛冽小岛这种百拍不厌大框架下的无聊剧情我真的不想多看一秒钟🆘
典型的英式戏谑风和镜头语言,搭上难民主题的日常冲突挺有意思的
又是这种惺惺作态的新人新作。
Netflix. 没想到这么喜欢,但是我确实挺喜欢。无数的人物特写镜头,还有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慢一拍”,用表情和对话还有大量的观众感受来渲染剧中人物的情绪,加上好看的构图,美丽的景色,空间设计,配色,和几个冷不丁的哭笑不得,公鸡,杏子果皮amardeen,叙利亚香料Sumac,琴,切尔西足球之梦,"I Used to" ..鲜少几个觉得可以拍十个小时那种的耐看型电影。推荐
移民的痛
果然是很多其他作品影子,整体状态还挺独特的。
难民的生活就像这个终日阴郁的小岛一样处在这个世界的边缘!剧中想成为足球运动员的黑人冻死在雪地里给了人不小的震撼!不过,我们都会禁不住想问———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成为了难民!
2020多伦多Day3 | 开头的那段跳舞教学真是太妙了,简直让人拍手叫绝!剩下的全片导演想表达的很多,但是男主这条线过于单薄,节奏又很慢,有点支撑不起来。几个难民buddy的形象都塑造的不错,超市的大叔也非常暖心。黑人小哥冻死的那个场景很震撼。只是我一直不明白为啥男主每天要拎着他的乐器往外跑。
不喜欢,模仿痕迹太重了,剧本也很单薄,镜头再美,那就很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