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黄修平
主演:颜卓灵,蔡瀚亿,杨乐文,刘敬雯,刘皓岚,何启华,霍喜路,游学修,吴肇轩,易健儿,何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20
简介:今次故事發生於工廈區,一班音樂人及舞者為了較平租金已進駐工廈,漸漸形成一個藝術家社群,一天他們收到一份奇特的工作邀請,將於龍城工廈區定期表演。各人的仕途、家庭、人際關係以至愛情,均因參與這項計劃而發生變化,一場「義利間的鬥爭」隨即展開……详细 >
👍👍
没想到,从活力四射的第一部到忧心忡忡的这一部,香港居然连歌舞片都开始涉足社会议题,一时间竟不知这片是憋屈还是保守,不想落入续集窠臼选择打安全牌,有表达有态度没毛病,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狂舞派不见狂舞,弄的喧宾夺主就不对了。
2021/03/13@大阪亚洲电影节。“一只老虎为了证明自己是老虎,它走近了动物园。”借由对Hip-hop文化与城市建设、地产霸权的讨论,揭示了大多数城市发展背后的挣扎、希望与无奈。香港的年轻人现在正在干什么?看这部就知道了。
所谓地产霸权,都是妒忌。人地做狂舞街做得有声有色,就妒忌人地狂舞lie。狂舞派1现在还会经常翻看,但这套我不会再看第二次。
好想配上可信的普通话字幕, 在大屏幕上再看一遍!!!
竟然出了续集,直接跳过第二部。。看完算是有惊喜的,面对更多现实跳舞还是赚钱重要的问题。访谈问女主角是要红还是那么闲照顾流浪猫,哑口无言了。这部更多着重“嘻哈说唱”了,跳舞是陪衬而已。。估计导演也意识到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尬舞”而已,始终是音乐才持久点的。最后其实也不过是一瞬间的自嗨而已,也改变不了什么的就跳舞片段结局了。
是导演驾驭不了的剧本 不该拿狂舞派的好口碑来做这个尝试
TGHFF57-《狂舞派2》在《狂舞派3》裡面… 導演說這部片是在2018年寫的本,2019HK街頭事情發生之前已經完成了拍攝… 但其實 反[爸權] 一直都是年輕世代的[主旋律] 不論把HipHop定義為[次文化](或其他一些什麽) 公部門/政客利用這些所謂[年輕人的語言]去包裝都更計畫/填充自己的政績… 但其實,[次文化]是無法被主流[收編]的 被收編的那一刻,就已經[死]了…片中有到紐約拍 帶到hiphop的歷史… (故事面就不多說了 劇本有點鬆散… 拍攝[拍片的過程] YouTuber/宣傳片…)… 有些演員/主創就是住在[工業大廈]裡面的… 導演說 他也在提問/探索,電影和現實的關聯?電影可以讓整個世界更好嗎? 片頭的塗鴉字(呈現工作人員名字) 超有創意XDD
独立于前作的续集,而《狂舞派2》则以戏中戏的形式展现。如果说前作是讲年青一代如何追寻自己的梦想,本作就讲他们如何应对社会乃至整个香港的现实,英文片名多加了一个“Keep”,意味就大有不同。主线讲蛰伏于工厦区的独立艺术家社群与主流商业家及当权者之间的纠缠,脱离街区失去生命力的主角们逐渐迷失自我,主题无非是「街头艺术家不能也无法接受招安」「非主流文化要为小众发声而非为巨鳄扛旗」之类的,但这个表现方式确实令人直打瞌睡:是否承接「狂舞街计划」本应是体现众人思考的关键剧情节点,但却被简单一笔带过,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场漫长到世界尽头又松散过头的直白对话戏。指望年轻演员撑起这种难度的表演其实是不现实的,就像颜卓灵拍广告起争执那场长镜头一般吃力不讨好。钟雪莹在鲜浪潮演得不错,怎么给她排了个近似路人的角色?
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第一集風靡全網的金句放在第二集看特別蒼白諷刺,誰的夢想是甘願一文不值?誰的理想是想要被昔日好友看不起?然而,一次次主角們告訴自己是為了夢想才這麼做,被討厭和犧牲原則都是不愉快的過程,但是當堅持的和在乎的人事物一退再退,最後成就了什麼,真的重要咩?想起Hana看著試鏡學生說要像她一樣,她陷入思考,這麼不堅定的她有辦法成為其他人的idol嗎?電影提出的質問尖銳又直接,扣緊社會議題卻不說教,沒有火氣的音樂唱不出我城人的傲氣,舞蹈很燃,記得看完的那個晚上,充滿力量,時代再差,也要跳下去,也許是此時此刻能給出最好的回答
7/10黃修平導演用咗“偽紀錄片”嘅拍法,似乎唔會令到大眾會受落,但係反而我覺得會更貼地,更真實。裏面少咗好多戲劇嘅碰撞,但好直接揭露地產霸權同街頭文化之間嘅利益關係,究竟係“街頭文化”定係“商業街頭文化”呢?用商業做包裝嘅文化仲係呢個城市嘅文化咩?故事裏面嘅人物為藝術同捍衛自己城市嘅文化,亦都有為利益而去傷害愛呢個城市文化嘅人,睇你點揀啦。PS:“一個城市應該由佢嘅人民定義”
歡迎嚟到呢座城市
18/2/2021 @ Cine Times。夢想同搵食,是否永遠只能夠二選一?為了生活而走入體制內,是否就等於背棄初衷?一次又一次的退讓,到底又可以忍到幾盡?黃修平固然無辦法給觀眾一個答案,但片中那種鬱結苦悶相信依個城市的人都能夠感同身受。
跳跳舞不好吗?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还有这什么破结局。
看完后知道许多人为什么打低分,相比较一的纯粹“你为什么跳舞?”与青春,3表达的我觉得更像长大与现实的表达。3是戏中戏中戏,剧中也文戏多过舞戏,且rap多于街舞,这与编剧所表达的思想挂非常大的勾——“地产霸权”,想反应这点,单靠舞蹈是很难表达的,同时rap与街舞这两类差不多是属于同一种环境与思想诞生的,所以用rap来表达更为清晰,这也导致许多人觉得偏离了主题“狂舞派”,舞少了,怎么能叫“狂舞”了?然后,我认为3中女主的设定像是主演想对我们说的话,3也像个1后表达:1中所演示的她不是她,只是个角色,不要再停留在1的她了,真实的她是个演员,想大家更能关注真正的她与她的演技。
难看得要死,不知所谓,剧情不清楚,剧中人物性格扁平,毫无波澜,舞蹈不好看,花拳绣腿
不错的港产片,可惜的是字幕纯属直接显示对话内容,然之后演员经常中英文一起说,就不知道英文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套路、幼稚、粗糙、空洞、廉價。一邊看強烈地感覺到導演一直在吶喊:”這片是我被老闆逼着拍的,不關我的事!“演員也在吶喊:”我完全不知道導演在幹啥我在幹啥,我只想要飯盒!“
七年后,颜卓灵与蔡瀚亿失去率真与鬼马精灵的气质,变成了精致的娱乐圈上班族。身后是香港交织的少年意气与夕阳之歌。
我一直觉得自己看过2,其实根本就没有狂舞派2。但这部很好,比第一部还好,可以算我近年看过港片中前5了。当然,我近年也只看内地院线片。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
没想到,从活力四射的第一部到忧心忡忡的这一部,香港居然连歌舞片都开始涉足社会议题,一时间竟不知这片是憋屈还是保守,不想落入续集窠臼选择打安全牌,有表达有态度没毛病,但最大的问题还是狂舞派不见狂舞,弄的喧宾夺主就不对了。
2021/03/13@大阪亚洲电影节。“一只老虎为了证明自己是老虎,它走近了动物园。”借由对Hip-hop文化与城市建设、地产霸权的讨论,揭示了大多数城市发展背后的挣扎、希望与无奈。香港的年轻人现在正在干什么?看这部就知道了。
所谓地产霸权,都是妒忌。人地做狂舞街做得有声有色,就妒忌人地狂舞lie。狂舞派1现在还会经常翻看,但这套我不会再看第二次。
好想配上可信的普通话字幕, 在大屏幕上再看一遍!!!
竟然出了续集,直接跳过第二部。。看完算是有惊喜的,面对更多现实跳舞还是赚钱重要的问题。访谈问女主角是要红还是那么闲照顾流浪猫,哑口无言了。这部更多着重“嘻哈说唱”了,跳舞是陪衬而已。。估计导演也意识到很多时候其实是在“尬舞”而已,始终是音乐才持久点的。最后其实也不过是一瞬间的自嗨而已,也改变不了什么的就跳舞片段结局了。
是导演驾驭不了的剧本 不该拿狂舞派的好口碑来做这个尝试
TGHFF57-《狂舞派2》在《狂舞派3》裡面… 導演說這部片是在2018年寫的本,2019HK街頭事情發生之前已經完成了拍攝… 但其實 反[爸權] 一直都是年輕世代的[主旋律] 不論把HipHop定義為[次文化](或其他一些什麽) 公部門/政客利用這些所謂[年輕人的語言]去包裝都更計畫/填充自己的政績… 但其實,[次文化]是無法被主流[收編]的 被收編的那一刻,就已經[死]了…片中有到紐約拍 帶到hiphop的歷史… (故事面就不多說了 劇本有點鬆散… 拍攝[拍片的過程] YouTuber/宣傳片…)… 有些演員/主創就是住在[工業大廈]裡面的… 導演說 他也在提問/探索,電影和現實的關聯?電影可以讓整個世界更好嗎? 片頭的塗鴉字(呈現工作人員名字) 超有創意XDD
独立于前作的续集,而《狂舞派2》则以戏中戏的形式展现。如果说前作是讲年青一代如何追寻自己的梦想,本作就讲他们如何应对社会乃至整个香港的现实,英文片名多加了一个“Keep”,意味就大有不同。主线讲蛰伏于工厦区的独立艺术家社群与主流商业家及当权者之间的纠缠,脱离街区失去生命力的主角们逐渐迷失自我,主题无非是「街头艺术家不能也无法接受招安」「非主流文化要为小众发声而非为巨鳄扛旗」之类的,但这个表现方式确实令人直打瞌睡:是否承接「狂舞街计划」本应是体现众人思考的关键剧情节点,但却被简单一笔带过,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场漫长到世界尽头又松散过头的直白对话戏。指望年轻演员撑起这种难度的表演其实是不现实的,就像颜卓灵拍广告起争执那场长镜头一般吃力不讨好。钟雪莹在鲜浪潮演得不错,怎么给她排了个近似路人的角色?
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第一集風靡全網的金句放在第二集看特別蒼白諷刺,誰的夢想是甘願一文不值?誰的理想是想要被昔日好友看不起?然而,一次次主角們告訴自己是為了夢想才這麼做,被討厭和犧牲原則都是不愉快的過程,但是當堅持的和在乎的人事物一退再退,最後成就了什麼,真的重要咩?想起Hana看著試鏡學生說要像她一樣,她陷入思考,這麼不堅定的她有辦法成為其他人的idol嗎?電影提出的質問尖銳又直接,扣緊社會議題卻不說教,沒有火氣的音樂唱不出我城人的傲氣,舞蹈很燃,記得看完的那個晚上,充滿力量,時代再差,也要跳下去,也許是此時此刻能給出最好的回答
7/10黃修平導演用咗“偽紀錄片”嘅拍法,似乎唔會令到大眾會受落,但係反而我覺得會更貼地,更真實。裏面少咗好多戲劇嘅碰撞,但好直接揭露地產霸權同街頭文化之間嘅利益關係,究竟係“街頭文化”定係“商業街頭文化”呢?用商業做包裝嘅文化仲係呢個城市嘅文化咩?故事裏面嘅人物為藝術同捍衛自己城市嘅文化,亦都有為利益而去傷害愛呢個城市文化嘅人,睇你點揀啦。PS:“一個城市應該由佢嘅人民定義”
歡迎嚟到呢座城市
18/2/2021 @ Cine Times。夢想同搵食,是否永遠只能夠二選一?為了生活而走入體制內,是否就等於背棄初衷?一次又一次的退讓,到底又可以忍到幾盡?黃修平固然無辦法給觀眾一個答案,但片中那種鬱結苦悶相信依個城市的人都能夠感同身受。
跳跳舞不好吗?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还有这什么破结局。
看完后知道许多人为什么打低分,相比较一的纯粹“你为什么跳舞?”与青春,3表达的我觉得更像长大与现实的表达。3是戏中戏中戏,剧中也文戏多过舞戏,且rap多于街舞,这与编剧所表达的思想挂非常大的勾——“地产霸权”,想反应这点,单靠舞蹈是很难表达的,同时rap与街舞这两类差不多是属于同一种环境与思想诞生的,所以用rap来表达更为清晰,这也导致许多人觉得偏离了主题“狂舞派”,舞少了,怎么能叫“狂舞”了?然后,我认为3中女主的设定像是主演想对我们说的话,3也像个1后表达:1中所演示的她不是她,只是个角色,不要再停留在1的她了,真实的她是个演员,想大家更能关注真正的她与她的演技。
难看得要死,不知所谓,剧情不清楚,剧中人物性格扁平,毫无波澜,舞蹈不好看,花拳绣腿
不错的港产片,可惜的是字幕纯属直接显示对话内容,然之后演员经常中英文一起说,就不知道英文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套路、幼稚、粗糙、空洞、廉價。一邊看強烈地感覺到導演一直在吶喊:”這片是我被老闆逼着拍的,不關我的事!“演員也在吶喊:”我完全不知道導演在幹啥我在幹啥,我只想要飯盒!“
七年后,颜卓灵与蔡瀚亿失去率真与鬼马精灵的气质,变成了精致的娱乐圈上班族。身后是香港交织的少年意气与夕阳之歌。
我一直觉得自己看过2,其实根本就没有狂舞派2。但这部很好,比第一部还好,可以算我近年看过港片中前5了。当然,我近年也只看内地院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