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部片子是ptu5部里最好看的一个,虽然没有延续机动部队以及警例的那种悬念迭出的叙事手法,但这部是叙事效果最强,以及反映思想最激进的一部。
本片描绘的其实就是两个势力的斗争,所谓的正义势力及邪恶势力之间的冲突,两个势力的冲突结果就是寻求均衡,而到达这一目的就需要牺牲弱小势力的利益。
盲辉和他的女友就是两个势力中最底层的人物,盲辉最小生活于庙街,但也只是个边缘人,既没有混社会,也不算个正经公民(靠卖走私香烟过活),但他是一个求生活的民众代表(区别于黑社会分子以及社会精英的求富贵),但就是求生存这么一点点要求都无法到达,被两方势力所利用以致牺牲。
盲辉其实并没有智力上的障碍(可能有身体障碍),这点可以从影片末尾买到求收据一备警方盘查,以及谋杀乐哥的片段可以得出,可一个正常人由于性格上的懦弱最终成为了势力角逐的牺牲品。
一直以来都是银河映像的粉。
从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
到近不久的黑社会。
神探。
都没有落下。
(虽然银河存在着严重的创作重复,水准下降也很明显,毕竟功成名就了。
韦家辉和杜大师都已不复当年锐气)这部在电驴上拖的片子。
介绍上说是杜的导演。
虽然之前并没有看过PTU(虽然有下。
但是不是粤语版,便闲置在那里了)但是任达华凭此片获影帝,想必水准不会差到哪里去。
正好有续集下。
于是便下了。
看完都没有注意并不是杜的导演。
实在粗心得紧。
)片子很是一般。
盲辉和他的北姑老婆被迫害得惨兮兮,让人立马想起了以前的三四流黑帮港片(尤其是王晶同学的大作,最喜欢把好人整得断手断脚什么的)太不贴近生活了。
我没有去过庙街。
但是我想。
肯定也没有电影里头描的那么惨。
这种不断升级的描述苦难的做法。
很显然不是杜的一贯风格。
里面的不合理的场景我就不多言了。
因为已经有很多朋友评论过了。
只说说片子的亮点。
有一个地方我觉得很出彩。
就是林雪饰演的肥沙。
去清阿乐的场的时候说的那段话,和那些动作。
非常的杜棋峰。
把那种银河特有的暗的风格给勾了出来。
让我想起了黑社会里王天林演的阿伯在拘留所里同警官对话的场面。
既剑拔弩张。
又隐于无形。
黑社会,同警察。
本生就是一个生物链上的产物。
后来的任达华有一句话也很经典。
“我们好处已经拿够”,这就是银河映像电影里的香港。
警察做的只是平衡。
让古惑仔来制定规距。
警察来遵守。
盲辉演得很不错,就其发挥来说。
算是上乘了。
至于任和邵。
根本只能算摆看了。
换谁来演都一样。
无所谓发挥。
被严重脸谱化了。
倒是林雪的几个场景都还不错。
同那个猥琐老头对棋完了撩起T恤亮警牌的动作很经典。
林雪的表演也很不错。
就其经历来说。
他真的算是熬成婆了。
相对于他在高兴里的表演。
我更乐于看到他在银河的电影里。
整体来说。
整部片子很显做作。
水准三流。
银河后继无人的情况非常严重。
非常怀念当年的暗花。
一流的编剧。
一流的故事。
一流的演员。
完全确立银河的地位。
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看到这种佳作。
PS:最后的小警察的平衡论非常多余。
非常没有必要。
导演想要表达的。
大家其实早就知道了。
何必要捅破这层没必要捅破的窗户纸类。
说实话我已经记不清电影主题是什么了,记得当年还是高三,抱着PSP躲在一大摞资料和书本后面带着耳线看的它。
可能是课堂的气氛本就紧张压抑,也可能是电影色彩本就老陈昏暗,总之等到看完它,就开始怀疑未来。
曾国祥的样子留在那个惶恐不安的岁月里,挥之不去难以忘怀,那个角色加深了我对社会黑暗的认知,也使我在高三繁重的课业里更加惧怕毕业,那时候我只是个胆小鬼。
这个电影算不算是对社会底层努力过活的卑微人们的深刻描写?
还是只是一味的在黑帮电影的框框中深陷泥淖,我一直都分不清。
作为一名业余看客,电影要表达的内容,我只记得一句。
任达华身受重伤后,邵美琪说,我们要做得,是平衡,于是我也就真正理解,公平为何永远达不到。
其实看它的时候,总觉得曾国祥窝囊无用,就算是隐忍的怒火也只算微芒,并不能安抚到谁,就算是他临时的枕边人。
其实完整的情节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那一句“平衡”常萦绕耳畔,那些穿插在菜市场、街角的犹豫和恐惧,正是对我青春的写照。
好歹再为艰难也是过去了。
但愿所有在挣扎的人们,都能各自安好。
刘国昌的作品一直都比较喜欢,从较早的《童党》,《五亿探长雷诺传》到06年的《我要成名》,各种风格都有尝试,也比较成功,尤其是08的《无野之城》和《围·城》,更是尝试了同性恋电影和写实电影,思想之前卫完全不像是一位年龄颇大的老导演,这部《绝路》个人感觉比《警例》好太多,起码有个人的风格,那种写实的手法完全不同于银河的感觉,但又比较好的融合在一起了。。。
这片子男女主角(当然不是指任达华和邵美琪)得到一次绝佳的发挥机会,他们表现的也相当不错,曾国祥这次可为他爸争光了。。。
任达华最后还是逃不过一刀,这是任达华演的警察的宿命。
这些警察的宿命就是如此,只不过,任达华是个典型。
最后那段警察间的对话,当然,道理上没错。
可是,要是不是任达华作出了要帮盲辉的决定,那么,即使警察们辛辛苦苦维持这个“平衡”,观众们也一定会恨警察恨入骨的——因为,的确是警察最先打破平衡——这直接导致盲辉卷入纷争,进而“家破人亡”。
所以,任达华是代表警察这个团体,来做这个“出来行,是要还的”。
另外,这部片对现代香港社会底层的描写,以我看港片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震撼。
当我看到,盲辉和他的北姑女友没钱交药费,逃出诊所,在立交桥下,盲辉喂药给女友吃,然后,夜宿桥下,我感到内心的极度压抑和伤感。
恍惚间,我好像看到了早年在学校被洗脑教育所教的“万恶的旧社会”就是如此。
其实,我知道,这些事情,就发生在现在,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城市,这个社会中。
是电影让这一切如此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非常佩服香港人能宽容电影拍出自己社会如此黑暗的一面。
没有枪林弹雨的警匪对决,没有炫酷吸睛的飙车场面,没有丝丝入扣的逻辑推理,可是这部讲述的故事,却是整个系列中最为压抑的一部。
这部绝路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深深的绝望,让人倍感压抑和窒息。
众生皆苦,似乎每个人面对生活的苦难,都在做出各种各样的妥协。
盲辉的一生都在妥协,可是却在最重要的时候选择了反抗,最终却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也许所有美好的回忆,早已消散在悠扬的歌声里了吧。
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两小无猜日夜相随,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1、用错误的方式去做所谓正义的事,最终一定会以错误的方式结尾。
李永森强制利用可怜的李永森,并有意将脏水泼在他身上,扫荡烟厂,挑起帮派斗争收渔利,最终害死了盲辉的女人,也害得盲辉无路可走,最终害得自己遇刺,不是不同情警察,盗亦有道,何况警察。
2、北姑和盲辉是偷渡客,他们不可能在香港社会受到相同的待遇,所以全世界如果不能达到一样富足的话,即使是单一一个健全的社会无法完全消除罪恶,在无法消除罪恶的前提下,警察的任务就变成了维护社会稳定,某种程度上就需要包容犯罪。
所以扫荡就像严打一样,不可能持续下去。
何况香港社会还远不到一个健康社会的境界。
3、一个健康的社会就给任何人、任何情况下都有一条出路。
最后一点就是,影片和我看的前一部一样,情节缓慢不紧凑,不是我特别喜欢的类型,太平淡。
本来挺好的剧本,能反映那段历史时期的生活。
影片里大量重复的镜头,没有任何意义,就是水时间,最后面加的那段结尾让人三观炸裂,甚至不如让主角饿死在街头。
主角的演技是很厉害的,北姑自己洗自己的血水那里,看的特别揪心。
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最后要洗白警察,直接整部戏垮掉。
本来就是警察威胁盲辉让他出卖庙街,后面盲辉被追杀警察也是冷眼旁观,盲辉走投无路的时候也没有一点帮助。
最后直接180°态度转变,还让盲辉自己选择,搞得自己是包公似的,最后这段完全是毒鸡汤恶心观众。
机动部队—绝路 (2008)6.52008 / 中国香港 / 剧情 惊悚 犯罪 / 刘国昌 / 任达华 邵美琪
无论是警是匪还是草民。
自以为是的警以为可以控制弱者的命运,作上帝,生杀予夺。
可惜一切并不像他想得那样发展,匪换了一拨人照常存在;滥用权力,利用弱者企图破坏平衡的警最后也自食其果。
可怜那个残废还有他的北姑。
说说北姑吧,值得同情么?
出卖肉体也算是自食其力没错,可是连生存都出现问题仍旧赖在香港不愿意回去这种心态也实在是难为她了。
和个残疾人相依为命,每天接客,按道理说做人的自尊早就不知道去哪了,除了每天晚上在一起的时光。
结果最后落魄到为了一口面包给老大爷口活导致两个人尊严的崩溃,这个怪谁?
不是打死都不愿意回去的心态咎由自取么?
香港不属于穷人,其实整个世界都一样。
混成这个模样,好人与坏人,警察和匪徒,黑道和白道,没有人会施舍给你尊严了。
就好像被社会抛弃。
弱肉强食的社会。
孤独者最终孤独一生
最近有写了几篇影评,可能是最近的观影比较有感觉吧,今天刚看完这部《机动部队:绝路》。
前段时间看过《机动部队:警例》,感觉这部要比《警例》好看,里面刻画的盲辉这个形象还是很丰满的,生活的压力,一辈子在庙街,守护着一个“北姑”,两个人相当于互相帮助吧,但是他们两个人还是挺让人羡慕的,至少比那些整天在一起却没有任何感觉的夫妻来的好。
扯远了。
看完电影只能说,接触的社会还是太少,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的艰难,黑社会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啊!
什么烂七八糟的
这是一个被低估的系列
这部转换了视角,脱离了PTU的内核。曾国祥还是有点演技的,几乎没什么台词,纯靠表情和动作演绎,只是剧情过于悲惨为虐而虐,离开庙街就不能生存了么。
色调够了,情节却趋于平淡
看的心情好沉重
五星是献给 曾国祥的
又一则傻子的故事
片尾还是很紧张刺激的。
北妹貌似是南京人
意境仍在,但冲突过于刻意。
其实更像外传了 出来混 十个里有九个仆街
惨
你们到底在讲啥?
很好的一个系列
三星半。这部片好早以前就看过,抑郁黑暗,尤其是一直徘徊在耳边的那首《往事只能回味》。结尾那两刀决定了全片的定位,不捅,那就是四平八稳,继续苟活。捅了,悲剧的意味就更加浓厚,点题《绝路》。曾国祥演过的角色,盲辉是印象最深,最出彩的一个。
6.x的评分实在太低了,这部片无论从剧情、表演、视听语言还是主旨表达上都应该超过7分。当然最后的“点题”是有点太不精致,但是瑕不掩瑜。走到绝路并不只是盲辉和北姑,黑白两线,主要角色其实都在绝路之上。森的表演有人说做作,可是他如果不这样反转一点,会让人觉得更加绝望。PTU系列其实一路都让人看得很是揪心,相较前两部,揪心的视角从警员换成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佳片。五星拉分。
我看的时候真觉得他蛮可怜的
剧情还可以,小黑暗
为什么我没有看懂呢!
恨不能恨 我为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