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香

米香,Death Dowry

主演:陶红,孙亮,王菁华,潘泰名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法国语言:四川话,河南话,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米香》剧照

米香 剧照 NO.1米香 剧照 NO.2米香 剧照 NO.3米香 剧照 NO.4米香 剧照 NO.5米香 剧照 NO.6米香 剧照 NO.13米香 剧照 NO.14米香 剧照 NO.15米香 剧照 NO.16米香 剧照 NO.17米香 剧照 NO.18米香 剧照 NO.19米香 剧照 NO.20

《米香》剧情介绍

米香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家在四川阿坝的米香(陶红 饰)遭丈夫抛弃后,一个人带傻儿子(杨青 饰)生活,同村的马金花(王菁华 饰)让她去北方小煤矿找个光棍嫁了,因为矿工出事后会赔偿数目可观的怃恤金。米香千里迢迢北上河南,在一个小煤矿安顿下来。经过筛选,她相中了矿工王驼子(孙亮 饰)。驼子原来被女人 放过鸽子,他本想只同居不结婚,但架不住傻儿子一口一个爹地叫着,终于迎娶了四川女人米香,被米香拒绝过的大李(潘泰名 饰)黯然神伤。结婚后,米香盼着又老又丑的驼子早日出事,不料死的竟是米香心中所爱的大李。米香偷偷跑到煤山挖自已咒死丈夫的罪证,不幸被砸伤住院,一切蒙在敲里的驼子花光了所有积蓄为米香看病,米香羞愧交加......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玩命巅峰花路阿朱妈约会专家血腥罗曼史英伦式丑闻斑马逆行凯萨里晚霞也迷人强者无惧临终囧事我爱你莫里斯你好,我的大夫先发制人白奶牛之歌森林孤影火车司机日记玛赛拉第三季X计划咏春小龙大海道之灵舞狂沙简单爱镇魂街第一季包裹男人朱元璋不屈服的女人灰色的迷宫纸镇极品芝麻官丽人保镖之青花古瓷浪漫医生金师傅2

《米香》长篇影评

 1 ) 卑微的爱情并不卑贱

《米香》不是《九香》,陶红也不是宋春丽。

米香被无良丈夫抛弃,一个人带着傻儿子远走他乡讨生活。

九香勤劳勇敢,含辛茹苦,一个人把五个子女养育成人。

因为影片开始的刻意误导,因为陶红不愿意让米香过于面目可憎,我对米香的人品定位出现了偏差。

米香是奔着“嫁死”找的王驼子,不是想找一张终身粮票。

米香趁着王驼子上工时翻箱倒柜找钱,也不只是劳动妇女被生活风吹浪大出来的小狡黠。

当米香不堪忍受王驼子折磨的痛楚,深更半夜跑去埋污物要置他与死地时,她的本心暴露无遗。

关于天理和人欲的定论中,就算武大郎再丑一百倍,潘金莲也无权剥夺他的性命,更何况是米香是主动嫁给王驼子的。

我这才看清了米香身上重要的一面:愚昧,歹毒。

王驼子是中国版的“卡西莫多”,他相貌丑陋,愿意为“艾丝美拉达”献出一切,包括生命。

他的心眼多但不坏,他的爱卑微但不卑贱。

影片后半段,米香这个决意冷酷到底的女人,被王驼子彻底融化了。

说到底,没有人能抵挡住另一个人全心全意的爱。

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在情况不明时就飞蛾扑火般倾其所有。

这个故事模糊了时间概念,隐匿了地理属性,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当代寓言。

中国有光鲜的城市,与先进物质文明同步,中国也有背阴死角,文明进程缓慢。

在城市里,人们为谋求改善的欲望驱使,在背阴处,人们为生存的愿望挣扎着。

米香和芸芸众生一样,清醒而又糊涂的活在世界上。

这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坏心肠,有的只是在生命绝境中滋生的獠牙和尖角。

 2 ) 《米香》:失控电影,问题剧本

《米香》是我期待了近一年的电影。

去年金马奖晚会上我第一次看到了片花听到了片尾曲,而现在已经是距离又一届金马奖仅剩下一周的时间了。

本片具有一个我觉得非常适合拍片的情节,改编自小说《嫁死》:意在谋取巨额赔偿金的农妇,与疾病缠身的矿工违心结婚,但二人日久生情,正当农妇放弃嫁死的念头之时,绝症矿工为了妻儿生计主动将自己埋死在没有安全设施的煤窑之下。

再加上片子提名了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把我的胃口又调高了一些。

不过本片还是不能打破期许越高,失望越大的魔咒,或者说是很多当代中国电影的一种固定模式。

虽然片子有亮点,创作态度也绝对比冯小刚之流认真许多,但是本片对于制片人陶红和导演王洪飞白海滨来说都还是处女作,而本片最大的灾难恰恰就是整体上的失控。

其实在两位导演开始导戏之前,这个片子的灾难就已经存在了。

谷小妮的剧本反映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如何创作一部好的改编剧本。

剧本当中加入了很多有意思的对白,这类对白在以叙述性语句为主的原作中极少出现。

当中原作虽然文采有所欠缺,但是每个桥段的来龙去脉还算是交待出一个大概的轮廓,而电影剧本当中为了再现一些情节又尽量节省时间,很多情节点都非常突兀,而剧本所做的事就是把这些情节点机械地串起来,没有过渡,最终的效果就是整体上结构非常松散。

戏剧艺术发展了这么多年,多元化的理论和流派数不胜数,然而自从戏剧艺术的鼻祖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开始到现在,”整一性“的概念不停地被见诸于各色理论书籍当中已逾两千三百多年,并且包括《米香》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都在有意无意地提醒我们,这样的反复强调不仅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不仅剧本没能做到整体上的融会贯通,连经典剧本创作当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人物传记,本作都没有完成到起码合格的水平,甚至严格一点讲,本作没有对角色的背景进行任何必要的交代。

人物传记好比是剧本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牢,整个故事的后续发展就都是危楼,整体上就是豆腐渣工程。

伊伯特评论斯科塞斯《禁闭岛》的时候写了一句很到位的话:角色永远都是带着行李/信仰/看法开始一个故事的(Characters never arrive at a story without baggage.)。

在经典剧本创作范围内,没有对于角色的信仰的交代,剧本就无法将这个角色塑造得足够可信。

更加引火上身的一个做法是谷小妮在剧中加入了原作中没有的小李这个角色,米香似乎开始是真心喜欢小李,但是由于小李亲戚多,家庭负担很重,她便忍痛转而去勾引王驼子,一个无依无靠疾病缠身的老矿工。

后来为了圆场,谷小妮把小李的死设计到王驼子侥幸逃脱的一次矿难中。

单就这次死亡戏的设计来说,它看上去还算靠谱,不过米香和小李的这条线索根本没有展开,他俩的情意根本没有强调到足以对比她和王驼子的虚情假意的份上,同时多加入一个角色,多了一份累赘,甩掉这个包袱的时候也让人觉得有点不自然。

加减角色,哪怕是次要角色,都是需要十二分的小心的,看上去这是个小动作,但是稍微不注意就会乱大谋。

这方面非常成功的例子是哈吉斯给伊斯特伍德写的《百万美元宝贝》的剧本,弗里曼演的弱视老拳手的角色是哈吉斯自己加的,他处理得很好,同时该作也是改编剧本当中的典范,一部教科书式的作品。

王洪飞白海滨的导演处女作,让我们知道揣摩观众心理是电影编导所应具备的多么重要的能力。

片子的很多桥段看上去就像是毫无章法的隔空挥拳,各个部门没头苍蝇一样地各自努力,摄影机打开之后就没人来调度了。

对于每个桥段的讲述丝毫没有照顾到整体效果,除了整体上嫁死这个行为所造成的关注点之外,片子没有在大多数具体的情节设计和表达上落实任何的节奏感,观众看片时自然也就莫名其妙。

很自然地,本片的剪辑基本上是彻底的悲剧,而对于镜头时长完全没有控制的剪辑直接伤害了陶红和孙亮的卖力表演,导致恶性循环。

如果连电影的整体效果都无法在拍摄的时候事先想到,那么要求这样的编导达到库布里克那种随心所欲掌控剧组工作人员心理状态的大师级的高度,可能性甚至比米香在矿上遇到一个帅小伙还要低了。

的确,拿一部处女作和库布里克疯狂的完美主义进行比较有失公允,但是,值得给王洪飞白海滨敲响警钟的是,他们的这部作品对于观众情绪的操控能力甚至不如《麦田》和《狼灾记》,要知道《麦田》的剪辑比《米香》更加杂乱,而《狼灾记》的故事比《米香》更加脱离实际,缺乏逻辑。

在导演不作为的情况下,演员能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

陶红真的太不容易了,整场戏她就没消停过,做豆花做饭干活,带孩子,给王驼子捶腿,来回来去地跑,剥柚子吃柚子还吃到吐,扒石头跳水坑,基本上都是体力活。

更不必说她还身兼本片的制片人,她这一次是真的想做一部好片,为了本片的拍摄费尽心力。

孙亮的王驼子演得也是入木三分,这位低调的演员不说一句话,只要一出场就是一个肉欲而憨厚的老矿工的形象。

脑瘫儿童杨青也非常卖力地演出。

林良忠的摄影效果合格,片子的音乐和歌曲都算有意境。

顺便扯几句题外话,有关导演之一的白海滨。

他的博客中较多口号一般的呼告,缺乏合乎逻辑的思考。

仅用”牛逼“二字形容伊纳里图的《通天塔》我不说什么,但他在博文中开头就提到”导演冈萨雷斯是西班牙人“,以此等精细的程度对待自己喜爱的电影,我们也不能对于他的掌控能力再多要求什么了。

 3 ) 说《米香》

撇去这部电影的获奖光环,我只想就我个人观点谈谈。

看了这部影片是在见到陶红本人之后的一天。

我看她的片子真不多,但看完《米香》后,发现她是个很好的演员。

可能作为每一个女人,都会考虑到一生到底会和怎么样的一个人度过。

米香是个普通女人,但她又有着平凡人的那份不普通。

驼子是用真爱打动了她,她曾经想过离开他,但一切一切都因真情而改写。

日子真的是过出来的,她刚开始的时候真正知道自己不爱这个男人,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能实实在在撇去外在的人,不多。

我有位朋友说,“也许,她当初没了那个孩子,是不是就不会选择驼子了?

”我想也不不无道理,活在世上,总归不能脱离现实。

米香这个女人却被真真切切的生活打动了。

米香就如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周围人,有自私的冲动,有过诅咒你无法改变的事实,有被感动的时候,有发自内心去爱一个人,有经历过,有坚强过。

这并不是悲剧,学会成长和接受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当你是米香的时候,是否你也曾在无辜的日子里来回辗转,不懂如何驾驭自己。

其实,经历就会懂得。

当电影走到一大半的时候,我还总希望她能和大李能继续点什么,觉着电影中的“大李”是梦想,“驼子”则是现实,多数人放弃了梦想,向现实妥协。

我要说的是,米香没有输给现实。

带着孩子和爹告别后,放下沉重的心情,重新上路。

因为这才是生活。

 4 ) 米香只是个女人

米香是一个四川女人,《米香》讲述的是这个女人的故事。

没有露出人脸的粗鲁责骂声,脑瘫男孩惊慌地跑到家门口,一个女人的眼泪应和着幽长黑暗的小巷从井水中荡漾开去,男孩赶到她身边拉着她的手,摇着脑袋、断断续续地叫着“妈、妈,妈妈”——这便是影片的开头,黑暗的画面也奠定了整部电影压抑、沉重的基调。

米香被第一任丈夫无情抛弃,为了傻儿子皮娃儿将来能安稳幸福地生活,她跟随村里姐妹马金花到了北方一个小煤矿上,只为“嫁死”。

所谓嫁死,就是指女人有意嫁给矿工,等矿工在矿井中遇难后,获得其巨额赔偿金,这种行为在矿工眼里叫“骗婚”。

这些常年在井下少见天日的男人们,偶尔会渴望能与那么个知冷知热的人一起生活,但一想到这类女人中不知藏了多少只涂着嫁给那笔赔偿金的,便在唏嘘的同时对其嗤之以鼻。

米香并不着急袒露这不光彩的想法,新环境中的生活甚至还催生了内心对早已死灰般爱情的想象。

她在矿井边卖豆花的时候遇上了大李,一个高大英俊又喜欢着皮娃儿的年轻人。

后来从金花口中得知他不仅本身家庭条件差,家里人口还特别多、负担重,她便在金花连续几声“要不得”的劝说和几夜的思量中,放弃了。

接下来再见面,便冷酷地挑着担子从他旁边擦身而过。

而最终成为她丈夫的,则是又老又丑又驼背的王驼子,米香在一片心灰意冷中成了新娘。

大李也出现在婚礼上,但只是透过人缝远远地望着她,新婚之夜的米香在对王驼子的百般恶心和对大李的无尽思念中贡献了自己。

至此,米香经历了两次婚姻,却不曾赶上一段爱情。

她是值得同情的,第一次结婚后常遭丈夫打骂,离婚后还带着个傻儿子;她是值得赞叹的,为了能给亲骨肉一份小孩子应得却超越了一个女人自身能力的生活,毅然决定远走他乡;她是无奈的,真正心仪的人在与给儿子美好未来这一构想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她是会被鄙夷的,自私地只为钱去跟一个几乎能当自己爹的男人结合,成为了众多骗婚女人中的一个。

为了能让王驼子早点死,她采用了老家的风俗:在某个清晨,把月经中用过的卫生巾埋在矿山上,听说这样就可以让受诅咒的人得到惩罚。

后来,矿井真的出事了!

病中的她急忙掀开被子直奔矿上,等赶到了才发现,死的竟是大李!

当听到驼子的一声“米香”后,她回过头看了他一眼,顺带着瞟到他手上的两个大柚子,在来不及表现任何情绪的变化之前,一下子无力地瘫倒下来。

这害死人的诅咒夺去了她真正爱着的人,她痛苦地再次来到矿山,试着把那包东西挖出来,虽然成功了,但自己却被矸石砸伤了脚。

在医院期间,王驼子对皮娃儿和她的精心照顾,以及回家后他对皮娃儿的疼爱,都让她从心底渐渐温暖起来。

她决定为这个男人和已然存在的家庭做出改变,甚至还想着为这家再生个孩子,让满心的爱完完全全地转移到丈夫和孩子身上。

但正是在这个时候,王驼子被查出患有肝癌。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徒弟在某次洗澡后发现他所吃的药,才转告了米香。

米香不敢在他面前表露出伤心,只是不断劝说他放弃矿上的工作,一家子就这么开开心心地生活。

王驼子在给米香和皮娃儿买了礼物,并提前过了年后,答应米香最后一次下井把事情做完。

但当他在井下找到易塌方地段后,便奋力地用铁锹铲墙壁,最终把自己活活地埋在了里面。

故事的最后,漫天的爆竹声和唱戏声淹没了她深深的苦痛,米香也最终没有去领那三十万的赔偿金,便带着皮娃儿离开了矿区。

影片的后半段像是有些仓促,导演让高潮一个接一个出现,让人在还未来得及仔细咀嚼心情的时候,故事便就此结束。

无疑,婚后生活是米香对新感情的寻找和自身心境变化的重要阶段,但当她最终决定选择目前这样恬淡的生活时,命运却再次开起了大玩笑。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一生最悲伤的境遇,但我想,当有一天你开始明白爱情并试着要与身边这个人相知相守,但竟不得不面对他荒唐而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的现实,这样一番哀莫大于心死的喟叹却是前人不曾意识到的凄凉。

在整部电影中,米香讲的全是四川话,她是未受教育的象征,但就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朴素女人却一次又一次承担了命运的打击,像偶然的,却又像命定的。

这些有时会让我想到《图雅的婚事》里那个彪悍的图雅,试图带着残疾丈夫巴特尔再嫁的蒙古女人。

但后者是秉持了牧民先天的决绝和粗犷,而前者则是在用女人绝望而麻木的神情漠视了命里的种种悲剧,直到有一天像弹簧般被压抑地无法呼吸时,才一下子爆发出肝肠寸断的哭喊。

这样的故事,关乎生活、关乎爱情、关乎命运,在新闻报道中也许只是浅淡的几笔,但在光影流转之间却被描绘地如此细腻感人、令人动容。

米香只是个女人,一个曾在为人妻和为人母的道德围墙内苦苦攀岩的女人;一个在人性的本能需求与现实矛盾中苦苦挣扎的女人;一个将在循环流转的人生之轮划出一个大圆后,开始找寻另一番生活的女人。

 5 ) 电影微评:米香

很不错的国产片。

总体上有些煽情,故事有些“比比谁更惨”的荒诞味道。

但我很喜欢导演的拍摄手法,全片才不过90多分钟,导演还留出不少时间给风景以及人物的特写。

而人物的决断往往并不明言,而是直接让其用行动来表达,让人看得很投入。

陶红和孙亮这次的表演我都很喜欢。

 6 ) 《米香》嫁死,与生活同步的悲情

有些电影似乎不像电影,更像是脱离了电影工业标示的独立个体,特别是对那些特定社会、环境、真相的摄录,它会成为风干血管的历史遗像,不妨简单说成是某一人群生活的真实剪影吧,免得触及深渊,但比单纯记录更柔软、含蓄,甚至还能得到幸好这是"演出来"的释然。

当然,它因能够摆脱电影本身“华丽”外衣而独立存在,所以有着意味深长的精神境界。

境界是一种修为,作为影视作品,即便没有想过要用非常的视觉画面传播“价值”,可以升华灵魂的价值,但它在打出幕后班底的字幕时,让观者对其演绎的故事有了不可亵渎的肃穆之情,那么它的存在就是深刻的,电影就如人,是有一定修为的。

《米香》是一部可以无视电影的零部件,甚至不用在乎导演是谁,还会忽略李安的御用摄影师林良忠担任镜头指导的事实。

但一定会流连于原作者傅爱毛饱含深情的笔端及全体演员热情演绎的真情。

当然,这种极端的侧重并不意味着导演是无足轻重的,相反,那种带有浓烈地域特色的镜头,及置身故事之内攫取视角的态度,把小说成功蜕变成电影,把真实的生活成功搬入到可远播的画境里,并把其质感提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都是令人赞赏的。

只是,故事中悠长温暖的情意,实在突出,生存下去的艰辛又是那么刺眼,怎样都无法平定心绪了。

要说艺伎,这部剧的人物角色是特别有味道的。

大陶红的演技经得起考验,米香的心理变化拿捏得十分到位。

而驼子,非职业演员,镜头感十足,很抢镜。

让我想到美女与野兽,想到音乐剧里的钟楼怪人,想到义胆侠狮里的狮面人文森特,他的身影在记忆深处。

剧情中,他那震耳欲聋的打呼噜声,到现在还在耳朵眼儿里绕梁,但同时,他那“纯爷们儿”的光明磊落与淳朴善良,在人类固有的某种审美观上想必已打了个重重的问号。

皮娃子,现实中同样是个脑瘫患儿的小杨青,就像可爱的精灵一样,在画面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结局是我预料到的,这样的天地,这样的人生,如何能逃脱悲剧?

知道驼子会用那样血性的方式留给米香母子一辈子可念想的“好”!

这样就算"励志"了吧,应该"叩谢老天"啊!

是的,一举两得了,黑矿要背这口锅,而驼子也值得拥有英雄版壮烈的追悼仪式。

苦难中的人们请继续你们的苦难。

最后的画面,除夕团圆夜,包饺子的米香跟金花姐,完全触动了我的神经,傻傻地看着屏幕,悲苦一股脑涌上心头。

哭出来,在悲惨不公的命运面前,每个人都有权利大声地哭出来,或许只剩下哭的权利了。

米香终于带子皮娃子又离开了一个伤心地,生活真的是一杯酒,甜的、苦的、涩的,还有道不出味道的……

 7 ) 笔记-要在看

1,,未结婚前米香到处寻找的是什么?

后来也没有交代?

自我满足的性器具?

2:驼子的形象是否不够有说服力,为什么他那么喜欢傻儿子?

没发现自己生病以前为什么不让米香给自己生个儿子?

陕西老汉不想传后不多见。

驼子的形象太正面,民众行为我更倾向《盲井》里的。

故事不错,前面一直交代米香背景,直到出现月经纸,一下啊吸引人来起来。

 8 ) 为了钱,她借结婚之名,嫁给大自己几十岁的男人

霍建起在2002年拍摄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生活秀》,剧中来双扬的扮演者陶红将这个与生活进行着搏斗的弱女子演绎的淋漓尽致。

时隔7年之后,陶红携手新人导演王洪飞为我们带来了另外一部作品《米香》。

这是讲述了一个试图利用改嫁来为自己谋求幸福生活的女性。

片中主要突出的点就是陶红婚前与婚后的生活的转变。

但是全片看下来,我们更愿意接受,这只是一部电视剧而非电影。

说起自毁形象,大家一定会津津乐道巩俐在《秋菊打官司》中的精彩表演。

而在这个神作面前,似乎国内的女星们大都败下阵来。

粗俗接地气,穿衣红配绿。

巩俐的打扮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轻易逾越的门槛。

放下身段来扮演一个与自己的形象格格不入的人很艰难。

而在看脸的今天,这样的尝试尤为被人称赞。

陶红算是做到了一半。

另一半可能在余男的《纺织姑娘》身上,但是那算是一部略带文艺气质的片子。

本片是经过小说改编的故事,通常这个故事会带给人们另一种感觉。

小说的质感。

但是很遗憾,这部电影带给大家的更多的是电视剧的质感。

败笔之一就是在人物的形象上。

并非说陶红没有突破自己,而是说这种突破其实还可以再深一点。

陶红扮演的女主人米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

他一定是内心藏着坏,但是面子上却没有丝毫的流露的。

但是在内心的坏的深处,还有着一丝丝的人性。

这个人性的体现是为了在后来带来反转的。

这应该是这部电影的人物形象。

但是陶红演绎的米香却陷入到了正常的逻辑中。

一个陷入到正常的逻辑中的米香是没有办法将人物内心的挣扎体现出来的。

即使是有,那些稍显薄弱。

一个好人在做坏事的时候,内心总是会挣扎的,但是坏人则不然。

他们做坏事的时候那种挣扎少了很多。

因此,当坏人良心发现的时候,这种反差尤为让人震惊。

而纵观陶红的表现,可谓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带来很强烈的反差。

少了刺激的电影,自然会在剧情发展上有一丝缓慢,当然就激不起人们的兴奋点了。

作为抱着目的和驼子结婚的米香,对于驼子的求爱自然是半推半就的。

但是陶红去展现出来一种天然的抗拒。

而对于自己真正喜欢的大李,片中的着墨不多,而在金花告知自己大李的家世之后,陶红显示出来的那种强烈的反差也与自己后来对于驼子的态度相悖。

这一点也是有待加强的点。

但是这个故事是没问题的。

本片改编自小说《嫁死》。

本来讲述的是一个非常抑郁的故事。

而本片所呈现给大家的则是一个比较纠结与两者之间的故事。

这显然一定意义上背离了初衷。

如果故事的主线,稍微有一点光亮点在里面的话,那么本片就会有一点让人欣赏的气息在里面。

但是对于小说的主线与电影的主线都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子来看本片的话,就会有一些遗憾。

明明可以做到更好,但是偏偏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友好的路。

如果需要修改的话,陶红的这个人物应该略显挣扎一点,而金花这个人物则是需要更加的狡诈。

驼子保持着自己的善良。

而对于陶红的摧残也不一定非要在晚上。

因为本身善良的人是不需要过多的色彩来展示自己的“另一面”的。

即使不展示,陶红也有对驼子不轨之心。

因为她的出发点本身并不好。

如果这样进行人设处理的话,那么陶红这个角色就更加的丰满了。

而后来故事的发展,陶红没有接受驼子用生命换来的钱的做法就更加凸显主题了。

但是很遗憾,电影并没有按照这个方式来进行呈现。

因此,当我们看到后面,米香拒绝领取驼子的抚恤金的时候,就会有一点点的不自然。

因为这种往高尚了说的观点,并没有百分百的站住脚。

好了,这么多的批评之外,我们值得鼓励的是还是有一些中生代的女演员们可以尝试突破自己的。

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是明星,也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是演员。

总有一些对于艺术非常执着的人会坚守自己的底线的。

虽然陶红没有绝对精彩的发挥,但是本片依旧是一部好作品。

或许我们对于明星的关注点太过于集中在表面,而对于他们的本职工作却选择性的进行了忽视。

但是事实上,那些才是真正需要我们进行关注的点。

毕竟,电影考验的是演员。

而闪光灯下的那些面孔有时候并不算。

 9 ) 《米香》:男性的牺牲成就真实的爱情?

韩浩月完成于2008年并屡获国际电影节奖项的《米香》,在被积压了整整两年后即将公映。

“演员陶红”试图通过《米香》完成到“制作人陶红”这个身份转变的想法清晰可见,身为这部电影的唯一大牌,她并没有主导影片使之成为个人色彩浓厚的作品,而在努力成为影片的一分子。

《米香》的故事主体是:通过一个女人的心灵变迁,来折射生存的苦痛对人的改变。

影片的结尾是温暖的,温暖是因为女主角米香凭借真爱的力量,摆脱了内心的功利与阴冷,而这功利与阴冷,如影追随于中国农村女性身上何止千百年。

对于米香的心理形成,电影给出了这样的背景:她有个傻儿子,经常遭受丈夫虐待,因此在选择再婚时,如何能控制男方实现给儿子赚一笔成家的钱,成为她首要考虑的条件。

其实无需交代这样的背景,在过去困苦的年代,无数中国女性都有着米香类似的心理遭遇。

扯远一点,马诺的形成土壤其实就是归功于“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婚姻思维。

但米香的那个时代(影片交代的时代背景大约是1990年代后期),还不至于势利到令人无法接受,因此米香在知道矿工王驼子(影片男主角,中国版的钟楼怪人)无家庭负担有存款还有不错的工资收入之后,毅然与英俊的暗恋对象诀别,嫁给了王驼子。

与不喜欢的男人同床共枕,米香显然对此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不堪忍受之后她采取了极端的方式——用最传统的诅咒让王驼子送命。

但米香毕竟是个底色善良的女人,送命的不是王驼子让她即失落又庆幸,大病了一场。

影片也在她大病之后进入到不断迎来戏剧冲突的好看阶段。

《米香》有一个关键词:牺牲。

观众很容易理解米香的牺牲,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可以赌上自己,忍受痛苦。

王驼子的牺牲却可能是被忽略的,因为大家都直白地看到,他娶米香为地就是让鲜花插在牛粪上,吸引一点世人羡慕的眼光。

但我想说的是,就整个故事而言,王驼子的牺牲是要大于米香的。

王驼子对米香的情感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垂涎阶段,为了得手不惜利诱,第二层次是犹豫阶段,既想得手又不愿被“嫁死”(指女人有意嫁给矿工,等待矿工在矿难中出事后拿赔偿金),第三层次是为了爱情甘愿去死。

于是,王驼子的感情是整个电影的最闪光点。

堪称精明的王驼子并非不知米香的早期心思,但家庭组建后带来的温暖以及与傻儿子之间的情感累积,让他沉浸在虚假的幸福中。

在知道自己患肝癌后,王驼子决定自掘坟墓,用死于矿难换来巨额赔偿金,来表白对米香和家庭的爱。

他用死换来了自己一生当中最高大的一次形象。

联想到最近的话题电影《山楂树之恋》,也有一位英俊版的“王驼子”,老三用自己的死换来了静秋对他永生难忘的爱,此前他也是不断地用自己的牺牲来应对静秋的慌张、猜疑和不安。

不要怀疑王驼子和老三为什么会为一个女人如此,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这样的男性角色是会被推崇为英雄的,而在漫长的农业时代,亦是这样的男性用自己的牺牲,支撑起来传承至今的婚姻与家庭观念。

《米香》和《盲井》一样,都是以矿井为背景来叙事的,但与《盲井》突出的社会批判性不同,《米香》是通过对爱情和人性的描写,来侧面影射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米香》里面的爱情并不动人,可却是真实可信的,唯一一点不可信的是,米香在王驼子死后拒绝了那笔赔偿款,因为在现代社会,会有90%以上的女人选择接受。

但电影不得不这么处理,因为只有这样,米香才会完成对自己的彻底救赎。

那么,作为观众,是该为米香的选择感到庆幸,还是为她失去了和王驼子最为现实的一种联系而感到遗憾呢?

 10 ) 含苞未放的《米香》

尽管开头和结尾都是饱含悲剧色彩,但看完我还是想说这部片子洋溢着浓浓的红色。

这里的红色指的是爱情,生命,付出。

米香为了皮娃子甘愿忍受所有的痛苦,不管是心理的情感的还是肉体的伤痛。

王驼子先是为了接近米香不断对皮娃子好,后为了照顾皮娃子与米想结婚,最终为了米香和皮娃子自掘坟墓给她们娘俩留下继续过日子的钱。

两位主人公都通过自己的付出展现了浓郁的纯朴的小人物形象。

即使有过不健康的想法,也因为不断的改变而显得让人心生怜悯。

从09年开始就关注这部片子,从蒙特利尔电影节上陶虹的惊艳礼服到金马奖的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都给观众留下不错的印象。

劳伦斯许的服装设计更是让这部片子跟以往类似的《盲井》等第六代影片有了一个色彩的飞跃。

米香不管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她的身上都有红色的成分出现,衣服或者皮筋。

在以黑色为主的煤矿周围她的出现无疑给了这个看似一片死海的地方一个红色的希望。

先是长相英俊的大李,然后是长相丑陋的王驼子,虽然两人都没有最终修成正果,但米香让他们的生活开出了一朵朵小花。

陶虹的表演可圈可点,把一个社会底层的母亲形象或者说命运多舛的妇女形象表现的很到位。

纵观整部影片,米香的命运让人牵肠挂肚的同时,王驼子的命运也会让人在最后的关头肃然起敬。

影片从开始一步步铺垫逼着米香只能选择嫁给王驼子,到后来期待他出事到一次次误以为他出事,最后担心他出事,整体的构架很流畅,情节点的设置也很到位。

但是毫无疑问地它还是跟大部分的第六代电影一样在讲故事的手法以及镜头的甄选上不够熟练,没有给主角多一些的特写。

可以说这是一个以人物为主的影片,环境的交代已经很清楚,为了渲染人物的命运要抛开所有花哨的描写,重点在于人物心理的刻画。

米香在每一次的情节点上的表现构成了整部片子的核心,因为稍有疏忽观众就会对米香的形象产生质疑。

之所以陶虹没能问鼎最佳女主角,真的要导演反思一下了。

因为拍这个电影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参奖,从题材到演员都可谓是万事俱备,可以导演没能在细节处发挥东风的作用。

这是继李玉捧《苹果》里的范冰冰失败后的又一例子!

《米香》短评

优点是对苦难处理得轻盈克制

7分钟前
  • odette|阿黛
  • 还行

我觉得还不错,女猪脚心里刻画的很到位

12分钟前
  • 安2013
  • 推荐

多年前看过原著,冲着这个看看电影,我想总有可取之处.

13分钟前
  • 躺赢的猛犸象
  • 还行

她最悲哀的地方是 她最大的愿望是给自己的傻儿子娶个媳妇 不然闭不了眼 就是因为这种愿望的存在 才会让悲剧一直轮回延续。角色中最喜欢那个介绍她过来的那个姐。

14分钟前
  • 王神爱
  • 推荐

硬生生不拿钱 扣一星 又不是什么玉女电影

17分钟前
  • 神秘的小猫咪A
  • 推荐

QN-D9【米香】

20分钟前
  • XXL
  • 还行

切入心。

25分钟前
  • 靜聽
  • 推荐

纯爱战士应声倒地。什么豫西卡西莫多

30分钟前
  • 大鸟转转转-
  • 力荐

陶红在《风云》里塑造的楚楚是自己心中大爱,然到《公主复仇记》时始觉僵硬,在这里已然成为影片的硬伤。卖豆花的场景诗意而抒情,如刘晓庆在《芙蓉镇》里捧出一碗米豆腐。然而这是否符合影片的整体氛围?结局由于要彰显人性的善良,结果抹去了影片原本可以延续的张力和多义性,深以为憾事。

33分钟前
  • 石头纯
  • 较差

人心换人心

37分钟前
  • 天空中那一抹蓝
  • 推荐

算敬业不算专业

38分钟前
  • operadream
  • 还行

旷工,8万块钱遇难赔偿金!

40分钟前
  • 风中不败
  • 较差

边缘化题材,卡西莫多,为下一代忍辱负重付出全部的母亲,选择的乖谬,生活的玩笑,事与愿违,逼真投入的表演

44分钟前
  • 慕鸥
  • 推荐

真爱的力量,能改变一个人的功利心。

47分钟前
  • 忽而今夏
  • 还行

无法用镜头表述只能用苍白的文字替代,结尾很失败

52分钟前
  • 馄饨仙儿
  • 还行

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真的太多,要有生存的本事,要成为贤惠的妻子,还要能带好孩子,女性就像水,你什么温度她就什么状态,爱和温暖才能成就一个好女人。

57分钟前
  • Cassiopeia_
  • 还行

木有原著小说精彩,但品质底色在那儿,还是不错。

60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还是我大秋菊看着舒服。这和天浴一样看着让人心塞。

1小时前
  • Cy钰
  • 推荐

优雅女人与土蛤蟆的结合来体现底层人的爱情,有够丢人的表演和剧情,还不如一部纪录片来的让人信服,有真记录有表演分段拍才叫好,这样不伦不类的玩意少拍少拍

1小时前
  • 蕾蕾
  • 还行

很不错!

1小时前
  • 十步杀一人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