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动画的表现形式,演出了一部给大人看的电影。
偶尔放空的时候会想,婴儿的生活真让人羡慕啊!
无忧无虑,每天吃吃喝喝,开开心心。
不用为生活而奔波烦恼,不用学习和人相处,不用被时间推搡。
生气有人哄,饿了有人喂,睡觉有人唱摇篮曲。
人们愿意把本就匮乏的感情,更多的奉献给婴儿。
他们脆弱到需要全世界的呵护,如果有谁不用心,那就是一种罪过。
可是有人就偏偏看中了这种偏爱,于是宝贝老板出现了。
电影用另外一种方式讲述了家人的含义,兄与弟,父母与孩子。
时间和爱的分配,关注和忽略的转变。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在想,那个哥哥会不会有一点点埋怨自己的父母,会不会已经没那么爱他们了。
如果电影结束在宝贝老板离开,那么这就是一个现实题材的影片了吧?
虽然是动画,却是一部有深度的动画,推荐。
形象可爱,神态生动,有很多值得一遍遍回味的画面,我自己不断往回按试图看清楚每个细节,太可爱了。
两人之间的互动也很有意思,从一开始的仇视对立,到中间逐渐做戏给爸妈,结果真的头顶着头睡觉,携手合作互相鼓励,慢慢建立羁绊,中间跨越许多艰难险阻,最后真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好像真的变成一家人一样。
可以看出来在boss要走的时候他们都很舍不得彼此,如果两人之间有这样的感情,也没有什么谁强夺谁的爱了,因为缺少的那部分他们会彼此补上,而且是更加丰富的爱。
不过现实中没有这样提前“试验”兄弟姐妹的过程,可能大家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磨合的吧,小时候不愿意爸妈生别的小孩,现在大了,看到别人手足相亲,多少还是会羡慕的。
男孩这么丰富的想象力也让我叹为观止,这是个特别宝贵的财富,被鲨鱼吞没用辣椒油滑出,房间变成幽寂的监狱,每天站在床头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巫师(我倒是挺好奇他们巫师世界是怎样的,他说那里没有春夏秋,只有寒冬和黑夜),路面变成海洋,还有最精彩的,对弟弟的来历和相处过程的想象……特别喜欢这种天马行空的作品!
展示的宝宝世界一切也都好可爱,流水线上的婴儿,所有小宝宝,可爱诙谐成熟的工作间,工作的时候抢甜甜圈,一生气就哇哇大哭,统一午休,战略性补觉,代步用大球球,等等全都可爱死了,当然现实中的婴儿可没这么好糊弄()一直都很想看这部电影,今天上B站找电影看,刚好它就在,兴奋的点进去果然没让我失望,五分!
《宝贝老板》电影,和笑笑看了几遍,可能是因为影片中小婴儿的样子很治愈,婴儿,圆乎乎的脸,圆乎乎的眼,圆乎乎的头部和身子,可爱,萌,激发了心中的柔软。
谁都有天然的爱意,面对初生的孩子。
这电影讲二胎,讲爱,兄弟爱、家庭爱,我对电影有一些精神分析。
宝贝老板来自上面——生产宝宝的公司,宝宝下线时需要做测试,坐在传输带上,用羽毛轻拂他们的身体,咯咯笑的被传送到家庭去,变成父母的孩子,不笑的进入则另一个通道,被穿上制服,坐在格子的工作间,变成正式的工作人员。
这场景很有意思,会痒暗喻家庭是情感开放的地方,而工作需要情感隔离,工作体现的是工具性一面,要用理性掌控情绪。
家人,用感情连在一起,不笑,无感,不适合进入家里。
宝贝老板就不会笑,他严肃、进取,有很好的自我管理力。
被上司派到天普顿的家里完成重要任务,完成就可以晋升,进入上层,管理部门,拥有单独的办公室。
七岁的天普顿在窗前看,看到一辆出租车,一个全套职业装备的小婴儿下了车,迈着小短腿过来了。
天普顿飞奔下楼,爸爸妈妈正好进门,抱着刚出生的小BABY,告诉天普顿是他的弟弟。
天普顿知道小BABY来路不明,有意试探,他们在餐桌前暗暗角力,小BABA十分厉害和机智。
天普顿想在父母面前戳穿他,可是,弟弟善于伪装,父母只能看到小婴儿的样子。
婴儿整天哭,一不合意就大声哭闹, 父母日夜不能休息,天普顿受到冷落,心生恨意。
以前只有他一个孩子,睡觉前父母温柔的陪伴,唱几首歌讲个故事,现在被弟弟累得没精力。
天普顿说 “婴儿会召开会议,用哭声谋求关注,掌控整个家里 ”。
小婴儿就是如此,稍不如意就哭闹,让全世界为他服务,他是至高无上的神,不能质疑。
这就是人本来的样子,不如意就发泄情绪,通过情绪施加压力。
有两种基本能力保留下来,于女人是哭泣,于男人是发怒,哭和怒是情绪的表达,对正面意义,但是用于情感勒索就带有婴儿的意味,有些原始。
有的人四五十岁哭起来像个孩子,抽抽噎噎,充满委屈,潜台词是 “你对我不让付,不照顾 ”,退行到母婴模式。
还有人暴怒,不合意就暴怒,像婴儿那样要求无条件满足,对他人很小的错表现出极大的失落,想用愤怒掌控一切。
婴儿的伎俩很好用,常常能达到互相控制。
还有隐藏的模式,比如讨好和撒娇,把自己放低位置,把对方推到高位,以让他为自己做到一些事。
曾经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欧美女人很少撒娇,鲜有娇气,这可能和发展阶段有关,到俄狄浦斯期人就少了孩子气。
从小尊重让人有独立主体。
东亚文化重男轻女,女人处于劣势,造成女人停留在幼儿期。
问题不是残余,而是停滞,因为没被满足,缺乏空间,不能展开自己,造成成长停滞。
这是件悲哀的事,因为人格发展不足,会在后面的角色中带来问题。
天普顿和宝贝老板展开竞争,竞争父母的爱,就像雏鸟啄伤兄弟,父母的资源有限,个体都想用于自己。
兄妹之间有竞争关系,在竞争关系中,他们会着重发展某些能力,弱化某些能力,像长在一个盆里的植物,用互相弥合的形状活下去。
竞争使某些能力得到增长,某些受压制。
原生家庭提供养分,也造成限制,人在独立之后仍要完善自己,这是一生的课题。
宝贝老板告诉天普顿自己的使命,他对家庭生活不感兴趣,只要完成任务就离开这里,回到天上,那时他会晋升到管理部门,有单独的办公室,还有一个独立马桶,金光闪闪,是身份的象征。
他们结成合作关系。
在飞机上混到头等舱,天普顿害怕飞机起飞,做为一个小孩子他第一次单独坐飞机,宝贝老板握住他的手,给他支持。
飞机正常行驶后,天普顿时开始做游戏,宝贝老板在严肃的读报纸。
孩子的世界不和成人在一起,孩子活在当下,在即时的快乐里,成人则思考这些事那些事。
成人的心很拥挤,容不下无用的东西。
天普顿邀请宝贝老板一起玩,这让他很局促,天普顿同情的问:“你没有父母和童年,不遗憾吗?
” 宝贝老板说 “ 没有得到过就无所谓失去 ”,这话真悲凉啊。
童年,我只是路过,并不代表得到过,谁像爱孩子那样爱过我,温柔和爱,于我是个传说。
很多人是一个人长大的,爱这个东西太奢侈了,以至于多说被认为矫情,虚弱,不干正事。
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哪儿有心思谈爱呢。
没有被爱的人怎会有爱的能力呢?
像宝贝老板,大部分情感是隔离的。
只追求现实的目标,心不能柔软、脆弱。
他是一个小大人,这世上小大人太多,就好像没长好的果子催熟了,嚼起来生涩。
后来宝贝老板有了爱,在他为救天普顿的父母奋不顾身的那一刻,爱就来了,只是他不知道罢了。
完成任务后他回到上面顺利的晋升,高高的办公椅,金色的马桶,一个团队的人供他差遣。
他拥有一切,心却孤独了。
人可不可以以在没有情感的状况下活?
除非他的心麻木了,宝贝老板体会到什么是爱,知道真心的在乎自己是什么样的,现在他有些空虚和落寞。
天普顿来信了,这封催泪的信这样写的:“我在学校学会了分享,也知道了备忘录是有多么重要了,我希望你回到我身边,如果父母的爱不够分,我可以把我所有的爱全都给你。
” 天普顿准备好了,相比于独占父母,更希望奉献自己,得到一个弟弟,用爱连在一起。
爱像水,独占会发臭,流动是它的本质,通过流动滋养彼此,能收也能付,收和付一样幸福。
宝贝老板迅速跳下椅子,脱下制服,变成真正的宝宝朝传送带奔去,羽毛拂过的时候他没笑,因为不痒,不怕挠,可是人怎会不怕痒,痒是心中的脆弱,每个人都有的,只是没被找到罢了。
天普顿告诉过他的脚会痒,于是他把脚伸到羽毛前,这回他咯咯的笑了,被选入家庭的通道带下去,天普顿的父母带来了弟弟。
两个孩子狡黠的笑了,他们知道彼此是谁,只是大人蒙在骨里。
他们一起长大,爱让他们永不分离。
从一开始的场景镜头和最后的结尾。
首尾呼应,却是迥然不同的心境和画面。
着实喜欢这样的儿童房布置,不愿错过镜头移动的每一个场景。
这部剧胜在画面布置和这些场景细节,人物的表情刻画动画也着实出彩!
分镜头都会特别有意思。
好不容易登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宝座,最后却发觉不过尔尔。
说明物质的富足远没有精神上的富足来的长久和令人满足并且愉悦。
多巴胺褪去后的空虚感随之袭来。
有点像购物,购物最愉悦的时候其实是在买买买的瞬间,东西到手了,包裹到了,却不会急着去拆。
这个画面太喜欢了,太美了,太有意味了。
这些洒落一地的小boss的心头好,就像他此刻兴奋又愉悦的心情那样,美不胜收。
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动画电影,虽然剧情有点落俗,看到一半就能猜到后面的结局,但不妨碍我享受这部电影的奇妙脑洞。
我小时候也问过父母,我是从哪儿来的,然后我妈告诉我,我是从垃圾桶捡的,中国人对捡垃圾的热衷程度超乎我想象,所以我一度相信这是真的。
电影里的孩子都是从宝宝集团里来的,wow这个设定太戳我了,借助于这个设定,大孩子、小baby之间的矛盾、合作到最后成为好兄弟都有了合理的解释,动画的脑洞与现实相互交织,令人觉得也许这就是真的吧。
小孩子奇妙想象力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以及青春永驻奶也超好笑,谁能想到乳糖不耐的宝宝无法青春永驻呢?!
电影最后,小baby走了,还有专人来做善后清除父母脑中的记忆,这里看了还蛮伤感,然后大孩子想了想拒绝了记忆清除。
之后两个人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对对方的思念更加浓烈,电影里设定爱的总量是不变的,小baby们甚至要和狗狗争夺人类的爱(这点猫猫看了很生气),多一个孩子,就会少掉50%的爱,可大孩子却说他愿意给小baby100%的爱,你看虽然从父母那里获得的爱变少了,但是也得到了来自兄弟100%的爱这部电影很有意义,微博上如今最火的几个关键词;二胎、独生子女、扶弟魔、吸姐精无一不和二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对任何一个人影响都很大,想要二胎的家庭可以带着自己的大宝一起看,一起去思考关于二胎的事。
另,刚看到一条评价说是,第二个小baby夭折了,所以小男孩闷闷不乐,爸爸妈妈就领养了第三个baby,不管是不是真的,这样的解释也太让我难受了,好好的一部低幼向动画电影怎么就变成了刀子呢!
《宝贝老板》宝宝题材是个亮点,小孩真可爱,剧情不重要。
从各种衍生系列来看,确实挺火的,我刚开始也是奔着萌宝来的。
感觉是美国的鼓励生育片强行拉踩:狗狗是反派,大家都不要养狗了,快来生二胎吧!
故事逻辑……很强行,而且最后也没扯明白。
感觉就是先写好:这里要有个冲突然后主角互相帮助克服难关。
冲突开始了,不知道该怎么写那就混沌乱写总之就是解决啦!
然后大家都实现了各自的愿望却并不开心,因为我们的核心是要回归爱,事业不重要我们要——爱——可以分享爱,可以彼此爱,每个人都贡献一点点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能理解,毕竟是儿童片嘛,而且小老板的事业……确实也没什么事业可谈。
但是!
回归个人,我还是,想要,事业。
——以下和影评没有关系,只是自己在诠释我理想中的完美人生广厦万间,夜眠七尺。
良田千顷,日仅三餐。
要的是足够,足够以后,还是想要更好的。
小日子要与之切割,养猫养狗养小孩,要年龄差与爱。
要丰裕,要富饶,要动画片里的温馨那是我要的爱想要给予与被给予,要爱与被爱。
夸张手法充满戏剧性从小孩的视角来看待另一个小孩,用第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现二孩来了后家里的变化顶摄拍摄哥哥一个人睡觉,孤单又可怜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节奏变快,音乐变得欢快父母眼中的世界与孩子眼中的世界进行对比,孩子眼中是天大的事情,而在父母眼中却只是在玩耍婴儿把手搭在小孩手上时明明很开心却装作不在乎的样子自己想象的世界原本有一家三口,后面变成只有自己一人,再后来变成与婴儿一起,表示他已经把他当做是一家人了出租车送来,又以出租车送走世界上有足够的爱给每个人分享
思路还挺新奇,宝贝小老板一出生就与众不同,袜子穿在手上,痱子粉拍在脸上,三角裤差点还没穿上,进了高管层就得心应手了。
一开始进了小男孩家里确实还挺讨人厌的呦,这也是现实中二胎的生活吧。
他们竞争与敌对,愤懑与不甘,可谓是一团乱了。
好在之后结成了同盟,我就知道宝贝小老板一定会成为baby brother!
这里太搞笑啦哈哈哈哈😂
有了金马桶却拿不到纸哈哈哈
happy ending
我是个非常喜欢看动画片的人,但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时其实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看电影的唯一原因是爸爸帮我下载了《宝贝老板2》,然后正好BBC在放这部《宝贝老板1》,我就看了。
从海报上看,画风就是普通3D,不是我喜欢的。
主角又是个男婴,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应该是那种很闹很乱很吵的动画片 --- 典型的给熊孩子们看的动画片。
结果意外得好看,最后听到小男孩对男婴说”我要把所有的爱都给你“时,竟然眼泪都流出来了 --- 我可是连平时看爱情电影都不流泪的人。
很难预料到这两个熊孩子做主角的动画电影,竟然会如此感人。
动画片刚开头,给人感觉是小男孩主角想象力特别丰富,所以刚看到小老板男婴时,我一直在想”估计又是男主角脑补出来的,其实丫就是个正常的婴儿”。
最后当然也仍然不知是真是假,但即使整个故事都是男主角幻想出来的,那也是个脑洞大开又感人值得看的故事。
而且我觉得这动画片又找回了梦工厂已经在逐渐失去的“梦想精神” -- 小孩子们幼稚的想象,并不是应该扼杀的东西,而是帮助他们勇敢面对真实生活的重要动力。
其实我自己也是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厚脸皮地承认一下,即使我后来长大了,也经常会幻想自己是特工(特别是旅游时找不到路时,一幻想自己是伯恩,就马上变勇敢、反应也变灵敏了);疫情时期在家办公,长时间待家里提不起劲,有一天就自己在家化了妆坐在办公桌前,感觉自己瞬间化身白领丽人,马上振奋起来,工作效率马上提高;更别提我在少女时代无数冒着粉红泡泡的睡前故事了(全是我自己在头脑里编的,那时候荷尔蒙分泌旺盛,即使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谈恋爱,睡觉前都会幻想自己在各种浪漫场景里);同时还有一件事情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就是我经常会幻想自己是个小女孩 -- 这其实已经不是“幻想”了,而是我内心世界就住着一个小女孩。
即使我也经历了很多成人世界的痛苦,我还是会时时记得擦亮内心那颗如水晶般透明的少女心 --- 就像时时擦一盏灯,尽量让它保持明亮纯净吧!
所以,我很意外地在这部动画片里找到了成人世界里找不到的共鸣 --- 幻想的力量。
成人世界总是非常鄙视幻想,而把数据和事实视为神明;但同时,在人际交往中,又充满了各种欺骗。
我自己是个会计 --- 在我的职业世界里,更是如此。
如果被问到这么多年我保持不抑郁的秘密来自哪里,我想承认,其实就是来源于一颗童心 -- 就是这颗童心,让我对很多事情可以一笑了之、假装自己生活在童话世界里,即使这个世界不是童话,我还是可以像在童话里一样生活着 -- 坚持真善美,用心体会美好;即使我也曾经非常痛苦、甚至想过自杀。
那个想自杀的夜晚,最后我坐在书桌前,拿起画笔,涂上五彩缤纷,耳边放着舒缓的音乐。
那一刻,我又找回了与童心的链接,我又找回了那个用干净的眼神静静地看着这世界的小女孩,我拉着她的手说“不要哭,我们一步一步地慢慢走”。
这部电影的美术风格简直绝了,模仿了各种影片风格,比如鬼片,美式剪影等等,创造力爆表,观感奇佳。
我最喜欢这部片子的一点是,它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七岁孩子的视角去叙述,可以非常自然地无缝切换到神奇的场景,比如想象他们在海盗船上进行战斗,真地是合情合理又妙趣横生。
此外,从二胎角度来看,往黑深残的方面想,说不定一整个故事都是不愿意承认二胎且脑洞其大的男主想象出来的冒险•᷄ࡇ•᷅这是一部搞笑,又带着温情的好片子,他探讨了长子和二胎之间真实的矛盾,当全部的爱和注意力都被夺走了,长子该如何自处?
这部片子细腻的情感表达让我经常笑中带泪,上一秒还笑得不行下一秒就被突如其来的温情打动。
在离别后,男主想清楚了,或许多一个兄弟也很不赖;宝贝老板看到信时也幡然醒悟,他其实也开始想要一个错过的美好童年。
最后结尾时,同样是出租车送来了宝贝老板,不同的是,片子开头的主人公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因为有人要来抢夺父母的爱;片子结尾的主人公却期待又欣喜,如获至宝,因为他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兄弟,愿意为他付出自己所有的爱。
我想,片子的结局也是导演对于二孩问题最终给出的答案。
最后满箱子的积木全部哗啦啦倾倒出来时是真地非常感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爱分享给我们两个,我愿意给你我全部的爱。
”爱不是独占,而是分享,越来越多的爱会逐渐增长,最后像积木一样散落到整个世界。
太坏了,这是劝你生二胎呀
额…感觉没啥好说的,挺无聊挺幼稚的动画片,完全无感
最可爱的明明是哥哥手上的羊咩咩~
非常娴熟的套路作品,看到最后那汹涌而出的彩色算珠的时候热泪盈眶一秒。小孩子眼里的奇幻世界加一星。好喜欢最后两兄弟并肩站在婴儿房前的一幕。
内心戏
猫王梗笑死
比预告片好看不少,相当低龄化。。。想象部分的动画很喜欢!
大小孩有趣 小大孩无趣
其实挺……无聊的故事……虽然结局说明了是男主凭空编造的,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个世界观,就应该要构建好它,凭空编造这个理由不能抹消故事不够有趣的缺点。
二胎最佳宣传片
一个神奇的脑回路
主要是看屁股。话说一个金发成年巨婴,还找Alec Baldwin来配音,总统大人真的大丈夫?
看完立马推荐给了即将迎来二胎的表哥一家。
宝贝真的好可爱啊,尤其是给屁屁拍爽身粉那里,因为过于可爱,所以有的逻辑bug可以忽略不计。
看不来看不来。。。。
脑洞60分,设定是负分。
很一般,莫名其妙的变成普通人的结尾
感觉看完之后更恐婚恐育了,宝宝集团和阻止萌宠小狗攻略地球,emmm,我只觉得这些小宝宝好吵,好烦
美国人就喜欢把各种小孩、动物演成大人
看过没有标记 反正还是挺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