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

一轮明月,弘一法师

主演:濮存昕,徐若瑄 Vivian Hsu,李建群,尹治,胡光子,刘伟明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5

《一轮明月》剧照

一轮明月 剧照 NO.1一轮明月 剧照 NO.2一轮明月 剧照 NO.3一轮明月 剧照 NO.4一轮明月 剧照 NO.5一轮明月 剧照 NO.6一轮明月 剧照 NO.13一轮明月 剧照 NO.14一轮明月 剧照 NO.15一轮明月 剧照 NO.16一轮明月 剧照 NO.17一轮明月 剧照 NO.18一轮明月 剧照 NO.19一轮明月 剧照 NO.20

《一轮明月》剧情介绍

一轮明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日本留学多年的李叔同(濮存昕 饰)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时正值辛亥革命成功,他为共和欢呼,并出仼《太平洋报》副刊主编,憧憬国家美好未来。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国家陷入军阀混战,李叔同也从穿洋装的主编转变为懦雅的布衣君子,以教授书画为业。其间,培养了丰子恺(尹治 饰) 、刘质平(胡光子 饰)等一批日后的艺术名家。此时的李叔同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遁入空门,法号弘一。闽南佛学院太虚院长(刘伟明 饰)与弘一法师都有宏大的志愿,虽门派不同,最终却殊途同归。抗战爆发后,身患重病的弘一法师仍坚持抗日救亡运动,并谱写救亡歌曲鼓舞士气,1942年10月13日,一代大师驾鹤西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谍影重重让我看看鬼HOLD住爱亲吻表亲秘密的偶像公主西班牙情事2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复合大作战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婚姻密码一一阿尼巴尔X战警3:背水一战诡梦凶铃午夜故事社摩斯探长第十二季断·桥照片中的谋杀案世界头号通缉犯接吻的饺子火烬之女第一季宛如阿修罗谁是爸爸魔农传记血腥列车绣衣使·西汉迷案画魂缠身渺生一页布袋头辰巳

《一轮明月》长篇影评

 1 ) 观感

许久没看电影了,今天挑了一个时间,看了这部《一轮明月》它讲述的是李叔同的一生。

从一个风流潇洒的青年到皈依佛门的一位法师。

弘一法师是一位很有才的人,它从小精通音乐与美术。

他的诗也做得漂亮,和一位当时闻名遐迩的诗女有段美好的交往。

后来去了日本,结识了后来他的妻子。

回国后,他从事音乐美术教学,但是由于当时制度的原因,他最后出家为僧。

出家之后,他修律宗,听说是佛中最难修的一门宗派。

弘一法师一生致力于艺术、佛教。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对于弘一法师的一生,我也极尽感兴趣,希望能在其中学到一点东西。

看到弘一法师能弹能画,又写着一手好字,越发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太少。

在想着什么时候去学学画画,同摄影一样,美术其实也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情。

弘一法师跟随另一位高僧修行时。

高僧吃完饭,还要用开水过过碗,再将开水喝掉。

高僧笑笑说:“要惜福”突然想到那句话: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这句话的正本还是我查短信记录找的。

还是不敢看那些短信,真郁闷,跑题了。

弘一法师还说过这么一句话,以前也听过:以儒济世、以道养生、以佛修心。

慢慢咀嚼吧。

弘一法师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就像上面说的,绚丽至极归于平淡。

 2 ) 缘起在我心

关于弘一法师,最先接触是在南怀瑾的著作上,刚开始我是无法把这个法号与李叔同这个大名联系在一起的, 记住的也是他的讲义大意,更多关注他的优美诗句。

我常常在想,是怎么样的人,可以修养这么多门高超的艺术造诣,如果有转世一说,他肯定在轮回长河中保留了完美的记忆。

但是他只是一个孤独的人。

无论是年幼严明的家教,还是在上海躲避战乱,还是最后和他认为是天生注定的姻缘的雪子相拥时,依然孤独。

这种精神上的无所依使他决定抛弃俗世繁华,探究佛理真相。

有幸在灵隐看过大师的真迹,字型很飘逸寂寥。

还很幸运有这样一群文艺工作者,把大师的一生讲述出来,虽然电影时间有限,很多的情节要查阅资料才能理解,但是在心情低落,觉得人生苦闷时,看这个电影,让人心中充满平静。

只缘尘世爱情姿,莲座现身月上时菩萨尽多真面目,凡间能有几人知发慈悲心,做自在人。

虽然大师生于乱时,在世时并未得自在。

 3 ) 月明如霜

万事皆须专心静心,弘一用四年修编了南山律,等于写了个教学大纲,又用以后的人生当老师——当人有所学,又有济世报国之心,无论做什么学问,总是要当成老师的。

雪子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小精灵一般的存在,初次见面极为惊艳,身上不像受世俗所束缚的日本女子,第一次见面即为叔同做裸体模特,问他:“我美吗?

”着实是美,美的令人心动。

但是日本人看不起清国人哪。

雪子喃喃道:要是你不是中国人该多好。

随后意识到自己失言,立即脆生生的道歉。

相爱后她毅然远嫁,前世的姻缘真是天定,天赐的一对人儿。

她倚在他腿上仰起头轻轻问他“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是吗?

”但是也是在杭州,她身披月光,流着泪抱着他说“你是与众不同的人,我早就化在你的怀抱里了,叔同,我早就没有自己了。

”同是在杭州,两支孤舟,她除去旗袍百褶裙,拉直中国女子时兴的烫发,重新挽上发髻,换上和服,直直地盯着青衣素衫的他,告诉他她要回国了。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爱是慈悲。

”她是弘一法师最难以放弃的心结。

夏丏尊两次神助攻直接将叔同送入佛门,心怀愧疚总觉得是叔同听信了他的“气话”,出家前劝他,出家中找他,给他递牙刷毛巾却被其一一拒绝,又为他配眼镜。

虽然直到最后弘一也没有舍得带过这挚友赠送的“美国金丝宝石眼镜”,被当掉换了500块钱为战火中的僧侣及避难的人换取食物了。

最后,他看到了三郎,看到了他的陀螺,一身浮华和烟火气中终显孤寂,却又头也不回地一人一舟驶入莲花深处。

虽为脱俗,终究心怀天下,教学艺术看不到希望,才追求心灵的宁静。

终究是这个时代负了他。

 4 ) 爱,只给懂得的人

天际暗淡墨蓝,湖水悠然平静,两只小舟在湖面上犹如两盏明灯,等待的像是要诉说无尽的悲欢。

小舟相向缓缓的撑着长篙慢渡,在湖心停下,一面是穿着僧衣的他,一面是他的妻。

妻深眸含望,说:我就要回国了。

他道:好。

“叔同”“请叫我弘一法师”她颤惊,低眉,缄默良久问道:“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叫爱?

”他闭目说:“爱,就是慈悲。

”我想她一定是懂得他的。

当初她抱着他哭着求他不要离开时,当他闭目养神,十指合拢,默念佛珠时,她懂得她的丈夫是不寻常的人,他所要追求的,她只能静观其旁。

丰子恺有著名的人生三层楼只说,即“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

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

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才华,培养诸多艺术人才,时迁居在二层楼上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了三层楼,做和尚,修净土,破戒律,完成自我的完满。

看似强大的能量,在妻子眼中他只是她的丈夫。

于爱于恨,都只此了然。

相遇画馆,相处于给他做模特,最后开出爱情的花朵,与他共伴人生。

想不及,难预料在这湖中央要永诀。

悲从心来,不自落泪,溢出心窝,流进湖水……她没有再说话,因为他明白他所说的“爱,就是慈悲。

”不仅仅是对良人的慈悲,也是对天下苍生的慈悲啊。

他要去悲悯苍生,普度受苦受难的众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倏尔想起张爱玲说过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多好的一句话。

因为懂得,包容了许多。

因为懂得,怜爱了许久。

因为懂得,慈悲了彼此。

 5 ) 《一轮明月》:弘一法师的精神之旅与生命真谛

《一轮明月》是一部极具感染力和深度的影片,它以细腻的笔触和诗意的画面,展现了弘一法师传奇的一生。

影片中,弘一法师的人生转变令人深思。

从早年的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到后来的毅然出家,这种巨大的人生转折并非偶然,而是他对生命真谛不断追寻的结果。

电影通过展现他在尘世中的经历和内心的挣扎,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他出家并非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电影的画面美轮美奂,无论是江南的水乡风光,还是寺庙的宁静清幽,都为影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这种氛围与弘一法师的内心世界相得益彰,更加凸显了他对宁静与超脱的渴望。

演员出色的表演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他们生动地刻画了弘一法师各个阶段的形象和心理,使观众能够深入地了解这位大师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在表现弘一法师修行时的坚定和对佛法的领悟时,演员的表演极具感染力,让观众仿佛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此外,影片的音乐也为其增色不少。

悠扬的旋律伴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激昂,时而舒缓,进一步烘托了影片的情感氛围,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总的来说,《一轮明月》不仅仅是一部传记电影,更是一次对人生、对佛法、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它让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

 6 ) 弘一法师的一场人间梦

神遊:李叔同先生樂歌小唱集9.1秘密後院 / 2012我们都知道李叔同(弘一法师)最广为流传的是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竟不知在《一轮明月》电影里,他另一曲填词的琴歌《梦》能让我泛起泪花。

这首填词作品依旧了他洋溢着那种青春无悔、游子少年的寂寥感,悠扬婉转,伴着思绪随时可以把你拉回年少时光。

唯,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

梦,挥泪出门辞父母兮,叹生别离。

父,语我眠食宜珍重兮,母语我以早归。

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

汨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弘一法师在俗时,她母亲病逝,当天夜里,他把钢琴拉到了灵堂,唱了这么一首寄托了无限哀思的歌曲,唱罢大哭,在场听者也无不动容。

其父一个姨太泪流满面地说“叔同啊,我死的时候你把这歌也给我唱一遍,行吗?

”李叔同暂停了指下的琴键,点了头,继续着旋律。

扮演弘一法师的濮存昕嗓音浑厚,钢琴的清脆,灵堂里的肃穆心伤,究竟交织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本着对弘一法师传奇人生的兴趣和好奇,电影《一轮明月》不久前添加到我豆瓣的“想看”里随时待命。

前段时间去了灵隐寺,弘一法师又出现在我视野中,于是打算尽快看了它。

前半生的李叔同,是艺术文化的先驱者,后半生的弘一法师,是苦修律宗的佛法弘扬者。

电影里,人物各阶段都展现得足够完整,可却感觉叙事有余,表意不足。

弘一法师在弥留之际留了四个字“悲欣交集”,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法也让我看的“悲欣交集”。

悲欣之中到底是有悲亦有欣慰之处,濮存昕的演绎我打了满分。

我想导演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像这样一位近代写实人物,到底能用什么样艺术手法和剧情来塑造呢?

也许唯有写实,才可引着观众看李叔同一步步走向苦行僧这条路。

纵观他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魅力在吸引我们?

是他的才华还是洒脱?

前半生,风流倜傥,出身富贵世家又极度浪漫主义的李叔同竟然选择了恪守教规最严,最为苛刻的律宗出家。

在一个人创作欲最强,最成熟的年纪却选择了一种看似截然相反的人生,究竟为何?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那一味人间暖意去了哪里,他还有深爱他的诚子,爱戴他的学生们,他的同仁……他热爱的话剧,文学,音乐,绘画,他怎忍得抛下这一切?

只看电影的人会误以为是夏丏尊送的一本禁食欲的佛学书籍影响了他,抑或他童年时父亲对他的影响。

可自古仁人志士,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的思想早已在他心中耕种多时。

时政,世局现在来看都是表象。

说到这,要讲出一个人为什么出家,这太难,太难了。

他的学生丰子恺后来给出解释:“他嫌艺术力道薄弱,过不来他精神生活的瘾。

”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文学艺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丰子恺分析道,人生就是这样的三层楼,懒的或无力走楼梯的人便待在第一层,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种人生观在世间是占大多数的。

其次,高兴的或者有力走楼梯的人,便爬到二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

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

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第三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在第二层仍不满足,一定要爬到第三层楼去,物质不能满足自己,精神不能满足自己,还要探究人生的究竟,财产子孙皆是身外之物,文学艺术也都是暂时的美景,他们很想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艺术已经不足以安放他的心灵,所以,他选择了宗教,以此来超越无常的苦痛。

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而李叔同,恰恰属于第三种。

于是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发为僧。

而他与深爱的诚子一切的了结,都在那两叶扁舟上的对答。

诚子:“我就要回国了”弘一:“好”诚子:“叔同”弘一:“请叫我弘一”诚子:“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叫爱。

”弘一:“爱,就是慈悲。

”此刻的诚子一定想,你慈悲了千千万万,却唯独没有对我慈悲,这是一幅何等凄凉的景象。

可弘一法师此时却已笃志修行,弘扬佛法。

婆罗门有四句法,生际必死,积际必尽,聚际必散,堆际必倒。

也正如,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 。

这许是他必走的路吧……关于弘一法师我还有很多想了解很多想说的东西,奈何一晚的时间无法再吸收更多,关于他个人的经历相传下来的可查询的还是有相当的资料记载。

不过,了解他另一个角度,就是从他的各类艺术作品中来感受。

他的音乐,他的书法,油画,等等……一首赵朴初为他写的诗,“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

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概括了他的一生。

也如他圆寂前写给夏丏尊的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只见春满花开,皓月当空,一片宁静安详,那就是我的归处……这便是,一轮明月。

 7 ) 爱,就是慈悲

印光法师对弘一法师说:“要惜福呀!

”泪珠滚滚而下。

闻之。

《一轮明月》票房惨败,败就败在太想好。

犯了高、大、全的通病。

怎么再现弘一法师?

其实多年前弘一法师的弟子丰子恺先生就指明了一条再清晰不过的脉络。

物质——精神——灵魂。

丰子恺说,人生的活法可以分为三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指衣食,精神生活指文学艺术,灵魂生活指宗教。

李叔同就是沿着这个楼梯一步一步成为弘一法师的。

可这片子却像流水帐似的罗列堆砌法师的求法过程,如同跑马圈地般狂奔不止。

法师苦修律宗,以求普渡众生,一生所求就是持戒修律,这些在片中简直有点刻意淡化,是陈家林太根红苗正?

或是另有隐衷?

嘿,剪刀手爱德华?

如果把此片当做弘一法师求法的纪录片,入世出世前因后果表述坦白,却又加入了红尘世事。

从时空感来说,造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如从高处一扫而过,空泛而层次单薄。

导演大方向的把握准确,细节处理却粗糙随意,心理层面刻画太少,这种大而化之的表现方式对史政经或许正合适,对弘一法师这样的题材未免有些简单粗暴了。

看片过程中多次感觉到导演如迷途羔羊几番挣扎,有心无力无的放矢。

李叔同了却尘缘,事实上的确有避世之意。

那样的时局那样的世事,悲天悯人跟无能为力的冲突苦恼煎熬,惟以佛经解心魔。

这是他的法子。

他的处世哲学跟叔本华有些类似,因为昏沉中清醒,苦事中顿悟更觉悲剧。

所以他要修律宗,非苦行不得减孽。

他选了明义渡人的道路,所以他能解脱。

否则恐怕他只会跟梵高一样,最后一句话:痛苦永无休止。

呃了。

所以他是勇者。

勇者才敢于直面自己。

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

事实上只消那一句:“要惜福呀”,就足以让人顿悟。

可惜啊,静止的力量从来都让人小觑。

点题的便是弘一法师回答妻子的那句:爱,就是慈悲。

于身边人是绝情的,也是不负责的。

可是她唯有放弃。

对弃世者而言这也是一生必须背负的罪孽。

这也是自私么?

可是无可设法,爱了就要承受。

只有被迫的婚姻没有被迫的爱,从爱中索取甜蜜就必将付出痛苦。

双生子买一送二啊,笑笑。

佛经有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

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此为三无漏学。

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

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

只有获得慧,才能达到最终解脱的涅盘境界。

律宗修戒,禅宗修定,最终目的就是有厌、无欲、见真。

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

弘一法师辛苦整理的律宗经卷现在也广有流传,想必西天也是欢喜的。

*** *** ***禅宗始祖摩诃迦叶于灵山参破世尊拈花微笑,世尊遂以此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之。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

”——《大梵王问佛决疑经》“正法眼藏”亦名“涅槃妙心”。

释尊入禅宗最高三昧加持会众,并拈所献金花示众,看谁能领会其旨。

迦叶尊者,独契涅槃妙心,开出清净莲花,是真具正法眼者。

拈花幻像如如不动于袤广无极,色即是空,无不是空,空空如也,意会无言。

日本禅宗有个故事。

两个日本和尚走在路上。

他们来到一条涨水的河旁。

一个年轻漂亮的日本女郎穿着和服站在河边要过河,但是看着湍急的河水一筹莫展。

一个和尚说:“我可以帮你吗?

”女人说:“我想过河。

”和尚抱起她,把她扛在肩上,过了湍急的河流,把她放在对岸。

他和同伴就继续往庙里走。

那天晚上,他的同伴对他说:“有个事我得跟你说道说道。

作为和尚,我们已经发过誓的,对于妇人连看都不可,更不要说碰她的身体了。

今天过河的时候,你看了而且碰了。

”另一个和尚说:“老兄,我已经把她放在河对岸了,可是你还在头脑里抱着她啊。

”有佛曰: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其实放下,对红尘纷扰中的纭纭众生而言,何其难啊?

无天,无地,无我,无心。

无不是真纯,无不是真我,无不是真天地。

唯有性空,即心即佛。

《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主旨为心性转变。

《六祖坛经》敦煌本慧能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

不由在寺。

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

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但愿自家修清净,即是本方。

”王朔怕是很得了此经的要义,所以才解了他自己的〈六祖坛经〉。

西西。

 8 ) 明月清风照我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轻快明朗的歌,是我对李叔同大师的初印象。

近期看的电影《一轮明月》,才正式带我走进了这位大师如梦似幻的传奇一生。

电影的开场,一枚陀螺映入眼帘,年幼的李叔同在家中甩打着陀螺玩乐。

电影的结尾,年迈的的弘一法师,在桥上深情凝望着一孩童乐此不疲地玩耍着陀螺,就如同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岁月荏苒,浮生如梦,人生一世只在呼吸之间。

当年的李叔同,成了今日的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的一生,让我不由得想起苏轼写的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弘一法师的心中始终一份坚定,这份坚定始终是忠于自己的,是深深嵌入家国情怀的。

李叔同的亲生母亲是大家族的侧室,身份地位低下,李叔同曾说:“我的母亲很多,我的生母很苦。

”生母过世后,李叔同不顾家中长辈反对、世俗偏见与陈规陋习,执意将母亲遗体从正门抬入,深夜泪流满面为生母弹琴唱哀歌,令家中老少为之动容。

这是李叔同对母亲的感念。

对生母爱的坚定,使他无惧挑战世俗和陋习。

生母过世后,李叔同失去了内心的一份支撑,只身远渡重洋来到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

在日本学习期间,李叔同深深为国内的音乐教育的落后而焦虑,经过不懈努力,他发行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本音乐刊物。

友人为他欣喜之余,玩笑似地问了一句:“那你回国之后,是要做凡高?

还是贝多芬?

”李叔同坚定地答道:“做李叔同!

”这是李叔同对自我的坚定,不成为别人,要成为自己,活成自己。

归国之后,李叔同从事绘画教育工作,可是当时的国情让教育无法如李叔同所设想那样,西方先进的思想并不被当时封建的中国人所接受,他说“我尽力了,可我看不到希望。

”最终,李叔同选择入佛门潜心修律宗,成为了弘一法师。

可是,在修佛法时他仍然在思考着“佛法如何救国救民呢?

”抗战爆发后,弘一法师更是多次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并用切身行动来共纾国难。

这是弘一法师对家国情怀的坚定,无论身处何处,始终不忘祖国。

弘一法师一生坚定,也一生明亮。

弘一法师的学生丰子恺曾说过:“想弘一法师那样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来,十分少有。

”弘一法师活成这样“十分的人”,在于他不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

电影中弘一法师受到倓虚法师的邀请,到湛山寺讲法,受到了僧俗两届的热烈欢迎,但弘一法师却很不高兴,私下与倓虚法师约法三章:一、不为人师。

二、不开欢迎会。

三、不登报扬名。

弘一法师不为虚名所累,摒弃世俗名利,追求灵魂的超脱。

弘一法师处世为人的态度,为我们提供了明亮的处世哲学。

当今的世界,日新月异,我们生活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飞速变幻着,我们的初心也日渐被消磨,逐渐暗淡,最后失去了颜色。

不沉于浮华,不困于名利,不陷于骄奢,对我们来说,似乎已然成为一件难上加难的事。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疯狂奔跑,每时每刻都害怕跟不上世界的脚步。

可是,到头来,我们突然发现,你跑的越快,就越容易迷失了自己心中的方向。

我们在努力追逐世界,却忘了追逐我们自己的世界。

我们努力生活,努力活成别人期待中甚至梦想中的模样,可最后却发现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

正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说的:“好像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别人该怎样生活,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样,就像释梦的老妇人,不知道如何把梦变为现实。

” 而弘一法师恰恰知道如何把梦变为现实。

弘一法师的明亮,正是不为外界所困,醉心于自己的真实渴求,执着追求自己的灵魂境界。

电影中弘一法师说:“爱,是慈悲。

”我想,这份慈悲,是双向的。

慈悲的爱不仅是对他人、对生灵、对万物永怀善意和悲悯,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始终怀着慈悲之心,不苛求,不执拗,不纠结,时时悦纳,永远明亮。

好好爱自己才是我们更好地爱他人、爱世界的前提。

一轮明月高悬,不仅照亮弘一法师的心,也把月光的余晖洒入了我的心中。

 9 ) 一轮明月漾心间

《一轮明月》好像是与某部大片同期上映的,与同学在上映首日兴高采烈地等待进场时,看到了《一轮明月》的广告,濮存昕一副凛然的样子立着,电影的名字也很有韵味,在心底留了个影,不容多想就进场了。

一直还以为是关于鲁迅的电影呢!

前几周看到CCTV-6的广告,心里很是激动。

因为濮存昕,因为李叔同。

濮存昕是我很敬重的男演员,《蓝风筝》撼动心灵,艾滋病大使让人温暖。

近来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净是些广告),他的品行、演风配得起李叔同,因此这部电影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最早知道李叔同,是音乐老师初一教我们《送别》之时。

音乐老师是个很有才气的人,一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教音乐。

讲起《送别》的曲与歌词,他总是很激动。

总是记得一次他看我的笔记,细心地在抄录的《送别》的歌词下写上“李叔同”,对其敬重可见一斑。

于是我对李叔同愈发感兴趣,泛泛读了些,心存疑惑与敬佩。

疑惑是,如此有想法、有激情的人,为何会遁入佛门?

难道是想做陶渊明吗?

如果是这样,那我对他的感觉可是大打折扣了。

电影在一汪揉碎的月光中开始,在佛门的清静中结束。

单从电影的角度说,它并不是那么好。

导演对其一生的事迹太泛泛而谈,一切都在赶马灯似的前进,没有详略,什么都讲到了,却又什么都没讲深入。

一些环节性的的东西没有阐述清楚,变化来的有些突然。

另外,李叔同的日本妻子为何选择徐若瑄?

是为票房考虑吗?

对于这种正剧,很难兼顾票房,那就干脆找合适的人演啊!

徐若瑄表现的,始终是年轻时代的可人、娇滴滴的样子,夫妻间的琴瑟之和似乎并没有很好展现。

最后在桥头与弘一法师离别也并不出彩,没有表现出一种庄重。

甚至还不如李叔同因为父母之命的妻子的气质。

不知是因为对佛门的不理解,或是一些其他的感情,相较弘一法师,我更喜欢李叔同。

忧国忧民,一腔热血,热爱教育,才华横溢。

是他,把西洋艺术带入中国,破开国人的蒙昧。

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教书育人,终培养一代大家。

他就是一轮明月,在黑暗的社会中,散着孤傲的光芒。

遁入佛门,看似与尘世了结,实是另一种奉献。

他勤俭朴实,在断食中澄净自己的灵魂。

他苦心孤诣,终精通律经。

在临终时对抗战局势的关心,更是把他的忧国忧民展现得淋漓尽致。

看似在佛门中与外界隔绝,实际仍心系天下,继续用自己的才华,谱写人间传奇。

他就是一轮明月,在每个夜晚,笼罩世界,照亮心灵。

李叔同与丰子恺的师生之谊更是令人动容。

这也让我想起了《恰同学少年》中杨昌济与毛泽东。

同是老师发现学生过人才华;同是学生有过激之举时遭遇退学;同是老师据理力争,挽留学生;同是老师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情感,愿把毕生之学识传授学生;同是在教与学中,老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一生……丰子恺说李叔同是他一生最敬重的人,因为“他是个像人的人”。

而做一个像人的人,也是他的毕生追求。

孜孜不倦的《护生画集》,是他与老师友谊的凝结,是这位大师人格魅力的完美展现。

而《护生画集》所传达出的淡定与质朴,也是老师与他的真实写照。

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一轮汪汪的明月中,永驻心间。

 10 ) 大师靠的是造化,不是修炼。

就弘一法师之成就,实非一般人可以抵达。

非大师无以修。

我辈俗人即使强求一辈子,也未必可。

即使抛弃一切地义无返顾,劈荆斩棘或披星戴月,任由千年造化,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拼搏也只是枉然。

蒿草何以成瑰卉?认命吧!

人生来就是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

大师生来就是大师,和俗人是有区别的。

我不是说宿命论,只是说人与人之间确实有些不可同论的地方。

有些人天生是政治家的胚子,有些人则是企业家的模子。

很多朋友觉得我说得偏激,以为有志者事竟成。

人的性能生来俱等,只看的是后天的修行。

岂不知成就一番事业除了顽强的意志外,尚需天赋性情的造化。

这些是事业根本方向的指导,有了这个指导的基础方能一路到底。

大师的靠得也是造化,无造化不成大事。

弘一法师出家前之造诣已是我辈所不及,其造化之功业已登峰造极,出家只是登峰造极的更上一层楼。

南山律宗的修持是为佛教之最艰,惟独是大师方可。

非大师无以修。

是的,不要以为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不要以为自己一条路走到底就可以找到新生。

某些事情上,我们走的越远,就陷得越深,离我们的初衷和目标也越来越远。

想做大师,先问问自己有没有那个造化。

我还想说那句老话:要知道自己是谁,更要知道自己不是谁。

《一轮明月》短评

最影响我的一部电影 哀游子茕茕其无依兮,在天之涯。惟长夜漫漫而独寐兮,时恍惚以魂驰。萝偃卧摇篮以啼笑兮,似婴儿时。母食我甘酪兴粉饵兮,父衣我以彩衣。月落乌啼,梦影依稀,往事知不知?汩半生哀乐之长逝兮。感亲之恩其永垂。

6分钟前
  • Seer
  • 力荐

弘一法师值得更深邃更精致的叙事结构,而不是这种蜻蜓点水般的平铺直叙,除了濮存昕,感觉其他人都演得好差哦~ 不过徐若瑄的身体真的有真理吧。在寺庙看电影挺有趣的。

8分钟前
  • Strawberry Ju
  • 还行

喜欢李叔同给母亲弹琴送别~

12分钟前
  • 丁小草
  • 推荐

情节断断续续的,完全没把弘一法师跌宕传奇的一生给拍出来,倒是把大师的音乐造诣说了个明明白白。这种名人传记类的影视作品,还是更适合拍成一部电视剧,电影的篇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濮存昕老师不愧是人民艺术家,演技没得说,每个细节都拿捏到位,可以这么说,就这个剧情设计,如果换个表演功底没那么深厚的演员来演,估计没几个观众能撑着看到影片结束。总之,如果想了解弘一法师传奇的一生,还是去看书吧,这电影顶多只能当成个小科普。

15分钟前
  • 江勇达
  • 还行

要将弘一法师的一生压缩进九十分钟着实不易

17分钟前
  • 玄儿(请连读)
  • 推荐

一汪清水

22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推荐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25分钟前
  • 是小丸子呀
  • 较差

和鲁迅完全无发相比好吗?首先大叔还是不要装嫩,若瑄怎么总也那么小啊,嫩得天人共愤啊!总之,生硬的电影!

30分钟前
  • 人土土
  • 较差

心静如水!

31分钟前
  • L
  • 推荐

能把李叔同的一辈子拍的这么烂。还真是有本事……

33分钟前
  • Kerry™
  • 较差

杭州与泉州,再去时会多了些凭吊

35分钟前
  • A LONG
  • 还行

怎么说呢,可能是下载的效果不好。

37分钟前
  • 何足
  • 还行

大病从死,小病从医,赞同!!

41分钟前
  • zhang 2nd
  • 还行

大师那主旋律的一生啊!话说= =影片能不能有个重点,别报流水帐呀~

46分钟前
  • Tuppence
  • 还行

主旋律风格

49分钟前
  • 青树湖都
  • 还行

你对全世界慈悲,但是惟独对不起你的妻子一人

52分钟前
  • mirror
  • 还行

法师是无敌的,电影是平庸的

53分钟前
  • 皎然™
  • 较差

这么多人说好,我却觉得这被拍成了一部雷剧。实在看不得演员痛苦地挤着眼泪演戏;清瘦的李叔同,却用一个骨骼粗重苦大仇深的濮存昕来演;《茶花女》满脸皱纹,用男中音说着台词。人体模特说:你想用画笔表达什么?李:真理。模:我身上有真理吗? 我还以为接下来李会说:因为真理是赤裸裸的。囧

56分钟前
  • 青灯有味
  • 很差

3.5吧,中规中矩

58分钟前
  • cheer_utopia
  • 还行

太传记了

59分钟前
  • 杜丝先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