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前作 显得沉闷 多了些人物性格细致对比吧。
唯一让我郁闷的就是,北野武老大爷转性子了 从良了吗,相比第一部 第二部显得不太血腥了 反而还有点仁慈。
反正从头到尾就是在打枪 崩崩崩 这个死了 崩崩崩 这个又被黑吃黑了。
好歹给点冷兵器吧 就算日本黑帮在怎么合法化,你这大街上人人手上一把枪的追着打, 而且是杀完这个又杀那个的, 你可以说 剧情里已经交代警察都希望他们狗咬狗 但是 这怎么也是个和谐社会不是,地下秩序还是不要太明着来好吧, 好歹晚上在干啊。
也许是我太在意细节吧。
难道是天外有天,还是为了将故事说下去了,非要硬加人物和势力。
上集的势力架构里,大友已经走投无路,只有束手就擒投降警察一条路。
但从这集的出狱一段,竟然还有一个极强的团伙势力看中他并愿意收留他,而且从整个续集里都看不出这伙势力有什么企图,这就说不圆了。
其次,出现一个花凌家族,实力也十分强悍,还是结盟的,结盟兄弟死了,竟然5年后才想起要去查一下,早干嘛了。
从家族利益上看,5年前就应该趁了三野会刚换人,立马侵占利益啊,就是5年后干的事情。
那个保镖,加藤怎么也不可能留下他啊,于加藤和保镖自己都说不圆,加藤要除后患,保镖要保命也会早出走。
同时注意到,三野会负责内部保安的人怎么都不穿运动服了,上级很帅的说。
光用牙齿就能啃下自己的尾指,真是超人,可真心不会让观众相信啊,就算你对自己够很恨,牙齿的力量也不够断骨啊?!
大家可以找个生鸡腿试试,能咬断不!
(“更悲剧的,熟悉上集的人就知道,木村在上集是切过尾指谢罪的,这集他啃下的哪个尾指啊?!
影片里有个镜头很清晰地交代他啃得是左尾指,哈哈,又说不圆了。
”引号这段写错了,要更正。
)唯一解释,就是上集木村曾经用裁纸刀切过,所以,容易咬掉,呵呵,可能吗?!
关于尾指的问题,北野武还是考虑到上集大友是切了尾指的,所以,本集中有个近镜体现了大友左尾指是带了个假指套。
不算太不用心啦。
从表现手法上,确实收敛了很多,让人期待的火爆镜头没有了,大段大段的室内对白戏,枪战都是一边倒的射击,尤其对平民的骚扰降到不能再小了(全片只有欺负打棒球的3个平民,不过这个设定也很奇怪的,欺负来打球的客人,你还开这个棒球场干什么,从口碑上就不会有客人了,这也说不圆),不然,都看不出是黑社会了。
不知道是北野武故意的,还是无意之举,花凌会何尝不是一个三野会,都是一帮老人靠势力动嘴皮子出卖兄弟,不论争斗的结果如何,都是一场轮回。
最可惜的是石原,上集多少显露了很智慧的一个人,本集沦为傻瓜了,前半部被人引着到处窜,想着下来肯定是作为大反派,肯定用聪明的脑袋瓜,好好地和大友掰掰手腕,一定非常出彩的。
没想到一个假联盟就把他骗出来杀了,太没有内涵了。
他死时,我唯一的疑问是,要预先塞多少硬币才能将他打死?!
呵呵从人物设定上,本集比上集差多了,上集同一个组织里,人物设定各有特色、各怀计划、既有联合也有利用,在本集,花凌会很团结嘛,上下一心,戏剧性冲突减少了很多。
那个协助大友他们去杀三野会的一个穿短风衣带眼镜的矮个人杀手,很酷,很上镜,以后必定会红,这是题外话了,呵呵。
还有一个人,就是上集接替升职片冈受黑钱的高个子警察,这集不见了(本段似有曲解,存疑,为保持原貌不删除了)。
新加盟的高个子警察戏份很多,但演的一部般。
是了,还有一个经典的地方:大友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了。
记忆所及,北野武在所有扮演过的角色中都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过真诚道歉,不知道这个举动,算不算是为北野武所创造的硬汉形象做结。
另外,本片也是创了个先河,就是北野武没有自己兄弟跟班,真正的孤家寡人,从与花凌会谈判时的座位排序以及后来与木村的对话,都显示出他不是大佬,只是个马仔。
总的来说,北野武的粉丝应该会有点失望,但不至于太失望,通过这集终于将最恶的恶人杀了。
华语黑帮片,乃至亚洲的黑帮片,往往都围绕着一个永恒不变的母题在说事儿:即在黑帮的体制内,传统仁义道德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丛林法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说穿了,就是《黑社会》里的一句台词——爱兄弟还是爱黄金?
《古惑仔》里的靓坤和东星耀扬,不讲道义(当然,是黑社会所认同的“道义”),为争夺金钱和权力使了下三滥的招数,最终被正义化身的浩南哥秉公处决。
《艋舺》里的灰狼哥与文谦,认为艋舺这个码头需要新的秩序与经营方式,要卖粉,要卖枪,要与时俱进地赚新钱,设计做掉了顽固的老一辈,但最终事情败露,文谦也丢了一边耳朵。
《黑社会2》里面目狰狞的乐少,妄想破坏传统规矩而连任话事人,结果被更为阴沉的Jimmy仔“不得已”而除掉。
到了北野武的这部《极恶非道2》,类似的母题则更加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加藤以下克上暗杀了先代会长,石原嚣张跋扈地教育老一辈们玩hedge fund,有钱的大晒,没钱的老人们无力回天,只得靠北野武和木村——这对山王会里“最后的良心与公义”,砰砰砰干掉这些丧尽天良的牛鬼蛇神们。
这些黑社会内部争权夺利的戏码,其实就是我们所处的更大的现实社会的一个投射和缩影。
满脑子想着斩人的,没意思,劈友前先得有个戏剧上的立足点,而这个立足点,就在于新老思维的对立上,在于道义与实力的抉择上,在于我们的字头是应该坚持尊老爱幼的传统社会主义美德还是应该改走金钱至上的权贵资本主义道路上。
换句话说,什么才是一个黑社会所应该坚守的基本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呢?
是遵守传统老实干活,还是打破神像赚钱第一?
这个戏剧矛盾,其实就是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矛盾。
现代资本主义大潮下,日本、韩国、台湾、香港、中国大陆这些深受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的东亚国家地区,先后地、无一例外地遭受现实与观念上的双重冲击。
以往长幼有序的规则被资本的力量慢慢瓦解,人们信仰着丛林法则,越来越无法忍受道德说教,连黑社会也不例外。
《艋舺》的Geta大仔就曾旗帜鲜明地警告一班小毛头:枪,是西方人传来的邪恶的武器。
《新宿事件》的成龙大哥也深情地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毒品,太毒了,我们绝对不能做这个买卖。
由此可见,在亚洲的黑帮片里,枪和毒品,正是两个挑战传统道德的邪恶意象,而这邪恶意象的背后,所代表的正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与腐蚀。
当拿着关公刀的老人,被拿着沙鹰手枪的新人杀手轻易KO,我们总是悲情哀叹:无仁义的乱世啊,原本安定团结繁荣的和联胜,究竟是怎么了?
或许,我们爱看黑帮片的理由之一,就是一种怀旧的情结。
人情淡漠的社会里,我们还是隐隐渴望着古早的仁义道德;我们还是盼望着有个行侠仗义的剑客,永远不会被金钱权力所收买,锄强扶弱,成为正义的仲裁者与邪恶的制裁者。
于是乎,有了浩南哥,有了蚊子,有了Jimmy仔,有了北野武。
两天看完了极恶非道的三部曲,不得不说北野武对整个情节的把握还是非常到位的,第三部是17年才上映的,也算是填坑把。
整个故事线将两个黑帮内部以及帮派之间的斗争刻画得淋漓尽致,描绘出了在这个利益集体下的众生相。
里面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第一个是片冈警察,一个警察游离于黑白两道之间,在黑道这捞取油水,在白道建立声誉,算尽了人的本性,最后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死在自己的前辈大友枪下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个是大友,一个真正执着于自己该做的事的无赖,比起木村敢作敢当的汉子性格,大友更称得上是一个枭雄,第一部大友的戏份并不是很足,再到第二部的逐渐增多,最后到第三部整部都在围绕大友的故事,可以预见到这个角色身上的一些特质被渲染得越发的动人。
第三个我觉得不是木村反而是一直在片冈身边干活的繁田警察,生性刚正不阿,看不惯片冈的所作所为,再到后面撇下片冈而去,最后在体会到警局里的黑暗之后毅然提出辞职,离开酒馆时候的背影真的是既落寞又高大。
(记于 2018年7月9日 )
时代的进步,导致了雅库扎的变迁。
又或者从来没有变过,只不过是我们的误读。
加藤石原的组合极大的提高了组织的实力,也扩大了与旧干部的裂痕。
地下世界的发达自然引起了地上世界的不满。
平衡被打破,自然要重归平衡。
片冈刑警看到了这一点,为了个人利益上蹿下跳,积极的打击山王会。
第一步棋,是挑唆内乱,在老奸巨猾的花菱会头目的谋划下宣告失败。
第二步棋就是将跟加藤有仇的仇人联合起来,大友和石村。
大友混迹黑道多年,潜实力没的说,二人合作,先取得加藤谋害上代头目的确凿证据并将之公之于众。
使其在公义方面站不住脚,另一方面剪其羽翼,逼迫其自动退位。
最后在加藤玩小钢珠的时将加藤杀害。
片冈的目的并不是加藤退位,而是想暴力集团间的直接火并,警方来收拾残局。
于是他教唆加藤的小弟谋害了木村,在大友吊唁时提供手枪,伺机制造矛盾,从而导致更大的冲突。
但这时大友已经看透了片冈的嘴脸,将其杀害。
大义与利益,二者不可或缺。
缺其一,都不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上代头目一方面铲除异己,一方面禁止人搞毒品,从而引起了加藤的不满。
加藤则是任用私人,肆意妄为,从而引起了旧干部的不满。
加之出身不正,被逼退位理所当然。
片冈与黑社会勾结,收黑钱,利用与黑社会的关系升职。
为了更大的个人利益肆意挑起火并,教唆杀害多人,最后死于枪口下,可谓是大快人心。
但是射杀木村的毕竟是山王会的人,一场更大的风暴大概即将来临。
北老爷子的关注点主要是在黑道的上层,对下层着墨不多。
少有的几个人还是把忠义放在首位的。
譬如石村的两个小弟,为加藤报仇的保镖。
即是恶在上层,而善在下层。
是不是刻意美化,由大家去判断。
观后感:结果有点意外,他到了那里必定没有后路了,或许像《大佬》。
里面只有三个人是聪明的,一个是花菱的老大,一个是小警察,另一个就是大友,大友最后如果常老大不出手,他必死,但常老大不在他们圈子里,无畏为他踩过界。
不过他杯子里有喝过,所以对大友不是一般。
难道还有《3》?
里面的演员都非常不错,高桥克典还有一个小角色,曾经日剧最火的时候还迷恋过他。
只三个人露了纹身,不是一般的差, 纹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东,还不如人家《家族荣誉4》里三兄弟的白虎。
纹身在道上很普通,一打架就很露纹身威慑下人家。
那只凤凰一点感觉都没有,完全没气势。
他的作品里我还是挺喜欢的,《座头市》也不错。
里面只有棋子和不想当棋子的人,自以为是棋手的人,和想当棋手的人。
上面说第三个聪明的是大友,但大友可能会死,我说的聪明,一来他知道为什么死,二来他知道他会死,三来他不一定会死。
说到情节,其实很平淡,与很多涉黑题材比,没有什么非常特别的。
想上位、想出头、想复仇、想独吞、叛变、暗杀、自保。。。
港片给我感觉是: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但 北野武的不是,别人说他拍的是暴力美,图书馆有本关于他的书,但我没看。
那两个跟木村的人。
跟什么样的老大就会成什么样的人,跟了狐狸比狐狸更精,花菱的老大就是狐狸,他下面那两个早晚要吃了他,如果有《3》想看大友会选什么样的人跟随他。
常老大只是个龙套,还是《3》的铺垫,如果他真的踩过界,就有点太扯了。
但我也不觉得他的片子里有龙套。
他的背景,还给了他特写,至少两次,而且他的气势是最足的。
拥有智慧,眼光、手段还低调,他的出现是想说什么?
他会跟他去贩毒?
不会啊。
难道《3》里,大友要端了花菱?
大友又不想当老大,为什么端了花菱?
为利益或是怕他才会这样做,可是这两样大友都不是。
难道常老大的出现只是为了用车接他?
给他女人?
给他美味的料理?
给他强大后盾?
从而从侧面描写大友的性格?
他拍电影是这么啰嗦的?
不是啊,他有当老大的气势和能力,却干愿当小罗罗。
花菱老大坐享渔人之利,木村就是炮灰,警察以为自己全在他的掌控之中,加藤在长期的拉锯战里最终还是起了疑心。
总的来说,不能单看《2》,把《1》也看了才行。
“不要让自己身陷为他人的棋子”木村就是因为这个,在快完成的时候,大友抽出来,最后杀加藤用的是常老大的人,和花菱没关系了。
一个木村家族就陷下去了。
“狐狸和狐狸的游戏不要碰。
”那个警察和花菱是狐狸,加藤不是,加藤是狗熊,守着他的蜜他就高兴了。
舟木和石原更不是,还是那句什么样的老大就有什么下的手下,一个跑马场、一些股票就OK的人。
木村是家犬,复完了仇,谁给块肉就是主人了。
文笔好差啊。
写的好乱。
刚上豆瓣才知这是完结篇。
好吧,没有〈3〉了。
不同文化背景的几个导演,在黑道题材的影片里,都表达过同样的情怀:人心不古,传统黑道精神在崩坍。
《教父》,柯里昂坚决不同意染指毒品生意,成为众矢之的。
《艋舺》,geta坚决不同外省挂合作,并且认为“枪是下等人的武器”。
《极恶非道》,表现得是大友这些老派人物的凋零,无良政客型的石原等人反而大行其道。
然而,石原虽然坏,但只要拳头不落到自己身上,我还是挺喜欢这个角色的。
就好像《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斯坦的粉丝一点不比莱昂少。
2里面的石原,相比1里,智谋方面弱了很多,他膨胀了,癫狂了,起高楼宴宾客,最后房倒屋塌,被棒球打死了,猴猴惨。
2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拥有MBA同等学力的石原辅佐下,加藤任组长的山王会蒸蒸日上,一跃成为关东地区最大的暴力团伙。
他们已经不再满足经营赌场妓院这种小生意,开始同腐败官员合作,开始杀警察。
眼看山王会要失控,警方紧急行动,还是由与山王会关系密切的片冈负责。
片冈经过暗中观察,察觉到山王会内部有很多资深干部对石原很不满意。
一方面,石原年纪轻轻,后来者居上,没有为组织打打杀杀冲锋陷阵的经历,现在反而对老人吆五喝六,让人很不服。
另一方面,关内之死疑点颇多,有加藤弑主上位的传闻。
我们知道,忠是黑道里最大的政治正确。
一群不法之徒,不搞点顶层设计,用忠孝等精神教育洗脑一番,那还得了?
所以,有这种传闻存在,加藤的执政根基有点不稳。
片冈利用山王会内部的矛盾,劝说心怀不满的三人组前去关西接洽实力同样庞大的花菱会,希望谋求他们的支持。
结果,反手就被卖了。
领头的被杀,剩下两人噤若寒蝉,行动失败。
之后,片冈运作,保释了还在狱中的大友。
又找到了同样跟山王会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木村,劝说有矛盾的二人和解,共同对付山王会。
一而再接触后,两人表示,你这个哥们儿我认下了,以前都是误会,今后会好好相处。
在关西,木村用一小节手指,表达了自己同山王会血战到底的决心,花菱会打算火中取栗,派人襄助二人完成大业。
砰砰砰,梆梆梆,加藤忤逆三人组,各种死法,全部狗带。
然而,到这种程度警方还不太满意,还想唆使大友跟木村内斗。
大友其实门清,非常愤怒片冈这种自以为聪明的伎俩,砰砰砰,让片冈扑街,大块人心。
其实,我有一点非常好奇。
片冈的年纪也不小了,他在警方到底是什么级别的警官?
他长期负责这么大的案子,按理说功劳不小,官应该很大,毕竟在黑道那里也很有面子。
但是在影片里,感觉他也不是什么高官,可见长期负责没得到升迁,工作不力?
工作不力,为什么还让他长期负责?
这一点真是太矛盾了。
还有一个,山王会实力强大,石原等人就这么容易被杀?
可能,石原等人已经彻底失去了干部们的支持,众叛亲离。
如果花菱会直接正面大举进攻山王会,干部们可能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不是花菱会十几个杀手能解决的。
现在向不得人心的石原动手,似乎只是跟他的个人恩怨,其他人巴不得这样,自然选择袖手旁观。
另外,北野武对石原这种人极尽丑化之能事,居然还有吓尿裤子这种情节...
一直对黑帮类型的电影情有独钟,因为黑社会是在社会边缘人性的贪婪和扭曲秩序张力最大的存在。
刚看完杜琪峰的《毒战》,却不得不佩服北野武镜头下的黑社会给自己的震撼更剧烈。
观影的人绝大多数跟黑帮领域没有任何关联,我们只能根据想象去猜测,然后看电影和自己的想法应和了多少。
相比较而言,杜琪峰导筒下的黑帮是在展露人性在极端情况下的跳跃,更像是古时候的侠客生活在现代。
快意江湖。
而北野武眼中的黑道,则是在秩序中努力却无法改变潮流的真实的人。
《枪火》在我眼中是杜琪峰特点最鲜明的,那时候的镜头没有那么斟酌,台词也很细碎,吴镇宇和黄秋生还年轻,还要对着镜头丢眼神。
但最后时刻黄秋生枪响吕颂贤倒下,吴镇宇狂扫餐碟的时候你能感到那是杜琪峰精心经营的一个黑色的梦境,他要刘青云光头在监狱里丢弹弹球,他要一众风衣型男在阁楼和荒漠中不停像model一样走秀,他要任达华在镜头中和笼中文雀细语,《黑社会》中艰涩的故事里也要有众人和干爹把酒言欢摆pose照一张全家福也要和梁家辉楼顶唱歌。
这就是杜琪峰,男人戏没错,酷劲和man气质也要戏做足。
打,也要有角度,也要有风衣。
梦,要有戏有型。
再说《极恶非道2》,光是选角就像是一部纪录片,除了死去的牧村的兄弟和石原,没有关键人物是20出头的。
大叔们举手投足,皱皱眉头都有戏。
这种戏不是做的,是活了那么久磨的。
这样的修饰是极有说服力的。
片冈警探的角色也让人耳目一新。
他游走在黑白之间,黑道的钱也要收,警察的工作也在做,也想升值,每日算计算得头秃最后终于被被戏耍后丢了牧村的大友愤怒的枪杀。
是,他想的很好,他挑起花凌三野的家族战争。
用自古以来一直在玩的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的游戏,但是没有玩出新意,因为他忘记,不论西服再整齐发型再利落他们都是黑道。
而他们的道的核心不是利益,而是忘却生死之后的义气。
黑道片之所以能生存,黑道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人是动物,说不明白道理,就杀。
可以相信的是,就算我们的社会法则崩坏了,黑社会的纽带,义气也不会崩塌。
北野武饰演的大友实在是我看过这么多演员后最真实的出演了。
不论任达华再怎么修饰,他的温和柔顺是藏不住的,《岁月神偷》才是他最出彩的出演。
因为他的眼神里还有光。
那种光是生活安逸里的人都有的。
经历太久的,眼神里不会露出光。
北野武不对称的疲惫双眼里一丝希望的光都没有,是看尽了生死坐穿了牢底的“无赖”才有的黑洞洞的深邃。
看太多,不流泪不欢喜。
《极恶非道2》里展露的日本人对秩序和等级的态度也让我深深感触,每当他们在前辈在大佬前面唯唯诺诺时候你就能感到他们对权力进阶的敬畏。
再放肆的石原在加藤面前也是低声的。
北野武对于黑社会秩序运行的展露也让人看到无论是洗白了的经营跑马场避险基金也好贩毒开赌场也好,不变质的内核还是碰到极端情况时候极端手段的唯一选择。
北野武的个人色彩明晰的是。
枪声的选择,影片里的枪响是我之前未曾听过的,是很生涩的很坚硬的,无情的带走生命的那种。
还有无法让人忘记的那两个热血的混混。
他们也许才是最初时候大家进入黑社会的原因吧。
【第一次写所谓影评,只是为了分享自己的看电影的想法】
相比1的惊艳,续集差了很多,亮点少了太多了,几乎快赶上《大逃杀》续集和第一集的差距了,没能逃出续集定律很可惜。
海报上北野武还是在最前面,实际上却是小日向问世饰演的警察唱了主角,从头到尾就看他怎么用计洗刷两大黑帮,这个角色很重要,不大喜欢小日向,长相实在是太差了,换个性格演员相信都能胜任。
既然是全员恶人,那么警察也别说好与坏,只能说他真的很游刃有余,基本上尽在掌握,但最终还是。。。
这部戏和一最大不同就是有了一般意义的正义角色,就是两个惺惺相惜尽释前嫌的拍档,这也是片子走向平庸的原因。
另外几个配角由于戏份不多,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机会,还是出彩了的。
都说日本电影少有续集,一旦有了还是证明其价值吧。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为成为一把好的枪奋斗着,可以射程远,可以打穿甲弹,可以易于隐藏,可以快速发射。
但是,一把枪,只能是一把枪,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被一个会用枪的人拿去杀人。
当然这也有好处,你最差的下场也就是错杀了好人,被人没收了,封尘了,熄灭了。
但是人不一样,人拿着枪去杀人,永远是坏人,不能翻案,你可以糊弄笨蛋们说,是枪走火了,但是明眼人一下就会识破你的诡计。
你要杀谁,你的枪就往哪走火?
人,是性本恶的,我觉得。
尤其是在有很多很多人的地方,你最起码要向资源妥协,这种妥协就是意味着你要和别人竞争。
一碗粥吃不饱,两碗粥吃饱了但是不好吃,有两道菜,觉得想要点肉,有了肉,想要点酒,有了酒,想要点海鲜,有了海鲜,还需要个靓女来陪着才赏心悦目啊,有了靓女还有别的欲望?
当然,能来点面条吗?
人们从零开始,再走一次欲望的轮回。
就是如此。
也是因为有了恶,才有了枪,有了枪,人们才会觉得枪是武器,自己也想成为枪,成为武器,猎杀别人。
但是,很多人,其实都是子弹。
被射了出来,打在了人身上。
喜欢这一部胜于上一部,在剧作的广度和人物的刻画上比第一部好。涉及的几场暗斗和背后的交锋。北野武像丧逼一样的捅人开枪我竟然看出了一点喜剧感...加濑亮能在一干老戏骨面前,毫不逊色也是第二辑带来的又一份惊喜。发现两部我最喜欢的两场戏都是音乐出来的时候。
明显比第一部要好很多,叙事更冷静,角色的塑造瞬间立体起来了,从单纯的冷暴力到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义气有头脑的黑社会角色,并且杀人方式也变多了,棒球电钻什么的也用上了,大呼过瘾。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箴言适合所有黑帮片,不得不说老头儿实在太拼了,竟然还有第三部,默默加个油。
这个系列电影里,日本人的智商和抗日神剧吻合了。
把失败的一方描述的毫无招架之力,像待宰的羔羊,太假了吧,好歹人家也是黑帮老大里。最后一幕勉强拉高点分
不如一好看
五年大牢,生生把大友坐成人精,知道黑道仁义的实质,以及何时该全身而退。因此比前作的浪漫哀婉乃至腹黑气息少却许多,配乐更极度克制,直到大友和关西黑帮八格牙路对骂才算一次小释放。所作何因受何果,浓浓的宿命。被吓尿的、断指两次的、机关算尽误了卿卿性命的,群星璀璨已不足以形容!
如果只有黑帮加暴力,北野武是不是就已经江郎才尽。从新颖到形成风格,从风格到固执坚持,最后只有审美疲劳了。另外,电影中的黑帮好像一点长进也没有,勾心斗角和破坏再建,那支撑黑帮基业的正能量是什么呢?
背叛、陷害、利用、利益。
日本黑帮再怎么恶和龊还是有个格式,可二逼黑帮梦早破灭了,权力阶级更台面上的儿戏,合纵连横的警察最成功,北野武勾芡外国人势力并清场。
机智的警察
我现在的泪点是有多低啊,几次被木村和大友的兄弟情义弄哭,就喜欢这样没有女人在旁边磨磨唧唧的片子,汉子!真汉子!突然想起90年代后期的港片,还有杜琪峰鼎盛时期的片子。北野武还是棒!
三星半。不如第一部生猛
情节呆板无趣犹如北野武的脸般,一潭死水再多血腥屠杀也激不起一点浪花,看之无欲的暴力A片
太一般了,完全没有结构感,乱兮兮的故事
三浦染白发 加濑染白眉 五年才意识到是篡位是有多蠢 人物们智商依旧集体秀下限 交流全靠吼 防备心0 编剧捉鸡 田中哲司墨镜沈玉琳 咬掉小指牙齿锋利 知道老底还不灭口 加濑和1人物失去统一性 大友就是喜欢一线捅人不做大 开枪音效不错 节奏更慢了 配乐摄影还不如1 一手好牌打烂了 金狮提名纯属给面儿吧
无止尽的杀戮,该死不该死的都得死,而且要死的一点反抗都没有
血浆变少了不喜欢!看的时候忘记买酒喝了应该是一个败笔……
花菱耍耍嘴炮就把山王平了……基本上延续上一部的主题,丧失仁义的成员都跟麦克白一样,自己把自己套牢,死是迟早的事,上一部的仇结束了……
4.5 收尾收的那叫一个漂亮啊,北野君是拍'水浒传'的最佳人选
都没有对第三部的期待了 想看的都没有 不如韩国的黑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