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千层饼说:“你看到的是第二层,而你把我只想象成第一层,实际上我在第五层。
”说明一个道理,理解是可以分层的。
这并不稀奇,古往今来人们都不满足于即目所见。
公元五世纪,神学家卡西安阐发了著名的四重解经法,针对圣经这一文本,可以得出“字面性解释、伦理性解释、寓意性解释和神秘性解释”四重含义。
类似的,针对视觉性的图像,潘诺夫斯基也认为可以析出三层,分别为“前图像志、图像志和图像学”,简言之就是,第一步看可见的内容,第二步看文献历史,第三步综合直观,即“洞察人类心灵的一般倾向和本质倾向在不同历史条件中被特定主题和概念所表现的方式以矫正”。
按照这个逻辑,《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同样是个千层饼,我目力有限,大概只能将之分成三层。
第一层就是简简单单的恋爱故事,第二层关于大他者退位后自我稳态的丧失,第三层探讨什么才是我们存在的基础。
这有点迎合潘诺夫斯基的意思,第一层讲可见性,第二层讲历史性,第三层讲本质性什么的。
首先进入第一层。
一个毕了业的中二少年和一个现役的中二少女谈恋爱有什么不好?
好极了。
一个父母双忙,女友住在放根绳子滑下来就碰头的楼上有什么不好?
好极了。
一个私密社团,有暖心学姐、活力学妹、同级女神还有邪王真眼,每天嘻嘻哈哈有什么不好?
好极了。
其实,阿宅越老,看着校园番追忆往事就越是回甘。
《中二病》毕竟不是全年龄向的,它有自己的完美观众:Otaku.一方面,《中二病》极度的真实,任何一个Otaku都能从勇太身上看到自己,从而带入勇太的主角位。
另一方面,在带入勇太以后,《中二病》又表现得极度虚构,它帮阿宅们实现了“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女友肯定一大堆”的最终幻想。
荡开一笔,说说“可爱又可怕的中二病”。
真是有够邪门的,我中二(真·初中小鬼)的时候还没正经看过任何Otaku向的动漫,但我仍然没日没夜地画了一整本浓郁哥特风的人物设定集,并用哥特体、篆体和繁体为其东拼西凑配了文字,比如“破滅之翼”“滅十字”“誰會將羈絆進行到底!?
”“人難免有失敗,原諒我,克勞蒂雅”“拉菲亞·狄·婭絲路妮亞”云云。
然后我也买了数十本“第一推动丛书”,涵盖各类宇宙学、量子力学、生物学前沿(科普,笑)。
同时,人文类的探索也不能停,上至爱奥尼亚的阿那克西曼德,下至佛罗伦萨的但丁·阿利吉耶里,都得像绕口令一样一口气全念对。
故,我现在将这种弥漫于东亚少年间的量子纠缠态追认为:“國際中二風”(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Синдром восьмиклассника-стиль),作为对标十四世纪西欧“国际哥特风”的伟大存在。
回到勇太和六花的爱情故事。
一切爱情故事动人的原因是什么?
绝对的无条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如此,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如此:如果死亡是人世间最大的障碍,那么“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如果真理是天底下最正确的事,那么“除了爱你,没有真理”。
在《中二病》这里呢,勇太明明才埋葬了自己的中二病,却念念忘不了那个中二病属性的少女;六花明明只是想要和“dark flame master”缔结个高级契约,可后来却蜕变成了我想要实实在在的那个“你”。
说好呢告别中二病呢?
说好呢异世界设定呢?
对不起,爱情之来,莫之能御。
在绝对强力的爱情面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还有什么比男女主人公克服万难,最后热泪相吻的故事更让人掬一把热泪呢?
(详见剧场版《Take On Me》)接着进入第二层,我们将逐步脱离文本。
如果说勇太的中二病是原发型的,那六花的中二病就是传导型的。
六花中二化的最大契机就是父亲的离世。
六花因为接受不了父亲的去世,自我的稳态被击溃,所以才疯狂地用虚构来掩盖、填补这一事实。
这种虚构截至第七话被现实击碎:回到老家后,六花本想带着勇太来到原来和父亲一起生活过的“一户建”,可谁知老宅已然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地盛开的黄色小花和一块标明土地待售的木牌。
姐姐这时赶来说:“这就是现实,爸爸已经不在了。
”一语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扭转了整部作品的情感基调,让一个表面上媚宅的校园爱情故事突然崩坠为一道深渊。
熟悉当代日本史的人都知道,当代日本史大致可以被分为几个大的时期:1945-1970年是通过对战时体制的改造与整合后,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日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
其间洋溢着一种单纯的乐观与美好,所以往往被冠以“理想”、“梦”(见田宗介)以及“秩序”(宫台真司)之名。
那时,宏大叙事仍然在场(东浩纪),它作为一个“大他者”,能够像父亲一样庇佑与安顿战后受伤的个体。
1970-1995年是一个暗流涌动的时期,赤军运动、石油危机等等终结了上边那个理想的时代,社会失去了整合力,溃散成一个个岛宇宙(御宅就是这一时期诞生的)。
虽然此时经济仍然在高速发展,但没了“理想”没了“宏大叙事”,自然也就没内味儿了——吾谁与归啊?
总不能彷徨于无地吧?
于是为了重新找回内味儿,人们开始了虚构,试图通过虚构把逝去的“父亲”再迎回来,以求再次获得意义、锚定自我。
在这样一个大尺度下,我们再来看六花的心灵史。
父亲的突然离世便可以对勘70年代后日本宏大叙事的退场。
六花接受不了这一事实,于是通过中二的虚构,造出一个自我的躯壳,以求抵御父亲去世后虚无的侵袭。
同样,那时的日本人也难以承受“大他者”/“父亲”离场的虚无,于是制造出各种各样飘飘然的“假”东西,“以假为真”地度日。
但假的终究真不了:It's only a paper moon!
1995年之后,冷战结束了、泡沫经济破灭了、神户-大阪地震了、沙林毒气爆发了,这一件又一件的天灾人祸击穿了上述的虚构,昭示出自欺欺人的虚妄与无意义——“这就是现实,爸爸已经不在了。
”那个曾经能够庇护个体、提供意义的父亲,不论在现实还是在虚构的层面,都彻彻底底地不在了。
这是第七话末尾六花面对的命运,也是那时的日本人所面对的命运;六花的绝望、苦楚、无助与孤独,也大概是那时日本人的情绪底色。
怎么办?
“生活还是要继续啊!
”“the show must go on!”(宇野常宽)我们可以发现,在七集之后,勇太和六花的爱情线得到了空前的推进。
这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解读上都是能说通的:在校园恋爱的意义上,二人共享了最深的秘密,自然更加亲近;而在更大的层面上,面对上述“虚构被现实刺穿”的窘境,动画组也给出了自己倾向性的解决方案:用一个男人(勇太)替代另一个男人(父亲),用二人相互之间的爱情,来重启意义,开展拯救。
这就过渡到了第三层即将探讨的内容。
通过第二层我们发现,把自己寄托在一套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上是不可靠的,再理想的时代也会终结;而把自己寄托在一套虚构设定(中二)上也是不可靠的,因为现实一通毒打下来,总会有清醒之时。
那么,吾心该安于何处?
什么才是我们存在牢不可破的基础?
这又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了,柏拉图说是理念,基督教说是上帝,笛卡尔说是我思,尼采说是意志,海德格尔说是此在,后现代说是结构,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六花和勇太说,这其实很简单,就是“我爱你”这一事实。
情感是最真实的东西,情感也从不说谎。
虚构再多,也掩饰不了那颗爱你的心。
在第九集中:丹妈对六花说:“你喜欢富㭴君哦。
”这时六花脸涨得通红,头上还冒了一朵蘑菇云。
丹妈见机吐槽道:“哇,太好懂了!
”六花故作镇定,仰天长啸,辩道:“邪王真眼是最强的…并且已经与勇太缔结了最高契约,根本不需要‘恋人’这种契约形态。
”丹妈反击道:“但是你和富㭴君在一起的时候会心跳加速吧。
回家后设想一下,你们两人手牵着手,一吻定情。
”六花彻底慌了。
“但是…邪王真眼的力量是最…不…但是…”“漆黑伞盾!
…这样一来任何精神攻击都无效了…”六花被丹妈弄得面红耳赤,手足无措,最后只能撒腿逃跑。
“啊,跑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哦!
”丹妈一语道破。
爸爸去世了是一种现实。
六花试图用虚构去掩盖,但最终破产了。
因为人死而不能复生,死亡是那样坚硬,可以刺穿一切掩饰。
同样,对勇太的爱也是一种现实。
六花也试图用虚构去掩盖,但最终还是破产了。
因为情感同样是一股强力,可以把束之其上的一切摧毁。
当然,我们可以选择把人奠基在死亡之上,因为它铁一般的必然,但这未免有些悲凉。
《中二病》把“爱”提升到了和“死”同样强力的高度,要的便是把人的存在奠基在“爱”之上。
勇太和六花似乎在向我们诉说:乃们在二十一世纪还想找一个本体的话,那就是“情”吧!
行文至此,“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这题目如今听上去像一剂现时代的药方,又像某种解放的宣言。
是啊,谁还没有点中二病呢,正如动画最后所说,中二病某种程度上就是现代人逃不掉的宿命——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中二病,或者说,人人都是中二病:“人们有时会说胡话,幻象世界会在瞬间变化,想象遥远的未来,在脑中描绘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些都是人在一生中永远重复着,永无止境地重复。
悲伤、害羞却又可爱,名为‘自我意识过剩’的疾病,名为“自己”的不可绕行之路,没错,人一辈子都活在中二病里。
”那在这条“名为自己的不可绕行之路”上,人应该如何生活呢?
——谈恋爱呗。
诚然,面对时代的症候,动画开不出像从前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康德“要大胆运用你的理智”那样深刻的药方。
但这并不代表动画对此拿不出自己的立场,在六花和勇太的故事背后,它同样在倡导一种生存之道,那就是“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它同样像一句朗朗上口的箴言,不是吗?
p.s.想到《离卦·爻辞》的一句话,谨以此作结:“日影西斜,白昼将去,若不及时行乐,击缶而歌,老了就会长吁短叹,这可不吉利。
”翻译回古体便是:“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
对被终极价值化的中二来说,这个片子本质上还是反中二的。
因为它把中二描绘成一种对创伤的处理方案,从而是将其作为手段而非目的来对待的。
但这一点本身就值得讲讲。
在这个剧里面大半的时间,中二是用来encode一些东西的。
这种感觉,在第二季的后半部分特别明显。
那些情节一看就忘,就是很普通的gal改后宫番啊。
但是,就因为多了一层中二的部分,gal改情节就突然动人了起来。
中二化的场景的流动,与背后真实情感的流动,就这么近乎生硬地被安放在一起,然后眼睁睁地摆在你的面前。
齐泽克说的parallax view是这个意思吗?
反正就是,两层透明的液晶屏在一起,你看得到上面怎么动,也看得到下面怎么动,然后突然就感人了。
像什么呢,像是某种抒情传统。
小时候没怎么认真看过好的七古。
第一次看的是《王观堂先生挽词》。
七古的几个正格之一就是这种吧,四六好像这么写也算很正经的写法,比如《哀江南赋》。
怎么说呢,就是有某些现实的情感,以悲痛为主,需要表达出来。
但没什么好直接说的,直接说或者难为情,或者根本就没意思,只有用很多难字,很多典故,encode成一团很复杂的搅在一起的东西,才能把那种情感说清楚。
把这些难字与典故压进去以后,抒情的程度是更浓烈的。
打个比方的话,好像是带二氧化碳的饮料,一瓶是那么一瓶,里面压进了一整座火山。
想写七古。
自己还是有很多要伤悼的东西的。
但是汉语不好的话,七古差不多是习得最晚的诗体了。
只有把自己的整个阅读史投入进去,才能够得着一点边。
考虑到自己没有什么阅读史,要碰巧还活着的话,再过十年再写七古不迟。
不过,就有点理解七古跟死宅的亲缘关系了。
(居然也只能改改旧评论了,竟成绝响)
我艹,把老子看哭了啊!!
一个大男人晚上躺在被窝里看中二病看哭了啊。。。
这种话让我怎么说出口啊。。
一手端着屏幕一手不断抹泪珠子。。。
真的是泪珠子啊!!
忍不住啊!!
我都没搞清楚是什么状况啊!!!
是因为青春式的爱恋么。。。
还是因为中二。。。
不断想起小时侯,大部分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玩,拿着一个玩具自己嘴里叽哩咕噜的可以玩一天。
大人一直搞不懂我在干嘛,其实那些叽哩咕噜现在想起来就是我在给玩具设定世界观和情节发展啊。。。
再大一点就真的不好意思拿着玩具玩了,我实在是不愿意想起初一在家拿着玩具玩,把我爸看愣了的那个情景,现在想想,好羞人。。。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但是15岁之前我真的真的觉得自己好特别,跟凡人是不一样的,什么走起路来都是龙行虎步的这种感觉。。
结果就是慢慢的认清这个现实世界,慢慢的知道不是特别的,甚至是不如别人的,慢慢的对自己没有信心,慢慢的不再争取了,慢慢的就变成凡人。
人生啊其实也不过就是中二,是实现自我的经过。
请与现实,继续抗争。
一起中二吧?
by.旸夜看完本片终于深刻理解中二病了这是一大收获之一。
二次元世界,真是需要慢慢了解,才能融入进去呢。
虽然一切都是假的,不存在的,但是幻想出来的画面真是让我吃惊,幻想和现实的对比也是那么强烈,想象中会变化会发光有着强大威力的道具只不过是一把伞和一个勺子而已。
这就是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吧。
谁都知道我们是必须适应这个现实世界的,所有一切,来了的时候要我们接受就必须接受,没有人考虑我们的感受,如果不迅速成长,就会被超越,会沦落,会被嘲笑,会格格不入……但是谁没有梦想呢?
谁没有幻想过站着一动不动,手指一点,就可以把所有拔剑而来的敌人全部杀光,威震江湖,在那个腥风血雨的世界里呼风唤雨,纵横一生?
谁没幻想过成为科学家、宇航员,谁没有想过将来会成为被人尊重的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出入倍儿有面子……谁没幻想过现实不那么残忍,朋友不会远离,长辈不会去世,感情永远也不会变质,好朋友们总可以敞开心扉对话。
……这样的我们,想要逃避现实,却没有去逃避,这从顺应内心的角度来说,才是真正的束缚者吧。
中二病也好,妄想症也好,长不大的小孩也好,我也希望在某个人的世界里,我可以保留一份天真,被允许做梦。
2015.8.28
小学的时候,几个被《美少女战士》迷的神魂颠倒的女孩子,觉得那些被神秘力量选中的人,保护地球与坏人战斗女孩子是真的隐藏在人群中的,而且相信这种力量有一天也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而且还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排好了身份,谁是越野兔,谁来做水星,谁来做火星。
着了魔似的,每天聚在一起,像模像样地念着“代表月亮消灭你”的台词,谋划着等到1999年世界末日的时候,我们要怎样获得力量,怎样的挺身而出拯救别人……高中的时候,喜欢看黑帮电影的男生们不知不觉间在班级里面建立起了黑社会组织,名为“红星帮”,选好了谁是帮主,谁是二把手,谁是警察卧底,谁负责砸场子谁来收保护费,有帮规有纪律,还给会里的每个成员起了叫起来既响亮有带有痞味儿的外号。
然后我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成为了帮中的第一名女生成员,外号“波澜街十四妹”(现在想起来这个名字实在是说不出口啊),帮中兄弟简称我“十四妹”,见面打招呼全是电视里面的黑帮的台词,课间坐在教室里面就讨论着最近哪个组织欺凌百姓,谋划着又该去咋谁家的场子,仿佛我们就真的是武艺高强为了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忠义侠士……直到十年后的现在,“十四”这个名字我仍然在用(其实波澜街polandstreet也一直在用),里面埋着很多无法言表的感情,只是,它最初的含义,实在是有足够的白痴不好意思向别人讲起。
大学的时候,我也一直都觉得,自己跟别人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自己是简•奥斯汀笔下的伊丽莎白,睿智坚强。
我读在港澳出版的批判中国民主政治的书籍,膜拜弥尔顿、切•格瓦拉、拜伦等人的作品和生平,觉得将来我也可以成为一个引领改革的民主战士……然后就是这些,让我有了珍贵的,不亦乐乎的,四年的时光。
直到现在,我也相信我是特别的,拥有别人没有的能力和力量。
现在的硕士研究我是不愿做前人算法的改进方面的,因为我觉得我可以提出自己的并不逊色于他人的算法。
觉得不要把我跟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他人混为一谈,我可以在第一学期以绝不逊于其他人的成绩拿掉所有学分并且做出一个学会的poster发表,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做出大步推动领域发展的研究成果,站在世界顶端,拯救无数苦痛的人。
这是一个要奔三的中二病严重患者的自白。
“我是特别的”——这并不是一个怯懦者逃避现实的避风港湾,而是一切梦想的起点,是我一切努力的力量之源,让我可以不卑不亢的立于俗世,不迷茫失措,不随波逐流。
是足以让我与这比我还要病态的现实屡败屡战,但仍然相信总有一天我一定胜利的精神支柱。
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我是特别的”这件事情更值得去相信的呢?
人不中二枉少年。
那些叫嚣着要从中二病中毕业的凡夫俗子们,你们活该受到世俗的审判,中二病是不需要毕业的。
爆ぜろリアル!
弾けろシナプス!
Vanishment This World!!
向前冲吧,中二少年!!
= = 真•传说中的话唠线= = =趁着它刚完结的余热,一个晚上看完了全部12集。
太多的共鸣和怀念,在心里搅的乱七八糟。
前半部分看着他们神经病似的瞎折腾忍不住笑出声来,想起自己的小时候,也是这样每天让人头疼地毫无意义地耗费着大把的能量。
后半部分开始剧情逐渐开始转弯,看着他们惹人伤感,终于在最后忍不住落下泪来。
京阿尼还是一如既往的人设和一如既往的敬业。
话说京阿尼本尊就在宇治,我去年住在宇治大半年都没能过去膜拜一下它真身,捶地。
不过我对京阿尼一直都是不喜欢也不讨厌,它的片儿看过的都挺喜欢的但说不上是特别喜欢,商业的痕迹太严重反而让人觉得有些可惜了如此精致的制作。
全剧中的女声优一个都不认识,这是京阿尼你的策略吧,像《轻音》那样再推一组新人?
福山润再说dark flame的台词的时候让我觉得是鲁鲁修附身……不过《中二病》应该是京阿尼的片子中我最喜欢的了,比《凉宫春日的消失》还要喜欢。
有空去补一下《冰菓》。
看腻了无休止的卖萌,卖肉,倒贴,迟钝,光环,后宫...不得不说中二病でも恋がしたい在芸芸中让人如此难得的清爽。
恋爱描写拿捏得不温不火,不缓不急,也没有往番中的那种刻意的矫揉造作。
并且勇太也没有摇摆不定,没有迟钝懦弱,就是作为一个正常的,吐槽的,现实的,有担当的高中男生存在,实属难得,同时也为勇太没有开辟后宫这种可耻行为致以敬意。
以往动画里的对话总是给人一种"这是动画里需要说的话"的感觉,不知是营造还是迎合气氛,抑或是吊人胃口。
因此总是会为某男主角无用功的捉急。
庆幸的是勇太所说的就是某想表达的,符合逻辑以及现实的话,这种真实感务必要感慨一番。
同出京都,看到勇太难免会联想唯酱。
不过京都这次在场景作画和设计上颇为惊艳。
某久久难忘的:火车道口,六花牵起勇太的手,呼啸而过的气息,瞬时的光影,片刻的宁静。
是某见过最美的画面,樱花抄亦为之逊色。
难得佳作,三生有幸,可喜可贺。
完全因为福山润才看的润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勇太中二起来完全是鲁鲁修模式全开的节奏啊盒盒盒盒而且勇太人格分裂起来完全比小鸟游更萌啊哈哈哈哈哈哈中二梗还好之后玩治愈就略无趣了【真的不是因为你口味太重么】一色诚果然最适合光头 看到他光头就完全想不起来他有头发的样子了2333333救命和勇太玩起BL真的轻车熟路 一脸十三点忠犬攻的样子 装什么娇羞受啊你对于女性角色只有一句话卧槽六花你的脚可真小!!!!!!
#我真棒#
从中途弃掉到在CP11看到六花后燃起补番的兴趣直至此刻补完,情绪上有着巨大的变化。
动画类型标注的是喜剧(但是为毛最后几话眼泪掉个不停啊摔),并且一开始也只是因为男主CV是润润(本命CVo(*////▽////*)q),观影重心也一直停留在吐槽的部分,所以才会在追番不到一个月就放弃。
至于补番的过程却是轻松随意,报告完成后觉得需要精神补给,加上已经完结,于是便顺理成章。
主题是中二病。
有过么,应该也是有过的,自言自语、角色扮演的习惯大概就是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
不过是不是中二来的太早了一点儿啊喂。
觉得不好意思,想要遗忘并摧毁的记忆当然也是有的。
只是真的可能彻底结束么......之前说到的遗留症状不是已经在提醒了么!
所以动画结局的时候,旁白才会说我们一生都逃脱不掉中二病吧。
一把年纪的当下,混在一堆中学生里,背着书包,打扮成高中生的样子挤进会场,是在惧怕什么呢。
ED中唱的不被理解什么的,真的有关系么。
其实根本就逃避不掉所以还是省省力气吧。
基友某天凌晨时候说的话觉得特别适合这种状态,特意标注凌晨,大概我觉得那个时候的基友才是最清醒的。
基友说:“那些放不下的心存侥幸的思绪就像是节操,你以为掉了碎了狗吃了,而它只是牢牢粘在你的鞋底,注定束缚着你。
”虽然不是在说中二,但说的也是回忆。
说中二会持续一生,其实也就是像那一直牢牢粘在鞋底的节操吧。
但我不觉得那是束缚,因为那是我偶尔离开现实想要独自清醒一下或是寻求暂时解脱的归属啊。
对,就是归属,是可以不用顾及现实自我庇护的归属呢。
所以怎么能说它是束缚,怎么能说那是病。
六花因为接受不了爸爸的去世蜷缩进中二的世界寻求庇护,所以当那个带领她找到解脱之法的人让她放弃庇护的时候,她只能选择逃走吧。
直到凸守哭着喊出来的“我也知道啊”彻底瓦解了我筑起的防护,忍不下去了......解决不了的事情,无法面对的境况,暂时躲起来有什么错。
等到我变强大了再解决再面对不可以吗。
最后都必须自己独自处理我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想先躲起来。
那个躲在床底不肯出来的小姑娘,不是已经长大成现在的成熟样子了么,不是已经可以独自远行一个人处理面前的问题了么。
所以躲起来只是过程,我并没打算把它当成终点啊。
六花最后不是有好好地和爸爸说再见么。
我也可以的。
だから、卒業なんていらない。
憶昔陽臺無限事,大蒙詬耻何由記。
孰云亂匪降自天,惟見婦人今夜縋。
跣足不必踏蓮花,科頭何須插翡翠。
半遮一目傚湘東,粧成哥特兼羅莉。
異日重逢三兩回,結緣分明如作祟。
自言身世堪咨嗟,幸逢漆黑火焰使。
我有支郎黄金瞳,爲君流盡銅僊淚。
彼姝者子履我即,使人不能安心睡。
雖欲寢坊幾分鐘,苦恨禍水濡我被。
有貓有貓奇美拉,女嬃未許因家飼。
言諫爭如兵諫好,鋼骨泥櫓向伊刺。
但悲姊妹鬩於牆,觀者無端遭連累。
後來結社當逵衢,極東魔術與午睡。
雷霆戰錘飛復來,森夏嬌娘更添翅。
後者堪稱理想型,惜其所懷多異志。
一朝過訪穿我屋,人格面具須臾棄。
髫年戲筆流人間,承此殷憂耿不寐。
秣礪卅馬即本尊,彼小兒女譏以偽。
與君本是同命人,覩君崩壞我亦媿。
如何消夏成悲秋,腳本監督一時醉。
王粲登樓念舊鄉,舊鄉長是傷心地。
縱有滄海對蓬門,餘殃之家惟哀思。
枯魚銜索能幾何,二親之壽如去驥。
天道平夷人道險,世事多違願難遂。
可能思凡復夜奔,上九肥遯無不利。
少年枕上夢沉沉,乙女胸中心惴惴。
當日契約待更新,却尋森夏求建議。
機關算盡錦囊傾,吊橋效應可一試。
倚欄悵望忽失足,乙女滑入少年臂。
纔結雨中小指盟,更吐真言如出櫃。
阮娘此夜開青眼,無賴子弟驚決眦。
可知孤兒命獨苦,每以思玄爲祐庇。
純想純情皆斷絕,忍看榮華成憔悴。
別後音塵不復通,宵行燿熠空自媚。
一書却自去年來,讀之自哂亦自恚。
早無電車供遠征,手拭夜露獨覽轡。
升檐陟甍憑君窓,大聲而嘶告來意。
與我結締契約吧,語破夜空事難秘。
王父報警乙女跳,遂成淫奔共一騎。
筋抽力竭過海濱,乙女不忍車搖墜。
停車對此浪千層,眼中風景倏而異。
請看海中百萬燈,非視境界而今至。
但與亡親永訣別,慎終追遠即斯義。
我觀此劇別有感,如見當年碇真嗣。
始悟中二即人生,我輩一生都中二。
勸君中二也戀愛,二二相加等於四。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的观感,可以用跌宕起伏来描述。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中二病的搞笑日常,然后发现作画爆炸,简直是个战斗番,然后我被甜甜的恋爱齁得少女心泛滥,最后突然陷入沉重的现实,纠结地掉了好几次眼泪。
看评论的时候发现有人看一集就弃了,他们绝对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宝藏。
这部作品有非常强烈的“京都动画”风格,即从看似平淡的日常发掘出细腻的人情关系。
这不只是一部爆米花般的恋爱喜剧,也不单单只是为了让每个患过中二病的孩子想起自己的黑历史。
它要为中二病正名,告诉我们那些天真浪漫的幻想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中二病其实就是自我意识过剩,那些现充,那些人生赢家,那些走在所谓正确道路上的人,他们把自己当作故事的主人公,和中二病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部作品是根据原著的两本轻小说改编的,但是很多人气配角都是动画原创,我简直无法想象没有他们的小说是怎样的。
京都动画塑造人物的能力实在太出色了。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后来出了第二季,出了SP,还出了好几部剧场版,人气很高。
其实第一季动画已经把该讲的东西都讲了,出那么多续作也只是满足粉丝和商业的需求。
不过我实在太喜欢这些角色了,拍什么我都想看。
当然,即使是中二病,也要萌才可以啊……我想起了我小时候,那些拿着塑料玩具枪和塑料子弹乱射的熊孩子……还是算了
木有得过中二病好忧桑。。初中那会儿只知道学习真无趣啊!lite版本也很有爱哇,已被ED洗脑,咔咔咔~
一话,弃。其实是又二又萌啊。还是满欢乐的。就是因为中二病这词才看的这样的话我会说么。有时候二,装十三,梦想,相信,信念这样的东西只有一线之隔啊。经历过那样的岁月,所以很明白,还是会有共鸣的。但是现在确是没有心情也不喜欢看这类题材的动漫了。徒手接萝莉,蓬蓬裙,眼罩,呆毛,噗。保志总
说实在的这种题材本来不会追的,不过京阿尼做的真心精良……只是为毛感觉最终话好假,没燃到也没被感动到。作为一个京蜜可耻的只给了三星。话说森大人好萌啊
2.5星,关于青春,看到最后还是很感动的
不太好看,不懂怎么这么高分
神经 硬要戴个眼罩么 不要毁我心中眼罩娘的形象
Jun 2不辱使命
失望
中二去死
什么傻不愣登的啊
被吴说着于是看了。喜欢十花和学姐。
好吧,看了5,6话就弃了,原因是女性角色没戳到我萌点,虽然润润很卖力了
卖萌搞笑中有细微的感动。。。女主太像我闺蜜了喂!!深深的代入感。。。中二病的孩纸其实拥有最无边最浪漫的想象力,都是不愿长大的彼得潘。。。京阿尼质量保障真不错!!!
已经很难被霓虹的电视动画产业满足了。还是坐等CB的蓝光吧。
同为中二,羞耻心爆棚,我不看了。心态同男猪脚,哈子卡西><【遁走~
要看第4集 钓基01
每个人都在中二病的过去式现在式和未来式中,我希望我永远中二病,一辈子也好不了〜二病是个死穴,我戳戳戳戳戳戳戳戳〜
勇太快到姐姐怀里来啦!!! 没有kiss扣一星哼(ˉ(∞)ˉ)唧 遗憾的是我的人生只有玛丽苏没有中二病!+1 摘掉眼罩后对妹纸的爱蹭蹭蹭(*๓´╰╯`๓) 后半段BGM棒棒棒棒棒!
我收回"中二病只是个噱头"这句话=-=
算是一部很不错的消遣动漫,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中二时期,只不过日本将这种宅文化无限放大了,在tv中都屡见不鲜,更不要说动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