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讲,我的确是抱着期待看的,毕竟《一生有你》这首歌在我心中的地位,至今不可替代。
这一首属于80后的刚性记忆。
电影是制作的经费有限吧应该,剧本内容单薄,演员演技堪忧,画面质感尤其尬得我凉飕飕的,没有一个节点是卡在我心上,没有一段台词是击中我的,我频频出戏,真的有点难受,蛮可惜的。
我猜卢庚戌卢庚戌 的初衷不是想这样的吧?
他应该不知道,呈现出来这样的效果:硬演,硬尬,硬拉青春情怀,硬错过,硬跨时代,硬插叙…硬下雪!!!
…百分之九十不知道是这个效果。
我满腹狐疑:男主大学的时候那么高,后来缩掉了?
女主大学的时候不怎么高,后来长高了?
男主就因为失恋一辈子这样草草了事,畏缩在酒吧里了既然已经结婚生子,家庭责任感也不会让他如此潦倒吧?
毕竟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呢?
高晓松 大学的时候形象那么矮、那么瘦、那么猥琐?
我有种错觉这难道是温柔唯美版本的《小时代》?
@郭敬明 我完全是冲着结尾的这首歌《一生有你》,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强行给了豆瓣两星。
电影结束了,这首歌仍然无限循环在我的脑海里,绕梁不绝,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和美好随着歌声,零散地穿梭着闪现眼前。
闭上眼,轻盈地小步伐,风亲吻着脸颊,光穿过树荫格外柔和,肆意地去闻,甜甜的空气,甜甜花香🌸,还有大把时光等着我去矫揉造作,还有无限未知的世界等着我去探索,还有还有,还有那些暧昧的人,还有无所畏惧的瞬间……让这无悔的青春在记忆里永生吧!
还是非常感谢卢庚戌 的,让我又美翻了一段回忆。
致敬无怨无悔的青春和唯美的错过!
今天半夜和同学一起看的这部电影,看着就哭了。
同学笑我,我抹抹泪也不说什么。
但是我是真的从这部电影里邂逅了许多的感触。
不管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欧洋和方瑶之间的情愫是绝对不会被抹去的,不论承不承认,那都是存在于时光之间的东西。
学生时代,少男和少女们总会有那样的暗恋,也许有时候的拒绝并不是代表他或她不喜欢你,而是你们相聚的太晚亦或是太早,不在那一个定格的时间点上,这就叫做有缘而无份。
这时候,拒绝对于双方都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不用陷的那么痛苦而无果。
我从不相信一个人一生只会喜欢一个人,因为我们总能遇到能让我们产生好感的人,他们随着我们的接触而与我们产生心灵的碰撞。
慢慢,也许你会发现你们的灵魂是多么相契合。
然而你们都已经有了爱人,而且你们也不认为彼此之间的感情是爱,于是你们只是把对方当做一个要好的朋友。
但事实显然也不是这样的,当你们失去或者是年老感怀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爱他的,只不过是你不愿意承认罢了。
我在中学时期也曾经那么爱过一个女孩。
她与我关系很好,但当时的我并不认为我喜欢她,因为我觉得我不能早恋,而她也从来不曾这么告诉过我。
但我确实是喜欢她的,因为毕业了,我们不得不分开了,我才明白当初明明一句简单的表白就能解决的问题,会变成这么没有结果的暗恋。
因为年少担忧学校打压早恋而错过一生的感情,现在想来实在是太幼稚可笑了。
那时的我是多么的稚嫩一根筋。
在漫漫一生中,人是要学会去爱的,早晚不过是时间问题,又何必执着于在应试教育下的一些无理的条条框框。
爱是生命永恒不变的主旋律,没有爱的生命是黑白乏味的,永远不能拥有鲜活的气息。
也许,从一开始,你就应该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
又是主打情怀牌,不但是《一生有你》这首歌,还有BP机、校园舞会等时代符号。
只可惜如今的主流观众是95、00后,这些离他们有点远,《一生有你》、水木年华恐怕他们没几人知道。
而那些知道的,却因为本片糟糕的剧情和制作而提不起兴趣来。
黑白的现实穿插闪回彩色的从前,学《我的父亲母亲》、《阳光姐妹淘》却学成了灌输鸡汤。
《送别》大概是影响最多70、80、90后的一首旧歌,可以成为国民歌曲,多年后,《夜空中最亮的星》会是另一首。
不打架不出国不国产青春片。
居然没上床,这很不科学。
所谓的音乐梦想有点虚。
又消费《海阔天空》、黄家驹。
徐娇除了年龄之外,真是一点不适合演青春片(多部片子已经验证了,还都是女主,要还有片方找她拍青春片,可就是人头猪脑钱多了,她连任何一种类型的电影女主都撑不起),说得难听点,她连演电影都不适合,总是那副样子,比脸瘫还难看,因为她连颜值都不行。
可怜的BABYFACE,童颜而没有巨——好身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突破。
一个97年生的人,却长着一长2007年的脸,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是很悲哀的。
看看林志颖,在影视真是毫无突破的可能。
年轻女配比徐娇抢眼多了。
男主谢彬彬是董子健失散多年的兄弟吧?
不过是帅版的董子健。
卢庚戌还是好好搞音乐吧,拍电影他已经一次又一次证明不合适,得认。
据说剧本改了又改,最后是陈嘉上“斧正”了的,陈嘉上,国产青春片,他懂?
所以这就是找死啊,剧本先天就埋下了死亡的伏笔。
大概是看爱奇艺把这部电影推上了顶端Banner页,加上了“独播”的标签,我才会在新年第一天看了这样一部烂片。
1.打着情怀的幌子抄袭破旧的故事。
用着《致青春》里大差不差的造型,说着致青春同年代里差不多的故事。
甚至连洗头发的那一幕,也是重合的。
然而故事却完全不如致青春的动人。
Bug叠Bug说了段自以为“小清新”的校园恋爱。
一群没有音乐基础的人,突然就成了校园歌手,甚至还有问鼎大赛冠军的资格。
一个天才还则罢了,一个宿舍都是天才?
电影里提到了留学的梗、开房的梗、误会的梗、打架的梗,就是千千万万用旧了的老梗说一个错过。
朋友,打胎梗还没用,要不你给用全了?
2.下雪的场景真美真梦幻,换而言之就是不真实。
下雪的场景出现在预告片中,这说明导演对这个场景也是非常喜爱了。
但那有怎么样呢,它确实美,美到我仿佛开了美图秀秀看见的小视频。
但这个场景在说什么呢?
说男主的幻想,和女主一起幻想如果,如果,就这么岁月静好;如果,就一切对方都明了。
3.煽情不够,致敬经典来凑最后一首经典曲目《一生有你》来了,看了这个背景故事,我也丝毫没有对这首歌有任何升华的感觉。
大抵是导演也觉得这样不够,直接致敬一个时代,还把它打在了字幕上:致敬民谣时代,致敬老狼、水木年华...别放了,他们不需要一部烂片来致敬,就酱。
其实这部青春校园影片比起以往的那些青春电影来,显得很一般。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男女主人公感情还没有进入热恋阶段,误会也只是男主人公所谓的“眼见为实”加想象而已。
但就是这样一段在外人看起来浅浅的恋情却对男主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一切女主却完全不知情。
这个世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生中遇到真爱的。
遇不到真爱的人,生活过得平淡一点,日子倒还算是比较安稳。
遇到真爱的人,相对而言日子都过得比较折腾,得之乐极,失之悲极,这种大喜大悲的情绪,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承受力的。
有的人可以陪我们一直走下去,而有的人只能相互搀扶一段旅程,就如那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我觉得谈恋爱最美的就是那一丝丝忐忑,本来一个对生活无甚热心的人,因为一缕发香、一抹笑容、一句温言软语对生活有了更大的期待。
看了许多说这个电影差的影评,我觉得言过其实了吧。
不要抨击我,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看完给舍友提了一嘴,她问我怎么样,我说一般,不好不坏吧。
get的到我的那句就是曾黎的:欧阳,我们错过了。
刚好那时我开了弹幕,弹幕全是###,我错过你了。
真的看得我很难受。
电影我觉得叙事方式也不错呀,还可以,没有那么差,不至于油腻吧。
知道 一生 完全是李健,知道李健是歌手里的 散文诗。
后来我才知道的水木,所以本人看之前没有情怀影响。
鼓励啊
在最新发布的“异世界”版海报中,徐娇和谢彬彬各以自己所在的世界为中心,遥望着远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的爱人。
影片中,谢彬彬饰演的欧洋开始并不知道梦想为何物,在遇到由徐娇饰演的方瑶后,逐渐被这个为了梦想而发光的女孩深深吸引。
那时候,爱做梦的人身上有光,这束光不但能照亮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于是,在方瑶的帮助下,欧洋也逐渐发现了自己对音乐的一腔热爱,甚至因此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在这个诉说着青春和梦想的故事里,欧洋和方瑶的爱情结局引发了网友的多种猜测。
编剧采用了复调式的叙事方式,给了故事五种不同的结局。
90年代的他们是否真的在一起?
中年时期的再度相遇是否真实存在?
曾经的遗憾究竟能否弥补?
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正如我相信‘一生有你’这个美好的承诺一样,我也相信在某个平行世界里,欧洋和方瑶会迎来一个完美的结局,祝他们幸福。
”
简单清新的故事,因为民谣,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唤起的是一代人的青春。
故事线简单明了,以欧洋的自知视角讲述了他大学时期。
追全民女神失败,而后他们又相遇,追悼青春的故事。
再相遇之时,女神,也就是方瑶才说出了当年的真心话,于是他们一起yy了一个更好的结局,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纵观整个电影的色彩风格,酒馆中的昏黄,灰暗,和校园部分的青春阳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酒馆中故事讲的越动情,越扎心的时刻,颜色越加灰白,暗淡。
到最后将醉之时,色调近乎黑色电影的打光方式,只有手里的酒和脸上的皱纹在明亮中,我想还有欧洋心中的悔恨以及遗憾。
好在最后那扇门推开的光亮,给了欧洋一个新的机会,也暗示着他放下了学生时代的遗憾,开始了新的生活。
如果只有故事,这部电影无疑太过平淡。
爱情片泛滥的年代,片中唯一的第三者输出的伤害无疑太小了,而且也是意料之中的,每个美女身边都有一个优秀的男人,来和一个不羁的男生争抢爱情。
但是跳出剧情,当《一生有你》的配乐响起时,当“你从哭泣中醒来的”时候,看着片中的青涩,唤起了多少你的青春?
方瑶最后对欧洋说:我们错过了。
那一刻欧洋笑了。
那一笑,他放下了,第二天醒来,他没喝酒,因为他喝酒的理由没有了。
你和你的方瑶?
是否也错过了呢?
珍惜当下,一生有你,仅以此,纪念我们的民谣青春。
没记错的话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写影评。
写之前看了看别人的,评价不太好的比较多,但我却觉得这部电影很棒,引发了我不少回忆,不知道是大半夜突然矫情还是本来人就太感性,反正就是get到我的点了。
首先我是91年的,村里的孩子家里条件也不好,到上初中的时候才有机会听歌,那会儿就有一个有好感的女孩把这首歌分享给了我,还是一起听的,这件事也成为了整个初中生涯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之一。
这个女孩现在也还是朋友,只是不再联系了,写这个影评也有纪念的意思吧,正月初六就是她的生日了,就提前祝她身体健康吧。
其实电影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是因为引起了我们内心的共鸣,这部电影不管是年少时候的羞涩单纯还是暗恋的甜蜜以及最后的人生中错过一些人这些点都是可以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其实明星什么的我都不认识,也没觉得哪个人又被拍的不好看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包装呀啥的,而且这首歌确实很好听,剧情我觉得也蛮顺的,想回忆一波青春其实是可以看一看的。
我们常说:"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但是,现实生活中,又哪来那么多的永永远远的你情我愿呢?再牢固的感情,也容易溃败于流年,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恋之后,是带着怨念继续行走,还是带着感恩,等待下一段遇见呢?当然是后者,因为"虽无深情共白头,幸有岁月可回首"就已经足够。
"一生有你"的释义,在看过影片之后,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
片中谢彬彬与徐娇之间的情感便是这样,那场在奔跑的青春中的相遇,改变了彼此,改变着时代,却也难以抵抗被世界改变的命运。
回忆,是对既往美好最佳的纪念。
《一生有你》虽然有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和励志暖心的故事,但总得来看,影片的风格,更似一曲清新又舒缓的散文诗,片中迭出的情感金句,让人恨不得拿个小本本在影厅边看边记,毕竟,影片中的许多桥段,都会让观者深觉似曾相识,那是因为,我们也都曾有类似的经历,积淀在了青春岁月之中,《一生有你》又一次将那些已经尘封或者尚未释怀的过去翻起,过往与影片的画面一起,在交叠中,幻化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爱情记忆。
而你,是否也想对那个深刻于内心最深处的人说一句"好久不见"呢?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两种影像风格交织,一种是上个世纪的塔可夫-安哲-阿巴斯脉络,让人动容;另一种是极度烘托主观化的当代影像手法。与之匹配的是两种叙事脉络,失语且无力的男性、荒野与俄罗斯的外在象征性是给欧美电影人说的;另一条是父女公路片,无论什么时期的俄罗斯精神都会在女性身上得到彰显。很棒的片子,非常风格化且有标识度。当代青年导演的四百击。光非常讲究。
摄影很美...但是...
#14thBJIFF No.6 @英嘉 无数的跟踪镜头和广角镜头轻轻地推进和拉远,提醒观众这对无名而孤独的父女所居住的土地是多么广阔,但同时两人又不得不被对方所牵绊拘泥于窄小的车厢内部,这或许映照着某种政治现实。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每一次摇移和zoom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落点,未免太功利。
痛苦的观影过程,确是我一直迷恋的母题。
C+/ 如此美丽的推拉摇移,把远处和近处的风景都收聚一体,自然形成了一种语境与物的关系。而面包车在蜿蜒的小路上穿行并逐渐成为镜头中心,就像是在一个传说里浮现一般。这种缓慢的“浮现”、逐渐被注目、被光照亮的过程成为一种灵韵的来源,让人物的目光透过拍立得、透过摄影机、透过电影放映变得坚实而致密。但局部的人物关系构建还是有些中空,导致结尾的几层转折都有些突兀。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一路北上就像成长(问答环节有人问导演Is Lolita one of the inspirations? 导演火速接no no,笑死)
#BJIFF2024 auratic; 并存着近景眩晕(细部、微粒)与远景眩晕(气氛、涌动)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BJIFF 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跳动的心脏和暗流涌动的情绪 阳光雨雪 绿林海洋 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就会爱恨 //很喜欢镜头语言 很美很梦核感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