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大家对艾赛克这么深恶痛绝,让我略微有点惊讶。
我一直是个看法很主流的人,这大概是第一次与绝大部分人的观点相悖。
好像大家讨厌艾赛克是因为他删除了欧帝斯发给梅芙的短信,阻止了他们两个的表白。
如果仅仅因为这个原因不喜欢剧中艾赛克的人设,那也可以理解吧,毕竟这种确实有点可耻。
但我又想这部剧讲述的不就是青春期男孩女孩们青涩又纠葛的恋情吗,如果都是用道德上帝的视角去看待剧中的人物,那艾瑞克在和利安姆恋爱时,接受亚当也可耻吧,大家那么喜欢的梅芙在明知欧帝斯有女朋友的情况下去表白也可耻,欧拉让欧帝斯和梅芙不再联系了,自己却转身就爱上了别人不可耻吗?
这个剧里没有白莲花,但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
大家都能对以上所有的其他角色们尚抱有一丝善意,唯独对艾赛克恨之入骨,我在想是为什么呢?
看到评论区一口一个“轮椅男”去死,或者“轮椅男”别在挣扎了,直接去世…我才明白大家不是讨厌“艾赛克”这个人,是讨厌“轮椅男”这个身份。
有人说他明明这样一个德行,却一副自信满满,对梅芙志在必得的样子;我很纳闷,仿佛我和他看的不是一个剧。
我看到的是艾赛克总是用豪不在意掩饰伤痛,微笑的表情下流露出自卑和痛苦。
他如果真的自信,就不会只是每天躲在车窗边偷偷看着梅芙了。
大家看不得一个残疾人爱上梅芙,阻止她和欧帝斯在一起,大家能看得的是个高富帅爱上梅芙,如果艾赛克是个高富帅,那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态度会来个180度的大转变,就连删除短信都说不定会变成一个“霸道总裁式”的可爱行为。
可他不是又高又帅,大家的评论仿佛都在说一个残疾人就应该有自知之明,怎么能去爱人呢。
我说我喜欢艾赛克是因为我看到了他笑对生活的勇气,心疼他看到了那么多社会黑暗。
但就算这样我也知道他不会和梅芙在一起,他不过就是个工具人,是编剧用来增加情节的一个小配角,最后男女主终归会在一起的,退一万步讲,就算梅芙没和欧帝斯在一起,也肯定不会和艾赛克在一起的。
所以大家也千万口下留德,一口一个“轮椅男去死”,这满满的恶意都已经要溢出屏幕了。
性教育到底是要教什么?
我相信,大部分女生接受的性教育大多停留在中学时期生物课上的一些有关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有的生物老师甚至会直接跳过这一单元。
或者,更多的,就是一次全部女生聚在一起共同开的一个关于月经的秘密会议。
我们有多少人真正查阅过,明白过,性教育到底是要教什么?
在剧中,连女生自己都不太清楚经常被提及的“处女膜”位于何处,甚至连女性的生殖系统解剖图的正反都认不清楚。
就算是思想较为开放的西方也出现了此类情况,也可见全世界对性教育的不重视。
那我们口口声声的“性教育”到底是什么?
联合国将CSE(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定义为:“基于课程的过程,对性行为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方面进行教学和学习。
它旨在使儿童和青年人具备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有能力实现他们的健康、福祉和尊严;发展相互尊重的社会、和谐的性关系;考虑他们的选择如何影响他们自己的福祉和他人的福祉。
”从这个大纲可见,性教育不仅仅是生理知识的传授,本质上更是涉及了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各方面。
所以,请不要被“性爱自修室”这个剧名给吓到了。
这部剧不仅仅是涉及到了关于性的问题,还有性所延展的各类问题。
比如意外怀孕、性传播感染之类的生理方面的问题;再如性带来的心理层面的问题——不适和渴望;还有性带来的法律问题,性同意、非法传播他人隐私照片、性别的歧视和暴力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确确实实在社会中存在,而我又不给予重视和回应。
那性教育何时才能真正地普及呢?
《性爱自修室》里反常的设定 这部剧用了很多有趣的事例去证实“性教育有多缺乏”。
男主Otis设定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与我们完全不同的——Otis的妈妈Jean是一位性爱与感情治疗师。
可这并不意味着Otis在性问题上是健康的。
相反otis掌握了很大理论上的知识。
却因为Jean过早的性教育——直言不讳和粗暴的言语,而对性产生了畏惧感。
作为一位要研究多层面的治疗师,jean很擅长观察他人,这包括了他的儿子。
jean会时不时地去观察儿子的房间以此来获知他在青春期的变化。
但这也让正值青春期的otis产生了烦厌感。
他指责母亲不注重边界感。
在他的想法中,可能认为长大后的自己可以自行解决性问题,不加以任何辅导。
于是,他想要自修性教育。
这部剧便由此开始了。
即便是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母亲,并且给足了谈话和倾诉的空间,Otics仍旧选择回避。
而反观我们的现实,我们避而不谈或是羞于表达,那我们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性”为什么那么难以启齿?
在第一集中,Adam与Otis成立了学习小组,需要在Otis的家中完成作业。
otis却碍于向adam表明母亲是性爱治疗师这个身份。
包括在后面的剧情中,存在性问题的同学碍于面子不愿意吐露自己的病情,甚至不愿意去接受治疗。
为什么我们这一代就如此敏感?
茨威格在《昨日世界》中也解释了这个现象。
他说,我们的恐惧来自于时代的不确定性。
“我们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这是一个兼收并蓄的时代,一个人们早已不再相信有魔鬼也不太相信有上帝的时代,人们已经没有任何勇气再去实行这些极端的禁规。
“然而,‘性’还是被当成一种不受管束,因而会带来干扰的因素,人们无法将其纳入这个时代的伦理范畴之内,不允许它得见天日,因为任何自由的、婚姻以外的爱情都有悖于市民阶层的‘体统’。
” “在这种纠结中,人们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个时代的道德虽然没有禁止年轻人去实现自己的情欲愿望,却要求他们采取隐而不宣的做法。
既然无法将‘性’从这个世界上铲除,至少不要让它大肆张扬,以免伤风败俗。
”“于是,一种不必明言的默契就出现了: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或者在公共场合,人们都不许谈这一令人懊恼的复杂问题,以免让人想到‘性’的存在。
”
“这种所谓的‘社会道德’,一方面私下认可‘性’的存在及其自然而然的进程,另外一方面又一定要在公开场合讳莫如深。
” “自从有了弗洛伊德的学说以后,我们就清楚地知道:试图将本能驱动从意识当中压制下去的人,并不能因此将其消除,而是危险地将其推到潜意识当中。
” “我们从觉醒的第一天开始就本能地感觉到:这个社会力图通过对“性”保持缄默和遮掩这种不诚实的道德剥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本该有权利得到的东西,为维护一个早已变得与现实脱钩的社会原则来牺牲我们想坦诚生活的意愿。
”写在后面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这篇文章的意义或者用处在哪里。
在第三季的第七集给了我一个答案。
“因为性是人性的一部分。
所以学校需要安全的地方,让学生就这些可能会很尴尬的问题提问。
在这里,无需感到羞耻或恐惧。
”“许多羞耻来自于老套的观念。
很可悲,学校教会了许多人为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身体而感到羞耻。
这个循环今天仍在继续。
”“但是世界正在改变。
而且年轻人也已经受够了。
”“所以,如果你也认同沟通和共情比沉默和羞耻更好。
那就和我们一起,让你的学校有所改变。
”当然,这所学校的投资方也在这次学生的闹腾之后撤资了。
学生们必须自己找学校去完成高中的学业。
但,这不就是我们吗?
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观念而执着,这又有什么不可?
其实本来只想写个日记,但是日记功能没了 = = 不得不写影评了……我个人家里属于非常保守的家庭,完全没有sex education,我和同龄人之间也极少会谈到性相关的话题,可能接触到的大部分人也都保守些。
这部剧第一季出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安利,但没太关注,以为是打着噱头卖肉的,前两天看到周围朋友也在看就很好奇地去看了,发现果然很不错。
感觉从中学起,性就是一个被遮遮掩掩的话题,但人们又会去“实践”,无论是masturbate还是have sex,这种割裂带来了很多我觉得蛮畸形的现象。
比如霓虹的诸多宅男向物化女性作品,比如看到生物书上的女性生殖器图片男孩子们会大笑,会开玩笑说“翻到第多少多少页”,我从始至终觉得没什么好笑的,大概正是因为过分压抑才会笑吧。
过于压抑以至于看到书上的教学图片都要津津有味地当成一件趣事,我觉得还挺悲哀的。
班里还出过一些很奇葩的事,比如男同学之间给女同学就性格颜值等多方面评分,而女生知道了以后生气的点居然不是被随意评分而是觉得另一个女生的分不该比自己高,我真的觉得都坏掉了。
以及之前听一个男生讲说军训时教官会洋洋得意吹嘘自己睡过多少女生,我真的觉得gross,女人能给你们带来这么强的自尊吗?
现在我听到男生之间开玩笑比如说“你跟npy出去玩这么久腰是不是不行了啊”什么的都会觉得很反感,我不知道我的反感究竟是出于我自己性压抑还是什么原因?
但我觉得xsh是很personal的东西,不应该是一个随便什么人都能拿来开玩笑的事情吧?
我不是说性是不可以公开讨论的,恰恰相反我觉得在课堂上or在关系中清晰地讨论性都是很好的,但是personal的xsh我不觉得是个该拿来开玩笑的好笑的事情。
我还是那个观点,越是观念上性压抑的人才越觉得性是好笑的,我个人也非常鄙视随意拿别人的xsh开玩笑的人扯回这部剧,因为我以后比较想当therapist,它对我来说很有趣的一点就是Otis妈妈是therapist,而且Otis给同学们建议的时候也是持有一种类似therapist的姿态。
有时候妈妈和Otis吵架也会蹦出一些很好笑的词,比如在Otis指责她的时候要求Otis使用descriptive words. 整体看下来,therapist的确能调和别人的关系,但对自己的关系有时无能为力。
Otis有时撒谎而理直气壮,总希望能站在上帝视角做出对的选择但实际上伤害了别人(说起来剧里大家撒谎的流畅让我震惊……我除了在不想吃饭的时候骗我妈吃过饭了以外真的几乎不撒谎……);妈妈一方面想要Jacob提供的性和关心一方面又觉得Jacob在入侵自己独立的空间(不过如果是我,对方在关系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过分入侵我也会不舒服的)。
而且她能在Otis生气时保持冷静采取therapist姿态,但自己生起气来照样是大喊大叫地说一些并不descriptive只是伤害对方的话。
充分说明好的建议是用来pass on的而不是用来实践的 【此处@王尔德剧里对于各种各样的relationship的呈现某种意义上也让我逐渐放下了一些非理性信念,比如一定要从一而终啊不应该骑驴找马无缝衔接啊之类的。
虽然我自己可能会坚持它们,但应该不会再judge别人的行为了。
在拥有比当下关系更“好”的选择的时候,人们就是会离开的,也是有权利离开的,这是人性使然,不是因为道德上有缺陷。
【但根据《亲密关系》曾经出轨的人的确也更容易再次出轨。。
我自己始终是应该不会选择一个曾经出轨的人orzz】 Otis因为更重视“正确的选择”而拒绝更加喜欢的Maeve想和Ola继续发展,但Ola感觉到了因而和他分手;Eric则是抛弃了完美的Rahim而选择和能让自己欢笑的人在一起,这都是遵从内心的选择。
【我真的觉得Rahim好成熟好完美,we agree to disagree那句话真的太戳我,是最好的对待情侣之间conflict的方式了。
我属于那种对conflict很悲观和敏感的人,如果对方能对我说这样的话我应该会安心很多。
可惜人只会接受自己觉得配得上的爱,Eric确实在面对Rahim的时候会自卑吧。
剧里的诸多tension我觉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A急切需要我帮忙,B也急切需要我帮忙,我帮谁的忙?
帮了一个另一个就会不开心,想两者兼顾经常会顾此失彼。
剧中呈现的解决方式多是在帮助一方以后再去安抚另一方和道歉,大概也只有这种解决方式了吧……想象不到别的解决方式。
我几乎没有遇到过这种类型的conflict,一方面可能自己和身边人都很独立比较擅长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会需要别人帮忙,另一方面我所拥有的关系中的interdependence好像都很低,我们不会对对方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我不知道是我自己的性格决定的还是什么 【这两方面好像本质上是一个东西人物处理彼此冲突的方式也让我有一些反思,感觉剧里的冲突大部分是互相指责情绪失控说出不该说的话之后分开各自冷静,第二天一方会知错然后拼命道歉缓和关系。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很多人都习惯的冲突方式。
我家的冲突方式则不包括一方去道歉缓和关系这一环,没有任何一方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大家只是装作无事发生过,但造成的伤害,起码对我造成的伤害是没有抚平的,那些不该说的话没有被收回,一直扎在心上。
可能也与此有关,我其实很害怕发生冲突。
我更希望相互指责情绪失控人身攻击的剧情不要发生,希望两个人都一直很冷静别说任何气话,但这大概是不可能的吧。
所有人物里我最心疼的还是Maeve,精神上和生活中都独立到让我叹服,但到头来她独立其实是因为害怕失望,事实证明很多时候人们的确让人失望。
我印象很深Issac对她说“应该照顾我们的人离开了我们,这会留下伤疤,但也让我们独特”,Issac觉得Otis被好好养大无法懂得,而他们两个都是被抛弃的所以能懂得彼此。
看到这里我真的挺难过的,可能我也觉得自己是有伤疤的人,和那些所谓比较完整的人呆在一起的时候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们不理解也没有意愿去理解我,和也有伤疤的人聊天就明显感觉互相理解顺畅很多,但两个有伤疤的人在互相舔舐伤口以后能一起好好走出新的路吗,还是只能重蹈覆辙呢?
我不知道。
之后大概会有第三季吧,我也很好奇之后Maeve会如何发展。
希望我们都能获得我们本该得到的安全感。
去年年初,一部新开播的剧集爆了。
超过11万人评价,豆瓣评分9.1。
在去年评分最高的英美新剧榜上,位列第四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剧集尺度太大,不少观众却只能偷偷观看。
前两天,此剧的第二季终于来了,这就来和大家聊聊它——性爱自修室 第二季Sex Education Season 2导演:本·泰勒 / 凯特·赫伦编剧:劳瑞·纳恩主演:阿萨·巴特菲尔德 / 吉莲·安德森 / 舒提·盖特瓦 / 艾玛·麦肯首播:2020-01-17集数:8单集片长:50分钟
刚播出的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口碑和热度。
截至目前,在豆瓣评分9.1,在IMDb上也有8.4分。
相较国外的评分,可见国内的观众似乎更喜欢这部剧集。
究其原因,是因为它瞄准了我们传统教育中相当稀缺,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部分——性教育。
故事的主角叫欧帝斯(阿萨·巴特菲尔德饰),是一名高中生。
放在人群中,他似乎并不起眼:普通的长相、普通的身高、在普通的学校念书。
但是,欧帝斯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烦恼:她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珍妮一同生活。
而珍妮的职业却很特别——一名性爱和感情治疗师。
这个与众不同的职业,以解决他人在性爱和感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
正因如此,在欧帝斯的家中摆放着大量与两性相关的书籍、道具、模型等等。
这让一个青春期的男孩觉得难以启齿,他甚至不敢邀请同学到家里做客。
即便如此,欧帝斯还是有一个最好的朋友——艾瑞克。
艾瑞克是gay,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俩的友谊。
他们每天一起上学,是无话不说的朋友。
欧帝斯的生活,原本会像大多数普通高中生一样。
直到有一天,他认识了同校的另一个女生梅芙(艾玛·麦肯饰)。
梅芙是一个非常聪明,也极具个性的女孩。
她出生于一个悲惨的家庭:母亲吸毒,父亲抛弃家庭,唯一的哥哥也离家出走。
生活的磨难让梅芙养成了独立、坚强的性格,但同时也让她显得过于强势、格格不入。
除此之外,梅芙还特别具有商业头脑——她发现欧帝斯对性相关的知识耳濡目染,并且心思细腻,善于解决问题。
于是,她提出和欧帝斯合伙开诊所的建议,以解决同龄人在这个私密问题上遇到的疑惑与阻碍。
一个名为“青少年性爱咨询室”的组织由此成立。
在第一季中,欧帝斯与梅芙的组合,为不少青春期的男男女女解决过问题。
有的对异性的X器官感到恐惧;有的不知道如何与恋人有效沟通;有的渴望X爱却不知如何开始;还有身陷裸照危机与荡妇羞辱……在一起起五花八门的案例中,为我们真实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亲密关系的各种可能性。
而在剧集的末尾,欧帝斯已然是一名成熟的咨询师。
但是,他却不知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交了一个名叫欧拉的女朋友,但在发生亲密关系时却显得很吃力。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心中并未放下对梅芙的暗恋。
而梅芙也谈了一段恋爱,但是却因为不适合而分手。
她其实也暗恋着欧帝斯,但是却从未说出口。
更糟糕的是,由于为贩毒的哥哥背锅,梅芙被开除出了学校。
而他俩一手组建起来的咨询室也就此解散。
在第二季的开始,和第一季的末尾无缝衔接。
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学校,但是却爆发了严重的危机——一场席卷全校的衣原体病造成了巨大恐慌。
这是一种较为私密的病症,只会通过性接触传染。
由于涉及个人隐私,在寻找成因和源头时就比较困难。
为了阻止病情蔓延,欧帝斯不得不站出来调查。
随着病情的传播,家长们也得知了此事,并且向学校施压。
为了寻找专业的帮助与指导,欧帝斯的母亲也站了出来。
她受邀在学校成立一个专业的咨询室——不仅为了应对当前的病情,也可以向所有师生提供日常的两性相关的帮助。
另一方面,被开除出学校的梅芙,想要重回校园。
她找到自己帮同学代写作文并获奖的证据,以此来威胁校方。
最终,梅芙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学校。
在她的帮助下,欧帝斯找到了衣原体病的源头,终止了这场席卷校园病情。
而两人合伙的“青少年性爱咨询室”,也终于继续营业。
当然,在回答第一季末尾遗留问题的同时,第二季也出现了新的人物与故事。
新学期刚开始,学校就迎来了一名转校生拉希姆。
他有着帅气的外表,以及谜一样的背景,瞬间成为学校里的红人。
当女生们对他趋之若鹜时,万万没想到的是,拉希姆竟然是gay。
而他爱上的人,正是欧帝斯的好基友艾瑞克。
于是,两人谈起了甜甜的恋爱,让围观群众心生艳羡。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观众应该能感受到,这部剧想要传达的绝不仅仅是性教育的缺失。
剧中还探讨了大量与家庭、恋爱、人际交往相关的问题:原生家庭、身份认同、LGBT、校园霸凌、代际沟通等等。
这些看起来很沉重的话题,以略带调侃的剧情铺展开来,让观众在一起起冲突中看透每一个严肃议题下的本质。
如果说在第一季里,此剧试图用“性”来吸引所有观众的注意。
那么在第二季里,它在“性”的外壳下,更多想呈现的是各种各样的“爱”——有的爱让人窒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却从根本上忽视了你的真实诉求。
有的爱刚开始或许浓烈,但在历经生活琐事烦恼的与朝夕相处的检验后,却变得荡然无存。
还有的爱,以不为人知的方式,畸形地发展。
因为这个想去爱别人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学会爱自己。
这些不同人群所面临的不同困扰,其实都指向了一个问题:爱与被爱。
从性到爱,《性爱自修室》或许不再那么猎奇,不再那么吸人眼球。
但是,它却变得更加普适——不仅每个青少年应该看看,也适合他们的家人、朋友一起观看。
毕竟,爱与被爱不仅仅是能力,更是我们应该穷尽一生去研究的学问。
正如彭沙尔所说: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本文作者:张不才
01生活中的一切都和性有关,除了性本身《性教育》已经播出了两季,虽然本剧名字里有“性”字,剧中各种性场面和问题,但是本剧的内核却不是性。
因为我们可以很容易观察出来剧中人物面对的各种各样的性烦恼,其实是其他的远超性范畴的问题造成的。
比如第一季第一集中校长之子亚当假装性高潮的问题,其实是他的身份引起的关注以及父子关系失和导致的。
第二季中那个印度女孩高潮时用枕头捂住男朋友的脸,一开始连男主母亲都误认为是性问题,其实只是她怕男朋友看见自己高潮时扭曲的脸而已,这是信任和沟通问题。
所以看了两年剧还说这是性教育的寓教于乐,那就小看这部剧了,就像《实习医生格蕾》不单单是要介绍实习医生是怎么工作的一样,本剧只是以性这个角度切入,讨论的依然是人,当然主要是青春期少年们,的困惑、选择以及成长。
看了这个剧就批评中国性教育是有失重点的,这里并不是说中国性教育没有问题,它是有问题而且很有问题,但是那不是这个剧的重点。
其实第二季第一集本剧就借着男主母亲的口说出了它要讲的东西,那就是3个T,Trust(信任),Talk(沟通),Truth(实话)。
比如那对不会洗。。。
的情侣其实只是缺少知识和沟通而已。
剧集只不过是把一个个的道理放在精心编排的故事中,请注意是精心安排的而不是写实向的。
这题会吗??
02这其实是一个不写实的三角恋故事本剧首先被我们注意到的是它不同于现实的亮色搭配,男主红色米色相间的夹克,每个人的衣服如此鲜艳,更不要说每个人夸张的个性,都在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写实向的故事。
剧情的一个核心就是男主Otis和女主的暧昧关系,当然少不了后来加入的另一个女孩组成的三角关系。
而且如果仔细观察这个剧里面三角关系随处可见,Eric在法国转学生和Adam之间徘徊,男主老妈在水暖工男朋友和前夫之间摇摆,更加狗血的是,这个男朋友还是男主女朋友的父亲!!
这样的捋顺就可以看出本剧的人物和人物关系都是精心安排的,不是现实中可能发生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本剧是如此不写实的狗血剧情,为什么它让人连看8集,欲罢不能呢?
03每个人物都有明确的想得而又得不到的东西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剧中的每个人物都能立的起来,是因为编剧赋予了他们每个人真实的困境,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的难题。
就以男主为例,家庭上他想和当性治疗师的母亲有好关系,不想变成父亲一样不负责任的人。
在情感上他喜欢女主梅芙但是自己已经有了女朋友。
性上面他手淫成瘾,却在和女朋友在一起准备破处的关键时刻掉链子。
我们可以数一数这是多少个难题等着他去克服。
同样的女主也面临吸毒的老妈,关系暧昧的男主,麻烦重重的学校,以及知识竞赛的任务。
剧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Adam这个角色,他至始至终都是压抑的状态,从来没有笑过,直到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向Eric表白之后,在Eric家人簇拥下才露出迷人的微笑。
反观我们的国产剧,比如《甜蜜暴击》里面住着别墅说自己是穷学生的男主,只要是富二代就和老子关系不好的人设,处处透着5毛特效的假!
原因就是我们剧中的人物活着毫无目标毫无困难,不需要去解决任何事,即使要去解决也是靠圣母白莲花的陈词滥调,比如男女主是房屋中介但是啥都干就不卖房子(请不要对号入座,这里说的电视剧不是邓伦和AB的《我的真朋友》)。
当然剧集也有不足,比如这一季中引入的这个残疾人,就是个工具人属性强烈,他就是为了破坏男女主的感情来的啊!
最后想说,为了有下一季你们就是不让男女主在一起是吗?
还有第三季到底啥时候出啊?!?!
第二季没有逊色给第一季。
各个人物都有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走向。
最终话收尾的画面美到不可言说,Maeve背向满天星光,走在去采购煎蛋饼食材的路上,她脸上倏忽而过的那抹笑容,充满了亮晶晶的生气。
Otis缺乏担待,“男子汉”当之有愧;Ola飒爽又可爱,简直是全剧的精灵女孩;很喜欢Otis的妈妈这个角色,精干又有点儿偏执的离异女性,总是坚强,偶尔脆弱,但是绝不后退。
感谢这部英剧为中国的青少年乃至成年人打开了性爱这扇天窗,毕竟,指望国内的性教育能迎头赶上这时代,和企盼中国男足夺冠世界杯是差不多难度了。
以下,摘录了喜欢的剧中对白,与大家分享—— 性爱,对有的人来说没有吸引力,有些无性恋者仍然想要浪漫的爱情,但他们不想要做爱这部分。
性向是流动的。
Sex doesn't make us whole,and so,how could you ever be broken?
(性不会使我们完整,你又如何会因此破碎?
)你得让你爱的人知道你爱他们,即使这会让你痛不欲生,因为我们是在活着。
他的爱如此温柔,他的刺却如此坚硬。
Love looks not with the eyes, but with the mind, and therefore, is winged Cupid painted blind.(爱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所以爱神丘比特的眼睛总是蒙着的。
)
第一季是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刷的,觉得特别有意思。
看着就忍不住思考现今的中国性教育,感慨很多。
而且每个角色也都太可爱了!
第二季算是饱含期待了。
前天刚看完了性教育第二季。
怎么说呢,没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不差。
解决了第一季的一些问题,比如说Otis的家庭问题,Eric的感情问题(暂时)以及更积极地着笔了学校的性教育问题。
但是也引来了更多的矛盾,也可以说是本质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剪不断理还乱了。
不过这样,也会期待第三季能够更好地处理,不然真的要寄刀片了!!!
鉴于目前好像没有朋友整理一些台词,决定奉上我很喜欢的一些台词:)还是有些写得很好滴。
E02 Maeve和老师Maeve写的小作文。
听着心酸又感动,真是我的小女孩。
是一个很理想的未来。
如果一个人能学会和自己独处,那这辈子似乎也没什么可以害怕的了。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inner peace。
E02 帅T和Otis这句真的太经典了!!
Otis从搜索引擎上学来的时钟自慰法,Ola难受得半死还要假高潮。
真的笑死人。
帅T果然是帅T。
E02 Jean我永远喜欢Jean(除了她吻前夫的时候= =。
E02 Eric和Rahim两个人一起上了简易摩天轮(笑。
这句话其实我觉得特别在理,让我想起来以前一位老师说的,“有文化的人到哪里都会有文化,所以不要害怕自己到了什么地方。
“
E03 Rahim和Eric在餐厅里两个人吃饭,说的一句话。
Rahim真是知识分子啊。
E03 Viv和Jackson老实说,只要Viv不滥用她的数据知识,我觉得有时候听她说这些,还挺性感的。
New sexy。
E03 Aimee和MaeveAimee永远是我的快乐源泉!
E03 Otis,Maeve和背景Aimee这里可能是这一季里两人少数有亲密接触(搭肩)片段了?
令人难过。
Maeve真是太一语中的。
不过这么有趣的生日祝福,谁还不想要呢??
(快原地结婚!!
)
E03 Lily和OtisLily总能心平气和地说一些让人害怕的话,哈哈。
E03 Otis和EricOtis:世界上最难破处的人?
(事实证明后面随随便便就破了,而且以一种我很不喜欢的方式= =一点仪式感都没有!!!
而且还不是和自己喜欢的人,这可太让人难过了把。
)
E04 Meave向Otis表白根据评论添加的。
当时看的时候是觉得,Otis只是气Meave这么迟才说而已,内心还是很喜欢她的。
也许这就是错过。
E04 Jean和女主角1
E04 Jean和女主角2关于无性恋的讲述我也很喜欢。
据报道,中国好像也有千万人是同性恋。
但是这个环境下,可能只有很少人愿意去咨询和面对自己的性向(何况它是流动的)。
“性不会使我们完整,既然如此,你又如何会因此破碎?
“
E06 Eric和AdamEric从Party出来和Adam见面。
A实在太强了,一句话都没说就吸引E出门了。
这个时候A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个bi,但是鉴于很多心理障碍,还没能面对。
E本来很生气,看他这样很系心疼,还想去安慰他。
结果A反弹性回绝了。
就是一个Eric的心碎moment啊(还好后面和反转了。
E07 老师和姐妹们Exactly!!! 看到这里心情特别激动,也超级感动。
E07 名场面然后就来了这个一起坐公交车的场面。
看的真的是眼泪都要出来了,看了太多集Aimee的PTSD,我都要鸡皮疙瘩了。
还好,there‘s still something that binds us together:)07he
E07 Eric和妈妈你妈: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
E08 Otis和Ola不知道为什么,被这句台词戳痛了哈哈。
谁不是个老好人呢,只是最后做着做着什么事也没成功,委屈自己,不小心伤害别人。
所以“自私”可能也不是一件坏事把?
共勉。
E08 Aimee,Maeve和Steve真的好甜噢!
这个杯子蛋糕可爱死我。
E08 Aimee和Steve这一对真的很治愈。
E08 Eric和老爸Although he is a jerk, he's to the point!
E08 Adam和Ola这里看的开心死我了。
Adam小狗狗真的好可爱啊!!!
也可以看到这里内心的感动了QAQ谢谢你Ola!
E08 Adam和校长夫人这一季,校长夫人实在太突破形象了。
看得很爽!!!
各种神助攻和发言。
记得刚买自慰器的时候,她的表情简直绝了。
随后就“I want a divorce”。
How awesome is this?
E08 Adam和EricOMG他们终于在大家伙面前牵手了!!!
Adam的这句Please老实说有苏到我:)
E08 Eric和RahimRahim被伤害得不浅哎。
这句话也让我挺担心的QAQ希望第三季不要太虐叭~
EP08 Otis的告白对我来说有点转变的太快吧,哎。
这部分处理的不够柔和。
虽然已经有很多铺垫,但总觉得少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被删了(怨念)……(#‵′)总之,完结撒花。
期待第三季。
(视频源:人人字幕💗)
e1its entirely about money,哈哈哈哈哈信你个鬼,感觉女主结尾的眼神要追回otisotis的现任感觉还蛮不错,其实她跟女主都是一挂的(连鼻环都一样),都是那种酷酷的一挂,像是otis的反面,像是otis的妈妈Otis的妈妈真的又梅丽尔的那种气质s1结尾和s2开头的衔接模式很像rnm,rnm里是rick被抓到rick逃出并大杀四方,这部剧里是女主被开除到女主重回学校e2“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在笑这位好心的女士”“因为这就是高中”游乐园打枪雌竞,“我们的赢家已经产生了”一语双关统计数据和realistic和未来规划把自信又可爱的黑人小哥吓坏了。
“那一年我们望着星空,未来的未来从没想过”fingering事件说明很多时候男生的自信是女生的纵容和不愿意直说怕伤感情造成的,有话还是直说好,沟通最重要“fuck all the dads”校霸亚当进了军校明显自闭多了,这是不是一种成长呢every orange is different, u shouldnt ask me, u should ask ur gf.otis到底心里有没有maeve啊语文老师不知道是印度裔还是拉丁裔,蛮优雅的,挺立体的,“我不在乎你说什么dirty talk,当我一个人独处时,我觉得自己是个过时的老人,我只想享受sex”e3“why dont u say its ur birthday”“because i hate birthday”“no one hate birthday”艾米在公交上被性骚扰,从同学到police都在帮助,告诉她错的不是你。
与身边的现实完全不同。
艾米一直假装自己不在乎,回到家之后彻彻底底洗了个澡然后开始哭maeve想说出口而没说的喜欢,用“如果你再送我生日礼物我就一拳打爆你”替代。
这话实际意思是谢谢。
她总是假装,从小的经历让她学会用假的外壳来保护真的心意和自己。
e4“我一直觉得我会爱上那个第一次做的人”,留给maeve的时间不多了本以为会写otis跟女友慢慢分离,然后再跟maeve慢慢好起来,但剧本的处理是,直接让maeve进来,逼着女友去逼迫男友做二选一,把矛盾引爆。
这个写法好。
这集男主跟黑人gay蜜处于同样的境地,都是心里装着两个人,要做二选一。
校霸亚当在跟黑人gay蜜一起的时候终于笑了maeve终于跟otis自白的时候心在抽痛,“its not fair”,男主又急又想哭校霸亚当在便利店打工都会碰见男主女友“本月最佳员工”,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哈哈哈e5爱的偶性再次显现,男主终于觉得自己爱上了女友,跟maeve说了i cant see u anymore,结果女友觉醒了女童属性跟他分了。
e6“yeah, back to prison for me”妈妈和女儿躺在沙发上说“不去追那些傻男孩子了,你得等他们长大,男人有自己特殊的魅力”原来otis对maeve的想法是,我很喜欢她,但我觉得她在欺骗玩弄我的感情。
不知道这是醉话气话还是真心话。
对ola的想法是,我也喜欢她,但没有对maeve那么喜欢。
我终于决定move over maeve,假装自己是一个完美男友。
这段太经典了男主酒后成了一个shitty boye7why did u have to grow up“我让她们找出一个她们的共同点,女生永远也做不到”“你太恶毒了”,原来真正的共同点在于女性困境(性骚扰),以及随之而来的girls help girlslove n individuality的新一个理解:如果你在一个人的身边(love)不能像自己平时那样(individuality)而是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假装成另一个人/角色,那说明他不适合你结尾来了个母子反转,让儿子体验一下自己平时直接走掉时母亲的感受,让母亲也体验一下自己平时想rational talking时儿子的感受otis跟富家女去买紧急避孕药的事很comfortable,很难想象在东亚文化语境中如此狗血的一件事,或者在极冷极寒的艺术作品里如此痛彻,撕裂的一件事,可以那么轻松,可爱,无压迫。
甚至可以在过程中聊聊彼此家庭,聊聊男生女生不同的sex心理,最后一起在森林里的树干上坐着喝杯可乐片尾曲好像rick n morty的那首(查了一下是《mysteryof love》,是call me by ur name的主题曲)最后女团六人组一起搭巴士好棒e8厉害了,男主的内核被揭晓,“i think u r always trying to be a good guy that u end up not being a good guy”asshole父亲本人现身说法,不变成asshole的方法是保持真诚。
结尾两人各自独身却共享同一片星空,也挺好,享受那份静谧的惬意
看这一季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杂乱和急。
尽管如此,多了这么些新角色需要构建,还要深挖上一季的某些角色,同时还要保持主角的剧情线发展,我觉得编剧在八集的篇幅里已经做得不错了。
这一季里我对男女主角的感情结果其实已经不太在意了,主要原因是编剧把一些配角们都写得太好了,使得他们的故事看上去比一个teenage boy的自我挣扎要精彩得多(当然这个主题也很有意思,只是在篇幅有局限的情况下很难讲得好吧,第一季算是比较成功的)。
这一季里我最喜欢的配角故事还是Eric和Adam。
很感谢编剧在第二季深挖了Adam这个角色,给了这个bully一个讲述自己故事的机会。
Adam这个角色在一开始是破碎的,第二季是他一点点把自己拼凑起来的过程。
我们看到他试图找到自己擅长做的事,试图努力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到了结尾,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第一块拼图。
我觉得他和很多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很相似,被要求严格、情感冷漠的父母关在笼子里,压抑着没有机会探索自我。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不反感甚至喜欢他因为缺爱而显现出来的易怒和敏感,因为我们的社会有太多这样的孩子,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
我也喜欢Adam的笨拙,他由于恐惧而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也只是笨拙地运转着。
在便利店里把标签往脸上打、表达喜欢的方式是带人去砸废品、听到Ola说自己是朋友时激动地把她抱起来,从前他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是把自己变坏,而当世界给了他一丁点的善意和爱,他就变得不知所措,手忙脚乱。
当恶人的世界出现一条裂缝,而从中流出脆弱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会比这更动人。
我也喜欢Viv和Jackson的友情,这样的友情才是青少年们需要的,在痛苦的自我探索中找到一位同伴,互相扶持着变成更好的样子——Viv意识到自己也需要朋友,Jackson意识到游泳之外,自己还有更多的选择。
另外,Jackson好像总是被一些学校里的misfits所吸引……另一个让我惊喜的角色是Issac,能理解可能很多人因为他结尾的举动会不喜欢他,但是我爱这种性格上有缺陷,但人很有趣的角色。
他应该是全剧最最cynical的角色了吧,热爱讽刺,不信任成年人,也不羞于利用自己的身体缺陷换取利益,更不屑于他人的可怜和同情。
女性配角方面,这一季比较遗憾的是Ola的角色,第一季她一出场那种闪闪发光的活力几乎盖过了其他任何角色,没想到第二季对她的开发探索如此草率,性向探索的过程就是做了几个春梦。
另一方面,第二季Aimee占了很大的戏份。
这是一个很可爱很天真的角色,所以也能理解编剧通过她来引出对公共场合男性对女性性骚扰的探讨,继而将女性角色们都联合起来。
那场一起砸车的戏其实有点out of nowhere也有点cringy,但镜头语言的确比较能调动情绪,使人从这个小小的场景联想到整个社会中女性所必须承受的愤怒和不公,以及female empowerment的重要性。
我还挺喜欢编剧让Otis跟Ruby上床的安排的,因为这很现实,有时候你很在意自己第一次跟谁,但实际上你可能喝得烂醉就fuck whoever there is了。
Ruby所偶然表现出来的脆弱一面也让人觉得可爱。
总而言之,这一季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角色太多,剧情线太多,而篇幅有限,导致剧情发展过于仓促。
第三季是肯定会有的了,但说真的第三季是不是关于Otis和Maeve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这些饱满的配角故事已经够精彩了,随便抽一对出来都能单独写个几集。
只希望下一季编剧能认真发展这些角色,继续写出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故事。
(涉及剧透,请大家谨慎) 刚花了一个下午把这部剧追完了。
只得说一言难尽。
第二季,说实话,解决了一些矛盾,但实则带来了更多的矛盾。
男主与女主的分分合合,男主(前)女朋友的性取向探索,男主母亲的情感问题,男主与父亲的亲属宿命论......可以说第二季更复杂了,囊括了更广的范围,也实实在在设身处地的涉及到了关于男女性别问题与不良性行为的社会性。
但让一个热切的尝鲜者难以消化的是,编剧好似故意的矛盾引入与笨拙的矛盾解决使得剧情的切实性得到了衰减。
分点论述之。
首先,男主与(前)女友的感情。
可能编者考虑到男主与女主的天然设定,所以不可避免的需要给出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案,完成这种天然设定的机会塑造。
但是,直接把(前)女友设定为泛性恋,并且还趁机搞了一波她与朋友的拉拉的自我探索也太扯了吧。
私以为,这样解决矛盾的方式有点过于牵强。
其次,女主与男主的关系。
虽然这两人的天然设定是不争事实,众心所向,但是为什么要刻意引入一个第三者。
特别是当男主通过与父亲的对话,对于责任感以及自我成长有了清醒认知之后,增加了一个第三者的干涉。
我当然清楚编者刻意营造的戏剧化,甚至是勾人胃口的悬念,但是当片尾字幕划过的时候,留在我心中的只有刻意。
此外,还有男主好基友和法国交流生以及其叛逆(前)男友的纠纷。
法国交流生在第二季的作用仿佛就是一个帮助男主基友找寻爱情,探索内心的工具。
我的一个疑惑就是,难道在寻找自我内心的时候就可以肆意妄为而将责任与对人际情感的呵护置若罔闻了吗。
只能说我觉得可能会有更好地解决之道吧。
最后,便是男主母亲的情感问题。
和前夫的瓜葛,对前夫不负责任的不信任,难以处理与男友的亲密情感等等。
最后编剧竟然还安排男主母亲怀孕了???
只能说这真是一大家子。
不论如何,凭心而论,这部剧想做的和做到的已远远不止呼吁青少年对性的理性认识以及社会对于青少年性教育的客观包容。
这部剧囊括了性这层带有不寻常趣味性与敏感度的薄纱层下纠缠的亲情,爱情,友情,责任感。
还大胆探索了各类以性为特征的社会性问题。
离婚,恋情,泛情,不忠,避孕,堕胎,不端性行为甚至于毒品导致的家庭问题等等。
编者对于女性受到性骚扰,性恐惧以及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思考切实的引起了我的共鸣。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编者也没有刻意迎合潮流,亦讨论了男性在情感问题中的脆弱与无助。
这点让可说让我眼前一亮吧。
再吐槽一下,学校应校董要求聘请了男主母亲来学校做咨询。
校长妻子在与男主母亲的交流中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本心,鼓起勇气的表明了自己对生活的期待,提出了自己对婚姻生活的期待。
校长恼羞成怒,在恳求与妻子复合不成之后,一气之下影印了所有男主母亲的治疗咨询笔记,贴满了整个学校。
但编者没有直接解决这个矛盾,只在最后安排了校长看似守旧的指责母亲大谈淫秽之事。
或编者似想揭露保守政策制定者对于性的理性认识的匮乏,以及因一己顽固而不愿包容接受青年性教育的客观益处,但却让人停留在了校长意气用事,公报私仇的私人情绪里面。
最后总结下吧。
这篇胡言是我一看完全八集在肾上腺激素的怂恿下混乱成形的。
可说是满纸荒唐言,只有情绪化了。
看完感觉如释重负吧,毕竟欣慰于有有创作者愿意勇于解决这块烫手山芋。
不得不承认有些镜头个人确实觉得非常大胆,但它们的价值不能仅停留在对于反常规的低级幽默的偷笑中。
或许常常我们需要突破比所设想预计的远很多的时候,才能惊喜的发现自己和想要的不期而遇。
也希望我们的文艺创造者们有勇气,我们的市场与社会有包容,让这样的理性认知与批判创生。
最后的最后,只想借叶夫根尼·扎米亚京的一句话做结。
Progress is not achieved by preachers and guardians of morality. But by madmen, hermits, heretics, dreamers, reb-els and skeptics.
B+ 季终集的音乐剧也太前卫了hhhhh
一晚上追完了 怎么Otis害没和Maeve在一起!!!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一个被过誉的系列,大概看怪奇物语八十年代风受欢迎而打造的割裂产物,仔细看音乐服装道具都是八十年代风,但大家用着智能手机的时代故事本身设定又故意语焉不详,关于青春期的性探讨流于表面,卖相很好,可惜质量不行
看了两集看不下去了……觉得好无聊絮絮叨叨的。然后发现最有看点的两个人都是gay线的 adam和 拉希姆……尽管如此还是觉得看不下去。就这样吧
前几集挺好看的 后面又开始强行制造冲突洒狗血 人物越来越ooc 人物反而为了剧情服务
Adam x Eric可以的。讨厌Otis…
还记得去年我是一晚上一口气看完S1的,今年断断续续半死不活地看了得有小半周…嗯,是时候弃剧了!一度寄希望于网飞能将此剧作为青少年性教育的“补充教材”,现在明白天真如我!E7女生联盟是唯一的亮点,其他均彻底沦为青春狗血抓马,没有矛盾制造矛盾,解决不好矛盾遗留矛盾,再酝酿成新矛盾……观众真的精神疲惫!更不解的是文不对题,S1的诊所在本季中只出现过一次?!一看制作方,哦明白了,班底全变
每个人物都饱满了,只有校长依然是大傻逼。另外大家都好缺爱啊,青少年到底需要怎样的喂养才能不缺爱呢?
热情洋溢的宣讲
对于一个高概念的剧集,进行到第二季就自然有些生硬。你会发现它无法像别的剧一样,在有限的空间里不断创造。剧情与复杂的类型往往出现冲突。本剧拥有极高的概念,从性出发,以轻松的方式,连接每个人物与空间。想要在碎片化中,不断连接,形成网络与连续,可以参见每一季在大聚会这种多人参与群像的处理,尤其第二季更甚。仿佛看到的是成人版浓缩版《家有儿女》,但是却拥有想要铺设连续剧情的野心,这是两个很难兼容的模式。这个剧传达出正视错误和伤害的观点,对待伤害不应该纵容也不应该放大。
做春梦呢吧 主角这种烂人能找着对象真是见鬼了 更别提艾瑞克 难道他是唯我独尊武则天吗??
饶有性致地看下来,发现本剧竟是一部「相由心生」的作品。所有显性、荒诞和搞笑的「名场面」只是问题的征兆而不是问题根本,为此,如何「健康有效」而非科学有效地克服「自卑」心理,以及如何人性化而非机械化地挖掘体内潜藏且因暂时不受掌控而有可能「肿胀走火」的「自我」价值成了《性爱自修室》第二季的主修课。逃避现实是最不现实的操作——那种下意识的选择只会让自我认知混乱的「自大狂」越发羞耻、难堪和出糗;圣贤书早在第一季就漏洞百出——那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理性分析只会塑造骗子和伪君子;强制措施更不可取——在主张自由、民主与多元的国家倡导「强权」是统治者自寻「下台」的死路。看来,只有「无为而治」的「男人汁」可以拯救人类了。于是,本季强调「理性教育」在「自修室」里所处的隐性位置和「感性教育」所扮演的主导角色。
年轻=总是让彼此那么生气
成长教育102:有些心碎可以粘合,有些不能;有人可以握你的手,有人可以接住你。(if only Eric and Adam and Rahim could all be together...)
看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马龙的“Said you never had me caught up in no drama”,烂到甚至怀疑第一季是否真的像记忆中那么好。人物用力过猛,情节过分drama。编剧的台词写的也太...一言难尽:充分展现亲密关系各种让人窒息的情景,弥补的方式就是随便拉出一个角色泼洒劈头盖脸的鸡汤。亲密关系属实麻烦,不如多养几只猫猫狗狗。吉莲安德森姐姐我依然可以。
what a tacky fucking show.........像是abc和cbs最差的元素粘合起来的电视剧,没有立得起来的角色和完整的arc,有的只是堆积的元素,剧作者到底有在用心写剧本吗?one star for gillian anderson's pantsuits.
青少年的烦恼,国外都高中堪比国内的大学
4.5星 真的不是很喜欢梅芙这个角色。男主角的感情线拖着性教育的名头在青春期这点破事上纠结了太久,有点让人腻味。看看人家Eric这季啊,左手边有新欢法国性感帅哥主动追求,右手边有旧爱忧伤的奶酪校霸念念不忘,简直幸福!EP7全季最佳,整体优于第一季。
Rahim正式取代了男主在我心中的位置,小黑哥这个桃花运实在是玄学。
拉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