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曲尘封

恋曲尘封,上海上海,白相,生煎,爱比死更冷,Shanghai Shanghai,Wandering Days

主演:蒋雯丽,黄轩,黄小蕾,马思纯,罗辑,林栋甫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恋曲尘封》剧照

恋曲尘封 剧照 NO.1恋曲尘封 剧照 NO.2恋曲尘封 剧照 NO.3恋曲尘封 剧照 NO.4恋曲尘封 剧照 NO.5恋曲尘封 剧照 NO.6恋曲尘封 剧照 NO.13恋曲尘封 剧照 NO.14恋曲尘封 剧照 NO.15恋曲尘封 剧照 NO.16恋曲尘封 剧照 NO.17恋曲尘封 剧照 NO.18恋曲尘封 剧照 NO.19恋曲尘封 剧照 NO.20

《恋曲尘封》剧情介绍

恋曲尘封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3年,在一座即将拆迁的上海石库门老房子地板下,18岁辍学在家的轩(黄轩 饰),发现了一本被藏匿的日记。日记扉页上贴着女孩的照片,页间娟秀的字迹,记录着1975年的一段恋情。轩被18年前的女孩打动,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已经36岁的岚(蒋雯丽 饰)。在荷尔蒙的刺激下,一场无情的情感狩猎开始了。18岁的叵测少年,在时任大学教师已是中年的岚面前,不动声色地开始一幕幕还原当年日记中的情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父母见上书懒女苏珊心理罪2傀儡人犯罪现场:赛西尔酒店失踪事件命运石之门23β:境界面上的缺失之环朝鲜生存记黑侠VS赌圣罪与恶万物生灵:2024圣诞特别集转运短信这个少侠有点冷荒野寻踪他们的城市京都寺町三条商店街的福尔摩斯迷失第六季人事美魔女·椿真子4X100水着份子皇家圣诞惊喜水泥李卫当官3飞黄腾达双生神捕之墙头马上食人鱼3DD天佑吾王罗马第一季复仇木偶人便衣警察暗之齿轮奈欧斯奥特曼

《恋曲尘封》长篇影评

 1 ) 哇

在处理人物与事件时,导演大量运用了类似中国画中留白的手法。

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黄轩饰演的少年,蒋雯丽饰演的美术老师,黄小蕾饰演的酒吧歌手川妹子,他们前世今生的故事,导演都只给了略略地几笔,引发观众很多的想象,却也明确传达出他们的爱与痛,追寻与漂泊。

在处理人物与事件时,导演大量运用了类似中国画中留白的手法。

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黄轩饰演的少年,蒋雯丽饰演的美术老师,黄小蕾饰演的酒吧歌手川妹子,他们前世今生的故事,导演都只给了略略地几笔,引发观众很多的想象,却也明确传达出他们的爱与痛,追寻与漂泊。

 2 ) 18 x 18 x 18:藏在青春里的求而不得

《恋曲尘封》是一场青春梦,梦里藏着关于初恋的秘密,和一群人青春的求而不得,黄轩,林雪岚,罗辑,玛丽亚,皆是如此。

黄轩的求而不得,是18x18x18,是他的18岁,因为一本18年前的日记,爱上了日记中18岁的林雪岚,当两个人在现实中相遇,他又爱上了18年后的爱,他模仿着她曾经爱上男孩的种种,去吸引她的关注,去挑动她的心绪,到后来戳破窗户纸狂热地告白,最后只换来她此生不复相见的离开,而他也始终不知道她对他有没有哪怕一刻的动心。

林雪岚的求而不得,是她始终忘不了她18岁是爱过的男孩,死亡将男孩定格在了她的青春里,然而她却渐渐忘记了男孩的脸。

黄轩的出现唤醒了她的记忆,让她终究能够完成那一幅男孩的画,然而,改变不了男孩早已不再的事实。

罗辑的求而不得,是他怯懦内向的性格,让他即便喜欢上了大大咧咧的玛丽亚,却始终不敢说出口,静静地坐在歌厅听她唱歌,在她受委屈的时候为她出头,甚至献出生命,却也终究没有戳破那一层窗户纸。

玛丽亚的求而不得,是她注定漂泊的人生,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她背井离乡到上海闯生活,只在洗澡时哼唱家乡民谣时流露出片刻思乡,罗辑曾让她有过定下来的念头,而他的死让她开启了又一段漂泊。

唯一求而有得的,只有黄轩外公,一心期盼黄轩长大有成的他,终于盼来了黄轩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或许,只因为他已经活了大半生,早已不对青春时的种种耿耿于怀了。

《恋曲尘封》作为一部讲述老上海故事的电影,镜头里既没有外滩也没有黄浦江,有的只是不起眼的石库门和打麻将的邻居阿姨,没有精致,只有市井,鸡毛蒜皮和八卦琐事就如同撒在生煎上的芝麻与葱花,让电影充满了老上海的烟火气。

电影里,黄轩和罗辑的角色都是他们各自的本名,便叫“黄轩”与“罗辑”,而其他演员的角色则不是。

或许,就像很多男孩子的青春一样,青春记忆里的自己更加真实一些,而其他人的形象则多少带有情绪化的想象与揣测,想到这时觉得,或许《恋曲尘封》只不过是“黄轩”多年后的一场青春梦而已,一个只存在“黄轩”视角讲述的罗生门。

和我喜欢《推拿》的小马、《黄金时代》的骆宾基相似,《恋曲尘封》里,黄轩的“黄轩”的叛逆、意气与执着,多年之后,我依然会记得小马复明后在街头跌跌撞撞、骆宾基在萧红死后走在路上默默流泪,而关于“黄轩”,我想我会记起的是他在弄堂里被混混们追打的场景吧。

作为吴有音导演的处女作,《恋曲尘封》是青涩的,电影内,一个又一个角色求而不得,电影外,他终于要等到电影上映了,这是作为电影人的求而有得。

 3 ) 《恋曲尘封》:被时光掩埋的初恋,一场跨越十八年的回响

恋曲尘封这部片子,本身也如同其名,经历漫长的十二年等待终见天日。

它讲述的正是一段被岁月深埋的初恋,如何被偶然拾起,又在故事的终点,被主人公重新郑重地封存。

黄轩,一个高考落榜的少年,世界似乎只剩下打架与画画。

在画室的尘埃中,他意外邂逅了属于十八年前女孩林雪岚的日记本。

扉页上褪色的照片,字里行间流淌的青春心事,让他深深着迷。

他提笔将记忆中她的模样细细勾勒,这幅肖像最终被张贴在美术学校的宣传墙上。

未曾想,这跨越时空的画像,竟真的引来了十八年后的本人,命运的齿轮由此转动,开启了一段尘封往事与现实交织的故事。

在这个充满转折的夏天,黄轩经历了失去,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长。

他的执着与追寻,青涩却也坚持,那份笨拙而真诚的靠近,最终成为自我蜕变的契机。

蛮感叹的,这部拍摄于十二年前的影片如今终于得以公映,个中艰辛,唯有感慨。

黄轩身上那份独特的气质与文艺片真是天作之合。

马思纯饰演的少女,灵动鲜活,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为这段尘封的恋曲注入了明亮的生命力。

 4 ) 4段“爱”的尘封:一个人不是以你希望的方式爱你,不代表他不是全心全意爱你

影片里可以说至少有4段爱情故事,它们都经历了“恋曲尘封”。

A是王轩与林雪岚,是具有巨大的年龄、年华、社会身份的代沟差异的爱情。

是本片的叙事主线,后面展开说。

B是王父与王母,因为母亲的过早离世,这段爱情停留在对母亲的最美好印象的怀念里。

它是王轩在成长历程中对爱情模样的最初体认与向往。

也是母亲这个重要角色在他成长历程中的缺失,使他喜欢上年长的林雪岚更具合理性。

C是林雪岚与初恋,年轻时就生死相隔,“我记不清他的脸,但我想画出完整的他”。

D是罗辑与玛丽亚,是同龄人之间既有成长共鸣,也有性格差异的爱情。

这段的年龄关系既与主线A形成鲜明对比,也让观众得到更多的带入视角。

*展开说主线A的关系处理,两人示爱方式的不同很有回味。

在影片中段,王轩与林雪岚相遇时,“你为什么画这些画?

”“因为我爱上了画里的姑娘”在相处时,林雪岚反复地给王轩拍照,用相机作为中介的、间接接触的方式表达对黄轩的好感,对他的形象的记录和留恋。

当王轩提出“我想让你当我女朋友”时,她用力揉摸着他稚嫩可爱的脑袋说“傻小子”,我认为这个短短的细节已经开始表达了她对他也有好感,但她不敢轻易让心动关系成为现实。

而王轩是热烈的,直截的,他拒绝间接接触的媒介,拒绝隔着相机的观察记录,他用手堵住镜头,直勾勾地狠狠地盯着林岚看,巴不得要吃了她的样子。

林岚依然只敢隔着相机与他接触,用绘画的要求与他沟通。

刚好有这张官方剧照,这段交互表露了人物间的心理关系 王轩想象希望的爱的方式是直接的亲密关系、处男女朋友,以模仿成为对方爱过的对象、获取对方的注意力为开场。

而林雪岚优先考虑的是对方的学业、事业成长,是付出实质的努力,帮对方把通向更好的未来的可能性实现。

年轻懵懂的王轩当时不能理解这种苦心和差异,不理解林雪岚让他为了她认真好好画画的用意,愤而以为林雪岚只是利用他当初恋的代替品,他担忧林雪岚不是真的爱他(可能亦如他担忧自己到底是否爱上的是日记里的18岁姑娘还是现实里的36岁熟女,耽于想象)。

【“我后来才明白,一个人不是以你希望的方式爱你,不代表他不是全心全意爱你”】。

这句可以说是理解主线立意的关键昭示,是这个作品里具有钥匙属性的表达,是转动后半段叙事的Key。

林雪岚对王轩的动心里,可能既有被关注被理解被追求被爱的悸动,有对艺术才华、青春激情的意动,也有部分是她对失去初恋的遗憾的代替补偿。

但她知道,这段18岁与36岁的年龄悬殊的情愫,难以真的有结果,王轩随着年龄的成长成熟变化,也不一定总能保留当时心理的迷恋状态。

她主动选择了处理方式。

后来她确实承认了这种代替补偿,用王轩的照片画出完成了她记忆里已记不清的那张年少的脸。

也用自己的努力促成了王轩的学业,让这个少年能继续成长,能通向有更好可能性的明天。

至少在这两重意义上,都补全了她的遗憾,达成了她的示爱。

我想,比起遗憾,她离去的心绪里,可能更多是带着满足,带着对意义的成全。

用奉献(现实的和回忆里的)所爱之人的方式成全自己的愿望。

以这样成熟稳重的温情厚实的方式,在这段感情关系里做好了自我牺牲的利他觉悟,令人动容也令人心疼。

*林雪岚大概填补了她在时光中的一些旧的、新的遗憾,然而打开了王轩的怀念与遗憾,打开了他的更新的人生。

从此对于王轩而言,林雪岚和母亲一样,成为了重要的美好的怀念。

放下执念、默存心底的一种方式,借王父之口说出,插在水瓶里的鲜花总会枯萎,不必经常殷勤采换鲜花、留意照顾供养怀念的对象,“可以放一个绢花替代”,就让回忆沉淀尘封在回忆里,面向现实的和未来的生活,奔向轰隆隆的明天。

“这个冬天,我失去了我爱的初恋”。

最后一个镜头,以再次凝视着那个躺在尘封里的日记本作为结尾。

*观于20250613,上海万达影城•五角场万达广场店。

感谢不散观影团组织的点映,与吴有音导演的简短交流。

有一个趣味点是,生煎在片中有隐喻“生的煎熬”,是示爱的手段之一,有位观众的发言得到吴导的中意,奖品就是一份新鲜可餐的“生煎”。

隐喻象征上,画、日记本、照片,感到这些充满老旧历史感的记录载体之间有互文关系。

 5 ) 恋曲尘封

看完《恋曲尘封》,像是无意翻开了自己锁在抽屉里的旧日记——有点慌,又忍不住嘴角上扬。

18岁少年挖出一本泛黄的初恋日记,愣头青似的跑到“日记主人”面前复刻青春现场,“错位时空”的初恋,荒诞又扎心!

导演及编剧吴有音是懂上海的,邻居阿姨们打着麻将时的闲聊、生煎包的蒸汽、老克拉的外公……让人一秒就感受到上海石库门的烟火气

 6 ) 恋曲尘封

《恋曲尘封》是一部关于记忆、遗憾与重逢的电影,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段被岁月尘封的青春往事。

影片通过日记本、黑白照片、海魂衫等充满年代感的物件,将观众带回那个纯真的年代,让过去与现在交织成一首未完成的恋曲。

电影的核心并非只是怀旧,而是探讨记忆如何塑造现在的我们。

主角在翻看旧物时,那些被时间冲淡的情感重新浮现,曾经的误会、未说出口的爱意、以及错过的遗憾,都在回忆中被重新审视。

影片的叙事节奏舒缓却不拖沓,镜头语言充满诗意,尤其是光影的运用,让过去与现实的切换自然流畅。

 7 ) 花无百日红,电影再少年

2025年影院观影第82部。

前几日,在导演吴有音的朋友圈看到他发的动态:“12年前的电影处女作《恋曲尘封》,根据我的小说《爱必死更冷》改编,于2013年1月拍摄,定档2025年6月13日。

灯前十年事,和雨到心头。

run,Forrest,run。

” 其实那时候,十三年的时间在我心中还是无法具象化的,直到我看到电影,当(并不显得陈旧的)十多年前的影像在银幕上宕开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十三年是什么概念,以至于看完电影之后,我给片中一位主演发去了微信:原来您曾经那么美。

有时候,时间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走过去了很多很多,沧海桑田不是我们能够具象化感受到的,因为大多数时候时间真的就如同白驹过隙,在指缝间悄无声息地就溜走了。

电影《恋曲尘封》恰好也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的爱情故事。

九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两个正是青春的少年:高考落榜的黄轩(黄轩饰)、看似有些呆板地罗辑(罗辑饰) 无意间闯入了一座即将拆迁的石库门老房子,罗辑的失足踏空让黄轩发现了地板下藏着的那本被老旧的日记本,翻开之后,扉页上那张黑白却明媚的女孩照片吸引了两人,一段尘封的爱情就这样被打开。

这个开篇有一点点像韩国电影《爱有天意》,同样一本日记本牵出的两代人的爱情故事的纠叠。

不过《恋曲尘封》倒是比《爱有天意》更加大胆,随着主人公轩阅读日记本中记录的十八年前的一段恋情,故事悄无声息地在这两个原本是平行时空的18岁少男少女之间展开,18岁的轩被日记本/故事之中的18岁的少女打动,他用自己的画笔画下了18岁的岚贴在了美院的橱窗之中,被已经36岁的岚(蒋雯丽饰)看见,两人开始了一段无法描述的爱情,以至于实在无法用上帝视角去窥探出,究竟是18岁的黄轩把现实中36岁的岚当做故事中那个18岁的少女,还是36岁的岚最终把现实中18岁的黄轩当做故事中那个戛然而止的少年所接纳。

看似两代人,却因为“爱”纠缠在一起,貌似石破惊天、却又合情合理。

我想导演想表达的,就是这种穿越时间的情感纠葛,一种可以忽略时间的爱情,在现在这依旧是一种非常大胆的爱情观设定,更何况这是一部十三年前的作品,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创作者是真的很生猛、无畏和自由。

当然,与轩和岚平行的,还有一对现实中的情侣:罗辑和玛利亚(黄小蕾饰),这是大多数人眼中爱情该有的样子,烟火气的憨厚男孩和神秘的妙龄少女,因为租房而闯入了轩(罗辑)的生活的玛利亚,满足着18岁男孩子们的一切幻想:娇美精致的面容、恍若夜莺的嗓音、游走在暗夜的神秘,超短裙、黑丝袜、高跟鞋,这些仿佛匕首般致命地刺在罗辑的心头,当然最终爱情也真的化作一把匕首扎进了少年罗辑的身体。

十三年前的黄轩真的很少年,即使现在还是有一种难得书卷气,但是黄轩的眉宇之间还是有了岁月的沧桑;十三年前的蒋雯丽还是明媚动人的,在故事之中也不会有着年龄断代的突兀感觉;十三年前的黄小蕾真的很迷人,完美地诠释了玛利亚这个精灵般的女孩子;十三年前的马思纯真的很青涩,和故事之中18年前的岚完美的重合。

不得不说,吴有音导演选角的眼光真的不错。

另外,就是在片中饰演姥爷的林栋浦,这位在沪上话剧舞台熠熠生辉的实力老头,简直就是故事之中那个倔强的上海小老头,这个角色有点点像前几年大火的《爱情神话》之中的老邬,是我们认知中那种至死也要精致体面的上海人。

在映后的VCR之中,吴有音感叹,十三年前,可以用一台摄影机慢慢讲述着自己想要表达的故事,我想那时候他肯定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需要这么久才能够与普通观众见面。

而又恰是十三年的时光,给电影更多的想象空间。

正是这十三年的时光,又叠加给电影不少力量,光影之中记录下那些曾经的美好,无意间造就的,是穿越时空的力量。

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

好在,还有电影,可以定格/延续时光。

 8 ) 禁忌之恋

在文艺片里绝对算是质量过硬的,台前幕后的主创很多都是业内大咖。

我发现社交平台上有个现象,很多女性观众喜欢酸女主,一下嫌美人迟暮,一下又嫌妆发不够好看,这种肆意的苛刻也可能是一种同性妒忌的生物本能吧。

男女主演阵容让人好奇,吸引人走进影院,观影后我觉得两人演技相当在线,黄轩跟大腕搭戏也丝毫不怵,超出预期,完全不会让我出戏,甚至让我一度想到了《花样年华》,都是描述很东方、很内敛的情感,都有一种禁忌之恋的意味,但鉴于审查因素,尺度不及我的预期。

当然从美术和配乐风格方面,还未达到《花样年华》那么经典的艺术高度,但也还不错,绝对没有粗制滥造。

不过那段沪语rap,短时间内我实在无法get到作者的用意。

从不足方面来说,中年岚和少女岚的选角还是让我感觉不像同一人,如果能使用AI科技让少女岚的脸庞更神似中年岚一点会更让人信服。

那这个时候,中年岚和青年轩的内心戏就更有意思了,青年轩不可能不知道中年岚就是其画中人,中年岚也不可能假装那幅画跟她没关系。

当然从另一角度说,男女主的偶遇本身就是戏剧化的安排,第一次男主贴在公告栏的画被女主察觉;第二次男主街头卖画,恰好又被女主偶遇;男主从石库门老房子捡到少女日记,到美院两次被中年女主偶遇。

现实生活中发生这么浪漫事情的概率近乎为零,也许这就是小说或电影的魅力吧,能通过他人的故事,体察细腻的人性与内心的挣扎。

 9 ) 影评

《恋曲尘封》历经十二年沉淀,绽放出独特艺术光芒。

它以日记为媒介,在上海石库门编织出跨越时空的爱情寓言。

双时空交织叙事,通过日记、画像等意象构建时空隧道,映照两个时代的爱情。

老上海的市井烟火细节丰富,空间隐喻情感,融合时间主题。

演员表演出色,黄轩展现少年莽撞执着,蒋雯丽刻画中年女性内心挣扎。

在快餐爱情片时代,其文学气质与艺术追求难能可贵。

 10 ) #恋曲尘封

《恋曲尘封》是一场青春梦,梦里藏着关于初恋的秘密,和一群人青春的求而不得,黄轩,林雪岚,罗辑,玛丽亚,皆是如此。

黄轩的求而不得,是18x18x18,是他的18岁,因为一本18年前的日记,爱上了日记中18岁的林雪岚,当两个人在现实中相遇,他又爱上了18年后的爱,他模仿着她曾经爱上男孩的种种,去吸引她的关注,去挑动她的心绪,到后来戳破窗户纸狂热地告白,最后只换来她此生不复相见的离开,而他也始终不知道她对他有没有哪怕一刻的动心。

林雪岚的求而不得,是她始终忘不了她18岁是爱过的男孩,死亡将男孩定格在了她的青春里,然而她却渐渐忘记了男孩的脸。

黄轩的出现唤醒了她的记忆,让她终究能够完成那一幅男孩的画,然而,改变不了男孩早已不再的事实。

罗辑的求而不得,是他怯懦内向的性格,让他即便喜欢上了大大咧咧的玛丽亚,却始终不敢说出口,静静地坐在歌厅听她唱歌,在她受委屈的时候为她出头,甚至献出生命,却也终究没有戳破那一层窗户纸。

玛丽亚的求而不得,是她注定漂泊的人生,为了有更好的生活,她背井离乡到上海闯生活,只在洗澡时哼唱家乡民谣时流露出片刻思乡,罗辑曾让她有过定下来的念头,而他的死让她开启了又一段漂泊。

唯一求而有得的,只有黄轩外公,一心期盼黄轩长大有成的他,终于盼来了黄轩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或许,只因为他已经活了大半生,早已不对青春时的种种耿耿于怀了。

《恋曲尘封》作为一部讲述老上海故事的电影,镜头里既没有外滩也没有黄浦江,有的只是不起眼的石库门和打麻将的邻居阿姨,没有精致,只有市井,鸡毛蒜皮和八卦琐事就如同撒在生煎上的芝麻与葱花,让电影充满了老上海的烟火气。

电影里,黄轩和罗辑的角色都是他们各自的本名,便叫“黄轩”与“罗辑”,而其他演员的角色则不是。

或许,就像很多男孩子的青春一样,青春记忆里的自己更加真实一些,而其他人的形象则多少带有情绪化的想象与揣测,想到这时觉得,或许《恋曲尘封》只不过是“黄轩”多年后的一场青春梦而已,一个只存在“黄轩”视角讲述的罗生门。

和我喜欢《推拿》的小马、《黄金时代》的骆宾基相似,《恋曲尘封》里,黄轩的“黄轩”的叛逆、意气与执着,多年之后,我依然会记得小马复明后在街头跌跌撞撞、骆宾基在萧红死后走在路上默默流泪,而关于“黄轩”,我想我会记起的是他在弄堂里被混混们追打的场景吧。

作为吴有音导演的处女作,《恋曲尘封》是青涩的,电影内,一个又一个角色求而不得,电影外,他终于要等到电影上映了,这是作为电影人的求而有得。

《恋曲尘封》短评

吴导演,希望你努力点下一部。°(°¯᷄◠¯᷅°)°。

8分钟前
  • 哼哼
  • 很差

難看極了

10分钟前
  • 成年人才社交
  • 很差

人生百态

14分钟前
  • 追光者
  • 还行

……在微小局部的某几个瞬间仿佛是高级审美作品,但很难相信是因为其他80分钟审美就是有剧情的AV仅仅也就十一年,第一次对舆论场进步速度之快具象化;偷看洗澡、救风尘,确实老片子哈;这借位镜像对照幻象以为是《情书》水平或至少那个方向,结果绝大多数时候只是泡妞方法论;再加上那段莫名其妙的rap……男大学生拍的吧(中年男导演那也不奇怪)其实要说最有意思的点还得是视角——前60分钟在蒋雯丽视角下,那就是生命人生的miracle啊。某一维度某个视角的伟大故事,其实另一批的角度只是性压抑动物性泡妞不过主演们选的都很好。蒋雯丽确实中年文青但更严厉生命力,比起周迅那种更像是文工团老了。这个文本换成周迅就是完全另一部片子所以到底是高级一点的,有政治隐喻、对倒关系、阳光灿烂,还是就一男性向意淫片?

16分钟前
  • 浆糊片子
  • 较差

还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蒋姐好唏嘘。但一切都错位了,轩的爱,岚的爱,包括导演对爱的揣摩以及这片迟了十年的上映,都如那本尘封的日记,吹吹灰拿起来翻一阵,勾起些错位的情绪,最终又被放回地板之下。片名英文翻译是wandering days,倒是解释了那份不知所终。

19分钟前
  • 易安

导演: 吴有音编剧: 吴有音主演: 蒋雯丽 / 黄轩 / 黄小蕾 / 马思纯 / 罗辑 / 林栋甫类型: 剧情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汉语普通话

22分钟前
  • 爱比死更冷
  • 较差

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最佳艺术探索。Claude Debussy今日宜观影恋曲尘封/Wandering Days Rêverie 豆瓣电影日历漫长的季节/The Long Season Clair de Lune14年FIRST影展,22年电审字,公映版86分钟,片长: 95分钟 / 83分钟(金鸡影展版),细思极恐,爱比死更冷小说改编,是忘年之交还是少年恋上少妇?魂断蓝桥,等一个永远不会归来的人。恋曲尘封,尘封的日记和电影,尘封的往事,迷茫的日子,东方红恍如隔日,电影几处男凝视角,不知道演员对剧本的参与和改动有多少,三人行走向祖与占结局后影片走向了一个奇怪的境地,几处以为在看繁花,字幕只有歌厅老板受伤的世界达成,90年代戏却以沪语Rap收尾无比违和,最佳艺术探索或许就很好。

23分钟前
  • Feu
  • 推荐

黄轩好帅啊

27分钟前
  • 小涵仔
  • 推荐

31分钟前
  • ✪嗨起来吧?
  • 很差

十多年前的电影,今日上映和片名呼应了,背景上海,听着挺亲切的电影角色不多,但是还是好看的,黄轩还是帅看黄轩和蒋雯丽的情感戏有一种背德感,还挺有意思,一直想着快亲快亲,这种年龄差的差异化设置挺有意思另类的少年成长故事,听导演解读几个设定,对生煎的生活就是煎熬和作品文学性的分析,感觉不错,老克勒有腔调gyt

32分钟前
  • 大横扫
  • 推荐

记得当初叫《白相》,某影展上没放映成。没成想封存了八年,像片中的日记一样被重新出土。现在的观看心态也如片中情节般,看着现在物映出当年事,还窥探出一丝幕后的气息。

3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剧情很一般吧大雨天骑车赶过去,迟到了十分钟错过了发现日记本玛利亚那条线,真是聊胜于无确实比较青涩但是外公出院后,吃面的祖孙对白,还可以

37分钟前
  • 九月的燃面
  • 还行

1.6 黄小蕾在这里只是做个女朋友吗?倒也不必

38分钟前
  • 松野空松
  • 很差

非常好的剧情片 但很可能因为戏里戏外的故事导致没办法好好宣发 从商业回报考量必是扑街了

41分钟前
  • skaz
  • 推荐

放回去的日记本被明道捡到了🤩

45分钟前
  • Syracuse Dong
  • 还行

阿轩,人自己家的剧你掺和什么?

46分钟前
  • TheK_
  • 很差

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

48分钟前
  • Holding Faith
  • 很差

2025年上映的2014年的电影。讲的是黄轩无意中发现一本蒋雯丽年轻时的日记,于是学着日记里当年那男的的做法在蒋雯丽身边刺激她,蒋雯丽给黄轩辅导画画,还推荐到了中央美院,另一条线是黄小蕾租黄轩家房子,跟黄轩的兄弟好了,后来黄轩和兄弟去给黄小蕾出头,兄弟死了,黄小蕾带着骨灰走了。暂无评分493短评

53分钟前
  • 无极限

好奇为什么时隔十一年,又拿出来放映了。

57分钟前
  • 月亮的后代
  • 还行

蒋雯丽看黄轩的眼神老有种想重金求子又不敢开口的感觉

1小时前
  • 狗屎拌红糖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