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感觉周围的人,几乎都可以用“挺不容易”来形容,生活中、工作中,总有各种不如意各种辛酸。
所以一些比较写实地描述小人物们的困顿、挣扎、振作,最后苦尽甘来的影视作品,更容易给人触动。
今天想写一篇影评,2003年的港片《忘不了》,张柏芝、刘青云主演,古天乐应该算是友情演出。
个人感觉这个女主几乎是为张柏芝量身定制的,不谙世事、直率冲动,同时也不失一颗童心,和她本人个性挺像。
影片开头有一幕,印象深刻:即将结婚的男友古天乐意外去世,张柏芝顿失所依,失声痛苦,把一个瘦弱年轻女孩的无助与痛苦演得很真实,让人看了后也很难不为之难过。
同样的场景,电影《甜蜜蜜》里也有,张曼玉把这种感受表现得更加深刻:呆滞→茫然的眼神看了一下身边的人,苦笑→流泪→擦泪。
之后,出于对小巴的感情、生存的压力,以及自己倔强的性格,张柏芝便花钱修好了古天乐的小巴,自己继续开。
中间遇到了各种冷嘲热讽、艰难险阻,还是那句,很可怜,也很真实。
必须说说刘青云,感觉他虽然说不上很帅,但确实演什么像什么,一开始出于善良,在古天乐车祸现场视图帮助他拨通最后一通电话。
之后是出于同情张柏芝以及对小男孩的怜爱,开始教张柏芝怎么开小巴,怎么在残酷的环境里生存下来。
再之后仗义出手,去找所谓的大佬,帮张柏芝免去了“茶水费”。
里面有一幕印象很深刻,刚开始帮张柏芝的时候,刘从很现实的角度帮张分析: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很难赚钱,很难生存。
虽然张对小巴有感情,但可以租给别人开。
再这样被交警扣分,以后想开都没得开。
张谢谢刘的好意,但一方面是还没受够残酷现实的毒打,一方面是自身要强的性格,觉得别人能做到,那她肯定也能做到,所以一下子拒绝了刘的建议,刘也只能默默离开。
之后在刘的持续帮助下,张的生活也逐渐回到正轨,两人也逐渐产生感情。
如果没看进度条的话,可能以为电影快结束了。
之后才发现原来刘青云也有自己的孤独心酸往事。
两人也选择相互坦白相互信任。
最后是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主题曲里的一句歌词很点题:原来这一种孤苦都算,心心相印。
昨晚看了刘青云和张柏芝主演,古天乐客串的2003年的电影《忘不了》我愿称这个电影为“和家里吵架跑出来的毫无生活经验的死了未婚夫并带着未婚夫前段婚姻留下来的儿子的懵懂美女张柏芝尝试独自奋斗赚钱养家”&“热心肠‘大狼狗’刘青云对张柏芝感同身受后经常热情帮忙最终两人共同放下过去决定在一起”的故事(我实在觉得刘青云很像那种又憨又很可靠的大狼狗)话说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是不是经常一起拍电影啊,最近的《明日战记》好像也是他们仨喔?
电影开头几秒钟,男女主就有了交集,雨天夜晚,小慧(刚好和我同名,四舍五入,我=张柏芝)正在公交站等未婚夫阿文开小巴(类似于公交车)来接她,大辉刚好开小巴载客经过,招手询问小慧要不要上车,小慧拒绝了,并给正在驾车的阿文打了电话,阿文因在行驶途中没有接电话,结果被飞驰而来的货车撞了,大辉开小巴路过车祸现场,阿文想回电话给小慧,但没撑到大辉给电话装上电池就死了。
这也是大辉和小慧正式有了交集的开端。
阿文死后,小慧不愿意把阿文的儿子乐乐送去福利院,也不愿意接受家里的帮助,不愿意被总是谈钱钱钱的家庭困住,想要带着乐乐独自生活。
她花钱修了阿文的小巴,每天开着小巴接散客,开车技术很差,载不到客,赚不到钱,总是违反交规吃罚单,维修费、房租、孩子的学费等等一切费用像大山一样压在她的肩上,她坚持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大辉同情她而编造的阿文死前的遗言“很爱她,希望她坚强”。
大辉教她开小巴的规矩,陪她带孩子去医院,帮她修家里的东西,替她给孩子交学费,帮她哄小孩。
她因为坏了开小巴的规矩,被地头蛇砸了车,大辉帮她找关系求了情,让她可以进总站,不用再接散客。
深夜她想买些商户不要的菜,回去做饭庆祝,大辉把很大一颗烂掉的卷心菜扔进了垃圾桶,告诉她,“帮你没有关系,但是人家不会同情你一辈子的”“老实告诉你,阿文死的时候,根本没说过他爱你,也没叫你坚强点,这都是我编的”,小慧压抑到现在才有了哭出来的理由。
她承认自己养不起乐乐,决定把乐乐送进福利院,乐乐哭着求她“我会乖的,千万别不要我……大辉叔叔他要我吗?
”大辉站在马路对面看着母子分离,最后跑过马路说“我来养他行了吧,我养!
”《喜剧之王》里,周星驰对张柏芝喊了一句“我养你啊!
”张柏芝在计程车后座流泪满面。
《忘不了》里,刘青云对张柏芝喊了一句“我养!
”张柏芝扑在他怀里,两个怀揣着前尘往事的人终于承认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
两人在散步时自然地牵手,回到家里关上灯毫无顾忌地拥吻。
大辉提议小慧可以带乐乐搬去他家里,能省去房租的花销。
在小慧将要和大辉有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大辉让她等一下,给她听了电话座机的留言,是他的前妻在带着孩子离开他以后最后的留言,大意是说她和儿子已经上飞机了,责备他不是一个好男人,也不是一个好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爸爸,如果他不戒赌,他早晚会后悔的。
大辉说:“他们离开我以后,我才开始做家务、做饭、扫地,在孩子面前不说脏话,存钱、戒烟、戒赌。
我这人真是笨得可以,明知道他们不会回来,还自己骗自己,每天开着小巴兜兜转转,不敢换电话,也不敢搬家,更不敢转行,就怕他们回来找不到我。
后来我终于醒了,应该面对现实,忘了过去,不可以原地踏步,难道这一辈子从东开到西从西开到东?
上次我叫你跟乐乐搬到我这,你说考虑一下,我回来想了一晚上,再听那留言,一遍又一遍,我当你和乐乐是他们。
我想我是想证明,我绝对可以做一个好爸爸,好丈夫。
”“你到底是感激我,还是喜欢我?
是我把你当她,还是你把他当我?
如果我们心里都是别人,那上床还有什么意思,对吧?
”大辉的话点醒了小慧,她坐上阿文的小巴,再一次拨打阿文的号码,只为了听阿文设置的语音自动回复,然而手机那头却传来“对不起,你打的电话已经停止服务”,和阿文的往事再度浮现在眼前,想起阿文求婚时说的“一生一世”,意外来得太突然,让这句承诺忽然被打破,只剩小慧一个人在苦苦坚持着“一生一世”。
小慧回到家,和吵架的父亲和解,其实在她带着乐乐挣扎着生活的期间,父亲总是悄悄和母亲一起去她租的房子里为她煲汤。
她打包收拾掉了和阿文在一起时的物件,大辉也删掉了座机的留言,他们不约而同前去车行卖掉各自的小巴,在打电话时互相走向对方,隔着电话,大辉问:“你上次说我是一个很好的男人,是吧,一般女孩子跟男人这么说意思就是不会跟那个男人好。
那…你到底喜不喜欢我?
”小慧笑着答:“有那么一点点……可以试一试”。
影片名为《忘不了》,起初我以为这是指小慧忘不了阿文,而后在大辉的陪伴下才走出痛苦。
到了电影后半段,大辉将自己的往事坦诚地告诉小慧,再次点题,原来大辉的心中也有忘不了的人,但他和小慧越走越近以后,他迫切地想问明白小慧究竟对自己是喜欢,是感激,还是同情?
作为一部温情的爱情片,尽管上映已有20年,但质量远远高于近些年的爱情电影。
情绪递进毫不突兀,大辉对小慧并非一见钟情,一开始也是礼貌客气,看见小慧和自己当初境遇相同,正逢挚爱离开,不得不面对冷酷的生活,所以心生同情,屡次出手相助。
甚至被总站的同事恶俗地调侃“你满脸胡子,跟人家亲嘴会扎着人家”“现在经济不好,买什么都有赠品,娶老婆送儿子,连纸尿布都省了”,然而大辉也没有因此就避开小慧,在乐乐生病时主动带他去医院,给他买玩具,仍然主动帮小慧解决生活里的难题,像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小慧的生活里。
不得不说,角色设计也很合理,小慧有一个强势的姐姐,从小慧家人的几次出场来看,她家庭经济状况很好,因此小慧从小就像温室里的花一样被保护着。
她不会做家务,不会做饭,不会工作,笨手笨脚,在阿文去世后,她努力地尝试着妈妈这个身份,却又总是被困难打击到疲惫不堪。
而大辉孤身住在宽敞的房子里,几个房间的镜头展现的是一个不符合小巴司机身份的住所,直到后来揭秘才知道大辉过去是一个赌鬼,输掉了四辆小巴,这间房子过去是他和前妻及儿子一起居住,所以在前妻走后,屋里空空荡荡,冷冷清清。
唯一的(我个人认为的)缺点在于,电影作为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载体,似乎承担不起这样一个故事的长度。
阿文意外去世至小慧接纳大辉,在电影里好像是很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放在现实生活里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是以年为单位倒是有些可能。
总的来说,想要以放松为目的,不想要太多思考,也不想要感官上的刺激,只想看一些平淡的又带着甜意的爱情故事的观众,可以打开b站观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也很值得二刷和多刷。
张柏芝带着乐乐去找乐乐亲妈的时候我已经预备好这样一个反转。
“乐乐妈像剧中那样拼命解释她不能抚养孩子的理由,然后张柏芝告诉他,我并不是要来把孩子交给你的,我只是来跟你要孩子的抚养权。
” 这样一个反转更加符合我的观影经验,导演站在剧中鄙视真实的人性,歌颂高尚的人格。
但是尔冬升导演的处理很真实,张柏芝就是为了把孩子甩给他亲妈,甚至想把他甩去孤儿院。
因为他真的真的没有抚养这个孩子的能力。
张柏芝饰演的是一个20多岁固执,勇敢,莽撞的青春少女,他真的喜欢那个孩子吗?
其实不见得,我觉得她更想给自己争一口气,告诉生活去你妈的,老子能行,你搞不死我。
以前从来没看过尔冬升导演的作品,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在短视频刷到尔冬升导演的一个采访。
他说“电影人不要自视甚高,因为电影只能提出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
”这是很准确的,我最近几天也才突然明白这个事情。
这是很叫人失落的真相。
电影要怎么去解决问题呢?
或者说电影要解决什么问题?
电影人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完了是拍片的资金问题,然后是片子的宣发问题……
这部电影是近年来港片里唯一一部让我揪心,使我落泪的影片。
影片故事很简单,但是尔东升的拍摄记录手法再加上张柏芝的演技,让它成为了在我心里可以和《妈妈再爱我一次》相媲美的电影。
很感人~也让我相信了,这个世界上存在两个人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境况,相信了世界上最痛苦的情感~影片最让我不能忘怀的一个是送孩子去孤儿院的场景,还有一个就是最后张柏芝对着镜头说“阿文,我爱你,可是我要忘了你。。。。
”那种感觉让人心酸。
如果你爱的人就在你身边,好好珍惜并且爱护,因为有些东西,过去了就不再回来。
这部电影看过二次重看依然会忍不住又一次泪流满面.....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用"忘不了"这三个字作为网名并因此结识了一个同样喜欢这部电影的好友以前一直以为张柏芝只是类似于花瓶般的角色后来陆陆续续看过她主演的几部电影,却完全颠覆了我对这个在镁光灯下看似那样张狂不羇的女子的偏见......勇敢,坚韧,倔强,执着,重情,......在她的电影里,仿佛看到另外一个自己......
在电影开始的时候 我总是在想 有什么是忘不了的呢?
一开场 就是很香港式的 小街 黄色小巴 下雨的气氛总是那么的不好 特别是在路灯之下的 DY1314 这个车牌 是否有特别的含义呢?
只是简单的 一生一世?
而DY 又是什么?
(原来没有意思) 比较悲剧的开头是否就意味着一个比较喜剧的结局?
小慧(张柏芝饰)说她哭不出,为什么呢?
或许是她想的不只是阿文(古天乐饰) 因为还有一个乐乐(原岛大地饰) 还有以后…… 此时她的心已压得太重 再也没有哭的余地了 故事的过渡还不算太沉重,因为还有以后 还有再一个人的出现 是生活吗?
我开始在想是生活让人忘不了吗?
过去还是未来?
现实中 还有没有像大辉(刘青云)这样的善良的人?
大概还是会有的吧 但现实中人们都把他们叫作“傻仔” 可怜的现实社会 还是电影里比较真实?
我发现一边看电影一边有大堆的问号 偶尔会带有点惶恐 孩子…… 当有了孩子 生活就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一切都会不同 是个包袱 还是武器 还是过去的想像 或者未来的期望 小慧说大辉是一个好男人。
对于这个有过去的男人 记忆已使他难以正常呼吸 而大辉说:如果一个女人说一个男人是很好的男人 一般那个女人就不会跟他在一起 …… 当生活重新归于平淡 又再带有希望 忘不了 就像回归到大海的鱼儿 《忘不了》 一部让我感动的电影 生活而写实 忘了忘不了 望谈望窗外的斜阳 也渐觉得温馨
女性主义作为社会工作的视角之一,在目前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泛滥的现状下需要得到重视。
这类影视作品与男权社会的逻辑一致,所以通常能得到广泛欢迎——而这也反证了开展女性主义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性。
那么,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个出身卑微,在沉重的生活负担下仍保持纯真可爱的女孩在机缘巧合之下与家境能力外表都完美的男孩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在经历一系列或浪漫或搞笑的故事之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个偶像剧的典型套路大部分人都烂熟于心了吧。
你可能已经觉得“偶像剧”这个词过时了,这种俗气的套路根本吸引不了你。
但这个俗气的套路却与几乎所有以女性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影视作品有个共通点——满足女性的“少女心”。
少女心这个东西已经被大众传媒神化了,相当一部分女性群体也欣然接受。
少女心被认为是一个女性“还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的标志,只要少女心还扑通扑通的跳着,这个女性——更准确的说是这个少女就还活着。
少女心是属于少女的,她人畜无害天真烂漫,而一个正常女性在接受现实生活的洗礼后不可能永远如此,那为什么它还在社会上如此受追捧呢?
因为拥有少女心的女人更容易得到男人的爱,而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不就是得到男人的爱吗?
大部分男女都有意无意地默认了这一逻辑。
陈铭在《我是演说家》里总结道:“男人在生活的赛场上输了一辈子,却赢得了一颗可爱、俏皮的少女心啊!
”,把少女心作为自己活着的标志的女人永远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男人疼爱的孩子,并在得到男人的“疼爱”后觉得自己拥有了世界,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很幸福了,男人也因自己保存了女人的少女心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生活的赛场里输了又怎么样?
我赢得了一颗少女心,我赢得了一个属于我的女人。
这个女人可爱、俏皮却又弱小、无力,需要我的照顾才能活下去。
当然如今的你对上述分析可能不太赞同,但它依旧是以女性作为主要受众对象的大部分影视作品的根本逻辑,而女性对男性的依附作为传统社会风俗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本人无觉知甚至表现为抵触,它依然在你的无意识层面持续的影响着你。
所以,这类影视作品才如此成功(当然兜售女性客体化思想的影视作品不仅限于满足“少女心”的作品,但它们的逻辑都与此类似)。
其实在这个逻辑中“弱小”才是女性的本质特征,因为弱小,所以需要男性的疼爱和照顾,而爱情只是个华丽的包装。
“少女心满满”的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几乎都是弱小的,等待着一个“拯救者”式的男人降临。
《忘不了》就是一个典例。
这部电影摆脱了传统偶像剧中的狗血剧情和闪闪发光的人设,用平淡的生活、朴实的角色作为包装试图让人耳目一新,本质上却依旧是个“拯救者”式男人拯救弱小女人的故事。
男人拯救女人强调的是拯救,是对传统性别观点的又一次强化。
电影对爱情的刻画再平淡如水、细腻温柔,也无法掩盖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女司机”、缺乏谋生技能、生活安排混乱、欠缺理性思考的能力……被男人拯救的女性很难得到真正的成长,因为她就是个男性用来满足自身欲望的工具。
所以为了实现对女性的助人自助,女性主义视角是介入与女性问题相关的个案(当然也包括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必须拥有的,至少要作为参考之一。
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在男权视角下建立起来的,作为“他者”的女性无法独善其身,这是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了解了这个本源,我们才可能帮助她了解自己作为女性的特殊处境,让女性有机会摆脱依附男性的命运,真正作为一个主体进行发展。
此时的社会工作者深刻了解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帮助女人是为了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让女人能够作为一个主体进行发展,而非帮助女人找一个男人来拯救自己——这样女人依旧在原地踏步。
社会工作者需要让女人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的理性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在发泄了因男友死去而产生的悲痛后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理性安排,针对性地对引导她做出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相符的行为表现的潜意识施加影响,协助她认识到自己与外界的沟通方式,重新发现她面对生活的其他能力,真正协助女性解决问题。
这时的女人作为一个主体,也许会让男人作为她的社会支持的一部分,也许会接受他提供的精神或物质支持,但女人本身不会被客体化——获得男人的支持仅仅是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同时,女性的改变需要环境的支持,女性周围的重要他人需要改变。
社会工作者需要让女性周围重要他人理解女权主义的部分观点,需要意识到有意无意将女性视为客体的不只是男性,还有女性,要让作为服务对象周围重要他人的男性和女性都认识到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认识到性别平等的重要性,理解服务对象作为女性的处境以及男权社会中女性做出改变的面临的巨大困难,发现他们对服务对象的回应方式中的男权色彩,提高他们对服务对象的回应能力,让他们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对彼此产生良性影响,为服务对象的改变与潜能发挥营造良好环境。
一个这样对待电影中女主角的社会工作者,可能比一个男人去拯救她,让她继续深陷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陷阱中更好。
PS:①其实对于这种电影我只想骂人,如果不是课程作业才不想结合专业谈;②题目本来是“社会工作的女性主义视角需要重视”,为了稍微有趣些所以改了个不太负责的题目。
前两天在家刷了一部老电影——《忘不了》,张柏芝和刘青云主演的。
故事发生在香港的80年代,张柏芝饰演的小慧在未婚夫阿文(古天乐饰)意外死亡之后,决定独自养大阿文的私生子,然而,一个单身女人,又没有强大的谋生能力,实在是太艰难了。
而恰好目睹阿文死亡的司机阿辉(刘青云饰),一个单身男人,在小慧艰难的日子里,默默地帮助她,两个人慢慢互生情愫,最后走到了一起。
看起来,真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事实上也是。
不过这么老套的故事依然能够让人心无旁骛地看下去,肯定有它独特的一面。
于我来说,与其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去体验故事里的人情世故,不如好好地缅怀那时候的世风尚存纯良,以及来自父母、亲人的无可替代的爱。
从故事的开头来看,小慧是不幸的。
在即将踏进婚姻殿堂的前一刻,未婚夫遭遇车祸,留下她一个人。
她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还要独自抚养无人可托的乐乐。
随着故事的展开,小慧又是幸福的。
虽然爸爸并不祝福自己和阿文的婚姻,但他却偷偷和小慧妈妈去小慧的公寓,给她煲汤。
姐姐也一直担心她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过得不幸福。
与此同时,还有大辉在默默给予帮助。
所以,即使辛苦,生活依然在继续。
天真可爱的乐乐只当爸爸去旅行了,无忧无虑地与小慧生活在一起,既是小慧的负担,同时也是她的支柱。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小慧和大辉准备送乐乐去孤儿院的时候,他们一直徘徊在十字路口不肯往前。
当小慧狠下心拉走乐乐走向孤儿院的时候,大辉跑过去把乐乐抱了起来,说他来养乐乐。
然后三个人悲喜交集地往回走,大辉也向小慧发出来搬过去住的邀请。
然而,当小慧主动跟大辉说自己打算搬过去的时候,大辉却把自己过去的事情和盘跟小慧托出,小慧离开的时候,我差点以为两个人真的就这么算了。
后来,看到他们各自打包过去另一半的东西的时候,心情逐渐开朗起来,大结局就这么来了——两个人都卖掉了小巴,笑着走向彼此。
可能是经历过了太悲伤的事,现在看电影、看小说、看电视剧,尽量捡着轻松、圆满的那一类看,虽然知道完美的结局和完美的故事并不一定真的存在,但如果一直抱着希望和期待生活,明天和未来总是会轻松一点的吧?!
我想,导演给电影命名为《忘不了》,其实也是想告诉人们,最好的怀念,就是好好生活吧!
感觉和《新不了情》是一脉相连的,都是细碎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悲剧,悲伤中却蕴含着坚韧的力量,最终是让人走向光明的乐观。
这大概就是尔冬升对生活的看法吧。
和《新不了情》不一样的是,前者是面对灾难之后人们的生活,而后者是在坚强的一点一点的面对死亡的到来。
但是导演并非刻意强调女性的伟大,也没有强化女性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所爆发的力量。
小慧还是笨手笨脚,不但笨而且还有些任性。
车被砸了之后失控的去找地痞流氓理论,毫不顾忌自己身为女子的弱势。
歇斯底里的喊着:给口饭行不行啊?
那是我最感动的地方。
她用了最大的力气去生活,去面对阿文死去之后的日子,去处理捉襟见肘的日子,然而,却也终究明白,自己不过是和这些“强势”的男人要碗吃而已。
如果没有大辉,她和乐乐今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呢?
大辉和车队的另外一个司机去求人,终于让小慧顶了班进去了总队。
小慧说请客,但是在街上兜兜转转买的不过是没人要的鱼和被扔掉的卷心菜。
大辉即心疼又心痛。
我想是个男人看到这样水灵灵的女子在捡烂菜叶子还扬言请客吃大餐都会心痛吧,他气急败坏的将菜叶子抛掉终于说出了真相——原来阿文死前什么都没有说,没有说爱她没有说让她坚强一些。
小慧愤而给了大辉一巴掌,但是也是那一巴掌,将自己强伪装的生活彻底击碎。
说是对大辉说谎的愤怒,不如说是小慧对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生活的愤怒吧,特别是她一直以为这样的生活是背负着死去的爱人的希望的。
也从那时起,她终于慢慢的走出了“忘不了”。
其实,一个女人依赖男人很丢人吗?
一点也不丢人,两性就是这样的,互相依存,如果双方都觉得刚刚好,谁赚钱养家谁多做一些,其实真的无所谓,虽然在外人看来,有着“公平不公平”的死结,但是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往往是不足与外人道也。
小慧大概就是这样的女孩子,就像他爸爸所说,看起来坚强其实很依赖人。
阿文死去之前的生活可能过的稀里糊涂,从来也没想过没钱寸步难行,一直在依靠本能生活,而且还很任性。
带着对阿文的爱,她选择了做小巴司机,虽然自己搞的一团糟糕,可是根本意识不到。
因为这种固执,她也根本听不进去家人的话,所以和姐姐爸爸的关系很糟糕。
感觉张柏芝也正是那种倔强的女孩子啊,一梗起脖子就露出那种不服输却分明很脆弱的眼神,但她终究是招人爱的,不管大辉这样的男子对于过去有多少放不下,只要他伸出手来,就无法不被这样的女子所牵绊。
影片当然给了一个光明的结尾,两个人整理好过去,卖掉了小巴,重新开始。
大辉问。
你有没有一点中意我?
小慧羞涩的笑笑:一点点,但是可以试试。
也许在现实中,不总是那么美好。
或许有天他们发现在爱情的外衣之下,都是“忘不了‘的情愫。
然而我却认为,不管忘了忘不了,人总会选择合适的伴侣。
在婚姻中,并一定时时刻刻都会感觉到”爱’。
“爱”是什么?
很多人说不出来,也许只有失去之后那种刻骨铭心无法挽回的才是“爱”。
如果是这样,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爱”过一生吗?
小慧虽然是个将生活搞得一塌糊涂的女孩,但毕竟还是通透的。
在阿文的车上,听到阿文手机停止服务的声音,她暗暗的对自己也对死去的阿文说:我要忘了你。
爱过,就足矣。
在一起才是最最珍贵的。
人是应该活在过去的回忆和阴影里,还是选择放下重新开始?
尔冬升导演的这部香港电影《忘不了》,给了大家一个答案。
我一直是一个泪点比较低的人,看完这部电影后感动得稀哩哗啦。
故事并不复杂,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女主角小惠失去了即将结婚的未婚夫阿文,她强忍悲痛,拒绝家人的劝说,独自抚养阿文与前妻的儿子乐乐,舍不得卖掉阿文的中巴,自己接手做起了司机。
被人欺负,处处碰壁,在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下,感到无助与迷茫,同为中巴司机的大辉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最终放下过去走到了一起。
这部影片是张柏芝的转型之作,让她获得了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后。
片中张柏芝是真的漂亮,演技也非常好。
她把小惠坚强、倔强、善良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得知阿文去世时,伤心过度流不出眼泪,但迷离的状态又让人感觉到那种心痛。
涉世未深,做事冲动莽撞,对家人倔犟任性,以为凭着自己的冲劲就能养活自己和孩子。
她在工作中处处碰壁,不懂行规,受人欺负,生活压力也接踵而至,房租、学费压得她喘不过气。
夜深人静时,她拨通阿文留下的手机,听到手机里阿文的声音,说我想你时,那种孤独与无助,让人心疼,张柏芝演绎得很到位。
影片男主角大辉由刘青云饰演,一直很欣赏他的演技。
他那不温不火,游刃有余的表演,代入感很强。
印象比较深的一场戏是他带小慧出车的那场,嘴里一边讲着开车规则及注意事项,一边手脚并用的开着车,一个香港中巴司机活脱脱的就在眼前。
在小慧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大辉伸出了援助之手。
帮她解决困难,帮她照顾孩子。
在小惠走头无路,打算把乐乐送去孤儿院时,是他抱过孩子,霸气地说:“我来养他,行了吧。
”
遇到这种男人,女人的心怎能不被感动。
两个人渐渐走到了一起,但似乎中间又隔着什么。
没有表白,但彼此都能够感觉得到。
大辉问:“你是感激我,还是喜欢我。
”“如果两人心中都有着别人,上床又有什么意义。
”他原本可以隐瞒他的过去,却选择毫无保留的告诉小惠,他过去因为赌博,让妻儿离开了自己,他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告诉小惠。
小惠留下一句:“你是一个好男人。
”他们心里原本都有着另外的人,大辉把帮助小慧和乐乐当作自己对妻儿的救赎,小慧心里也一直忘不掉阿文。
经过考虑,俩人不约而同的卖掉中巴,选择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三个人的新生活。
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古天乐饰演的阿文,戏份很少,老戏骨秦沛和鲍起静饰演小慧的父母,秦沛把父亲的隐忍刻画的很到位,关心着女儿,但又要面子,不想让女儿知道,最后父女俩冰释前嫌。
一直很欣赏香港演员的演技,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学历也不高,但表演却那么洒脱和自然,丝毫没有表演的痕迹,仿佛自己就是剧中人。
很喜欢香港这种文艺片,由于居住城市的缘故,经常去香港,对那里的街道和城市氛围比较熟悉,还有好听的粤语对白,片子真实的展现了香港人的生活,展现了底层人生活的辛酸和不易。
这个有点看不明白。
真是没有想到阮世生写了一本港版琼瑶剧本,苦情童话,也知道隔行如隔山,所以大部分的事情都要男主帮忙来做,三流言情。当年向太也算是下死力气捧张柏芝了,那两年她拍了不下10部片,早已瘦到皮包骨,倒是符合戏中女主所需要的憔悴,但讲表演,其实更想查询她当时的精神状态。
欣赏不来,觉得很尴尬
这是张柏芝最美的时候
张柏芝摁着你的头说:快给我哭!
还行吧
张柏芝那时太瘦了
06.8.14
试一试吧~~~试一试。白痴小姐,您试一试增增肥。
在这部影片里张柏芝演技值得肯定。
电影承袭了尔冬升一贯式的文艺片风格,虽然情感触点老套,但是整体上并不矫情造作。在本片之前,张柏芝一向是以楚楚动人的学生妹形象示人,但是接拍这部电影之后,人们开始公认张柏芝的演技,甚至可以与戏骨刘青云同场角力。从某一方面而言,这部电影的纯诚感动之处,要很大一方面归功于张柏芝的演技。
张柏芝当年不美艳的脸
忘不了
刻意制造出来的蠢女人很讨厌。张刘不搭界。才发现张的个子好小,与刘并肩还要矮一头,这得多小啊。
忘不了的还是要忘,拍的中规中矩,桥段好俗。我不很喜欢这种结局,太过了,止步于牵手之前比较好。这个故事容不下从一段爱情到另一段爱情的长度,不如集中力量于这之间的那段过渡的空白。三星半。
张柏芝就是香港的妮可基德曼。
张柏芝演技的巅峰
哎 张柏芝真是美的一塌糊涂
自由式的恋爱/结合的矛盾就在于想要根据世俗伦理规范去维持稳定的关系,但同时也要用自由这种好听的理念来为轻易地做到忘记过去找到一个借口,这样就破坏了原有的稳定关系。自由地重组家庭,实在是最差劲的解决办法了,就又想到了《漫长的季节》,也是教人忘记,也是重组家庭,是很自由(算是很老套了),但如何维系情感,如何去应对现实的压力?这是自由组合解决不了的。
最好的张柏芝。真的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