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往事
Lagaan: 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拉嘎安,荣耀之役(台),逐鹿人生,地税风云
导演:阿素托史·哥瓦力克
主演:阿米尔·汗,格蕾丝·辛,蕾切尔·雪莉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北印度语,英语,阿瓦德语,乌尔都语年份:2001
简介:故事发生在1893年,英国军队入侵印度,驻扎在一个干旱连连的小村庄里。除了要面对尴尬的收成和糟糕的气候,村民们还得应付沉重的苛捐杂税,一时间生活苦不堪言。 罗素(保罗·布莱克索恩 Paul Blackthorne 饰)是英国军队的统领,某日,他找到了村里的青年拉凡(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提出了要..详细 >
这片儿要能砍掉一个半小时该有多好……一个本该热血的运动电影被拖沓搞得没什么激情了。其实也心疼印度人,没有多少真正的抗争,只有打板球……当然,这毕竟也是抗争。然而殖民者跟你公平竞争完了还信守诺言,这有多现实呢?(最后甚至还主动退出驻军了)至于地方同情者的帮助(连英军高级军官最后都在为印度人加油……)、只反帝不反封建(地方封建主在这也是正派),可见革命极其不彻底了。
我印象中的殖民统治没这么儿戏吧?怎么感觉像农民智斗地主?看电影名字,还以为是史诗级大片
阿米尔汗太帅了呀,第一次觉得宝莱坞的歌舞片那么好看,我好喜欢musical啊。阿米尔汗向女主表白那一段我好喜欢。就是这部片太名族主义了,这个年代讲过去殖民地的话题还是要注意下中庸吧
某一深夜在电影频道看的电影,好长,印象颇深
让我想起了一部中国电影《京都球侠》,一部英国电影《胜利大逃亡》。这好像是世界各民族的通病,意淫历史上得不到的东西,意淫历史上赢不了的胜利。但是也没像印度这样的脸皮厚的,主角不见经传,是因为失败者刻意隐瞒,牛皮厚!
真的很意淫,自嗨~和我们小时候看的京都球侠有点像,但那个至少没那么冗长
三哥热血大战英国板球队,3小时40分钟的片子,太冗长了。一边做私单一边看完的
一眼望到头的反殖民斗争热血运动片,韩国拍的也不少。坚持了将近两个小时,跳到结尾,感觉全片确实就讲了这么点事儿,流程也跟我猜的大差不差,就没接着看了。阿米尔汗的后宫修罗场有点多余了吧,情敌当叛徒的故事也真的老套。歌舞不难听,但也算不上惊艳,感受不到那份民族情感的话,也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三个半小时印度商业片吧……女主长得都有点一般,演技至少前半段没看出什么亮点,稍微有些失望。
分数:68我的天!224分钟长电影,难得的印度体育片+爱国片……
硬度人自学打板球的故事。。。
体育电影,种族制度,反抗精神。
包教包会之板球。歌舞民族风十足,可圈可点。
高手不一定非要在运动队,还可能就在民间
一个简单无比的故事,用得着三个半小时吗?腰都坐疼了
想不到这部电影才是印度电影走向国际的开始。看这部电影可以了解印度的殖民地历史,还有他们深厚的阶级种族观念。板球比赛的场面甚为壮观!
好长…
这种民族的热血很是让人感动。胜利。是因为有不灭的信仰。
前面看歌舞,后面看体育,这样的故事其实开始就可以预料到结局,毕竟要树立一个民族英雄形象。所以比赛搞那么多悬念没什么意义,打得有点长,都快成比赛直播了。不过对板球还算有些新鲜感,也不会觉得太闷。对于英国女主的感情线不太喜欢,一些人物设定也太过于形式化,作为印度特色的歌舞还算可以吧。
想重温,下的片字幕太小
看到农民为了雨水的来临而期待不已的场景,很感慨,自己在城市生活了二十年,太缺乏这种生活经验。难怪别人把我们这一代人的思维模式称为后现代主义,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过去真的太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