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还算可以。
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影片背景吧,看到日本侵犯别国主权,屠害他国人民就不禁想到了甲午中日战争,南京大屠杀……日本人的侵略行径简直是丧尽天良!!
侵略分子简直如同丧失人性一般!!
另外,影片中的复仇线也不错,韩弼洙周围似乎总带有一种悲伤的氛围在笼罩着他,身患恶症,只余一人,甚至结局悲惨,感觉他身上有很多无可奈何。
然而他又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好人,好像整个人都有一些矛盾。
总体而言,还是值得去看的。
这电影剧情太狗血了!
复仇要低调,还开个红色保时捷??
这杀手老头也是毫无规划,但还都干成了?
还有警察一开始都盯上他了,竟然一直都没办法阻止他?
剧情看得捉急!
唯一杀小日本加一颗星吧。
唯一骂小日本加一颗星吧。
唯一骂小日本加一颗星吧。
唯一骂小日本加一颗星吧。
唯一骂小日本加一颗星吧。
唯一骂小日本加一颗星吧。
典型的统一韩国片儿,仨要素全占,政府腐败,警察无能,人民伟大,不过,这三要素确实好看,像《辩护人》《杀人回忆》《哭声》都是如此,如果说《老男孩》是韩国最好的复仇片,那《我记得》就是最正常的复仇片,正常到我找不到哪里垃圾哪里好,打boss闯关式的推进,从港星李小龙《死亡塔》开始不断递进,确实有意思,虽然俗,但有意思啊,甚至主角是个患有癌症的老头儿,这种身份本身就有种故事感了,吸引观众的兴趣了,其次是影片强烈的对冲镜头,镜头快推,人物头前倾,像第二位老头与男主相遇,对冲,风声做音效,典型紧张氛围的渲染,类似于《屏住呼吸》瞎老头儿回头杀一般,看似jumpscare但又不吓人,可谓是惊悚下的爽快,影片流程好莱坞化,happyending已然成为了当下众多商业电影的程式化需求,不像金基德那种了,中规中矩的商业片儿,不过,对于一个韩国三流导演的作品,已经不错了,加一星吧
韩弼株跟警察赛跑,跟时间赛跑,在记忆全部消失殆尽之前,在仇恨被迫消散之前,手刃六十年前的仇人。
【深层的含义】第一个是贪财之人,第二个是蛊惑之人,第三个是淫邪之人,第四个是背信之人,第五个是旁观之人。
【最大的震撼】韩弼株成了压垮姐姐的最后一根稻草,呼应影片末尾姐弟在树下的画,那是他的救赎。
【片名的含义】台湾译名“厄忆追凶”比香港译名“记忆。
复仇”更信达雅【回味的台词】“请你当善良的人。
” 【男二的意义】 真正的历史是否也会随之消弭?
仁奎没有亲历日本殖民,但亲历了韩弼株的复仇。
【小BUG】那么安保居然没法控制韩弼株, 金治悳之前的表现不像是那么容易认罪的人。
【自娱自乐】 同期正在播放《财阀家的小儿子》,仿佛陈养喆的计划被自己的大儿子横加阻拦。。。
一个退伍军人在妻子死后决定为过去的家庭悲剧复仇,在他还没因为老年痴呆忘记所有事之前。
他把仇人名字刻在手指上帮助自己记忆,找餐馆同事帮忙开车,花了所有退休金,调查身份,计划每一步,即使完成得艰难又理想化,也不惜一切代价要达成目的。
医院,教授家门口,宴会,揭幕仪式,用自己当兵的枪复仇所有相关人员,包括他自己。
当年为了生存,抛弃良知的人,应该受到惩罚,而不是成为民族英雄,受敬仰掌大权。
他没有立刻杀日本代表和被抓后反杀有点不合理,警察看到人不会全城通缉吗?
那么强的特种兵被黑社会打死了,佩服老人的意志,老人用力生活获得颁奖机会,是为了有机会让世人看看真实的过去,真实的世界。
为姐姐、爸妈、哥哥讨回公道,当年他为了生存苟延残喘当关东军,姐姐失望自杀,哥哥被朋友骗去做煤矿苦力死,爸爸因为卖人参被诬陷夺财。
如果他通过曝光舆论的方式能不能获得想要正义,大概会被掩盖,会被灭口,他等了很久,等到仇人都老了,他们的后代才是软肋,他们还舍不得荣华富贵,那些用别人生命苦难血肉换来的高位名誉,他们卖国求荣,装得道貌岸然。
总有人记得他们的恶行,总有人用生命来铭记历史。
对年青人来说,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没有必要纠缠不清,可对家破人亡的老头来说,历史绝不是过去,它一直烙印在自己的心底,60年来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报仇雪恨。
老头他一直活在过去,活在一个没有主权,任人宰割的过去,他明显和60年后的社会格格不入,他只要一面对那几个仇人,成天呼吁韩日一家,他就怒发冲冠,咬牙切齿,大家不知道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可老头对他们了如指掌。
老头为了不让自己忘记的办法就是把仇人的名字用纹身的办法刺在手指上,他准备逐一解决,这些人都是亲日分子,杀了他们也算是为民除害。
他的计划是杀完所有的仇人之后自己再自杀,他没有选择用60年以后的武器,而是用60年前关东军的枪械,老头不是没钱买现在的枪支,他选择那把老枪的意义是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属于国仇家恨,无论世界格局怎么发展,老头他只活在过去。
还是是要惊叹韩国人太敢拍了 永远没有上限 !
最后一跪让人热泪盈眶!
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谢罪!
回想起我国的经历不比他们少 ,应该也有类似的事情吧!
冤有头债有主. !
不知道老演员是谁 !
演的真好向他致敬!
应该还能二刷!
凑一点字发不出去啊 !
别的也不想多说什么 多说无意!
看看人家的思想 !
热血一下就好!
唉……….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最新韩影《我记得》(又译《厄忆追凶》),改编自加拿大电影《记住》(2015),讲述80岁的老年痴呆患者必洙(李星民 饰)与20多岁的青年仁奎(南柱赫 饰)在同一家餐厅打工,这对忘年好搭档会互相叫彼此弗雷迪和杰森,还有专属的打招呼手势当仁奎被无理取闹的客人纠缠而损失4万韩元,必洙便使了一个小计谋帮他把钱讨回来并哄他开心,两人还开心地在厨房分食一块烤红薯。
必洙和仁奎正是这样的关系。
因此,当眼前这个善良可爱的老人提议让仁奎帮自己开车当作兼职,甚至还是一辆名牌红色跑车时,仁奎没有犹豫地欣然答应了。
仁奎开着必洙的红色跑车时,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正被卷入一场长达60年的复仇计划中······必洙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医院,他趁夜深人静时潜入高级病房,用装了消音器的枪干脆利落地杀了第一个人!
而不知情的仁奎的身影被医院监视器拍到,成了头号嫌疑人。
必洙究竟为何要杀人?
记忆逐渐衰退、脑肿瘤也愈发恶化的必洙留下了影像信,在其中自述复仇的动机——他要杀的人,是当年日军侵略时期的亲日派,也就是所谓的“韩奸”,那些人将必洙父母拷打致死,姐姐被迫成为慰安妇,后在树上自缢。
必洙决心要为家人复仇。
必洙筹备了60年之久,枪法、身手都超越常人,再不执行,他就要忘记了······为了记住,他将要杀之人的汉字姓名纹在自己手指上。
必洙的第二个目标人物,至今仍然活跃在公众面前,还在新书发表会上大肆发表亲日言论。
活动结束后,必洙叫仁奎开车一路跟踪那个人回家,确认随从离开后实施了枪杀。
这一次没有消音器,巨大的枪声吓到了仁奎,他前来察看,正好目睹了必洙的杀人现场。
仁奎吓呆了,不可置信,在餐厅装扮圣诞老人跳舞的“弗雷迪”必洙,正在做着如此可怕的事······
经历了这次,必洙和仁奎才终于摊牌,然而他们已经是“共犯”了······隔天仁奎直接将跑车开进警察局停车场,然而必洙拿出枪威胁仁奎,甚至以死相逼,让他无法去自首。
仁奎抓狂问:“还有几名?
”必洙比出三根手势······要复仇的人,还有三名!
随着一个一个目标死去,难度也在不断升级,场合也由病房、家这类私密场所,升级办为大型活动场地,要在众目睽睽下完成复仇计划,并躲避警察的追踪?
看似不可能成功的计划,一个80岁的老人和一个20多岁的青年到底是会如何实现复仇,并成功逃脱?
由于是刚刚上线的最新电影,我多用了一些篇幅介绍情节,但考量到结局有大反转,怕影响观感,剧透就到此为止!
剩下还有将近一半的精彩剧情,请亲自在电影中确认吧接下来进入正题,也就是影片分析部分。
这部影片的色彩语言有一个特别之处,是对红色的运用。
首先,看两版电影海报,一版是南柱赫身穿红色外套,另一版是红色跑车。
在白\灰底色的衬托下,红色是唯一亮眼的存在。
请注意影片中有随处可见的红色!
出现次数最多,最抢眼的就是红色跑车了。
作为犯罪用途,这辆车也太过显眼了吧?
生怕警察找不到吗?
片中也有巡警看到他们的车停在路边,一眼就认出来的情节。
但为什么要用红色呢?
这是什么南柱赫与红色跑车的不解之缘吗?
(《二十五,二十一》中南柱赫饰演的白易辰也开红色跑车,受过2521暴击的人都懂···)接着再来看看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红色?
餐厅场景,红色的圣诞老人服装,员工服饰(红色条纹领带、名牌)、背景中的物品,包含红色吉他、红色棒球服外套、红色棒球帽、百叶窗外的红色灯光。
还有仁奎的前半部分常穿的红色外套,车祸事故现场被撞翻的红色路障。
做烟雾弹的重要道具可乐(甚至拍可乐的特写镜头时,背景都是红色)、还有躲避警察追查时的咖啡厅装潢、沙发窗帘也都是红色的。
当然也不能忘记最重要的红色——血。
其实电影开头的第一场车祸事故戏,就奠定了全片的基调,强调了与血相关的,红色的意象。
仔细看看这几个镜头,路旁闪烁的红色警示灯,必洙回头,特写他的脸部,红光映在他的眼镜上,再特写手上的血、握着的枪(聚焦枪上的汉字“清原”,是影响着结尾反转的重要伏笔)。
必洙狼狈而茫然的脸,一半在黑暗中,一半在红光中,他的处境早已昭然若揭——活在黑暗的记忆中\被黑暗吞噬的记忆,另一边是泛着血光的复仇之路。
红色在不同情境下有着不同的作用,视觉上是非常强烈、鲜明,有记忆点的,意象上直接相关的是血、危险、暴力、仇恨。
但在这部电影中红色并不是这样单一的作用,而是有复杂的,相互之间有点反转或者对比的,这点我觉得很有趣。
比如餐厅的布置、员工服饰、仁奎的红外套、必洙的圣诞老人装,那些肯定不是指向血或者暴力。
相反,一开始必洙穿上红色圣诞老人装跳舞,塑造了一种可爱老人的形象,而他实际上却有着仇恨的内核,虽然都是红色,但前后制造出一种反差感。
餐厅布置、员工服饰道具也是同理,一开始的氛围是圣诞红、很温馨、幸福的感觉,与后面的悲剧色彩形成反差、对比。
还有让仁奎穿红色外套(海报是红色卫衣,片中是红羽绒服,偏偏都选红色),仁奎没有复仇相关的动机,也没有什么表里不一的反差,就是一个很单纯的年轻人。
仁奎年轻、活力,相比垂垂老矣、迫近死亡的必洙,红色象征着旺盛而鲜活的生命力。
至于红色跑车,除了视觉上的强烈效果、复仇之路的工具,我个人感觉还有一点在讲这两人的关系,是一段新鲜、有火花的,又像爷孙又像朋友的情谊,就像红色给人的印象一样。
除了色彩运用有趣之外,电影主题方面——关于“记忆”这个主题也有着多层意涵可解。
原作电影背景是主角向纳粹复仇,这里改编成更贴合东亚叙事的,向亲日派的复仇。
战争带来的伤痛与国仇家恨,在韩国电影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叙事,无法被遗忘,也不能被遗忘的历史记忆。
然而必洙的人物设定是老年痴呆,记忆衰退得很严重,对于他来说,是绝对不能被遗忘的历史正在被忘却,所以要想办法“记住”,正如片名。
某种意义上,必洙的“失忆”是一个缩影,这个世界也正在慢慢地遗忘那段历史记忆吧?
同时,必洙努力记住别人的罪,也努力地记住自己的罪。
简单说,一种可以看作是宏大的历史记忆的失忆,这是一种历史层面的悲剧;另一种是战争造成必洙的自我罪责感、个人记忆的失忆,也是个人命运的悲剧。
整体上,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完成度很高,后半段动作戏场面和惊险紧张氛围也不断升级!
特别是在杀第三个人时,纪念活动会场内一触即发的氛围,到李星民的电梯搏斗戏,再到南柱赫营救、混乱中脱险的协作默契,如果把电影按复仇目标粗略分成几幕的话,第三幕是非常流畅和爽快的商业快节奏模式。
如果在电影院观看,效果应该会更佳
李星民和南柱赫的组合也很有新鲜感,两人的对手戏还挺可爱的,算是紧张沉重的剧情中起到缓冲作用的咸味调味剂。
想到南柱赫应该是先拍这部,再拍的2521,两部时间相近的作品中,展现了完全截然不同的青年/大人气质,要夸
另外最近连着写了3部李星民的作品,《刑警录》、《财阀家的小儿子》和这部电影,我愿称之为李星民演技大赏!
如果不是强大的演技支撑,我感觉结尾必洙接受法律制裁的情节,走向突然“正确”?
就更显违和。
事实上这种结尾处理,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个复仇故事的尖锐度。
最后的眼神意味深长,意义不明的微笑,不知道是否记起了什么?
总之《Remember》是今年众多华丽阵容“大片”中,题材和气质都比较特殊的一部,称不上最优,但也能算中上水准的类型片,值得一看!
霧風誌
一个因患病而记忆衰退的老人,为了替父母兄嫂报仇而时刻强迫自己不要忘记,随之杀了一个又一个大人物,可是对于不得已连累的年轻小伙还是心存感激并时刻帮助,在杀死最后一个仇人之后,将伤口对准自己,是因为当初的他为了活命成为了一个冷眼旁观的恶人,最终在小伙的劝说下选择了服从法律的安排……事实上本人对日本侵略朝鲜的历史并不清楚,也没有经历过那段时期,但所听所看所想都告诫我们,历史不能被忘记,坏人终将得到惩罚。
抛去历史背景不谈,它依然让人动容。
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二个被打死的老头拿台湾做教材给年轻人洗脑:侵略是过去式,你看台湾就跟日本很亲。
好呀,真好,被战犯当作“标杆”了。
………….身为同胞,看到这都有点抹不开脸了,不知道湾湾能不能看到这部电影。
………….………….…………..大陆真不图湾湾什么,只是想让孩子别满世界丢人现眼而不自知,仅此而已。
给老爷子加一颗星,演技是好,尤其是最近在看财阀家的小儿子,有对比。另外啊男人的谢罪也是自私的,自己快要奄奄一息了去谢罪复仇弥补姐姐失去的青春,怎么看也不对等。美其名曰照顾老婆孩子,行吧,反正都是你有理,姐姐不是priority呗。
更让我动容的是该片的故事背景,关于不为人知的,侵华日军里的雇佣军。日本占领之后,通过武力镇压,文化侵略,一群不是日军的「日军」也就是日军里的雇佣军,包括南京大屠杀,日军里有很多这样来自韩越泰的雇佣军,穿日军军装,有日本名字,杀疯了的少年。有一幕的剪辑,两个老兵分别讲述他们选择的「历史」,“你们看来是大事,我们那时候就是生活的每一天,只是要活下去。”,80岁的老兵,回忆自己穿着日本军装站在当过慰安妇妹妹的面前,大声念着日本名字的时候,妹妹其实那时候已经死了。韩国影视关注的视角和讲故事的能力,确实很妙。
商业片也要讲究基本法吧,不能因为李星民在飙戏其他的一切都不管不顾了呀。
挺有意思的复仇故事。在韩国举办庆祝日本自卫队成立的仪式,略微感觉有些架空了。男二帅哥演技有点差,这个角色让刘亚仁来演可能比较适合。看这个电影时会让人忍不住YY一些别的事情。
用韩国最擅长的类型片来拍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颇有点理想化和爽文的概念。但整体还是工工整整,观赏性较强。
一种可以看作是宏大的历史记忆的失忆,这是一种历史层面的悲剧;另一种是战争造成必洙的自我罪责感、个人记忆的失忆,也是个人命运的悲剧。
3.75/5 在韓國一貫商業片公式中注入對從日治時期走過來的親日派反撲,歷史的傷痕不曾消逝過,朝鮮奸終將得為過往的賣國行為付出代價,即便在那個時代為了生存只能這樣做...李星民一如既往的好,但是扮相要說服我是80歲老頭,實在是做不到。還是有韓國商業片常有的缺點,但這部對歷史的反思,以及對親日派的反噬,以警匪片視角來審視這部,早已超越該類型的範疇,改編自2015年的美國片《我記得》,雖沒看過原版,但韓版能改成對日治時期的民族仇恨,也算是不錯的改編了。
一般般的老年复仇片吧
人物刻画和矫情是有区别的。
如果朝自己开枪了那么就是神作
看完后感觉很一般,剧情太拖沓了,节奏把握的也不太好。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切都中规中矩,没什么特色。但是不得不说那个国防部长金治真的孙女竟然长的有点鹿晗。
本片的动作场面并不显眼,老年人矢志复仇背后,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因战争及一小撮人而致家破人亡的往事,因此带有了悬疑成分。
电影一开始的氛围我很不喜欢,这一类的故弄玄虚的漂浮感,脱离现实的感觉我是很不喜欢的。后面到复仇的故事还是很不错的,展现出了剧作能力,复仇线和危机爆发都很有意思,电影的自身逻辑也是能对应的,并没有瞎编乱造,是部很耐看的电影。
南柱赫脚演技,棒子喜欢拖沓和煽情和伟大
标准的复仇题材,结尾反转也算颇有冲击,韩国又领先一波
从头看到尾到底出现了几次他记性不好?看得莫名其妙。最后结尾搞得又如此拖沓。
好无聊的片子,好抽象的剧情
李星民演技好
没有《记住》好
心脏要跳出来,对于亲日者,韩国是多么清醒